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生长的磷营养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34
1
作者 许海 杨林章 +1 位作者 茅华 刘兆普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21-924,共4页
在无磷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最浓度的磷,对经过磷饥饿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ntginosa和斜牛栅藻Scendesmus obliquus进行一次性培养,比较研究磷饥饿下两种藻对外源磷的生长反直,并应用Monod方程计算了两种藻的营养动力学参数(Uma... 在无磷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最浓度的磷,对经过磷饥饿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ntginosa和斜牛栅藻Scendesmus obliquus进行一次性培养,比较研究磷饥饿下两种藻对外源磷的生长反直,并应用Monod方程计算了两种藻的营养动力学参数(Umax、Ks)。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现存量快速增加的磷质量浓度在0.020-0.200mg·L^-1之间,比生长速率快速增长的磷质最浓度在0.00-0.200mg·L^-1之间,斜生栅藻现存量快速增加的磷质量浓度在0.02--400mg·L^-1之间,比生长速率快速增长的磷质量浓度在0.020~0.500mgL^-1之间。无论在现存量上还是在生长速率上,铜绿微囊藻适宜的磷质量浓度都比斜生栅藻的低。铜绿微囊藻的最大生长速率和半饱和常数分别为0.229/d、0.026mg·L^-1;斜生栅藻的最大生长速率和半饱和常数分别为0.395/d、0.031mg·L^-1。生长动力学参数表明:当磷缺乏的情况下,铜绿微囊藻容易形成优势,专磷丰富的情况下,斜生栅藻容易形成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斜生栅藻 生长动力学
下载PDF
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生长的氮营养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31
2
作者 许海 杨林章 刘兆普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3,共5页
利用批量培养试验比较研究了氮限制条件下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uosa)和斜生栅藻(Scendesmus obliquus)对氮的生长反应,并应用Monod方程计算了2种藻的营养动力学参数(μmax和Kn).结果表明,ρ(氮)为0~2.00mg/L时... 利用批量培养试验比较研究了氮限制条件下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uosa)和斜生栅藻(Scendesmus obliquus)对氮的生长反应,并应用Monod方程计算了2种藻的营养动力学参数(μmax和Kn).结果表明,ρ(氮)为0~2.00mg/L时铜绿微囊藻比增长率快速增长;ρ(氮)为0~4.00mg,L时斜生栅藻比增长率快速增长.铜绿微囊藻的最大比增长率(μmax)为0.23d^-1,半饱和常数(Kn)为0.14mg/L;斜生栅藻的μmax为0.4.1d^-1,Kn为0.24mg/L.根据生长动力学参数可以预测,当氮缺乏时,铜绿微囊藻容易形成优势,当氮丰富时,斜生栅藻容易形成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斜生栅藻 生长动力学
下载PDF
2种微藻对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态氮的净化作用 被引量:26
3
作者 刘盼 贾成霞 +3 位作者 杨慕 曲疆奇 张楠 张清靖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9-393,共5页
在水温26℃下采用室内培养法,将蛋白核小球藻和斜生栅藻分别置于0.5、1.0、2.0、4.0、8.0mg/L 5种质量浓度的氨氮(NH_4^+-N)和亚硝态氮(NO_2^--N)的培养液中,培养14d,每隔2d分别测定培养液中NH_4^+-N和NO_2^--N的质量浓度和藻类密度。... 在水温26℃下采用室内培养法,将蛋白核小球藻和斜生栅藻分别置于0.5、1.0、2.0、4.0、8.0mg/L 5种质量浓度的氨氮(NH_4^+-N)和亚硝态氮(NO_2^--N)的培养液中,培养14d,每隔2d分别测定培养液中NH_4^+-N和NO_2^--N的质量浓度和藻类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8.0mg/L时蛋白核小球藻对NH_4^+-N和NO_2^--N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82.5%和75.75%;而斜生栅藻在4.0 mg/L时对NH_4^+-N的去除率最高,为86.75%;在0.5mg/L时对NO_2^--N的去除率最高,为83.75%。在高质量浓度NH_4^+-N和NO_2^--N时蛋白核小球藻的扩繁速度更快,而斜生栅藻则在中低质量浓度NH_4^+-N和NO_2^--N溶液中更易增殖。利用不同藻类特性增殖藻类净化养殖水体中的NH_4^+-N和NO_2^--N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富营养化水体 蛋白核小球藻 斜生栅藻 氨氮 亚硝态氮
