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三江口地区超基性岩岩石化学及成因 被引量:5
1
作者 俞赛赢 杨仕潘 《云南地质》 2005年第1期83-88,共6页
三江口地区超基性岩按岩石类型可分六种,岩石的m/f值小于6 5,属铁质超基性岩,呈包体状产于下二叠统木星土岩组(P1mx.)及上二叠统洛吉组(P2lj)中,与其为同源异相产物,形成于板块裂陷环境。岩浆活动时期大致为晚古生代 早三叠世早期,可能... 三江口地区超基性岩按岩石类型可分六种,岩石的m/f值小于6 5,属铁质超基性岩,呈包体状产于下二叠统木星土岩组(P1mx.)及上二叠统洛吉组(P2lj)中,与其为同源异相产物,形成于板块裂陷环境。岩浆活动时期大致为晚古生代 早三叠世早期,可能代表古特提斯形成的早期阶段。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和恢复该区古构造格局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体 超基性岩 结晶分异 裂陷槽 富集地幔源 三江口
下载PDF
贵阳市花溪三江口河段螺类资源的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马珊 李媛 +1 位作者 姚俊杰 沈昆根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4,共3页
为探明花溪三江口河段螺类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并为其相关研究、开发和资源保护提供依据,于2010年3—8月对三江口螺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三江口有螺类13种,隶属于6科10属。大型水生植物覆盖的区域,以大脐圆扁螺与平盘螺的密度最大... 为探明花溪三江口河段螺类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并为其相关研究、开发和资源保护提供依据,于2010年3—8月对三江口螺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三江口有螺类13种,隶属于6科10属。大型水生植物覆盖的区域,以大脐圆扁螺与平盘螺的密度最大,分别达592个/m3、619个/m3。其余区域以长角涵螺和光滑狭口螺的密度最大,分别达262个/m3、240个/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溪河 三江口 螺类 资源 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GIS的宁波市三江口洪水淹没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叶君 邹逸江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20-23,共4页
三江口是宁波市的经济中心,是一个洪水灾害十分频繁的区域,因此,洪水的淹没分析对三江口的防洪减灾、洪水风险分析和灾情评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给定洪水位条件下,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GIS进行空间分析,得出洪水淹没分析结果,... 三江口是宁波市的经济中心,是一个洪水灾害十分频繁的区域,因此,洪水的淹没分析对三江口的防洪减灾、洪水风险分析和灾情评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给定洪水位条件下,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GIS进行空间分析,得出洪水淹没分析结果,同时得出淹没分析的数字地图。这些数字地图与专题地图进行集成,并通过WebGIS向用户发布,达到减灾抢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DEM 三江口 洪水淹没分析
下载PDF
再说三江口的变迁
4
作者 陈湘源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40-44,共5页
关于今日江、湖汇合处称"三江口"各有说法、很难统一,到底应如何界定呢?1997年笔者就曾撰文论及,"三江口"应是三条江流水口的交汇处,不是首尾相咬的衔接处。"三江口"名称由来有"南江北沱"、&qu... 关于今日江、湖汇合处称"三江口"各有说法、很难统一,到底应如何界定呢?1997年笔者就曾撰文论及,"三江口"应是三条江流水口的交汇处,不是首尾相咬的衔接处。"三江口"名称由来有"南江北沱"、"北江南沱"两个不同时期,"北江南沱"时期形成"三江口"的名称后,江、湖汇合地理位置又多经变迁,其原因主要来自自然力与人力的作用。今日江、湖汇合处称"三江口",是南名北移,约定俗成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口 地理位置 变迁 探究
下载PDF
宁波三江口地区的城市意象研究
5
作者 陈佳莹 《重庆建筑》 2009年第10期12-15,共4页
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千城一面、缺乏个性的城市形象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历史文化为切入点,在城市意象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宁波市三江口地区的城市形象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未来城市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 宁波 三江 城市意象
下载PDF
三江口东岩体岩石成因及产铀潜力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兰鸿锋 凌洪飞 +2 位作者 陈卫锋 刘建伟 欧阳平宁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184,共13页
