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4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海域莱州湾凹陷的形成和演化 被引量:82
1
作者 彭文绪 辛仁臣 +3 位作者 孙和风 吴奎 史浩 王德英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4-660,共7页
利用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对凹陷的形成演化进行了研究。莱州湾凹陷是在新生代裂谷基础上形成的凹陷,孔店组—沙三段沉积时期走滑断层对沉积作用影响较小,主要以伸展断陷作用为主,沉积中心位于北部边界铲式大断层下降盘;沙一段和东营组... 利用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对凹陷的形成演化进行了研究。莱州湾凹陷是在新生代裂谷基础上形成的凹陷,孔店组—沙三段沉积时期走滑断层对沉积作用影响较小,主要以伸展断陷作用为主,沉积中心位于北部边界铲式大断层下降盘;沙一段和东营组沉积时期凹陷沉积中心沿走滑断层向东北迁移;新近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沉积时期,受走滑挤压作用的影响,该区表现为挤压反转,产生了盐拱和反转构造。走滑断层对沙河街组烃源岩的分布影响较小,但对东营组烃源岩分布和沉积体系展布有较大的影响,对晚期成藏也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莱州湾凹陷 拉分盆地 郯庐走滑断裂 盐构造 反转构造
下载PDF
柽柳泌盐腺结构、功能及分泌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2
作者 张道远 尹林克 潘伯荣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90-194,共5页
柽柳属中多数种是典型的泌盐性盐生植物,泌盐腺在调节体内离子平衡,维持渗透压稳定,提高植物的耐盐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系统总结了柽柳泌盐腺研究成果,对泌盐腺的结构、功能及泌盐机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柽柳 泌盐腺 结构 功能 分泌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盐构造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65
3
作者 邬光辉 王招明 +1 位作者 刘玉魁 张宝收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6-483,共8页
本文根据大量地震与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对表征库车坳陷盐构造流动变形特征的净生长量、生长率及应变速率进行了定量分析。厘定库车坳陷盐构造初始形成时间在中新世早期,盐构造早期生长缓慢而稳定;上新世中晚期一第四纪进入快速生长期,... 本文根据大量地震与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对表征库车坳陷盐构造流动变形特征的净生长量、生长率及应变速率进行了定量分析。厘定库车坳陷盐构造初始形成时间在中新世早期,盐构造早期生长缓慢而稳定;上新世中晚期一第四纪进入快速生长期,晚期盐构造生长速率高且差别大。库车坳陷盐构造演化可分为盐膏层沉积期、低幅度盐枕缓慢发育期、盐背斜构造发育期、盐底辟发展期、盐底辟刺穿破坏期五个连续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盐构造 油气圈闭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盐胁迫对番茄根形态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0
4
作者 姚静 施卫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9-282,共4页
通过水培和培养基试验,研究了番茄幼苗生长和根构型在盐胁迫下的变化。结果表明。番茄幼苗地上部干、鲜重随着盐浓度增加而减小,根生物量受其影响相对较小: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50 mmol/L NaCl显著抑制了侧根发育,侧根数显著降... 通过水培和培养基试验,研究了番茄幼苗生长和根构型在盐胁迫下的变化。结果表明。番茄幼苗地上部干、鲜重随着盐浓度增加而减小,根生物量受其影响相对较小: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50 mmol/L NaCl显著抑制了侧根发育,侧根数显著降低,而100 mmol/LNaCl则显著抑制了主根和侧根伸长,由此可见,番茄根构型对盐胁迫响应比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盐胁迫 根形态
下载PDF
库车坳陷西段新生代盐构造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53
