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54
篇文章
<
1
2
…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句三域“行、知、言”
被引量:
457
1
作者
沈家煊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5-204,共10页
"行、知、言"三个概念域的区分有利于系统而又概括地说明各种类型的复句所表达的语义关系。以往对复句语义关系的研究缺乏这三个域的观念,或是不能明确区分并一以贯之,因此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澄清这些问题,特别对复句在知域...
"行、知、言"三个概念域的区分有利于系统而又概括地说明各种类型的复句所表达的语义关系。以往对复句语义关系的研究缺乏这三个域的观念,或是不能明确区分并一以贯之,因此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澄清这些问题,特别对复句在知域和言域的语义关系作了深入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句
“行”域
“知”域
“言”域
概念域
语义关系
汉语
语法
原文传递
N+N概念合成名词的认知发生机制
被引量:
66
2
作者
刘正光
刘润清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6-32,共7页
本文在考察了联合型、关系型、特征映射型和混合型四种语义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合成型语义关系。Wisniewsky(1996)提到表征视解和特征映射视解是N+N概念合成产生的重要理解机制,但没有深入讨论,而且如果只靠这两条机制仍然解决不了以下...
本文在考察了联合型、关系型、特征映射型和混合型四种语义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合成型语义关系。Wisniewsky(1996)提到表征视解和特征映射视解是N+N概念合成产生的重要理解机制,但没有深入讨论,而且如果只靠这两条机制仍然解决不了以下四个问题:1)确定名词被视解的原则,2)表征视解和特征映射视解仍然无法充分解释的许多语言事实,3)中心名词不一定都表示合成名词的类和指称对象,4)有时中心名词不在右边而在左边。本文提出并论证了隐喻视解作为第三种视解机制,与ICM一道可以比较充分地解释这些问题,同时认为中心词在左边的合成词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概念扩展,而不是概念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型语义关系
认知发生机制
中心名词
视解
原文传递
“V着V”结构的意义关系及结构中“V”的语义特征分析
被引量:
16
3
作者
李向农
张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9-115,共7页
本文讨论“V1着 V2”构成的动词性短语 ,分析其结构形式和意义关系 ,同时从 V1的语义特征及 V1、V2的语义关系着手 ,分析其间的句法结构关系 ,认为只有当 V1为“留存、催促”等类动词充当时 ,“V1着 V2”是连动式 ,当 V1为“期盼、准备...
本文讨论“V1着 V2”构成的动词性短语 ,分析其结构形式和意义关系 ,同时从 V1的语义特征及 V1、V2的语义关系着手 ,分析其间的句法结构关系 ,认为只有当 V1为“留存、催促”等类动词充当时 ,“V1着 V2”是连动式 ,当 V1为“期盼、准备”等类动词充当时 ,“V1着V2”是动宾式 ,其他都是状中式。从句法关系来看 ,“V1着 V2”结构中状中式应占绝大多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1着V2"结构
结构形式
意义关系
语义特征
句法结构关系
汉语
语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词的语义关系与词汇学习
被引量:
14
4
作者
田定远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6-7,41,共3页
学习词汇是学习语言最基本的手段,也是运用语言的先决条件。学习英语词汇除了从读音、拼写及一般定义入手外。还应特别注意词的语义关系这一因素。本文尝试从语义学的角度简单论述了了解词的语义关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感知
客观性
联想
语义关系
全文增补中
基于规则的汉语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研究
被引量:
15
5
作者
吴锋文
胡金柱
+2 位作者
肖明
肖升
舒江波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85-92,共8页
汉语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是中文信息处理中很有意义而极具挑战性的一项课题。为解决由于关系词省略和关系词不能标示分句间层次组合顺序的局限,考察了1-2型和2-1型三分句复句关联模式的关系词隐现形式,发现12种关系词隐现形式的复句有...
