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目标可见光散射特性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伟 汪洪源 +1 位作者 王治乐 孙成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62-2467,共6页
针对空间目标的可见光散射特性提出一种建模方法.在分析空间目标所处的背景辐射环境基础上建立了空间目标背景辐射物理模型.对目标表面进行面元划分后,基于辐射理论引入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来描述目标表面面元的光散射特性,将目标各个... 针对空间目标的可见光散射特性提出一种建模方法.在分析空间目标所处的背景辐射环境基础上建立了空间目标背景辐射物理模型.对目标表面进行面元划分后,基于辐射理论引入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来描述目标表面面元的光散射特性,将目标各个表面所有面元散射分量叠加建立了目标可见光散射特性的数学模型.建立目标本体坐标系,通过坐标变换确定目标、背景辐射源与探测器的相对位置关系,利用矢量坐标法确定目标对观测系统的"可视表面".根据给定的目标几何结构尺寸和物性参量仿真获得了目标在轨光学特性.计算结果验证了建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 建模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散射特性 空间目标
下载PDF
SAR的箔条干扰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晓芳 李金梁 +2 位作者 邢世其 王雪松 卢焕章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8-62,共5页
结合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原理和箔条干扰机理,研究了SAR的箔条干扰技术。首先分析了箔条的散射截面积、极化方式、干扰信号带宽以及互耦效应等。结合SAR探测中箔条形成过程中状态的不同,分留空和落地2个阶段进行讨论,开展了箔条云的... 结合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原理和箔条干扰机理,研究了SAR的箔条干扰技术。首先分析了箔条的散射截面积、极化方式、干扰信号带宽以及互耦效应等。结合SAR探测中箔条形成过程中状态的不同,分留空和落地2个阶段进行讨论,开展了箔条云的散射特性、分布特性和遮挡效应的研究。给出了2个阶段箔条回波信号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结果有效体现了SAR系统的工作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箔条干扰 回波模型 散射特性 分布特性 遮挡效应
下载PDF
非球形气溶胶粒子短波红外散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范萌 陈良富 +5 位作者 李莘莘 陶金花 苏林 邹铭敏 张莹 韩冬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60-270,共11页
利用T矩阵方法,以及基于扩散限制凝聚理论的广义多粒子米散射方法,研究了多种气溶胶粒子在1.6和2.0μm波段处,非球形单粒子和团簇粒子的光散射辐射特性,并分析了粒子有效半径、复折射指数、粒子形状、相对湿度等因素对非球形粒子散射特... 利用T矩阵方法,以及基于扩散限制凝聚理论的广义多粒子米散射方法,研究了多种气溶胶粒子在1.6和2.0μm波段处,非球形单粒子和团簇粒子的光散射辐射特性,并分析了粒子有效半径、复折射指数、粒子形状、相对湿度等因素对非球形粒子散射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除了粒子有效半径和形状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粒子散射特性变化,相对湿度对其影响也比较大,球形粒子与非球形粒子在不同相对湿度下后向散射相对差异均在18%以上;当粒子体积较小时,水溶性气溶胶的后向散射强度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强,而当粒子体积较大时,则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减弱;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体积较小的团簇粒子的不对称因子比非球形单粒子平均偏大0.023,而体积较大的团簇粒子,却比非球形单粒子不对称因子平均偏小0.055;单粒子或等体积的团簇粒子,其不同波段之间单次散射反照率差异较大,最大可达0.226.该工作对研究气溶胶多次散射对CO_2浓度卫星反演精度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形粒子 散射特性 T矩阵 广义多粒子米散射方法
原文传递
车载探地雷达信号在分层介质中的散射特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雪萍 纪奕才 +1 位作者 卢伟 方广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6-143,共8页
