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低温对重型脑损伤患者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评价 被引量:26
1
作者 熊伟川 曹小宏 +1 位作者 李新明 万建国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75-1378,共4页
目的评估亚低温联合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性脑损害的影响。方法本次临床试验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将伤后8h内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亚低温联合HBO的治疗组和常规HBO治疗的... 目的评估亚低温联合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性脑损害的影响。方法本次临床试验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将伤后8h内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亚低温联合HBO的治疗组和常规HBO治疗的对照组各2l例。分别于伤后第1天、15天、30天复查头颅cT,计算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同时进行GCS(GlasgowComaScale)评分;统计两组患者出现脑梗死的例数;伤后半年,对两组患者进行GOS(GlasgowOutcomeScore)预后评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两组样本率的比较采用连续性校正的X。检验,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组伤后15d和30d的脑出血量和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21.71±4.3)vs.(26.33±5.23);(14.33±1.93)vs.(16.86±2.86),P〈0.05];(2)伤后15d和30d治疗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4.62±0.49)vs.(4.29±0.56);(9.76±1.37)vs.(8.57±0.92),P〈0.05];(3)治疗组出现外伤性脑梗死2例数,而对照组9例(χ2=4.434,P=0.035);伤后6个月,治疗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4.29±0.84)vs.(3.38±0.74),P=0.001]。结论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够减轻重型颅脑损伤的继发性脑损伤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讨,亚低温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高压氧 重型颅脑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体温管理 脑梗死 GCS GOS
原文传递
ABCD2评分联合核磁共振灌注、弥散加权成像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后继发性脑梗死风险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何兴林 刘君 +1 位作者 官念 徐远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447-1451,共5页
目的分析探讨ABCD2评分联合核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与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短暂性脑缺血(TIA)后继发性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2月-2018年3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 376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探讨ABCD2评分联合核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与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短暂性脑缺血(TIA)后继发性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2月-2018年3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 376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于TIA发作后24h后接受ABCD2评分,并联合进行核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与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随访至TIA首次发作后90d,分别记录7d、30d、90d各时间点内发生继发性脑梗死的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ABCD2评分与DWI结果与TIA后继发性脑梗死发生率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价值。结果患者继发性脑梗死发生率在随访期内7d、30d、90d等时间点内,ABCD2评分均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而PWI、DWI结果中均是PWI(+)DWI(+)组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WI(+)DWI(+)、ABCD评分4~7分以及既往合并颅内动脉病变史是TIA后继发性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以ABCD2评分≥4联合PWI、DWI结果阳性预测TIA进展风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3%和69.8%。结论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联合应用ABCD2评分与PWI、DWI检查能够有效预测7d、30d、90d内继发性脑梗死的发生风险,临床可操作性强,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继发性脑梗死 ABCD2评分 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核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继发性癫痫发生情况及高危因素调查 被引量:11
3
作者 杜蓉 徐碧芝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继发性癫痫的发生情况,探讨影响患者继发性癫痫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确诊的脑梗死继发性癫痫患者84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一时期脑梗死未发生癫痫的8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随访继发...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继发性癫痫的发生情况,探讨影响患者继发性癫痫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确诊的脑梗死继发性癫痫患者84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一时期脑梗死未发生癫痫的8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随访继发性癫痫发作的情况,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基础疾病、高血压分级、血电解质、病灶位置、病灶直径等,筛选脑梗死继发性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继发性癫痫发生情况.结果 (1)继发性癫痫患者发作类型:部分发作69例,全面发作15例;发病时间:早发性60例,迟发性24例;(2)2组患者一般资料、基础疾病、病灶直径、高血压分级等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病灶位置及病变具体位置构成、血电解质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梗死部位累及皮质、颞叶、血清氯值与继发性癫痫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梗死部位累及皮质(OR=3.10,P=0.004,95%CI=1.52~7.41)、梗死位于颞叶(OR=2.98,P=0.012,95%CI=1.32~7.35)、血清氯值(OR=1.25,P=0.017,95%CI=1.00~1.38)是脑梗死继发性癫痫的高危因素.结论脑梗死继发性癫痫以部分发作和早发性发作最为常见,梗死部位累及皮质、位于颞叶、血清氯值是脑梗死患者继发性癫痫的高危因素,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对继发性癫痫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干预,提高患者的临床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癫痫 脑梗死 高危因素 累及皮质 血清氯值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联合CT和血清miR-124、miR-155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继发性脑梗的风险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适达 王海虹 张立娜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6-250,共5页