汉语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是中文信息处理中很有意义而极具挑战性的一项课题。为解决由于关系词省略和关系词不能标示分句间层次组合顺序的局限,考察了1-2型和2-1型三分句复句关联模式的关系词隐现形式,发现12种关系词隐现形式的复句有望实现层次关系识别,这些隐现形式的关系词句法特征与分句组合顺序间存在4种制约规则。结合这些隐现形式的特征信息和分句层次组合制约规则,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的层次关系识别流程,以期为实现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
复句
层次
语义关系
自动识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息组织中的语义关系概念及类型
被引量:
14
6
作者
王知津
郑悦萍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19,共7页
本文阐述了语义关系在相关领域中的表现及应用,探讨了语义关系的概念、性质以及在信息组织中的类型,构建了信息组织中语义关系结构框架。
关键词
语义关系
信息组织
结构框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汉语句法变换研究中的语义问题
被引量:
10
7
作者
袁本良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247,共6页
本文以"动·之·名"结构的变换分析为例,讨论古汉语句法变换中的语义问题。文章认为,句法变换研究中应该区分语义的不同层面。只有注意到语义的层次性和复杂性,才能准确认识诸如"同一性原则"、"同义结...
本文以"动·之·名"结构的变换分析为例,讨论古汉语句法变换中的语义问题。文章认为,句法变换研究中应该区分语义的不同层面。只有注意到语义的层次性和复杂性,才能准确认识诸如"同一性原则"、"同义结构"、"歧义结构"等问题,因而也才能够把变换分析法正确而有效地运用于古汉语的语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句法变换研究
语义
“动·之·名”结构
层次性
复杂性
“同一性原则”
同义结构
歧义结构
原文传递
论知识组织系统中的语义关系(上)
被引量:
10
8
作者
王知津
赵梦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5-69,共5页
本文从各类型语义工具作为一个系统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知识组织系统的概念、分类、功能与作用,阐述了语义关系的含义和类型,以及在知识组织系统中的意义,最后重点讨论了分类法、叙词表、本体、语义网络这四种语义工具中包含的语义关系。
关键词
知识组织系统(KOS)
语义关系
分类法
叙词表
本体
语义网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维基百科知网的构建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
8
9
作者
王兰成
刘晓亮
《情报资料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60,共5页
文章分析维基百科中的文档、目录、超链接、重定向以及消歧义等基本元素与结构关系特点,围绕维基百科在信息检索、文本分类、文本聚类、歧义消解、查询扩展与信息抽取以及本体构建等信息处理任务中的典型解决方法与相关项目,综述和评析...
文章分析维基百科中的文档、目录、超链接、重定向以及消歧义等基本元素与结构关系特点,围绕维基百科在信息检索、文本分类、文本聚类、歧义消解、查询扩展与信息抽取以及本体构建等信息处理任务中的典型解决方法与相关项目,综述和评析基于维基百科的语义知识挖掘的研究与应用方法,从整体上把握基于维基百科的知识挖掘研究现状与进展,为当前知识服务系统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基百科
知识挖掘
WEB2.0
语义关系
原文传递
“怎么X怎么Y”的句式语义及其语法化
被引量:
2
10
作者
昌梅香
祝晓宏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74,共5页
"怎么X怎么Y"可以算作一项构式,"怎么X"和"怎么Y"需要配对使用才能表达完整的语义。重点探讨与"怎么X怎么Y"句式相关的四个问题:前项"怎么X"和后项"怎么Y"的逻辑语义关系;...
"怎么X怎么Y"可以算作一项构式,"怎么X"和"怎么Y"需要配对使用才能表达完整的语义。重点探讨与"怎么X怎么Y"句式相关的四个问题:前项"怎么X"和后项"怎么Y"的逻辑语义关系;X和Y在形式和语义上的关系;该格式表达的语法意义,语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怎么X怎么Y”
构式
语义关系
语法意义
语法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客观知识体系中语义关系的分析分类研究
被引量:
7
11
作者
裘江南
张彬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9-267,共9页
语义关系能够准确地描述概念间的内在联系,是客观知识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它的研究一直停留在隐性认知阶段。随着本体、语义Web和叙词表的语义化改造的深入研究和语义关系的不断丰富,需要对现有经典语义关系建立分类体系。...
