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年新疆乌恰6.8级地震序列震源特征及帕米尔东北缘应力场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唐兰兰 赵翠萍 王海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28-1239,共12页
本文使用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站记录的宽频带长周期数字波形资料,在时间域反演了2008年10月5日新疆乌恰6.8级地震的强余震及其周围先后发生的52次中等强度地震的矩张量解,结合Harvard大学在该区域的地震矩张量结果,研究了帕米尔东北缘的... 本文使用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站记录的宽频带长周期数字波形资料,在时间域反演了2008年10月5日新疆乌恰6.8级地震的强余震及其周围先后发生的52次中等强度地震的矩张量解,结合Harvard大学在该区域的地震矩张量结果,研究了帕米尔东北缘的应力场分区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位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推挤的前缘及向北凸出的弧型构造的最北缘的卡兹克阿尔特弧形活动褶皱-逆断裂带,以逆冲推覆活动为主,并有部分走滑类型的地震,基本不存在正断层类型的地震;该弧型构造近东西走向的顶部(文中的西区)与其北西走向的东侧(文中的东区)的局部应力场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不同,分别为NW、NNE方向,显示出在承受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作用的同时,东区也更多的受到了塔里木块体顺时针旋转作用的影响.位于帕米尔陆内俯冲和变形作用强烈、碰撞造成深源地震带东段的南区,地震以走滑错动为主,逆断、正断层都有,显示出相对复杂的应力状态.位于帕米尔高原内部的西区和南区的应力场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一致,由北向南,由最大主压应力轴接近水平,过渡为最大主张应力轴接近水平,一定程度揭示了板块俯冲的状态.结合南区和西区的地震深度差异及机制解中断层面的倾角,推测在中帕米尔的东部,由北向南的板块俯冲至150~170km深度,俯冲角度为6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地区 地震矩张量反演 应力场特征
下载PDF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地震及其构造背景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郑天愉 刘鹏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8-79,共12页
采用宽频带P波波形资料,利用全局反演方法,推断了1994年9月16日发生在台湾海峡的一次强烈地震的地震矩张量;并采用随机加权方法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地震的矩张量解以双力偶成分为主,是断层面为EW走向的正倾错动... 采用宽频带P波波形资料,利用全局反演方法,推断了1994年9月16日发生在台湾海峡的一次强烈地震的地震矩张量;并采用随机加权方法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地震的矩张量解以双力偶成分为主,是断层面为EW走向的正倾错动.震源机制的张应力轴接近水平,SN走向;压应力轴几乎竖直.地震矩值为0.98×1019Nm.震源过程的持续时间仅有4s,震源时间函数显示了均匀的单一破裂事件.通过对台湾东南到吕宋岛以北地震带的震源性质分析,探讨了该地区产生SN向水平拉张应力状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地震 地震矩张量 波形反演 构造背景
下载PDF
河套地震带的震源机制类型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韩晓明 刘芳 +1 位作者 胡博 张帆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92-601,共10页