5
作者 汪新 唐鹏程 +2 位作者 谢会文 雷刚林 黄少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5,共9页
库车坳陷古-始新世沉积厚层膏盐岩,在沉积差异形成的重力负载作用下,膏盐岩发生塑性流动,山前的膏盐岩流向盆地内侧,发育盐底辟构造,形成吐孜玛扎盐墙、却勒盐丘,膏盐岩的塑性流动发生在膏盐层沉积后不久,并且持续到上新世库车早期,盐... 库车坳陷古-始新世沉积厚层膏盐岩,在沉积差异形成的重力负载作用下,膏盐岩发生塑性流动,山前的膏盐岩流向盆地内侧,发育盐底辟构造,形成吐孜玛扎盐墙、却勒盐丘,膏盐岩的塑性流动发生在膏盐层沉积后不久,并且持续到上新世库车早期,盐底辟构造主要通过被动底辟作用完成。上新世晚期,库车坳陷受到强烈的挤压作用,发生大规模的逆冲推覆,吐孜玛扎盐墙、却勒盐丘(应变强度薄弱部位)的北侧发育断层,盐岩沿断层刺穿地表,形成底辟型盐墙和喷出型盐席,同时发育整合型米斯坎塔克盐背斜和大宛齐盐枕。库车坳陷的盐构造分为两个阶段:构造平静期(渐新世-上新世),以重力差异负载作用为主,发育底辟型盐构造;构造挤压期(上新世晚期-现今),挤压作用强烈,形成逆冲推覆断层,在不同的构造部位分别形成盐席、盐墙、盐背斜,早期的盐构造对于后续挤压作用下盐构造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盐构造 重力差异负载 挤压作用
下载PDF
胡杨细胞和组织结构与其耐盐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谷瑞升 蒋湘宁 郭仲琛 《Acta Botan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6期576-579,共4页
利用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中相差和微分干涉等技术对胡杨(PopuluseuphraticaOliv.)悬浮培养的细胞和试管苗的组织和细胞结构以及盐胁迫对其结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毛白杨(P.tomentosaCar.)... 利用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中相差和微分干涉等技术对胡杨(PopuluseuphraticaOliv.)悬浮培养的细胞和试管苗的组织和细胞结构以及盐胁迫对其结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毛白杨(P.tomentosaCar.)相比,胡杨存在与耐盐相关的结构,如根尖具有较发达的表皮和外皮层,根毛着生靠近根端;叶片输导组织不发达;细胞中线粒体和质体较丰富。盐胁迫和渗透胁迫可使胡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质体变得更为丰富,质体中内含体增多,在细胞质中和液泡内缘出现明显的嗜锇物质,在悬浮培养的细胞内表现出明显的丝状结构,细胞核变大,核仁明显。受到8g/LNaCl胁迫的胡杨根尖分生细胞仍可维持正常的结构。在超微结构研究中还发现,胡杨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呈齿状结合,说明了膜与壁之间结合的牢固性和稳定性,解释了胡杨细胞在胁迫中不易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盐胁迫 渗透胁迫 细胞结构 组织结构
下载PDF
库车坳陷古隆起与盐构造特征及控油气作用 被引量:50
7
作者 汤良杰 余一欣 +3 位作者 杨文静 彭更新 雷刚林 马玉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5-145,146,I0003,I0004,147-150,共8页
依据钻井和地震资料,在库车坳陷识别出却勒、大北—吐北、克拉苏、依奇克里克和吐格尔明等古隆起以及盐枕、盐推覆、盐墙等盐构造。这些古隆起和盐构造主要分布于克拉苏—依奇克里克构造带和秋里塔格构造带,并都经历了复杂的形成演化过... 依据钻井和地震资料,在库车坳陷识别出却勒、大北—吐北、克拉苏、依奇克里克和吐格尔明等古隆起以及盐枕、盐推覆、盐墙等盐构造。这些古隆起和盐构造主要分布于克拉苏—依奇克里克构造带和秋里塔格构造带,并都经历了复杂的形成演化过程,两者关系也非常密切。古隆起决定了盐构造的发育位置和形成过程,盐体一般在古隆起顶部发生聚集增厚,形成盐枕和盐墙构造,并在古隆起两翼盐体减薄处形成盐焊接和鱼尾构造等。古隆起和盐构造对库车地区的油气聚集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古隆起的发育不仅有利于改善储层质量,其本身也是油气运移的优势指向区,巨厚膏盐层的存在也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极好的封盖作用。另外,古隆起和盐构造的叠加构造变形为油气聚集提供了丰富的构造圈闭和隐蔽圈闭,形成的断裂和不整合也构成了有效的油气输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隆起 盐构造 基底断裂 油气成藏 库车坳陷
下载PDF
盐胁迫对酿酒葡萄叶片细胞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8
8