下载PDF
不同Cu^(2+)浓度处理对斜生栅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陈雷 郑青松 +1 位作者 刘兆普 晋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31-1235,共5页
利用浮游植物荧光仪(phyto-PAM)研究了不同Cu2+浓度不同时间(12、24、36和48h)处理后,斜生栅藻Scendesmus obliquus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的变化。测定的主要参数有: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Yield),P... 利用浮游植物荧光仪(phyto-PAM)研究了不同Cu2+浓度不同时间(12、24、36和48h)处理后,斜生栅藻Scendesmus obliquus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的变化。测定的主要参数有: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Yield),PSⅡ潜在活性(Fv/Fo),最大相对电子传递效率(rETRmax,即Pm),光能利用效率(α)和细胞密度(A650nm值),叶绿素a、叶绿素b及胡萝卜素含量。结果表明:高浓度Cu2+处理(20~100μmol·L-1)下,Fv/Fm、Yield、Fv/Fo、rETR、α以及细胞密度等参数随着胁迫时间延长,数值下降幅度显著,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也明显下降,低浓度Cu2+处理(0~10μmol·L-1)时上述参数变化不显著。可见,高浓度Cu2+(40~100μmol·L-1)处理对斜生栅藻有显著的胁迫抑制作用,低浓度Cu2+处理(0~10μmol·L-1)对其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处理 斜生栅藻 生长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不同重金属离子胁迫对斜生栅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琳 刘冉 +3 位作者 李文慧 陈雷 赵荷娟 郑青松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3-747,共5页
利用浮游植物荧光仪(phyto-PAM)研究了不同浓度重金属离子(Cu2+、Mn2+和Zn2+)不同时间(12、24、48、72和96 h)处理对斜生栅藻(Scendesmus obliquus)细胞密度(D650)、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最大相对电... 利用浮游植物荧光仪(phyto-PAM)研究了不同浓度重金属离子(Cu2+、Mn2+和Zn2+)不同时间(12、24、48、72和96 h)处理对斜生栅藻(Scendesmus obliquus)细胞密度(D650)、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最大相对电子传递效率(Re,t,max)、半饱和光强(IK)和光能利用效率(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金属离子在12和24 h时对斜生栅藻的生长均无明显影响;48 h处理下,Cu2+和Zn2+可显著抑制斜生栅藻生长;96 h处理下,除100μmol·L-1Mn2+依然对斜生栅藻生长无显著影响外,其他所有处理均显著抑制斜生栅藻生长,其中Cu2+对藻生长的抑制效应最为明显。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Y、Re,t,max、IK和α参数值下降,且下降幅度逐步增大。总体来看,各重金属离子对斜生栅藻的毒性大小顺序为Cu2+>Zn2+>Mn2+。Re,t,max、Y和IK参数可用于评价斜生栅藻对Mn2+和Zn2+的适应性,而所有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可用于评价斜生栅藻对Cu2+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生栅藻 CU^2+ MN^2+ ZN^2+ 叶绿素荧光参数 毒性
下载PDF
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对氮磷饥饿的耐受能力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许海 吴雅丽 +2 位作者 杨桂军 朱广伟 秦伯强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79-884,共6页
