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科夜班护士自身安全隐患分析及防护措施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肖桂玉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21期168-169,共2页
目的为了更深入地分析精神科夜班护士自身安全隐患以及防护措施,为精神科夜班护理工作带来良好的帮助。方法选取该院精神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200例患者资料对夜班护士护理安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出现这些安全隐患的具... 目的为了更深入地分析精神科夜班护士自身安全隐患以及防护措施,为精神科夜班护理工作带来良好的帮助。方法选取该院精神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200例患者资料对夜班护士护理安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出现这些安全隐患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结果进入到医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出现的不安全事件120例,其中患者自身因素导致的不安全事故30例,发生率25.00%,护士自身因素导致的不安全事故25例,发生率为20.83%,设备环境所导致的不安全事件22例,发生率为18.33%,管理体制所导致的不安全事故为22例,发生率为18.33%,社会因素所导致的不安全事故为21例,发生率为17.50%。结论护理管理者需要将护理人员的管理强化,健全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将关注精神科护理安全事故,及时对所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解决,关键对精神科夜班护士自身安全进行良好的防护,降低出现不安全事故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夜班护士 自身安全 隐患 防护措施
下载PDF
实习生在静脉输液中存在的自身安全问题及带教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彭超霞 周金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6期42-43,共2页
目的了解护生在静脉输液中存在的自我安全问题,针对性的进行自我防护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方法对171例在院实习2个月和规范培训后的实习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自身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放问卷171... 目的了解护生在静脉输液中存在的自我安全问题,针对性的进行自我防护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方法对171例在院实习2个月和规范培训后的实习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自身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放问卷171份,回收有效问卷171份。对于在临床实习2个月的护生对自身防护知识薄弱,通过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防护教育,护生对自身防护意识大大的提高。结论护生在实习初期对自我防护意识薄弱,临床前期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生 静脉输液 自我安全 带教对策
下载PDF
浮选药剂乙基硫氨酯SIS系统设计应用
3
作者 张腾 牟松 《有色矿冶》 2020年第6期49-51,共3页
结合现场生产设备、乙基硫氨酯生产工艺要求和DCS自动化系统,对乙基硫氨酯工艺的风险现状进行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以及SIL定级,根据HAZOP分析和SIL定级制定SIS安全仪表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方案用于保护乙基硫氨酯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的... 结合现场生产设备、乙基硫氨酯生产工艺要求和DCS自动化系统,对乙基硫氨酯工艺的风险现状进行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以及SIL定级,根据HAZOP分析和SIL定级制定SIS安全仪表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方案用于保护乙基硫氨酯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的自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可有效的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事故的破坏性,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介绍了SIS系统在乙基硫氨酯工序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硫氨酯 自身安全 安全仪表 降低事故
下载PDF
探析检验人员在艾滋病检验中的自我安全防护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翠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5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检验人员在艾滋病检验中的自我安全防护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某单位的检验人员9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是否进行安全防护教育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检验人员45例,采用某单位自制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观察两... 目的探讨检验人员在艾滋病检验中的自我安全防护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某单位的检验人员9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是否进行安全防护教育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检验人员45例,采用某单位自制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观察两组检验人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保护意识的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检验人员的暴露率。