作者 秦玲 康文怀 +1 位作者 齐艳玲 蔡爱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4233-4241,共9页
【目的】研究100 mmol.L-1NaCl胁迫下,葡萄酿酒品种‘赤霞珠’、砧木‘5BB’和砧穗组合苗‘赤霞珠/5BB’叶片细胞解剖结构和光合特性,为葡萄品种、砧木及砧穗组合苗耐盐性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案。【方法】采用盆栽方法,当葡萄苗... 【目的】研究100 mmol.L-1NaCl胁迫下,葡萄酿酒品种‘赤霞珠’、砧木‘5BB’和砧穗组合苗‘赤霞珠/5BB’叶片细胞解剖结构和光合特性,为葡萄品种、砧木及砧穗组合苗耐盐性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案。【方法】采用盆栽方法,当葡萄苗生长到高度约60 cm时,用100 mmol.L-1NaCl处理30 d,随后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并用显微和透射电镜观察其细胞结构特征。【结果】100 mmol.L-1NaCl胁迫下,葡萄叶片表皮细胞、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增加,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比降低;叶绿体长宽分别扩大1.3—1.5倍和1.3—2.0倍,类囊体肿胀变大;叶绿素含量降低,特别是叶绿素b(Chl b)下降明显;叶片光系统Ⅱ(PSII)潜在活性(Fv/Fo)、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叶片净光合速率(Pn)均显著降低。3种类型苗木对NaCl胁迫的反应不同,100 mmol.L-1NaCl对砧木‘5BB’叶片细胞和叶绿体的结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程度最小,其次为砧穗组合苗‘赤霞珠/5BB’,而对品种‘赤霞珠’的影响最大。【结论】100 mmol.L-1NaCl胁迫下,葡萄叶片厚度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最终导致PSII潜在活性中心受损,光能转化效率和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葡萄砧木‘5BB’有较强的耐盐能力,可一定程度提高酿酒葡萄‘赤霞珠’的耐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盐胁迫 光合特性 细胞结构 砧木
下载PDF
库车前陆盆地新生代盐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物理模拟和讨论 被引量:47
9
作者 尹宏伟 王哲 +1 位作者 汪新 吴珍云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8-317,共10页
膏盐层的存在对库车前陆盆地构造变形与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导致了盐上构造与盐下构造形态的明显不同。盐上构造以宽缓的褶皱为主,而盐下构造则以紧密排列的冲断层为主。我们采用构造物理模拟方法对库车盐构造变形演化过程和变形机制进... 膏盐层的存在对库车前陆盆地构造变形与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导致了盐上构造与盐下构造形态的明显不同。盐上构造以宽缓的褶皱为主,而盐下构造则以紧密排列的冲断层为主。我们采用构造物理模拟方法对库车盐构造变形演化过程和变形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库车盐构造变形主要受区域挤压和同构造沉积作用的影响。在克拉苏构造带,盐构造形成、演化的主控因素为区域挤压作用,而在构造带前缘的秋里塔格构造带,盐构造的主控因素则为邻区拜城凹陷的巨厚同构造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前陆盆地 物理模拟 盐构造 秋里塔格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构造变形特征及其与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39
10
作者 郭卫星 唐建明 +3 位作者 欧阳嘉穗 王同 王信 王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9,共9页
