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我-他人重叠对助人行为的影响:观点采择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2
1
作者 钟毅平 杨子鹿 范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50-1057,共8页
自我–他人重叠(self-other overlap)是指交往关系中的个体不同程度地接受和理解他人的观念、资源,从而出现自我和他人信息表征的重叠现象。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自我–他人重叠对助人行为的影响以及观点采择的作用。实验1采用情境启... 自我–他人重叠(self-other overlap)是指交往关系中的个体不同程度地接受和理解他人的观念、资源,从而出现自我和他人信息表征的重叠现象。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自我–他人重叠对助人行为的影响以及观点采择的作用。实验1采用情境启动法,探讨高、低自我–他人重叠对助人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重叠程度差异显著,重叠程度越高,助人行为越明显。实验2采用语义启动和情境启动法,考察观点采择在自我–他人重叠影响助人行为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观点采择和重叠程度的主效应显著,观点采择与重叠程度的交互效应显著,与控制组相比,观点采择条件下,助人行为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表明自我–他人重叠程度越高,助人行为越明显,而且观点采择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 观点采择 自我–他人重叠 助人行为 意愿程度
下载PDF
自我—他人重叠及观点采择类型对助人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钟毅平 杨子鹿 范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观点采择类型下,自我—他人重叠对助人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3(观点采择类型;认知观点采择、情感观点采择、控制组)×2(重叠程度:高重叠、低重叠)两因素混合设计,考察120名大学生在不同的观点采择类型下助人意愿受... 目的:探讨不同的观点采择类型下,自我—他人重叠对助人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3(观点采择类型;认知观点采择、情感观点采择、控制组)×2(重叠程度:高重叠、低重叠)两因素混合设计,考察120名大学生在不同的观点采择类型下助人意愿受自我—他人重叠影响的情况。结果:重叠程度主效应显著,被试对高重叠对象的助人意愿显著高于低重叠组;观点采择类型主效应显著,观点采择后的被试助人意愿显著高于控制组,观点采择类型与重叠程度交互效应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低自我—他人重叠条件下的助人意愿受观点采择类型的影响,而高自我—他人重叠条件下的助人意愿不受观点采择类型的影响。结论:与认知观点采择相比,情感观点采择显著提高了低自我—他人重叠条件下的助人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观点采择 情感观点采择 自我—他人重叠 助人意愿
原文传递
自我-他人重叠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訾红岩 何嘉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38-1247,共10页
在总结自我-他人重叠概念的提出历程、测量方法、结构,以及常用改变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辨析自我-他人重叠与关系自我、自我扩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和社会距离之间的异同,明晰了自我-他人重叠的本质特点。自我-他人重叠是强调自己和他人具... 在总结自我-他人重叠概念的提出历程、测量方法、结构,以及常用改变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辨析自我-他人重叠与关系自我、自我扩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和社会距离之间的异同,明晰了自我-他人重叠的本质特点。自我-他人重叠是强调自己和他人具有相似表征的关系自我,是个体在自我扩张动机的驱使下,将他人的资源、观点和特质纳入自我的结果。未来可以借鉴关系自我神经机制的研究成果来探讨自我-他人重叠的神经机制,还可以深入探讨过高的自我-他人重叠对亲密关系的消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他人重叠 关系自我 自我扩张 社会距离
下载PDF
群体共情视角下的绿色消费行为——自我-他人重叠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3
4
