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谷子资源叶酸含量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59
1
作者 邵丽华 王莉 +1 位作者 白文文 刘雅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65-1272,共8页
【目的】通过对山西谷子资源叶酸含量的测定与评价,了解谷子叶酸含量的变异及其与地理分布的关系,为谷子种质营养含量和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谷子的研究基地长治、汾阳和太原采集目前山西育种和种植中常用品种245个,记录谷子颜... 【目的】通过对山西谷子资源叶酸含量的测定与评价,了解谷子叶酸含量的变异及其与地理分布的关系,为谷子种质营养含量和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谷子的研究基地长治、汾阳和太原采集目前山西育种和种植中常用品种245个,记录谷子颜色后于60℃下烘干,采用常规方法研磨脱壳去糠,记录米粒颜色后研磨米粒,全部过1 00目筛子,测定其叶酸含量。叶酸用磷酸二氢钾溶液恒温水浴浸提,加苯胺处理过的活性炭吸附,用3%氨-70%乙醇洗脱,采用高锰酸钾氧化-间接荧光法测定。【结果】①山西省245份不同品种谷子叶酸含量平均为1.53μg·g^(-1)。谷子叶酸含量数值服从正态分布且为左偏态,说明谷子叶酸含量较多集中在平均值偏高水平。②不同地区谷子叶酸含量不同。同一品种在汾阳种植其叶酸含量显著低于太原和长治。日均温、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对叶酸含量影响不显著,降雨量则显著影响叶酸含量。③谷粒颜色对叶酸含量影响不显著,小米颜色差异显著影响叶酸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褐色、绿色、黄色、鲜黄、浅黄和白色米粒品种。【结论】山西省谷子资源的叶酸含量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变异范围0.37—2.37μg·g^(-1),变异系数为26.2%。不同生态区谷子叶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春播晚熟区的叶酸含量显著高于春播中熟区。降雨量显著影响谷子叶酸含量。小米颜色差异对叶酸含量有显著影响。在鉴定评价基础上,以样品叶酸含量的平均数及其标准差(x±s)为分类依据,筛选了一批高叶酸的谷子种质资源总计24份,占参试材料的9.8%。目前山西省农业生产常用谷子品种晋谷21,其叶酸含量约为2.0μg·g^(-1),属于高叶酸含量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谷子 种质资源 生态型 米色 叶酸含量
下载PDF
60份国内外藜麦材料子粒的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45
2
作者 石振兴 杨修仕 +1 位作者 么杨 任贵兴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8-93,共6页
研究藜麦子粒的品质性状,可以为藜麦育种、加工及消费提供参考。本研究对4份国内和56份国外藜麦材料子粒的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0份藜麦材料子粒的千粒重、灰分、蛋白质、淀粉、脂肪、粗纤维、总黄酮和总多酚平均含量分别为4.2... 研究藜麦子粒的品质性状,可以为藜麦育种、加工及消费提供参考。本研究对4份国内和56份国外藜麦材料子粒的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0份藜麦材料子粒的千粒重、灰分、蛋白质、淀粉、脂肪、粗纤维、总黄酮和总多酚平均含量分别为4.23 g、2.28%、14.03%、57.71%、6.53%、2.46%、1.83 mg/g和1.49 mg/g。国内藜麦材料的灰分、蛋白质和总多酚平均含量较高,分别为3.47%、14.92%和1.78 mg/g;秘鲁藜麦材料的脂肪、粗纤维和总黄酮平均含量较高,分别为6.69%、2.66%和2.03 mg/g;美国藜麦材料的淀粉平均含量较高,为59.91%;玻利维亚藜麦材料的千粒重较高,为4.32 g;不同子粒颜色藜麦材料之间的品质存在差异,黑色藜麦材料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白色和红色藜麦材料的淀粉含量较高,红色和黑色藜麦材料的粗纤维、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材料 国内外 品质性状 子粒颜色
下载PDF
桔梗不同种质的比较研究——桔梗的杂交及花色、种色的新类型与分离 被引量:38
3
作者 魏建和 杨世林 +2 位作者 李先恩 徐昭玺 程惠珍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5-458,共4页
目的 探索桔梗种质遗传基础 ,培育桔梗新品种。方法 不同桔梗种质杂交后观察。结果 桔梗人工授粉的合适时期为花开放、柱头裂开 ,去雄后 5~ 6 d。发现了桔梗新的花色类型 -粉花型。在紫花 (♀ )×白花 ( )和白花 (♀ )×粉... 目的 探索桔梗种质遗传基础 ,培育桔梗新品种。方法 不同桔梗种质杂交后观察。结果 桔梗人工授粉的合适时期为花开放、柱头裂开 ,去雄后 5~ 6 d。发现了桔梗新的花色类型 -粉花型。在紫花 (♀ )×白花 ( )和白花 (♀ )×粉花 ( )两个杂交组合的当代种子 (F0 )发现新颜色类型种子 -黄绿色、灰绿色种子及杂色种子 (颜色嵌合 ) ,而且在同一杂交果实内有不同颜色种子。结论 桔梗花色和种色存在新的变异与分离 ,花色和种色有一定的相关性。种子颜色分离没有规律性比例关系 ,其分离与遗传不符合种皮由珠被形成的一般规律 ,较复杂。其自身遗传机制及和花色遗传的相互关系 ,以及不同花色类型之间的遗传关系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杂交 花色 种色 分离 中药材 栽培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粒色与种子有关性状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汉中 刘后利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2-36,共5页
