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178
1
作者 易浪 任志远 +1 位作者 张翀 刘雯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6-174,共9页
利用黄土高原的SPOT VGT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Sen+Mann-Kendall分析法、相关分析和残差分析法,对黄土高原1999-2010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过去的1... 利用黄土高原的SPOT VGT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Sen+Mann-Kendall分析法、相关分析和残差分析法,对黄土高原1999-2010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过去的12年中黄土高原生长季植被NDVI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其增加速率为0.1497/a,但各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黄土高原东部地区植被NDVI生长情况要明显好于西部地区;同时黄土高原植被覆盖与降水有很好的相关性,降水变化是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因素。此外,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建设和破坏作用同时并存,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促进了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的增加,而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草原区的超载放牧、乱采乱伐和过度开垦以及能源区的开采开发等现象导致植被NDVI的减少,但正影响要大于负影响,当前在黄土高原进行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始慢慢凸显出它的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被覆盖 sen+mannkendall 残差分析 人类活动
原文传递
基于遥感的植被长时序趋势特征研究进展及评价 被引量:136
2
作者 蔡博峰 于嵘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70-1186,共17页
基于遥感的植被长时序变化特征是植被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方向。AVHRR、SPOTVGT和MODIS是当前研究植被长时序趋势变化的主要数据源。海量数据不断积累的同时,植被长时序趋势特征研究方法却缺乏对比评价和分析... 基于遥感的植被长时序变化特征是植被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方向。AVHRR、SPOTVGT和MODIS是当前研究植被长时序趋势变化的主要数据源。海量数据不断积累的同时,植被长时序趋势特征研究方法却缺乏对比评价和分析。当前常用的方法有代数运算法、傅里叶变换、主成分分析、小波变换法、回归分析法和相关系数分析法等。在对各种方法评述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和对比了主流方法中的回归分析法和相关系数分析与新兴方法Sen+Mann-Kendall法。结果表明,Sen+Mann-Kendall能克服主流方法的不足,不需要数据服从某一特定分布,并且对数据的误差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长时序趋势变化 评价方法 sen+mann-kendall
下载PDF
近53年内蒙古寒潮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0
3
作者 刘宪锋 朱秀芳 +3 位作者 潘耀忠 李双双 张东海 刘焱序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13-1024,共12页
利用内蒙古及其周边121个气象台站1960.2013年逐日最低气温数据,辅以分段线性回归模型、趋势分析及相关分析等方法,本文探讨了近53年内蒙古寒潮频次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近53年内蒙古单站寒潮频次总体呈下降趋... 利用内蒙古及其周边121个气象台站1960.2013年逐日最低气温数据,辅以分段线性回归模型、趋势分析及相关分析等方法,本文探讨了近53年内蒙古寒潮频次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近53年内蒙古单站寒潮频次总体呈下降趋势,降速为-0.5次/10a(-2.4~1.2次/10a),其中1991年之前降速为.1.10U10a(-3.3~2.5次/10a),而1991年之后呈增加趋势,增速为0.45次/10a(-4.4~4.2次/10a);春季寒潮变化趋势与年变化趋势一致,且在各季节中变化最为显著;寒潮频次年内变化呈“双峰”结构特征,且以11月最多;(2)空间上,内蒙古单站寒潮频次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特征,高发区集中在内蒙古的北部和中部地区,且北部高于中部。年代尺度对比来看,20世纪60.90年代寒潮高频区域范围在减少、低频区域范围在增加;而21世纪初期高频区域范围有所增加,增加区主要为内蒙古东部的图里河、小二沟,以及中部的西乌珠穆沁旗等地;(3)就年尺度而言,寒潮主要受AO、NAO、CA、APVII和CQ控制,而各季节驱动因素有所差别,冬季寒潮与AO、NAO、SHI、CA、TPI、APVⅡ、CW和Iz均达到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冬季寒潮受多种因素共同控制;秋季寒潮主要受CA和IM影响;而春季寒潮与CA和APVⅡ关系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分段线性回归 sen+mann kendall分析法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内蒙古
原文传递
近25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区土地退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49
4
作者 黄森旺 李晓松 +1 位作者 吴炳方 裴亮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9-598,共10页
以长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NOAA/AVHRRNDVI为基础,利用Sen趋势度与Mann-Kendall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区1982年到2006年土地退化趋势,结合气候因子降雨,运用残差法模型评价了人类活动在工程区内土地退化中所起的作用。结... 以长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NOAA/AVHRRNDVI为基础,利用Sen趋势度与Mann-Kendall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区1982年到2006年土地退化趋势,结合气候因子降雨,运用残差法模型评价了人类活动在工程区内土地退化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区域内土地退化程度整体趋于减轻,即植被上升的区域大于下降的区域,13.00%的地区退化程度显著减轻,6.20%的地区退化程度显著加重。其中绝大多数省份的土地退化程度趋于减轻,尤以内蒙古、青海和新疆最为明显,只有甘肃省土地退化程度明显趋于加重。而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起显著正作用的占11.93%,显著负作用的为6.19%。这说明在干旱、半干旱区,由于降雨随时间的变化不显著,对植被变化的影响相对较为微弱,植被显著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退化 遥感 sen+mann-kendall 残差法 空间变化 三北防护林
