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胁迫对持绿性高粱光合特性和内源激素ABA、CTK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8
1
作者 周宇飞 王德权 +5 位作者 陆樟镳 王娜 王艺陶 李丰先 许文娟 黄瑞冬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55-663,共9页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持绿性高粱光合特性以及叶片和根系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高粱持绿性资源的发掘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选用持绿性高粱B35和非持绿性高粱三尺三为试验材料,设置无干旱胁迫(土壤...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持绿性高粱光合特性以及叶片和根系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高粱持绿性资源的发掘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选用持绿性高粱B35和非持绿性高粱三尺三为试验材料,设置无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0%)和干旱胁迫两种水分处理(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5%—50%),分别在开花期和灌浆期进行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持绿性高粱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特性以及叶片和根系中内源激素(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变化,并分析干旱胁迫下叶片和根系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以及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与光合特性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开花期和灌浆期干旱胁迫均抑制了不同持绿性高粱的光合作用,但干旱胁迫下B35的叶绿素含量(Chl)、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光系统Ⅱ(PSⅡ)的初始叶绿素荧光(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L)以及电子传递速率(ETR)的降低幅度均明显小于三尺三;且在灌浆期三尺三Chl的衰减程度更为明显,Pn的下降程度也更大。同时,干旱胁迫使三尺三在灌浆期PSⅡ反应中心结构受到了损害或失活。开花期和灌浆期干旱胁迫提高了不同持绿性高粱根系和叶片中脱落酸(ABA)的含量,B35叶片和根系中ABA含量的增幅显著高于三尺三,且在灌浆期的增幅更大;干旱胁迫降低了不同持绿性高粱根系和叶片中细胞分裂素(CTK)的含量,三尺三根系和叶片中CTK含量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B35,且在灌浆期减幅更大。B35和三尺三叶片中ABA的含量高于根系,CTK的含量低于根系;干旱胁迫降低了叶片和根系中CTK/ABA的比值,并且在开花期和灌浆期B35的降低程度均大于三尺三。ABA含量与Pn呈显著负相关,与ETR呈极显著负相关;除Fo外,CTK含量与Gs呈显著正相关,与Chl、Pn、Fv/Fm、q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持绿性 干旱胁迫 光合特性 内源激素
下载PDF
外源ABA和6-BA对不同持绿型小麦旗叶衰老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量:40
2
作者 杨东清 王振林 +8 位作者 尹燕枰 倪英丽 杨卫兵 蔡铁 彭佃亮 徐彩龙 崔正勇 刘铁宁 徐海成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96-1104,共9页
为深入认识植物激素在小麦抗氧化和调控衰老中的作用机制,以持绿品种汶农6号和非持绿品种济麦20为材料,在盛花期后喷施脱落酸(ABA)和6-苄基腺嘌呤(6-BA),考察外源激素对旗叶衰老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为深入认识植物激素在小麦抗氧化和调控衰老中的作用机制,以持绿品种汶农6号和非持绿品种济麦20为材料,在盛花期后喷施脱落酸(ABA)和6-苄基腺嘌呤(6-BA),考察外源激素对旗叶衰老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了激素与衰老的关系。结果表明,汶农6号旗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及籽粒千粒重和产量均大于济麦20,且丙二醛(MDA)含量低于济麦20,表明持绿型品种抗氧化能力强,衰老进程较慢,进而获得较高产量。外源ABA和6-BA处理显著提高花后7~28d旗叶叶绿素含量,提高花后21~35d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花后28~35d旗叶MDA含量。外源ABA降低两品种旗叶玉米素(zR)含量,但提高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含量,降低了其在花后28~35d的ABA含量。6-BA处理提高旗叶ZR含量及花后7~14dIAA含量,降低济麦20花后2l~35d旗叶ABA含量。外源ABA显著提高汶农6号花后7~21d旗叶SOD活性,喷施ABA对汶农6号旗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影响没有显著性影响,但显著提高了济麦20花后7~28dPOD活性,喷施6-BA提高了两品种7~28dSOD、POD和CAT活性。总之,ABA和6-BA处理改变了旗叶内源激素水平,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延缓旗叶衰老,从而提高了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持绿 激素 抗氧化酶 产量
下载PDF
植物叶绿素降解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3
作者 丁跃 吴刚 郭长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共9页
叶绿素降解与作物产量密切相关,叶绿素降解延迟,能延长作物后期的光合能力,并提高作物产量。近年随着结构生物学、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在植物叶绿素降解机制的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特别是对叶绿素降解的主要生化... 叶绿素降解与作物产量密切相关,叶绿素降解延迟,能延长作物后期的光合能力,并提高作物产量。近年随着结构生物学、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在植物叶绿素降解机制的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特别是对叶绿素降解的主要生化途径——脱镁叶绿酸氧化酶(pheide a oxygenase,Pa O)途径已有深入的了解。主要对近年来叶绿素降解代谢、调控机理、滞绿突变体等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为作物育种和光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 降解 滞绿 PAO途径
下载PDF
我国玉米自交系叶片保绿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33
4
作者 刘开昌 董树亭 +4 位作者 赵海军 王庆成 李宗新 刘霞 张慧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62-1671,共10页
