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东南地区构造活动与2013年岷县—漳县M_S6.6级地震孕震机制 被引量:95
1
作者 郑文俊 袁道阳 +7 位作者 何文贵 闵伟 任治坤 刘兴旺 王爱国 许冲 葛伟鹏 李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058-4071,共14页
位于南北地震带中北段的甘东南地区,其构造变形和构造活动特征与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的扩展密切相关,该地区复杂的构造几何形态主要受控于东昆仑断裂和西秦岭北缘断裂,区域新构造运动主要动力来源于青藏高原向北东的扩展.近年来,甘东南... 位于南北地震带中北段的甘东南地区,其构造变形和构造活动特征与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的扩展密切相关,该地区复杂的构造几何形态主要受控于东昆仑断裂和西秦岭北缘断裂,区域新构造运动主要动力来源于青藏高原向北东的扩展.近年来,甘东南地区中强地震频发,本文主要通过对该地区构造活动特征、历史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讨论,结合地球物理、地震学和野外调查等资料,认为青藏高原东北部东昆仑断裂的向北挤压和向东的运动是该地区构造应力集中的主要原因,也是该地区中强地震的主要孕震环境和机制,而西秦岭北缘断裂的走滑及向南北两侧逆冲"花状构造"是临潭—宕昌断裂带上中强地震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动力因素.2013年7月22日发生在甘肃岷县—漳县的MS6.6级地震正好位于临潭—宕昌断裂带中东段上,是该断裂分段不均匀活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构造 构造转换 岷县一漳县地震 孕震机制 甘东南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前后龙门山断裂活动特征浅析 被引量:59
2
作者 焦青 杨选辉 +1 位作者 许丽卿 王博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1,37,共6页
利用跨龙门山断裂的流动短水准观测资料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后各测点的变化特征。分析认为:1)汶川地震前(2006年)跨断层短水准观测到了龙门山断裂的活动,且在震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加速活动特征;2)震前龙门山断裂中南段为逆断层活动,地表变... 利用跨龙门山断裂的流动短水准观测资料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后各测点的变化特征。分析认为:1)汶川地震前(2006年)跨断层短水准观测到了龙门山断裂的活动,且在震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加速活动特征;2)震前龙门山断裂中南段为逆断层活动,地表变形呈反"S"型;3)跨断层位移测量反映了汶川地震区域地表应力集中、释放的时空演化过程,且机理解释与震源机制解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龙门山断裂 跨断层位移 孕震机理 水准测量
下载PDF
伽师强震群震源特征及震源机制力学成因分析 被引量:54
3
作者 周仕勇 许忠淮 陈晓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54-662,共9页
应用改进的主地震相对定位法对 1 997年伽师强震群 3级以上地震进行了精确定位 ,根据较强地震的空间分布和震源机制解推断出伽师震群的发震构造为北北西向的雁行断裂 .根据伽师震群地震的 2 1 77个P波初动方向记录 ,计算了伽师震群的平... 应用改进的主地震相对定位法对 1 997年伽师强震群 3级以上地震进行了精确定位 ,根据较强地震的空间分布和震源机制解推断出伽师震群的发震构造为北北西向的雁行断裂 .根据伽师震群地震的 2 1 77个P波初动方向记录 ,计算了伽师震群的平均震源机制解 .基于Silver的震源模型 ,由震源谱推断了伽师震群主要地震的破裂方向 ,破裂尺度及应力降 .文中最后用右阶雁行断裂的数值模型计算了伽师震群的发震构造所产生的扰动应力场的空间分布图像 ,用其解释了序列地震震源机制的多样性和低应力降现象 ,并认为特定的雁行发震构造与强震的多发性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精确定位 发震构造 震源机制 扰动应力场 伽师地震群
下载PDF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地震(M_(S)6.4)震源区三维电性结构及发震机制讨论 被引量:41
4
作者 叶涛 陈小斌 +1 位作者 黄清华 崔腾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67-2277,共11页
通过滇西地区大地电磁数据的三维反演研究,获得了云南漾濞6.4级地震震源区三维电阻率结构模型.结果显示漾濞地震震源区存在显著的电性横向不均匀性,漾濞M_(S)6.4及其地震序列均发生在高-低阻电性过渡区附近的高阻一侧.这一现象在国内外... 通过滇西地区大地电磁数据的三维反演研究,获得了云南漾濞6.4级地震震源区三维电阻率结构模型.结果显示漾濞地震震源区存在显著的电性横向不均匀性,漾濞M_(S)6.4及其地震序列均发生在高-低阻电性过渡区附近的高阻一侧.这一现象在国内外强震区电性结构、速度结构探测中被普遍发现,本文将其归纳为强震孕育与发生的“刚柔性过渡区现象”.在漾濞地震区,高阻体向低阻体楔入,遭受发震断裂切割,发生强震.在这一结果的启发下,本文提出“刚柔性楔嵌体地震动力学模型”(简称为“刚柔性楔嵌体模型”).其要点在于,在区域应力的驱动下,断裂两侧岩体相互作用造成刚度大一侧的岩体楔入到另一侧柔性介质中形成凹凸体结构,集中于发震断层上的最大有效剪应力切割凹凸体结构中的刚性岩体,产生强震.因此,我们认为漾濞地震是在区域构造应力作用下,最大有效剪应力集中于维西—乔后断裂南段西南侧的隐伏断裂,切割楔入到柔性(低阻)区的刚性(高阻)体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地震 三维电性结构 发震机制 刚柔性楔嵌体模型 大地电磁
下载PDF
Geometry and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for the 8 August 2017 M_S 7.0 Jiuzhaigou earthquake sequence,northern Sichuan, China 被引量:21
5
作者 Feng Long GuiXi Yi +2 位作者 SiWei Wang YuPing Qi Min Zhao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CSCD 2019年第3期253-267,共15页