诸广山南体是中国重要的铀资源基地之一,复式岩体内与铀矿床关系密切的花岗岩均为S型,I型花岗岩一般无铀成矿潜力。三江口岩体位于诸广山南体西部,与产有铀矿床的燕山期长江岩体相邻,岩性也与长江岩体相似。目前对三江口岩体研究程度相... 诸广山南体是中国重要的铀资源基地之一,复式岩体内与铀矿床关系密切的花岗岩均为S型,I型花岗岩一般无铀成矿潜力。三江口岩体位于诸广山南体西部,与产有铀矿床的燕山期长江岩体相邻,岩性也与长江岩体相似。目前对三江口岩体研究程度相对薄弱,缺乏高精度年代学研究,岩石成因类型也未明确。文章对三江口岩体东部(简称三江口东岩体)进行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并与产铀的长江岩体进行对比。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61.9±2.1Ma,属于燕山早期花岗岩。岩体富SiO——2(73.5%~76.1%),贫FeOT(1.12%~3.25%)、MgO(0.07%~0.83%)、CaO(0.64%~1.27%),具高分异指数DI(86.4~93.6),A/CNK值为1.00~1.35,属过铝-强过铝质花岗岩;微量元素Ba、Sr、Nb、Eu、Ti亏损,Rb、Th、U富集,属于典型的低Ba、Sr花岗岩;稀土总量中等(∑REE=119×10^(-6)~268×10^(-6)),稀土配分模式为右倾的轻稀土富集型;(^(87)Sr/^(86)Sr)i值为0.70789~0.71488,εNd(t)值较低(-10.8^-9.6),两阶段Nd模式年龄为1.73~1.83Ga。三江口东岩体与长江岩体年龄相近,具有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组成,均为S型花岗岩。结合两岩体形成年龄和区域构造背景,认为其形成与华南燕山早期陆内伸展作用有关,是由华南基底麻源群泥质岩、砂质岩部分熔融形成,在成岩过程中有少量幔源物质参与。通过与产铀的长江岩体对比研究认为,三江口东岩体具有较强的产铀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口东岩体 锆石U-PB定年 S型花岗岩 铀成矿潜力
下载PDF
湖南汝城三江口铀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费天伟 刘翔 +3 位作者 覃金宁 夏泽群 姜必广 梅水泉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9-46,共8页
三江口矿区位于扬子地台与南华活动带接合部位的华夏褶皱带万洋—诸广断隆区,北东向遂川—热水断裂带与北西向塘湾断裂带的交切夹持部位.本文通过对矿区矿体分布、矿石特征,以及矿化围岩蚀变特征的研究,认为三江口矿区铀成矿受遂川—热... 三江口矿区位于扬子地台与南华活动带接合部位的华夏褶皱带万洋—诸广断隆区,北东向遂川—热水断裂带与北西向塘湾断裂带的交切夹持部位.本文通过对矿区矿体分布、矿石特征,以及矿化围岩蚀变特征的研究,认为三江口矿区铀成矿受遂川—热水大型走滑断裂控制,成矿作用与早白垩世以来的构造从汇聚向离散转换作用有关.铀矿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型,成矿热液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部分可能来自变质流体或深部碱性流体.提出"犁形"断裂深部变平部位是赋矿的有利部位,是下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口矿区 铀矿化 地质特征 铀矿成因
下载PDF
三江口窝崩及抢护 被引量:8
8
作者 章志强 臧英平 +2 位作者 仲琳 应强 袁胜英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76,共6页
窝崩是发生在长江中下游极具危险性的崩岸形式,严重时会造成生命及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有必要对窝崩成因及抢护措施进行研究.根据三江口窝崩前后的河道实测地形资料,分析比较了崩塌前后河床地形及断面变化、崩岸发生的原因,计算了各测... 窝崩是发生在长江中下游极具危险性的崩岸形式,严重时会造成生命及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有必要对窝崩成因及抢护措施进行研究.根据三江口窝崩前后的河道实测地形资料,分析比较了崩塌前后河床地形及断面变化、崩岸发生的原因,计算了各测次的水下体积,研究了相关抢护措施及效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窝崩发生后80%以上的崩体均淤积在口门上下约1 km河道内,经过1个月冲刷,约有37%崩体被水流带走.文中介绍的抢护措施及效果可为相似抢护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崩 三江口 抢护措施
下载PDF
云南大关三江口自然保护区光叶珙桐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磊 杨顺强 +3 位作者 代勋 汤家鑫 黄良江 祁岑 《绿色科技》 2010年第8期10-13,共4页
从保护区自然地理状况及光叶珙桐资源分布与群落结构对保护区的叶珙桐资源现状分析。论述了目前对保护区内叶珙桐资源进行保护存在的问题。从民众教育、管理建设、环境恢复等方面分析了保护区内叶珙桐资源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 三江口自然保护区 光叶珙桐 资源保护 综合利用
下载PDF
雨雪冰冻灾害对云南三江口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影响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磊 黄良江 +6 位作者 代勋 钟志琦 祁岑 黄先敏 陈屏昭 刘健君 汤家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8253-8254,8259,共3页
云南三江口自然保护区是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的重灾区之一,严重的灾害对保护区的森林资源造成了巨大破坏。该文对保护区的主要林种资源的受灾情况进行了调查评估和初步分析,为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抗灾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三江口自然保护区 雨雪冰冻灾害 森林资源 损失 分析评估
下载PDF
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的珙桐种群分布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磊 代勋 +6 位作者 黄良江 钟志琦 陈屏昭 吴银梅 田虹 汤家鑫 刘健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9年第3期72-75,共4页