原文传递
不同趋势法的宁夏长时序植被变化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康雄 曹俊涛 +2 位作者 陈成 杨杰 王建雄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27,共5页
宁夏地处黄土高原,植被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其生态保护。本文应用2005—2015年的MODIS NDVI月合成产品,并采用最大合成法得到年NDVI数据,分别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Sen+Mann-Kendall法对宁夏11年间植被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分析。结... 宁夏地处黄土高原,植被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其生态保护。本文应用2005—2015年的MODIS NDVI月合成产品,并采用最大合成法得到年NDVI数据,分别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Sen+Mann-Kendall法对宁夏11年间植被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月际变化上,月NDVI均值呈高斯分布,7—9月是植被长势最好的阶段;在年际变化上,2005—2007年NDVI值明显增长,2008—2012年NDVI值呈稳定性增长,2013—2015年NDVI值有下降趋势;在变化趋势上,一元线性回归法与Sen+MannKendall法得到的植被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北部植被整体改善,但局部城区植被退化较为严重;中部地区轻微改善,局部存在明显改善;南部植被有明显改善且植被改善面积较大;通过差异性分析二者差异性仅为22.95%,且Sen+Mann-Kendall法能更好地监测轻微变化区域,变化趋势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NDVI 最大合成法 一元线性回归 sen+mann-kendall
下载PDF
基于GIMMS NDVI 3g.v1的近34年青海省植被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5
6
作者 代子俊 赵霞 +2 位作者 李冠稳 王兴春 庞龙辉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4期713-725,共13页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下,青海省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此背景下,以GIMMS NDVI 3g.v1为数据源,采用Sen+Mann-Kendal方法研究青海省1982-2015年植被覆盖区域NDVI时空变化,将趋势分析和R/S(rescaled range analysis)分析叠...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下,青海省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此背景下,以GIMMS NDVI 3g.v1为数据源,采用Sen+Mann-Kendal方法研究青海省1982-2015年植被覆盖区域NDVI时空变化,将趋势分析和R/S(rescaled range analysis)分析叠加,研究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的持续性特征,并揭示植被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近34年青海省植被NDVI整体呈从西北到东南的增加趋势;且变异系数显示,波动性较大地区集中在柴达木盆地周边和青南牧区西北部等植被NDVI较低的区域,波动性较小地区集中在祁连山东部、东部农业区和青南牧区东南部等植被NDVI较高的区域。2)近34年青海省植被NDVI整体呈增加趋势,增长率为0.38%·10a^(-1);且NDVI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存在1994年和2000年两个突变点。3)近34年青海省植被改善区域(75.4%)远大于退化区域(24.6%),其中显著改善面积占植被覆盖区域面积的40.9%,退化区随时间变化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转移现象。4)Hurst指数表明,青海省植被变化反持续性较强,趋势分析与Hurst指数叠加得出,由退化转为改善的区域占植被覆盖区面积的13.7%,由改善转为退化的区域占植被覆盖区面积的44.3%,另41.5%的区域无法确定未来变化趋势。5)青海省植被生长季NDVI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且不同植被类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MMSNDVI3g.v1 sen+mann-kendall R/S 生长季NDVI 时空变化 变化响应
下载PDF
草原矿区长时序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对比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晶 崔绿园 +3 位作者 闫萧萧 杨震 董金玮 邓晓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0-134,157,共6页
呼伦贝尔草原区生态脆弱,在人类活动和气候等因素影响下草原生态变化备受关注。本文以宝日希勒矿区及周边为研究区,应用1985-2015年Landsat年度最大合成NDVI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植被覆盖度;分别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Sen+Mann-Kend... 呼伦贝尔草原区生态脆弱,在人类活动和气候等因素影响下草原生态变化备受关注。本文以宝日希勒矿区及周边为研究区,应用1985-2015年Landsat年度最大合成NDVI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植被覆盖度;分别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Sen+Mann-Kendall法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度趋势和空间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植被变化趋势基本一致,Sen+Mann-Kendall方法相较于一元线性回归法对植被覆盖度改善和退化反应更为敏感。研究结果有助于科学评价长时序煤炭开发活动对地表生态的影响并为长时序植被变化监测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 sen+mann-kendall 草原矿区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cold surges in Inner Mongolia between 1960 and 2012 被引量:12
