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政治权力与科学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郎佩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94,共7页
如何处理公共政策制定中政治权力与科学分析的相互关系 ,建立起政治权力与科学分析的合理关系模式 ,是公共政策体制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发现 ,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 ,政治权力与科学分析的作用是不能相互取代... 如何处理公共政策制定中政治权力与科学分析的相互关系 ,建立起政治权力与科学分析的合理关系模式 ,是公共政策体制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发现 ,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 ,政治权力与科学分析的作用是不能相互取代的 ,二者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 ,但是 ,从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类的长远利益考虑 ,科学分析和人类理性应成为公共政策制定的主导。公共政策制定应加强科学分析 ,使政治权力的运用以科学分析为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 政治权力 科学分析 关系模式 政治行为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医院耗占比控制方法探讨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琼 沈雄山 +1 位作者 池晨 徐艳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9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 :有效控制医院耗材成本,合理使用耗材,切实减轻患者负担。方法 :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结合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费用对比,对医用耗材管理进行整改。结果:高值耗材、试剂类耗材、手术... 目的 :有效控制医院耗材成本,合理使用耗材,切实减轻患者负担。方法 :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结合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费用对比,对医用耗材管理进行整改。结果:高值耗材、试剂类耗材、手术室使用耗材等得到有效控制,在保证医疗供给的同时,耗占比逐步下降,切实减轻了患者负担。结论:通过精确数据分析、针对性量化指标、加强监督等手段可有效控制耗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占比 科学分析 精确控制 量化指标
下载PDF
松烟和油烟的表面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宏斌 余辉 +1 位作者 唐颐 杨光辉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9,共9页
作为制墨发展史中绝对主流的两种墨品松烟墨和油烟墨,其使用性能的差异往往和它们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直接相关。因此有必要对制墨原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准确测定。为此,对其原料松烟和油烟的主要组成、颗粒结构和分散状态进行研究... 作为制墨发展史中绝对主流的两种墨品松烟墨和油烟墨,其使用性能的差异往往和它们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直接相关。因此有必要对制墨原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准确测定。为此,对其原料松烟和油烟的主要组成、颗粒结构和分散状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联合采用Zeta电势测定、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程序升温脱附与质谱联用(TPD-MS)、热重(TG)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等不同表征方法,对两种烟料的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松烟和油烟不仅在颗粒尺寸、石墨化程度、比表面等方面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表面电荷、表面基团的种类、分布、相对含量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并进一步从黑度、色度、光泽、渗透、层次和稳定性等方面,讨论了松烟和油烟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与用墨性能之间的关系。希望可以更好地明确制墨原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一步与制墨工艺、墨的品质相关联,从而指导制墨工艺的改进提高。研究结果可为制墨工艺、墨的使用、鉴别和保存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墨 松烟 油烟 科学分析 表面化学
下载PDF
新疆出土铜鍑的初步科学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梅建军 王博 李肖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8-84,i008,共8页
对新疆出土的5件铜鍑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表明,4件早期铜鍑用红铜铸成,1件晚期铜鍑的成分为铜锡铅合金。由此推测,在公元前第一千纪,有可能已使用新疆当地的某一铜矿资源。本文还讨论了铜鍑在新疆的出现。
关键词 新疆 铜鍑 文物研究 类型 年代 冶金考古 青铜文化
原文传递
信阳罗山天湖墓地出土青铜器的检测分析及相关问题初探 被引量:10
5
作者 肖梦娅 楚小龙 +4 位作者 郁永彬 孙明 梅建军 陈坤龙 陈建立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5-145,共11页
本文利用金相组织观察和扫描电镜能谱对天湖墓地出土的部分青铜器进行了显微组织和成分分析,通过铅同位素比值、微量元素含量的测试,表明在天湖墓地、安阳殷墟两地所见青铜器成分有着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 罗山县 天湖墓地 商周之际 青铜器 科学分析
