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北天然林优势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动态 被引量:112
1
作者 苏志尧 吴大荣 陈北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37-341,共5页
在粤北始兴县罗坝自然保护区以木荷、栲树和马尾松为优势的群落内 ,设置 10 0 0m2 样地 5个 ,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得野外资料 .通过对优势种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的研究 ,结果表明 ,木荷、栲树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 ,幼苗贮备达 15... 在粤北始兴县罗坝自然保护区以木荷、栲树和马尾松为优势的群落内 ,设置 10 0 0m2 样地 5个 ,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得野外资料 .通过对优势种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的研究 ,结果表明 ,木荷、栲树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 ,幼苗贮备达 15 3 8和 9763株·hm-2 ;种群从Ⅰ、Ⅱ级幼苗发育到幼树过程中死亡率较高 ;马尾松种群结构呈倒金字塔型 ,幼苗缺乏 ,幼树只有 4株·hm-2 ,但大树较多 ,达 44株·hm-2 ;在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的针阔混交群落中 ,马尾松、栲树种群分布格局为均匀分布 ;在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群落中 ,两者的空间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 ,但两者格局变化原因不同 ;木荷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在上述群落中均表现为集群分布 ,但聚集强度不同 ,K值为 0 42 80~ 0 975 0 ;木荷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其空间分布格局没有较大差别 ,总体上都是集群分布 .栲树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空间分布格局差别较大 ,除大树是均匀分布外 ,幼树、中树均趋于集群分布 ;马尾松种群分布格局中仅中树为集群分布 ,而幼树与大树均为均匀分布 .不同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空间分布格局的差异与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密切相关 .不同区组对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产生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结构 空间格局 木荷 栲树 马尾松
下载PDF
基质配比、缓释肥量和容器规格对木荷容器苗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3
2
作者 马雪红 胡根长 +1 位作者 冯建国 周志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509,共5页
采用析因试验设计,开展了基质配比、缓释肥施用量和容器规格对1年生木荷轻基质容器苗生长和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泥炭比例的提高,木荷容器苗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增加,而根系参数减少致使根冠比下降;当每立方米基质中缓释肥量在2.5... 采用析因试验设计,开展了基质配比、缓释肥施用量和容器规格对1年生木荷轻基质容器苗生长和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泥炭比例的提高,木荷容器苗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增加,而根系参数减少致使根冠比下降;当每立方米基质中缓释肥量在2.5 kg以上时,缓释肥施用量对木荷容器苗地上部分生长和根冠比的影响较小,但随着施用量的增大却会明显影响根系的发育;容器规格对木荷容器苗生长和质量影响显著,容器规格的增大可明显促进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及根系的发育,但根冠比有所下降。从苗木质量和育苗成本等综合考虑,木荷轻基质容器苗的优化培育方案为:基质的泥炭与谷糠比为7∶3,每立方米基质中缓释肥施用量为2.5 kg,容器规格为5.5 cm×10 cm。此外统计分析还表明,木荷容器苗质量不仅受基质配比、缓释肥施用量和容器规格主效应的影响,而且其主效应间还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即可根据基质配比相应地调整缓释肥施用量或改变容器规格大小,以达到低成本生产木荷优质容器苗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轻基质容器苗 基质配比 缓释肥 容器规格 苗木质量
下载PDF
鼎湖山植被演替过程中椎栗和荷木种群的动态 被引量:54
3
作者 彭少麟 方炜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11-318,共8页
森林群落的演替过程,是以各优势种群的动态为其表现特征的。本项研究系统地研究了鼎湖山森林植被演替过程各优势种群的动态。本文研究演替顶极建群种椎栗和荷木等阳生性种群的动态。结果表明其生态位宽度在演替过程中由入侵针叶林起逐... 森林群落的演替过程,是以各优势种群的动态为其表现特征的。本项研究系统地研究了鼎湖山森林植被演替过程各优势种群的动态。本文研究演替顶极建群种椎栗和荷木等阳生性种群的动态。结果表明其生态位宽度在演替过程中由入侵针叶林起逐渐开始增大,至阳生性为优势常绿阔叶树阶段时为最大,此后渐渐下降,但不会下降为零。在其演变过程中,这些阳生性的种群格局由集群分布演变为趋于随机分布;其与早期先锋种马尾松树种的生态位宽度重叠值和种间联结值由高向低转变,而与中生性树种却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值和种间联结值,但这两方面的值在后期有减弱的趋向。这些结果一方面说明该种群的先锋特性,另一方面也说明由于成熟群落的循环更新使群落结构出现不均匀与镶嵌,使这些阳生性先锋种群在演替的后期仍以一定数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演替 椎栗 荷木 种群动态 鼎湖山