语义关系能够准确地描述概念间的内在联系,是客观知识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它的研究一直停留在隐性认知阶段。随着本体、语义Web和叙词表的语义化改造的深入研究和语义关系的不断丰富,需要对现有经典语义关系建立分类体系。本文首先定义了语义关系的概念,系统分析了语义关系的属性和性质,并依据前人的研究和语义关系自身的含义,通过定性分析建立了客观知识体系的经典语义关系的分类体系,最后与基于层次聚类所建立的关系分类树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分类体系的合理性。这为语义关系识别、归类、组合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关系
分类
层次聚类算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词语调节过程中的语义关系分析
被引量:
6
12
作者
施春宏
《汉语学报》
2007年第4期15-25,共11页
本文以鲁迅作品中"纪念"和"记念"的使用为例来探讨词语调节过程中的语义关系问题。文中首先详细描写了鲁迅作品中这两个词语的分布规则和交叠使用情况;接着借此说明语义关系对词语调节过程的制约作用,指出词语调节...
本文以鲁迅作品中"纪念"和"记念"的使用为例来探讨词语调节过程中的语义关系问题。文中首先详细描写了鲁迅作品中这两个词语的分布规则和交叠使用情况;接着借此说明语义关系对词语调节过程的制约作用,指出词语调节必须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最后探讨词语调节过程中词频差异的本质所在及如何利用词频统计来反映语言使用的现实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语调节
语义关系
语义空间
语境结构
异形词
相对词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魏晋人对谓词结构中名动语义关系的分析——兼谈宾语成分取消、补语成分定界问题
被引量:
6
13
作者
孙良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31,共10页
本文谈述汉魏晋注释书对谓词结构N—V、V—N两名动组合句式中的语义关系的分析,说明两句式各有多样意义关系且类型大致相同;提出根据古汉语语法特点,句法分析宜取消宾语成分,扩大补语范围,将传统认为的宾语成分归入补语成分中。
关键词
语义关系
宾语
补语
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比评性同语式的篇章分析
被引量:
3
14
作者
殷何辉
《孝感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35-39,共5页
从篇章的角度来观察汉语同语式的特点,主要分析了同语式在篇章中的语境限制及与前后话语之间的语义联系。初步观察到比评性同语式在篇章中可以单用,也可以几个结构连用;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作分句,还可以作句子成分。语义上,该结构或作...
从篇章的角度来观察汉语同语式的特点,主要分析了同语式在篇章中的语境限制及与前后话语之间的语义联系。初步观察到比评性同语式在篇章中可以单用,也可以几个结构连用;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作分句,还可以作句子成分。语义上,该结构或作始发句提出话题,或作后续句对前文进行评议性总结,或者承前启后即总结上文,同时提出供进一步解释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评性同语式
篇章语境
语义联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虽然P,但是Q”句式的语用条件
被引量:
5
15
作者
徐燕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41,共11页
本文考察叙述和论述两种文体中"虽然P,但是Q"句式的语用条件。结论是:句式的语用条件应该包括语用意图、上文提供的相关信息、P和Q所属信息类型和安排方式、句式与上文的语义关系等多种因素。但是,各种因素内部在出现频率上...
本文考察叙述和论述两种文体中"虽然P,但是Q"句式的语用条件。结论是:句式的语用条件应该包括语用意图、上文提供的相关信息、P和Q所属信息类型和安排方式、句式与上文的语义关系等多种因素。但是,各种因素内部在出现频率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本文认为,这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不同文体的写作意图、写作特点、句式的使用意图、表达重点、表达要求和篇章连贯的手段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虽然P
但是Q”
语用意图
信息类型
上下文
语义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语义关联的中文网页主题词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
5
16
作者
李芳芳
葛斌
+1 位作者
毛星亮
汤大权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5-107,123,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关联的中文网页主题词提取方法,首先借助滑动窗口和"知网"计算词语间的语义相似度,形成候选名词对集合;然后基于该集合生成无向图表示词语间的语义联系,并通过该无向图对主题词权重进行建模;最后选取权值...