作者 牟宇鹏 祁晓燕 丁志华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绿色消费行为中消费者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缺口。考虑到社交媒体时代消费者特殊的群体性和网络性特征,本研究基于共情理论,构建了环境关切对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过程模型,同时探讨了自我-他人重叠的调节驱动效应。研究结果显... 绿色消费行为中消费者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缺口。考虑到社交媒体时代消费者特殊的群体性和网络性特征,本研究基于共情理论,构建了环境关切对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过程模型,同时探讨了自我-他人重叠的调节驱动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关切对绿色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群体共情在环境关切与绿色消费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此外,群体社交背景下,消费者的群体性特征即自我-他人重叠程度,在环境关切与群体共情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刺激消费者的自我-他人重叠感知,能够显著提升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消费 群体共情 自我-他人重叠 Z世代
原文传递
敬畏与助人的关系:自我-他人重叠的中介作用
5
作者 王国芳 田淑萍 +2 位作者 胥子健 陈嘉晔 杨敏齐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9-509,共11页
为探索特质性敬畏与状态性敬畏与助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研究一采用问卷法探讨了特质性敬畏与助人行为的关系及自我-他人重叠的中介作用;研究二采用实验法探讨了状态性敬畏对助人行为的影响及自我-他人重叠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 为探索特质性敬畏与状态性敬畏与助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研究一采用问卷法探讨了特质性敬畏与助人行为的关系及自我-他人重叠的中介作用;研究二采用实验法探讨了状态性敬畏对助人行为的影响及自我-他人重叠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个体的特质性敬畏水平越高,其助人行为水平也越高;(2)自我-他人重叠在特质性敬畏情绪与助人行为间起不完全中介作用;(3)与中性情绪相比,状态性敬畏能显著增加个体的金钱助人行为,但对时间助人行为没有显著影响;(4)自我-他人重叠在状态性敬畏与时间助人行为间起中介作用。研究从自我-他人之间联系的角度揭示了敬畏影响助人的作用机制,拓展了敬畏与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性敬畏 状态性敬畏 自我-他人重叠 助人行为
原文传递
参与式社会互动中脑间同步的自我-他人重叠机制
6
作者 杨明 何蔚祺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3943-3951,共9页
脑间同步是指在群体互动中,个体之间大脑活动的一致性变化,它反映真实互动中的人际联结.随着超扫描技术的发展,研究者提倡采用参与式范式来探究脑间同步的机制.根据相互预测理论,脑间同步的关键在于个体对他人的准确预测.这一过程与个... 脑间同步是指在群体互动中,个体之间大脑活动的一致性变化,它反映真实互动中的人际联结.随着超扫描技术的发展,研究者提倡采用参与式范式来探究脑间同步的机制.根据相互预测理论,脑间同步的关键在于个体对他人的准确预测.这一过程与个体将他人纳入自我表征的程度,即自我-他人重叠程度有关.但目前关于自我-他人重叠在脑间同步中的作用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梳理近几年采用参与式范式的脑间同步研究,在相互预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我-他人重叠可能是脑间同步的潜在机制.个体通过将他人纳入自我表征,能够促进对他人的准确预测,从而使个体间形成脑间同步.在这一过程中,内侧前额叶皮层可能是关键的神经基础.本文为深入理解群体思想情绪的传递过程提供启示,强调脑间同步与自我-他人重叠的联系以及内侧前额叶皮层在其中的作用.未来研究可以通过计算建模等方法进一步探索脑间同步的潜在机制,并关注特殊群体中异于常态的同步现象与自我-他人重叠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间同步 参与式互动 自我-他人重叠 内侧前额叶皮层
原文传递
自我—他人重叠对认知共情的影响:认知策略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占友龙 谭千保 钟毅平 《心理研究》 2014年第6期43-47,共5页
探讨认知策略在自我—他人重叠影响认知共情中的调节作用。采用共情精确性任务测量了30名大学生在两种判断任务下对不同重叠程度目标他人的认知共情程度。结果发现,在负性情绪条件下,被试对高重叠目标他人比对低重叠目标他人的共情更精... 探讨认知策略在自我—他人重叠影响认知共情中的调节作用。采用共情精确性任务测量了30名大学生在两种判断任务下对不同重叠程度目标他人的认知共情程度。结果发现,在负性情绪条件下,被试对高重叠目标他人比对低重叠目标他人的共情更精确;在中性情绪条件下,被试对两类目标他人的共情精确性无显著差异;更重要的是,与身份判断任务相比,情绪判断任务显著提高了被试对低重叠目标他人的共情精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对不同重叠程度目标他人的认知共情是存在差异的,而与注意有关的认知策略(如情绪判断任务)有助于减少这种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他人重叠 认知共情 共情精确性 认知策略
下载PDF
共情对广义互惠的影响:自我-他人重叠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蔺姝玮 孙炳海 +2 位作者 黄嘉昕 肖威龙 李伟健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5-484,共10页