在位于滇东北地区的云南大关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的森林植被地带,通过对有珙桐种群分布的代表性地段设样地调查的方式,对该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的分布状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在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多... 在位于滇东北地区的云南大关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的森林植被地带,通过对有珙桐种群分布的代表性地段设样地调查的方式,对该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的分布状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在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多呈散生状,而在局部地段聚集成小片纯林。其种群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自然更新。通过调查明晰了该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所处森林植被的植物物种组成特征及其垂直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口自然保护区 珙桐 种群分布状态
下载PDF
三江口自然保护区光叶珙桐的种群特征和保护对策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磊 代勋 +3 位作者 汤家鑫 黄良江 祁岑 杨顺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6738-16741,共4页
由于光叶珙桐的繁殖特点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光叶珙桐的天然分布面积和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已濒临灭绝。分析了三江口自然保护区光叶珙桐的种群特点,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资料,提出了光叶珙桐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 三江口自然保护区 光叶珙桐 种群特点 保护措施
下载PDF
农业旅游背景下的乡村特色景观设计研究——以三江口村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凡 阚璇 《工业设计》 2024年第4期78-81,共4页
在当前“农业旅游”的背景下,文章聚焦于激发乡村的固有特色及公共空间构建,旨在通过吸引村民返乡,有效应对乡村人口的流失及空心化问题。文章选取浙江省建德市三江口村作为研究案例,从地域文化和特色产业的融合入手,立足乡村现状,通过... 在当前“农业旅游”的背景下,文章聚焦于激发乡村的固有特色及公共空间构建,旨在通过吸引村民返乡,有效应对乡村人口的流失及空心化问题。文章选取浙江省建德市三江口村作为研究案例,从地域文化和特色产业的融合入手,立足乡村现状,通过全面规划、区域性模块开发,以及景观配置等策略,围绕当地桔产业,基于“桔”元素规划设计了桔子博览园、加工坊、科研中心、物流中心等系列桔产业链节点,打造融合农业、旅游、文化及经济发展于一体的现代“农旅文艺复兴”新模式。以期促进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为乡村旅游与文化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开辟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旅游 乡村特色景观设计 景观配置模式 三江口村
下载PDF
云南大关三江口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调查 被引量:6
14
作者 代勋 王磊 +3 位作者 杨顺强 宋成芝 汤家鑫 黄良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769-2771,2869,共4页
对三江口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现状及特点进行调查研究,为三江口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三江口自然保护区 森林资源 调查
下载PDF
浅析三江口水电站“小业主、大监理”的管理模式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静 赵川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2年第1期40-41,共2页
三江口水电站工程结合自身工程的特点,在工程建设中积极采用并探索"小业主,大监理"的管理模式,不断理顺发包人和监理人的工作关系,分清发包人和监理人的工作界限,发挥发包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真正使监理人能够切实... 三江口水电站工程结合自身工程的特点,在工程建设中积极采用并探索"小业主,大监理"的管理模式,不断理顺发包人和监理人的工作关系,分清发包人和监理人的工作界限,发挥发包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真正使监理人能够切实行使发包人授予的权力,履行应尽的职责,承担应负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模式 工作界限 主导作用 三江口水电站
下载PDF
诸广山中段三江口铀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友宇 南小龙 +4 位作者 李竹溢 姜必广 蒋国清 周锡平 覃金宁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8年第5期257-263,共7页