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关联的中文网页主题词提取方法,首先借助滑动窗口和"知网"计算词语间的语义相似度,形成候选名词对集合;然后基于该集合生成无向图表示词语间的语义联系,并通过该无向图对主题词权重进行建模;最后选取权值较高的名词作为主题词。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未建立语义关联的主题词提取方法,本方法在查准率、召回率和F1测度值上均有一定的提高,当提取主题词个数为7时,本方法召回率和F1测度值达到最大值,且分别较传统方法最大值提高了12.5%和9.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关联
中文网页
主题词
权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并列式“X的Y的”语义研究
17
作者
赵冉
《西部学刊》
2024年第7期124-127,共4页
并列式“X的Y的”结构由可变的“X”“Y”以及不变的“的”构成。“X的Y的”语义结构是在“X”与“Y”的词性与关系的基础上展开的,句法成分与语义特征的分析重点关注构式进入句子后的语法作用,及其所呈现的语用特征,即指类性与评价性...
并列式“X的Y的”结构由可变的“X”“Y”以及不变的“的”构成。“X的Y的”语义结构是在“X”与“Y”的词性与关系的基础上展开的,句法成分与语义特征的分析重点关注构式进入句子后的语法作用,及其所呈现的语用特征,即指类性与评价性。该构式的基础语义是“X”与“Y”的语义相合,语义选择与语义转移则是在语用中呈现其语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的Y的”结构
语义关系
语义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A不B”格式研究综述
被引量:
4
18
作者
韦玉丽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90-95,共6页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丰富的固定表达格式,"不A不B"格式是其中的一种。从"不A不B"格式的结构形式、语义关系、句法功能、语用价值以及认知模式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旨在展示其主要的研究成果,探讨"不A不B"格...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丰富的固定表达格式,"不A不B"格式是其中的一种。从"不A不B"格式的结构形式、语义关系、句法功能、语用价值以及认知模式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旨在展示其主要的研究成果,探讨"不A不B"格式的研究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A不B
结构形式
语义关系
句法功能
语用价值
认知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术语组织与描述的方法问题
被引量:
4
19
作者
梁爱林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06年第4期4-12,共9页
术语的组织与描述的方法问题一直都是人们,特别是术语工作者和专家所关心的一个问题。文章从术语学方法论的角度着重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术语组织方法,即传统的概念派的方法和以文本语料为基础的新词义派的方法以及各自的理论基础。文章通...
