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碱胁迫下小冰麦体内的pH及离子平衡 被引量:93
1
作者 杨春武 李长有 +3 位作者 张美丽 刘杰 鞠淼 石德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00-1005,共6页
通过混合两种中性盐(NaCl和Na2SO4)和两种碱性盐(NaHCO3和Na2CO3)分别模拟出不同强度的盐、碱胁迫条件,对小冰麦苗进行12d胁迫处理,测定茎叶组织液的pH值及Na+、K+、Ca2+、Cl-、SO42-、NO3-、H2PO4-和有机酸等溶质的浓度,以探讨盐、碱... 通过混合两种中性盐(NaCl和Na2SO4)和两种碱性盐(NaHCO3和Na2CO3)分别模拟出不同强度的盐、碱胁迫条件,对小冰麦苗进行12d胁迫处理,测定茎叶组织液的pH值及Na+、K+、Ca2+、Cl-、SO42-、NO3-、H2PO4-和有机酸等溶质的浓度,以探讨盐、碱两种胁迫下小冰麦体内的pH及离子平衡特点.结果表明:盐、碱胁迫下小冰麦茎叶内的pH值均稳定不变;随胁迫强度的增加,盐胁迫下小冰麦茎叶内有机酸浓度没有明显变化,Cl-浓度大幅度增加,而碱胁迫下有机酸浓度大幅度增加,Cl-浓度没有明显变化.盐、碱胁迫下小冰麦茎叶中的阳离子均以Na+和K+为主,但阴离子的来源明显不同.盐胁迫下无机阴离子对负电荷的贡献起主导作用,其贡献率达61.3%~66.7%;而碱胁迫下,随胁迫强度的增大,有机酸对负离子的贡献率从38.35%上升到61.60%,逐渐成为主导成分.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酸积累是小冰麦在碱胁迫下保持体内离子平衡和pH稳定的关键生理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冰麦 盐胁迫 碱胁迫 离子平衡
下载PDF
亚麻响应盐、碱胁迫的生理特征 被引量:78
2
作者 郭瑞 李峰 +3 位作者 周际 李昊儒 夏旭 刘琪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9,共11页
利用中性盐NaCl、Na_2SO_4和碱性盐NaHCO_3、Na_2CO_3混合模拟不同强度的盐、碱胁迫条件,对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进行14天胁迫处理,测定其地上部分和根生长速率、光合特征、离子平衡及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积累,以探讨亚麻对盐、碱两... 利用中性盐NaCl、Na_2SO_4和碱性盐NaHCO_3、Na_2CO_3混合模拟不同强度的盐、碱胁迫条件,对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进行14天胁迫处理,测定其地上部分和根生长速率、光合特征、离子平衡及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积累,以探讨亚麻对盐、碱两种胁迫的生理响应特点。研究表明:亚麻生长对盐、碱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在相同盐浓度下,碱胁迫对亚麻的伤害大于盐胁迫。碱胁迫使地上部分中Na+浓度急剧增高,造成叶绿体破坏、光合色素含量下降,光合能力及碳同化能力也急剧下降。亚麻中Na^+含量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升高,而K+含量呈下降趋势,碱胁迫下的变化明显大于盐胁迫。因此,碱胁迫导致Na^+过度积累可能是碱胁迫对植物伤害大于盐胁迫的最主要原因。碱胁迫下Ca^(2+)和Mg^(2+)在根中下降明显,可见高pH值阻碍根对Ca^(2+)和Mg^(2+)的吸收。Fe^(2+)和Zn^(2+)对渗透调节的影响不大,因为它们的离子含量较低。盐胁迫促进阴离子(Cl~–、H_2PO_4–和SO_4^(2–))的积累来平衡大量涌入的Na^+,但是碱胁迫明显减少无机阴离子含量,可能造成严重营养胁迫(如P和S不足)。亚麻在盐胁迫下积累大量可溶性糖来平衡大量的Na+,但碱胁迫下积累大量有机酸来维持细胞内离子平衡和pH值稳定,碱胁迫大量积累的有机酸也可能被分泌到根外调节根外的p H值,这说明亚麻对两种不同胁迫的响应方式不同。研究证明高pH值会直接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影响植物矿质元素的吸收,阻碍离子稳态重建,有机酸代谢是亚麻碱胁迫下的关键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盐胁迫 碱胁迫 生长特性 光合特性 离子平衡 渗透调节
原文传递
盐胁迫下植物离子转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高永生 王锁民 +2 位作者 宫海军 赵志光 张承烈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18-25,共8页
植物细胞质是生理生化反应的集中部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维持细胞内离子的相对平衡状态,而细胞质保持相对恒定的K+/Na+的能力是植物盐适应性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各种离子的相对平衡是许多生理过程的综合结果,包括离子的内流、外... 植物细胞质是生理生化反应的集中部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维持细胞内离子的相对平衡状态,而细胞质保持相对恒定的K+/Na+的能力是植物盐适应性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各种离子的相对平衡是许多生理过程的综合结果,包括离子的内流、外流、外排和区域化等。离子的转运是由位于膜上的转运蛋白完成的,并受到多基因的调控。离子转运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近年来发展很快,本研究将介绍有关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离子转运 离子平衡 耐盐性 转运蛋白 盐生植物 逆向转运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以来博斯腾湖水盐变化及趋势 被引量:38