本文研究了分离世代粒色与种子含油量、胚含油量、皮壳含油量及皮壳率间的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关系。简单相关分析表明,粒色与种子含油量,胚含油量及皮壳含油量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与皮壳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在黄籽群体内,粒色与皮壳率间无... 本文研究了分离世代粒色与种子含油量、胚含油量、皮壳含油量及皮壳率间的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关系。简单相关分析表明,粒色与种子含油量,胚含油量及皮壳含油量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与皮壳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在黄籽群体内,粒色与皮壳率间无相关,与种子含油量及胚含油量的相关趋于不显著,与皮壳含油量可能呈负相关。偏相关分析表明,粒色只与皮壳率和皮壳含油量偏相关显著,与种子含油量及胚含油量间的偏相关不明显。文中讨论了粒色与种子含油量呈显著简单相关的原因和高含油量育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甘蓝型 粒色 种子 相关性
下载PDF
油菜皮壳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组织化学检定及其与粒色的关系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汉中 刘后利 《中国油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0-33,共4页
以组织化学法及抑制剂处理研究了油菜种子成熟前皮壳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有无、存在部位及其与粒色的关系。结果表明,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种子成熟前,皮壳(包括种皮和糊粉层,下同)的栅栏层存在较强的多酚氧化酶活性;黄籽皮壳的活性略低于... 以组织化学法及抑制剂处理研究了油菜种子成熟前皮壳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有无、存在部位及其与粒色的关系。结果表明,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种子成熟前,皮壳(包括种皮和糊粉层,下同)的栅栏层存在较强的多酚氧化酶活性;黄籽皮壳的活性略低于黑籽皮壳的,但当有足够的多酚化合物存在时,黄籽皮壳也能象黑籽皮壳一样变为黑色。黑籽油菜变色前的种子用抗坏血酸处理,多酚氧化酶活性受到抑制,呈色过程中断,种子呈纯黄状态。说明多酚氧化酶对籽粒的呈色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栅拦层 多酚氧化酶 粒色 检定
下载PDF
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变因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黄继英 徐爱遐 +1 位作者 胡胜武 金平安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33-36,共4页
采用直观分级及生物统计方法,分析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性状表现的不稳定性变化。基本规律是,粒色变化随贮藏物质的流向,由源头一端的深色向末稍一端的浅色变化。即由植株的主轴和上部分枝向基部分枝,由主轴及分枝的下部角果向主轴... 采用直观分级及生物统计方法,分析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性状表现的不稳定性变化。基本规律是,粒色变化随贮藏物质的流向,由源头一端的深色向末稍一端的浅色变化。即由植株的主轴和上部分枝向基部分枝,由主轴及分枝的下部角果向主轴及分枝的上部角果,由角果的柄端籽粒向喙端籽粒方向,粒色由深变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黄籽 粒色变异
下载PDF
花生感官品质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静 吴兰荣 张成松 《花生学报》 2004年第1期24-27,共4页
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搜集、保存的国内外花生种质资源中随机抽取265份,并对265份花生品种的感官品质米型、米色以及口味进行量化评分。结果表明,栽培花生五大类型间米色、米型、口味的表现差异大,多粒型花生的口味优均达到一级水平;普通... 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搜集、保存的国内外花生种质资源中随机抽取265份,并对265份花生品种的感官品质米型、米色以及口味进行量化评分。结果表明,栽培花生五大类型间米色、米型、口味的表现差异大,多粒型花生的口味优均达到一级水平;普通型花生的米型较优,与另外四种类型花生品种的米型相比平均值最高;龙生型花生品种米色、米型和口味最差;中间型花生品种米色、米型和口味变异范围比较大,这与其系统来源有相当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感官品质 品种 米型 米色 口味 种质资源
