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生物炭对Sb(Ⅲ)的吸附行为及机理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佳霜 冒国龙 +1 位作者 赵松炎 胥思勤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6-551,共6页
采用氯化铝和高锰酸钾对生物炭进行改性,研究生物炭表面Sb(Ⅲ)的吸附规律及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固液比为2.5 g/L、pH为4、吸附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240 min、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BC、Al-BC和KMnO_4-BC对Sb(Ⅲ)的平... 采用氯化铝和高锰酸钾对生物炭进行改性,研究生物炭表面Sb(Ⅲ)的吸附规律及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固液比为2.5 g/L、pH为4、吸附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240 min、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BC、Al-BC和KMnO_4-BC对Sb(Ⅲ)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13,2.12,2.98 mg/g。KMnO_4-BC和Al-BC的吸附机理不同,KMnO_4-BC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吸附动力学过程遵循拟二级动力学方程;Freundlich模型和拟一级动力学方程更适合描述Al-BC对Sb(Ⅲ)的吸附。3种生物炭的吸附过程都以物理吸附为主,同时有化学吸附的参与。BET比表面积与FTIR分析结果表明,Al-BC吸附量大主要得益于比表面积及孔体积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 氯化铝 高锰酸钾 改性 生物炭 吸附剂
下载PDF
高锰酸钾改性活性炭对水中Sb(Ⅲ)的吸附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晓卉 俞亭超 +1 位作者 李聪 叶苗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28-2034,2067,共8页
为了提高活性炭对锑的去除效果,以颗粒活性炭为基础,采用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对颗料活性炭进行冷凝回流,并利用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全自动比表面、孔隙分析仪(BET)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改性前后的物化性能进行表征.通... 为了提高活性炭对锑的去除效果,以颗粒活性炭为基础,采用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对颗料活性炭进行冷凝回流,并利用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全自动比表面、孔隙分析仪(BET)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改性前后的物化性能进行表征.通过对水中Sb(Ⅲ)的静态吸附试验,考察pH值、原溶液中锑的浓度、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b(Ⅲ)初始质量浓度为1.5mg/L、吸附剂投加量为1.5g/L、温度为298K、pH值为3.00的条件下,用0.01、0.05和0.1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改性的活性炭对锑的去除率分别为87.38%、97.85%和99.04%,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在实验中,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改性活性炭 吸附 sb()
下载PDF
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测定西湖水中的痕量Sb(Ⅴ)和Sb(Ⅲ)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旭 徐子刚 +2 位作者 朱敏 姚琪 朱岩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0-422,共3页