To reveal the geometry of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the Aug. 8, 2017 M_S 7.0 Jiuzhaigou earthquake in northern Sichuan,data from the regional seismic network from the time of the main event to Oct. 31, 2017 were us... To reveal the geometry of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the Aug. 8, 2017 M_S 7.0 Jiuzhaigou earthquake in northern Sichuan,data from the regional seismic network from the time of the main event to Oct. 31, 2017 were used to relocate the earthquake sequence by the tomoDD program, and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and centroid depths of the M_L ≥ 3.5 events in the sequence 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CAP waveform inversion method. Further, the segmental tectonic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ismogenic faults were analyzed preliminarily by using strain rosettes and areal strains(As). The results indicate:(1) The relocated M_S 7.0 Jiuzhaigou earthquake sequence displays a narrow ~ 38 km long NNW-SSE-trending zone between the NW-striking Tazang Fault and the nearly NSstriking Minjiang Fault, two branches of the East Kunlun Fault Zon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sequence is narrow and deep for the southern segment, and relatively wide and shallow for the northern segment. The initial rupture depth of the mainshock is 12.5 km, the dominant depth range of the aftershock sequence is between 0 and 10 km with an average depth of 6.7 km. The mainshock epi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aftershock region, showing a bilateral rupture behavior. The centroid depths of 32 M_L ≥ 3.5 events range from 3 to 12 km with a mean of about 7.3 km,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ominant focal depth of the whole sequence.(2) The geometric structure of the seismogenic fault on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the aftershock area(south of the mainshock) is relatively simple, with overall strike of ~150° and dip angle ~75°, but the dip angle and dip-orientation exhibit some variation along the segment.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on the northern segment is more complicated; several faults, including the Minjiang Fault,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aftershock activities. The overall strike of this section is ~159° and dip angle is ~59°, illustrating a certain clockwise rotation and a smaller dip angle than the southern segment. 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 7.0 Jiuzhaigou earthquake sequence RELOCATION focal mechanism seismogenic structure GEOMETRY tectonic deformation
下载PDF
Discussion of rupture mechanisms on the seismogenic fault of the 2008 M_s8.0 Wenchuan earthquake 被引量:19
6
作者 DENG QiDong CHEN GuiHua ZHU AiLa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9期1360-1377,共18页
The May 12, 2008,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was the outcome of a recent movement of an active intra-continental thrust fault zone. The seismogenic fault of this earthquake underwent oblique-slip faulting along the cen... The May 12, 2008,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was the outcome of a recent movement of an active intra-continental thrust fault zone. The seismogenic fault of this earthquake underwent oblique-slip faulting along the central fault and pure thrust faulting along the range-front fault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The former had a steep dip and large vertical displacement, and