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短程地塞米松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9
1
作者 赵杰 李春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84-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短程地塞米松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1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均在治疗前3d联合用药,即先涂0.05%地塞米松软膏,30min后涂0.1%他克莫司软膏,早晚各1次;3d后停地塞米松软膏,继续用他克莫司软...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短程地塞米松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1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均在治疗前3d联合用药,即先涂0.05%地塞米松软膏,30min后涂0.1%他克莫司软膏,早晚各1次;3d后停地塞米松软膏,继续用他克莫司软膏,皮损消退后,每周2~3次涂他克莫司维持治疗。结果治疗1,2和4周时,皮损总平均积分分别为5.83±3.72,1.78±1.71和0.68±1.12,均比治疗前(14.79±6.52)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者和患者评价的有效率分别为98.59%和97.18%。除4例患者在用药后出现局部轻度灼热感,持续用药3d后自行缓解外,未观察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短程地塞米松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脂溢性皮炎 地塞米松 药物联合疗法
下载PDF
维胺酯胶囊内服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林 赵宏良 王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讨维胺酯胶囊内服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治疗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426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3例,对照组予以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维胺酯胶囊内服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治疗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426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3例,对照组予以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维胺酯胶囊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间皮肤生理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清氧化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水平,同时比较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升高,皮肤经表皮水分丢失量(TEWL)、油脂含量降低,两组以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别为(23.04±3.15)pg/ml,(8.43±1.16)U/ml和(14.27±2.03)U/ml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分别为(209.05±24.37)pg/ml,(11.02±1.46)pg/ml,(1.26±0.15)mmol/mg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维胺酯胶囊内服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皮肤生理指标,调节炎症因子水平,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皮炎 维胺酯胶囊 他克莫司软膏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伊曲康唑联合吡美莫司治疗头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效果观察及其对皮肤生理参数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吴娟 叶俊儒 +2 位作者 陈力 陈灿 陈静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联合吡美莫司治疗头面部脂溢性皮炎伴糠孢子菌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皮肤生理参数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脂溢性皮炎伴糠孢子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伊曲康唑胶囊口服,并外用2...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联合吡美莫司治疗头面部脂溢性皮炎伴糠孢子菌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皮肤生理参数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脂溢性皮炎伴糠孢子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伊曲康唑胶囊口服,并外用2%酮康唑洗剂,疗程4周;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吡美莫司乳膏外用,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皮肤生理参数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61.76%(P<0.05);研究组的真菌镜检阴性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皮肤含水量、白介素-10、经表皮失水量、皮脂分泌率、γ-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皮质醇水平、p H值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伊曲康唑联合吡美莫司可显著提高头面部脂溢性皮炎伴糠孢子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增加皮肤含水量,降低油脂分泌和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皮炎 伊曲康唑 吡美莫司 皮肤生理参数 炎性因予
下载PDF
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皮肤生理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陈海燕 吴洁贞 +1 位作者 左金宝 韩春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皮肤生理参数的特征。方法 1分别对30例健康人和60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行乳酸刺痛试验。2分别对30例健康人及60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面部的油脂含量、弹性、表皮含水量及经表皮失水率(transepidermal water ... 目的探讨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皮肤生理参数的特征。方法 1分别对30例健康人和60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行乳酸刺痛试验。2分别对30例健康人及60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面部的油脂含量、弹性、表皮含水量及经表皮失水率(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进行测量,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与健康人比较,油脂含量及经表皮失水率(TEW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弹性及表皮含水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存在皮肤屏障功能障碍。表现为TEWL、油脂含量增高,皮肤弹性、表皮含水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皮炎 皮肤屏障 油脂含量 弹性 含水量 经表皮失水率
下载PDF
