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水稻亚种间重穗型组合选育──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58
1
作者 周开达 马玉清 +1 位作者 刘太清 沈茂松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403-407,共5页
从研究各类品种功能叶面积与植粒重的关系入手,确定培育亚种间重穗型组合的超高产育种路线及其技术关键,经将近十年的工作,培育出了一批大穗型不育系和广亲恢复系,组配出Ⅱ优6078等系列亚种间重穗型组合,五年试验示范表明,Ⅱ优607... 从研究各类品种功能叶面积与植粒重的关系入手,确定培育亚种间重穗型组合的超高产育种路线及其技术关键,经将近十年的工作,培育出了一批大穗型不育系和广亲恢复系,组配出Ⅱ优6078等系列亚种间重穗型组合,五年试验示范表明,Ⅱ优6078在壮苗稀植栽培下,能比油化63增产1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超高产育种 亚种间杂种优势 重穗型
下载PDF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甬优6号超高产株形特征与竞争优势分析 被引量:67
2
作者 马荣荣 许德海 +4 位作者 王晓燕 禹盛苗 金千瑜 欧阳由男 朱练峰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1-286,共6页
2003-200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晚粳稻秀水63和籼型杂交晚稻汕优63相比,三系籼粳亚种间杂交晚粳稻甬优6号的超高产与其生育期间株形特征及竞争优势密切相关。生育前期,甬优6号的分蘖数介于籼、粳稻之间,消长平稳,分蘖力中等,无效分蘖... 2003-200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晚粳稻秀水63和籼型杂交晚稻汕优63相比,三系籼粳亚种间杂交晚粳稻甬优6号的超高产与其生育期间株形特征及竞争优势密切相关。生育前期,甬优6号的分蘖数介于籼、粳稻之间,消长平稳,分蘖力中等,无效分蘖少;生育中期,植株的茎、鞘、叶生长快,生物量大,上3叶长而内卷挺立,群体上下受光态势好;生育后期,植株高大,茎秆粗壮,鞘叶长而抱秆紧密,茎基部节间短而厚重;成熟期,穗呈弧形,一、二次枝梗数特别多,粒多穗重,着粒密度适中,粒形偏团;各生育阶段的根冠比高。另外,对籼粳亚种间超级杂交稻的理想株形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种间杂交稻 超高产 株形 竞争优势
下载PDF
Progress in super-hybrid rice breeding 被引量:19
3
作者 Longping Yuan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00-102,共3页
1.Introduction To meet the food demand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the 21st century,a super-rice breeding program aimed at increasing rice yield was initiated by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China in 1996.It is divided... 1.Introduction To meet the food demand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the 21st century,a super-rice breeding program aimed at increasing rice yield was initiated by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China in 1996.It is divided into four phases,with the following yield targets:10.5 t ha^(-1)(phase I,1996–2000),12 t ha^(-1)(phase II,2001–2005),13.5 t ha^(-1)(phase III,2006–2015),and 15 t ha^(-1)(phase IV,2016–2020)~[1].The average yield of super-rice should be verified in two locations of 6.7 ha each in two consecutive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subspecific heterosis INDICA JAPONICA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yield increase
下载PDF
芸薹属两个亚种间杂种光合作用优势及其机理 被引量:15
4
作者 董德坤 师恺 曹家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804-2810,共7页
【目的】探讨芸薹属作物杂种是否具有光合作用优势及其机理。【方法】利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矮脚黄’白菜和‘白蔓菁’芜菁及其正反交杂种的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并对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酶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 【目的】探讨芸薹属作物杂种是否具有光合作用优势及其机理。【方法】利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矮脚黄’白菜和‘白蔓菁’芜菁及其正反交杂种的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并对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酶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进行了相对定量研究。【结果】在整个试验期间,杂种F1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高于双亲,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杂种气孔导度(Gs)也高于亲本,但其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l)与亲本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杂种总叶绿素含量介于双亲之间,仅表现出微弱的中亲优势。