8
作者 LIU Xianfe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5年第3期259-273,共15页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cold surges in Inner Mongolia between 1960 and 2012 and their possible driving factors using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data from 121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cold surges in Inner Mongolia between 1960 and 2012 and their possible driving factors using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data from 121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Inner Mongolia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These data were analyzed utilizing a piecewise regression model, a Sen+Mann- Kendall model, and a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1) the frequency of single-station cold surges decreased in Inner Mongolia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with a linear tendency of -0.5 times/10a (-2.4 to 1.2 times/10a). Prior to 1991, a significant decreasing trend of-1.1 times/10a (-3.3 to 2.5 times/10a) was detected, while an increasing trend of 0.45 times/10a (-4.4 to 4.2 times/10a) was found after 1991. On a seasonal scale, the trend in spring cold surges was consistent with annual values, and the most obvious change in cold surges occurred during spring. Monthly cold surge frequency displayed a bimodal structure, and November witnessed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cold surge. (2) Spatially, the high incidence of cold surge is mainly observed in the northern and central parts of Inner Mongolia, with a higher occurrence observed in the northern than in the central part. Inter-decadal character- istic also revealed that high frequency and low frequency regions presented decreasing and increasing trends, respectively, between 1960 and 1990. High frequency regions expanded after the 1990s, and regions exhibiting high cold surge frequency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ulihe, Xiao'ergou, and Xi Ujimqin Banner. (3) On an annual scale, the cold surge was dominated by AO, NAO, CA, APVII, and CQ. However, seasonal differences in the driving forces of cold surges were detected. Winter cold surg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O, NAO, SHI, CA, TPI, APVII, CW, and IZ, indicating they were caused by multiple factors. Au- tumn cold surges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CA and IM, while spring cold surg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CA and APV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 surge piecewise regression sen mann-kendall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influencing factors Inner Mongolia
原文传递
基于像元二分法的大宁矿区植被覆盖度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钟琪 胡晋山 康建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7-203,共7页
为探究山区矿区内植被覆盖变化情况,以大宁矿区为例,基于1998—2017年Landsat影像,通过选取7个时期的数据代入像元二分法模型中,反演出矿区不同时期的地表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同时利用Sen+Mann-Kendall趋势分... 为探究山区矿区内植被覆盖变化情况,以大宁矿区为例,基于1998—2017年Landsat影像,通过选取7个时期的数据代入像元二分法模型中,反演出矿区不同时期的地表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同时利用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方法计算了矿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通过研究大宁矿区不同时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结合井下工作面开采活动,定量分析了研究区19 a植被覆盖度的时序变化特征,并根据研究区情况提出了合理建议。研究表明:①1998—2017年,研究区整体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4.7241 km^(2),变化趋势为平缓向好的发展趋势,矿区植被覆盖面积占比达到87.52%,主要得益于相关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政策的实施以及矿区所处环境的影响;②通过分析2005—2010年间地表植被对开采活动的响应,发现工作面开采后植被覆盖面积均小于开采前,说明开采活动会导致矿区植被减少,使矿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③通过对矿区整体与矿区工作面的地表植被覆盖度反演发现,研究区植被覆盖度与矿区开采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法 sen+mann-kendall