4
作者 王亚俊 李宇安 +1 位作者 王彦国 谭芫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5-360,共6页
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水质由淡水逐渐变成了微咸水,生态与环境受到了破坏。1958年历史上第一次对博斯腾湖水质监测结果中的“矿化度”,就成了近几十年来研究博斯腾湖水盐变化过程... 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水质由淡水逐渐变成了微咸水,生态与环境受到了破坏。1958年历史上第一次对博斯腾湖水质监测结果中的“矿化度”,就成了近几十年来研究博斯腾湖水盐变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经分析,1958年博斯腾湖的矿化度并非人们所认为的0.39 g/L,而应是0.56 g/L。扬水站的建立抑制了博斯腾湖总盐量的上升,使博斯腾湖的总盐量从1.30×106t这个平衡点,回落到目前的9.60×105t平衡点上。并分析了未来扬水站东迁后博斯腾湖的总盐量的平衡点为8.50×105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斯腾湖 矿化度 总盐量 平衡点
原文传递
干旱内陆灌区土壤水盐模型 被引量:26
5
作者 胡安焱 高瑾 +1 位作者 贺屹 于延凤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6-729,共4页
研究干旱内陆区土壤水分运移规律以及土壤盐分运移规律,有助于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潜水无效蒸发,防止土壤盐碱化。根据水量平衡和盐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土壤水盐模型,计算土壤水盐迁移量,并对干旱内陆区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做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干旱内陆区 土壤水 水量平衡 盐量平衡
下载PDF
Interbasin freshwater, heat and salt transport through the boundaries of the East and South China Seas from a variable-grid global ocean circulation model 被引量:31
6
作者 方国洪 魏泽勋 +3 位作者 崔秉昊 王凯 方越 李薇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3年第2期149-161,共13页
The monthly and annual mean freshwater, heat and salt transport through the openboundaries of the South and East China Seas derived from a variable-grid global ocean circulation model is reported. The model has 1/6 re... The monthly and annual mean freshwater, heat and salt transport through the openboundaries of the South and East China Seas derived from a variable-grid global ocean circulation model is reported. The model has 1/6 resolution for the seas adjacent to China and 3 resolution for the global ocean. The model results are in fairly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isting estimates based on measurements. The computation shows that the flows passing through the South China Sea contribute volume, heat and salt transport of 5.3 Sv, 0.57 PW and 184 Ggs-1, respectively (about 1/4) to the Indonesian Throughflow, indicating that the South China Sea is an important pathway of the Pacific to Indian Ocean throughflow. The volume, heat and salt transport of the Kuroshio in the East China Sea is 25.6 Sv, 2.32 PW and 894 Ggs-1, respectively. Less than 1/4 of this transport passes through the passage between Iriomote and Okinawa. The calculation of heat balance indicates that the South China Sea absorbs net heat flux from the sun and atmosphere with a rate of 0.08 PW, while the atmosphere gains net heat flux from the Baohai, Yellow and East China Seas with a rate of 0.05 P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Sea East China Sea volume transport HEAT transport salt transport HEAT balance INDONESIAN Throughflow.