建立了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IC-ICP-MS)测定西湖水中的痕量Sb(Ⅴ)和Sb(Ⅲ)的方法。采用Dionex IonPacAS14(4.6 mm×250 mm id)色谱柱,流速1 mL/min,3 mg/L EDTA和0.2mg/L邻苯二甲酸氢钾(KHP)(pH4.7)混合溶液为淋... 建立了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IC-ICP-MS)测定西湖水中的痕量Sb(Ⅴ)和Sb(Ⅲ)的方法。采用Dionex IonPacAS14(4.6 mm×250 mm id)色谱柱,流速1 mL/min,3 mg/L EDTA和0.2mg/L邻苯二甲酸氢钾(KHP)(pH4.7)混合溶液为淋洗液。50μL的进样量时,Sb(Ⅴ)的检出限为0.36μg/L,Sb(Ⅲ)的检出限为1.62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Ⅴ) sb() 离子色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下载PDF
白玉凤尾蕨与印度芥菜对不同形态锑的富集与转化特征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晓丽 韦朝阳 +1 位作者 冯人伟 涂书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20-727,共8页
以白玉凤尾蕨和印度芥菜为实验材料,采用温室水培方法研究两种植物在人工添加不同形态(三价无机锑、五价无机锑和三甲基锑)与不同水平锑(白玉凤尾蕨为30和50 mg L-1,印度芥菜为5和20 mg L-1)处理条件下的生长状况.以不加锑处理... 以白玉凤尾蕨和印度芥菜为实验材料,采用温室水培方法研究两种植物在人工添加不同形态(三价无机锑、五价无机锑和三甲基锑)与不同水平锑(白玉凤尾蕨为30和50 mg L-1,印度芥菜为5和20 mg L-1)处理条件下的生长状况.以不加锑处理作为对照,同时分析锑在两种植物不同部位的富集与形态转化.结果表明,白玉凤尾蕨与印度芥菜对3种形态的锑均可出现显著的吸收富集,白玉凤尾蕨地上部和根部锑含量最高分别达到816 mg kg-1和6065 mg kg-1,印度芥菜地上部和根部锑含量最高分别达到322 mg kg-1和2663 mg kg-1;两种植物对不同形态锑的富集能力均为三价锑(Sb(Ⅲ))〉五价锑(Sb(Ⅴ))〉甲基锑(TMSb),且主要富集于根部.Sb(Ⅴ)处理下,白玉凤尾蕨与印度芥菜地上部80%以上转化为Sb(Ⅲ),反映两种植物均具有很强的将Sb(Ⅴ)转化为Sb(Ⅲ)的能力;Sb(Ⅲ)处理下,白玉凤尾蕨与印度芥菜对Sb(Ⅲ)的转化较少,地上部与根部只有不到5%的Sb(Ⅲ)转化为Sb(Ⅴ);白玉凤尾蕨可直接吸收TMSb,并有31%-46%被转化为无机的Sb(Ⅲ)和Sb(Ⅴ),而印度芥菜则100%将TMSb转化为无机的Sb(Ⅲ)和Sb(Ⅴ).植物对有机锑直接吸收转运并将其转化为三价锑的能力可能是植物对锑富集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凤尾蕨 印度芥菜 三价锑 五价锑 甲基锑
原文传递
氢化物发生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天然水样中Sb(Ⅲ)和Sb(Ⅴ) 被引量:10
5
作者 季海冰 赵承易 何孟常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10-412,共3页
提出了氢化物发生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原子发射光谱法(HG ICP AES)测定河水和土壤提取液中Sb(Ⅲ)和Sb(Ⅴ)的方法,在pH4.5~5.5的HOAc NaOAc介质中,Sb(Ⅲ)与NaBH4反应生成SbH3,而Sb(Ⅴ)不与NaBH4反应,这样可测出Sb(Ⅲ);而在3.0mol·... 提出了氢化物发生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原子发射光谱法(HG ICP AES)测定河水和土壤提取液中Sb(Ⅲ)和Sb(Ⅴ)的方法,在pH4.5~5.5的HOAc NaOAc介质中,Sb(Ⅲ)与NaBH4反应生成SbH3,而Sb(Ⅴ)不与NaBH4反应,这样可测出Sb(Ⅲ);而在3.0mol·L-1HCl中,用KI还原Sb(Ⅴ)为Sb(Ⅲ),可测定总锑量。差减法得Sb(Ⅴ)。该方法的Sb(Ⅲ)和总锑检出限分别为0.30和0.63ng·ml-1,河水和土壤提取液的回收率为90%~100%,证明其适用于天然水样中Sb(Ⅲ)和Sb(Ⅴ)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氢化法 sb() sb(Ⅴ) 天然水
下载PDF
Sb(Ⅲ)在蒙脱土、高岭土和针铁矿表面的吸附:pH值和离子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席建红 何孟常 +2 位作者 林春野 张平 呼丽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7,共4页
研究蒙脱土、高岭土和针铁矿在不同pH值与离子强度的条件下对Sb(Ⅲ)的吸附及解吸行为.结果表明,随pH值的升高,Sb(Ⅲ)的吸附减弱,离子强度对Sb(Ⅲ)在三种矿物表面的吸附影响较弱,而矿物表面吸附的Sb(Ⅲ)不易解吸.三种矿物对Sb(Ⅲ)的吸附... 研究蒙脱土、高岭土和针铁矿在不同pH值与离子强度的条件下对Sb(Ⅲ)的吸附及解吸行为.结果表明,随pH值的升高,Sb(Ⅲ)的吸附减弱,离子强度对Sb(Ⅲ)在三种矿物表面的吸附影响较弱,而矿物表面吸附的Sb(Ⅲ)不易解吸.三种矿物对Sb(Ⅲ)的吸附能力差别较大,蒙脱土的吸附量远大于针铁矿和高岭土,针铁矿的吸附量稍高于高岭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 吸附 高岭土 蒙脱土 针铁矿 PH值 离子强度.