本文探讨了颈动脉超声检查联合CT和血清微小RNA-124(miR-124)、微小RNA-155(miR-155)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继发性脑梗的风险预测价值。以4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为颈动脉狭窄组,正常志愿者43例为正常组,用RT-PCR法检测miR-124、miR-155表达,采... 本文探讨了颈动脉超声检查联合CT和血清微小RNA-124(miR-124)、微小RNA-155(miR-155)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继发性脑梗的风险预测价值。以4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为颈动脉狭窄组,正常志愿者43例为正常组,用RT-PCR法检测miR-124、miR-155表达,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狭窄,采用CT检查颈部血管。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颈动脉狭窄组miR-124、miR-155表达升高(P<0.05)。与超声、CT检查相比,超声检查联合CT检查颈动脉狭窄准确率、诊断价值较高(P<0.05)。本研究认为,颈动脉超声、CT、miR-124、miR-155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较高,且可用于预测继发性脑梗的风险,预测价值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检查 CT miR-124 MIR-155 颈动脉狭窄 继发性脑梗
下载PDF
246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梗死和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丁赵琦 金诗敏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6期9-12,共4页
目的 探讨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梗死和导致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为该类疾病的临床防治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以我院2010年3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246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汇总分析其入院时的各项诊断治疗和3个月后的预后情... 目的 探讨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梗死和导致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为该类疾病的临床防治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以我院2010年3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246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汇总分析其入院时的各项诊断治疗和3个月后的预后情况,对继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低血压、DIC、颅高压、脑疝等为导致继发性脑梗死的风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低血压、颅高压、DIC、脑疝、入院时GCS评分这5项是导致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发生继发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DIC、合并感染、低血压、颅高压、脑疝等因素为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低血压、脑疝、合并感染、继发脑梗死、DIC评分(≥5分)、入院时GCS评分(3-5分)是导致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入院时的GCS评分、脑疝、颅高压等是导致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发生继发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低血压、脑疝、合并感染、继发脑梗死等则是导致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颅脑损伤 继发性脑梗死 预后不良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脑出血继发脑梗死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临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梅志忠 彭兰芬 +5 位作者 万晓华 邵发保 方浩威 余映丽 陈建军 林菡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1期59-60,72,共3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继发脑梗死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早期检测的意义以及脑出血后止凝血状态变化与继发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脑出血继发脑梗死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例脑出血患者为脑出血对照组,2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脑出血患者... 目的探讨脑出血继发脑梗死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早期检测的意义以及脑出血后止凝血状态变化与继发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脑出血继发脑梗死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例脑出血患者为脑出血对照组,2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脑出血患者在继发脑梗死前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血浆内皮素(ET-1)、P选择素(P-S)、蛋白C(PC)、D-二聚体(D-D)值。结果脑出血继发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FIB分别为3.96±1.53/2.77±0.68、2.86±0.44(均P<0.05);P-S分别为22.4±4.07、17.98±3.69、14.96±2.9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C分别为3.24±1.25、5.70±1.52、6.56±1.64(均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对早期预测和诊断继发脑梗死以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以FIB、P-C、P-S三个指标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脑梗死 止凝血分子标志物 脑出血
下载PDF