原文传递
几件明代斗彩和清代粉彩瓷片的科学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赵灵委 李青会 +2 位作者 董俊卿 刘松 江建新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109,共12页
为探索光谱学和光学技术组合对中国彩瓷的无损综合科学分析,科学揭示我国两种著名彩瓷斗彩和粉彩的宏观和微观特征,探讨其制作工艺,应用多光谱成像、超景深体视显微分析、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分析和激光拉曼光... 为探索光谱学和光学技术组合对中国彩瓷的无损综合科学分析,科学揭示我国两种著名彩瓷斗彩和粉彩的宏观和微观特征,探讨其制作工艺,应用多光谱成像、超景深体视显微分析、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分析和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对4件景德镇官窑烧制的明代斗彩瓷片和2件山西新绛县绛州州署衙遗址出土的清代粉彩瓷片,进行了面、点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类彩瓷的釉上彩与白釉域的化学成分有明显区别,明代斗彩的釉上彩中含有较高的铅元素,而清代粉彩的釉上彩中同时含有铅和砷。明代斗彩的深红色釉上彩为赤铁矿着色,而清代彩瓷片的红色釉上彩为赤铁矿着色,深红色釉上彩为朱砂着色;明代斗彩的绿彩为铜离子着色,青花呈色元素是钴。采用多光谱成像技术识别和分析了釉上彩区域一些隐藏的图像信息,同时也通过OCT成像技术直观分析了釉上彩区域的断面结构。研究为早期釉上彩瓷器制作工艺的认知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方法学参考。对这两种各具特色的彩瓷进行科学分析对认识中国古代陶瓷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彩 粉彩 釉上彩 科学分析
下载PDF
陕西省几座唐墓壁画白灰层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马珍珍 王丽琴 赵西晨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8,共7页
为了研究唐墓壁画白灰层的特性,本研究以乾陵等7座陕西唐墓壁画的白灰层为研究对象,使用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了样品的显微结构、物相、无机物和有机物含量以及力学强度,并探讨了... 为了研究唐墓壁画白灰层的特性,本研究以乾陵等7座陕西唐墓壁画的白灰层为研究对象,使用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了样品的显微结构、物相、无机物和有机物含量以及力学强度,并探讨了影响白灰层疏松程度、强度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白灰层主要由无机物组成,包括碳酸钙、二氧化硅和锰白云石,平均含量88.71%,有机物平均含量9.33%。白灰层厚度一般为3~5mm,平均孔径约1.77μm,总孔数大致为7920个/mm2,平均抗折强度约0.96MPa。无机物与有机物含量比与疏松程度呈反相关性;疏松程度与强度基本上呈反相关性。小孔径、低含水率、锰白云石可能会增大白灰层的强度。该工作深化了唐墓壁画白灰层的研究,为后期寻找更合适的渗透加固材料、工艺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墓壁画 白灰层 特性 科学分析
下载PDF
直面人性的真实——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 被引量:7
8
作者 罗炜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78-181,共4页
文章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产生的背景和《精神分析引论》的主要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对《精神分析引论》的学术价值和缺陷进行了分析。肯定精神分析是心理学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打破了人是百分之百的理性生物的神话... 文章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产生的背景和《精神分析引论》的主要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对《精神分析引论》的学术价值和缺陷进行了分析。肯定精神分析是心理学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打破了人是百分之百的理性生物的神话,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补充。同时,指出了其以偏概全,把性欲升华扩大到不仅是艺术,而且是人类一切文明的起源,幻想和空想的色彩浓厚,文章还就当代人的生存状况,说明了精神分析的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 产生背景 主要内容 科学分析 有益启示
下载PDF
我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生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金龙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64,共4页
随着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改革战略应当及时地由过去的“孤军深入”调整到“配套推进”战略。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症结主要不在于自身,而是在于与它紧密相关的各种生态要素,它包括自然、经济、政治、法... 随着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改革战略应当及时地由过去的“孤军深入”调整到“配套推进”战略。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症结主要不在于自身,而是在于与它紧密相关的各种生态要素,它包括自然、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国际等七个环境因素。必须从这些要素的综合考察出发,才能为我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实施“配套推进”战略提供理论基础和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划体制改革 生态因素 科学分析
下载PDF
从一片大足石刻千手观音表面金箔分析获得的信息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双林 陈卉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90-93,共4页
