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泥砂浆固化土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范晓秋 洪宝宁 +1 位作者 胡昕 蒋敏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5-610,共6页
为了解水泥砂浆固化土的掺砂量与强度之间的关系,找出具有工程应用前景的配比,在不同掺砂量不同龄期条件下对水泥砂浆固化土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水泥砂浆固化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分析了掺砂量和龄期对水泥砂浆固化土的强度... 为了解水泥砂浆固化土的掺砂量与强度之间的关系,找出具有工程应用前景的配比,在不同掺砂量不同龄期条件下对水泥砂浆固化土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水泥砂浆固化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分析了掺砂量和龄期对水泥砂浆固化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泥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砂,可有效提高水泥土强度;一定水泥掺入比下,存在一个最佳掺砂量,使水泥砂浆固化土强度(qu)最高,变形系数(E50)最大;水泥砂浆固化土与水泥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均有明显的峰值,应力应变关系属加工软化型,其残余强度随着掺砂量的增加而增加;采用水泥砂浆搅拌桩加固软弱地基时,即使采用较高的掺砂量和置换率,加固体本身重量增加有限,下卧层附加应力增加也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水泥砂浆固化土 强度变形特性 掺砂量
下载PDF
掺砂水泥土的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9
2
作者 赫文秀 申向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92-396,共5页
通过室内掺砂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讨在不同掺砂量、不同龄期条件下,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发展规律。试验研究表明:在水泥掺量一定的条件下,掺入一定量的砂,可以明显地提高水泥土的强度。当水泥掺量为10%时,掺砂量为50%的水泥土强... 通过室内掺砂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讨在不同掺砂量、不同龄期条件下,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发展规律。试验研究表明:在水泥掺量一定的条件下,掺入一定量的砂,可以明显地提高水泥土的强度。当水泥掺量为10%时,掺砂量为50%的水泥土强度达到最佳。而且根据实测的应力-应变曲线,详细地分析了掺砂水泥土的破坏形式为脆性剪切破坏,且随着掺砂量的增加,掺砂水泥土的剪切角逐渐增大。与此同时,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掺砂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的原因,从而为工程应用提供了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砂水泥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掺砂量 龄期 应力-应变曲线 破坏特征
下载PDF
含砂量对聚丙烯纤维加筋黏性土强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唐朝生 施斌 +2 位作者 高玮 蔡奕 刘瑾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2968-2973,共6页
为研究含砂量对聚丙烯纤维土加筋黏性土强度的影响及其机制,将2%,4%,6%,8%和10%素土重的砂分别与聚丙烯纤维加筋黏性土混合均匀,共配制7组土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直剪试验。运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和分析纤维在土样中的形态特征... 为研究含砂量对聚丙烯纤维土加筋黏性土强度的影响及其机制,将2%,4%,6%,8%和10%素土重的砂分别与聚丙烯纤维加筋黏性土混合均匀,共配制7组土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直剪试验。运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和分析纤维在土样中的形态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黏性土中的含砂量对纤维加筋土的强度有重要影响。在砂与纤维表面的摩擦力和黏土颗粒对纤维的黏结作用下,纤维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黏聚力随含砂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纤维土的内摩擦角大小与掺砂量成正比。在掺砂量为4%时,纤维的加筋作用得到最大发挥,此时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此外,在黏土中砂的碰撞或挤压作用下,纤维的形状发生改变,从而增加纤维的粗糙度,加强界面之间的力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纤维 加筋土 强度 含砂量
