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说苑》看《汉志》“小说家”命名 被引量:2
1
作者 姚娟 《殷都学刊》 2008年第3期78-82,共5页
《说苑》与《汉书.艺文志》中"小说家"有着紧密的联系,《说苑》的作者是刘向,"小说家"分类来自于刘向的思想,而且《说苑》的体裁与小说作品极其相似,因此,"小说家"借用"说"作为这一流派的命名... 《说苑》与《汉书.艺文志》中"小说家"有着紧密的联系,《说苑》的作者是刘向,"小说家"分类来自于刘向的思想,而且《说苑》的体裁与小说作品极其相似,因此,"小说家"借用"说"作为这一流派的命名,更多的得到了《说苑》等说体文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苑 小说家 说体文
下载PDF
《孟子》文体辩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素梅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64-66,共3页
《孟子》全书自梁惠王起至尽心止,总共七篇。七篇之中,分二百六十一章,有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个字。现代学者认为《孟子》和《论语》同为中国早期的散文,依据它们文体特征和意义表述方式,称之为语录体散文。但两者创作时间相距百年,有许... 《孟子》全书自梁惠王起至尽心止,总共七篇。七篇之中,分二百六十一章,有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个字。现代学者认为《孟子》和《论语》同为中国早期的散文,依据它们文体特征和意义表述方式,称之为语录体散文。但两者创作时间相距百年,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本文试图从其意义表述方式入手来谈谈《孟子》一书的文体特征,表明《孟子》是中国说理散文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语录体 表述方式 文体
下载PDF
刘向说体文思想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姚娟 张志敏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91-95,共5页
西汉学者刘向撰写了许多以"说"命名的叙事性作品,他还增设了"小说家"这一诸子学派,这些证明刘向具备了说体文思想。刘向的说体文思想包括:说体文的内容为诸子辩说,说体文的特征为情感性、譬喻性、说理性,说体文影响... 西汉学者刘向撰写了许多以"说"命名的叙事性作品,他还增设了"小说家"这一诸子学派,这些证明刘向具备了说体文思想。刘向的说体文思想包括:说体文的内容为诸子辩说,说体文的特征为情感性、譬喻性、说理性,说体文影响"小说家"的增设。这些对说体文及小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说体文 小说家
下载PDF
俗语说略 被引量:4
4
作者 薛丽华 郭贵荣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9-131,共3页
俗语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语句,它言简意赅,发人深省,闪耀着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光辉。俗语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自汉唐起就有人研究俗语。俗语追求通俗平易的语言风格,在俗语中凝聚着丰富多彩的修辞艺术。俗语在文学语言中的运用,增强了... 俗语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语句,它言简意赅,发人深省,闪耀着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光辉。俗语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自汉唐起就有人研究俗语。俗语追求通俗平易的语言风格,在俗语中凝聚着丰富多彩的修辞艺术。俗语在文学语言中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俗语不失为语言学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语 语言风格 修辞艺术 文学语言 表现力
下载PDF
六朝“说”体论辨正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瑞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64-70,共7页
"说"作为文体的一种,最早是在六朝被陆机、刘勰等人认识与命名的。后世的说体论继承的往往只是六朝立说为文之一体的结论,却很少有人关注此体的提出者。对作为这一文体概括基础的先秦"说"态文本认识上存在偏差。这... "说"作为文体的一种,最早是在六朝被陆机、刘勰等人认识与命名的。后世的说体论继承的往往只是六朝立说为文之一体的结论,却很少有人关注此体的提出者。对作为这一文体概括基础的先秦"说"态文本认识上存在偏差。这些偏差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对其存在形态上的认识含混不清;二是对其文本形态完整性认识的缺失;三是对其文体属于记言还是记事分类的忽略。导致既立说体,又与"论"体区别甚微,难以自立;同时也掩盖了先秦时期说体文包括叙述功能在内的真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 文体论 刘勰 陆机 萧统 说体
下载PDF
如歌、如泣、如诉:“楚调唐音”歌吟近体诗之音乐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江赟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92-102,共11页
"楚调唐音"歌吟(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吟诵众多流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歌吟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回归,它将有形的文字转化为声音,进而艺术化、人文化。通过对当代唯一传承人的歌吟曲谱的采集及口传记录,依据"... "楚调唐音"歌吟(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吟诵众多流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歌吟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回归,它将有形的文字转化为声音,进而艺术化、人文化。通过对当代唯一传承人的歌吟曲谱的采集及口传记录,依据"楚调唐音"歌吟在同一首诗(词)中可分别采用如歌、如诉、如泣三种吟唱模式的特性,选取近体格律诗的歌吟曲谱为音乐分析对象,探寻总结其歌吟之基本规律,为丰富吟诵音乐形态的地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歌 如泣 如诉 “楚调唐音”歌吟 近体诗 音乐分析
下载PDF
试论韩愈的说体文 被引量:1
7
作者 武真真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97-101,共5页