the latter had a gentle dip and little vertical displacement. The fault zone consisted of compressive double fault ramps rup turing with right-lateral strike-slip components resulting from strain partitioning of a deep oblique slip fault in the brittle zone of the upper crust. The kinematic pattern and rupture mechanisms are complex for the seismogenic fault, as indicated by the geometric pattern of its surface ruptures, the coseismic displacement distribution and focal mechanisms of the main shock and aftershocks. As a tear fault, the NW-trending, left-lateral, strike-slip Xiaoyudong fault zone has accommodated NE-trending displacements with different shortening amounts. However, because of intense compression on the southwestern segment of the seismogenic fault, the left-lateral, strike-slip Xiaoyudong fault also carries a clear compression component. Normal faulting with a strike-slip component controls the formation of a fault-trough along the central faul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rusting with a strike-slip component and strike-slip with thrusting. The fault-troughs are the product of the interaction of slip and grav ity on the seismogenic fault under specific geological and geomorphic conditions. Gravitational force exaggerated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fault displacement, which by no means represents the actual maximum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the seismogenic fa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seismogenic fault rupture mechanism GRAVITATION tear fault
原文传递
2014年4月20日霍山M_S4.3地震发震构造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泽民 黄显良 +3 位作者 倪红玉 张炳 骆佳骥 王琐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2-410,共9页
2014年4月20日安徽省霍山发生MS4.3地震,是霍山地区41年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本文首先基于安徽省及周边省份的地震台站资料,采用Hypo2000、CAP和PTD方法反演得到该地震的震源深度为8km;然后采用Hypo2000和HypoDD方法联合对主震和余震序... 2014年4月20日安徽省霍山发生MS4.3地震,是霍山地区41年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本文首先基于安徽省及周边省份的地震台站资料,采用Hypo2000、CAP和PTD方法反演得到该地震的震源深度为8km;然后采用Hypo2000和HypoDD方法联合对主震和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结果显示该地震序列呈北东向分布,绝大部分余震分布在主震的西南侧;最后分别采用FOCMEC方法和CAP方法反演该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获得的反演结果非常接近,节面Ⅰ与节面Ⅱ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135°/70°/-30°与230°/60°/-160°.此外该地震的椭圆等烈度线呈北东向展布,结合该地区的历史地震和地震构造,认为该地震与北东向的落儿岭—土地岭断裂活动有关.已有震源机制解资料表明该地区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压应力轴的方位角为267°,倾角为5°,最小主压应力轴的方位角为358°,倾角为4°,结合震源机制解和发震构造,认为该地震是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落儿岭—土地岭断裂发生的一次右旋张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山MS4.3地震 发震构造 震源机制 落儿岭—土地岭断裂 应力场
下载PDF
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发震构造和发震机制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邢成起 荣代潞 +2 位作者 姚同福 梁恕信 张立光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9,共9页
在分析地质构造背景和深部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震区断裂构造、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极震区展布方向、余震空间分布、地震裂缝和地面运动方向的综合研究,确定了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探讨了形成... 在分析地质构造背景和深部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震区断裂构造、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极震区展布方向、余震空间分布、地震裂缝和地面运动方向的综合研究,确定了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探讨了形成该次地震的构造力学机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断裂 发震机制 永登地震 发震构造 地震