下载PDF
水泥砂浆固化土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刘鑫 范晓秋 洪宝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76-1682,共7页
为研究水泥砂浆固化土剪切强度特性和合理确定水泥砂浆固化土工程应用的配比,从掺砂量、水泥掺入比、原料土含水率及砂料粒径入手,对水泥砂浆固化土进行了室内固结不排水三轴(CU)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砂可以改善固化土强度;随掺砂量的... 为研究水泥砂浆固化土剪切强度特性和合理确定水泥砂浆固化土工程应用的配比,从掺砂量、水泥掺入比、原料土含水率及砂料粒径入手,对水泥砂浆固化土进行了室内固结不排水三轴(CU)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砂可以改善固化土强度;随掺砂量的增加,黏聚力和有效黏聚力先增加后减小,转折点的掺砂量为最佳掺砂量(10%左右),内摩擦角和有效内摩擦角不断增加,一定掺砂量下增加水泥掺入比可有效地提高固化土的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固化土的黏聚力呈近似线性减小的关系,而内摩擦角几乎保持不变,采用水泥砂浆处理高含水率软弱地基时适当提高掺砂量,可以较大幅度改善固化土的力学性质;在掺料配比一定的情况下砂料粒径对固化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存在一定的影响。采用单一粒径砂料的固化土抗剪强度更高,该单一粒径在固化土级配良好的前提下,不均匀系数Cu趋于最大、曲率系数Cc趋于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水泥土 三轴CU试验 掺砂量 水泥掺入比 砂料粒径
下载PDF
水泥砂浆固化土抗压强度特性试验 被引量:19
5
作者 曲涛 范晓秋 刘鑫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3-179,共7页
为论证水泥砂浆固化土工程应用的可行性,通过设置不同掺砂量、含水率、砂料粒径和养护龄期条件,对水泥砂浆固化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掺砂可提高水泥砂浆固化土的抗压强度,尤其是早期强度.一定水泥掺入比条件下,当... 为论证水泥砂浆固化土工程应用的可行性,通过设置不同掺砂量、含水率、砂料粒径和养护龄期条件,对水泥砂浆固化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掺砂可提高水泥砂浆固化土的抗压强度,尤其是早期强度.一定水泥掺入比条件下,当掺砂量处于最优掺砂率(10%左右)时水泥砂浆固化土的强度特性改善幅度最大,掺砂量超过最优掺砂率后水泥砂浆固化土的抗压强度无显著提高.(b)水泥砂浆固化土的抗压强度随原料土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当原料土的含水率较低或养护龄期较短时,水泥砂浆固化土的抗压强度下降幅度均较大,当含水率较高时水泥土掺砂难以达到预期的固化效果.(c)砂料粒径变化对水泥砂浆固化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小,水泥砂浆固化土强度随着粒径的增大略有提高;砂料粒径变化对水泥砂浆固化土变形系数的影响较大,两者近似成正比关系,在实际工程中无需对砂料进行筛分而直接运用即可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d)水泥砂浆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破坏模式多为脆性张裂破坏和塑性剪切破坏.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以及掺砂量的增加,脆性张裂破坏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砂浆固化土 抗压强度特性 掺砂量 含水率 砂料粒径
下载PDF
豫西黄土中砂粒含量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均平 潘保田 +5 位作者 高红山 王勇 苏怀 管清玉 刘小丰 李吉均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9-634,共6页
研究表明,豫西黄土中含有大量的砂粒组分(>63μm),地域特定的地貌造成三门峡、扣马黄土中砂粒含量的增加。扣马剖面记录了自1.2Ma来砂粒百分含量的变化过程,在我国气候逐步恶化的总体环境下,区域地貌的改变叠加在全球变化之上。随着... 研究表明,豫西黄土中含有大量的砂粒组分(>63μm),地域特定的地貌造成三门峡、扣马黄土中砂粒含量的增加。扣马剖面记录了自1.2Ma来砂粒百分含量的变化过程,在我国气候逐步恶化的总体环境下,区域地貌的改变叠加在全球变化之上。