建立了多层分层介质散射的物理模型,基于雷达方程和斯涅尔定律给出了多层分层介质散射场强度计算公式.分析研究了分层介质的电特性参数(介电常数和损耗正切)对雷达系统的探测距离和散射场的影响.以安装于探测车上的探地雷达系统为应用背... 建立了多层分层介质散射的物理模型,基于雷达方程和斯涅尔定律给出了多层分层介质散射场强度计算公式.分析研究了分层介质的电特性参数(介电常数和损耗正切)对雷达系统的探测距离和散射场的影响.以安装于探测车上的探地雷达系统为应用背景,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整个车载探地雷达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计算,对接收到的散射回波信号进行了研究.最后将系统数值模拟结果和解析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对结果做出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探地雷达 分层介质 散射特性 电特性参数
原文传递
赤潮生消过程中的水体固有光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郝艳玲 曹文熙 +2 位作者 马毅 崔廷伟 张杰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28,共10页
在珠江口海域海洋光学浮标实验中获取一次聚生角毛藻赤潮生消过程的水体光学数据和相应的生化数据。利用该数据,分析了赤潮生消过程中水体光谱吸收和后向散射等光学性质的时间序列变化。研究发现,在赤潮生消过程中,浮游植物色素、非藻... 在珠江口海域海洋光学浮标实验中获取一次聚生角毛藻赤潮生消过程的水体光学数据和相应的生化数据。利用该数据,分析了赤潮生消过程中水体光谱吸收和后向散射等光学性质的时间序列变化。研究发现,在赤潮生消过程中,浮游植物色素、非藻类颗粒物以及黄色物质等水体组分吸收变化显著,赤潮爆发期各组分光谱吸收增强并达到最大值,赤潮消亡期各组分光谱吸收降低并至最小值;赤潮爆发期与赤潮发展和消亡期相比,浮游植物的光谱吸收贡献增加约16%,黄色物质的吸收贡献减小约18%,而非藻类颗粒物的吸收贡献变化不大;赤潮爆发期后向散射系数明显增大,日变化幅度大,赤潮发展期和赤潮消亡期后向散射系数较小,赤潮消亡期后向散射系数降至最低;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与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性优于悬浮物浓度。有机颗粒物浓度虽然在总颗粒物浓度中占主导地位,但是颗粒物后向散射与无机颗粒物的相关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光学 固有光学性质 吸收特性 散射特性 赤潮 生消过程
原文传递
鄱阳湖高浑浊水体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及其对遥感反演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黄珏 陈晓玲 +1 位作者 陈莉琼 张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85-3089,共5页
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为水环境结构与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但目前针对内陆湖泊的研究还很少。依据2008年—2011年鄱阳湖丰枯水期实测数据,对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的时空特征及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鄱阳湖悬浮颗粒物粒径具有季节性变... 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为水环境结构与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但目前针对内陆湖泊的研究还很少。依据2008年—2011年鄱阳湖丰枯水期实测数据,对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的时空特征及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鄱阳湖悬浮颗粒物粒径具有季节性变化特点:枯水期南部湖区颗粒物粒径大于北部湖区,而丰水期南北部湖区差异不大。同时,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对水体吸收系数、衰减系数和散射系数都有影响。鄱阳湖水体总颗粒物吸收系数北部观测值高于南部;颗粒物中值粒径与总颗粒物比吸收系数呈负相关关系,这可能是由浑浊水体中存在的矿物颗粒物打包效应引起。鄱阳湖水体总颗粒物衰减系数和散射系数的时空分布规律相似:枯水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而丰水期区域性差异不大。遥感反射率、总颗粒物散射系数光谱斜率以及颗粒物粒径分布斜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为遥感反射率表征粒径分布情况以及定量分析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对遥感反射率的影响提供了依据。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颗粒物后向散射概率与颗粒物复折射率密切相关,可以反映鄱阳湖水体悬浮颗粒物组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颗粒物 粒径分布 散射特性 遥感反演 鄱阳湖
下载PDF
卷云短波光学特性 被引量:6
7
作者 赵燕杰 魏合理 +2 位作者 陈秀红 徐青山 饶瑞中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169-174,共6页