中重度颅脑损伤继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郑泽洲 《哈尔滨医药》 2017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中重度颅脑损伤继发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和预后不良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226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汇总患者在接受诊治情况和预后状态并进行分析,对其继发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相... 目的分析中重度颅脑损伤继发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和预后不良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226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汇总患者在接受诊治情况和预后状态并进行分析,对其继发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致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低血压、DIC、脑疝、合并感染、入院时GCS评分低。结论低血压、DIC、脑疝、合并感染、入院时GCS评分低是导致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对此类因素高度重视,做好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颅脑损伤 继发急性脑梗死 相关因素 预后不良
下载PDF
血清CCCK-18增高与硬膜外血肿并脑疝患者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林洪 王文浩 +3 位作者 郑雪峰 胡连水 李君 黄巍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9年第10期502-505,518,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中Caspase酶切割细胞角蛋白18的裂解产物CCCK-18与单纯硬膜外血肿并脑疝患者术后继发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关系,评价CCCK-18对继发性脑梗死的早期预测能力及临床决策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单纯硬膜外血肿并脑疝患者术... 目的:分析血清中Caspase酶切割细胞角蛋白18的裂解产物CCCK-18与单纯硬膜外血肿并脑疝患者术后继发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关系,评价CCCK-18对继发性脑梗死的早期预测能力及临床决策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单纯硬膜外血肿并脑疝患者术前血清CCCK-18浓度与术后继发性脑梗死占位体积的潜在关系。结果:术后继发脑梗死49例(23.78%),其中占位体积>20 mL 32例(15.53%)纳入大面积脑梗死组;占位体积<20 mL 17例(8.25%)纳入小面积脑梗死组,无脑梗死157例(76.21%)纳入无脑梗死组。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术前CCCK-18浓度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和无脑梗死组(均P<0.001)。术前血清CCCK-18水平与继发性脑梗死的占位体积呈线性相关(P<0.001)。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提示术前血清CCCK-18水平对术后继发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为0.814(P<0.001),以241 U/L为预测界值的准确度达到83.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CCK-18>241 U/L是单纯硬膜外血肿并脑疝患者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术后随访6个月,术前血清CCCK-18>241 U/L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明显低于CCCK-18<241 U/L的患者(P<0.001)。结论:术前血清CCCK-18增高与单纯硬膜外血肿致脑疝患者术后继发性大面积脑梗死密切相关,可作为辅助决策此类患者去骨瓣减压手术模式并预估长期神经功能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血肿 脑疝 CCCK-18 继发性脑梗死 去骨瓣减压术
下载PDF
缺血修饰蛋白、微小核苷酸-126对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及继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肖章红 丁立东 +4 位作者 茆华武 杭小方 陆小波 钱静 方琪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1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蛋白(IMA)和微小核苷酸-126(miR-126)对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PTIA)的诊断及继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P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3 h内、6 h及12 h血清IMA和miR-126水平,并结合ABCD2评分,研究其对PTIA诊...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蛋白(IMA)和微小核苷酸-126(miR-126)对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PTIA)的诊断及继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P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3 h内、6 h及12 h血清IMA和miR-126水平,并结合ABCD2评分,研究其对PTIA诊断及继发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同期受试的80名健康志愿者血清IMA水平为(54.19±10.10)U/L,112例PTIA发作后3 h内、6 h及12 h分别为(85.81±20.21)、(62.98±12.79)、(57.66±13.39)U/L。发病后3 h内IMA水平较健康志愿者显著升高(P=0.001),miR-126在PTIA发作后3 h内、6 h、12 h分别为(9.42±1.01)、(8.65±1.59)、(6.13±2.43)。与健康志愿者(9.35±1.76)比较,6 h及12 h显著下降(P=0.036,P=0.001)。3 h内IMA水平及12 h miR-126水平在PTIA患者中显著负相关(r=-0.313,P=0.000)。当IMA水平为67.52 U/L,miR-126为8.64时,在PTIA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20%、96.20%和82.10%、81.20%。112例PTIA患者随访30 d,7 d内继发脑梗死11例(9.82%),8~30 d继发脑梗死17例(15.18%)。3 h内IMA及12 h miR-126在PTIA后继发脑梗死的相对风险率分别为Rr=8.45、9.84,CI为1.10~65.03,1.13~86.02,P=0.040、0.039。结论早期IMA及miR-126的检测对诊断PTIA及预测继发脑梗死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修饰蛋白 微小核苷酸-126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继发脑梗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继发脑梗塞病因分析与预防治疗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光亮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0期52-53,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出血术后继发脑梗塞的原因和预防治疗。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该院80例高血压出血术后继发脑梗塞患者,对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患者死亡6例,ADL I级15例,II级25例,III级20,IV级12...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出血术后继发脑梗塞的原因和预防治疗。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该院80例高血压出血术后继发脑梗塞患者,对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患者死亡6例,ADL I级15例,II级25例,III级20,IV级12例,V级8例。结论高血压出血术后继发脑梗塞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需加强预防,及早治疗,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术 继发性脑梗塞 病因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成都市龙泉驿区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现状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翠萍 祝美蓉 +6 位作者 罗锐 唐丹 宁波 杨艳 钟利 李伟 杨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29-732,共4页