结果经过调查后发现,对照组10例检验人员经完整皮肤暴露,13例检验人员经皮肤破损处暴露,9例检验人员经针刺、切割伤口暴露,12例检验人员经眼粘膜接触,暴露率为97.78%;观察组3例检验人员经完整皮肤暴露,2例检验人员经皮肤破损处暴露,1例检验人员经针刺、切割伤口暴露,5例检验人员经眼粘膜接触,暴露率为24.44%,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方面,对照组(79.54±2.13)分,观察组(90.67±3.18)分;在自我保护意识评分方面,对照组(87.24±0.24)分,观察组(95.17±4.89)分,观察组检验人员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检验人员在进行艾滋病的日常工作中暴露率较高,但是经过对其进行安全防护教育后发现,其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明显提高,这一发现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人员 艾滋病检验 自我安全防护
下载PDF
临床护士接触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现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敏 陈长香 王静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78-1379,共2页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接触抗肿瘤药物的职业防护行为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综合医院363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触抗肿瘤药物护士的职业防护行为较差;肿瘤科护士接触抗肿药物职业防护行为好于非肿瘤科室护士;结论...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接触抗肿瘤药物的职业防护行为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综合医院363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触抗肿瘤药物护士的职业防护行为较差;肿瘤科护士接触抗肿药物职业防护行为好于非肿瘤科室护士;结论:应健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规程,配备防护设施;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防护意识,规范防护行为,减少职业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抗肿瘤药物 职业防护
下载PDF
体检科护理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与行为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凤玲 陈伟萍 薛婷媛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2年第4期84-85,88,共3页
目的了解体检科护理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与行为,为提高体检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深圳市宝安区各级医院体检科护理人员60人,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感染预防知识掌握及应用情况。结果护理人员对《医院感... 目的了解体检科护理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与行为,为提高体检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深圳市宝安区各级医院体检科护理人员60人,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感染预防知识掌握及应用情况。结果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标准预防知识的知晓率达63.3%~96.6%,但预防措施与正确执行偏差较大,按规范操作的比例较低;工作年限越长,自我保护意识越强。结论护理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不足,不按标准进行规范操作的问题尤为突出。应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按照工作流程进行护理,降低体检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保证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自我安全防护 调查 体检科
下载PDF
机器人安全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0
7
作者 赵京 张自强 +2 位作者 郑强 陈殿生 桂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47-1358,共12页
随着机器人逐渐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安全性也成为了机器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根据安全性研究目标对象的不同,分别从机器人自身安全性和交互安全性两方面概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机械结构与控制算法对提高机器人安全性所起... 随着机器人逐渐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安全性也成为了机器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根据安全性研究目标对象的不同,分别从机器人自身安全性和交互安全性两方面概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机械结构与控制算法对提高机器人安全性所起到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研究还存在结构设计过于传统、对突发情况判断能力较弱、复杂条件下控制柔顺性不足等问题,限制了机器人的推广应用。指出了机器人安全性的研究正向着刚柔混合一体化机构、准确快速的环境判断、良好的柔顺控制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安全性 自身安全性 交互安全性 结构设计 柔顺控制
下载PDF
油气管道选线和风险评价相关法规与方法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圣柱 吴宗之 +1 位作者 张健 多英全 《油气储运》 CAS 2012年第9期663-669,2,共7页