下载PDF
木荷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4
4
作者 张文标 金则新 +1 位作者 柯世省 陈彤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2-498,共7页
运用LCA4型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系统,在自然条件下,于9月上旬的晴天里对空旷地生境中木荷叶片光合作用日进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木荷冠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为双峰型,在午间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得到净... 运用LCA4型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系统,在自然条件下,于9月上旬的晴天里对空旷地生境中木荷叶片光合作用日进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木荷冠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为双峰型,在午间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得到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最优化方程为Y=-5.0105+0.0052X1+0.3869X3-0.3576X4(复相关系数R=0.9558,F值=24.6384,显著水平p=0.0004,剩余标准差S=0.7893)。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和气温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有着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关系,是影响光合速率主要的环境因子,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净光合速率 环境因子 逐步多元回归 通径分析
下载PDF
杉木、木荷纯林及其混交林凋落物量和碳归还量 被引量:60
5
作者 杨智杰 陈光水 +1 位作者 谢锦升 杨玉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35-2240,共6页
2005年5月—2007年4月,研究了福建省建瓯市水土保持科教园内19年生杉木人工林、木荷人工林和杉-荷混交林凋落物量和碳归还量.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的年均凋落物量分别为2470.85、4171.96和4285.99 kg.hm-2.a-1,不同人工林中凋落物均以落... 2005年5月—2007年4月,研究了福建省建瓯市水土保持科教园内19年生杉木人工林、木荷人工林和杉-荷混交林凋落物量和碳归还量.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的年均凋落物量分别为2470.85、4171.96和4285.99 kg.hm-2.a-1,不同人工林中凋落物均以落叶为主,占林分年总凋落量的68.62%~87.26%.杉木人工林凋落物量在每年的4—5月、7月和12月出现3次较大峰值,而木荷人工林和杉-荷混交林凋落物量的峰值仅出现在每年的3月份.与人工纯林相比,混交林促进了阔叶树种的单株凋落物量增加,但抑制了针叶树种的凋落物量.落叶是3种人工林凋落物碳归还的主体,人工林碳年归还总量大小顺序与年均凋落量相同,其中杉-荷混交林最高(2.12 t.hm-2.a-1),杉木人工林最低(1.19 t.hm-2.a-1).与针叶和阔叶人工纯林相比,针阔混交林的凋落量大、碳归还量高,具有良好的碳吸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木荷 混交林 凋落物 碳归还量
原文传递
木荷苗木性状的种源变异和地理模式 被引量:48
6
作者 张萍 金国庆 +2 位作者 周志春 余琳 范辉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198,共7页
利用来自7省区36个木荷种源在浙江淳安和福建建瓯两试验点的苗期测定材料,研究其苗木生长、根系特征和叶片形态等12个性状的种源差异及其地理变异模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主根长、侧根长和叶片颜色在种源间无显著差异外,其它性状的种... 利用来自7省区36个木荷种源在浙江淳安和福建建瓯两试验点的苗期测定材料,研究其苗木生长、根系特征和叶片形态等12个性状的种源差异及其地理变异模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主根长、侧根长和叶片颜色在种源间无显著差异外,其它性状的种源效应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种源苗木性状与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发现,苗高、叶片特征(叶片数、叶片宽、叶片厚)及秋末嫩叶颜色等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产地温度则是造成这种纬向变异模式的主要环境作用因子。与北部种源比较,南部种源生长快,叶片数量多,但叶片较薄较窄,其秋末嫩叶颜色变化对寒冷信号反应敏感。影响木荷种子性状表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产地的年降水量。以苗高为标准,分别在两地点初选出优良种源10个,它们多来自25°N左右的木荷自然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苗木性状 种源变异 地理变异 种源选择
下载PDF
木荷地理遗传变异和优良种源初选 被引量:51
7
作者 周志春 范辉华 +3 位作者 金国庆 王月生 陈奕良 饶龙兵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8-724,共7页