目的分析龙泉驿区脑梗死患者的二级预防现状。方法前瞻性调查94例脑梗死患者出院时、卒中后3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二级预防情况。结果在94例脑梗死患者中,出院时、第3个月、12个月、24个月抗血小板治疗比例分别为96.8%、79.8%、63.8%... 目的分析龙泉驿区脑梗死患者的二级预防现状。方法前瞻性调查94例脑梗死患者出院时、卒中后3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二级预防情况。结果在94例脑梗死患者中,出院时、第3个月、12个月、24个月抗血小板治疗比例分别为96.8%、79.8%、63.8%、33.0%;降压药物治疗比例分别为92.1%、88.9%、76.1%、71.4%;降糖药物治疗比例分别为91.7%、91.7%、75.0%、58.3%;他汀类药物治疗比例分别为63.8%、55.3%、41.4%、22.3%;房颤患者均未抗凝治疗。结论龙泉驿区脑梗死患者的二级预防情况与指南要求尚存在很大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登记 脑梗死 二级预防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12
作者 闫甜甜 乔俊 周相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158-3161,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脑梗死发生风险及其危险因素,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信阳市中心医院136例已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HCH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生情况分为梗...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脑梗死发生风险及其危险因素,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信阳市中心医院136例已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HCH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生情况分为梗死组和未梗死组。收集并对比两组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HCH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其预测效能。结果136例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38例(27.94%)术后发生脑梗死;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脑出血量、收缩压、脑组织移位、高血压病程、舒张压均为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绘制列线图构建预测术后脑梗死的风险模型,验证模型区分度显示C-index值为0.887,提示区分度良好;绘制标准曲线提示模型准确度良好。绘制ROC曲线提示该模型评估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生曲线下面积为0.887,提示预测效能较好。结论脑出血量、收缩压、脑组织移位、高血压病程、舒张压均为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微创血肿清除术 继发脑梗死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阿司匹林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获益与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毅鸿 蒋辉 +4 位作者 吴竹兵 王先岳 高瞻 周达成 郑荣远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509-512,共4页
目的:调查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ASA)对于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的获益与引发出血事件的风险。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4年4月普陀区人民医院脑梗死住院患者901例。根据是否长期服用ASA分为暴露组439例和非暴露组462例,前瞻性追踪调查6... 目的:调查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ASA)对于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的获益与引发出血事件的风险。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4年4月普陀区人民医院脑梗死住院患者901例。根据是否长期服用ASA分为暴露组439例和非暴露组462例,前瞻性追踪调查6个月,分别记录其终点事件(脑梗死复发、症状性颅内出血及上消化道出血),分析评价ASA在二级预防中的获益与风险。结果:暴露组与非暴露组脑梗死复发率分别为8.7%和13.4%(P〈0.05),暴露组缺血性卒中复发率减少4.7%,NNT=21。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总症状性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3.9%和16.2%(P〈0.05),暴露组总症状性出血事件增加7.7%,NNT=13。其中症状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暴露组为16.4%,非暴露组为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增加了4.7%,NNT=21;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暴露组为7.5%,非暴露组为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ASA虽能降低4.7%的脑梗死复发率,但是总症状性出血事件也有明显增加(7.7%),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事件增加4.7%,颅内出血略有增加趋势。ASA预防卒中复发,获益与风险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卒中二级预防 前瞻性队列研究 脑梗死 上消化道出血 颅内出血
下载PDF
COVID-19继发脑梗塞患者的诊疗和思考:1例报告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劲 程功 +2 位作者 许文伟 张冷祯 曾振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1-352,共2页
本文报告1例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继发脑梗塞患者的诊疗体会。该个案提示临床医生面对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的老年COVID-19患者时,应警惕继发细菌感染及由此引发的凝血功能紊乱和脑梗塞,及早抗感染、免疫调节、合理抗凝干预... 本文报告1例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继发脑梗塞患者的诊疗体会。该个案提示临床医生面对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的老年COVID-19患者时,应警惕继发细菌感染及由此引发的凝血功能紊乱和脑梗塞,及早抗感染、免疫调节、合理抗凝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COVID-19 继发细菌感染 脑梗塞
下载PDF
穴位埋线疗法联合偏枯I号方二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15