下载PDF
微囊藻吸附剂对Sb(Ⅲ)的生物吸附特征 被引量:9
7
作者 孙福红 扈学文 +1 位作者 郭飞 吴丰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57-1864,共8页
为去除锑矿山废水中Sb(Ⅲ)污染,采用静态吸附试验,调查了湖泊水华主要藻种——微囊藻(Microcystis)对Sb(Ⅲ)的生物吸附特征及机理,并推断其反应方程式.结果表明:微囊藻吸附剂对Sb(Ⅲ)的吸附作用受生物量、pH、离子强度和吸附时间影响.... 为去除锑矿山废水中Sb(Ⅲ)污染,采用静态吸附试验,调查了湖泊水华主要藻种——微囊藻(Microcystis)对Sb(Ⅲ)的生物吸附特征及机理,并推断其反应方程式.结果表明:微囊藻吸附剂对Sb(Ⅲ)的吸附作用受生物量、pH、离子强度和吸附时间影响.最佳微囊藻吸附剂投加量为0.50 g,pH为4.0,吸附时间为60 min,室温条件,此时Sb(Ⅲ)的吸附量最大,为5.67 mg/g;微囊藻吸附剂对Sb(Ⅲ)的吸附速率非常快,遵循假二级动力学模型;pH对Sb(Ⅲ)吸附的影响与Sb形态以及吸附剂表面官能团质子化作用密切相关.阳离子(Na+和Ca2+)对Sb(Ⅲ)生物吸附效率的抑制作用随离子强度增加而加强,阴离子(NO_3^-、Cl^-和SO_4^(2-))未对其吸附产生影响.研究显示,微囊藻吸附剂对Sb(Ⅲ)的生物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羧基和羟基为主要吸附位点,通过表面络合作用与Sb(OH)_3相结合形成内源络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 微囊藻 吸附 络合 解吸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水溶态和可交换态锑(Ⅲ)和锑(Ⅴ) 被引量:9
8
作者 于兆水 张勤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38,共5页
在0.10 mol/L酒石酸介质中,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水溶态和可交换态Sb(Ⅲ)和Sb(Ⅴ)。以氢气发生器为氩-氢火焰提供氢气,明显降低了硼氢化钾浓度,改善了测定检出限。考察了酒石酸掩蔽Sb(Ⅴ)的量及共存干扰元素的允许... 在0.10 mol/L酒石酸介质中,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水溶态和可交换态Sb(Ⅲ)和Sb(Ⅴ)。以氢气发生器为氩-氢火焰提供氢气,明显降低了硼氢化钾浓度,改善了测定检出限。考察了酒石酸掩蔽Sb(Ⅴ)的量及共存干扰元素的允许量。方法检出限Sb(Ⅲ)为0.026 ng/L,总Sb为0.019 ng/L。加标回收试验表明,方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光谱法 氢气 水溶态 可交换态 锑() 锑(Ⅴ) 土壤
下载PDF
Sb(Ⅲ)和Sb(Ⅴ)在不同吸附剂上的吸附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张莹雪 胥思勤 李佳霜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9-147,共9页
以氢氧化铁、氢氧化铝、高岭土和蛭石4种材料为吸附剂,探究Sb(Ⅲ)和Sb(Ⅴ)的吸附效果,以类比土壤中主要矿物对Sb的吸附作用并进行对比。研究内容包括吸附动力学试验、等温吸附试验及不同背景溶液pH变化下的吸附解吸效应。结果表明:4种... 以氢氧化铁、氢氧化铝、高岭土和蛭石4种材料为吸附剂,探究Sb(Ⅲ)和Sb(Ⅴ)的吸附效果,以类比土壤中主要矿物对Sb的吸附作用并进行对比。研究内容包括吸附动力学试验、等温吸附试验及不同背景溶液pH变化下的吸附解吸效应。结果表明:4种吸附剂对Sb(Ⅲ)和Sb(Ⅴ)的吸附在振荡24 h后逐渐趋于平稳,蛭石和氢氧化铁对Sb(Ⅲ)的吸附量在6 h达到峰值后出现下降,如氢氧化铁在6 h时对Sb(Ⅲ)的吸附量为23.19μg/g,72 h后降为19.75μg/g,并测定出该悬浮液中Sb(Ⅴ)浓度上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对两种价态Sb的等温吸附曲线进行拟合,两种模型拟合优度均在0.7以上。蛭石和氢氧化铁对Sb(Ⅲ)的吸附效果好于另两种吸附剂,而蛭石对Sb(Ⅴ)的吸附能力较弱;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对Sb(Ⅴ)的吸附效果较好,而氢氧化铝对Sb(Ⅲ)吸附效果不理想。随着pH的增加,Sb(Ⅲ)和Sb(Ⅴ)的吸附出现明显下降,并且解吸率增加,表现出pH对吸附的显著影响,如高岭土对Sb(Ⅲ)的吸附量由平衡液pH为4.82时的10.12μg/g增加到pH为2.12时的37.89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 sb(Ⅴ) 吸附 土壤矿物 铁/铝氢氧化物
下载PDF
改性水稻生物炭对水体中Sb(Ⅲ)的吸附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志强 胥思勤 +2 位作者 姬江浩 彭刚毅 孙靖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06-2716,共11页