在太湖微囊藻水华暴发期间,监测了梅梁湾水体中叶绿素a和氮磷营养盐的动态变化,并通过批量培养实验研究了氮磷缺乏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以探讨两种藻对氮磷饥饿的耐受能力对微囊藻水华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华期间,水... 在太湖微囊藻水华暴发期间,监测了梅梁湾水体中叶绿素a和氮磷营养盐的动态变化,并通过批量培养实验研究了氮磷缺乏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以探讨两种藻对氮磷饥饿的耐受能力对微囊藻水华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华期间,水体的氮磷营养盐浓度并不高,并处于波动状态;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对氮磷饥饿的耐受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在无磷培养基中,铜绿微囊藻能保持8天的指数生长,而斜生栅藻在无氮或无磷培养基中生长都非常缓慢。两种藻对磷饥饿的耐受能力均高于氮。通过生长速率的比较,发现铜绿微囊藻对磷饥饿的耐受能力明显高于斜生栅藻,因此更能够适应波动的营养供给条件。对营养盐饥饿耐受能力的不同导致两种藻在营养盐波动的情况下微囊藻更易取得优势,成为水华期间浮游植物的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斜生栅藻 生长速率
下载PDF
基于^(15)N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斜生栅藻对硝氮和氨氮吸收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包苑榆 钟萍 +2 位作者 韦桂峰 郭海森 刘正文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20,共5页
硝氮(NO3--N)和氨氮(NH4+-N)是水体中无机氮的主要形态。利用15N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了斜生栅藻(Scendesmus obliquus)对NO3--N和NH4+-N的吸收特征。结果显示,在相同浓度条件下,斜生栅藻对NH4+-N的吸收速率显著高于对NO3--N的吸收率,在18... 硝氮(NO3--N)和氨氮(NH4+-N)是水体中无机氮的主要形态。利用15N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了斜生栅藻(Scendesmus obliquus)对NO3--N和NH4+-N的吸收特征。结果显示,在相同浓度条件下,斜生栅藻对NH4+-N的吸收速率显著高于对NO3--N的吸收率,在180min的试验中,对15NH4+-N的吸收速率为0.62~1.15μmol/(g·min);对15NO3--N的吸收速率为0.08~0.15μmol/(g·min)。在NO3--N和NH4+-N2种形态氮源同时存在的混合组中,斜生栅藻对NO3--N的吸收速率[0.12~1.00μmol/(g·min)]显著低于NO3--N作为唯一氮源的单一组[0.78~1.23μmol/(g·min)],表明NH4+-N的存在对藻类吸收NO3--N有抑制作用。在14NO3--N和15NO3--N同时存在时,斜生栅藻优先吸收14NO3--N,产生同位素分馏效应,但不同形态氮对藻类氮吸收的影响远远大于同位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稳定同位素 斜生栅藻 硝氮 氨氮
下载PDF
斜生栅藻对振荡和磷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培丽 沈宏 +2 位作者 陈文捷 石彭灵 谢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3-448,共6页
为了探讨水文条件的变化对常见绿藻水华发生的潜在影响,实验以斜生栅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水流状态及磷浓度对其生长及磷利用策略的影响。实验分别设置静止条件(0 r/min)、低振荡条件(90 r/min)和高振荡条件(120 r/min),同时设置磷限制(0... 为了探讨水文条件的变化对常见绿藻水华发生的潜在影响,实验以斜生栅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水流状态及磷浓度对其生长及磷利用策略的影响。实验分别设置静止条件(0 r/min)、低振荡条件(90 r/min)和高振荡条件(120 r/min),同时设置磷限制(0.2 mg/L)和磷充足(2 mg/L)两组磷浓度,整个实验过程为3周。实验过程测定的指标为:比生长速率、胞外碱性磷酸酶活性、叶绿素a含量以及磷吸收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1)同静止条件相比,低振荡和高振荡条件均能显著降低斜生栅藻的比生长速率,但是两种不同磷浓度下其比生长速率却无显著性差异。(2)在实验第21天时,振荡条件培养下,斜生栅藻的胞外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静止条件培养,与此相反,胞内磷浓度却显著高于静止条件。(3)在磷限制条件下斜生栅藻的叶绿素a含量显著降低,同时两种振荡条件培养均使其在磷充足条件下叶绿素a含量降低。(4)通过磷吸收动力学参数的比较,静止条件培养的斜生栅藻对磷的亲和力高于其在振荡条件下。由此可见,斜生栅藻适应于静止无扰动且磷营养丰富的水体,随着水体中磷浓度进一步升高,静止和水流缓慢的水体存在导致像斜生栅藻这一类绿藻发生水华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生栅藻 振荡 比生长速率 磷吸收 碱性磷酸酶 叶绿素a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斜生栅藻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应成琦 陆建学 +2 位作者 么宗利 周凯 来琦芳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9-435,共7页