强脉冲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5
作者 朱珂 张佳林 +3 位作者 李东海 齐庆 曾桂淑 邱路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58-861,共4页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以强脉冲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对照组予以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疗程共8周,治疗结束后评估疗效及不...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以强脉冲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对照组予以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疗程共8周,治疗结束后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有效率更高(64.52%vs.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强脉冲光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他克莫司软膏 脂溢性皮炎
下载PDF
马拉色菌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拓江 路永红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68,共3页
马拉色菌是一种寄生于人和动物正常皮肤表面的真菌,可导致机会感染而引起各种马拉色菌属相关疾病。马拉色菌的致病机制主要是分解脂质,导致角质形成细胞形态学改变和细胞凋亡。马拉色菌可引起花斑癣、脂溢性皮炎、马拉色菌毛囊炎等,在... 马拉色菌是一种寄生于人和动物正常皮肤表面的真菌,可导致机会感染而引起各种马拉色菌属相关疾病。马拉色菌的致病机制主要是分解脂质,导致角质形成细胞形态学改变和细胞凋亡。马拉色菌可引起花斑癣、脂溢性皮炎、马拉色菌毛囊炎等,在特应性皮炎中也起到变应原的作用。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可使用抗真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色菌属 致病因素 花斑癣 马拉色菌毛囊炎 脂溢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
下载PDF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短程地奈德乳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华海康 杨莉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58-60,共3页
目的:评价并比较应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短程地奈德乳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4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前5d先后外涂0.05%地奈德乳膏与0.03%他克莫司软膏,早晚... 目的:评价并比较应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短程地奈德乳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4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前5d先后外涂0.05%地奈德乳膏与0.03%他克莫司软膏,早晚各1次,5d后单独使用他克莫司;对照组:单独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2次/d。在治疗后的第1、2、4、6周各复诊1次,记录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第1、2周临床症状改变与对照组比较,症状总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6周两组患者症状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1、2周2例患者出现用药部位灼热刺痛感,对照组在治疗前2周5例患者出现用药部位瘙痒和皮肤潮红,药量减少后症状逐渐消失。结论:采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与单独使用他克莫司软膏相比,效果好、起效时间短,且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皮炎 面部 他克莫司 地奈德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复方黄柏液联合派瑞松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顾煜 李伟 +2 位作者 海日古力.克比尔 李威 伊扎克来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12期2284-2286,2319,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派瑞松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脂溢性皮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联合派瑞松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脂溢性皮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派瑞松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复方黄柏液联合派瑞松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比较治疗后脂溢性皮炎复发率、复发间隔天数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及复发率明显较低(P<0.05);血清IL-2、IL-8水平及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痊愈至复发的间隔时间较长(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联合派瑞松能够明显提高脂溢性皮炎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临床复发率,可能与缓解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皮炎 复方黄柏液 派瑞松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原文传递
面部脂溢性皮炎及特应性皮炎调查及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钟珊 梅雪岭 +1 位作者 王莉 李邻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601-604,共4页
目的调查我国面部脂溢性皮炎及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现状,并分析各自特点及两者的差异。方法在全国13个城市的31家医院的皮肤科门诊进行调查,并进行数据收集及分析。结果共收集472例患者,其中面部脂溢性皮炎191例(40. 5%),面部特应性皮炎281... 目的调查我国面部脂溢性皮炎及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现状,并分析各自特点及两者的差异。方法在全国13个城市的31家医院的皮肤科门诊进行调查,并进行数据收集及分析。结果共收集472例患者,其中面部脂溢性皮炎191例(40. 5%),面部特应性皮炎281例(59. 5%)。面部脂溢性皮炎男性81例(42. 4%)、女性110例(57. 6%),在18~45岁年龄段女性所占比率更高;中位病程为24个月,18岁以上患者的病程多> 12个月;中重度瘙痒患者共117例(61. 3%),这些患者年龄多在45岁及以上,且其病程多≥12个月;皮损类型前3位为红斑、丘疹和鳞屑; 42例(22. 0%)具有家族过敏性疾病史。面部特应性皮炎男性为146例(52. 0%),女性135例(48. 0%),中位病程为24个月,18岁以上的患者病程在36个月及以上者更多;中重度瘙痒患者204例(72. 6%),其年龄多≤18岁;皮损类型前3位为红斑、丘疹和皮肤干燥; 114例(40. 6%)具有家族过敏性疾病史。面部脂溢性皮炎与特应性皮炎在性别构成比、年龄分布、瘙痒程度、皮损类型以及家族过敏性疾病史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女性、18~45岁年龄段者更多;面部特应性皮炎患者≤18岁、有过敏性家族史者更多,瘙痒程度更重;瘙痒的控制对于两者的治疗均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 面部
下载PDF
清热利湿方联合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0