采用铁、锰对水稻秸秆生物质碳(BC)进行改性,将制备所得的锰改性生物碳(Mn-BC)和铁锰改性生物碳(Fe-Mn-BC)作为吸附剂,用于对水中Sb(Ⅲ)的吸附实验.通过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吸附剂的表面性质进行... 采用铁、锰对水稻秸秆生物质碳(BC)进行改性,将制备所得的锰改性生物碳(Mn-BC)和铁锰改性生物碳(Fe-Mn-BC)作为吸附剂,用于对水中Sb(Ⅲ)的吸附实验.通过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吸附剂的表面性质进行研究,在吸附最佳pH值和投加量条件下开展等温吸附、动力学吸附及体系共存阴离子影响实验,探究改性生物炭的再生吸附能力,最后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探究Mn-BC和Fe-Mn-BC对Sb(Ⅲ)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生物炭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及总孔容积.BC在pH值为2,Mn-BC和Fe-Mn-BC在pH值为4,投加量为2.5g/L,25℃条件下,BC、Mn-BC和Fe-Mn-BC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08,11.45,29.45mg/g.BC对Sb(Ⅲ)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Mn-BC和Fe-Mn-BC对Sb(Ⅲ)的吸附为化学兼具物理吸附.Mn-BC吸附Sb(Ⅲ)受F-、HCO_(3)-和H_(2)PO_(4)-的影响较大,Fe-Mn-BC对Sb(Ⅲ)的吸附基本不受离子类型和离子强度的干扰.Fe-Mn-BC较Mn-BC具有更突出的吸附再生能力和重复利用性.Mn-BC和Fe-Mn-BC对Sb(Ⅲ)的吸附过程,先是氧化反应将大部分的Sb(Ⅲ)氧化为Sb(Ⅴ),再通过酸性条件下明显的静电作用,Sb(Ⅴ)与负载于Mn-BC上的Mn和Fe-Mn-BC上的Fe/Mn分别形成较为稳定的内层络合物Mn-O-Sb和Fe-O-Sb-Mn.此外,改性生物炭的官能基团-OH、C=O、N-H在吸附作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改性生物炭 sb() 吸附
下载PDF
土壤铁锰氧化物形态测定及吸附Sb(Ⅲ)的主控因子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婷 叶欣 +2 位作者 朱霞萍 李军亚 徐欢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7-176,共10页
研究影响土壤吸附Sb(Ⅲ)的主控因子对土壤锑污染的评价、预警及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化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10个不同地区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机械组成、主要化学组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 研究影响土壤吸附Sb(Ⅲ)的主控因子对土壤锑污染的评价、预警及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化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10个不同地区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机械组成、主要化学组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土壤铁锰氧化物的不同形态以及土壤对Sb(Ⅲ)的饱和吸附容量,并开展了土壤对Sb(Ⅲ)的饱和吸附容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机械组成、铁锰氧化物及其形态的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在研究土壤吸附Sb(Ⅲ)的影响因素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主控因子。结果表明,10个不同性质的土壤对Sb(Ⅲ)饱和吸附容量介于0.63~3.98mg/g之间,与土壤类型有关,其大小顺序为:红壤>棕壤>黄壤>褐土>沙土。土壤对Sb(Ⅲ)饱和吸附容量与阳离子交换容量(CEC)、氧化铁总量、无定形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游离铁含量、无定形锰含量以及游离锰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6个因子是影响土壤吸附Sb(Ⅲ)的主控因子,影响力大小为:氧化铁总量>CEC>无定形铁含量>游离铁含量>无定形锰含量>游离锰含量。铁锰氧化物及其形态显著影响土壤吸附Sb(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sb() 吸附 主控因子 铁锰氧化物形态 原子吸收光谱法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直接测定土壤中的锑(Ⅲ) 被引量:8
12
作者 吉爱军 杨迎春 何立平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8年第1期41-42,45,共3页