复杂多变的构造作用是影响四川盆地南部(以下简称川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条件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明确该区各类构造变形的特征及其与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关系,依据地震、露头和钻井等资料划分了构造带,分析了... 复杂多变的构造作用是影响四川盆地南部(以下简称川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条件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明确该区各类构造变形的特征及其与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关系,依据地震、露头和钻井等资料划分了构造带,分析了构造变形、演化与构造的主控因素,预测了页岩气保存的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①川南地区可划分为基底逆冲构造带(齐岳山、大娄山的山前带)、盖层滑脱构造带(齐岳山、大娄山和华蓥山之间的区域)和基底升降构造带(华蓥山南段以西区域),分别具有“双滑脱层、基底逆冲断层”“三滑脱层、坡坪式断层”“深层伸展、浅层挤压”的剖面结构特征;②志留纪末形成二叠系与志留系之间的不整合,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齐岳山至川东地区NE—SW向构造开始发育,晚白垩世大娄山及其北部地区近E—W向构造开始发育,新生代赤水地区及其北部形成近S—N向构造;③川南地区构造的形成与滑脱层的分布和变形层系的受力方式有关,滑脱层主要为中—下寒武统膏盐岩、龙马溪组泥页岩和下三叠统嘉陵江组膏盐岩,变形层系的受力方式取决于基底及其活动方式;④基底逆冲构造带除了盆缘水平挤压外,垂向隆升强且中—下寒武统膏盐岩较薄,部分规模较大的基底断层断穿了膏盐岩。结论认为:①基底逆冲构造带中,断层常断穿龙马溪组,高角度裂缝发育,构造变形强,宽缓褶皱、断背斜的倾没端和单斜的缓斜坡为页岩气保存的有利区;②盖层滑脱构造带中,断层通常不断穿龙马溪组,以低角度裂缝为主,页岩气总体保存条件好;③基底升降构造带中,构造变形弱,页岩气保存条件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构造样式 盐构造 构造演化 断层 页岩气保存条件
下载PDF
土壤水分盐分空间变异性与合理采样数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杨贵羽 陈亚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4-66,共3页
就河套灌区土壤盐碱化监测系统进行了两种空间尺度(h=100m,h=25m)不同取样土层的水分、盐分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发现在观测的两种尺度下以间隔20cm取样,取样土层的水分、盐分变异规律并不相同,盐分变异强度大于水分。同时,采样空间尺度... 就河套灌区土壤盐碱化监测系统进行了两种空间尺度(h=100m,h=25m)不同取样土层的水分、盐分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发现在观测的两种尺度下以间隔20cm取样,取样土层的水分、盐分变异规律并不相同,盐分变异强度大于水分。同时,采样空间尺度与变异性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空间变异性与采样点数目和采样尺度密切相关。因而,认为在土壤(水盐)监测中采样布设应建立在统计特性和空间结构性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盐分 空间变异性 采样数 空间结构性
下载PDF
盐胁迫下百合两个品种的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比较 被引量:36
12
作者 左志锐 高俊平 +1 位作者 穆鼎 刘春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29-432,共4页
对两个百合品种盐胁迫下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Prato’对照和低盐浓度处理下,叶肉细胞内细胞器丰富,叶绿体片层排列整齐,高盐处理导致细胞器减少,叶绿体解体;而‘Sorbonne’在低盐处理水平表现异常,其细胞器降解,... 对两个百合品种盐胁迫下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Prato’对照和低盐浓度处理下,叶肉细胞内细胞器丰富,叶绿体片层排列整齐,高盐处理导致细胞器减少,叶绿体解体;而‘Sorbonne’在低盐处理水平表现异常,其细胞器降解,叶绿体空化,片层排列松散,且两品种的线粒体较叶绿体早表现出异常,故推测可能是线粒体结构的损伤进而功能丧失,最终导致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叶片提前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盐胁迫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长江口湿地三个演替阶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杨泽华 童春富 陆健健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1-418,共8页