随着黄河的下切,大量松散堆积物暴露于大气环境中,为冬季风提供了丰富粉尘物源,汾渭盆地、三门峡盆地、黄河两岸滩地、沙滩以及两岸山地是豫西黄土砂粒的主要源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砂粒含量 东亚季风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掺砂水泥土压拉强度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高常辉 马芹永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2-266,共5页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和砂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进行不同配比玄武岩纤维掺砂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探讨了玄武岩纤维掺量和掺砂量对水泥土强度及破坏形态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掺量0.5%、1.0%、...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和砂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进行不同配比玄武岩纤维掺砂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探讨了玄武岩纤维掺量和掺砂量对水泥土强度及破坏形态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掺量0.5%、1.0%、1.5%,掺砂量10%的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为3.58、3.40、3.31 MPa,较素水泥土分别提高了26.1%、19.7%、16.5%;水泥土的抗拉强度随玄武岩纤维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玄武岩纤维掺量为1.5%时达到最大值;玄武岩纤维掺量1.5%、掺砂量为10%和15%的水泥土抗拉强度分别为0.52 MPa和0.60 MPa,较素水泥土分别提高了44.4%和66.7%;玄武岩纤维的掺入使水泥土在破坏时保持较好的整体性,表现出一定的塑性特征;玄武岩纤维和砂在各自工作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协作,共同促进水泥土压拉强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 玄武岩纤维 掺砂量 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破坏形态
下载PDF
含砂量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廖建春 曾庆军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3,共3页
水泥土的室内试验和工程实例都表明,水泥土的强度除了与水泥掺入比、龄期等外部因素有关,与土中的含砂量也有很大关系。文中从软土中常含砂这一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多项工程,对比分析了含砂量对水泥土的各项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引起对其... 水泥土的室内试验和工程实例都表明,水泥土的强度除了与水泥掺入比、龄期等外部因素有关,与土中的含砂量也有很大关系。文中从软土中常含砂这一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多项工程,对比分析了含砂量对水泥土的各项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引起对其研究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砂量 水泥土强度 水泥掺入比 工程实例 室内试验 外部因素 力学性能 对比分析 龄期 软土
下载PDF
风沙影响下铁路道碴变形模量的离散元数值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严颖 狄少丞 +1 位作者 苏勇 季顺迎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9-445,共7页
针对风沙区有碴铁路道床的结构特性,对其在细沙贯入下的有效变形模量研究有助于理解风沙影响下的道床动力特性。采用离散单元模型对道碴碎石和细沙颗粒进行数值建模,并对不同含沙率γ下的有效变形模量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低含... 针对风沙区有碴铁路道床的结构特性,对其在细沙贯入下的有效变形模量研究有助于理解风沙影响下的道床动力特性。采用离散单元模型对道碴碎石和细沙颗粒进行数值建模,并对不同含沙率γ下的有效变形模量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低含沙率下(γ<30%)沙石混合体的变形模量基本保持不变,在高含沙率下(γ>30%),变形模量随含沙率的增加呈线性降低,以上变形模量随含沙量的变化规律与试验结果相一致。基于离散单元模型的数值模拟,在细观尺度上对沙石混合体的力链强度、空间分布及配位数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沙石混合体有效变形模量随含沙量变化的内在机理。本文工作对风沙区有碴铁路道床力学行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助于促进风沙影响下有碴铁路道床的结构设计和沙害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道碴 含沙率 变形模量 离散元方法
下载PDF
祁连山区土壤砂粒含量剖面分布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璇 杨帆 +1 位作者 李德成 张甘霖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54-863,共10页