三江口铀矿床位于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富集区,矿区内上堡断裂与黄洞口断裂、九龙江断裂等相互交切,共同构成了多个大小不同的三角状断块构造格局,赋矿构造主要分布在这些三角形地块中。构造岩主要有花岗碎裂岩、硅化碎裂岩、硅化角砾岩、... 三江口铀矿床位于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富集区,矿区内上堡断裂与黄洞口断裂、九龙江断裂等相互交切,共同构成了多个大小不同的三角状断块构造格局,赋矿构造主要分布在这些三角形地块中。构造岩主要有花岗碎裂岩、硅化碎裂岩、硅化角砾岩、微晶石英脉、角砾岩及碎裂花岗岩等,构造岩蚀变主要有硅化、赤铁矿化、水云母化及绿泥石化等。铀矿(化)体主要受F101、F101-1、F23、黄洞口及木洞断裂等控制;矿化带与断裂带规模具有正相关关系。控矿构造破碎带在成矿期具有由北往南、先强后弱的活动特点,因此矿化带具有明显的空间展布及变化规律。断裂构造及其力学性质的演化,对矿体形态、矿体的侧伏、成矿物质的迁移及富集等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矿区内NNE向构造带及不同方向的构造交汇、夹持地段是重要的成矿部位,可作为下一步勘查的重点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背景 断裂构造 构造控矿特征 三江口铀矿床 诸广山
下载PDF
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汤焰 王磊 +3 位作者 代勋 高兴国 张松明 汤家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1期7114-7116,共3页
运用SWOT分析法对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存在知名度不高、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社区参与性不高、竞争激烈等困难。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 运用SWOT分析法对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存在知名度不高、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社区参与性不高、竞争激烈等困难。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若干建议,以促进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口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四面六边框架用于窝崩体内防冲促淤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章志强 臧英平 +2 位作者 仲琳 应强 袁胜英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2-97,共6页
以南京三江口窝崩后实测地形资料为基础,建立了窝崩的概化模型。在模型中的崩窝体内布置了不同间距的四面六边框架、窝内沿岸带(相当于原体地形-15 m等高线以上)也布置了不同间距的四面六边框架,以及四面六边框架与口门潜锁坝组合等方... 以南京三江口窝崩后实测地形资料为基础,建立了窝崩的概化模型。在模型中的崩窝体内布置了不同间距的四面六边框架、窝内沿岸带(相当于原体地形-15 m等高线以上)也布置了不同间距的四面六边框架,以及四面六边框架与口门潜锁坝组合等方案的试验研究工作。通过研究,认为窝内四面六边框架布置间距与工程量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关系,并对此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最佳间距;进行了单独工程(窝内工程)和上述联合工程的效果比较试验。研究表明,联合工程的效果虽比单独工程的效果要好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坡防护 窝崩处理 四面六边框架 防冲促淤 南京三江口
下载PDF
试述志书中的涵江港口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将 《福建史志》 2018年第3期41-43,20,共4页
涵江港口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陆上交通相对困难的年代,它不仅是行旅上溯下行的必经之道,也是货物吞吐的口岸。民国时期曾被冠以"小上海"的名号,这既是辉煌历史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的质疑。"涵"和"江&quo... 涵江港口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陆上交通相对困难的年代,它不仅是行旅上溯下行的必经之道,也是货物吞吐的口岸。民国时期曾被冠以"小上海"的名号,这既是辉煌历史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的质疑。"涵"和"江",哪一个不是水组成的?具体来看,前者"小上海",实际指向的是港口海运、商业贸易。本文参考史实记载,试着阐述整个涵江港口的历史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江港 三江口港 截界 “小上海”
下载PDF
三江口河段窝崩机理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宝平 张永婷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窝崩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造成大量的土体塌失,严重威胁生命财产。为针对性防护窝崩,以南京三江口地区窝崩为例,分析了窝崩成因与发生过程,并探讨了河岸的两种破坏类型。结果表明,水流冲刷是发生窝崩... 窝崩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造成大量的土体塌失,严重威胁生命财产。为针对性防护窝崩,以南京三江口地区窝崩为例,分析了窝崩成因与发生过程,并探讨了河岸的两种破坏类型。结果表明,水流冲刷是发生窝崩最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口河段 窝崩机理 窝崩过程 水流冲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