2001—2005年对长江口新生沙洲九段沙(上沙、中沙、下沙)盐沼演替序列不同阶段[盐渍藻类阶段(SA)、海三棱草(Scirpusmariqueter)—草(Scirpustriqueter)阶段(MT)、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阶段(... 2001—2005年对长江口新生沙洲九段沙(上沙、中沙、下沙)盐沼演替序列不同阶段[盐渍藻类阶段(SA)、海三棱草(Scirpusmariqueter)—草(Scirpustriqueter)阶段(MT)、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阶段(AA)]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密度及生物量都是MT>AA>SA。SA、AA优势种的生活型分别是底内型、穴居型;MT优势种的生活型是底上附着型和穴居型。不同沙洲相同盐沼演替阶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都较为相似,盐渍藻类阶段的相似性最高;不同演替阶段间差别明显,SA和AA间差别最大。不同盐沼演替阶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明显差异,既反映了环境沿盐沼演替序列的梯度变化,也体现了不同盐沼对底栖动物群落作用的差别,同时也显示了大型底栖动物对不同盐沼演替阶段生境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沼 演替阶段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不同盐梯度处理下沼泽小叶桦的生理特征及叶片结构 被引量:33
14
作者 王斌 巨波 +3 位作者 赵慧娟 张群 朱义 崔心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9-36,共8页
设计盐梯度(0,2‰,4‰,6‰,8‰盐溶液的质量比为NaCl:Na2SO4:NaHCO3=75%:15%:10%)试验分析沼泽小叶桦生理表现和叶片解剖结构。结果显示:在低于4‰盐度时沼泽小叶桦能正常生长,6‰盐度时沼泽小叶桦生长发育不良,当盐度8‰时沼泽小叶桦... 设计盐梯度(0,2‰,4‰,6‰,8‰盐溶液的质量比为NaCl:Na2SO4:NaHCO3=75%:15%:10%)试验分析沼泽小叶桦生理表现和叶片解剖结构。结果显示:在低于4‰盐度时沼泽小叶桦能正常生长,6‰盐度时沼泽小叶桦生长发育不良,当盐度8‰时沼泽小叶桦只能存活30天左右;在低盐度处理下沼泽小叶桦光合生理表现和叶片解剖结构正常;随着盐度增加,其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均下降,而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蛋白质含量升高;当盐度≥0.4%时,沼泽小叶桦叶片栅栏细胞逐渐纵向伸长且排列更紧密,叶绿体从椭圆形变成球形,叶绿体中出现粗大的淀粉粒和脂质球,表明其对滨海盐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小叶桦 盐胁迫 净光合速率 可溶性糖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盐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2
15
作者 刘祚冬 李江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6-202,共7页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盐盆地是目前世界油气勘探的重点和热点地区,近年来该区发现的油气与盐构造密切相关。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盐盆地主要集中于安哥拉—喀麦隆段,普遍发育厚层盐层,厚度最大可达1500m,分布范围平均宽度约300km。盐盆地的发育...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盐盆地是目前世界油气勘探的重点和热点地区,近年来该区发现的油气与盐构造密切相关。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盐盆地主要集中于安哥拉—喀麦隆段,普遍发育厚层盐层,厚度最大可达1500m,分布范围平均宽度约300km。盐盆地的发育具有明显的分段性,横向上可以将盐盆地划分为坡上伸展区和坡下挤压区。伸展区又可以细分为坡上构造带、生长断层带以及底辟构造带,以发育掀斜地块、滚动构造和龟背斜构造为特征,宽约100~150km;挤压区主要发育盐席、盐舌、逆冲断层和短波褶皱,宽为100~200km。伸展区和挤压区都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伸展区油气储量比挤压区略大。与盐构造相关的圈闭包括拱形圈闭、盐刺穿侧向封堵和断层遮挡圈闭、不整合圈闭、构造-岩性圈闭等,其中拱形圈闭是非洲西部最有潜力的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非 被动大陆边缘 盐构造 伸展区 挤压区
下载PDF
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前缘滑脱层内部变形特征 被引量:30
16
作者 汤良杰 余一欣 +4 位作者 杨文静 彭更新 雷刚林 金文正 万桂梅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5期944-951,共8页