利用锑(Ⅲ)对鲁米诺-双氧水化学发光体系的催化作用,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锑(Ⅲ)的新方法。锑(Ⅲ)浓度的对数在5×10-8~5×10-5g/L范围内与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1,检测限为2×10-9g/L。对5×10-8g/L的标... 利用锑(Ⅲ)对鲁米诺-双氧水化学发光体系的催化作用,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锑(Ⅲ)的新方法。锑(Ⅲ)浓度的对数在5×10-8~5×10-5g/L范围内与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1,检测限为2×10-9g/L。对5×10-8g/L的标准溶液连续测定11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7%。将该法应用于土壤样品中锑(Ⅲ)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0%~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土壤 含量测定
下载PDF
Fe_3O_4@ILs-β-CDCP磁固相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铅和锑 被引量:7
13
作者 俞梁敏 顾唯希 +1 位作者 霍帅文 朱霞石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1-466,共6页
本文制备了磁性固相萃取材料Fe_3O_4@ILs-β-CDCP,并对其进行了表征。详细考察了Fe_3O_4@ILs-β-CDCP萃取Pb(Ⅱ)和Sb(Ⅲ)的各种影响因素,如溶液pH值、样品体积、洗脱剂浓度和用量、洗脱剂类型、共存离子影响等。基于此,建立了磁固相萃取... 本文制备了磁性固相萃取材料Fe_3O_4@ILs-β-CDCP,并对其进行了表征。详细考察了Fe_3O_4@ILs-β-CDCP萃取Pb(Ⅱ)和Sb(Ⅲ)的各种影响因素,如溶液pH值、样品体积、洗脱剂浓度和用量、洗脱剂类型、共存离子影响等。基于此,建立了磁固相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Pb(Ⅱ)和Sb(Ⅲ)的新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该方法对Pb(Ⅱ)和Sb(Ⅲ)的检出限分别为1.50和0.54ng/mL,相对标准偏差(RSDs)分别为5.9%和2.4%(n=6,c=100.0ng/mL)。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中Pb(Ⅱ)和Sb(Ⅲ)的测定,其回收率分别为77.8%~106%和82.4%~107%。方法具有检出限低、操作简便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Ⅱ) sb() Fe3O4@ILs-β-CDCP 磁固相萃取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下载PDF
电化学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的锑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王兵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8-741,共4页
使用中性磷酸盐缓冲体系作为电解质,研究了锑化氢的电解生成情况。结果发现,Sb(Ⅲ)的原子荧光光谱(AFS)响应信号强度比在酸性介质中提高了1倍,而Sb(Ⅴ)几乎没有响应信号,因此可以在此缓冲体系中进行价态分析,可消除酸性介质对电极的腐蚀... 使用中性磷酸盐缓冲体系作为电解质,研究了锑化氢的电解生成情况。结果发现,Sb(Ⅲ)的原子荧光光谱(AFS)响应信号强度比在酸性介质中提高了1倍,而Sb(Ⅴ)几乎没有响应信号,因此可以在此缓冲体系中进行价态分析,可消除酸性介质对电极的腐蚀,延长了电解池及电极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信号的稳定性。将传统的平板式电解池的螺丝密封改进为螺纹密封,使电解池安装时间从原来的20 min缩短为1 min,提高了电解池的密封性能。Sb(Ⅲ)的检出限为0.038μg/L(3σ),相对标准偏差为3.9%(n=11)。分析了多种环境样品中的锑,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法 电化学氢化物发生 电解质 中性磷酸盐缓冲体系 sb() sb(Ⅴ)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土壤水溶态Sb(Ⅲ)和Sb(Ⅴ) 被引量:5
15
作者 于兆水 张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405-3408,共4页