下载PDF
2016年新疆呼图壁6.2级地震发震构造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文 程佳 +3 位作者 姚琪 崔仁胜 龙海云 韩颜颜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00-1114,共15页
文中利用新疆地震台网的震相报告,采用双差定位方法重新定位2016年12月8日新疆呼图壁M_S6.2地震及M_L1.0以上地震的震源位置,结果显示,余震沿NE和NW 2个方向展布,深度主要分布在5~15km范围内。同时利用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波形记录,采... 文中利用新疆地震台网的震相报告,采用双差定位方法重新定位2016年12月8日新疆呼图壁M_S6.2地震及M_L1.0以上地震的震源位置,结果显示,余震沿NE和NW 2个方向展布,深度主要分布在5~15km范围内。同时利用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波形记录,采用CAP方法反演了呼图壁M_S6.2主震和部分余震的震源机制和震源深度。基于上述研究,综合分析了呼图壁6.2级地震的震源深度、震源机制和余震分布特征,探讨其发震构造。结果显示,呼图壁6.2级地震的最佳双力偶机制解节面Ⅰ走向144°、倾角26°、滑动角118°,节面Ⅱ走向293°、倾角67°、滑动角77°,矩震级M_W=5.9,矩心深度为15.2km,表明本次地震为1次逆冲型的地震事件。余震震源机制解大部分显示为逆冲型,与主震相似。推测本次地震的可能发震断裂为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6年呼图壁6.2级地震 发震构造 双差定位 震源机制 CAP法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多尺度重力场变化特征及孕震机理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兆辉 孟小红 +4 位作者 张双喜 刘金钊 王同庆 张品 韦少港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0-703,共14页
文中基于青藏高原东南缘2013—2016年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获得了鲁甸和景谷地震前后不同时间尺度下区域重力场的动态演化趋势和异常特征,利用小波多尺度分解分析重力场变化与构造运动、物质密度变迁和强震孕育的关系和规律,对青藏高原... 文中基于青藏高原东南缘2013—2016年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获得了鲁甸和景谷地震前后不同时间尺度下区域重力场的动态演化趋势和异常特征,利用小波多尺度分解分析重力场变化与构造运动、物质密度变迁和强震孕育的关系和规律,对青藏高原东南缘深部物质变化、动力学过程及地震孕育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鲁甸、景谷震前震源区重力场变化呈现与断裂构造走向一致的剧烈正、负异常过渡带和梯度带特征,显示了孕震期间震源区强烈的地壳运动和深部物质变化过程;2)2013年9月—2014年4月重力场变化的小波多尺度分解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上地幔不同深度和尺度的重力场变化与地震分布及活动断裂带位置相关性显著,表明研究区地震孕育与断裂运动以及地壳、上地幔内物质密度分布变化关系密切,可能受地壳、上地幔物质运移的复杂深部动力学过程影响;3)基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上地幔物质运移的动力学过程,对强震多发生在重力场变化的正、负异常过渡带和梯度带附近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的解释。文中的研究结果对地球构造运动、地震机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重力 重力场变化 青藏高原东南缘 南北地震带 孕震机理
下载PDF
2021年5月21日漾濞M_(S)6.4地震震源区三维P和S波速度结构与地震重定位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胡景 赵韬 +4 位作者 白超英 郭浩 王莹 李兴旺 莘海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488-4509,共22页
2021年5月21日漾濞M_(S)6.4地震震源区位于川滇块体西边界的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西侧,该地区近些年来发生了多次中强地震,地震活动较为活跃.对漾濞地震序列重定位和漾濞震源区及邻区的地壳精细结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漾濞地震的孕震... 2021年5月21日漾濞M_(S)6.4地震震源区位于川滇块体西边界的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西侧,该地区近些年来发生了多次中强地震,地震活动较为活跃.对漾濞地震序列重定位和漾濞震源区及邻区的地壳精细结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漾濞地震的孕震环境、发震机理和破裂过程.本文基于2008年1月1日到2021年6月3日区域固定台站接收到的36938条Pg和32111条Sg波到时数据,采用新发展的三重差地震层析成像算法(tomoTD)开展了漾濞M_(S)6.4地震震源区三维速度结构成像与地震重定位研究.结果显示:(1)余震活动主要集中在维西—乔后—巍山断裂的西侧,整体呈现沿北北西向的条带状分布,结合已有走滑型震源机制解特征,揭示了北西向隐伏断裂是发震断层,其北西段表现为倾角较陡、结构相对简单的走滑断裂,南东段由两条分支断裂组成.(2)主震的发生及地震序列分布与地壳速度结构不均匀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主震及4级以上的地震发生在高速边界上或高低速过渡区域,余震主要发生在低速、高V_(P)/V_(S)区,主震上方与下方均显示高V_(P)/V_(S)异常,推测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应力在孕震区的刚性介质中积累,中下地壳流体(或者部分熔融地壳物质)侵入发震断层区,弱化了漾濞6.4级地震的主震区.另外,余震东南侧的低V_(P)/V_(S)区可能代表介质刚性强,可能阻碍了余震向南东方向继续扩展.(3)结合2013洱源5.5级地震研究结果,推测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西侧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北北西向隐伏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地震 地震重定位 三重差层析成像 发震机制
下载PDF
岩石圈内的流体通道研究概述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耀炜 施锦 +2 位作者 曹玲玲 潘树新 高安泰 《国际地震动态》 2001年第2期21-27,共7页