基于地质构造背景分析,收集2000年以来发生在河套地震带的ML≥2.8级地震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基于P波初动的振幅比方法(APAS)和基于波形拟合的CAP反演方法求出256次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解。以断层节面滑动角作为判定指标,分区域给出了... 基于地质构造背景分析,收集2000年以来发生在河套地震带的ML≥2.8级地震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基于P波初动的振幅比方法(APAS)和基于波形拟合的CAP反演方法求出256次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解。以断层节面滑动角作为判定指标,分区域给出了河套地震带的震源机制类型空间和时间分布图像,从断层滑动角度呈现河套地震带应力场时空变化过程。结果显示:临河盆地断层节面滑动角主要在水平±20°方向存在优势分布,走滑型特征显著;具体来讲,狼山—色尔腾山山前断裂带、临河断裂、乌拉山山前断裂等主要以纯走滑型地震为主,巴彦乌拉山断裂与磴口—本井断裂之间的区域多分布正走滑型地震。呼包盆地断层节面解虽然也呈现出走滑型为主的特征,但滑动角分布较为离散,优势分布方向不明显;呼包盆地西侧的包头至西山咀凸起一带表现出以走滑为主的小范围震源应力场特征,呼包盆地内部及东侧由于显著的区域垂直差异运动,正断层和逆冲型地震所占比例较大,震源机制类型整体呈现出与构造相依的分布特点。分析认为,2000年以来,河套地震带的应力场存在一定的时空非均匀性变化,研究结果更多表现了河套地震带的震源应力场变化过程,而研究资料时间不够长和震级不够大是引起这种应力场非均匀性暂态特征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地震带 震源机制类型 矩张量反演 振幅比 滑动角
下载PDF
2014年河北涿鹿M4.3地震矩张量反演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冬圣 李文军 +3 位作者 王艳荣 贾炯 蔡玲玲 张从珍 《华北地震科学》 2016年第1期36-40,共5页
使用河北省遥测台网记录的三分量宽频带数字波形资料,在时间域反演2014年9月6日河北涿鹿M4.3地震的矩张量解,深度14km时得到最佳解,Variance(VR)为92.2、Double-couple(Pdc)值为88、Compensation linear vector dipole(CLVD)值为12,Resi... 使用河北省遥测台网记录的三分量宽频带数字波形资料,在时间域反演2014年9月6日河北涿鹿M4.3地震的矩张量解,深度14km时得到最佳解,Variance(VR)为92.2、Double-couple(Pdc)值为88、Compensation linear vector dipole(CLVD)值为12,Residual/double-couple(RES/Pdc)达到9.54×10^(-12),震源机制解呈右旋走滑,与格点尝试法计算结果一致,文章结合涿鹿地区的地质资料和构造背景对发震断层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涿鹿 矩张量反演 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下载PDF
中国台湾以东地区地震矩张量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郑天愉 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78-486,共9页
本文利用长周期P波波形反演方法,推断了1986年10月至1991年期间发生在中国台湾岛东部及其附近海域中8次中强地震的矩张量.矩张量解揭示了发生在这一区域边界处的地震震源性质的规律性变化:沿西部边界的主旋错动,沿北部... 本文利用长周期P波波形反演方法,推断了1986年10月至1991年期间发生在中国台湾岛东部及其附近海域中8次中强地震的矩张量.矩张量解揭示了发生在这一区域边界处的地震震源性质的规律性变化:沿西部边界的主旋错动,沿北部边界的右旋错动,西北角花莲地区的逆冲断错及显著的体积收缩分量.这一结果表明,台湾地区是菲律宾海板块与欧洲大陆板块边界中的一特殊地段,海洋板块的俯冲在这里受阻.随着菲律宾海板块向西北方向的相对运动,在花莲地区发生了强烈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矩张量 板块运动 台湾
下载PDF
区域台网地震矩张量快速反演系统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赵韬 赵曦 +3 位作者 王莹 李少睿 惠少兴 王杰民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9-897,共9页
基于美国内华达大学地震实验室的矩张量反演程序,采用JAVA和HTML语言,研发了一套近实时全波形矩张量快速反演系统,用于区域台网地震矩张量的快速产出.该系统由区域地震速报系统触发,能自动实现中等强度地震矩张量的快速反演,同时也包含... 基于美国内华达大学地震实验室的矩张量反演程序,采用JAVA和HTML语言,研发了一套近实时全波形矩张量快速反演系统,用于区域台网地震矩张量的快速产出.该系统由区域地震速报系统触发,能自动实现中等强度地震矩张量的快速反演,同时也包含人机交互模块,可进行人工校正,最终以网页形式对外服务.本文将系统运行以来成功反演的结果与USGS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台网 地震矩张量 快速反演 全波形 JAVA
下载PDF
大同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6
7
作者 刘瑞丰 李鸿吉 +1 位作者 陈培善 党京平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5年第2期30-36,共7页