作者 艾平 李慧 +1 位作者 张洋 吕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方联合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2月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共同收治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1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3...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方联合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2月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共同收治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1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3)和观察组(n=73)。对照组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清热利湿方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皮肤生理指标[皮肤含水量、经表皮失水量(TEWL)、皮脂分泌率和pH值。分别于治疗前(T0)、治疗后1周(T1)、2周(T2)和4周(T3)检测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S)水平,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4.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皮肤含水量明显高于治疗前,而TEWL和皮脂分泌率显著低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皮肤生理参数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两组患者T1、T2和T3时血清Cat S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Cat 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血清Cat S水平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方联合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面脂溢性皮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生理参数及血清Cat S水平,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湿方 吡美莫司乳膏 脂溢性皮炎 生理指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他克莫司联合红光对脂溢性皮炎的疗效及其对皮肤生理参数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丹 叶俊儒 +2 位作者 陈力 陈灿 陈静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6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红光对脂溢性皮炎的疗效及其对皮肤生理参数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6年3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74例脂溢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他克莫司组(单独组)...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红光对脂溢性皮炎的疗效及其对皮肤生理参数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6年3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74例脂溢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他克莫司组(单独组)和他克莫司+红光治疗组(联合组),每组各37例。单独组患者予以0.03%他克莫司乳膏,每日2次,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加用红光照射,疗程共4周。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皮肤生理参数和炎性因子水平的改变。结果单独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27%(26/37),显著低于联合组的91.89%(34/37)(χ~2=5.638,P=0.018);联合组的复发率为5.41%(2/37),明显低于单独组的21.62%(8/37)(χ~2=4.163,P=0.041),而且联合组真菌镜检阴性率明显高于单独组(P<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马拉色菌检出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皮肤含水量和p H值显著增加,TEWL、皮脂分泌率和IFN-γ水平明显降低,而且联合组皮肤含水量、皮脂分泌率、TEWL和IFN-γ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单独组(P<0.05);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IL-6、IL-8和TNF-α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别(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红光可显著提高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增加皮肤含水量,降低皮脂分泌率、TEWL和IFN-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红光照射 脂溢性皮炎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脂溢性皮炎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研究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13
12
作者 戴若以 顾小红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2期292-294,共3页
目的研究脂溢性皮炎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评分,并统计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主次关系。方法以2015年2—8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就诊的脂溢性皮炎患者314名为研究对象使用生活质量评... 目的研究脂溢性皮炎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评分,并统计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主次关系。方法以2015年2—8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就诊的脂溢性皮炎患者314名为研究对象使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测量HRQOL得分,并对脂溢性皮炎者的一般状况进行统计,同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统计对HRQOL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SDS平均得分为51.45±9.42。研究显示无抑郁情绪占56.1%;轻度抑郁情绪占33.1%;中度抑郁情绪占7.0%;重度抑郁情绪占3.8%。不同的脂溢性皮炎病程、年龄、睡眠时间之间HRQOL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辛辣饮食、是否饮酒、是否吸烟、是否锻炼、是否治疗也会导致HRQOL得分产生差异(P<0.05)。其中病程越长、年龄越大、睡眠时间不足的脂溢性皮炎患者HRQOL得分较低;辛辣饮食、饮酒、吸烟会降低HRQOL得分,而锻炼和治疗可提高HRQOL得分。影响HRQOL评分的7个最主要因素为:治疗、SDS得分、辛辣饮食、脂溢性皮炎病程、锻炼、饮酒、睡眠时间。其中HRQOL得分与治疗、锻炼、睡眠时间呈正相关(P<0.05),与SDS得分、辛辣饮食、脂溢性皮炎病程、饮酒呈负相关(P<0.05)。结论脂溢性皮炎患者HRQOL不佳,部分伴发心理抑郁。应加大对心理抑郁、3年以上病程患者的关注和重视,积极给予中西医治疗,戒除辛辣饮食和饮酒,鼓励患者多运动锻炼,保证充沛的睡眠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皮炎 抑郁 生命质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High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Colonization and Impaired Permeability Barrier in Facial Seborrheic Dermatitis 被引量:10