术语的组织与描述的方法问题一直都是人们,特别是术语工作者和专家所关心的一个问题。文章从术语学方法论的角度着重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术语组织方法,即传统的概念派的方法和以文本语料为基础的新词义派的方法以及各自的理论基础。文章通过用“程序”这一术语说明了两种方法的具体应用情况,同时提出了对这两派方法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语组织
描述
概念派
新词义派
语义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英从属连词比较
被引量:
3
20
作者
宋京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63-65,99,共4页
汉英从属连词的句法功能虽然相同 ,但在关系范畴的分类、连接方式及搭配格式上 ,差异很大。两种非亲属语言的从属连词在体现主从句的逻辑语义关系方面存在许多异同特征。
关键词
汉英从属连词
从属连词
语义关系
主从句
比较
句法
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句三域“行、知、言”
被引量:
457
1
作者
沈家煊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5-204,共10页
文摘
"行、知、言"三个概念域的区分有利于系统而又概括地说明各种类型的复句所表达的语义关系。以往对复句语义关系的研究缺乏这三个域的观念,或是不能明确区分并一以贯之,因此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澄清这些问题,特别对复句在知域和言域的语义关系作了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
复句
“行”域
“知”域
“言”域
概念域
语义关系
汉语
语法
Keywords
compound
sentence,
semantic
relations
,
conceptual
domains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H04
原文传递
题名
N+N概念合成名词的认知发生机制
被引量:
66
2
作者
刘正光
刘润清
机构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英语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6-32,共7页
文摘
本文在考察了联合型、关系型、特征映射型和混合型四种语义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合成型语义关系。Wisniewsky(1996)提到表征视解和特征映射视解是N+N概念合成产生的重要理解机制,但没有深入讨论,而且如果只靠这两条机制仍然解决不了以下四个问题:1)确定名词被视解的原则,2)表征视解和特征映射视解仍然无法充分解释的许多语言事实,3)中心名词不一定都表示合成名词的类和指称对象,4)有时中心名词不在右边而在左边。本文提出并论证了隐喻视解作为第三种视解机制,与ICM一道可以比较充分地解释这些问题,同时认为中心词在左边的合成词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概念扩展,而不是概念合成。
关键词
合成型语义关系
认知发生机制
中心名词
视解
Keywords
N+N
conceptual
combination
semantic
relations
semantic
features
creativity
construal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V着V”结构的意义关系及结构中“V”的语义特征分析
被引量:
16
3
作者
李向农
张军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9-115,共7页
文摘
本文讨论“V1着 V2”构成的动词性短语 ,分析其结构形式和意义关系 ,同时从 V1的语义特征及 V1、V2的语义关系着手 ,分析其间的句法结构关系 ,认为只有当 V1为“留存、催促”等类动词充当时 ,“V1着 V2”是连动式 ,当 V1为“期盼、准备”等类动词充当时 ,“V1着V2”是动宾式 ,其他都是状中式。从句法关系来看 ,“V1着 V2”结构中状中式应占绝大多数。
关键词
"V1着V2"结构
结构形式
意义关系
语义特征
句法结构关系
汉语
语法
Keywords
V1+zhe+V2”
structural
form
semantic
relations
semantic
feature
grammatical
structure
relat
ion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词的语义关系与词汇学习
被引量:
14
4
作者
田定远
机构
兰州商学院商务英语系
出处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6-7,41,共3页
文摘
学习词汇是学习语言最基本的手段,也是运用语言的先决条件。学习英语词汇除了从读音、拼写及一般定义入手外。还应特别注意词的语义关系这一因素。本文尝试从语义学的角度简单论述了了解词的语义关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感知
客观性
联想
语义关系
Keywords
perception
reference
to
the
world
association
semantic
relations
分类号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全文增补中
题名
基于规则的汉语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研究
被引量:
15
5
作者
吴锋文
胡金柱
肖明
肖升
舒江波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出处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85-92,共8页
基金
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有标复句联结机制及分析策略"(07jjd740063)
华中师范大学"211工程"项目"小句中枢说在汉语与临界领域研究中的应用与验证"子课题
文摘
汉语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是中文信息处理中很有意义而极具挑战性的一项课题。为解决由于关系词省略和关系词不能标示分句间层次组合顺序的局限,考察了1-2型和2-1型三分句复句关联模式的关系词隐现形式,发现12种关系词隐现形式的复句有望实现层次关系识别,这些隐现形式的关系词句法特征与分句组合顺序间存在4种制约规则。结合这些隐现形式的特征信息和分句层次组合制约规则,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的层次关系识别流程,以期为实现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打下基础。