油气长输管道合理选线是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基础,也是降低管道事故概率及沿线事故影响区域人员风险的重要措施。梳理了国内外油气长输管道选线法规与方法,总结了控制安全距离和管道自身安全性的两种管道选线原则,论述了其在不同国家的... 油气长输管道合理选线是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基础,也是降低管道事故概率及沿线事故影响区域人员风险的重要措施。梳理了国内外油气长输管道选线法规与方法,总结了控制安全距离和管道自身安全性的两种管道选线原则,论述了其在不同国家的应用情况。综述了油气长输管道选线方法与步骤的研究进展,在选线中需考虑的主要因素,管道风险分析的发展历程,以及风险评价方法和风险可接受标准的研究进展。建议制定基于风险的选线标准,开展多目标优化算法研究,确定可接受风险标准,完善管道事故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长输管道 选线 安全距离 自身安全性:风险分析 优化
原文传递
舰载无人机着舰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9
9
作者 梁磊 肖静 邓扬晨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23-28,共6页
对国内外舰载无人机着舰的若干种技术进行了综合评述。首先,总体概括了舰载无人机着舰的技术难点,讨论了各种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现状;随后,剖析了舰载无人机着舰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得出结论,在解决进场轨迹规划技术、着舰控制技术、着舰... 对国内外舰载无人机着舰的若干种技术进行了综合评述。首先,总体概括了舰载无人机着舰的技术难点,讨论了各种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现状;随后,剖析了舰载无人机着舰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得出结论,在解决进场轨迹规划技术、着舰控制技术、着舰引导技术、着舰数据链技术和着舰自主安全技术后,可有效化解无人机着舰的安全风险,未来无人机着舰技术会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综述表明,国外舰载无人机着舰技术相对成熟,对我国发展类似技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轨迹规划 着舰控制 着舰引导 着舰数据链 着舰自主安全
下载PDF
检验人员实施艾滋病检验时自我安全防护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超 郝潇 《临床研究》 2018年第11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检验人员实施艾滋病检验时的自我安全防护措施。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地区内进行医学检验的80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人。观察组检验人员提前接受了安全防护措施的相关强... 目的探讨检验人员实施艾滋病检验时的自我安全防护措施。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地区内进行医学检验的80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人。观察组检验人员提前接受了安全防护措施的相关强化教育,对照组则不接受。对比分析两组检验人员艾滋病暴露情况和自我保护意识评分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检验人员在接受了教育之后,出现暴露的情况明显要少于对照组检验人员;观察组检验人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 <0.05)。结论通过强化安全教育,提高检验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促使检验人员实施艾滋病检验时实施自我安全防护措施,进而降低艾滋病职业暴露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人员 艾滋病检验 自我安全 防护措施
下载PDF
新型防爆光纤液位检测系统的研制
11
作者 曹健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51-53,共3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本安防爆光纤传感器,测量易燃易爆液体贮罐液面高度,从而确定不同时刻的液体贮存量,光纤感应采集传输液位高度和变化方向信号,经光电转换、信号放大、CPLD数据处理后,将信号输入到计算机进行计算管理,显示并打印出易燃易... 设计了一种新型本安防爆光纤传感器,测量易燃易爆液体贮罐液面高度,从而确定不同时刻的液体贮存量,光纤感应采集传输液位高度和变化方向信号,经光电转换、信号放大、CPLD数据处理后,将信号输入到计算机进行计算管理,显示并打印出易燃易爆液体输出或输入和库存量,这种系统特别适用于石油化工等领域的液位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液位传感器 信号处理 本安型 液位检测 研制 防爆
下载PDF
精神科夜班护士自身安全隐患分析和防护措施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33期154-156,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精神科夜班护士自身安全隐患,探讨降低风险的措施。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精神科夜班护士自身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原因,探讨防范措施。结果有针对性地综合预防,能够降低风险,有力地保障夜班护士自身安全。结论需要运... 目的调查分析精神科夜班护士自身安全隐患,探讨降低风险的措施。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精神科夜班护士自身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原因,探讨防范措施。结果有针对性地综合预防,能够降低风险,有力地保障夜班护士自身安全。结论需要运用综合治理措施,各部门协调联动,才能降低风险,保障夜班护士人身安全,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夜班护士 自身安全 隐患
下载PDF
建设性批评和破坏性批评对个体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涛 陈晓 廖建桥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9-71,共13页