作者 邱云辉 易彪 +3 位作者 舒盼 梅娟娟 袁艺 董胜男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278-1282,共5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联合偏枯I号方二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12月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12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标记法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联合偏枯I号方二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12月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12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标记法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3),研究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完成58例,观察组脱落3例,最终完成60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利伐沙班治疗,对照组加用偏枯I号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比较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狭窄率、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因子[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聚集率及神经功能评分、Bathel指数的差异。随访2年,记录两组12个月、24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IMT、颈动脉狭窄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Cys-C、血小板聚集率、Hcy、hs-CRP、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为(0.86±0.18)mm、(30.47±4.06)%、(3.23±0.74)mmol/L、(0.97±0.33)mmol/L、(2.26±0.49)mmol/L、(2.84±0.64)mg/L、(21.14±2.27)%、(15.02±2.13)μmol/L、(6.22±1.02)mg/L、(6.71±1.21)分,均低于对照组[(0.97±0.21)mm、(35.54±4.41)%、(4.13±0.96)mmol/L、(1.34±0.45)mmol/L、(2.78±0.54)mmol/L、(3.78±0.85)mg/L、(24.89±3.69)%、(18.85±3.26)μmol/L、(8.97±1.74)mg/L、(8.47±1.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DL-C、Bathel指数分别为(1.39±0.28)mmol/L、(73.65±6.98)分,均高于对照组[(1.25±0.26)mmol/L、(67.85±7.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个月内复发率为3.33%,与对照组(10.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个月复发率为5.00%,低于对照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联合偏枯I号方二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疗法 偏枯I号方 二级预防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血脂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与继发性脑梗死的预防及治疗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亚邓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3期22-24,共3页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原因,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我院1996 -2004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救治中继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48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继发脑梗死42例, 继发脑梗死的...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原因,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我院1996 -2004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救治中继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48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继发脑梗死42例, 继发脑梗死的发生率占8.8%,其中成人组432例发生脑梗死34例,占7.9%;儿童组病例48例,发生继发脑梗死8例,占 17%。儿童组病例继发脑梗死的例数明显高于成人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由于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继发脑梗死外,在治疗过程中一些治疗因素也可引发脑梗死。脑梗死的发生加重脑组织的损伤,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继发脑梗死 因素 预后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钻孔引流手术后继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王贝 谭波 +5 位作者 张钺 刘永东 杨佳强 邹学利 焦阳 孙海敬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5期564-571,共8页
目的探索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钻孔引流手术后继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 目的探索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钻孔引流手术后继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1~7 d头颅CT检查是否存在继发性脑梗死,分为继发性脑梗死组和无继发性脑梗死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HICH患者继发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继发性脑梗死的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准确度和有效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0例HICH患者,其中24例术后继发性脑梗死,发生率为11.43%。单因素分析显示,继发性脑梗死组高血压病史时间(年)、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比例、血肿量、脑水肿分布范围、脑组织移位距离、hs-CRP和尿酸(uric acid,UA)水平均高于无继发性脑梗死组,服用扩血管药物比例患者低于无继发性脑梗死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时间长(OR 1.642,95%CI 1.175~1.892,P<0.001)、高收缩压(OR 1.349,95%CI 1.048~2.071,P=0.013)、高舒张压(OR 1.299,95%CI 1.091~1.715,P=0.016)、合并糖尿病病史(OR 2.074,9%CI 1.192~2.891,P=0.027)、血肿量大(OR 1.457,95%CI 1.183~1.894,P=0.001)、脑水肿分布范围大(OR 1.516,95%CI 1.029~2.183,P=0.005)和脑组织移位距离大(OR 1.439,95%CI 1.167~2.446,P=0.008)是HICH患者钻孔引流手术后继发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服用扩血管药物(OR 0.774,95%CI 0.415~0.975,P=0.011)则是其保护因素。将上述因素用于构建评估患者继发性脑梗死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模型评价结果显示,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52(95%CI 0.773~0.920),区分度较好,准确度较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结论入院时高血压病史时间长、高收缩压、高舒张压、合并糖尿病病史、血肿量大、脑水肿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钻孔引流手术 继发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硬膜下血肿术后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烈驰 谷佳 +2 位作者 沈志刚 陈洪福 于如同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术后继发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术... 