关键词
规则
复句
层次
语义关系
自动识别
Keywords
rules
compound
sentence
hierarchy
semantic
relations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TP39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息组织中的语义关系概念及类型
被引量:
14
6
作者
王知津
郑悦萍
机构
南开大学商学院
出处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19,共7页
文摘
本文阐述了语义关系在相关领域中的表现及应用,探讨了语义关系的概念、性质以及在信息组织中的类型,构建了信息组织中语义关系结构框架。
关键词
语义关系
信息组织
结构框架
Keywords
semantic
relations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Frame
分类号
G351 [文化科学—情报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汉语句法变换研究中的语义问题
被引量:
10
7
作者
袁本良
机构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247,共6页
文摘
本文以"动·之·名"结构的变换分析为例,讨论古汉语句法变换中的语义问题。文章认为,句法变换研究中应该区分语义的不同层面。只有注意到语义的层次性和复杂性,才能准确认识诸如"同一性原则"、"同义结构"、"歧义结构"等问题,因而也才能够把变换分析法正确而有效地运用于古汉语的语法研究。
关键词
古代汉语
句法变换研究
语义
“动·之·名”结构
层次性
复杂性
“同一性原则”
同义结构
歧义结构
Keywords
syntactic
transformation,
semantic
levels,
semantic
relations
,
identity,
synonymous
constructions,
ambiguous
constructions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论知识组织系统中的语义关系(上)
被引量:
10
8
作者
王知津
赵梦菊
出处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5-69,共5页
文摘
本文从各类型语义工具作为一个系统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知识组织系统的概念、分类、功能与作用,阐述了语义关系的含义和类型,以及在知识组织系统中的意义,最后重点讨论了分类法、叙词表、本体、语义网络这四种语义工具中包含的语义关系。
关键词
知识组织系统(KOS)
语义关系
分类法
叙词表
本体
语义网络
Keywords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s(KOS)
semantic
relations
Classifications
Thesaurus
Ontology
semantic
network
分类号
G254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维基百科知网的构建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
8
9
作者
王兰成
刘晓亮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军事信息管理系
出处
《情报资料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60,共5页
文摘
文章分析维基百科中的文档、目录、超链接、重定向以及消歧义等基本元素与结构关系特点,围绕维基百科在信息检索、文本分类、文本聚类、歧义消解、查询扩展与信息抽取以及本体构建等信息处理任务中的典型解决方法与相关项目,综述和评析基于维基百科的语义知识挖掘的研究与应用方法,从整体上把握基于维基百科的知识挖掘研究现状与进展,为当前知识服务系统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维基百科
知识挖掘
WEB2.0
语义关系
Keywords
Wikipedia
knowledge
mining
Web2.
0
semantic
relations
分类号
TP39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怎么X怎么Y”的句式语义及其语法化
被引量:
2
10
作者
昌梅香
祝晓宏
机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出处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74,共5页
文摘
"怎么X怎么Y"可以算作一项构式,"怎么X"和"怎么Y"需要配对使用才能表达完整的语义。重点探讨与"怎么X怎么Y"句式相关的四个问题:前项"怎么X"和后项"怎么Y"的逻辑语义关系;X和Y在形式和语义上的关系;该格式表达的语法意义,语法功能;
关键词
“怎么X怎么Y”
构式
语义关系
语法意义
语法化
Keywords
“怎么X怎么Y”
construction
semantic
relations
grammatical
meanings
gramrnaticalization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客观知识体系中语义关系的分析分类研究
被引量:
7
11
作者
裘江南
张彬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9-26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文摘
语义关系能够准确地描述概念间的内在联系,是客观知识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它的研究一直停留在隐性认知阶段。随着本体、语义Web和叙词表的语义化改造的深入研究和语义关系的不断丰富,需要对现有经典语义关系建立分类体系。本文首先定义了语义关系的概念,系统分析了语义关系的属性和性质,并依据前人的研究和语义关系自身的含义,通过定性分析建立了客观知识体系的经典语义关系的分类体系,最后与基于层次聚类所建立的关系分类树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分类体系的合理性。这为语义关系识别、归类、组合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语义关系
分类
层次聚类算法
Keywords
semantic
relations
,
relat
ion
classification,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lgorithm
分类号