使用cDSN长周期地震波形记录,利用Helmberger(1968)的广义地震射线理论得到的线性反演地震矩张量的方法,对1989年10月18日-1991年3月25日发生在大同的4个M_s>5.O的地震进行了反演,计算... 使用cDSN长周期地震波形记录,利用Helmberger(1968)的广义地震射线理论得到的线性反演地震矩张量的方法,对1989年10月18日-1991年3月25日发生在大同的4个M_s>5.O的地震进行了反演,计算了这些地震矩张量和断层面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 震源机制 地震反演 大同地区
下载PDF
基于模板匹配技术的微地震事件检测在水平井立体开发井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范希彬 张景 +2 位作者 丁艺 朱世杰 边树涛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0-951,共12页
2019年,新疆玛湖油田玛131井区首次在致密砾岩油藏中采用双井(水平井+直井)微地震监测的方式采集微地震数据,但采用传统的长短时窗比(STA/LTA)微地震事件检测算法在两个阵列上仅检测出少量的可对应微地震事件,无法开展双井同时定位和矩... 2019年,新疆玛湖油田玛131井区首次在致密砾岩油藏中采用双井(水平井+直井)微地震监测的方式采集微地震数据,但采用传统的长短时窗比(STA/LTA)微地震事件检测算法在两个阵列上仅检测出少量的可对应微地震事件,无法开展双井同时定位和矩张量反演,也不能获得震源机制特征。为此,采用基于模板匹配技术的微地震事件检测对采集的微地震数据进行了重新处理,检测出了大量微地震事件,并开展了双井定位和矩张量反演应用分析,获得了微地震事件震源机制特征和破裂参数。结果表明:模板匹配算法可以在多井阵列中识别出更多的有效微地震事件,使矩张量反演成为可能;针对玛131井区天然裂缝不发育的致密砾岩储层,水力裂缝破裂具有多种走向,可形成复杂缝网;T_(1)b_(2)小层的单段最佳压裂液量在1700 m^(3)左右,T 1b 3小层的单段最佳压裂液量在820 m^(3)左右,进一步加大压裂规模对产量的贡献作用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监测 微地震事件检测 双井监测 模板匹配 矩张量反演 震源机制 井中微地震
下载PDF
利用单台数字地震记录反演天祝-古浪5.4级地震矩张量 被引量:5
9
作者 荣代潞 李亚荣 +1 位作者 金铭 蒋续媛 《高原地震》 2000年第2期32-36,共5页
利用单台 3分向数字化记录反演了 1996年 6月 1日甘肃天祝 -古浪 5 .4级地震的矩张量 ,并对所得结果与用 P波初动符号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二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合该地震的震源机制和震源区的断层构造情况 ,认为该地震是在 ... 利用单台 3分向数字化记录反演了 1996年 6月 1日甘肃天祝 -古浪 5 .4级地震的矩张量 ,并对所得结果与用 P波初动符号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二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合该地震的震源机制和震源区的断层构造情况 ,认为该地震是在 NE- SW的压应力作用下 ,近 EW向的海原西断层天祝 -古浪段左旋破裂错动的结果。由于我们得出的结果只是利用了记录波形的最初几个波形 ,因此它基本反映了该地震的初始破裂错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震记录 矩张量反演 天祝-古浪地震
下载PDF
全波形矩张量反演方法及其在矿山微震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简筝 马举 +1 位作者 刘晓 勇国栋 《黄金》 CAS 2022年第4期33-37,共5页
微震事件被动监测技术和震源定位技术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岩体破裂和断层活动的理解。针对某矿山微震事件频发、岩体垮落严重等问题,采用一种新的包含频域拟合和时域拟合的全波形矩张量反演路线,探寻适合该矿山三维监测网络下的微震事件矩... 微震事件被动监测技术和震源定位技术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岩体破裂和断层活动的理解。针对某矿山微震事件频发、岩体垮落严重等问题,采用一种新的包含频域拟合和时域拟合的全波形矩张量反演路线,探寻适合该矿山三维监测网络下的微震事件矩张量反演方法,确保能够快速计算矿山微震事件的矩张量参数及断层面解,能够对矩张量进行快速分解并识别岩体的破裂类型。根据计算,该矿山在不同带通滤波器下反演所得的全波形矩张量分解出的双力偶断层面解是一致的,均以剪切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全波形 矩张量 反演 剪切
下载PDF
Applications of seismic moment tensor inversion in fast response to earthquakes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瑞丰 陈运泰 +2 位作者 周公威 涂毅敏 陈培善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9年第2期129-136,共8页