目的 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术后继发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术前时间、双侧瞳孔变化、基底池形态、脑疝、血肿体积、血肿厚度、中线移位、围手术期血压11个相关指标,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9例患者术后继发脑梗死,发生率为30.5%。对相关指标行χ 2检验显示,术前GCS评分、术前时间、脑疝、术前瞳孔变化、中线移位、基底池形态、血肿体积、围手术期血压8个指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性别、年龄、血肿厚度无统计学意义。将上述8个指标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基底池形态(P=0.005,OR=4.606)和GCS评分(P=0.01,OR=3.026)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GCS评分、双侧瞳孔改变、基底池形态、血肿大小、中线移位、脑疝、术前时间及围手术期血压与急性硬膜下血肿术后继发脑梗死有关;其中术前GCS评分和基底池形态是术后继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硬膜下血肿 术后 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二级预防相关措施对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岳岑 陈汉水 +1 位作者 林志伟 马琪林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6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二级预防措施对脑梗死复发率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0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病情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0例。对照组未采取二级预防措施,实验组采取二级预防措施,比较1年后两组患者复发率,分析... 目的探讨二级预防措施对脑梗死复发率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0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病情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0例。对照组未采取二级预防措施,实验组采取二级预防措施,比较1年后两组患者复发率,分析二级预防措施对复发的影响。结果实验组脑梗死的复发率为26.3%,低于对照组的36.0%,血压控制(OR=0.531,P<0.001)、抗血小板治疗(OR=0.560,P=0.001)、戒烟(OR=0.542,P<0.001)、降脂(OR=0.615,P<0.001)、降糖(OR=0.441,P<0.001)与复发情况呈负相关。结论控制血压、抗血小板、戒烟、降低血脂和降低血糖这些二级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预防 脑梗死复发 干预效果
下载PDF
Awareness intervention for Beijing neurologists regarding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erebral infarction/transient ischemia Cross-sectional investigation 被引量:2
20
作者 Ruihua Ma Chunxue Wang +15 位作者 Xianwei Wang Yuhui Zhang Yongjun Wang Yilong Wang Xingquan Zhao Jingjing Li Ying Lu Mingjie Xu Zhuo Zhang Li Wang Weiwei Zhang Lang Lin Jiping Tan Yao Li Ming Wei Hongtao L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33-336,共4页
BACKGROUND: Stroke prevention guidelines should be made available application to aid in uniformity, timing, preciseness, and acceptance of diseas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wareness of neurologists in some Bei... BACKGROUND: Stroke prevention guidelines should be made available application to aid in uniformity, timing, preciseness, and acceptance of diseas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wareness of neurologists in some Beijing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erebral infarction/transient ischemia. DESIGN: Cross-sectional study. to neurologists for clinical hospitals of intervention in SETTING: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Beijing Anzhen Hospital, General Hospital of Beijing Military Area, Command of Chinese PLA, Beijing Chuiyangliu Hospital, Beijing 6^th Hospital, Beijing Hepingli Hospital, and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Hospital. PARTICIPANTS: A total of 28 (associate) chief physicians, 58 attending physicians, and 54 resident physicians who engag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were selected from 8 hospitals in Beijing from March to April 2007. All physicians provided informed consent. METHODS: Self-made closed questionnaires were provided for data collection, consisting of 16 questions that were single choice or multiple choice. Specifically, questions 1-7 focused on awareness of blood pressure regulation in different patients and first choice of decompression drug; questions 8-12 focused on awareness of lipid regulation; and questions 13-16 focused on awareness of anti-blood platelet drugs applied in secondary prevention. The scores ranged from 0-100 points, and each question was worth 6.25 points. The score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wareness rate. To test leveling real-time, the survey lasted for a maximum of 20 minutes. One questionnaire was independently finished by each subject in the survey. MAIN OUTCOME MEASURES: Awareness intervention among neurologists during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erebral infarction/transient ischemia and questionnaire scores. RESULTS: 140 subjects were included in the final analysis. ① The awareness rate among neurologists for intervention during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erebral infarction/transient ischemia ranged from 0.7-57.9%, the scores ranged bet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ary prevention cerebral infarction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cross-sectional stud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