杂种PSII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II)及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高于亲本,其变化趋势和PSII反应中心开放程度(qP)一致。RuBisCO最大羧化速率(V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和RuBisCO蛋白含量在杂种中均有所增加。【结论】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和光呼吸均不是杂种光合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光合优势的产生很可能是由于碳固定效率的增加反馈上调了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属 亚种间杂种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杂种优势 核酮糖1 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
下载PDF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4
5
作者 米甲明 欧阳亦聃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47,共8页
水稻是我国杂种优势利用最成功的作物,对世界粮食增产贡献巨大。亚洲栽培稻包含籼稻和粳稻2个亚种,籼粳亚种间的远缘杂种优势尤为突出,可作为提高水稻单产的重要途径。但是籼粳亚种间的杂种育性普遍较低,是利用远缘杂种优势的最大限制... 水稻是我国杂种优势利用最成功的作物,对世界粮食增产贡献巨大。亚洲栽培稻包含籼稻和粳稻2个亚种,籼粳亚种间的远缘杂种优势尤为突出,可作为提高水稻单产的重要途径。但是籼粳亚种间的杂种育性普遍较低,是利用远缘杂种优势的最大限制因素。本文剖析了水稻籼粳杂种不育的遗传基础,揭示了系列杂种不育位点的分子机制;在此基础上解析了广亲和基因的产生机制,这一类基因资源可作为亚种间杂交稻育种的“桥梁”,用于提高籼粳杂交稻的育性。这些理论成果促进了籼粳杂种结实率遗传改良的高效化和精准化。两系法、三系法与“籼不粳恢”、“粳不籼恢”相结合的配组模式,成为强优势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大规模生产的重要途径。培育集绿色、营养、健康性状于一体的高产优质籼粳杂交稻是未来水稻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籼粳杂种不育 广亲和性 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下载PDF
籼型染色体置换片段在杂交粳稻中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余传元 江玲 +2 位作者 肖应辉 翟虎渠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08-1316,共9页
利用10个以粳稻为遗传背景、籼稻为供体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及6个粳稻测验种,按NCII设计,分析了籼粳亚种间杂种在10个染色体区段上的配合力效应及遗传力等参数。结果表明,除千粒重外,各置换系主要产量构成性状的GCA值均高于背景亲... 利用10个以粳稻为遗传背景、籼稻为供体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及6个粳稻测验种,按NCII设计,分析了籼粳亚种间杂种在10个染色体区段上的配合力效应及遗传力等参数。结果表明,除千粒重外,各置换系主要产量构成性状的GCA值均高于背景亲本Asominori,其中带有第12、第4、第1和第11染色体片段的AIS84、AIS27、AIS3、AIS80和AIS76置换系产量相关性状的GCA综合表现最好。说明在染色体片段水平上,水稻籼粳亚种主要产量构成性状的杂种优势都大于粳亚种内的杂种优势,对粳稻基因组导入籼稻X24-2~R367(Chr.12)、R1854~R288(Chr.4)、C970~C955(Chr.1)、C1350~R257(Chr.11)和X52~R2913(Chr.11)染色体片段,可显著提高杂交粳稻的产量水平。同一亲本所配的不同组合及同一组合在不同性状间的特殊配合力差异较大,最高或最低SCA的组合可来自不同GCA的亲本组合类型,表明在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在双亲一般配合力均高的前提下结合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是超高产杂交稻育种中亲本选择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 配合力
下载PDF
水稻三系亚种间杂种优势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彩虹 粟学俊 覃惜阴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0-24,共5页
以汕型野败不育系汕A为母本,15个籼粳中间型恢复系为父本配制的三系亚种组合进行优势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三系亚种间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穗粒数上,穗数和结实率与对照相当,而千粒重呈显著负优势;杂种产量与穗粒数、穗数、结实... 以汕型野败不育系汕A为母本,15个籼粳中间型恢复系为父本配制的三系亚种组合进行优势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三系亚种间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穗粒数上,穗数和结实率与对照相当,而千粒重呈显著负优势;杂种产量与穗粒数、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呈极显著正偏相关,而这4个性状之间又呈极显著负偏相关。中间型父本的籼粳性与其杂种各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不显著。选育株型理想、千粒重稍大、穗粒结构合理的中间型恢复系是获得更强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亚种间杂种 杂种优势 性状相关
下载PDF