在管理情境中,负反馈常被视为指导和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但其实际效果却常常大打折扣。如何有效进行负反馈并减少对接收者的心理伤害,对促进个体心理健康以及正确运用负反馈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采用实验室实验,将负反馈划... 在管理情境中,负反馈常被视为指导和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但其实际效果却常常大打折扣。如何有效进行负反馈并减少对接收者的心理伤害,对促进个体心理健康以及正确运用负反馈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采用实验室实验,将负反馈划分为建设性批评和破坏性批评,探讨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个体差异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与收到建设性批评相比,收到破坏性批评个体的工作压力感知更高,其中,尽责性调节上述关系,批评方式与工作压力感知的关系对于低尽责性个体更强;(2)与收到建设性批评相比,收到破坏性批评个体的自我心理安全感更低,其中,自尊调节上述关系,批评方式与自我心理安全感的关系对于高自尊个体更强。实验结论对区分建设性批评和破坏性批评的影响,以及有效进行负反馈具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性批评 破坏性批评 工作压力感知 自我心理安全感 尽责性 自尊
原文传递
浅谈容错安全仪表控制系统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士新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2005年第1期39-42,共4页
  介绍了容错系统的概念并结合两种不同方式说明了容错系统的特点。
关键词 冗余 容错 自诊断 安全认证
下载PDF
天然气处理站废脱硫剂处置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虹 潘国政 +1 位作者 崔长虹 张继刚 《天然气技术》 2008年第5期54-56,65,共4页
分析天然气处理站生产工艺流程中硫化铁的产生机理,指出其自燃的特性是导致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针对硫化铁的理化性质及废脱硫剂的化学成分提出了几种有效处理废脱硫剂的方法,并针对废脱硫剂处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目前传统安全处理方... 分析天然气处理站生产工艺流程中硫化铁的产生机理,指出其自燃的特性是导致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针对硫化铁的理化性质及废脱硫剂的化学成分提出了几种有效处理废脱硫剂的方法,并针对废脱硫剂处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目前传统安全处理方法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脱硫剂 硫化铁 产生机理 自燃 安全 处置方法
下载PDF
蓄光自发光型消防安全标志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阳 衣永生 李强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2年第2期44-46,共3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蓄光自发光型材料 ,分析了这种材料的特点 ,讨论了蓄光自发光型消防安全标志产品的应用。
关键词 消防 安全标志 蓄光自发光型材料
下载PDF
核电站用弹簧式安全阀的颤震现象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卫 《阀门》 2009年第4期40-41,44,共3页
分析了核电站弹簧式安全阀的颤震原因,介绍了解决安全阀颤震现象方法(如加装阻尼器、自稳式安全阀设计等)及相关原理。
关键词 弹簧式安全阀 颤震 阻尼器 自稳式安全阀
下载PDF
V&V活动中对自诊断的关注和执行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杰颖 《自动化仪表》 CAS 2016年第7期71-75,共5页
为保证和证明核电厂安全级数字化保护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对其软件执行验证和确认(V&V)。自诊断V&V是常规V&V的补充。为指导自诊断V&V活动,基于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提出一种方法。该方法依据标准、法规导则,将危险分析... 为保证和证明核电厂安全级数字化保护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对其软件执行验证和确认(V&V)。自诊断V&V是常规V&V的补充。为指导自诊断V&V活动,基于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提出一种方法。该方法依据标准、法规导则,将危险分析报告中与自诊断相关且妨碍安全功能执行的潜能危险作为软件开发中的解决项;综合考虑系统各相关要素对软件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估,通过设计V&V实例给出了分析与评估要点。仿真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应用于自诊断V&V的正确性及可行性,表明该方法是值得推广的、实用的、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安全级数字化保护系统 V&V 自诊断 安全性 可靠性
下载PDF
自安全园区网解决方案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铭恺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8年第9期33-34,45,共3页
基于内网安全现状及需求分析,提出自安全园区网解决方案,通过赋予网络本身行为分析、身份识别、权限管控、行为回溯等能力,使网络天然抵御病毒、异常网络攻击、非法接入、越权访问等,实现内网可靠、可控、可视。
关键词 行为分析 身份识别 权限管控 行为回溯 自安全交换机 自安全园区
下载PDF
建设性批评和破坏性批评对反馈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政 王晨光 +1 位作者 廖建桥 陈晓 《人类工效学》 2019年第2期37-44,共8页
以往的研究多以正反馈和负反馈为绩效反馈的两个维度,研究不同性质的反馈对反馈接受者情绪、认知及行为的影响,然而很少有研究区分不同类型的负反馈对反馈反应的影响。以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和角色图式理论为基础,通过实验研究,探讨建设性... 以往的研究多以正反馈和负反馈为绩效反馈的两个维度,研究不同性质的反馈对反馈接受者情绪、认知及行为的影响,然而很少有研究区分不同类型的负反馈对反馈反应的影响。以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和角色图式理论为基础,通过实验研究,探讨建设性批评、破坏性批评对反馈反应的影响的作用机制及人际关系亲密度的调节作用。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相对于建设性批评,收到破坏性批评的反馈接受者感知到的反馈有用性更低、反馈准确性更低,消极情感更强;(2)自我心理安全感在批评方式与反馈有用性、反馈准确性之间发挥中介作用;(3)人际关系亲密度在批评方式与反馈有用性、反馈准确性、消极情感之间不存在调节作用。实验结论对于管理实践具有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心理学 建设性批评 破坏性批评 反馈反应 自我心理安全感 人际关系亲密度 组织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