卷云一般分布在对流层上部到平流层下部,它主要由分布在大气高层的各种形状的冰晶粒子组成。冰晶粒子的散射特性在气候模式、辐射传输和遥感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Yang等计算的几种冰晶粒子的散射特性数据库,假定卷云粒子谱分... 卷云一般分布在对流层上部到平流层下部,它主要由分布在大气高层的各种形状的冰晶粒子组成。冰晶粒子的散射特性在气候模式、辐射传输和遥感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Yang等计算的几种冰晶粒子的散射特性数据库,假定卷云粒子谱分布符合Γ分布,得到了卷云的平均单次散射特性,包括实心与中空六棱柱、六角平板、子弹花、聚合物以及星形枝状六种非球形冰晶粒子在短波0.2~5.0μm波段的消光效率因子、吸收效率因子、散射相函数等。展示了卷云短波散射性质随波长、卷云有效尺度和卷云中冰晶粒子形状的变化关系,并分析了其变化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晶粒子 散射性质 卷云 短波
下载PDF
航海雷达模拟器中雨雪杂波图像的模拟仿真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赵宏宇 刘克中 +1 位作者 杨星 蔡学龙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59-2366,共8页
雨雪杂波图像模拟的真实性在航海专业培训和评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增强雷达雨雪杂波图像的逼真程度,依据雨雪降水量和空间分布的随机性,建立雨雪粒子二维分布模型,以天线波束宽度及有效照射深度为参数,考虑雨雪粒子分布及量程... 雨雪杂波图像模拟的真实性在航海专业培训和评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增强雷达雨雪杂波图像的逼真程度,依据雨雪降水量和空间分布的随机性,建立雨雪粒子二维分布模型,以天线波束宽度及有效照射深度为参数,考虑雨雪粒子分布及量程调整,建立雨雪区域的自适应网格模型。考虑雨雪对雷达回波的衰减作用,修正了网格内雨雪杂波合振幅的计算公式,并根据计算结果对网格内的杂波点进行亮度分级,得到雨雪区域所有像素点的亮度值显示雨雪杂波,生成的雨雪杂波图像具有较好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网格模型 雨雪杂波 散射特性 雷达模拟器
下载PDF
可见光波段卷云散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廖子君 杨春平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11年第6期25-28,共4页
卷云一般分布在对流层上部到平流层下部,主要由各种形状的冰晶粒子组成。卷云散射特性的研究利用了前期建立的单个冰晶粒子散射性质数据库,并且假定卷云中粒子谱分布符合Γ分布,计算得出可见光波段卷云平均散射性质:消光效率因子、吸收... 卷云一般分布在对流层上部到平流层下部,主要由各种形状的冰晶粒子组成。卷云散射特性的研究利用了前期建立的单个冰晶粒子散射性质数据库,并且假定卷云中粒子谱分布符合Γ分布,计算得出可见光波段卷云平均散射性质:消光效率因子、吸收效率因子、单次散射反照率、非对称因子与有效尺度以及波长的变化关系。其次对计算得出的变化曲线进行分析得出了对应结论。卷云散射特性的研究对MODIS卫星遥感反演卷云的光学厚度,以及其他卫星遥感数据校正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晶粒子 卷云 散射性质 可见光
下载PDF
基于时域多分辨算法的非球形气溶胶散射特性仿真模拟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帅 高太长 +4 位作者 李浩 杨波 江志东 陈鸣 李书磊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6-142,共17页
非球形气溶胶的散射特性是影响辐射传输模拟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为实现非球形、非均质气溶胶散射特性的模拟,基于MRTD(multi-resolution time-domain)方法建立了一个新的气溶胶散射模型.采用MRTD技术实现了近场电磁场的计算;考虑气溶胶的... 非球形气溶胶的散射特性是影响辐射传输模拟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为实现非球形、非均质气溶胶散射特性的模拟,基于MRTD(multi-resolution time-domain)方法建立了一个新的气溶胶散射模型.采用MRTD技术实现了近场电磁场的计算;考虑气溶胶的特殊性,推导了基于体积积分方法的近远场外推方法,实现了粒子散射振幅矩阵和穆勒矩阵的仿真;构建了粒子吸收和消光截面的计算模型,实现了粒子积分散射特性的高精度模拟.将MRTD散射模型的结果与Mie理论、T矩阵法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讨论了空间网格粗细对模拟精度的影响,并定量分析了模型的运行效率.结果表明,MRTD散射模型的相函数模拟误差小于8%,其中前向散射方向小于4%;当粒径与入射光波长相当时,消光和散射效率因子的相对误差小于0.1%;空间网格粗细对模拟精度影响显著,当粒子尺度参数小于20时,在相同模拟精度要求下,所需网格尺寸随尺度参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形气溶胶 散射特性 时域多分辨算法 穆勒矩阵
下载PDF