G254.1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词语调节过程中的语义关系分析
被引量:
6
12
作者
施春宏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出处
《汉语学报》
2007年第4期15-25,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5BYY044)资助
文摘
本文以鲁迅作品中"纪念"和"记念"的使用为例来探讨词语调节过程中的语义关系问题。文中首先详细描写了鲁迅作品中这两个词语的分布规则和交叠使用情况;接着借此说明语义关系对词语调节过程的制约作用,指出词语调节必须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最后探讨词语调节过程中词频差异的本质所在及如何利用词频统计来反映语言使用的现实状况。
关键词
词语调节
语义关系
语义空间
语境结构
异形词
相对词频
Keywords
lexical
adjustment
semantic
relations
contextual
structure
heterograph
分类号
H11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魏晋人对谓词结构中名动语义关系的分析——兼谈宾语成分取消、补语成分定界问题
被引量:
6
13
作者
孙良明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31,共10页
文摘
本文谈述汉魏晋注释书对谓词结构N—V、V—N两名动组合句式中的语义关系的分析,说明两句式各有多样意义关系且类型大致相同;提出根据古汉语语法特点,句法分析宜取消宾语成分,扩大补语范围,将传统认为的宾语成分归入补语成分中。
关键词
语义关系
宾语
补语
分析
Keywords
semantic
relations
object
complenent
analysis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比评性同语式的篇章分析
被引量:
3
14
作者
殷何辉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孝感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35-39,共5页
文摘
从篇章的角度来观察汉语同语式的特点,主要分析了同语式在篇章中的语境限制及与前后话语之间的语义联系。初步观察到比评性同语式在篇章中可以单用,也可以几个结构连用;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作分句,还可以作句子成分。语义上,该结构或作始发句提出话题,或作后续句对前文进行评议性总结,或者承前启后即总结上文,同时提出供进一步解释的观点。
关键词
比评性同语式
篇章语境
语义联系
Keywords
appraisive
tautology
context
of
discourse
semantic
relations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虽然P,但是Q”句式的语用条件
被引量:
5
15
作者
徐燕青
机构
莆田学院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41,共11页
文摘
本文考察叙述和论述两种文体中"虽然P,但是Q"句式的语用条件。结论是:句式的语用条件应该包括语用意图、上文提供的相关信息、P和Q所属信息类型和安排方式、句式与上文的语义关系等多种因素。但是,各种因素内部在出现频率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本文认为,这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不同文体的写作意图、写作特点、句式的使用意图、表达重点、表达要求和篇章连贯的手段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
关键词
“虽然P
但是Q”
语用意图
信息类型
上下文
语义关系
Keywords
"suiran
(
虽然)
P,
danshi
(
但是)
Q"
pragmatic
intention
information
context
semantic
relations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语义关联的中文网页主题词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
5
16
作者
李芳芳
葛斌
毛星亮
汤大权
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C
中共湖南省委互联网新闻宣传办公室
出处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5-107,12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903225)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8CDB388)
文摘
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关联的中文网页主题词提取方法,首先借助滑动窗口和"知网"计算词语间的语义相似度,形成候选名词对集合;然后基于该集合生成无向图表示词语间的语义联系,并通过该无向图对主题词权重进行建模;最后选取权值较高的名词作为主题词。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未建立语义关联的主题词提取方法,本方法在查准率、召回率和F1测度值上均有一定的提高,当提取主题词个数为7时,本方法召回率和F1测度值达到最大值,且分别较传统方法最大值提高了12.5%和9.53%。
关键词
语义关联
中文网页
主题词
权重
Keywords
semantic
relations
Chinese
Web
pages
thematic
words
weight
分类号
TP301.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并列式“X的Y的”语义研究
17
作者
赵冉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西部学刊》
2024年第7期124-127,共4页
文摘
并列式“X的Y的”结构由可变的“X”“Y”以及不变的“的”构成。“X的Y的”语义结构是在“X”与“Y”的词性与关系的基础上展开的,句法成分与语义特征的分析重点关注构式进入句子后的语法作用,及其所呈现的语用特征,即指类性与评价性。该构式的基础语义是“X”与“Y”的语义相合,语义选择与语义转移则是在语用中呈现其语义关系。
关键词
“X的Y的”结构
语义关系
语义分析
Keywords
“X’s
and
Y’s”structure
semantic
relations
semantic
analysis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A不B”格式研究综述
被引量:
4
18
作者