下载PDF
2000-2015年青海省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代子俊 赵霞 +2 位作者 李冠稳 王兴春 庞龙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4-65,共12页
【目的】以像元为基本单元,研究青海省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揭示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分析青海省未来植被变化趋势,为青海省生态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青海省2000-2015年的MODIS13Q1/NDVI为数据源,将反映趋势... 【目的】以像元为基本单元,研究青海省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揭示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分析青海省未来植被变化趋势,为青海省生态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青海省2000-2015年的MODIS13Q1/NDVI为数据源,将反映趋势变化的Theil-Sen Median方法与检验趋势显著性的Mann-Kendall方法结合使用,研究青海省NDVI的变化趋势,并采用Hurst指数方法判断变化趋势的可持续性。【结果】1)青海省NDVI的空间分布整体呈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的趋势。2)16年间NDVI整体呈增长趋势,增速为每10年1.5%,旱地及草原与稀树灌木草原增速最快,分别为每10年2.7%和2.3%。3)16年间青海省植被覆盖改善区域(60.51%)明显大于退化区域(17.87%),其中植被覆盖明显改善区占全省面积的21.26%,轻微改善占39.25%,轻微退化占15.75%,严重退化占2.12%,基本不变的占21.62%。4)青海省植被覆盖未来改善的区域占整个区域面积的62.23%,其中持续性改善占38.01%,由退化转为改善的占24.22%;植被未来有退化趋势的区域占18.30%,其中持续性退化占7.74%,由改善变为退化趋势的占10.56%;稳定不变的区域为8.43%;植被未来变化趋势不确定区域占11.04%。【结论】青海省植被覆盖变化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大部分地区植被未来呈改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时空变化 sen+mann-kendall HURST指数
下载PDF
2000~2018年中国植被生态质量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超 李雪梅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54-2165,共12页
监测植被变化对评价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MODIS数据反演得到的中国总初级生产力、叶面积指数、植被覆盖度、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和陆面温度5项指标为基础,构建了植被生态指数(VEI),并利用SEN+Mann-Kendall、Hurst指... 监测植被变化对评价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MODIS数据反演得到的中国总初级生产力、叶面积指数、植被覆盖度、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和陆面温度5项指标为基础,构建了植被生态指数(VEI),并利用SEN+Mann-Kendall、Hurst指数及变异系数等方法对2000~2018年中国植被生态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可持续性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布看,植被生态质量差和较差区面积占全国植被覆盖区总面积的25.46%,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大部分地区、甘肃西北部、青藏高原中西部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优良区占比42.91%,主要分布在东北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华东的中部及南部地区、华中和华南以及秦岭地区;(2)从年际变化看,植被生态质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年增长率为0.1%;(3)从空间格局变化趋势看,植被生态质量呈增加、基本不变和降低的面积分别占植被区总面积的34.82%、54.19%和10.99%;(4)从稳定性和未来变化趋势看,在过去的近20年我国植被生态质量的变化幅度较小,稳定性较好;我国植被生态质量未来的变化趋势与过去近20年一致,即将保持继续改善的趋势;(5)从不同植被类型看,13种植被类型的生态质量均呈改善趋势,且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稠密灌丛的生态质量最优,永久湿地、草地和稀疏灌丛的生态质量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植被生态质量 时空变化 sen+mann-kendall 未来变化趋势
原文传递
三江源区蒸散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甘海洪 金晓媚 +1 位作者 张绪财 朱晓倩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5-674,共10页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南部,是中国三大主要河流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评估地下水蒸散量对该地区水循环和水资源量评价有重要作用,对生态环境保护也具...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南部,是中国三大主要河流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评估地下水蒸散量对该地区水循环和水资源量评价有重要作用,对生态环境保护也具有一定意义。基于中等分辨率的MODIS数据,利用表面能量平衡系统对三江源地区2001—2017年的区域蒸散量进行估算,并采用Sen+Mann-Kendall法分析其连续时间序列内的时空变化趋势,讨论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蒸散量从2001年到2017年总体呈增长趋势;三个源区多年年平均蒸散量值表现为澜沧江源>黄河源>长江源的变化规律;三江源区超过62.62%的地区蒸散量变化呈显著增长趋势,轻微显著增长地区占28.03%,显著减小地区占比极少;蒸散量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影响,与气温、降水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其确定系数分别为0.80、0.89;蒸散量与植被指数及土壤湿度也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量 地表能量平衡系统 MODIS sen+mann-kendall 三江源