在2005年底,对福建建瓯、浙江淳安和庆元的3年生37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进行了全面调查,系统研究了幼林生长和分枝性状的种源差异、种源与环境互作及地理变异模式。结果表明:木荷树高、当年抽梢长度、地径、冠幅及侧枝总数、侧枝长和... 在2005年底,对福建建瓯、浙江淳安和庆元的3年生37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进行了全面调查,系统研究了幼林生长和分枝性状的种源差异、种源与环境互作及地理变异模式。结果表明:木荷树高、当年抽梢长度、地径、冠幅及侧枝总数、侧枝长和侧枝粗等分枝性状都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木荷地理种源分化明显。造林区立地生境和造林地立地条件对木荷种源生长影响显著,如福建建瓯点3年生种源平均树高较北缘区浙江淳安点和高海拔山地浙江庆元点分别提高了24.1%和18.0%。木荷树高、当年抽梢长度、冠幅、侧枝总数等存在显著的种源×地点和种源×重复/地点互作,不同种源在各区试点上的生长相对表现差异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木荷生长和分枝性状的地理变异模式因区试点环境条件差异而迥异。在中心分布区的福建建瓯点,种源生长和分枝性状与产地纬度相关性显著,呈典型的纬向地理变异模式,速生种源主要来源于分布区的中南部;在北缘区的浙江淳安点,种源高径生长与产地经纬度相关性较小,仅发现侧枝总数和树冠浓密度与产地纬度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速生种源主要来源于分布区的中部;而在较高海拔区的浙江庆元点,由于环境相对恶劣,木荷种源生长和分枝性状与产地纬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偏北部种源的早期生长表现较好。基于种源幼林测定结果,分别从中心分布区和北缘区初选了一批速生用材和生物防火优良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种源试验 种源选择 地理变异 种源与环境互作 生物防火 速生用材
下载PDF
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45
8
作者 曹汉洋 陈金林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58-161,共4页
通过对 1 5年生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及其 4种不同混交林共计 7种试验处理的调查 ,从林分生长状况、林下土壤养分和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 3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4种混交林在以上 3个方面均优于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 .
关键词 杉木 马尾松 木荷 混交林 生产力
下载PDF
提高CO_2浓度对两种亚热带树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韦彩妙 林植芳 孔国辉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6年第2期123-130,共8页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优势乔木树种裂壳锥(Castanopsisfissa (Cham p.ex Benth.) Rehd.etWils.)和荷木(Schim a superba Gardn.etCham p.)幼苗,盆...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优势乔木树种裂壳锥(Castanopsisfissa (Cham p.ex Benth.) Rehd.etWils.)和荷木(Schim a superba Gardn.etCham p.)幼苗,盆栽于自然条件(CO2 浓度350 μL·L- 1)或高CO2 浓度为500 μL·L- 1和空气CO2(350 μL·L- 1)的半开顶式气罩中。在生长最旺盛的6~9 月份,高浓度CO2 条件下生长的叶片,其光合速率比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提高79% ~95% 。当叶片在350 μL·L- 1和500 μL·L- 1的CO2 浓度下测定时,其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高浓度CO2 下生长的叶片其光合速率-CO2 浓度响应曲线比对照(350 μL·L- 1)高,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低,但叶绿素a 和b 的比值及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值不变。高浓度CO2 下生长的叶片气孔导度明显降低。两种植物在85 d 的高浓度CO2 的生长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树种 裂壳锥 荷木 光合作用 CO2浓度
下载PDF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栲树和木荷成为优势种的原因 被引量:36
10
作者 丁圣彦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79-83,共5页
通过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的群落生态学调查 ,确认栲树 (CastanopsisfargesiiFranch .)和木荷 (SchimasuperbaGandn .etChamp .)属于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群落的优势种 .为了揭示栲树和木荷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成为优势... 通过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的群落生态学调查 ,确认栲树 (CastanopsisfargesiiFranch .)和木荷 (SchimasuperbaGandn .etChamp .)属于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群落的优势种 .为了揭示栲树和木荷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成为优势种的原因 ,研究了栲树和木荷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一些生理生态学特性 .结果表明 ,在常绿阔叶林演替的后期 ,栲树结实能力强、种子萌发率高、产生幼苗较多且其萌生能力较强 ,更新后备充足 ;而木荷虽然种子在群落中保存时间短而萌发率较低 ,但萌生能力也较强 .与其它常绿阔叶树种相比 ,栲树和木荷的分枝能力较强 ,物质作用面较大 ,光合速率较高等特性为它们成为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群落优势种奠定了生物学和生理生态学方面的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栲树 木荷 优势种 演替系列 常绿阔叶林 植物群落 群落演替
下载PDF
木荷凋落物分解及对土壤作用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陈堆全 《福建林业科技》 2001年第2期35-38,共4页