强震孕震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质体系 ,它决定了地震前兆的形成机制 ,因此 ,在地震预报基础理论研究中 ,与强震孕震环境有关的深部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深部地下流体在地震的孕育和前兆的形成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 强震孕震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质体系 ,它决定了地震前兆的形成机制 ,因此 ,在地震预报基础理论研究中 ,与强震孕震环境有关的深部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深部地下流体在地震的孕育和前兆的形成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要研究深部地下流体的活动规律 ,首先必须研究岩石圈内的流体通道问题。同时 ,岩石圈内的流体通道也是火山研究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在全球流体通道网研究的基础上 ,简要介绍了岩石圈内流体通道的形成机制、主要特征、研究方法、研究进展、科学意义和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震环境 岩石圈 流体通道 孕震机理 地震预报 地震前兆 深部地下流体
下载PDF
2021年四川泸县M 6.0地震发震机理及地震活动时空演化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欣蔚 张广伟 +2 位作者 谢卓娟 李世杰 吕悦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84-4298,共15页
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发生M 6.0地震,该地震发震构造不明,发震机理尚存在争议.地震精定位和震源机制有助于分析地震活动时空演化与震源破裂特征,能够有效揭示活动构造机制和地震发生机理,为评估区域地震危险性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本文... 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发生M 6.0地震,该地震发震构造不明,发震机理尚存在争议.地震精定位和震源机制有助于分析地震活动时空演化与震源破裂特征,能够有效揭示活动构造机制和地震发生机理,为评估区域地震危险性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本文首先采用双差定位法对震中及附近2009年1月至2021年10月发生的地震进行了精定位,结果显示,研究区地震震源深度大多集中在10 km范围内,事件主要沿地表断层呈条带状或丛集分布,部分震群邻近当地工业井,周边无明显断层分布.其次,通过CAP波形反演计算得到M≥3.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表明研究区震源破裂以逆冲挤压型为主,部分震源机制解具有不确定性.基于震源机制解反演区域应力场,进一步探讨了区域应力场与地震事件的力学一致性.研究结果显示,区域应力场以水平构造挤压作用为主,部分事件震源机制解与其吻合度较低,暗示存在局部应力差异.综合地震活动时空演化特征、已知断层展布以及区域应力场等研究结果,认为华蓥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活动与资源开采活动密切相关,泸县M 6.0地震是在局部应力场扰动下,下方滑脱层活动触发了上覆隐伏断层的挤压错动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县M 6.0地震 华蓥山断裂 双差定位 发震机理 震源机制解
下载PDF
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边界带第四纪晚期构造活动特征及强震孕育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文俊 孙鑫 +5 位作者 雷启云 龚志康 王银 刘兴旺 李传友 冯子鉴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24,共19页
鄂尔多斯地块是位于中国内地中心位置的典型活动地块,由于受西南部青藏地块和东部太平洋板块远程作用的影响,地块各边界带构造活动特征和变形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文章总结了多年来围绕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周缘边界带开展的活动断裂... 鄂尔多斯地块是位于中国内地中心位置的典型活动地块,由于受西南部青藏地块和东部太平洋板块远程作用的影响,地块各边界带构造活动特征和变形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文章总结了多年来围绕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周缘边界带开展的活动断裂定量、地震孕育机制及活动特征等的已有研究结果,对地块周缘断裂活动特征及强震孕育机制进行系统总结。鄂尔多斯活动地块不同边界带断裂第四纪晚期活动特征的不同是强震孕育环境差异的最直接的证据。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边界构造变形样式复杂,受青藏高原向北东挤压扩展的影响,西边界南段断裂以走滑、逆走滑和逆冲为主要特征。而向北到西边界北段,以右旋走滑为主要特征;以青藏高原最新扩展前缘的三关口-牛首山断裂为界,北部的银川盆地表现为典型的断陷盆地,边界断裂有右旋走滑特征,地震活动多以正走滑型为主。北边界的河套盆地以北侧的正断层为其控盆构造,历史和古地震多集中在北侧边界断裂上。南边界的渭河盆地构造特征相对较为复杂,由两组正断层组成,历史大地震多发生在盆地南缘,盆地中北部有中强地震发生。东边界的山西地堑系由多个裂谷型盆地斜列组成,历史大地震表现为南强北弱,北部盆地受张-渤构造带的影响,盆地走向和断层运动性质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多具备发生7级左右地震的构造条件。综合认为,断裂活动特征典型的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周缘各边界带,未来强震多发生在大地震离逝时间长的地震空区/空段,或是构造带的转换和交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构造 强震 孕震机制 活动地块边界带 鄂尔多斯
下载PDF
从云南地震预报实践探讨地震中短期预测的新途径 被引量:7
15
作者 付虹 倪喆 《国际地震动态》 2017年第6期2-8,共7页