13
作者 Qian An Meng Sun +6 位作者 Rui-Qun Qi Li Zhang Jin-Long Zhai Yu-Xiao Hong Bing Song Hong-Duo Chen Xing-Hua Ga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4期1662-1669,共8页
Background:Seborrheic dermatitis (SD) is a common inflammatory skin condition.The etiology is unclear,although overgrowth of Malassezia on the skin has been suggested to cause SD.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col... Background:Seborrheic dermatitis (SD) is a common inflammatory skin condition.The etiology is unclear,although overgrowth of Malassezia on the skin has been suggested to cause SD.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colonization with Staphylococcus plays a role in facial SD,which was not well addressed previously.Methods:The study was conducted from September 1,2011 to February 20,2012 in the First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In the first phase,the study evaluated the level of transepidennal water loss (TEWL) and the number of colony-forming units (CFU) of Staphylococcus in defined skin areas of SD patients who wer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seropositive (HIV [+] SD [+] group,n =13),classical SD (HIV [-] SD [+] group,n =24) patients,H IV seropositive-non-SD (HIV [+] SD [-] group,n =16) patients,and healthy volunteers (HIV [-] SD [-] group,n 16).In the second phase,we enrolled another cohort of HIV (-) SD (+) patients who applied topical fusidic acid (n =15),tacrolimus (n =16),or moisturizer (n =12).Changes in the Seborrheic Dermatitis Area Severity Index (SDASI),TEWL,and Staphylococcus density were evaluated 2 weeks later.Comparisons of each index were performed using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and 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method.Results:The level of TEWL was greater through lesional sites in the HIV (+) SD (+) group than that in HIV (+) SD (-) and HIV () SD (-) group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18.873-47.071,P 〈 0.001 and 95% CI:28.755-55.936,P 〈 0.001,respectively).The number of CFU of Staphylococcus was greater in the HIV (+) SD (+) group than that in HIV (+) SD (-) and HIV (-) SD (-) groups (95% CI:37.487-142.744,P =0.001 and 95% CI:54.936-156.400,P 〈 0.001,respectively).TEWL was significantly more improved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tacrolimus and fusidic acid than that in those treated with moisturizers (95% CI:7.560 38.987,P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lmmunodeficiency Virus seborrheic dermatitis STAPHYLOCOCCUS
原文传递
枇杷清肺饮治疗肺胃蕴热型皮肤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宗超 叶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894-1896,共3页
目的:观察枇杷清肺饮治疗肺胃蕴热型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皮肤病患者,其中66例寻常痤疮、48例激素依赖性皮炎、42例脂溢性皮炎,辨证均为肺胃蕴热型,采用枇杷清肺饮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其疗效。结果:采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后... 目的:观察枇杷清肺饮治疗肺胃蕴热型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皮肤病患者,其中66例寻常痤疮、48例激素依赖性皮炎、42例脂溢性皮炎,辨证均为肺胃蕴热型,采用枇杷清肺饮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其疗效。结果:采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后,各组患者均获得理想效果,各个皮肤疾病类型的患者治疗后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痊愈55例,显效56例,有效27例,总有效率为88.5%。结论:枇杷清肺饮对肺胃蕴热型皮肤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清肺饮 肺胃蕴热型皮肤病 寻常痤疮、激素依赖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
下载PDF
中药冷喷联合红蓝光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应航宇 杨敏 +1 位作者 任金平 曾武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374-3376,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冷喷联合红蓝光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冷喷联合红蓝光治疗,对照组单用红蓝光治疗,疗程2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皮损面积、红斑、鳞屑、瘙痒等指标评... 目的:观察中药冷喷联合红蓝光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冷喷联合红蓝光治疗,对照组单用红蓝光治疗,疗程2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皮损面积、红斑、鳞屑、瘙痒等指标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3.3%)优于对照组(46.7%)(P<0.01)。除皮损面积外,治疗组治疗后红斑、鳞屑、瘙痒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冷喷联合红蓝光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安全有效,优于单用红蓝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皮炎 中药 冷喷 红蓝光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除湿消脂汤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肠胃湿热型面部脂溢性皮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毛毅 《四川中医》 2020年第7期173-176,共4页