下载PDF
乔木林丧失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青 黄菲 +4 位作者 陈晓辉 林玉英 邱荣祖 巫志龙 胡喜生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7-235,共9页
【目的】乔木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对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乔木林丧失时空变化趋势,并探索乔木林丧失驱动因子。【方法】以我国30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基于Sen+Mann-Kendall显著性... 【目的】乔木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对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乔木林丧失时空变化趋势,并探索乔木林丧失驱动因子。【方法】以我国30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基于Sen+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法和标准差椭圆法(SDE),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2005—2018年乔木林丧失的动态变化;借助探索性回归分析法筛选乔木林(树高>5 m)丧失的主要驱动因子,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讨乔木林丧失驱动因子作用的时空分异格局。【结果】(1)2005—2018年全国乔木林丧失面积呈现上升趋势,丧失量年均增加412.451 km^(2);(2)2005—2018年乔木林丧失重心迁移路径不规则变化且丧失严重区域向南部集聚;(3)乔木林丧失率与人均GDP主要呈负相关关系;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正相关区域明显扩大但影响降低;与城镇化率主要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且影响程度有所下降;与道路密度则主要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其对乔木林丧失的负面影响并不明显。【结论】在我国森林资源整体持续向好的背景下,乔木林的丧失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东北林区及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区域的乔木丧失量较小并呈现显著减弱趋势,而东南林区,如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乔木林丧失量较大且仍然呈现较显著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木林丧失量 sen+mann-kendall 标准差椭圆法(SDE) 地理加权回归(GWR) 时空变化 驱动力
原文传递
梵净山长时序植被覆盖变化趋势与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婷 杨萍 +2 位作者 邓兴 刘绥华 周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共6页
梵净山具有独特的亚热带孤岛山岳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其植被覆盖长时序的时空演变和变化趋势,对于保护区的生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GEE云平台,利用Landsat SR数据集进行去云和融合处理,使用最大值复合法合成年度NDV... 梵净山具有独特的亚热带孤岛山岳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其植被覆盖长时序的时空演变和变化趋势,对于保护区的生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GEE云平台,利用Landsat SR数据集进行去云和融合处理,使用最大值复合法合成年度NDVI数据集。通过像元二分模型法反演植被覆盖度,采用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法和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对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FVC进行逐像元的时空演变和趋势分析,并对比两种趋势分析的差异。结果表明:(1)近30年来,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覆盖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增长趋势,增长率为3.46%,植被覆盖情况得以明显改善。(2)在空间分布上,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覆盖度呈现出中间高、四周低的特点。植被改善面积(占94.80%)远大于植被退化面积(占5.20%)。(3)两种趋势分析方法得出的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对显著变化结果的敏感程度高出2.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 Engine 植被覆盖度 sen+mann-kendall 一元线性回归 梵净山
下载PDF
神木市植被NDVI动态变化及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目丽 蒋馥根 +2 位作者 龙依 王天宏 孙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9-119,140,共12页
【目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可以指示植被生长和覆盖状况,探究其长时间序列时空动态变化特征规律,对明确区域植被生态变化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 【目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可以指示植被生长和覆盖状况,探究其长时间序列时空动态变化特征规律,对明确区域植被生态变化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获取植被生长季(7—9月)长时间序列Landsat影像并构建NDVI指数。通过变异系数、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未来趋势变化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性计算,分析2000—2020年神木市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空间格局,并提取NDVI不同聚集区面积结合植被生长季累计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进行分析。【结果】2000—2020年神木市NDVI显著增加,增速为1.25%·a^(-1);NDVI增加区域、稳定不变区域和退化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97.8%、0.4%和1.8%,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矿区和城市聚集区;NDVI变异系数主要集中在0.3~0.5之间,整体波动比较剧烈,变异程度呈现“东南高、西北较低”的空间格局;全区NDVI平均Hurst指数0.69,持续显著增加面积占比93.7%,未来植被变化趋势良好。