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竞技文化发展的剖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宾津生 蒋心萍 范金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7-130,134,共5页
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对广西三江花炮节抢花炮民俗竞技文化进行了剖析。认为随着社会的转型,抢花炮民俗竞技开始呈现出与现代体育文化相融合的发展势态,... 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对广西三江花炮节抢花炮民俗竞技文化进行了剖析。认为随着社会的转型,抢花炮民俗竞技开始呈现出与现代体育文化相融合的发展势态,而且依附于民族传统花炮节,广西三江的民俗竞技抢花炮走上了民俗旅游的发展道路;抢花炮民俗竞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裁判作用失灵,抢花炮规则有待改进;比赛缺乏观赏性,竞技性有待提高;比赛安全保障措施有待改善,竞赛制度有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炮节 抢花炮 广西三江 体育文化
下载PDF
广西三江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莫洁琳 衣萌萌 +6 位作者 莫航 王淼 刘志刚 高风英 曹建萌 可小丽 卢迈新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2年第1期39-43,共5页
稻渔综合种养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一种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稻渔综合种养在广西三江地区占据相当的规模和经济地位,掌握该地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最新数据并了解存在的问题,对广西三江地区稻渔综... 稻渔综合种养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一种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稻渔综合种养在广西三江地区占据相当的规模和经济地位,掌握该地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最新数据并了解存在的问题,对广西三江地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科学布局及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大树村、冲干村和汾水村三个不同自然村的稻渔综合种养情况,在总结三江地区稻渔综合种养在基础设施、养殖品种、养殖技术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稻渔综合种养为三江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后提出改进养殖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技术培训,完善经营模式以及加快品牌建设等发展建议。为进一步了解广西三江地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现状,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广西三江
下载PDF
五彩彰施而溢目 稚拙天真满画幅——广西三江侗族农民画审美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秀芝 《云梦学刊》 2013年第4期128-132,共5页
侗族农民画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带有农民原始经验和民俗文化积淀而来的艺术思维特质,符合大众审美趣味。侗族农民画色彩风格具有丰富饱和性、对比协调性、装饰写意性,形成热闹明快与夸张刺激的色彩风格;构图上具有平面性、全景性、饱满性... 侗族农民画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带有农民原始经验和民俗文化积淀而来的艺术思维特质,符合大众审美趣味。侗族农民画色彩风格具有丰富饱和性、对比协调性、装饰写意性,形成热闹明快与夸张刺激的色彩风格;构图上具有平面性、全景性、饱满性,体现出饱满拙朴的构图与造型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三江 侗族 农民画 审美
下载PDF
六甲话两字组连读的韵律变调及其原因初探 被引量:17
4
作者 曾晓渝 牛顺心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0-308,共19页
广西三江县六甲话的100种两字组声调组合中,有60种发生前变型变调,其中51种变调结果为“11+各原本调”,占总数的94%。这种前字调高度虚化的变调模式形成前低后高、前轻后重的节律,是一种特殊的“韵律变调”。这种变调类型主要存在于壮... 广西三江县六甲话的100种两字组声调组合中,有60种发生前变型变调,其中51种变调结果为“11+各原本调”,占总数的94%。这种前字调高度虚化的变调模式形成前低后高、前轻后重的节律,是一种特殊的“韵律变调”。这种变调类型主要存在于壮侗语和南方汉语之中,透露着语言的底层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甲话 两字组连读调 韵律变调 前变型 SVO语言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背景下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路径探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黎群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0-197,共8页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文化自信的源泉。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在侗族非遗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对此,应当加强对三江侗族非遗的法律保护,通过加快非遗权利主体立法,...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文化自信的源泉。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在侗族非遗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对此,应当加强对三江侗族非遗的法律保护,通过加快非遗权利主体立法,重点完善非遗"活态"保护与传承机制,加强非遗"生态"文化保护建设以及将非遗保护与民俗风情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非遗"动态"保护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侗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权属立法