原文传递
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分离处理 被引量:27
7
作者 庞胜林 陈戎 +2 位作者 毛进 曹士海 何高祥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8-133,共6页
脱硫废水由于具有水量不稳定、水质复杂、含盐量高等特点,成为电厂废水处理的难题。现行脱硫废水处理技术普遍存在高投资、高能耗和高药耗问题,难以实现脱硫废水减量化和资源化回收。对此,本文通过分析脱硫废水水质,提出了一种无需加药... 脱硫废水由于具有水量不稳定、水质复杂、含盐量高等特点,成为电厂废水处理的难题。现行脱硫废水处理技术普遍存在高投资、高能耗和高药耗问题,难以实现脱硫废水减量化和资源化回收。对此,本文通过分析脱硫废水水质,提出了一种无需加药预处理的新型脱硫废水处理技术,即采用纳滤膜分离浓缩工艺将脱硫废水中的盐分进行分离回收,实现脱硫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在华能玉环电厂的中试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纳滤膜进行脱硫废水盐分的分离浓缩,可有效分离废水中一价离子和二价离子,分离后形成的NaCl溶液可进一步处理生成次氯酸钠等化学药剂在电厂生产过程中使用;该工艺路线在电厂盐平衡的基础上实现了脱硫系统的水平衡,打破了传统废水处理工艺误区,真正实现了脱硫废水的资源化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纳滤膜 分离浓缩 废水处理 盐平衡 水平衡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外源糖浸种缓解盐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 被引量:26
8
作者 赵莹 杨克军 +5 位作者 李佐同 赵长江 徐晶宇 胡雪微 石新新 马丽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35-2742,共8页
以玉米品种‘垦玉6号’为材料,在150 mmol·L-1Na Cl胁迫条件下,研究葡萄糖(Glc)和蔗糖(Suc)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阶段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0.5mmol·L-1Glc、Suc浸种可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其中Glc浸种玉... 以玉米品种‘垦玉6号’为材料,在150 mmol·L-1Na Cl胁迫条件下,研究葡萄糖(Glc)和蔗糖(Suc)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阶段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0.5mmol·L-1Glc、Suc浸种可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其中Glc浸种玉米胚芽和胚根长及相应干质量增加到盐处理的1.5、1.3、2.1、1.8倍;Suc浸种玉米分别增加到1.7、1.3、2.7、1.9倍;盐胁迫下Glc、Suc浸种可减少胚芽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与盐处理相比分别降低24.9%、20.6%;Glc、Suc浸种可显著提高盐胁迫下玉米胚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并诱导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的升高,其中Glc浸种玉米SOD、APX、GPX、GR、G6PDH活性较盐处理分别提高66.2%、62.9%、32.0%、38.5%、50.5%,Suc浸种玉米较盐处理分别提高67.5%、59.8%、30.0%、38.5%、50.4%;Glc、Suc浸种胚芽中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含量及ASA/DHA、GSH/GSSG显著提高,其中G6PDH活性与外源糖诱导的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Glc、Suc浸种还可提高盐胁迫下玉米胚芽中K+/Na+,分别为盐处理的2.3、2.4倍.外源Glc、Suc浸种可通过提高玉米种子抗氧化能力及维持体内K+和Na+离子平衡缓解盐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的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外源糖 种子萌发 抗氧化能力 离子平衡
原文传递
外源硅对植物抗盐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9
作者 朱永兴 夏雨晨 +2 位作者 刘乐承 尹军良 马东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8-509,共12页
盐胁迫是世界范围内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如何提高作物的抗盐性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硅(Si)是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第二大丰富元素。在pH值低于9的介质中,硅通常以单硅酸[Si(OH)_4]的形式被高等植物吸收。尽管目... 盐胁迫是世界范围内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如何提高作物的抗盐性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硅(Si)是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第二大丰富元素。在pH值低于9的介质中,硅通常以单硅酸[Si(OH)_4]的形式被高等植物吸收。尽管目前硅仍然未被认为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但是作为植物生长的"有益元素",硅可以缓解各种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抑制。大量的研究表明硅可参与调控植物抗盐的生理生化代谢过程,并与一些信号物质,如乙烯、水杨酸和多胺等存在互作。主要进展如下:1)植物对硅的吸收存在主动、被动和拒绝吸收三种,硅转运蛋白在硅的吸收和转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该蛋白的编码基因在更多物种中的克隆和功能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开展。