微波目标散射特性全要素测量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邵芸 宫华泽 +8 位作者 田维 张庆君 王国军 卞小林 张婷婷 张风丽 李坤 刘致曲 倪崇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3-331,共9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以其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能力在地表目标识别、灾害监测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高分辨率、全极化等各类先进SAR载荷卫星的发展日新月异。相对而言,微波与地物目标的相互作用机理仍有待... 合成孔径雷达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以其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能力在地表目标识别、灾害监测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高分辨率、全极化等各类先进SAR载荷卫星的发展日新月异。相对而言,微波与地物目标的相互作用机理仍有待深入研究。在可控无电磁干扰的测试环境下开展典型目标微波特性测量实验,可以再现SAR卫星电磁波与地物目标的相互作用过程,有效提升微波电磁波与典型地物目标相互作用机理的认知水平。本文基于"陆地目标微波特性测量与仿真成像科学实验平台",在可控环境下对两种典型的人工目标(金属球与四旋翼植保无人机)以及典型自然地物(水稻)目标分别开展了全频段微波散射特性测量与多波段、多极化、多入射角、多方位角成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球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 (Radar Cross Section)测量值精度较高,在2.5 GHz以上与Mie级数模拟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09 dBsm (HH极化)与1.00 dBsm (VV极化);同时实验平台能够较好地呈现无干扰环境下目标多入射角、多方位角的散射特性。此外,由于结构特征的不规则性和介电特征的不连续性,水稻的0.8—18 GHz连续微波波谱曲线起伏变化较大,这也是导致对自然地物目标的SAR图像解译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暗室 散射特性 雷达截面积 合成孔径雷达 仿真成像
原文传递
山西夏季气溶胶散射特征的飞机观测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封秋娟 牛生杰 +3 位作者 李培仁 杨俊梅 申东东 李义宇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2-492,共11页
利用3个架次的积分浊度仪和PCASP-100X(Passive Cavity Aerosol Spectrometer Probe)机载观测资料,分析了2013年山西夏季空中有云、无云和少云3种不同条件下气溶胶散射系数的分布特征,讨论了气溶胶散射系数垂直变化与气溶胶数浓度、气... 利用3个架次的积分浊度仪和PCASP-100X(Passive Cavity Aerosol Spectrometer Probe)机载观测资料,分析了2013年山西夏季空中有云、无云和少云3种不同条件下气溶胶散射系数的分布特征,讨论了气溶胶散射系数垂直变化与气溶胶数浓度、气象条件的关系,并结合HYSPLIT(Hybrid of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Trajectory model)后向轨迹模型研究气溶胶的运动轨迹和可能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山西夏季空中气溶胶总散射系数变化范围为0~499 Mm^-1,晴空气溶胶数浓度和总散射系数明显大于有云和少云时。气溶胶总散射系数一般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造成气溶胶总散射系数、数浓度偏高的原因有下垫面污染源多、风速小、相对湿度高以及逆温层的存在。550nm波段气溶胶后向散射比大于0.1,粒径0.1~0.5μm的气溶胶粒子对散射影响最大,说明山西空中细粒子污染比较严重。气溶胶总散射系数与数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引起气溶胶总散射系数、数浓度较高的气团传输路径主要为西南路径,局地排放的气溶胶大于远距离传输的气溶胶对散射系数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散射特性 飞机观测 山西
下载PDF
长江口外水体散射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建华 韩冰 +1 位作者 叶虎平 杨安安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9,共9页
采用2012年4月长江口外围区域实验获取的固有光学特性数据,分析了该区域水体中粒子的散射特性的水平和垂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12个站位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水体粒子散射和后向散射均非常强烈,表层、5、10、20、30m水层488nm的后... 采用2012年4月长江口外围区域实验获取的固有光学特性数据,分析了该区域水体中粒子的散射特性的水平和垂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12个站位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水体粒子散射和后向散射均非常强烈,表层、5、10、20、30m水层488nm的后向散射系数和后向散射比平均值分别为0.0617、0.0683、0.0642、0.0606、0.1294m^-1和1.77%、1.92%、1.94%、1.98%、2.15%。各水层水体的颗粒物折射率平均值为i.14,除个别站位外,折射率介于1.1~1.2之间,表明该水域粒子以无机矿物质颗粒物为主,尽管颗粒物吸收光谱在676nm的吸收峰表征了色素颗粒物的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受长江泥沙输入和底质再悬浮等影响,实验区域水体散射和后向散射强烈,存在明显的层化效应,水中粒子以无机矿物质颗粒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光学 散射特性 长江口 折射率 粒子谱分布