通过对一片大足千手观音脱落金箔的扫描电镜分析,发现了石刻贴金的工艺特征,如金箔的表面形态,金箔的成分,金箔之间的叠压关系,金箔与大漆的叠压关系,以及贴金过程中的缺陷。这些分析研究为了解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的制作工艺提供了科学信... 通过对一片大足千手观音脱落金箔的扫描电镜分析,发现了石刻贴金的工艺特征,如金箔的表面形态,金箔的成分,金箔之间的叠压关系,金箔与大漆的叠压关系,以及贴金过程中的缺陷。这些分析研究为了解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的制作工艺提供了科学信息,也为千手观音的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手观音 金箔 科学分析
下载PDF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颜料的科学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员雅丽 王江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5,共10页
为了解徐显秀墓壁画的颜料成分和制作工艺,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墓葬壁画颜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颜料均为无机颜料,红色颜料主要有铁红和朱砂;黄色颜料为密陀僧;黑色颜料为炭黑;灰色... 为了解徐显秀墓壁画的颜料成分和制作工艺,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墓葬壁画颜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颜料均为无机颜料,红色颜料主要有铁红和朱砂;黄色颜料为密陀僧;黑色颜料为炭黑;灰色为碳酸钙和炭黑的混合物;白色颜料有碳酸钙和含砷铅矿物,其中碳酸钙既为地仗层,又做颜料层,另外墓道白灰层则主要为石膏。分析结果为了解北齐时期墓葬壁画颜料的时代和技术特征提供了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显秀墓 壁画 颜料 科学分析
下载PDF
浅谈风水与居住建筑 被引量:4
12
作者 成丽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41-44,共4页
风水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建筑文化现象,它既有符合客观规律的经验性知识,又掺杂了大量的迷信内容.风水施加于居住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住宅选址、定位、室內布局等方面.现代建筑师及规划师应该积极利用其科学合理的成分,为居住建筑创... 风水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建筑文化现象,它既有符合客观规律的经验性知识,又掺杂了大量的迷信内容.风水施加于居住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住宅选址、定位、室內布局等方面.现代建筑师及规划师应该积极利用其科学合理的成分,为居住建筑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水 居住建筑 建筑文化 人文环境 传统建筑
下载PDF
考古遗存中酒类残留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温睿 李静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0-166,共7页
酒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复杂化进程关系密切,对古代酒及相关物质遗存的研究离不开对酒类残留物的分析。国际上对酒类残留物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生物标记物检测、植物微体化石分析和DNA分析三个领域。中国当代的酒类残留物研究借鉴了西方... 酒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复杂化进程关系密切,对古代酒及相关物质遗存的研究离不开对酒类残留物的分析。国际上对酒类残留物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生物标记物检测、植物微体化石分析和DNA分析三个领域。中国当代的酒类残留物研究借鉴了西方学者的研究方法,但尚未建立起针对不同类别酒残留物的标准分析流程和相应的数据库。西方针对葡萄酒等果酒体系建立的分析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的粮食酒体系。依托中国丰富的考古遗存,开展多学科交叉合作,建立起针对粮食酒体系的酒类残留物分析方法,是未来酒类残留物研究可能取得突破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酒 残留物 科技分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湖南岳阳罗城遗址2021年度出土铁器科学分析研究
14
作者 邹桂森 毕军涛 +2 位作者 盛伟 朱谨 韦星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1,共8页
罗城遗址是湖南岳阳一座重要的东周时期城址,考古单位已对其进行了多次发掘。在2021年度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少量铁器,采用金相分析对出土10件铁器进行科学研究。结果显示,铁器材质可分为白口铁、脱碳铸铁、韧性铸铁和铸铁脱碳钢。结合湖... 罗城遗址是湖南岳阳一座重要的东周时期城址,考古单位已对其进行了多次发掘。在2021年度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少量铁器,采用金相分析对出土10件铁器进行科学研究。结果显示,铁器材质可分为白口铁、脱碳铸铁、韧性铸铁和铸铁脱碳钢。结合湖南先秦时期出土铁器试验分析及罗城遗址发掘情况,初步揭示了在战国中晚期,该遗址居民已掌握了较成熟的生铁脱碳乃至生铁制钢技术,为研究楚文化的冶金技术提供了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考古 岳阳罗城 铁器 科学分析
宁波镇海鱼山遗址出土铜器的初步科学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颖琛 张吉 +1 位作者 雷少 陈坤龙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4-121,共8页