与“我帮你,你帮我”的直接互惠相比,“我帮你,你帮他”的积极广义互惠,促使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帮助更多的人。与之相反,“我伤你,你伤他”的消极广义互惠,易导致受害者转变为伤害者波及无辜他人。以往研究未探寻到既能促进积极广义互惠... 与“我帮你,你帮我”的直接互惠相比,“我帮你,你帮他”的积极广义互惠,促使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帮助更多的人。与之相反,“我伤你,你伤他”的消极广义互惠,易导致受害者转变为伤害者波及无辜他人。以往研究未探寻到既能促进积极广义互惠,又能抑制消极广义互惠的因素。采用两阶段独裁者博弈任务范式,通过两项实验发现,共情是一个能够起到扩大积极广义互惠传递效应并削弱消极广义互惠传递效应双重作用的特殊变量,其机制在于自我-他人重叠,支持了自我扩张模型。这一研究为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保障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 广义互惠 自我-他人重叠 大学生
原文传递
自我-他人重叠影响疼痛共情的ERP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海波 甘烨彤 +3 位作者 易靓靓 胡瑞 谭千保 钟毅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94-1201,共8页
为探究自我-他人重叠影响疼痛共情的神经机制,记录并分析被试在高、中、低重叠程度条件下共情判断的脑电活动。发现在早期N2上,重叠程度三水平间差异显著,表现为密友<熟人<陌生人(密友与熟人差异边缘显著);在晚期P3上,疼痛条件下... 为探究自我-他人重叠影响疼痛共情的神经机制,记录并分析被试在高、中、低重叠程度条件下共情判断的脑电活动。发现在早期N2上,重叠程度三水平间差异显著,表现为密友<熟人<陌生人(密友与熟人差异边缘显著);在晚期P3上,疼痛条件下重叠程度间呈显著差异,密友显著大于熟人和陌生人;在LPP上疼痛条件诱发更大波幅。表明早期阶段(N2)区分不同重叠程度,可能是对威胁性刺激的检测阶段,自我-他人重叠程度影响共情加工晚期阶段(P3)的社会认知评价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他人重叠 共情 疼痛
下载PDF
社交中的默契奥秘:探索人际同步的循环式模型和神经基础
10
作者 韩逸雪 卢克龙 刘燊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4期239-256,共18页
同步性是社会交往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特征,人际同步以其独特的价值为个体发展、群体合作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基于人际同步中不同的社会机制、心理过程和神经机制,构建了一个新的循环式人际同步综合模型,以揭示人际同步现象潜在的... 同步性是社会交往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特征,人际同步以其独特的价值为个体发展、群体合作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基于人际同步中不同的社会机制、心理过程和神经机制,构建了一个新的循环式人际同步综合模型,以揭示人际同步现象潜在的认知神经机制。人际同步研究中基于超扫描技术的研究范式主要用于联合行动、共同注意、交互式决策、情感交流和创造性问题五个领域。人际同步神经信号的变化已经被证实存在于右侧颞叶、额叶、左额下回等脑区,其中θ波、α和μ波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变化明显。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些脑区内的信号对于人际同步现象潜在的认知神经机制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同步 脑际同步 脑-脑耦合 超扫描 自我-他人重合理论
下载PDF
人际同步对合作行为的促进机制及解释模型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昕玥 崔丽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7-1326,共10页
同步作为集体仪式的核心要素,对群体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际同步是一种特殊的协调行为,具有锁时锁相的特征。近年来研究发现同步能够促进合作等亲社会行为,具体的促进机制包括神经生理的激活、社会联结感的增强、认知灵敏度的提... 同步作为集体仪式的核心要素,对群体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际同步是一种特殊的协调行为,具有锁时锁相的特征。近年来研究发现同步能够促进合作等亲社会行为,具体的促进机制包括神经生理的激活、社会联结感的增强、认知灵敏度的提高和积极情绪的唤起,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释模型:自我-他人重叠模型、合作加强模型和集体沸腾模型。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剖析同步行为的亲社会功能,厘清同步效应的调节机制、特异性和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同步 合作 社会联结感 群体身份认同 自我-他人表征重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