Using the technique of seismic moment tensor inversion, the source mechanisms of 10 earthquakes with Ms5.2that occurred in China from November 1996 to January 1998 were determined rapidly. The determined resultswere s... Using the technique of seismic moment tensor inversion, the source mechanisms of 10 earthquakes with Ms5.2that occurred in China from November 1996 to January 1998 were determined rapidly. The determined resultswere sent as 'Bulletins of Source Mechanism Parameters of Earthquakes' to the Seismic Regime Guards' Office,China Seismological Bureau, and the relevant provincial seismological bureaus. These bulletins have played rolein the fast response to large earthqu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moment tensor inversion seismic source mechanism fault plane solution earthquake monitoring
下载PDF
应用GPS速度场和地震数据反演中国大陆构造应变场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志才 张鹏 +2 位作者 丁开华 蒋志浩 陈现军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4,共5页
为获得更准确的中国大陆地壳应力应变场,文章基于ITRF2005全球地心坐标参考框架,采用高精度数据处理方法计算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999—2009年间的观测数据,获得了中国大陆GPS速度场以及相对欧亚板块的区域形变场,计算结果显示中国... 为获得更准确的中国大陆地壳应力应变场,文章基于ITRF2005全球地心坐标参考框架,采用高精度数据处理方法计算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999—2009年间的观测数据,获得了中国大陆GPS速度场以及相对欧亚板块的区域形变场,计算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形变运动仍是西强东弱的格局;并利用中国大陆同期近30年的地震矩张量及第四纪活动断层研究成果资料,联合反演了中国大陆区域的构造应变场,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应变相对集中的区域为喜马拉雅构造带、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阿尔金断裂带、新疆天山及川滇地区,中国大陆区域过去10年的构造变化以挤压为主,拉张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地震矩张量 应变场 反演
原文传递
非对称地震矩张量时间域反演: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超 陈运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5-175,共21页
本文在对称地震矩张量反演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非对称地震矩张量时间域反演的理论与方法,结果表明:非对称地震矩张量反演与对称地震矩张量反演类似,只需将对称地震矩张量反演方法略加改动,即增加3个待解参数,便可实现非对称地震矩张... 本文在对称地震矩张量反演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非对称地震矩张量时间域反演的理论与方法,结果表明:非对称地震矩张量反演与对称地震矩张量反演类似,只需将对称地震矩张量反演方法略加改动,即增加3个待解参数,便可实现非对称地震矩张量反演.为了判断非对称地震矩张量反演相对于对称地震矩张量反演是否存在过度拟合,运用了AIC准则(赤池信息准则).为了定量地描述地震矩张量之间的差异,引入了地震矩张量的矢量表示法.通过分析格林函数与地震矩张量各分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在非对称地震矩张量反演时,若仅用垂直向地动位移数据,将无法区分M_(xy)与Myx这两个分量,需要同时运用垂直向与水平向地动位移数据进行联合反演才能区分M_(xy)与Myx;若采用不同的速度结构模型或不同的格林函数计算方法,则需重新评估地震矩张量各分量的分辨度问题.为检验非对称地震矩张量反演方法的可行性,利用合成地震图进行了一系列数值试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非对称地震矩张量反演中,有必要引入S波进行P波与S波联合反演以提高反演的准确性和判定断层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地震矩张量 非对称地震矩张量 反对称地震矩张量 时间域 反演