通过回顾云南多年地震预测实践,认为目前定点前兆观测到的异常基本上都是地球物理场上的信息,前兆异常幅度增大、数量增多可以用于判定地震的发震时间,但难于得到前兆异常与地震在空间上的关联性,因此,基本上不能用于地点预测;云南80%的... 通过回顾云南多年地震预测实践,认为目前定点前兆观测到的异常基本上都是地球物理场上的信息,前兆异常幅度增大、数量增多可以用于判定地震的发震时间,但难于得到前兆异常与地震在空间上的关联性,因此,基本上不能用于地点预测;云南80%的6级地震前,震中附近有地震活动增强的现象,地震活动判定地点优于定点前兆观测异常;近年来流动地磁观测异常判定地点较好,以2014年鲁甸6.5级地震为例,震源区震前1年尺度的流动地磁测量异常区域,较地震活动增强区域预测时间短、区域小;笔者认为,针对震前的流动地磁测量观测到的物性变化,如果能在中小地震活动显著增强区域,架设密集台阵,捕捉物性变化的动态过程,对于地震的成因机理可能会得到最客观的认识,从而使地震中短期预测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地磁测量 物性变化 地震机制 中短期预测 云南
下载PDF
太平洋板块俯冲对中国东北深浅震影响机理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慧 焦明若 刘峡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本文采用与深度有关的不同分层结构模型,并考虑太平洋板块俯冲角度差异等特征,建立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北地区俯冲的2D纵向静力学模型。以太平洋板片俯冲速度为约束条件,通过变化俯冲板块的俯冲角度,数值模拟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北的俯冲... 本文采用与深度有关的不同分层结构模型,并考虑太平洋板块俯冲角度差异等特征,建立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北地区俯冲的2D纵向静力学模型。以太平洋板片俯冲速度为约束条件,通过变化俯冲板块的俯冲角度,数值模拟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北的俯冲过程,探讨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对于我国东北深浅震的影响,得到不同俯冲角度模型的深浅部应力场分布,揭示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总体特征和断裂带局部特性,并讨论了活动断裂带以及邻近区域对东北地区深浅部构造应力场的响应。结果表明,太平洋板块俯冲角度的变化对于中国东北地区深浅震的地震活动格局具有重要影响,断裂带构造环境是浅源地震孕育的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俯冲 深震与浅震 孕震机理 数值模拟 中国东北
下载PDF
隐爆地震 被引量:7
17
作者 白思胜 《灾害学》 CSCD 2004年第3期92-96,共5页
隐爆地震是地下流体隐蔽爆破形成的。隐爆地震与断层地震在孕震构造、发震机制和震源动力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与火山地震在流体性质、发震机制和震源深度等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应划归为一类新的地震类型。隐爆地震可由高压流... 隐爆地震是地下流体隐蔽爆破形成的。隐爆地震与断层地震在孕震构造、发震机制和震源动力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与火山地震在流体性质、发震机制和震源深度等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应划归为一类新的地震类型。隐爆地震可由高压流体、岩浆侵入、流体相变和天体撞击等作用引起。笔者认为 ,深入研究地下流体的变化规律 ,对有效预测地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爆地震 发震机制 震源动力 地下流体
下载PDF
芦山地震前的重力扰动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新胜 贾路路 +1 位作者 韩宇飞 李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84,共5页
继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突然"发生后,2013年4月20日芦山7.0地震的"突然"发生,再一次表明大地震短临监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芦山地震后,对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简称"陆态网络")连续重力台站的重力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 继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突然"发生后,2013年4月20日芦山7.0地震的"突然"发生,再一次表明大地震短临监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芦山地震后,对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简称"陆态网络")连续重力台站的重力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首次发现震前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重力扰动信号,周期分别为8~11s和6~8s。其中,周期为8~11s的重力扰动信号从大震前1天开始逐渐增大,并于震中距大于1 570km时消失;周期为6~8s的重力扰动信号从大震前7天开始逐渐增大,能够被所有台站监测到。两种重力扰动信号可能反映了芦山地震孕震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对进一步揭示芦山地震孕震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震前重力扰动 孕震机制 陆态网络
下载PDF
山东平原M_(S)5.5地震前岩石圈磁场异常变化及发震机理
19
作者 张海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2-898,904,共8页
基于冀鲁交界地区2020~2023年连续4期的流动地磁观测资料,分析区域岩石圈磁场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2023-08-06山东平原M_(S)5.5地震的关系,并结合岩石磁学的实验室结果和断层亚失稳理论,探讨平原地震前的亚失稳特征及发震机理。结果表明:1... 基于冀鲁交界地区2020~2023年连续4期的流动地磁观测资料,分析区域岩石圈磁场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2023-08-06山东平原M_(S)5.5地震的关系,并结合岩石磁学的实验室结果和断层亚失稳理论,探讨平原地震前的亚失稳特征及发震机理。结果表明:1)研究区岩石圈磁场时空变化特征在平原地震前有较为明显的异常反映,2020~2023年震中附近始终存在水平矢量的弱化区,并随着时间推移,出现水平矢量的弱化区逐渐向震中逼近的现象;震中附近始终存在地磁总强度、磁偏角、垂直分量的0值线。2)2020~2021年度震中附近各测点时序变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较好地反映出测点附近断裂的协同化活动状态,或许可以作为识别断层进入亚失稳阶段的特征之一。3)分析应力与磁场强度的关系可知,林南断裂中东段、聊城-兰考断裂东北段地磁场总强度增大,地壳应力应处于释放状态;堂邑断裂、林南断裂西段地磁场总强度减小,地壳应力应处于积累状态。前者应力释放对后者的应力积累有促进作用,可能会导致后者的剪应力瞬时增加并超过其强度发生失稳,从而引发平原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M_(S)5.5地震 流动地磁 岩石圈磁场异常变化 亚失稳理论 发震机理