全局Moran’I指数波动下降,NDVI全局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减弱;NDVI低-低型聚集区的面积波动减少,与植被生长季累计降水量表现为显著负相关(P<0.05),低-高型聚集区面积与植被生长季平均气温表现为显著负相关,高-高型聚集区的面积波动增加,与植被生长季累计降水量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近21年神木市NDVI整体变化较为剧烈,呈现增加趋势,其空间分布趋于破碎化,降水和升温对植被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且降水对于植被恢复的影响更大,未来植被覆盖状况变化表现为持续性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google earth engine 变异系数 sen+mann-kendall 空间格局 神木市
下载PDF
陕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异及其恢复潜力
16
作者 李媛媛 孙景妍 +1 位作者 杨香云 齐雁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6-356,共11页
[目的]系统分析退耕还林以来植被覆盖时空变异特征,评估植被恢复的潜力,为陕西省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施建议。[方法]以MODIS NDVI数据为基础,采用Sen+Mann-Kendall模型和Hurst指数探究了2000-2020年陕西省... [目的]系统分析退耕还林以来植被覆盖时空变异特征,评估植被恢复的潜力,为陕西省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施建议。[方法]以MODIS NDVI数据为基础,采用Sen+Mann-Kendall模型和Hurst指数探究了2000-2020年陕西省及秦巴山区、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3个亚区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相似生境法测算了不同区域的植被恢复潜力。[结果]①2000-2020年陕西省FVC增长率为0.0029/a,74.58%的区域有所改善。其中:黄土高原区FVC改善面积达84.46%,且以显著改善为主;秦巴山区FVC改善面积为74.40%,以轻微改善为主;而关中平原区FVC具有退化趋势,退化区域占64.56%。②全省FVC持续性改善面积占19.80%,黄土高原区和秦巴山区以持续性改善为主,面积比例分别为27.83%和13.68%,而关中平原区以持续性退化为主。③黄土高原区西北部及其与关中平原接壤地带的植被恢复空间较大,而子午岭林区植被恢复空间较小;秦巴山区森林覆盖率较高,几乎没有恢复空间;关中平原受城市化的影响,植被恢复空间小。[结论]近几十年来,陕西省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但受气候、地形、植被类型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植被覆盖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陕西省植被恢复的增长速度趋于放缓,持续改善能力已经较低,植被覆盖趋于平稳,但是黄土高原西北部地区及其与关中平原的接壤处植被覆盖恢复潜力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VC sen+mann-kendall HURST指数 植被恢复潜力 陕西省
下载PDF
中国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梓鑫 李晶 +3 位作者 楚晶晶 李亚楠 马真臻 梁佳欣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4,共9页
分析农业水土资源的时空匹配特征与影响因素,可为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以中国除港澳台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基尼系数法和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法对2009~2019年的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特征进行评价分析... 分析农业水土资源的时空匹配特征与影响因素,可为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以中国除港澳台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基尼系数法和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法对2009~2019年的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特征进行评价分析,并利用Sen+Mann-Kendall法分析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的变化趋势,最后运用面板回归模型探究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2019年与2009年相比,中国水资源总量增加4860.90亿m^(3),耕地面积总量减少75295 km^(2),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由0.6018升高到0.6652,整体仍高度不匹配且呈不显著变差的趋势。②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整体呈现“西南优于东北,边缘优于腹地,林区优于农区,山丘优于平原”的空间格局。③北京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显著下降,上海、广西、重庆、贵州、云南以及宁夏显著上升。④农业用水量和人均水资源量是影响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的主要因子。中国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协调度仍处于高度不平衡状态,依据匹配系数划分不同等级的调控区并制定差异化的调控措施是缓解农业水土资源匹配不协调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土资源 基尼系数 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 sen+mann-kendall 面板回归模型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张承地区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靖宣 金晓媚 +2 位作者 张绪财 殷秀兰 金爱芳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64,共11页