2)硅可以调节盐胁迫下植物体内的离子平衡,降低植物根系对盐离子的吸收和向地上部的转运,并使盐离子更均匀的分布在根系中;改善盐胁迫下根系对钙、钾、氮等营养元素的吸收,缓解盐胁迫造成的营养失调。近期一些研究表明多胺可能参与硅对根系盐离子吸收的调控。3)硅可以通过调节水通道蛋白的表达和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提高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和向地上部的转运,改善植株的水分状况。4)硅可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活性氧的产生和积累,同时可以缓解盐胁迫对光合器官和光合色素造成的损伤,保证盐胁迫下植物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5)植物耐盐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大量基因的表达和调控以及信号转导过程,包括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在内的组学研究策略为从分子水平揭示硅缓解胁迫的机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表明硅可以通过调控转录因子、激素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及蛋白的翻译和修饰来调控植物对盐胁迫的快速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 盐胁迫 离子平衡 氧化损伤 水分代谢 光合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微咸水灌溉对土壤盐分平衡与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陈素英 邵立威 +2 位作者 孙宏勇 张喜英 李彦芬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9-1058,共10页
河北低平原淡水资源短缺,微咸水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微咸水已经成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于2011—2015年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进行,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体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河... 河北低平原淡水资源短缺,微咸水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微咸水已经成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于2011—2015年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进行,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体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河北低平原区实施微咸水灌溉对冬小麦及下茬作物夏玉米产量及灌溉对土壤盐分周年平衡的影响。2013—2014年冬小麦灌溉处理设雨养旱作处理(CK)、拔节期淡水灌溉1水(F1)、拔节期用2 g·L^(-1)、3 g·L^(-1)、4 g·L^(-1)、5 g·L^(-1)的微咸水灌溉1次(B21、B31、B41、B51)、拔节期和灌浆期用淡水灌溉(F2)、拔节期用3 g·L^(-1)的微咸水+灌浆期用淡水灌溉(B31F1)、拔节期用淡水+灌浆期用3 g·L^(-1)微咸水灌溉(F1B31)、拔节期和灌浆期都用3 g·L^(-1)的微咸水灌溉(B32)、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都用淡水灌溉(F3)。2014—2015年根据上年度的试验结果对试验处理进行了精简,冬小麦灌溉处理设CK、F1、B31、B41、B51、B42(拔节期和灌浆期都用4 g·L^(-1)的微咸水灌溉)。结果表明,一般年型下冬小麦生育期灌溉2水就能获得高产和稳产,平均产量为6 593.4 kg·hm^(-2)。利用小于5 g·L^(-1)的微咸水灌溉,与淡水灌溉相比,不会造成冬小麦产量降低,灌溉1次微咸水比雨养旱作处理增产10%~30%,可用微咸水替代1次淡水。微咸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收获时土壤盐分有所积累,表层土壤含盐量大于1 g·L^(-1),影响下茬玉米的出苗和生长,但夏玉米播种后用675~750 m3·hm-2淡水灌溉可满足耕层淋盐需求,达到玉米生长的安全阈值,与淡水灌溉处理的玉米产量相比不减产。利用夏季降雨,可使土壤盐分得到淋洗,当夏季降雨量大于300 mm时,冬小麦微咸水灌溉下土壤盐分达到周年平衡。沧州地区73%以上的年份,夏季降雨量大于300 mm,为土壤淋盐创造了条件,保证了微咸水替代一次淡水灌溉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灌溉 土壤 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 盐分平衡 作物产量 低平原
下载PDF
乳酸菌的耐盐机制 被引量:23
11
作者 陈卫 赵山山 张秋香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共7页
乳酸菌是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重要菌种。在食品发酵与保藏过程中,乳酸菌常常遭遇高盐环境以及由高盐浓度引起的高渗透压触发细胞内水分外流,细胞胞质分离,最终致使细胞停止生长,甚至死亡。细胞能适应盐应激,是乳酸菌在自然生境及工业生... 乳酸菌是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重要菌种。在食品发酵与保藏过程中,乳酸菌常常遭遇高盐环境以及由高盐浓度引起的高渗透压触发细胞内水分外流,细胞胞质分离,最终致使细胞停止生长,甚至死亡。细胞能适应盐应激,是乳酸菌在自然生境及工业生产中存活、生长的重要因素。为了维持胞内的渗透压,乳酸菌利用许多策略来应对外界渗透压的变化。本文就乳酸菌的耐盐机制进行综述,为将其更好地应用于科学研究及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盐胁迫 离子平衡 相容性溶质
原文传递