目的:观察除湿消脂汤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肠胃湿热型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8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患处外搽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组在对照组外用药的基础上,再予口服除湿消脂汤,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 目的:观察除湿消脂汤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肠胃湿热型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8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患处外搽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组在对照组外用药的基础上,再予口服除湿消脂汤,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最终评定疗效,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观察其疗效、复发、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5%,5.88%,15%,对照组分别为80%、38.46%、32.5%。两组在症状总积分、总有效率、复发率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湿消脂汤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肠胃湿热型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更好、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皮炎 面部 肠胃湿热型 除湿消脂汤 他克莫司
下载PDF
姜黄消痤搽剂治疗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彭光辉 王海英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07-408,共2页
目的探讨姜黄消痤搽剂治疗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予姜黄消痤搽剂涂患处,对照组外用哈西奈德溶液。两组均早晚各用药1次,疗程为14天,疗程结束时评价疗效;随访2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23%,对照组为79.17%,两组比... 目的探讨姜黄消痤搽剂治疗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予姜黄消痤搽剂涂患处,对照组外用哈西奈德溶液。两组均早晚各用药1次,疗程为14天,疗程结束时评价疗效;随访2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23%,对照组为79.1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15.79%,对照组为47.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姜黄消痤搽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消痤搽剂 脂溢性皮炎
下载PDF
1103例健康人群及面部皮肤疾病患者蠕形螨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商继科 许淑珍 +3 位作者 姜桂艳 马颖 乔正君 张艳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0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调查健康人群和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类固醇皮炎等患者面部蠕形螨的检出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挤压法采集标本并镜下计数。结果95例健康成人和1008例面部疾病患者蠕形螨的总检出率分别为65.26%和77.38%;健康成人检... 目的调查健康人群和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类固醇皮炎等患者面部蠕形螨的检出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挤压法采集标本并镜下计数。结果95例健康成人和1008例面部疾病患者蠕形螨的总检出率分别为65.26%和77.38%;健康成人检出的蠕形螨均在50条以内;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类固醇皮炎患者的蠕形螨检出率分别为74.91%、91.93%、81.43%和89.58%,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蠕形螨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1P<0.05,χ2=14.548P<0.005,χ2=7.8655P<0.01和χ2=16.189P<0.005)。结论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类固醇皮炎患者的蠕形螨检出率高于健康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形螨 痤疮 酒渣鼻 脂溢性皮炎
下载PDF
苦甘香柏颗粒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碧莲 蔡玲玲 +4 位作者 李元文 张丰川 石磊 裴桂芳 钟非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24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苦甘香柏颗粒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阳性药物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20例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外用苦甘香柏颗粒,对照组外用2%酮康唑洗剂,一周2次,疗程共4周。观察治... 目的:观察苦甘香柏颗粒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阳性药物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20例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外用苦甘香柏颗粒,对照组外用2%酮康唑洗剂,一周2次,疗程共4周。观察治疗前、用药后7天、用药后14天、用药后28天的症状表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符合方案集(PPS)共101人,治疗组52人,有效率78.85%;对照组49人,对照组有效率为55.10%,两组临床综合疗效经x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苦甘香柏颗粒治疗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优于2%酮康唑洗剂且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甘香柏颗粒 脂溢性皮炎 酮康唑洗剂 符合方案集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脂溢性皮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林锐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11期158-158,F0003,F0004,共3页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浅表性、炎症性皮肤病,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发生,与皮肤表面毛囊部糠秕孢子菌大量生长有关的皮肤病,属于中医"白屑风"、"面游风"和"纽扣风"的范畴。在临床上,脂溢性皮炎是...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浅表性、炎症性皮肤病,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发生,与皮肤表面毛囊部糠秕孢子菌大量生长有关的皮肤病,属于中医"白屑风"、"面游风"和"纽扣风"的范畴。在临床上,脂溢性皮炎是皮肤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治疗多用口服抗组胺药、消炎药、抗真菌药及B族维生素,一时见效,但容易反复发作。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优势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脂溢性皮炎的中医临床研究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报道,现就近年来中医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皮炎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