下载PDF
利用区域台网快速自动反演中等强度地震矩张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邱毅 金星 +3 位作者 李军 朱耿青 邵平荣 徐嘉隽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5-73,共9页
震后快速得到地震矩张量,可以更好地为烈度速报、应急救援和震后趋势判定等服务。本文基于中国区域地震台网现状,对Dreger的矩张量反演方法进行改进。结合区域地震速报系统,将系统触发、地震相关信息与地震波形记录获取、矩张量反演计... 震后快速得到地震矩张量,可以更好地为烈度速报、应急救援和震后趋势判定等服务。本文基于中国区域地震台网现状,对Dreger的矩张量反演方法进行改进。结合区域地震速报系统,将系统触发、地震相关信息与地震波形记录获取、矩张量反演计算和最佳解挑选等过程实现自动化,建立了地震矩张量快速自动反演系统。将该系统在线运行于福建地震台网,实现了对闽台地区中等强度地震的矩张量在线快速自动反演。将反演结果与其他研究机构的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震台网 地震矩张量 自动快速 中等强度地震 闽台地区
下载PDF
用长周期体波反演地震矩张量及其实际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秀芬 张春贺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11-216,共6页
介绍了地震矩张量的性质和用长周期体波反演地震矩张量的方法。用地震矩张量表示震源,能够使震源参数线性化,从而实现由观测资料快速。
关键词 地震 震矩张量 长同期体波 震波参数
下载PDF
2007年甘肃部分地震的震源参数反演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英 许康生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5-357,共3页
2007年甘肃测震台网记录到ML>3.0的地震43次,本文选取了其中17例,利用垂直向PG波初动波形进行了地震矩张量反演,给出了最佳双力偶解,并对一些地震发震背景和发震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对地震机理研究及未来地震预报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地震 地震矩张量 反演 震源机制 甘肃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主要块体现今运动状态联合反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独知行 卢秀山 +1 位作者 温兴水 阳凡林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17-20,35,共5页
基于中国大陆多年来的GPS速度数据和地震矩张量数据,在充分考虑大陆内部构造活动的基础上,联合反演研究了中国大陆主要块体的欧拉运动参数。将两种观测数据的相对权比同欧拉参数一同作为反演参数,利用联合反演模型和优化方法,合理地提... 基于中国大陆多年来的GPS速度数据和地震矩张量数据,在充分考虑大陆内部构造活动的基础上,联合反演研究了中国大陆主要块体的欧拉运动参数。将两种观测数据的相对权比同欧拉参数一同作为反演参数,利用联合反演模型和优化方法,合理地提取了观测数据中的块体运动信息。研究结果表明:(1)7个亚板块表现出复杂的运动和变形格局,以南北带为分界线,西部从南向北逐渐减弱,西藏亚板块中构造块体的欧拉矢量转速平均约为0.551°/Ma,新疆亚板块中各构造块体的欧拉矢量转速平均约为0.267°/Ma;南北带西部多数块体的运动明显大于东部,华北亚板块的欧拉矢量转速平均约为0.251°/Ma,华南亚板块约为0.283°/Ma。(2)中国大陆地壳的形变具有明显的整体形变趋势,同时亚板块或构造块体之间又表现出构造运动的区域性和差异性。(3)在联合反演中,GPS资料主要作用在于确定地壳运动的现时性,地震矩的作用主要是确定运动的趋势性。利用两种观测数据进行联合反演,可最大限度地提取块体运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数据 地震矩张量 欧拉参数 联合反演
下载PDF
某矿山典型断层区域微震事件活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玺 王剑波 +2 位作者 赵杰 刘兴全 尹延天 《黄金》 CAS 2021年第2期30-35,47,共7页