盐分胁迫对啤酒大麦幼苗生长、离子平衡和根际pH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岳小红 曹靖 +3 位作者 耿杰 李瑾 张宗菊 张琳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7373-7380,共8页
盐分胁迫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而且会影响植物根际微域环境。根际pH的改变对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啤酒大麦幼苗对不同类型盐分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和根际pH变化影响的生理机制,采用水培法,通... 盐分胁迫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而且会影响植物根际微域环境。根际pH的改变对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啤酒大麦幼苗对不同类型盐分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和根际pH变化影响的生理机制,采用水培法,通过不同类型盐分(对照、混合Na盐、混合Cl盐和NaCl)胁迫处理啤酒大麦幼苗,对其生长、离子平衡和根际pH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3种不同类型盐分胁迫下,啤酒大麦幼苗地上部干重、含水量均有所降低,而根冠比增加,尤其在NaCl胁迫下啤酒大麦幼苗地上部干重较对照显著降低了17.88%,而根干重和根冠比则分别增加了19.12%和43.86%。不同类型盐分胁迫抑制了啤酒大麦幼苗根长的生长,尤其在混合Na盐胁迫下根长降低明显(P<0.05),但促进了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增加,尤其在混合Cl盐胁迫下,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增加了41.76%和84.38%。2)不同类型盐分胁迫下啤酒大麦幼苗地上部离子平衡发生改变,在混合Na盐和NaCl胁迫下啤酒大麦幼苗主要吸收Na^+,地上部K^+/Na^+、Ca^(2+)/Na^+和Mg^(2+)/Na^+显著降低;混合Cl盐和NaCl胁迫下则过量吸收Cl^-,抑制了H_2PO_4^-、NO_3^-和SO_4^(2-)的吸收。3)在混合Na盐、混合Cl盐和NaCl盐分胁迫下,啤酒大麦幼苗对阴离子的吸收总量高于对阳离子的吸收总量,离子平衡计算结果表明根际呈碱化现象,与原位显色结果一致,且在混合Cl盐胁迫下根际碱化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胁迫 啤酒大麦 离子平衡 根际PH
下载PDF
盐胁迫对槲树(Quercus dentata)幼苗离子平衡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郝汉 曹磊 +2 位作者 陈伟楠 胡增辉 冷平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6897-6904,共8页
检测NaCl胁迫对槲树(Quercus dentata)幼苗离子平衡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揭示槲树的耐盐机理,其在园林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一年生槲树实生苗作为实验材料,经100、200、300 mmol/L的NaCl溶液浇灌处理30 d,测定不同时间的离子含... 检测NaCl胁迫对槲树(Quercus dentata)幼苗离子平衡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揭示槲树的耐盐机理,其在园林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一年生槲树实生苗作为实验材料,经100、200、300 mmol/L的NaCl溶液浇灌处理30 d,测定不同时间的离子含量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的增加和处理的时间延长,槲树各指标表现出以下规律:(1)根茎叶积累大量Na+,引起离子毒害,导致叶片受损,根系Na+含量显著高于地上部分,这种补偿作用有助于减轻地上部分受到的损害;(2)各部分K+含量降低,根部较茎叶更为显著,导致Na+/K+明显升高;(3)Ca2+由根部向地上部分转运,在叶片中浓度显著增加,有助于建立新的离子稳态;(4)Mg2+含量总体上呈降低趋势;(5)叶片含水量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逐步升高,且在重度胁迫下的变化更显著;(6)轻度盐胁迫下,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无显著变化,而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升高,在重度胁迫下3种酶活性出现降低;(7)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少量积累,辅助调节渗透平衡。总之,槲树幼苗能够通过调控离子平衡,提升抗氧化酶活性,积累渗透调节物,从而提高耐盐性,抵御200 mmol/L以下的NaCl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树 盐胁迫 离子平衡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不同残膜量对棉田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吴凤全 林涛 +6 位作者 王静 王亮 严昌荣 祖米来提.吐尔干 邓方宁 尔晨 汤秋香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5-405,共11页
【目的】为探讨滴灌条件下地膜残留量对棉田土壤水盐时空分布的影响。【方法】本试验在绿洲棉田设0 kg·hm^(-2)、225 kg·hm^(-2)、450 kg·hm^(-2)三种残膜量处理,于棉花播种前、收获后及盛铃期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 【目的】为探讨滴灌条件下地膜残留量对棉田土壤水盐时空分布的影响。【方法】本试验在绿洲棉田设0 kg·hm^(-2)、225 kg·hm^(-2)、450 kg·hm^(-2)三种残膜量处理,于棉花播种前、收获后及盛铃期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采用土钻法分层取0~40 cm的土壤,进行土壤盐分测定并比较分析不同处理间差异。