本文对宁波镇海鱼山遗址出土铜器及庶来遗址采集铜俑的填充金属进行了合金成分、金相及铅同位素比值分析。结果显示,鱼山遗址出土铜器材质以铜锡(铅)合金为主,合金化程度较高;成型工艺以铸造为主,部分器物可能经历过铸后加工。庶来遗址... 本文对宁波镇海鱼山遗址出土铜器及庶来遗址采集铜俑的填充金属进行了合金成分、金相及铅同位素比值分析。结果显示,鱼山遗址出土铜器材质以铜锡(铅)合金为主,合金化程度较高;成型工艺以铸造为主,部分器物可能经历过铸后加工。庶来遗址采集铜俑的填充物材质为铅金属。经分析的样品的铅同位素比值均处于先秦时期青铜器的常见范围内,相似同位素比值的铜器年代多处于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镇海与同时期中原及江汉等地区在金属资源的利用上似存在密切联系,铜器生产和流通反映出的区域关系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海鱼山遗址 铜器 科学分析 铅同位素 金属资源流通
原文传递
一件西周青铜壶的科学分析与保护修复 被引量:6
16
作者 凌雪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303-307,共5页
目的对一件锈蚀并残损的西周青铜壶进行科学分析和保护修复。方法采用了三维视频显微镜、X光机、XRD、XRF等仪器分析方法;运用物理和化学保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保护修复。结果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分析表明该青铜壶是铜、锡、铅组成的合金,... 目的对一件锈蚀并残损的西周青铜壶进行科学分析和保护修复。方法采用了三维视频显微镜、X光机、XRD、XRF等仪器分析方法;运用物理和化学保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保护修复。结果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分析表明该青铜壶是铜、锡、铅组成的合金,但是壶体和提梁使用了不同的原料;壶内部有铭文;表面覆盖有多种锈蚀产物,但未见有害锈。结论在科学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保护修复方案:表面清洗、稳定化处理、封护、提梁的补全与整形、作色,使得该件西周青铜壶得到了良好的修复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壶 科学分析 保护修复
下载PDF
山东滕州大韩东周墓地第一次发掘出土青铜器的科学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代全龙 张吉 +2 位作者 刘延常 郝导华 陈建立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4-183,共10页
本文对滕州大韩墓地第一次发掘出土的青铜器进行成分、金相及铅同位素比值分析。青铜容器的材质在春秋晚期主要为锡含量适中稳定的铅锡青铜;战国早期则多见高锡青铜。金相分析表明墓地出土的薄壁盘、匜等水器均为热锻成型,其中春秋晚期... 本文对滕州大韩墓地第一次发掘出土的青铜器进行成分、金相及铅同位素比值分析。青铜容器的材质在春秋晚期主要为锡含量适中稳定的铅锡青铜;战国早期则多见高锡青铜。金相分析表明墓地出土的薄壁盘、匜等水器均为热锻成型,其中春秋晚期的M43刻纹鉴是重要的早期刻纹铜器。大韩墓地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具有主次分明、类别多样的特征,主要利用的铅料类别与中原及北方地区一致,其余多类铅料资源可能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韩墓地 东周时期 青铜器 科学分析
原文传递
园林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科学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文刚 《价值工程》 2011年第15期80-81,共2页
园林工程中的建设管理是以市政工程原理为基础,包含有多项内容的管理方法。园林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科学进行极为重要,特别是在成本的控制方面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科学分析。
关键词 园林工程 施工管理 成本控制 科学分析
下载PDF
甘肃岷县占旗遗址出土寺洼文化铜器的初步科学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璐 梅建军 +3 位作者 陈坤龙 韩翀飞 马智全 陈国科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100,143,共11页
本文对甘肃岷县占旗遗址出土的30件铜器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初步探讨了该遗址出土铜器的技术特征:材质以铜锡铅三元合金为主,铅含量普遍较高;制作工艺以铸造为主,少量器物为锻制而成。这一特征与陇南地区早期齐家文化的铜器相比存在差异... 本文对甘肃岷县占旗遗址出土的30件铜器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初步探讨了该遗址出土铜器的技术特征:材质以铜锡铅三元合金为主,铅含量普遍较高;制作工艺以铸造为主,少量器物为锻制而成。这一特征与陇南地区早期齐家文化的铜器相比存在差异,以铜锡铅三元合金为主导的铜器技术在陇南地区洮河流域出现的时代最早,可能受到齐家文化及中原地区青铜文化等多元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首次揭示了洮河流域寺洼文化铜器的技术特征,为深入探讨甘青地区早期青铜技术的发展及寺洼文化与周边地区青铜文化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铜器 占旗遗址 寺洼文化 铜器成分
原文传递
石鼓山商周墓地出土青铜容器的科学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邵安定 李建西 +2 位作者 宋俊荣 丁岩 王颢 《文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8-107,共10页
本文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商周墓地出土的青铜容器进行了科学分析。结果表明,石鼓山青铜容器均为铸造而成,未见锻造工艺使用;石鼓山青铜容器的材质包括铜锡二元合金、铜锡铅三元合金以及铜铅二元合金三... 本文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商周墓地出土的青铜容器进行了科学分析。结果表明,石鼓山青铜容器均为铸造而成,未见锻造工艺使用;石鼓山青铜容器的材质包括铜锡二元合金、铜锡铅三元合金以及铜铅二元合金三种,而且材质类型与器物的文化属性存在明显的关联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深入认识商周之际青铜制作技术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鼓山商周墓 青铜容器 科学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