祁连山区是西北黑河流域的水源,理解祁连山区土壤颗粒组成的剖面分布模式及其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定量理解土壤中水、肥、气、热的运移和开展颗粒组成/质地的三维制图。以2012—2013年获取的深度≥1 m的69个代表性土壤剖... 祁连山区是西北黑河流域的水源,理解祁连山区土壤颗粒组成的剖面分布模式及其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定量理解土壤中水、肥、气、热的运移和开展颗粒组成/质地的三维制图。以2012—2013年获取的深度≥1 m的69个代表性土壤剖面为对象,分析了含量变异最大的砂粒的剖面分布模式及其与海拔、坡度、坡向、年均降水、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地形湿度指数、NDVI、土地利用、成土母质等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区砂粒含量的剖面分布模式可分为均一型、递增型、递减型、先增后减型、先减后增型和不规则型六类,但其很难用单一的环境变量来定量预测,其根源在于祁连山区成土母质复杂多样,加上复杂的地貌地形、土地利用等导致母质易发生运移而产生不连续性;对应复杂山区的土壤颗粒剖面分布模式的定量预测,还需从复合环境变量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颗粒组成 砂粒含量 剖面垂直分布 环境变量 祁连山
下载PDF
覆沙坡面微地形变化与侵蚀产沙的响应关系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建文 李鹏 +2 位作者 高海东 杨倩楠 刘展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7-764,共8页
坡面微地形的发育反映了侵蚀的强度及变化过程。为了定量研究不同覆沙厚度下坡面的微地形变化与侵蚀之间的响应,通过模拟1. 5 mm·min^-1雨强下的3场连续降雨试验,结合三维激光扫描仪技术,分析了坡面微地形与土壤侵蚀的空间变化特征... 坡面微地形的发育反映了侵蚀的强度及变化过程。为了定量研究不同覆沙厚度下坡面的微地形变化与侵蚀之间的响应,通过模拟1. 5 mm·min^-1雨强下的3场连续降雨试验,结合三维激光扫描仪技术,分析了坡面微地形与土壤侵蚀的空间变化特征,较好地拟合了微地形变幅与侵蚀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坡面平均含沙量随着降雨场次的增加而减小。覆沙坡面主要产沙区的长度是黄土坡面的3倍左右,且坡段侵蚀量的峰值多分布在坡面4~6 m的位置,而黄土坡面侵蚀峰值分布在3~4 m的位置。随着降雨场次的增加,黄土坡面微地形因子显著增大(P <0. 05),覆沙坡面微地形因子总体呈增大趋势,但并不显著(P> 0. 05)。与黄土坡面和覆沙坡面的侵蚀响应最强烈的微地形因子分别为地表切割深度和地表粗糙度,黄土坡面微地形变幅与侵蚀量的响应关系较强于覆沙坡面,覆沙坡面应寻找其他敏感的指标对方程进行优化。该研究为揭示风水复合侵蚀地区的侵蚀机理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沙坡面 侵蚀 空间分布 微地形 含沙量 土壤侵蚀
原文传递
稠油油田出砂地面实时监测技术 被引量:12
12
作者 武广瑷 刘刚 +1 位作者 曹砚锋 贾宗文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9-525,共7页
疏松砂岩稠油油田储层岩石强度较低,开发时易导致出砂。为了保持油田长期稳产,需要对油井出砂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基于振动信号监测技术,研发了一套适用于稠油油田的实时出砂监测系统,采用非置入式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砂粒撞击管道产生的振... 疏松砂岩稠油油田储层岩石强度较低,开发时易导致出砂。为了保持油田长期稳产,需要对油井出砂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基于振动信号监测技术,研发了一套适用于稠油油田的实时出砂监测系统,采用非置入式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砂粒撞击管道产生的振动,通过对信号的滤波、时域分析、频谱分析、功率谱分析,建立信号特征与油井出砂之间的关系,实现对油井出砂量的监测。在实验室内搭建了测试平台,采用柴油、水作为流动介质,分别改变砂粒粒度、含砂量、含水率、流速等条件,对监测系统的能力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流体介质黏度小于250 m Pa·s时,系统能实现对44μm砂粒的测量。本监测系统在现场8口井上进行了试验应用,结果表明,系统监测结果与油井实际生产情况一致性较好。稠油油田出砂地面实时监测技术可用于开发井的出砂监测,有利于提高油田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含砂量 振动信号 实时出砂监测 现场应用
下载PDF
土的介电常数模型及其工程运用探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廖红建 孙俊煜 +2 位作者 昝月稳 朱庆女 顾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6-41,共6页
