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海木里三露天天然气水合物钻孔岩心构造裂隙特征
被引量:
11
1
作者
陈利敏
秦荣芳
+4 位作者
蒋艾林
王林杰
曹代勇
李永红
王伟超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87-1095,共9页
通过对三露天井田天然气水合物钻孔岩心观察与统计分析,从线密度、倾角、充填程度等方面对裂隙的特征进行讨论,明确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类型以及构造裂隙的基本特征,最后讨论了裂隙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井田内天然气...
通过对三露天井田天然气水合物钻孔岩心观察与统计分析,从线密度、倾角、充填程度等方面对裂隙的特征进行讨论,明确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类型以及构造裂隙的基本特征,最后讨论了裂隙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井田内天然气水合物绝大多数赋存于粉砂岩、暗色泥岩、油页岩中,其中62.5%赋存于构造裂隙中;研究区构造裂隙以低倾角(占50.37%)、未被充填裂隙为主(占73.68%),且水合物上覆地层裂隙密度均不同程度减小。研究区裂隙的发育特征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起到重要的作用:研究区73.68%的裂隙为未充填,为烃类气体的运移和聚集提供了空间;50.37%的裂隙为低倾角,垂直方向上的渗透率值较小,不同层位的连通性差,极大地限制了烃类气体向上扩散,使其得以聚集保存;最后,裂隙发育程度的降低,同样抑制了烃类气体向上扩散,起到了相对"盖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露天井田
天然气水合物
裂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木里三露天井田构造沉降史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蒋艾林
陈利敏
+2 位作者
秦荣芳
李靖
曹代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96-1102,共7页
根据三露天井田的煤田钻孔和地质勘查报告等资料,应用回剥技术分析研究区从晚古生代石炭纪以来的沉降史及构造演化特征,讨论了水合物形成与构造演化的关系。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自石炭纪以来主要经历了4期沉降和3期抬升:石炭纪至晚三叠...
根据三露天井田的煤田钻孔和地质勘查报告等资料,应用回剥技术分析研究区从晚古生代石炭纪以来的沉降史及构造演化特征,讨论了水合物形成与构造演化的关系。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自石炭纪以来主要经历了4期沉降和3期抬升:石炭纪至晚三叠世,沉降由慢转快,沉降幅度较大;晚三叠世末期,由于晚印支运动影响构造抬升;早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快速沉降;晚白垩世,燕山运动导致区域隆升;中新世发生较快速沉降;上新世受青藏高原隆升影响,快速隆升,随后第四纪又出现较快速沉降。沉降史模拟结果为研究区构造演化提供了定量或半定量的参数。三露天构造沉降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控制作用体现在影响烃源岩成熟度和温压稳定带的形成两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史
构造演化
天然气水合物
三露天井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聚乎更矿区三露天井田中侏罗统沉积环境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致宇
王伟超
+4 位作者
邵龙义
刘文进
吕景高
李永红
文怀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3-1086,共14页
青海聚乎更矿区是全球陆域中纬度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首要发现地,水合物储存层位主要为该矿区三露天井田的中侏罗世含煤岩系。依据钻孔岩心及测井曲线,对该矿区三露天井田含煤岩系进行沉积环境分析,在单孔沉积相及沉积相断面图分析的基础...