下载PDF
黑、白芝麻营养成分及品质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贾斌 王允 +8 位作者 尹海燕 尚兵 潘向磊 王会锋 李淑芳 刘冬梅 魏红 冯书惠 刘继红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74,共6页
为了明确黑、白芝麻品种的品质性状及营养成分差异,选取317个国内芝麻种质材料,对其含油量以及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芝麻素、芝麻林素等主要品质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根据种皮颜色对黑、白芝麻品种的品质指标差异及其相关性进行初步... 为了明确黑、白芝麻品种的品质性状及营养成分差异,选取317个国内芝麻种质材料,对其含油量以及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芝麻素、芝麻林素等主要品质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根据种皮颜色对黑、白芝麻品种的品质指标差异及其相关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芝麻种质脂肪酸及氨基酸组分含量有很大差异,黑、白芝麻中含油量以及蛋白质、芝麻素、芝麻林素含量均有显著差异,其中白芝麻中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均显著高于黑芝麻,黑芝麻中芝麻素含量与芝麻林素含量的相关性高于白芝麻。黑、白芝麻中氨基酸含量均以精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较高,且黑芝麻中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白芝麻。黑、白芝麻中含油量与芝麻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花生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作为主要饱和脂肪酸,芝麻棕榈酸含量与油酸、花生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亚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不同种皮颜色芝麻品质指标有很大差异,黑、白芝麻中含油量与芝麻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据此可实现高含油量、高芝麻素的同步改良,推动高含油量、高芝麻素含量芝麻新品种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种皮颜色 品质 芝麻素 芝麻林素 脂肪酸 含油量
下载PDF
栽培因子对红小豆产量及色泽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振兴 周桂梅 +1 位作者 李君 谢振江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8期1-2,共2页
2006~2007年以红小豆TH37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播种期和钾肥施用量对红小豆产量及籽粒色泽的影响,以确定适宜播种期和钾肥施用量。结果表明:红小豆TH37的适宜播种期为6月25日.钾肥施用量为氯化钾150kg/hm^2。播种期对红小... 2006~2007年以红小豆TH37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播种期和钾肥施用量对红小豆产量及籽粒色泽的影响,以确定适宜播种期和钾肥施用量。结果表明:红小豆TH37的适宜播种期为6月25日.钾肥施用量为氯化钾150kg/hm^2。播种期对红小豆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钾肥的作用不显著,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也不明显,但钾肥有利于改善红小豆的色泽,在一定范围内,红小豆的亮度值、红度值和黄度值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过量施用钾肥反而对小豆的色泽起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产量 籽粒色泽 播种期 钾肥
下载PDF
施氮量对不同粒色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及成熟期氮素分配和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美 赵广才 +9 位作者 石书兵 常旭虹 王德梅 杨玉双 范仲卿 郭明明 亓振 王雨 孙通 刘孝成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9-835,共7页