应用地球物理学的方法,基于微震数据反演分析了岩体破裂特征和断层滑移特征。矩张量反演分析可以清晰地表达震源处受力情况,且应用矩张量分解可以探知震源的破裂面产状及震源的破裂类型。应用矩张量反演分析方法,对某矿山震级大于-0.50... 应用地球物理学的方法,基于微震数据反演分析了岩体破裂特征和断层滑移特征。矩张量反演分析可以清晰地表达震源处受力情况,且应用矩张量分解可以探知震源的破裂面产状及震源的破裂类型。应用矩张量反演分析方法,对某矿山震级大于-0.50的微震大事件进行识别。以偏量部分大于60%为分类原则,分离出岩体剪切滑移型微震事件,并根据微震事件断层面解,绘制了岩体破裂面方位玫瑰图。结果显示:F 310断层活动频繁、微震事件震级相对较大,且岩体破裂面方位以NEE—SWW为主。矿区W9勘探线至W11勘探线为微震事件高发区。F 350断层相对稳定,但该断层与矿体相切,增大回采和开拓工作量时,应密切注意断层周边的微震事件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学 微震监测 震源机制 断层滑移 矩张量反演
下载PDF
用远场体波资料反演2008年西藏当雄地震的地震矩张量 被引量:1
19
作者 拉巴次仁 拉斯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12-17,57,共7页
地震矩张量反演的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很多地震事件,以确定震源参数,研究震源破裂的过程。文章用Kikuchi和Kanamori提出的远震体波反演技术和算法,利用IRIS(Incorporated Research Institutions of Seismology)数据中心记录的宽频带数字... 地震矩张量反演的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很多地震事件,以确定震源参数,研究震源破裂的过程。文章用Kikuchi和Kanamori提出的远震体波反演技术和算法,利用IRIS(Incorporated Research Institutions of Seismology)数据中心记录的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资料(震中距范围30°-90°)和当地地壳速度结构模型,反演了2008年10月6日西藏当雄地震,地震观测波形与反演得到的波形吻合比较好,确定了该地震的源机制、地震矩张量解、震源深度等参数。文章提出,这次地震是正断层为主的南北走向的浅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矩张量 体波反演 西藏当雄地震 震源参数 地壳速度结构模型
下载PDF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M_(S)6.4地震序列地震矩张量及发震构造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俊清 甘卫军 +4 位作者 王光明 王忠礼 张宇 蔡宏雷 李仲巍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475-4487,共13页
2021年5月21日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了M_(S)6.4地震.我们利用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首先采用多点源地震矩张量反演方法确定了漾濞地震序列中3次M_(S)≥5.0地震的矩心矩张量解,分析研究了地震矩释放的最佳模型;然后对序列中较... 2021年5月21日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了M_(S)6.4地震.我们利用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首先采用多点源地震矩张量反演方法确定了漾濞地震序列中3次M_(S)≥5.0地震的矩心矩张量解,分析研究了地震矩释放的最佳模型;然后对序列中较大地震进行了绝对定位,结合余震序列重新定位结果研究了地震矩心在断层面上的位置.结果显示M_(S)5.6前震可用2点源模型模拟,矩震级分别为M_(W)5.3、M_(W)5.1,矩心时间相隔约30 s,矩心位置相距约2 km.M_(S)6.4主震可用单点源模型模拟,矩心与起始破裂点平面距离约5 km.前震和主震的矩心均位于地表以下6 km处,矩心与起始破裂点的位置关系显示两地震向南东方向单侧破裂,断层以“前震\|主震”型地震序列典型的“撤退式”方式破裂,M_(S)5.6前震的发生降低了断层面的抗剪强度,从而发生了更大的M_(S)6.4主震.M_(S)5.2余震可用单点源模型模拟,起始破裂点与矩心空间位置相近,在地表以下约10 km处.余震区构造应力场反演结果显示漾濞6.4级地震序列属于区域应力场触发的地震活动,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符合走滑断裂伴生的负花状构造系统内部断裂的运动特征,余震的空间分布图像显示花状构造系统内部的两条断裂发生了地震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源地震矩张量反演 地震矩张量 花状构造 漾濞6.4级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