在HCl介质中,Sb(Ⅲ)和Sb(Ⅴ)在氢化物发生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效率不同,通过测定经还原剂还原后和还原前Sb的荧光强度,求解联立方程计算出Sb(Ⅲ)和Sb(Ⅴ)的含量,据此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土壤水溶态Sb(Ⅲ)和Sb(Ⅴ)方法... 在HCl介质中,Sb(Ⅲ)和Sb(Ⅴ)在氢化物发生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效率不同,通过测定经还原剂还原后和还原前Sb的荧光强度,求解联立方程计算出Sb(Ⅲ)和Sb(Ⅴ)的含量,据此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土壤水溶态Sb(Ⅲ)和Sb(Ⅴ)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考察了HCl浓度和KBH4浓度对Sb(Ⅲ)和Sb(Ⅴ)测定灵敏度的影响以及共存元素的干扰情况,并比较了两种还原剂对Sb(Ⅴ)的还原效果。方法检出限为Sb(Ⅲ)1.11ng.g-1,Sb(Ⅴ)1.57ng.g-1。加标回收试验表明方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光谱法 sb() sb(Ⅴ) 土壤
下载PDF
MIBK萃取法从铌液中除锑制取高纯氧化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昌明 张和鹏 郭永忠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7,共4页
利用MIBK在一定酸度条件下对Sb(Ⅲ)和Sb(Ⅴ)具有不同的萃取性能的特性,采用HF-H2SO4-MIBK萃取体系,控制一定酸度并将Sb(Ⅲ)氧化为Sb(Ⅴ),最大限度地满足萃取分离Sb的要求,即可达到制取高纯氧化铌(Sb含量<10×10^(-6))的目的。
关键词 除锑 铌液 MIBK(甲基异丁基酮)萃取 酸度控制 氧化剂 sb() sb(Ⅴ)
下载PDF
Adsorption behavior of Sb(Ⅲ) in single and binary Sb(Ⅲ)-Fe(Ⅱ) systems on cationic ion exchange resin: Adsorption equilibrium, kinetic and thermodynamic aspects 被引量:6
17
作者 F.MOGHIMI A.H.JAFARI +1 位作者 H.YOOZBASHIZADEH M.ASKARI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36-248,共13页
The present study dealt with the mechanism of competitive adsorption of Sb(Ⅲ)and Fe(Ⅱ)ions from a copper-containing aqueous solution on Purolite S957,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cationic ion-exchange adsorbent.Experime... The present study dealt with the mechanism of competitive adsorption of Sb(Ⅲ)and Fe(Ⅱ)ions from a copper-containing aqueous solution on Purolite S957,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cationic ion-exchange adsorbent.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aqueous copper sulfate solutions containing either single or conjoint ions,using both sedentary and batch adsorption techniques to ascertain the sensitivity of the adsorption process to variation in p H,mass of resin,contact time,and temperature as well as establishing the optimal range of variables for maximum ion removal.The data from single ion adsorption tests were fitted by non-linear regression techniques to Henry,Langmuir,Freundlich,Temkin,and Dubinin–Radushkevich isotherm models.Freundlich isotherm for Sb(Ⅲ)and Freundlich and Henry models for Fe(Ⅱ)solutions best express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data;while for binary ion electrolytes,the extended Freundlich model fitted the data satisfactorily.The kinetic model adequately describing adsorption was shown to be the pseudo-first-order,underscoring the dominant role of physical adsorption playing in the process.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for the adsorption process reveal differences in the Sb(Ⅲ)adsorption mechanism from single ion and Sb(Ⅲ)-Fe(Ⅱ)containing electrolytes.The adsorption of Sb(Ⅲ)alone is endothermic,whereas the process becomes exothermic in the Sb(Ⅲ)-Fe(Ⅱ)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 ion exchange copper refining THERMODYNAMICS kinetics Purolite adsorbent