原文传递
由近场测量确定目标空间散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傅德民 张进民 +1 位作者 鄢泽洪 毛乃宏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5-31,共7页
本文论证了由平面近场测量确定目标散射特性的原理,导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与其它测量方法相比,该法可以提取出目标散射特性的大量信息。对几种简单的目标模型进行了测量,所得到的背向散射图和不同方向来波照射目标时目标的空间散射... 本文论证了由平面近场测量确定目标散射特性的原理,导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与其它测量方法相比,该法可以提取出目标散射特性的大量信息。对几种简单的目标模型进行了测量,所得到的背向散射图和不同方向来波照射目标时目标的空间散射图均与理论计算符合良好,说明了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测量 目标散射特性 天线
下载PDF
飞尘气溶胶粒子散射特性分析:对比实验和米散射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学海 魏合理 +2 位作者 戴聪明 曹亚楠 李学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27,共7页
采用Mie散射理论计算了可见光波段等效球飞尘气溶胶粒子的Stokes散射矩阵,并与实验得到的空间随机取向的非球形飞尘气溶胶粒子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由理论与实验方法得到的散射相函数,采用离散坐标法计算了两者的双向反射函数(BRDF),并... 采用Mie散射理论计算了可见光波段等效球飞尘气溶胶粒子的Stokes散射矩阵,并与实验得到的空间随机取向的非球形飞尘气溶胶粒子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由理论与实验方法得到的散射相函数,采用离散坐标法计算了两者的双向反射函数(BRDF),并对此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测量的非球形飞尘气溶胶粒子群的散射矩阵和基于球形粒子假设的Mie散射理论计算结果在大多数散射角上都不相同,但是不对称因子却大致相同;球形-非球形粒子群的BRDF随反射角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球形粒子群的BRDF曲线分布具有更大的波动趋势;随着光学厚度的增加,球形-非球形粒子群的BRDF曲线分布均趋于平坦,计算结果趋于一致。因此在飞尘气溶胶粒子散射特性研究中,当光学厚度较小时,用球形假设的方法会造成一定的误差,BRDF相对误差最大可以达到60%,需考虑粒子非球形特性造成的影响;而当光学厚度较大时,BRDF相对误差一般不会超过10%,采用球形假设的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尘 非球形粒子 MIE理论 散射特性 气溶胶
下载PDF
曲面共形阵列结构快速数值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延林 李振 黄贤俊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5-522,共8页
针对曲面共形阵列结构电磁散射特性的高效、精确仿真分析需求,提出了一种并行综合函数矩量法处理方案.该方法是传统电磁经典数值算法——矩量法的一种改进形式,通过几何区域分解处理和综合基函数的方式极大降低了算法的内存消耗,使得单... 针对曲面共形阵列结构电磁散射特性的高效、精确仿真分析需求,提出了一种并行综合函数矩量法处理方案.该方法是传统电磁经典数值算法——矩量法的一种改进形式,通过几何区域分解处理和综合基函数的方式极大降低了算法的内存消耗,使得单机分析电大尺寸问题和大规模阵列问题成为可能.更为重要的是,针对周期阵列结构,该方法具备综合函数复用特性和多区域并行处理特性,能够大大提高算法的综合处理效率.一个6×11的柱面共形贴片阵列被用于验证所提方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周期阵列结构,该方法的计算精度与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相当,虽然计算效率略低于多层快速多极子方法,但内存消耗比多层快速多极子方法低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共形阵列 散射特性 综合函数矩量法 区域分解 综合函数复用机制 并行处理机制
下载PDF
水云从紫外到远红外波段的平均单次散射特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强 陈秀红 +1 位作者 何晓雄 魏合理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6,共6页
水云出现在对流层的中下层,一般由球形液态水滴组成,是陆地大气太阳辐射通量的重要调节者之一。水云的散射特性在气候模式、辐射传输和遥感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利用Mie理论首先计算了不同大小的单个水云粒子的单次散射特性。再根... 水云出现在对流层的中下层,一般由球形液态水滴组成,是陆地大气太阳辐射通量的重要调节者之一。水云的散射特性在气候模式、辐射传输和遥感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利用Mie理论首先计算了不同大小的单个水云粒子的单次散射特性。再根据90种实际观测的水云粒子尺度谱分布,建立了一个水云在光学波段(紫外到远红外)的平均散射特性数据库。利用这个数据库,分析了8种常用的典型水云的单次散射特性分布,以及在可见到近红外、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三个波段的平均透过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云 单次散射特性 有效半径 尺度谱分布