说体文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游辩之辞,自秦汉统一后,逐渐发展为一种解释、说明事理的文体,至唐代,韩愈、柳宗元把说体文的发展推向了高潮。韩愈的说体文虽然只有五篇,但无论在立意、说理或语言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特色,在说体文的... 说体文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游辩之辞,自秦汉统一后,逐渐发展为一种解释、说明事理的文体,至唐代,韩愈、柳宗元把说体文的发展推向了高潮。韩愈的说体文虽然只有五篇,但无论在立意、说理或语言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特色,在说体文的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体文 韩愈 艺术特色 价值意义
下载PDF
论宋代使臣语录的制度背景
8
作者 王皓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4-52,共9页
使臣语录是一种记言兼记事的文体。它产生在交聘活动当中,除记录逐日行止、馈送之礼外,重在记录往来问答。在宋代,其撰写遵循一定规范,是每次交聘活动必有的官样文章。它由国信所主管,有接收、抄录、听审、编录、保存、呈交、派送等环... 使臣语录是一种记言兼记事的文体。它产生在交聘活动当中,除记录逐日行止、馈送之礼外,重在记录往来问答。在宋代,其撰写遵循一定规范,是每次交聘活动必有的官样文章。它由国信所主管,有接收、抄录、听审、编录、保存、呈交、派送等环节。宋王朝高度重视使臣在交聘活动中的表现,以语录作为审查使臣业绩的重要依据。这一系列制度既塑造了使臣语录的体制,也促进了这一文体的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使臣语录 制度 文体
下载PDF
《说林》《储说》文体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昌林 王逸驰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84-90,共7页
《说林》《储说》是《韩非子》中最具有文学特色的部分,目前对二者的专章研究并不多,且其文体定性存在争议。探究《说林》《储说》中“说”及“说体”源流,辨析“寓言”说、“小说”说、“连珠体”说的得失,认为《说林》《储说》是“说... 《说林》《储说》是《韩非子》中最具有文学特色的部分,目前对二者的专章研究并不多,且其文体定性存在争议。探究《说林》《储说》中“说”及“说体”源流,辨析“寓言”说、“小说”说、“连珠体”说的得失,认为《说林》《储说》是“说体”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说林 储说 文体 说体
下载PDF
论《法言》的制作及文体特质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德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45-55,共11页
汉代经学的师法、家法传统以及孔子的述作观念深刻影响两汉士人的著述活动,扬雄虽然未能摆脱当时这一主流之述作观念,但能够坦陈自身著述活动中“作”的成分,从而显现其在文献创制上的一种新的认知姿态。扬雄的模拟行为,主要缘于“述”... 汉代经学的师法、家法传统以及孔子的述作观念深刻影响两汉士人的著述活动,扬雄虽然未能摆脱当时这一主流之述作观念,但能够坦陈自身著述活动中“作”的成分,从而显现其在文献创制上的一种新的认知姿态。扬雄的模拟行为,主要缘于“述”之观念的影响,而其“述”的重点又在于经典的文本形式。不过扬雄接受经典文本形式,不是出于简单的效仿,而是希望借助经典文本形式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来更好地呈现自己的观念与思想。扬雄仿《论语》而制作《法言》,其真实目的在于追寻原儒的足迹,借助宗经、征圣的方式,把捉、阐释真正的成圣之道,实际上是通过《法言》的制作来建构真正的“道统”,从而实现自身王事实践的愿望。《法言》效仿《论语》的经典形式,在文体方面模仿的痕迹虽十分明显,但也存在较大差别。《法言》的命名显示扬雄有意拉开二者的距离,表明《法言》与《论语》之间并不是纯粹的模拟关系,而是具有自身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言》 述作观念 文体 言、行两录
下载PDF
论袁枚《子不语》的语言风格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丽杰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90-92,共3页
阐述了袁枚《子不语》语言的基本风格:平实、简约、诙谐;分析了《子不语》中语言材料的运用方式和修辞特征在平实、简约、诙谐方面的具体表现;分析了《子不语》用语通俗平易、不事雕琢、简洁凝练、诙谐幽默的特点,认为其语言运用平实中... 阐述了袁枚《子不语》语言的基本风格:平实、简约、诙谐;分析了《子不语》中语言材料的运用方式和修辞特征在平实、简约、诙谐方面的具体表现;分析了《子不语》用语通俗平易、不事雕琢、简洁凝练、诙谐幽默的特点,认为其语言运用平实中见奇巧,言简而意赅,诙谐中见讥嘲揶揄,体现了作者较为高超的语言运用技巧,也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枚 《子不语》 语言风格
下载PDF
《墨子》的文学观
12
作者 景明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3-67,共5页
《墨子》一书,为墨翟所开创的墨家学说的代表作,其文有自己独特的体裁与格调。意显而语质,注重义理,崇尚实用,其立意合天志,其立言有三表,表现出尚质重用的文学观念。而《墨子》之文行文表达上及文体分类上的一些重要特征,也能体现出一... 《墨子》一书,为墨翟所开创的墨家学说的代表作,其文有自己独特的体裁与格调。意显而语质,注重义理,崇尚实用,其立意合天志,其立言有三表,表现出尚质重用的文学观念。而《墨子》之文行文表达上及文体分类上的一些重要特征,也能体现出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文学观念。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梳理,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墨子》的文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尚质重用 立言三表 文质统一 文体分类
下载PDF
诗歌分行的技术意义和精神本质——威廉斯短诗《便条》之谜探析
13
作者 吕保田 《保定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65-68,共4页
美国诗人威廉斯的短诗《便条》似乎就是对一张普通便条的简单分行。这固然不能说明诗歌写作就是对口语的简单分行,但的确显示了分行对于诗歌的重要意义。分行的技术意义就在于通过这一形式所具有的心理暗示力迫使受众进入特别关注状态... 美国诗人威廉斯的短诗《便条》似乎就是对一张普通便条的简单分行。这固然不能说明诗歌写作就是对口语的简单分行,但的确显示了分行对于诗歌的重要意义。分行的技术意义就在于通过这一形式所具有的心理暗示力迫使受众进入特别关注状态和强度情感状态。分行的精神意义则在于把为文化成规所凝固的生活世界前推到那种富于张力的原生状态。在这两种意义之间,后者更为本源。诗歌写作的根也正在这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条》 分行 心理暗示 前推 文体思维 文化批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