青海聚乎更矿区是全球陆域中纬度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首要发现地,水合物储存层位主要为该矿区三露天井田的中侏罗世含煤岩系。依据钻孔岩心及测井曲线,对该矿区三露天井田含煤岩系进行沉积环境分析,在单孔沉积相及沉积相断面图分析的基础上,重建研究区的岩相古地理格局。木里组下段岩性主要为细砾岩、含砾粗砂岩及粗砂岩等粗粒岩石,以辫状河为主的沉积环境;木里组上段岩性以厚层砂岩与厚层煤层互层为特征,反映了水体逐渐加深的过程中发育三角洲为主的沉积环境;江仓组下段以细粒砂岩及泥岩互层夹薄煤层为特征,反映水体进一步加深过程中的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环境;江仓组上段以油页岩、暗色泥岩为主,含有瓣鳃类化石,反映湖泊为主的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侏罗世
沉积环境
天然气水合物
聚乎更矿区
三露天井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木里三露天天然气水合物钻孔岩心构造裂隙特征
被引量:
11
1
作者
陈利敏
秦荣芳
蒋艾林
王林杰
曹代勇
李永红
王伟超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矿业(集团)绿能非常规天然气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青海煤炭地质一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87-1095,共9页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100231100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0YD11)
神华青海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青海省天峻县聚乎更煤矿区三露天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SHQHNY201307001)
文摘
通过对三露天井田天然气水合物钻孔岩心观察与统计分析,从线密度、倾角、充填程度等方面对裂隙的特征进行讨论,明确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类型以及构造裂隙的基本特征,最后讨论了裂隙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井田内天然气水合物绝大多数赋存于粉砂岩、暗色泥岩、油页岩中,其中62.5%赋存于构造裂隙中;研究区构造裂隙以低倾角(占50.37%)、未被充填裂隙为主(占73.68%),且水合物上覆地层裂隙密度均不同程度减小。研究区裂隙的发育特征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起到重要的作用:研究区73.68%的裂隙为未充填,为烃类气体的运移和聚集提供了空间;50.37%的裂隙为低倾角,垂直方向上的渗透率值较小,不同层位的连通性差,极大地限制了烃类气体向上扩散,使其得以聚集保存;最后,裂隙发育程度的降低,同样抑制了烃类气体向上扩散,起到了相对"盖层"的作用。
关键词
三露天井田
天然气水合物
裂隙
Keywords
sanlutian
mining
field
natural
gas
hydrate
fracture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18.102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木里三露天井田构造沉降史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蒋艾林
陈利敏
秦荣芳
李靖
曹代勇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矿业(集团)绿能非常规天然气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能源学院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96-1102,共7页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100231100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0YD11)
神华青海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青海省天峻县聚乎更煤矿区三露天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SHQHNY201307001)
文摘
根据三露天井田的煤田钻孔和地质勘查报告等资料,应用回剥技术分析研究区从晚古生代石炭纪以来的沉降史及构造演化特征,讨论了水合物形成与构造演化的关系。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自石炭纪以来主要经历了4期沉降和3期抬升:石炭纪至晚三叠世,沉降由慢转快,沉降幅度较大;晚三叠世末期,由于晚印支运动影响构造抬升;早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快速沉降;晚白垩世,燕山运动导致区域隆升;中新世发生较快速沉降;上新世受青藏高原隆升影响,快速隆升,随后第四纪又出现较快速沉降。沉降史模拟结果为研究区构造演化提供了定量或半定量的参数。三露天构造沉降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控制作用体现在影响烃源岩成熟度和温压稳定带的形成两方面。
关键词
沉降史
构造演化
天然气水合物
三露天井田
Keywords
subsidence
history
tectonic
evolution
natural
gas
hydrate
sanlutian
mining
field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18.102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聚乎更矿区三露天井田中侏罗统沉积环境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致宇
王伟超
邵龙义
刘文进
吕景高
李永红
文怀军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青海煤炭地质一
青海煤炭地质局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3-1086,共14页
基金
神华青海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省天峻县聚乎更煤矿区三露天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项目(SHQHNY201307001)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我国非常规能源矿产调查评价选区研究"子课题(1212011220794)
文摘
青海聚乎更矿区是全球陆域中纬度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首要发现地,水合物储存层位主要为该矿区三露天井田的中侏罗世含煤岩系。依据钻孔岩心及测井曲线,对该矿区三露天井田含煤岩系进行沉积环境分析,在单孔沉积相及沉积相断面图分析的基础上,重建研究区的岩相古地理格局。木里组下段岩性主要为细砾岩、含砾粗砂岩及粗砂岩等粗粒岩石,以辫状河为主的沉积环境;木里组上段岩性以厚层砂岩与厚层煤层互层为特征,反映了水体逐渐加深的过程中发育三角洲为主的沉积环境;江仓组下段以细粒砂岩及泥岩互层夹薄煤层为特征,反映水体进一步加深过程中的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环境;江仓组上段以油页岩、暗色泥岩为主,含有瓣鳃类化石,反映湖泊为主的沉积环境。
关键词
中侏罗世
沉积环境
天然气水合物
聚乎更矿区
三露天井田
Keywords
Middle
Jurassic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gas
hydrate
Juhugeng
mining
area
sanlutian
mining
field
分类号
P534.5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618.1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海木里三露天天然气水合物钻孔岩心构造裂隙特征
陈利敏
秦荣芳
蒋艾林
王林杰
曹代勇
李永红
王伟超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海木里三露天井田构造沉降史分析
蒋艾林
陈利敏
秦荣芳
李靖
曹代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青海聚乎更矿区三露天井田中侏罗统沉积环境
杨致宇
王伟超
邵龙义
刘文进
吕景高
李永红
文怀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