下载PDF
红壤土对Sb(Ⅲ)和Sb(Ⅴ)的吸附特征研究
18
作者 黄冬林 任伯帜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67-72,共6页
湖南锡矿山地区的采矿活动使当地水土锑污染严重﹒基于此,本文采用吸附等温和吸附动力学实验方法,结合红壤土基本理化性质,阐明了不同浓度、温度、时间、pH值条件下红壤土对Sb(Ⅲ)和Sb(Ⅴ)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浓度的增加,红壤土... 湖南锡矿山地区的采矿活动使当地水土锑污染严重﹒基于此,本文采用吸附等温和吸附动力学实验方法,结合红壤土基本理化性质,阐明了不同浓度、温度、时间、pH值条件下红壤土对Sb(Ⅲ)和Sb(Ⅴ)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浓度的增加,红壤土对Sb(Ⅲ)和Sb(Ⅴ)的吸附量先增加后趋于平稳﹒2)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描述红壤土对Sb(Ⅲ)和Sb(Ⅴ)的吸附,且吸附过程为发生在均匀表面的单层化学吸附﹒3)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显示,红壤土在高温时吸附效果好,其对Sb(Ⅲ)和Sb(Ⅴ)的吸附反应迅速阶段分别在0~110和0~90 min,且二者的吸附效果差异与Sb离子在吸附剂表面电位以及界面扩散有关;其对Sb(Ⅲ)的吸附均能被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较好地拟合;其对Sb(Ⅲ)的吸附既有物理扩散也有化学吸附,对Sb(Ⅴ)的吸附主要为化学吸附﹒4)pH值增加不利于红壤土对Sb(Ⅲ)和Sb(Ⅴ)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 sb(Ⅴ) 红壤土 吸附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过氧化氢氧化的锑白溶液中SbⅢ,SbⅤ和过氧化氢的测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古映莹 李丹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23,共4页
报道了在盐酸介质中测定用过氧化氢氧化锑白的溶液中Sb(Ⅲ),Sb(Ⅴ)和过氧化氢的分析方法。利用H2O2既具有还原性又具有氧化性这一特殊性质,用硫酸铈滴定法测定溶液中H2O2和Sb(Ⅲ)的总量,用碘量法测定溶液中H2O2和Sb(Ⅲ)的差... 报道了在盐酸介质中测定用过氧化氢氧化锑白的溶液中Sb(Ⅲ),Sb(Ⅴ)和过氧化氢的分析方法。利用H2O2既具有还原性又具有氧化性这一特殊性质,用硫酸铈滴定法测定溶液中H2O2和Sb(Ⅲ)的总量,用碘量法测定溶液中H2O2和Sb(Ⅲ)的差量,用硫酸铈滴定法在近沸温度下测定溶液中的总Sb量,最后计算得出H2O2,Sb(Ⅲ)和Sb(Ⅴ)的量。讨论了滴定温度、H2O2/Sb(Ⅲ)含量的比值并口NaHCO3用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于过氧化氢氧化的锑白溶液中Sb(Ⅲ),Sb(Ⅴ)和过氧化氢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25%,0.28%和0.38%;回收率分别为100.6%~102.5%,97.5%~99.5%和98.6%~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O2 sb() sb(Ⅴ) 硫酸铈滴定法 碘量法
下载PDF
镁粉还原-仲辛醇萃取法从钽铌矿分解液中除Sb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根火 郭永忠 宋金华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14,共3页
从Sb的价态着手,研究了仲辛醇对Sb(Ⅲ)和Sb(Ⅴ)萃取性能的差异,证实在相同的萃取条件下,Sb(Ⅴ)更容易被仲辛醇萃取。在此基础上,采用一定量的镁粉还原钽铌矿分解液中Sb,使高价态Sb转化成低价态Sb,以达到Sb与Ta/Nb分离的目的。实验结果表... 从Sb的价态着手,研究了仲辛醇对Sb(Ⅲ)和Sb(Ⅴ)萃取性能的差异,证实在相同的萃取条件下,Sb(Ⅴ)更容易被仲辛醇萃取。在此基础上,采用一定量的镁粉还原钽铌矿分解液中Sb,使高价态Sb转化成低价态Sb,以达到Sb与Ta/Nb分离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为使Nb2O5产品中Sb含量低于20×10-6,还原条件应采用镁粉用量10g/L、反应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 镁粉还原 仲辛醇萃取 钽铌矿分解液 sb() sb(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