在不同盐度(5,10,15,20,25)和碳酸盐碱度(5,10,15,20,25,30,35 mmol/L)胁迫下,研究了胁迫后(1~7 d内)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nus)的生长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高盐度胁迫(15,20,25)对斜生栅藻有显著的胁迫抑制作用,低盐度胁迫(5~... 在不同盐度(5,10,15,20,25)和碳酸盐碱度(5,10,15,20,25,30,35 mmol/L)胁迫下,研究了胁迫后(1~7 d内)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nus)的生长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高盐度胁迫(15,20,25)对斜生栅藻有显著的胁迫抑制作用,低盐度胁迫(5~10)对其影响不明显。在15,20,25高盐度环境中,随着胁迫时间增加斜生栅藻的细胞密度(A680 nm)、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速率数值下降幅度显著,胁迫7 d后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30.2%~59.7%、16.8%~57.1%和40.2%~91.5%;低盐度(5,10)环境中斜生栅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光合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一定浓度的碳酸盐碱度对斜生栅藻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高碳酸盐碱度(5~35 mmol/L)环境中,随着胁迫时间增加斜生栅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速率数值上升幅度显著,其中在碳酸盐碱度为5 mmol/L的环境中各参数上升幅度最高,胁迫7 d后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速率分别较对照组升高了307.0%、328.9%和15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碳酸盐碱度 斜生栅藻 生长 光合速率
下载PDF
杏鲍菇生物法絮凝斜生栅藻的工艺优化和絮凝机制
10
作者 孙利芹 吉松松 +1 位作者 王祥莹 李岩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24年第4期380-387,共8页
为更好地探索生物絮凝法采收微藻细胞的可行性,考察了杏鲍菇菌丝球絮凝斜生栅藻的效果,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的基础上,优化了絮凝工艺,采用Zeta电位分析法、荧光分析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法从静电作用、胞外聚合物等角度探讨了真菌生... 为更好地探索生物絮凝法采收微藻细胞的可行性,考察了杏鲍菇菌丝球絮凝斜生栅藻的效果,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的基础上,优化了絮凝工艺,采用Zeta电位分析法、荧光分析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法从静电作用、胞外聚合物等角度探讨了真菌生物絮凝微藻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pH=3、絮凝温度26℃、转速180 r/min、藻液初始吸光度A 0=0.6,此条件下絮凝率达到85.67%,且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为藻液初始吸光度>转速=温度>时间。杏鲍菇菌丝球絮凝斜生栅藻以化学吸附为主,静电作用、蛋白质和腐殖酸等胞外聚合物、细胞表面官能团均影响絮凝效果。本研究将为利用真菌绿色安全地絮凝微藻、提高微藻采收率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生栅藻 杏鲍菇 生物絮凝 工艺优化 絮凝机制
下载PDF
代谢中间物对斜生栅藻叶绿素荧光特性以及油脂积累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成杰 武迪 +4 位作者 钱改改 巩东辉 苏勇宁 陈高 季祥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48,共5页