【结果】结果表明,残膜降低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分的均匀性,同时也导致棉田土壤盐分灌水后在各土层分布不均,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 0 kg·hm^(-2)残膜量处理随着时间推移土壤盐分在各个土层减少,而225 kg·hm^(-2)、450 kg·hm^(-2)处理随着时间的变化各土层在灌水后第1天到灌水后第3天土壤盐分减少,但第5天的土壤盐分大于第3天,两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从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土壤盐分分布可看出,0 kg·hm^(-2)残膜量处理均匀性最好,其次是450 kg·hm^(-2)处理,最后为225 kg·hm^(-2)处理。在棉花种植播种前、收获后,不同残膜量对土壤盐分平衡的影响为:250 kg·hm^(-2)>450 kg·hm^(-2)>0 kg·hm^(-2);在运移速度上,随着深度和残膜量的增加,耕作层的土壤更容易出现土壤盐分的富集现象。【结论】由此可以说明,残膜的存在会阻碍土壤盐分的向下运移,同时随着残膜量的增加,阻碍土壤盐分的运移程度不同,导致土壤盐分在地表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残留 盐分平衡 水盐运移 运移速率 富集现象
下载PDF
Effects of emitter discharge rates on soil salinity distribution and cotton(Gossypium hirsutum L.) yield under drip irrigation with plastic mulch in an arid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16
15
作者 Sulitan DANIERHAN Abudu SHALAMU +1 位作者 Hudan TUMAERBAI DongHai GUAN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3年第1期51-59,共9页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emitter discharge rates under drip irrigation on soil salinity distribution and cotton yield in an extreme arid region of Tarim River catchmen...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emitter discharge rates under drip irrigation on soil salinity distribution and cotton yield in an extreme arid region of Tarim River catchment in Northwest China. Four treatments of emitter discharge rates, i.e. 1.8, 2.2, 2.6 and 3.2 L/h, were designed under drip irrigation with plastic mulch in this paper. The salt distribution in the range of 70-cm horizontal distance and 100-cm vertical distance from the emitter was measured and analyzed during the cotton growing season. The soil salinity is expressed in terms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dS/m) of the saturated soil extract (ECe), which was measured using Time Domain Reflector (TDR) 20 times a year, including 5 irrigation events and 4 measured times before/after an irrigation event. All the treatments were repeated 3 times. The groundwater depth was observed by SEBA MDS Dipper 3 automatically at three experimental sit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der of reduction in averaged soil salinity was 2.6 L/h 〉 2.2 L/h 〉 1.8 L/h 〉 3.2 L/h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irrigation for the 3-year cotton growing season. Therefore, the choice of emitter discharge rate is considerably important in arid silt loam. Usually, the ideal emitter discharge rate is 2.4-3.0 L/h for soil desalinization with plastic mulch, which is advisable mainly because of the favorable salt leaching of silt loam and the climatic conditions in the studied arid area. Maximum cotton yield was achieved at the emitter discharge rate of 2.6 L/h under drip irrigation with plastic mulch in silty soil at the study site. Hence, the emitter discharge rate of 2.6 L/h is recommended for drip irrigation with plastiic mulch applied in silty soil in arid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ip irrigation soil salinity salt balance cotton yield emitter discharge rate
下载PDF
钙对盐胁迫下冰叶日中花不同器官离子含量和根部K^+、Na^+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广鲁 王文果 +2 位作者 陈志新 胡增辉 冷平生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2-290,共9页