土的介电常数模型反映了介电常数和体积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建立合理的介电常数模型,通过探地雷达技术测定介电常数就可以预测土的含水状态。而土的含水率与其工程物理特性密切相关,土的液塑限是划分土体工程状态的重要指标。因此,探讨不... 土的介电常数模型反映了介电常数和体积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建立合理的介电常数模型,通过探地雷达技术测定介电常数就可以预测土的含水状态。而土的含水率与其工程物理特性密切相关,土的液塑限是划分土体工程状态的重要指标。因此,探讨不同土体的介电常数与含水率的关系,根据介电常数来直接判断土的软硬状态,可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方便途径。通过一系列不同含水率的土体的介电常数室内试验,针对不同含砂量的黄土,系统分析和探讨体积含水率和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结合黄土的工程特性,对Topp经验模型、扩散模型、体积混合模型,以及根据电磁场理论推导的多项介质混合模型等介电常数模型进行适用性分析。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建立了物理意义明确简化的土体介电常数模型,提出了依据土体介电常数对含水率变化的敏感程度系数来划分土体类别的建议,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表明结果相符。进一步根据试验结果,深入研究含水状态对土体工程特性的影响,分析并给出黄土的液塑限对应的介电常数,通过建立液性指数与介电常数的关系式,提出了依据介电常数来划分的黄土软硬状态评价指标的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含砂量 介电常数 体积含水率
下载PDF
含沙铁路道碴弹性模量和沉降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季顺迎 苏勇 严颖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47-52,共6页
为研究有碴道床在不同含沙率下的力学行为,研制了准静态压缩试验装置,并通过循环加卸载方式确定了不同含沙量下沙-石混合体的弹性模量和沉降量,分析了细沙对铁路道碴弹性模量和沉降量的影响。以上研究不仅对分析风沙区有碴道床的力学行... 为研究有碴道床在不同含沙率下的力学行为,研制了准静态压缩试验装置,并通过循环加卸载方式确定了不同含沙量下沙-石混合体的弹性模量和沉降量,分析了细沙对铁路道碴弹性模量和沉降量的影响。以上研究不仅对分析风沙区有碴道床的力学行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对研究不同类型颗粒介质在不同配比下的力学行为转化规律也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碴 含沙量 沙石混合体 弹性模量 沉降量
下载PDF
环氧粉末涂层的抗冲蚀性能 被引量:10
15
作者 骆素珍 郑玉贵 +3 位作者 李劲 李京 姚治铭 柯伟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17-523,共7页
在金刚砂砂浆中。用旋转圆盘式冲刷腐蚀试验机研究了流速、含砂量、砂粒粒径等环境参数对SEBF-2型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层冲蚀特性的影响,并观察了涂层形貌实验结果表明:涂层的冲蚀率(E)与流速(V)、含砂量(C)、砂粒粒径... 在金刚砂砂浆中。用旋转圆盘式冲刷腐蚀试验机研究了流速、含砂量、砂粒粒径等环境参数对SEBF-2型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层冲蚀特性的影响,并观察了涂层形貌实验结果表明:涂层的冲蚀率(E)与流速(V)、含砂量(C)、砂粒粒径(D)之间服从幂指数关系: E∝Vn1Cn2Dn3,n1、n2、n3 的相对大小表明,流速为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砂粒粒径,而含砂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临界流速约为 6m/s,涂层的第一临界粒径约为 80μm;第一临界粒径约为 4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粉末涂层 金属 表面处理 抗冲蚀性能
下载PDF
压实度和含水率对含砂粉土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肖成志 李晓峰 张静娟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1-508,共8页
基于静三轴试验,分析不同含砂量、压实度和含水率对粉土应力-应变曲线和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围压下增加粉土中含砂量,粉土峰值强度呈增加趋势,且围压较低时不同含砂量粉土均呈现不同程度应变软化现象,增高围压水平时... 基于静三轴试验,分析不同含砂量、压实度和含水率对粉土应力-应变曲线和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围压下增加粉土中含砂量,粉土峰值强度呈增加趋势,且围压较低时不同含砂量粉土均呈现不同程度应变软化现象,增高围压水平时应变软化现象减弱;增加含水率对粉土强度削弱明显,且最优含水率下粉土应变软化现象明显,粉土应变软化随含水率增加呈减弱趋势;减少压实度时应变软化现象减弱并最终趋于消失,相同围压下压实度越高,粉土峰值强度越大,且围压水平越低,压实度对峰值强度的影响越明显;同等条件下增加含砂量、提高压实度或减少含水率,均可显著提高粉土黏聚力,但对其内摩擦角影响较小,且压实度越高,含水率越小,含砂量越大,粉土的抗剪强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粉土 静三轴试验 含砂量 压实度 含水率