为了研究代谢中间物(柠檬酸与苹果酸)的添加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 XJ002)光合效率以及胞内油脂积累的影响,研究了代谢中间物的添加对XJ002藻株生物量、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特性以及胞内总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高浓... 为了研究代谢中间物(柠檬酸与苹果酸)的添加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 XJ002)光合效率以及胞内油脂积累的影响,研究了代谢中间物的添加对XJ002藻株生物量、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特性以及胞内总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高浓度代谢中间物导致藻细胞生物量与光合色素含量显著下降,损坏藻细胞光系统II反应中心供体侧的放氧复合体(OEC)结构,抑制光系统II反应中心受体侧电子传递活性。当柠檬酸与苹果酸处理浓度为0.15 g/L时,XJ002藻株胞内总脂含量是对照组的1.85倍和1.34倍。高浓度代谢中间物的添加,显著提高了XJ002藻株胞内总脂含量,与苹果酸相比,柠檬酸的添加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苹果酸 斜生栅藻 叶绿素荧光 总脂
下载PDF
乙醇对斜生栅藻叶绿素荧光特性以及油脂积累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成杰 季祥 丁勇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为了研究乙醇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 XJ002)藻株光合效率以及胞内油脂积累的影响,首先采用酶标仪作为检测仪器,研究了尼罗红终浓度、二甲基亚砜(DMSO)体积分数、尼罗红染色时间对藻株油脂测定的影响,分析了藻株胞内油脂含量... 为了研究乙醇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 XJ002)藻株光合效率以及胞内油脂积累的影响,首先采用酶标仪作为检测仪器,研究了尼罗红终浓度、二甲基亚砜(DMSO)体积分数、尼罗红染色时间对藻株油脂测定的影响,分析了藻株胞内油脂含量与尼罗红染色相对荧光信号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为XJ002藻株胞内油脂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个简便、快速的方法.其次研究了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添加对XJ002藻株生物量、叶绿素荧光特性以及胞内总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XJ002藻细胞尼罗红染色最佳条件是: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为2%,尼罗红的终质量浓度为2.0μg·m L^(-1),尼罗红的染色时间为5 min.添加高浓度乙醇导致藻细胞生物量与光合色素含量显著下降,影响了藻细胞光系统Ⅱ反应中心能量分配,抑制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受体侧电子传递活性.当乙醇处理浓度为3%时,XJ002藻株胞内总脂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5.19%,该研究表明乙醇可以作为XJ002藻株油脂积累的潜在诱导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生栅藻 乙醇 尼罗红 叶绿素荧光 总脂
下载PDF
斜生栅藻在不同磷条件下氮生态幅的研究
13
作者 杨宋琪 吴忠兴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0-515,共6页
为获得斜生栅藻(Scendesmus obliquus)的氮生态幅,研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磷浓度界定,利用谢尔福德(Shelford)耐受定律进行曲线拟合对斜生栅藻在低磷(0.02 mg/L)、中磷(0.2 mg/L)和高磷(0.4 mg/L)三种不同磷浓度下氮... 为获得斜生栅藻(Scendesmus obliquus)的氮生态幅,研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磷浓度界定,利用谢尔福德(Shelford)耐受定律进行曲线拟合对斜生栅藻在低磷(0.02 mg/L)、中磷(0.2 mg/L)和高磷(0.4 mg/L)三种不同磷浓度下氮的生态幅进行定量表达,获得三种磷起始条件下斜生栅藻生长的最佳氮浓度、氮适宜生长范围和氮耐受范围。研究表明,在三种磷条件下斜生栅藻生长的最佳氮浓度分别为1.02、8.91和18.05 mg/L,对应的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为(0.142±0.006)、(0.314±0.002)和(0.346±0.007)/d,氮适宜生长范围分别为(0.52—1.52)、(4.48—13.34)和(11.72—24.38)mg/L,氮耐受限度分别为(0.02—2.02)、(0.05—17.77)和(5.39—30.71)mg/L。这表明富营养化水体可能引起斜生栅藻的大量生长、繁殖,也暗示了斜生栅藻能作为高氮水环境的一个良好指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幅 斜生栅藻 最佳氮浓度 氮适宜生长范围 氮耐受范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