韦玉丽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90-95,共6页
基金
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语言接触视野下的勾漏片蒙山粤语研究"(2009106020501M30)
文摘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丰富的固定表达格式,"不A不B"格式是其中的一种。从"不A不B"格式的结构形式、语义关系、句法功能、语用价值以及认知模式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旨在展示其主要的研究成果,探讨"不A不B"格式的研究趋向。
关键词
不A不B
结构形式
语义关系
句法功能
语用价值
认知模式
Keywords
"Bu
A
Bu
B"
structure
semantic
relations
syntactic
function
language
value
cognitive
models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术语组织与描述的方法问题
被引量:
4
19
作者
梁爱林
机构
广东惠州学院
出处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06年第4期4-12,共9页
文摘
术语的组织与描述的方法问题一直都是人们,特别是术语工作者和专家所关心的一个问题。文章从术语学方法论的角度着重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术语组织方法,即传统的概念派的方法和以文本语料为基础的新词义派的方法以及各自的理论基础。文章通过用“程序”这一术语说明了两种方法的具体应用情况,同时提出了对这两派方法的看法。
关键词
术语组织
描述
概念派
新词义派
语义关系
Keywords
term
organization
description
onomasiological
approach
new
semasiological
approach
semantic
relations
分类号
N04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英从属连词比较
被引量:
3
20
作者
宋京生
机构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外语教研室
出处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63-65,99,共4页
文摘
汉英从属连词的句法功能虽然相同 ,但在关系范畴的分类、连接方式及搭配格式上 ,差异很大。两种非亲属语言的从属连词在体现主从句的逻辑语义关系方面存在许多异同特征。
关键词
汉英从属连词
从属连词
语义关系
主从句
比较
句法
功能
Keywords
subordinator
semantic
relations
main
clause
subordinate
clause
comparison.
分类号
H041 [语言文字—语言学]
H04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句三域“行、知、言”
沈家煊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457
原文传递
2
N+N概念合成名词的认知发生机制
刘正光
刘润清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66
原文传递
3
“V着V”结构的意义关系及结构中“V”的语义特征分析
李向农
张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词的语义关系与词汇学习
田定远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0
14
全文增补中
5
基于规则的汉语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研究
吴锋文
胡金柱
肖明
肖升
舒江波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0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信息组织中的语义关系概念及类型
王知津
郑悦萍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古汉语句法变换研究中的语义问题
袁本良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0
原文传递
8
论知识组织系统中的语义关系(上)
王知津
赵梦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维基百科知网的构建研究与应用进展
王兰成
刘晓亮
《情报资料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8
原文传递
10
“怎么X怎么Y”的句式语义及其语法化
昌梅香
祝晓宏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客观知识体系中语义关系的分析分类研究
裘江南
张彬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词语调节过程中的语义关系分析
施春宏
《汉语学报》
200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汉魏晋人对谓词结构中名动语义关系的分析——兼谈宾语成分取消、补语成分定界问题
孙良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比评性同语式的篇章分析
殷何辉
《孝感学院学报》
200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虽然P,但是Q”句式的语用条件
徐燕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基于语义关联的中文网页主题词提取方法研究
李芳芳
葛斌
毛星亮
汤大权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并列式“X的Y的”语义研究
赵冉
《西部学刊》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不A不B”格式研究综述
韦玉丽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关于术语组织与描述的方法问题
梁爱林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0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汉英从属连词比较
宋京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8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