在福建省永春碧卿林场开展的木荷凋落物分解及土壤淋溶试验表明 :木荷人工林凋落物量和养分积累量下坡 >中坡 >上坡 ,养分积累量Ca >N >K >Mg >Fe >P >Zn >Cu ;凋落物分解的失重率Ws与时间t之间存在Ws =34 4... 在福建省永春碧卿林场开展的木荷凋落物分解及土壤淋溶试验表明 :木荷人工林凋落物量和养分积累量下坡 >中坡 >上坡 ,养分积累量Ca >N >K >Mg >Fe >P >Zn >Cu ;凋落物分解的失重率Ws与时间t之间存在Ws =34 45 2Lnt -3 0 741(R =0 98)的对数关系 ;木荷凋落物可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 ,提高土壤和下渗液的盐基量 ,提高土壤pH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凋落物 土壤酸化 分解 养分积累
下载PDF
江西千烟洲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蓄积特征 被引量:42
12
作者 马泽清 刘琪璟 +2 位作者 徐雯佳 李轩然 刘迎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共7页
基于测树学及遥感技术研究了江西千烟洲试验站人工林的碳蓄积特征。使用林木各器官的相对生长模型,结合林分调查,估算了标准木器官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布,进而获得单位面积及整个小流域森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利用IKONOS遥感图像进行目视判... 基于测树学及遥感技术研究了江西千烟洲试验站人工林的碳蓄积特征。使用林木各器官的相对生长模型,结合林分调查,估算了标准木器官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布,进而获得单位面积及整个小流域森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利用IKONOS遥感图像进行目视判读,计算不同类型人工林的面积。林龄19年的马尾松、湿地松、杉木的单株标准木地上部分碳含量分别为29.0、25.6和23.3kg;杉木林、马尾松林、湿地松林、木荷林、针阔混交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为14088、8768、7542、13215和8359g·m-2;人工林地上部分平均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为8257和3979g·m-2;遥感估算的千烟洲面积为207.96hm2,其中78.8%为森林和柑橘园;全区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和活体碳储量分别是13291和6336t;人工林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79.24%,是千烟洲试验区最大的碳库;研究区地上生物量从1983年的256g·m-2增长到2005年的6391g·cm-2,增长了25倍。人工造林显著地固定了大气中的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烟洲 碳储量 生物量 马尾松 湿地松 杉木 木荷
下载PDF
木荷马尾松混交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董林水 陈礼光 +2 位作者 郑郁善 林文革 童美坤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44-247,共4页
通过对木荷马尾松不同混交比例的林分生物量、蓄积量、生长状况和空间利用方面的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一定的密度下 ,选择适宜的混交比例能显著提高林分生产力及空间利用率。当密度为 3 15 0株 /hm2 时 ,混交比例为 1∶1的 7年生林分生... 通过对木荷马尾松不同混交比例的林分生物量、蓄积量、生长状况和空间利用方面的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一定的密度下 ,选择适宜的混交比例能显著提高林分生产力及空间利用率。当密度为 3 15 0株 /hm2 时 ,混交比例为 1∶1的 7年生林分生物量最大达m/ 82 .90t·hm-2 ,蓄积量最大为V/ 2 4.73m3·hm-2 ,叶生物量m/ 14.2 7t·hm-2 ,林分生长状况良好 ;该处理林分 ,空间利用率高 ,生物量或蓄积量比其它模式提高 30 %~ 80 % ,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马尾松 混交林 混交比例 生物量 空间利用 生产力 蓄积量
下载PDF
光强对四种亚热带树苗生长特征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28
14
作者 温达志 孔国辉 +1 位作者 林植芳 叶万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5-132,共8页
鼎湖山亚热带森林优势树种藜蒴、荷木、黄果厚壳桂和马尾松2-3年生树苗,盆栽于16%、40%和100%的自然光下生长16个月.3种阔叶树无论在全自然光还是在弱光下均能较好地存活,遮光下的马尾松则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全光下的马尾松、... 鼎湖山亚热带森林优势树种藜蒴、荷木、黄果厚壳桂和马尾松2-3年生树苗,盆栽于16%、40%和100%的自然光下生长16个月.3种阔叶树无论在全自然光还是在弱光下均能较好地存活,遮光下的马尾松则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全光下的马尾松、黄果厚壳桂树苗的基径和树高生长大于遮光下的树苗.4个树种的侧枝数均随光照的减弱而下降.在不考虑新老叶更新的情况下,全光下的藜蒴、黄果厚壳桂单株叶片数大于弱光下的树苗,而荷木则相反.如果以全光下单株树苗干物质量为100%,那么在相对光照为40%和16%下生长的马尾松、黄果厚壳桂、荷木和藜蒴单株树苗的干物质量分别为57.4%和32.7%、73.8%和62.1%、78.0%和78.6%、93.9%和76.2%.不同光强下的藜蒴、荷木地上部分干物质量的变化不大,地下部分则随光照的减弱而下降,马尾松、黄果厚壳桂无论地上还是地下部分干物质量均随光强的减弱而明显减少.遮光下生长的3个阔叶树种树苗的冠根比(CRR)、叶重比(LWR)、叶面积比(LAR)和比叶面积(SLA)均高于全光下的树苗.马尾松为喜光树种,对阴生环境的适应能力极为有限;黄果厚壳桂为耐阴树种,在全光下仍然比遮光条件下生长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蒴 荷木 黄果厚壳桂 马尾松 光强 生长 树苗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条件下木荷幼苗光合特性、生物量与C、N、P分配格局 被引量:41