下载PDF
南海中建南盆地速度资料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衍棠 陈玲 吴大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55,共7页
在大量速度谱解释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南海中建南盆地的层速度、时深转换和砂岩百分含量,并对盆地5套地层的层速度平面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坳陷的层速度最大,北部坳陷和南部坳陷次之,北部隆起的层速度最小,反映了地层的构造走势... 在大量速度谱解释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南海中建南盆地的层速度、时深转换和砂岩百分含量,并对盆地5套地层的层速度平面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坳陷的层速度最大,北部坳陷和南部坳陷次之,北部隆起的层速度最小,反映了地层的构造走势;利用砂岩百分含量资料进行岩性分析,发现西北部和西南部的砂岩百分含量大于75%,属于砂岩相沉积,推测盆地的物源主要来自西北和西南方向,为沉积相解释和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建南盆地 层速度 砂岩百分含量 时深转换 岩性分析
下载PDF
采出液含砂量对井下两级串联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高扬 刘合 张勇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20,共9页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开展采出液含砂量对双泵抽吸式两级串联旋流器的速度场、浓度场及分离性能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一级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受含砂量影响较小,二级旋流净化器的分离性能受含砂量影响较大...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开展采出液含砂量对双泵抽吸式两级串联旋流器的速度场、浓度场及分离性能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一级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受含砂量影响较小,二级旋流净化器的分离性能受含砂量影响较大。旋流器分离效率随含砂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含砂量不高于0.010时,随含砂量的增大旋流器分离效率逐渐升高,在含砂量为0.010时,达到最大分离效率99.67%。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器 含砂量 分离性能 速度场 浓度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利用浑浊度推算含沙量方法的限制性与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彭永勤 李克锋 曹薇 《四川环境》 2009年第1期20-23,共4页
通过对利用浑浊度与含沙量的相关关系来推算含沙量的方法的研究,发现此方法有两个限制因子,一是泥沙粒径,二是水中盐等其他杂质。研究结果表明,浊度法对于低含沙量、粒径小的水样测量精度高。
关键词 浑浊度 含沙量 粒径
下载PDF
风化砂改良膨胀土无荷膨胀率及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庄心善 王子翔 《公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48-252,共5页
在保持含水率和干密度不变的条件下,将风化砂以不同比例掺入膨胀土中,通过击实试验、无荷膨胀试验和三轴试验,研究风化砂改良膨胀土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含水率随掺砂量增加而减小,但最大干密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风化砂掺量增多,... 在保持含水率和干密度不变的条件下,将风化砂以不同比例掺入膨胀土中,通过击实试验、无荷膨胀试验和三轴试验,研究风化砂改良膨胀土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含水率随掺砂量增加而减小,但最大干密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风化砂掺量增多,膨胀率相应降低;当掺砂量达到40%时,膨胀率降低了6.64%,风化砂能明显抑制膨胀土的膨胀性;膨胀土的主应力峰值随掺砂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掺砂量为16%时抗剪强度最大,而黏聚力随掺砂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内摩擦角先增大后减小,因此确定最佳掺砂量为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风化砂 掺砂比 三轴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