以冰叶日中花(Mesembryanthemum crystallinum L.)实生苗为材料,经NaCl、NaCl+ CaCl_2、NaCl+LaCl_3处理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检测叶、茎、根中Na^+、K^+、Ca^(2+)、Mg^(2+)含量,计算K^+/Na^+、Ca^(2+)/Na^+和Mg^(2+)/Na^+比... 以冰叶日中花(Mesembryanthemum crystallinum L.)实生苗为材料,经NaCl、NaCl+ CaCl_2、NaCl+LaCl_3处理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检测叶、茎、根中Na^+、K^+、Ca^(2+)、Mg^(2+)含量,计算K^+/Na^+、Ca^(2+)/Na^+和Mg^(2+)/Na^+比值,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测定根尖Na^+流和K^+流,研究盐胁迫下钙在维持离子平衡中的作用。结果显示,NaCl处理后,冰叶日中花各器官中Na^+含量增加,K^+、Ca^(2+)、Mg^(2+)含量降低,离子比值降低;CaCl_2处理降低了Na^+含量,提高了K^+、Ca^(2+)、Mg^(2+)含量,离子比值升高,而LaCl_3处理后的结果相反。经NaCl处理24 h后,冰叶日中花根尖Na^+和K^+明显外流,加入CaCl_2后,Na^+外流速度显著增加,K^+外流速度受到抑制,而加入LaCl_3后则降低了Na^+的外流速度,促进了K^+的外流。研究结果表明冰叶日中花受到盐胁迫后,钙参与了促进根部Na^+外排、抑制K^+外流的过程,进而保持各器官中较低的Na^+含量,表明钙在维持和调控离子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叶日中花 盐胁迫 离子含量 离子平衡
下载PDF
咸水灌溉下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盐分平衡及盐分运移 被引量:16
17
作者 周智彬 徐新文 +1 位作者 雷加强 李生宇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0-475,共6页
应用生态系统物流理论,把土壤-植物-大气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将植物、土壤和地下水作为三个分室,建立分室流动模型,对植物和土壤间的盐分平衡进行定量研究,探索咸水灌溉条件下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盐分运动的规律。结果表明:塔里... 应用生态系统物流理论,把土壤-植物-大气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将植物、土壤和地下水作为三个分室,建立分室流动模型,对植物和土壤间的盐分平衡进行定量研究,探索咸水灌溉条件下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盐分运动的规律。结果表明: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使用大量咸水灌溉后盐分并没有在根层土壤0~2m土层中累积,而是储藏在2m以下或渗漏到地下水。其中,0~2m土体盐储量减少125.1t,地下水位1.50m以上至2m土体盐储量增加79.9t,45.2t盐分重新回到地下水。根层土壤0~2m土层中土壤脱盐明显。灌溉后各土层的全盐量在0.5--0.9g/kg之间,远低于土壤原始全盐量1.47g/kg。这是咸水灌溉下植物能够正常生长的主要原因。研究对于确定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合理的灌溉制度及预测和评估该地区盐渍化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塔里木沙漠公路全线绿化和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灌溉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 盐分平衡 盐分运移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灌区灌排水离子组成及淋洗盐分用水量评价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霞 王丽萍 +1 位作者 张圣微 张义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0-505,共6页
以河套灌区"盐分去向"为研究背景,通过调查灌区土壤及各级灌排渠系水阳离子含量变化及室内模拟灌溉水淋洗土柱试验,分析灌溉水经过土壤到排水阳离子组成的变化规律,探讨用Na+浓度评价淋盐排灌水量比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灌... 以河套灌区"盐分去向"为研究背景,通过调查灌区土壤及各级灌排渠系水阳离子含量变化及室内模拟灌溉水淋洗土柱试验,分析灌溉水经过土壤到排水阳离子组成的变化规律,探讨用Na+浓度评价淋盐排灌水量比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灌溉水相比,各级排水干渠排水所含盐分中Na+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平均约为87%;Ca2+所占比例减少,平均约为7%。排水的全盐浓度(EC)和Na+浓度有显著相关关系,说明Na+浓度对排水的全盐浓度有显著影响。灌溉水的2/3 Ca2+以非水溶性钙盐积聚在土壤,排出量较少,但灌区全年的Na+收支基本平衡。淋盐排灌水量比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用Na+浓度评价淋盐排灌水量比要优于用全盐浓度(EC);要维持灌区Na+收支平衡,排灌水量比应保持在0.12~0.15,针对现有灌区年引水量50亿t,年排水量要达到6~7亿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灌排水 离子组成 淋盐排灌水量比 盐分去向 盐分平衡
下载PDF
渭干河灌区水盐平衡及盐分运移 被引量:11
19
作者 关志华 齐文虎 张红旗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4-79,共6页