15
作者 李明月 王健 +3 位作者 王振兴 吴晓燕 黄儒珠 朱锦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69-1577,共9页
设置模拟氮沉降的控制试验,以NH4NO3作为外加氮源,设计CK(0 kg N hm-2·a-1)、LN(50 kg N hm-2·a-1)、MN(100 kgN hm-2·a-1)、HN(150 kg N hm-2·a-1)4个处理,历时9个月,测定木荷(Schima superba)幼苗的光合特性、生... 设置模拟氮沉降的控制试验,以NH4NO3作为外加氮源,设计CK(0 kg N hm-2·a-1)、LN(50 kg N hm-2·a-1)、MN(100 kgN hm-2·a-1)、HN(150 kg N hm-2·a-1)4个处理,历时9个月,测定木荷(Schima superba)幼苗的光合特性、生物量和C、N、P含量及其分配格局对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1)木荷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随着氮处理水平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特点,在中氮处理下极显著增加(P<0.01)。氮处理降低了幼苗的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在低氮处理下显著降低(P<0.05),暗呼吸速率在低中氮处理下极显著降低(P<0.01),高氮处理下显著降低(P<0.05)。未见氮处理对表观量子效率产生显著影响。(2)氮处理促进了木荷的全株生物量以及各部分生物量的增长。随着氮处理水平的增加,叶重比呈升高的趋势,而根重比和根冠比呈降低的趋势,在高氮处理下叶重比的增加和根重比、根冠比的降低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3)氮沉降促进各器官N含量的增加,在高氮处理下根和茎中N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叶中N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各器官C含量随着氮沉降程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中氮处理下根和茎中C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叶中C含量显著增加(P<0.05)。但各器官P含量变化趋势各不相同,随着氮的增加,根中P含量是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茎和叶中P含量是呈降低的趋势。氮沉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木荷各器官的C/N比值而增加了N/P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木荷 光合特性 生物量分配 CNP分配
下载PDF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木荷群落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胡正华 于明坚 +2 位作者 丁炳扬 方腾 陈启瑺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0-236,共7页
通过对木荷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木荷群落植物种类丰富,科属组成分散,区系成分复杂。从属的地理成分来看,热带分布的属多于温带分布的属。群落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地下芽植物次之。该群落叶的性质以小型叶、单叶、草质、非... 通过对木荷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木荷群落植物种类丰富,科属组成分散,区系成分复杂。从属的地理成分来看,热带分布的属多于温带分布的属。群落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地下芽植物次之。该群落叶的性质以小型叶、单叶、草质、非全缘为主。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地上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一定数量的层间植物。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大小依次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木荷 群落 生活型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木荷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32
17
作者 金则新 李钧敏 蔡琰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43-1147,共5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浙江天台山不同海拔高度木荷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用12个引物对4个木荷种群共80个样品进行扩增,共检测到170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54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90.59%。木荷总的Shannon信息指数(I)为0.50...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浙江天台山不同海拔高度木荷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用12个引物对4个木荷种群共80个样品进行扩增,共检测到170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54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90.59%。木荷总的Shannon信息指数(I)为0.5033,Nei指数(h)为0.3408,表明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高。而种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比种水平低,P平均为63.68%,I平均为0.3789,h平均为0.2608。AMOVA分子差异分析表明,在总的遗传变异中,29.56%的变异存在于种群间,70.44%的变异存在于种群内,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2348。木荷种群间的基因流为1.6293,4个种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ISSR 海拔