Study on heterosis of inter-subspecies between indica and japonica rice (Oryza sativa L.) using 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被引量:10
8
作者 YUChuanyuan ZHAIHuqu +3 位作者 WANGChunming JIANGLing XIAOYinhui LIUYuqi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5年第2期131-136,共6页
Heterosis for yield and its component traits between chromosome segments from IR24, an indica variety, and the counterparts from 02428, a japonica rice, was inves- tigated by using a hybrid F1 population composed of 6... Heterosis for yield and its component traits between chromosome segments from IR24, an indica variety, and the counterparts from 02428, a japonica rice, was inves- tigated by using a hybrid F1 population composed of 63 com- binations between 02428 and IR24 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CSSLs) with the genetic background of Asominori, a japonica variet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et- erosis for yield and yield-component traits were observed among the crosses. Analysis of graphical genotyping showed that 14 substituted segments were responsible for yield het- erosis. All of them were from all the 12 chromosomes of IR24 except chromosomes 8 and 10. Six segments at the intervals of RFLP markers, such as X132—G1340—R459, X48— C393A, R288—R1854, R2918—X52, X257—C1350 and R367 —X189-2—X24-2 on chromosomes 2, 3, 4, 11 and 12 respec- tively, had very significant heterosis for yield at the level of P ≤0.005 based on t-test, individually increasing the hybrid yield by more than 3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cross “Asominori×02428”. Most of IR24 chromosome segments were found to have no significant hybrid effect for yield and yield-component traits, and one segment located at R2171 on chromosome 6 possessed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with 27% of yield decrease. Advantages of using CSSLs in the heterosis studies were discussed and approaches of the partial and genome-wide exploitation of rice heterosis between indica and japonica by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were then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优势 间亚种 染色体分割置换系统 杂种弱势 分子育种 基因工程
原文传递
论湖南水稻育种的主攻方向和技术策略 被引量:10
9
作者 肖国樱 陈芬 +5 位作者 孟秋成 周浩 李锦江 于江辉 邓力华 翁绿水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8,共6页
当前中国水稻产业处在转型期,转型的方向是经营规模化、农民专业化、服务社会化、全程机械化、栽培轻简化。为了适应这种转变,湖南水稻育种应重点开展如下5个方面的工作:(1)主攻早、中熟期的双季稻育种,以适应双季稻面积和直播栽培面积... 当前中国水稻产业处在转型期,转型的方向是经营规模化、农民专业化、服务社会化、全程机械化、栽培轻简化。为了适应这种转变,湖南水稻育种应重点开展如下5个方面的工作:(1)主攻早、中熟期的双季稻育种,以适应双季稻面积和直播栽培面积扩大对短熟期品种的需求;(2)培育低镉、高直链淀粉含量的双季稻品种,以提高稻米健康品质;(3)培育苗期耐5℃低温的早稻和开花期耐17℃低温的晚稻,以防止倒春寒、寒露风对直播双季稻的危害;(4)利用粳稻和爪哇稻资源以及非典型亚种间杂种优势,以提高双季稻产量潜力;(5)重点储备抗螟虫、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水稻技术,以迎接转基因水稻时代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低镉 高直链淀粉含量 耐冷 亚种间杂种优势 转基因水稻
原文传递
水稻亚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彭俊华 吴元奇 +1 位作者 蔡镶贵 陈显维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70-276,共7页