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组和新近系吉迪克组膏盐层构成了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区域滑脱层。在褶皱冲断带前缘,膏盐层发生塑性流动,其内部形成多种构造样式。根据野外考察、地震剖面解释和钻井资料识别出的膏盐层内部构造变形样式主要包括盐枕... 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组和新近系吉迪克组膏盐层构成了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区域滑脱层。在褶皱冲断带前缘,膏盐层发生塑性流动,其内部形成多种构造样式。根据野外考察、地震剖面解释和钻井资料识别出的膏盐层内部构造变形样式主要包括盐枕、盐墙、盐推覆、鱼尾构造、盐焊接(断层焊接)、盐缩颈、透镜状增厚和盐垛等盐构造。盐构造在形成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演化序列,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总体表现为由北向南迁移,前缘秋里塔格构造带则是从西往东迁移,盐推覆、盐焊接、盐枕等构造形成时间较早,盐墙形成较晚,东秋地区的盐构造形成时间整体较西段和中段晚,规模也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层 盐构造 盐枕 盐墙 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
下载PDF
植物盐腺的结构、功能和泌盐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12
17
作者 韩军丽 赵可夫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194-198,共5页
主要讨论三个问题 :盐腺的超微结构 ;盐腺泌盐功能的特点 ;泌盐机理 ; 指出盐腺细胞质膜H+-AT Pase在泌盐过程中的重要性 .
关键词 盐腺 结构 功能 泌盐机理 质膜 植物
下载PDF
新杀菌剂嘧霉胺盐的合成 被引量:24
18
作者 孙晓红 王慧芳 +3 位作者 刘源发 陈邦 吉鹏举 杨建武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6-511,共6页
合成了 2 0个具有生物活性的嘧霉胺盐 ,其中 19个为首次报道的新化合物 .结构组成经元素分析、IR及1HNMR确证 .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抑菌及杀菌作用 。
关键词 杀菌剂 嘧霉胺盐 合成 生物活性 构效关系
下载PDF
西非加蓬海岸盆地盐岩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29
19
作者 刘深艳 胡孝林 常迈 《海洋石油》 CAS 2011年第3期1-10,共10页
加蓬海岸盆地主要分为南加蓬次盆和北加蓬次盆,是典型的西非被动大陆边缘含盐盆地,盐岩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和差异性,并且对盆地内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分析了加蓬海岸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盐岩... 加蓬海岸盆地主要分为南加蓬次盆和北加蓬次盆,是典型的西非被动大陆边缘含盐盆地,盐岩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和差异性,并且对盆地内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分析了加蓬海岸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盐岩的分布特征及其对盆地烃源岩特征、储层分布、圈闭特征、封盖条件、油气成藏,以及油气藏储量等各方面的影响与控制作用,并指出,由于加蓬海岸盆地的绝大多数油气成藏都与盐岩密不可分,因此深化盆地内盐岩展布特征的研究,对进一步评价北加蓬次盆的盐下层系及南次盆登泰尔地堑的勘探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蓬海岸盆地 盐构造 盐岩分布 油气成藏 盐下层系 登泰尔地堑 勘探潜力
下载PDF
盐胁迫对植物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20
作者 赖杭桂 李瑞梅 +1 位作者 符少萍 郭建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5-57,共3页
随着土壤盐渍化现象的加剧,世界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在盐胁迫的环境下,植物势必会做出应答从而改变其形态结构。对世界盐生植物的分布,盐胁迫对植物结构形态、细胞器的影响,以及植物对盐胁迫的结构适应性变化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盐胁迫 盐生植物 形态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