为给彩色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选用不同粒色小麦品种中麦8号(白粒)、漯珍1号(紫黑粒)和N3688(绿粒)为供试材料,设置施用纯氮210kg·hm-2(N210)、270kg·hm-2(N270)、330kg·hm-2(N330)和0kg·... 为给彩色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选用不同粒色小麦品种中麦8号(白粒)、漯珍1号(紫黑粒)和N3688(绿粒)为供试材料,设置施用纯氮210kg·hm-2(N210)、270kg·hm-2(N270)、330kg·hm-2(N330)和0kg·hm-2(N0)四个施氮水平,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施氮量对不同粒色小麦品种花后旗叶光合特性、成熟期植株氮素分布及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改善小麦花后旗叶光合特性,延长旗叶光合作用功能期,并显著提高不同粒色小麦品种成熟期各器官的氮素含量和籽粒中总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花后旗叶光合特性、成熟期植株氮素含量和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对施氮量的效应存在差异,中麦8号在N330处理下各项被测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而漯珍1号和N3688在N270处理下各项被测指标综合评价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小麦 粒色 氮素吸收 光合特性 蛋白质组分
下载PDF
计算机图像识别鉴定油菜种子颜色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学昆 潘中涛 +2 位作者 谌利 殷家明 李加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5,共5页
为了更加方便准确全面地评价油菜种子籽粒颜色,研究探索了种子颜色计算机识别技术鉴定法。采用数码照相机采集油菜种子的原始图像,根据曝光时间计算矫正系数,用Abode Photoshop CS对图像进行三原色识别。随机提取20粒种子的RGB值,加权... 为了更加方便准确全面地评价油菜种子籽粒颜色,研究探索了种子颜色计算机识别技术鉴定法。采用数码照相机采集油菜种子的原始图像,根据曝光时间计算矫正系数,用Abode Photoshop CS对图像进行三原色识别。随机提取20粒种子的RGB值,加权平均后得到RGB平均值,再将RGB平均值转化为HSB系统,获得色相(Hue)、亮度(B rightness)和饱和度(Saturation),并对种子颜色进行评价。28个不同颜色的油菜种子测定结果表明,HSB各因素与颜色等级(C I)成极显著正相关。以H和B值对不同类别的黄籽油菜进行分类,可以明显地将肉眼无法判别差异的纯黄籽区分出来。与肉眼鉴定的颜色等级相比,国际颜色标准RGB、HSB中的各因素均成极显著相关关系,且精度大大提高,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籽粒颜色的色相(颜色种类)、亮度和色彩强度(饱和度)的全面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种子颜色 国际颜色标准 计算机
下载PDF
小豆种质资源子粒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9
12
作者 金文林 濮绍京 +3 位作者 赵波 王丽英 吴刚 苏丽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23-1230,共8页
对来源于我国主产区小豆种质资源子粒百粒重、种皮色泽、出沙率、淀粉含量及淀粉粒大小等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小豆子粒百粒重平均为11.63g,变幅5.28-24.47g;小豆淀粉粒几何平均值为57.71μm,变幅46.21-83.46μm;红小豆... 对来源于我国主产区小豆种质资源子粒百粒重、种皮色泽、出沙率、淀粉含量及淀粉粒大小等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小豆子粒百粒重平均为11.63g,变幅5.28-24.47g;小豆淀粉粒几何平均值为57.71μm,变幅46.21-83.46μm;红小豆粒色红度值(a^*)平均为19.71,变幅13.0-26.0;黄度值(b^*)平均为9.58,变幅5.2-16.8;亮度值(L^*)平均为26.47,变幅18.1-34.0;出沙率平均为68.08%,变幅61.90%-75.98%;总淀粉含量平均为57.06%,变幅44.79%-67.44%;支链淀粉相对含量平均为82.24%,变幅62.61%-98.94%;以上8个子粒品质性状品种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小豆子粒百粒重、a^*、b^*、L^*、总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相对含量6个性状的遗传力值较高,淀粉粒几何平均值和出沙率2个性状的遗传力值相对较低;8个品质性状均有较高的选择潜力。筛选出一批优异种质资源可应用于小豆品质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种质资源 淀粉粒 粒色 淀粉含量 出沙率 遗传参数
下载PDF
大豆种子颜色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邱红梅 陈亮 +8 位作者 侯云龙 王新风 陈健 马晓萍 崔正果 张玲 胡金海 王跃强 邱丽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99-2313,共15页