下载PDF
7年生木荷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地理遗传变异及种源选择 被引量:37
18
作者 王秀花 陈柳英 +3 位作者 马丽珍 范辉华 叶穗文 周志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7-313,共7页
针对福建建瓯的7年生33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研究揭示其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及地理变异模式,并依据聚类分析结果进行速生优质种源选择。结果表明,木荷胸径、树高、枝下高、材积指数和木材基本密度等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种源... 针对福建建瓯的7年生33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研究揭示其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及地理变异模式,并依据聚类分析结果进行速生优质种源选择。结果表明,木荷胸径、树高、枝下高、材积指数和木材基本密度等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种源变异,其中以材积指数的种源变异最大。木荷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主要受产地温度影响,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来自纬度较低、温度较高产地的木荷种源,其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数等生长量较大,木材基本密度较小。木荷各性状间也存在相关性,其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呈显著负相关。除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外,不同重复间的微立地效应也非常显著,在较差立地条件下,木荷种源的生长量较小,但木材基本密度呈现增大趋势。基于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进行种源聚类,可大致将木荷划分为中心种源区、中部种源区和北部种源区3个种源区。同时,以高于材积指数和木材基本密度种源总体均值为选择标准,分别初选出17个速生型和11个速生优质型木荷优良种源,其中多数优良种源来源于南岭山脉—武夷山脉的中心种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生长 木材基本密度 种源变异 种源选择
下载PDF
不同生境、初植密度及林龄木荷人工林生长、材性变异及林分分化 被引量:36
19
作者 楚秀丽 王艺 +2 位作者 金国庆 范辉华 周志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2-159,共8页
木荷( Schima superba)为山茶科( Teaceae)木荷属( Schima)常绿阔叶大乔木,为我国亚热带地带性常绿阔叶林主要建群、高效生态树种及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主栽树种,被列为我国南方重要珍贵优质阔叶用材造林树种之一(阮传成等,199... 木荷( Schima superba)为山茶科( Teaceae)木荷属( Schima)常绿阔叶大乔木,为我国亚热带地带性常绿阔叶林主要建群、高效生态树种及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主栽树种,被列为我国南方重要珍贵优质阔叶用材造林树种之一(阮传成等,1995)。因其适应性强、速生丰产性高、材质优异及育苗容易、造林成效好等特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福建和广东等南方省区已营建了上万公顷的木荷人工林,但受地理气候因子、立地条件和营林措施等不同因素影响,各地木荷人工造林的成效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人工林 生长 木材基本密度 径阶分布
下载PDF
木荷种源遗传多样性和种源区初步划分 被引量:34
20
作者 张萍 周志春 +2 位作者 金国庆 范辉华 胡红宝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42,共5页
利用RAPD分子标记研究我国高效生物防火和优良用材树种木荷主要分布区15个地理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显示,木荷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木荷种内平均基因多样度为0.3636。研究发现木荷种源Shannon表型多样性与产地纬度呈显著... 利用RAPD分子标记研究我国高效生物防火和优良用材树种木荷主要分布区15个地理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显示,木荷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木荷种内平均基因多样度为0.3636。研究发现木荷种源Shannon表型多样性与产地纬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南部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北部种源,从而推测25°N左右的自然分布区可能是木荷的分布中心。木荷有27.14%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间,而72.86%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地理种源内。基于分子水平上的种源聚类,可将木荷分布区划分为3个种源区:北缘种源区(安徽南部和浙江北部)、中部种源区(南岭以北、浙江南部以南)和南部种源区(南岭以南),而南部种源区和中部种源区又都可再分为东部和西部2个种源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RAPD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种源区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