水源涵养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一,对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生态系统及用水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改进以往研究中对地形及土壤渗透性等考虑不足、对数据空间异质性分析不充分等问题,文章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in... 水源涵养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一,对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生态系统及用水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改进以往研究中对地形及土壤渗透性等考虑不足、对数据空间异质性分析不充分等问题,文章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使用多种高精度的遥感、再分析数据等产品,对2001—2020年张承地区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定量化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研究发现,2001—2020年张承地区水源涵养功能空间分布上呈现坝下高坝上低的特点,各年水源涵养功能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时间变化上,20年间水源涵养深度以-0.08 mm/a的平均速率呈下降波动趋势。结合Sen+Mann-Kendall分析发现区内水源涵养功能变化趋势以“基本不变”、“轻微增长”、“轻微降低”三者为主,总占比近98%。区内降水量对水源涵养功能具有很强的显著正相关关系,气温对水源涵养功能在部分地区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植被与水源涵养功能的关系相对复杂。张承地区2020年林地的水源涵养功能最强,水源涵养深度达28.64 mm,总量而言,草地水源涵养功能的贡献最大,水源涵养量达1.12×10^(9)m^(3)。20年间变化中,耕地水源涵养量的降低最为明显,变化速率达-6.49×10^(6)m^(3)/a。上述结果说明张承地区20年间水源涵养功能的时空特征主要受到降水量与植被型土地利用的控制。研究为张承地区生态建设及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功能 InVEST模型 sen+mann-kendall 相关性分析 张承地区
下载PDF
广西森林转型与森林扰动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萍 卢远 +1 位作者 王丹媛 刘斌涛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近20年来由于封山育林政策的实施和人工乔木林的大面积种植,广西森林面积大幅增加,正在经历深刻的森林转型,森林转型过程中农林交错带和森林内部的结构重组都给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扰动。本文基于2000—2016年MODIS-EVI影像数据、1... 近20年来由于封山育林政策的实施和人工乔木林的大面积种植,广西森林面积大幅增加,正在经历深刻的森林转型,森林转型过程中农林交错带和森林内部的结构重组都给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扰动。本文基于2000—2016年MODIS-EVI影像数据、1∶100万地貌图和4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变化矢量法和Sen+Mann-Kendall对广西进行森林转型背景下的森林转型路径和森林内部扰动特征分析。研究表明:自2000年以来广西森林的EVI变化强度以无变化和低变化类型为主,总体EVI上升趋势略大于下降趋势,EVI显著下降主要分布于十万大山、大瑶山、海洋山和越城岭等山地区域和桂西北的百色水利枢纽和龙滩水利枢纽周围,显著上升部分主要集中于桂中南的左江-邕江-郁江流域平原丘陵区、桂西南喀斯特区和桂东北山地区地势低平的河谷地带。广西森林面积增加的土地来源于耕地和草地,森林转型路径表现为"经济增长型"和"森林短缺型"两种路径并存,或者存在更为复杂的复合型路径。广西森林内部扰动的减少型和扰动型分布于桂西北喀斯特和桂东北山地起伏度较大的陡坡区域,增加型分布于桂中南的平原丘陵地区。由于山地陡坡区域和喀斯特地区的生态敏感性,应更多关注扰动型和减少型在桂西北和桂东北地区的集中分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sen+mann-kendall 变化矢量法 森林转型 森林扰动
下载PDF
近20 a新疆南部植被覆盖度时空特征及对气候因素的响应——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玉婷 张齐飞 +2 位作者 刘景时 关含笑 孟凡雪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81-1489,共9页
植被覆盖度是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掌握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农牧业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基于2001—2020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ation dif⁃ference vegetationindex,NDVI),以耕地、林地、草地植被类... 植被覆盖度是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掌握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农牧业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基于2001—2020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ation dif⁃ference vegetationindex,NDVI),以耕地、林地、草地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像元二分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应用空间稳定性分析、Sen+Mann-Kendall空间趋势分析、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植被覆盖度的时空特征;同时,结合气温、降水量数据,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气候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20 a植被覆盖度以中植被覆盖区为主,植被覆盖度减小了4.79%。(2)植被覆盖度的空间稳定性波动较小,以波动变化(37.3%)、中等波动变化(32.7%)为主;植被覆盖度呈显著减少和不显著减少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3.8%、54.5%。(3)耕地、林地、草地植被状况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轻微退化,在植被覆盖度上分别减少了4.57%、6.32%、4.24%,在空间稳定性上,不显著减少分别为51.28%、54.48%、52.29%。(4)2001—2020年耕地比林地、草地空间稳定性和退化程度更为稳定和缓慢,林地退化比耕地、草地严重。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较小,呈微弱下降趋势,人类活动是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元二分模型 植被覆盖度 sen+mann-kendall 空间稳定性 气候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