大豆种子颜色是重要的形态标记和进化性状,在驯化过程中种皮从黑色逐渐演变成黄、绿、褐及双色,子叶从绿色进化出黄色。深色种子中含有较多的天然色素——花色素,具有药用和营养价值。因此,种子颜色的遗传调控机制研究对进化理论和实际... 大豆种子颜色是重要的形态标记和进化性状,在驯化过程中种皮从黑色逐渐演变成黄、绿、褐及双色,子叶从绿色进化出黄色。深色种子中含有较多的天然色素——花色素,具有药用和营养价值。因此,种子颜色的遗传调控机制研究对进化理论和实际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种子中色素含量及组分构成导致多样的种皮颜色,其分子调控机制复杂。本文主要阐述了控制大豆种子颜色的遗传位点、相关基因与调控机制、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三方面的研究进展。具体介绍了9个经典遗传位点I、R、T、O、W1、K1、G、D1、D2和相关分子标记,以及位点间的相互作用;23个调控种子颜色的相关基因,与部分基因等位变异的调控机制;相关基因参与的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和主要代谢产物的生理功能。通过综述归纳了大豆种皮、种脐、子叶颜色的遗传调控研究进展,利用遗传位点、基因、等位基因调控机制及类黄酮代谢途径绘制出调控网路,以期为种子外观品质及花色苷组分遗传改良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子颜色 遗传调控 相关基因 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
下载PDF
有色大麦种子种皮颜色与种子活力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毅 冯西博 +2 位作者 马跃峰 唐敬芹 王建林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29,共12页
为研究有色大麦种质物理指标与种子活力的关系,采用发芽试验和计算机图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测定44份有色大麦种子萌发期生理指标和种子物理指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有色大麦种子物理指标与种子活力之... 为研究有色大麦种质物理指标与种子活力的关系,采用发芽试验和计算机图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测定44份有色大麦种子萌发期生理指标和种子物理指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有色大麦种子物理指标与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粒长、粒宽、粒厚和千粒重这些物理指标与有色大麦种子活力关系不明显,种皮颜色Y值(黄色)与有色大麦种子活力呈正相关关系,其余各颜色指标均与有色大麦种子活力呈负相关关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种皮颜色对有色大麦种子活力的影响大于种子粒长、粒宽和粒厚,影响有色大麦种子活力的主要颜色指标是H(色相)值和a(从洋红色至绿色的范围)值,且成负相关;此外,IOD(光密度)值与粒长和粒宽达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大麦 种子形态 种子颜色 种子活力 图像识别
原文传递
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及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瑞茂 安兴智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2期75-78,共4页
概述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的主要特点,综述了20多年来国内外对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及其育种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甘蓝型黄籽油菜 粒色遗传 育种
下载PDF
花生籽仁感官品质鉴定中的计算机色选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韩仲志 刘竟 杨锦忠 《花生学报》 2009年第2期15-19,共5页
花生籽仁的品质鉴定是花生外贸加工和质量检验的重要内容。为了验证基于颜色特征的品质分级的可行性,数码相机微距获取了6大类品质(标准、揉伤、切伤、霉变、发芽、杂质)花生籽仁图像192幅,建立和检验了12个颜色特征及其组合组成的15个... 花生籽仁的品质鉴定是花生外贸加工和质量检验的重要内容。为了验证基于颜色特征的品质分级的可行性,数码相机微距获取了6大类品质(标准、揉伤、切伤、霉变、发芽、杂质)花生籽仁图像192幅,建立和检验了12个颜色特征及其组合组成的15个特征的识别模型。发现两个及两个以上颜色分量特征的识别率已达到90%以上,采用三个颜色分量基本达到了实用的要求。机器视觉检测具有成本和速度上的优势,能够用于花生籽仁的品质鉴定,G1、R1、R2组合模型最佳,分辨率达到了实用的要求。经改进技术识别率可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仁 图像处理 品质检测 颜色特征 统计检验
下载PDF
红小豆籽粒色泽性状F_2世代分离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金文林 丁燕红 +1 位作者 赵波 濮绍京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23-27,共5页