下载PDF
Deep tectonics and seismogenic mechanisms of the seismic source zone of the Jishishan M_(s)6.2 earthquake on December 18,2023,at the northeast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20
作者 Qiong Wang ShuYu Li +3 位作者 XinYi Li Yue Wu PanPan Zhao Yuan Gao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14-521,共8页
On December 18,2023,an M_(s)6.2 earthquake occurred in Jishishan,Gansu Province,China.This earthquake happened in the eastern region of the Qilian Orogenic Belt,which is situated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NE margin of t... On December 18,2023,an M_(s)6.2 earthquake occurred in Jishishan,Gansu Province,China.This earthquake happened in the eastern region of the Qilian Orogenic Belt,which is situated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NE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i.e.,Qinghai-Tibet Plateau),encompassing a rhombic-shaped area that intersects the Qilian-Qaidam Basin,Alxa Block,Ordos Block,and South China Block.In this study,we analyzed the deep tectonic pattern of the Jishishan earthquake by incorporating data on the crustal thickness,velocity structure,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strain field,and anisotropy.We discovered that the location of the earthquake was related to changes in the crustal structu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Jishishan M_(s)6.2 earthquake occurred in a unique position,with rapid changes in the crustal thickness,Vp/Vs,phase velocity,and S-wave velocity.The epicenter of the earthquake was situated at the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high and low velocities and was in proximity to a low-velocity region.Additionally,the source area is flanked by two high-velocity anomalies from the east and west.The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ain orientation near the Lajishan Fault is primarily in the NNE and NE directions,which align with the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 direction in this region.In some areas of the Lajishan Fault,the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ain orientations show the NNW direction,consistent with the direction of the upper crustal fast-wave polarization from local earthquakes and the phase velocity azimuthal anisotropy.These features undersc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the Jishishan M_(s)6.2 earthquake and the deep inhomogeneous structure and deep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The NE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was thickened by crustal extension in the process of northeastward expansion,and the middle and lower crustal materials underwent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nd may have been filled with salt-containing fluids during the extension process.The presence of this weak layer makes it easier for strong 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shishan M_(s)6.2 earthquake crustal structure anisotropy stress and strain seismogenic mechanism northeast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