依据实地考察与实测资料,探讨了天山南麓渭干河灌区的水量平衡、盐量平衡和盐分去向等问题。结果表明,灌区近期的排灌比为13%左右,农田、林地耗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2 3;灌区耕地已由积盐转变为排盐,近年来灌区年排出的盐量是年流入盐量的... 依据实地考察与实测资料,探讨了天山南麓渭干河灌区的水量平衡、盐量平衡和盐分去向等问题。结果表明,灌区近期的排灌比为13%左右,农田、林地耗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2 3;灌区耕地已由积盐转变为排盐,近年来灌区年排出的盐量是年流入盐量的1 8倍左右,使得耕地土壤盐渍化得到有效的控制;随灌溉水进入灌区的盐分约有1 3排入塔里木河,其余排向灌区内、外的湖泊和低洼地。其中,"干排盐"———即将多余的灌溉水与高矿化度地下水排到灌区内部低洼地的自然排水积盐方式,是减少排入塔里木河盐量,提高塔河水体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表明,灌区干排盐集盐地的适宜面积应为耕地面积的1 3,这样既可使高矿化度的灌区排水在干排盐集盐地不入渗或少入渗,减缓对地下水水质的不良影响,又能保护毗邻的塔里木河水质环境。此外,该文还就如何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以及有效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 盐量平衡 干排盐集盐地 盐分 矿化度 水质环境 水资源
下载PDF
Effects of saline irrigation on soil salt accumulation and grain yield in the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double cropping system in the low plain of North China 被引量:14
20
作者 LIU Xiu-wei Til Feike +3 位作者 CHEN Su-ying SHAO Li-wei SUN Hong-yong ZHANG Xi-yi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2886-2898,共13页
In the dominant winter wheat (WW)-summer maize (SM) double cropping system in the low plain located in the North China, limited access to fresh water, especially during dry season, constitutes a major obstacle to ... In the dominant winter wheat (WW)-summer maize (SM) double cropping system in the low plain located in the North China, limited access to fresh water, especially during dry season, constitutes a major obstacle to realize high crop productivity. Using the vast water resources of the saline upper aquifer for irrigation during WW jointing stage, may help to bridge the peak of dry season and relieve the tight water situation in the region.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during 2009-2012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aline irrigation during WW jointing stage on soil salt accumulation and productivity of WW and SM. The experiment treatments comprised no irrigation (T1), fresh water irrigation (T2), slightly saline water irrigation (T3:2.8 dS m-l), and strongly saline water irrigation (T4:8.2 dS m-1) at WW jointing stage. With regard to WW yields and aggregated annual WW-SM yields, clear benefits of saline water irrigation (T3 & T4) compared to no irrigation (T1), as well as insignificant yield losses compared to fresh water irrigation (T2) occurred in all three experiment years. However, the increased soil salinity in eady SM season in consequence of saline irrigation exerted a negative effect on SM photosynthesis and final yield in two of three experiment years. To avoid the negative aftereffects of saline irrigation, sufficient fresh water irrigation during SM sowing phase (i.e., increase from 60 to 90 mm) is recommended to guarantee good growth conditions during the sensitive early growing period of SM. The risk of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salts as a result of saline irrigation during the peak of dry season is considered low, due to deep leaching of salts during regularly occurring wet years, as demonstrated in the 2012 experiment year. Thus, applying saline water irrigation at jointing stage of WW and fresh water at sowing of SM is most promising to realize high yield and fresh irrigation water sav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wheat summer maize soil salinity saline water irrigation salt bala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