原文传递
广西三江县稻田养鱼助推扶贫的成效与对策 被引量:5
6
作者 戴金良 梁茜 +5 位作者 张兴旺 梁福兴 莫善康 莫洁琳 黄亮亮 吴志强 《台湾农业探索》 2020年第3期50-53,共4页
【目的/意义】研究和分析广西三江县稻田养鱼助推扶贫的有效举措以及存在问题,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对三江县稻田养鱼产业实地调研和相关数据的搜集,总结和分析三江县稻田养鱼扶贫举措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 【目的/意义】研究和分析广西三江县稻田养鱼助推扶贫的有效举措以及存在问题,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对三江县稻田养鱼产业实地调研和相关数据的搜集,总结和分析三江县稻田养鱼扶贫举措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结果/建议】广西三江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稻田养鱼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基础,通过推行政策扶持,对口帮扶;科技引领,模式创新;产业联动,有效管理;品牌建设,标准生产等有效举措,截至2018年大力发展稻田养鱼产业共计7.5万hm^2,帮助约3.7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仍存在模式推广不足,产业不强;产品单一,缺少特色;品牌较弱,营销欠缺等问题。提出推广新模式,培育新品种;联动多产业,研发新产品;塑造优品牌,多渠道营销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三江县 稻田养鱼 扶贫 成效 对策
下载PDF
桂北三江地区丹洲群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秦亚 冯佐海 +3 位作者 葛黎明 邢全力 吴杰 薛云峰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7-266,共10页
桂北地区丹洲群是一套分布于江南造山带西段的裂谷充填型沉积地质,其沉积时限与上覆南华系冰期沉积的年代学格架一直未能得到较好的约束。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A-ICP-MS技术,对桂北三江地区丹洲群拱洞组顶部的凝灰质砂岩进行碎... 桂北地区丹洲群是一套分布于江南造山带西段的裂谷充填型沉积地质,其沉积时限与上覆南华系冰期沉积的年代学格架一直未能得到较好的约束。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A-ICP-MS技术,对桂北三江地区丹洲群拱洞组顶部的凝灰质砂岩进行碎屑锆石U-Pb定年,约束丹洲群的沉积时限。锆石CL图像特征及Th、U含量均表明,所测锆石为岩浆成因的碎屑锆石。锆石自形程度高,磨圆度差,暗示丹洲群沉积地层为近源沉积的产物。41粒碎屑锆石中,最年轻的一组锆石给出了723.9±3.6 Ma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研究区丹洲群拱洞组与南华系长安组呈整合接触关系,以及全球低纬度南华冰期起始年龄(~718 Ma)的地质事实,将丹洲群的沉积时代限定为820~720 Ma,同时约束上覆南华系冰期沉积起始于~72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沉积时限 丹洲群 桂北三江地区
下载PDF
桂北三江牛浪坡煌斑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8
作者 杨金磊 时毓 +4 位作者 刘希军 许继峰 高爱洋 刘明辉 黄椿文 《矿产与地质》 2020年第4期742-751,共10页
桂北地区位于华南地区的南侧,江南造山带的西段,岩浆活动频繁。对桂北三江县牛浪坡煌斑岩进行了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分析。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Rb、Ba、Th、Pb等,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P、T... 桂北地区位于华南地区的南侧,江南造山带的西段,岩浆活动频繁。对桂北三江县牛浪坡煌斑岩进行了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分析。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Rb、Ba、Th、Pb等,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P、Ti等,Eu元素中等负异常(δEu=0.61)。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显示,样品中的锆石均为捕获锆石,年龄主要集中于~829 Ma和~809 Ma。结合前人对江南造山带新元古代地层学、构造演化及成岩成矿作用的研究,认为三江牛浪坡煌斑岩很可能是拼合带加厚地壳下的上地幔的母岩浆上升遭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形成的;煌斑岩中的锆石可能捕获自形成于扬子和华夏地块拼合时期的地层或桂北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煌斑岩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年代学 江南造山带 桂北三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