将水稻中粳株系“02428”与籼型恢复系中间材料杂交,育成了几个含50%粳稻血缘的新恢复系。它们与籼型不育系配制的亚亚种间杂交稻,一般具有明显的大穗优势,每穗总粒数可达200粒以上,且结实率正常,生育期适中,只是分蘖力较弱。与... 将水稻中粳株系“02428”与籼型恢复系中间材料杂交,育成了几个含50%粳稻血缘的新恢复系。它们与籼型不育系配制的亚亚种间杂交稻,一般具有明显的大穗优势,每穗总粒数可达200粒以上,且结实率正常,生育期适中,只是分蘖力较弱。与显性早熟不育系“早显A”配制的杂交组合,穗粒数明显多于籼型迟熟组合汕优63和早熟组合汕窄8号;尽管生育期比汕窄8号短1.7-6.0天,但产量却高13.7-32.1%,且不低于汕优63。本文还考察了这些恢复系之F1代杂种优势的表现特点,粗略估计了其主要性状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讨论了亚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中的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亚亚种间 杂交种 配合力 杂种优势
下载PDF
标记辅助改良热带粳稻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容柏 M. P. Pandey +10 位作者 杨新庆 廖惠红 邓智年 张向军 韦燕萍 李小勇 岑贞陆 吕维莉 魏源文 黄思良 李杨瑞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培育亚种间杂交水稻品种是开发水稻产量潜力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通过复合杂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MAS)培育出新型的籼稻基因渗入热带粳稻品系。这些基因渗入系表现出良好的农艺性状 ,经 RAPD标记检测 ,遗传上更相似于热带粳... 培育亚种间杂交水稻品种是开发水稻产量潜力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通过复合杂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MAS)培育出新型的籼稻基因渗入热带粳稻品系。这些基因渗入系表现出良好的农艺性状 ,经 RAPD标记检测 ,遗传上更相似于热带粳稻 ,大部分品系具有广亲和特性。进一步用 SSR和 SSR- RAPD分子标记分析这些籼稻渗入系热带粳稻与 3个温敏核雄性不育系间的遗传差异性 ,利用具有较大的分子标记多态性的组合亲本配制杂交稻种子 ,鉴定获得了多个具有强杂种优势的组合。结果表明 ,MAS是亚种间杂交水稻育种中辅助选择杂交亲本、鉴定广亲和位点、育种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距离分析和杂交稻组合选配的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品系 热带 标记辅助 亚种间杂种优势 籼稻 育种 基因渗入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下载PDF
水稻不同遗传分化品系(种)杂种籽粒充实度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伟 左清凡 +2 位作者 张建中 张桂权 许良珠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3,共4页
对 5个不同遗传分化程度的水稻品系 (种 )与籼稻品种杂交所得杂种的籽粒充实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遗传分化程度的品系 (种 )杂种间的平均籽粒充实度存在极显著的差异 ,其中以偏粳型品系G3 0 0 5 -4 -1的杂种平均籽粒充实度... 对 5个不同遗传分化程度的水稻品系 (种 )与籼稻品种杂交所得杂种的籽粒充实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遗传分化程度的品系 (种 )杂种间的平均籽粒充实度存在极显著的差异 ,其中以偏粳型品系G3 0 0 5 -4 -1的杂种平均籽粒充实度表现最好 ,达正常水平 ;两个偏籼型品系G2 417-1及G2 12 3的杂种平均籽粒充实度表现次之 ,低于中亲值及对照的籽粒充实度 ,但无显著差异 ;粳型品系G2 615及粳型广亲和品种 0 2 42 8的杂种平均籽粒充实度表现较差 ,但部分组合的籽粒充实度表现正常。杂种籽粒充实度主要与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粒重和千粒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提高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遗传分化 品系 籽粒充实度 品种 杂种
下载PDF
水稻亚种间杂种基因效应和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圣泉 薛庆中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S1期549-556,共8页
以6份籼型型不育系和6份粳型或偏粳型广亲和系配制成不完全双列杂交,将杂种F1及其亲本在三个播期(5/20,6/10,6/30)试验,应用加性、显性与环境互作摸型,分析籼粳交杂种八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方差组成、杂种优势的表现以及性... 以6份籼型型不育系和6份粳型或偏粳型广亲和系配制成不完全双列杂交,将杂种F1及其亲本在三个播期(5/20,6/10,6/30)试验,应用加性、显性与环境互作摸型,分析籼粳交杂种八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方差组成、杂种优势的表现以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等.结果表明:1)参试性状不仅加性方差和显性方差极显著,并且加性×环境或显性×环境互作方差也显著存在;但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效应稳定性尚有明显的差异.2)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结果,使杂种在多数性状上其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均随播种推迟而呈下降的趋势;F1性状的平均基因型预测值显示了早播常出现植株偏高、剑叶较披和生育期相对延长,而迟播导致主穗总粒数减少3)性状间的加性和显性相关是决定遗传相关的主要因素;在株高、抽穗天数、剑叶长、主穗长和主穗总粒数等五个性状间,杂种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与遗传相关的四种分量间方向相同,均为显著正相关,所以要选育大穗高产的杂交组合及其配组材料,都应保证适宜的株高、生育期和剑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亚种间杂种 基因型×环境工作 遗传方差组成 杂种优势 基因效应 相关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