籽粒色泽是小豆商品性的重要特征之一,探明其基因遗传信息对制定小豆品质育种策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应用作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分离分析法,对4个小豆杂交组合的F2单世代籽粒色泽明度指数(L^*)、红度指数(a^... 籽粒色泽是小豆商品性的重要特征之一,探明其基因遗传信息对制定小豆品质育种策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应用作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分离分析法,对4个小豆杂交组合的F2单世代籽粒色泽明度指数(L^*)、红度指数(a^*)、黄度指数(b^*)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1)初步推测控制小豆籽粒的L^*,a^*,b^*性状的基因对数均为2对主基因;(2)L^*的主基因遗传率为73.31%~96.88%;a^*的主基因遗传率为67.62%~95.03%;b^*的主基因遗传率为77.25%~88.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籽粒色泽 分离分析 遗传体系 主基因+多基因
下载PDF
不同颜色羊草种子对其发芽率及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邹吉祥 金华 +4 位作者 朴仁哲 刘磊 姜国斌 王颖 王艳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501-150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颜色类型羊草种子对发芽率及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方法]根据羊草种子的颜色,将羊草种子分为浅黄色、黄色和黑色3种类型,进行了羊草种子发芽、愈伤组织诱导研究。[结果]浅黄色羊草种子的在各颜色类型羊草种子中发芽率... [目的]探讨不同颜色类型羊草种子对发芽率及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方法]根据羊草种子的颜色,将羊草种子分为浅黄色、黄色和黑色3种类型,进行了羊草种子发芽、愈伤组织诱导研究。[结果]浅黄色羊草种子的在各颜色类型羊草种子中发芽率、出愈率较高,发芽率、出愈率分别为32.5%、28.5%。通过TTC活力测定、电导率测定,发现种子活力随着羊草种子颜色的加深而降低。[结论]该研究为建立羊草高频再生体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种子颜色 生活力 愈伤组织
下载PDF
中国小豆地方品种籽粒品质性状的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金文林 濮绍京 +3 位作者 赵波 王丽英 吴刚 苏丽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54,59,共6页
对来源于我国主产区小豆地方品种籽粒百粒重、种皮色泽、出沙率、淀粉含量及淀粉粒大小等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1)我国小豆籽粒百粒重平均为11.63g,变幅5.28~24.47g;小豆淀粉粒几何平均值为57.71 μm,变幅46.21~83.46... 对来源于我国主产区小豆地方品种籽粒百粒重、种皮色泽、出沙率、淀粉含量及淀粉粒大小等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1)我国小豆籽粒百粒重平均为11.63g,变幅5.28~24.47g;小豆淀粉粒几何平均值为57.71 μm,变幅46.21~83.46μm;红小豆粒色红度值(a^*)平均值为19.71,变幅13.0~26.0;黄度值(b^*)平均为9.58,变幅5.2~16.8;亮度值(L^*)平均为26.47,变幅为18.1~34.0;出沙率平均值为68.08%,变幅61.90%~75.98%.总淀粉含量平均为57.06%,变幅44.79%~67.44%;支链淀粉相对含量平均为82.24%,变幅62.61%~98.94%;所调查的8个籽粒品质性状品种间都存在显著差异.(2)筛选出一批优异地方品种可应用于生产和小豆品质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地方品种 淀粉粒 粒色 淀粉含量 出沙率
下载PDF
红小豆种质资源子粒色泽及出沙率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7
20
作者 金文林 濮绍京 +1 位作者 赵波 吴刚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8-33,共6页
对我国主产区红小豆地方品种资源中随机抽取的335份、日本25份和韩国2份材料子粒色泽和出沙率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红小豆粒色红度值(a*)平均为19.71,粒色偏灰暗,变幅为13.0~26.0;黄度值(b*)平均为9.58,变幅为5.2~16.8;亮度值(L*... 对我国主产区红小豆地方品种资源中随机抽取的335份、日本25份和韩国2份材料子粒色泽和出沙率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红小豆粒色红度值(a*)平均为19.71,粒色偏灰暗,变幅为13.0~26.0;黄度值(b*)平均为9.58,变幅为5.2~16.8;亮度值(L*)平均为26.47,变幅为18.1~34.0;出沙率平均值为68.08%,变幅为61.90%~75.98%;地区间显示出明显差异.a*、b*、L*和出沙率4个性状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但粒色a*、b*和L*的广义遗传力值h2较高,出沙率的广义遗传力较低.筛选出红度值超过24.0的种质资源6份,筛选出亮度值超过30.0的种质资源16份,筛选出黄度值超过13.0的种质资源8份,筛选出出沙率高于73.5%资源8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种质资源 子粒色泽 出沙率 遗传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