下载PDF
丛林地貌高功率微波传输散射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道杰 周东方 +2 位作者 魏进进 胡涛 王利萍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135-3139,共5页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仿真分析了高功率微波在丛林地貌传输的双站散射特性,得到了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双站散射规律,对比分析了利用数值和解析两种方法得到的丛林散射系数与掠射角关系。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散射系数曲线存在布儒...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仿真分析了高功率微波在丛林地貌传输的双站散射特性,得到了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双站散射规律,对比分析了利用数值和解析两种方法得到的丛林散射系数与掠射角关系。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散射系数曲线存在布儒斯特角,且地貌电参数越大,布儒斯特角越小;掠射角小于布儒斯特角时,散射系数随掠射角的增大而减小;掠射角大于布儒斯特角时,散射系数随掠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水平面情况下的不同丛林类型双站散射系数变化趋势一致;对于介电常数相对较大的丛林地貌类型,通过镜面反射方向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得到的半功率波瓣宽度较宽;同一丛林地貌类型不同均方根高度条件下,均方根高度增大,相干分量变小,非相干分量变大;不同入射角、相同地貌和电参数情况下,散射系数的峰值向对应的镜面反射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丛林地貌 散射特性 时域有限差分法 掠射角
下载PDF
偏振状态下船舰尾流的光散射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郁 张建生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789-794,共6页
为了研究船舰尾流的偏振光散射特性,本文用Mie散射理论计算了偏振极化角在0~90°之间分别取6个不同值时船舰尾流气泡(包括单个气泡及气泡幕)的散射相位函数.结果表明:不同极化角偏振入射光的船舰尾流散射相位函数随散射角分布趋势... 为了研究船舰尾流的偏振光散射特性,本文用Mie散射理论计算了偏振极化角在0~90°之间分别取6个不同值时船舰尾流气泡(包括单个气泡及气泡幕)的散射相位函数.结果表明:不同极化角偏振入射光的船舰尾流散射相位函数随散射角分布趋势基本相似;散射角在80~140°之间时,不同极化角偏振入射光的船舰尾流散射相位函数曲线分离可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光学 散射特性 MIE散射理论 尾流 气泡幕 偏振光
下载PDF
SCATTERING ANALYSIS OF E-PLANE UNIFORM DIELECTRIC POSTS IN RECTANGULAR WAVEGUIDES
20
作者 范鹏 范德森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1989年第4期373-377,共5页
Based on the polarization current integral equation with the modified Green’s Function as ker-nel, the scattering properties of the E-plane. uniform dielectric posts in rectangular waveguide arenumerically analyzed b... Based on the polarization current integral equation with the modified Green’s Function as ker-nel, the scattering properties of the E-plane. uniform dielectric posts in rectangular waveguide arenumerically analyzed by the moment method. These posts are of arbitrary cross section and post-numberThe calculation accuracy and speed are remarkable improved by segmenting the dielectric region into manysmall rectangular oells and applying local analytic integration. The higher-order modes are considered in cal-culation, improving the computation accuracy and providing the scattering information of all modes excited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TANGULAR WAVEGUIDE scattering properties MOMENT metho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