选用我国75个常用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对其叶片保绿性参数进行了定点动态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抽丝后叶片保绿度的变化均符合方程y=aeb-cx/(1+eb-cx),成熟期的绿叶数、成熟期叶绿素含量和相对绿叶面积平均衰减速率(Vm)可作为区... 选用我国75个常用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对其叶片保绿性参数进行了定点动态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抽丝后叶片保绿度的变化均符合方程y=aeb-cx/(1+eb-cx),成熟期的绿叶数、成熟期叶绿素含量和相对绿叶面积平均衰减速率(Vm)可作为区分玉米保绿型与非保绿型的关键指标。按照Hiechical聚类分析方法,筛选出12个保绿型自交系,其成熟期相对绿叶面积在60%以上,其Vm平均值为0.687%d-1,在生长季内相对绿叶面积无大幅度衰减,成熟期绿叶数多,叶绿素含量较高;其余63个为非保绿型自交系,还可分为植株叶片衰老较快型与植株叶片衰老较慢型两个亚类。不同自交系抽丝后叶片保绿性与叶面积持续期、单株产量均呈正相关。保绿型的叶面积持续期和单株产量比非保绿型分别高20.02%~23.87%和50.44%~59.38%;与非保绿型自交系相比,保绿型在籽粒灌浆期绿叶面积大,叶绿素含量高,群体光合速率高,光合作用时间长,因而生物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保绿性 产量
下载PDF
保绿玉米与早衰玉米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降解与光合作用光化学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33
5
作者 张子山 杨程 +2 位作者 高辉远 李耕 刘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4794-4800,共7页
【目的】阐明玉米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片叶绿素降解与光合作用光反应活性的关系,为选育长效光合持续期的作物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使用保绿型玉米品种"齐319"(Q319)和早衰型玉米品种"黄早4"(HZ4)为材料,... 【目的】阐明玉米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片叶绿素降解与光合作用光反应活性的关系,为选育长效光合持续期的作物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使用保绿型玉米品种"齐319"(Q319)和早衰型玉米品种"黄早4"(HZ4)为材料,在严格控制环境因素的条件下,用乙烯利诱导离体叶片衰老,通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分析(OJIP test)和820 nm光吸收曲线技术,研究衰老过程中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系统1(PSI)和光系统2(PSII)光化学活性的变化,并分析光化学活性下降与叶绿素降解的关系。【结果】在衰老过程中,与保绿品种相比,早衰品种HZ4叶片的光能吸收能力、能量的转化效率以及PSI和PSII电子传递的活性均衰退较快。虽然早衰品种在衰老过程中光化学活性的衰退快于保绿品种,但是当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相同程度时,保绿品种Q319叶片的光能的捕获、能量的转化以及电子传递活性都比HZ4叶片下降得更明显。【结论】光化学活性的快速衰退是导致早衰品种HZ4叶片在生育后期光合功能快速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它在叶绿素降解时能维持较高的光化学活性。因此在长效光合持续期品种的选育中,应当同时重视两个典型性状:①衰老过程中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②在叶绿素降解时维持较高的单位叶绿素光能吸收、能量转换以及电子传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保绿 衰老 叶绿素降解 光化学活性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
下载PDF
花后高温对持绿型小麦叶片衰老及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石慧清 龚月桦 张东武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69-778,共10页
试验选用持绿型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豫麦66’(‘Ym66’)和‘潍麦8号’(‘Wm8’)为研究材料,以当地生产上起主导作用的冬小麦品种‘小偃22’(‘XY22’)和‘小偃6号’(‘XY6’)为对照。花后用塑料薄膜搭建成增温棚进行高温处理,... 试验选用持绿型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豫麦66’(‘Ym66’)和‘潍麦8号’(‘Wm8’)为研究材料,以当地生产上起主导作用的冬小麦品种‘小偃22’(‘XY22’)和‘小偃6号’(‘XY6’)为对照。花后用塑料薄膜搭建成增温棚进行高温处理,测定各品种绿叶数目、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及叶片细胞膜透性,并研究籽粒灌浆成熟期高温对持绿型小麦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及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各品种的绿叶数目和叶绿素含量都减少,MDA含量和膜透性都增加,说明高温加速了小麦叶片衰老。同时,各品种籽粒中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蔗糖合成酶(SS)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可溶性淀粉合酶(SSS))活性都低于正常生长下的籽粒中的酶活性,其中高温对籽粒SS和AGPP活性的影响不显著,而对籽粒SSS活性的影响显著(p=0.015)。品种间比较,持绿型小麦在两种处理下,都表现出较多的绿叶数目和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且3种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活性也都高于非持绿型小麦,说明持绿型小麦酶活性受高温抑制程度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有品种籽粒SS、AGPP、SSS活性都与籽粒灌浆速率成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05、0.419和0.801)。因而,持绿型小麦不仅具有较好的持绿特性,而且籽粒中与淀粉合成相关的3种酶活性都较高,这有利于其籽粒淀粉的合成,从而增加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活性 籽粒 高温 淀粉合成 持绿 冬小麦
原文传递
Arabidopsis STAY-GREEN2 Is a Negative Regulator of Chlorophyll Degradation during Leaf Senescence 被引量:21
7
作者 Yasuhito Sakuraba So-Yon Park +4 位作者 Ye-Sol Kim Seung-Hyun Wang Soo-Cheul Yoo Stefan Hortensteiner Nam-Chon Paek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288-1302,共15页
Chlorophyll (Chl) degradation causes leaf yellowing during senescence or under stress conditions. For Chl breakdown, STAY-GREEN1 (SGR1) interacts with Chl catabolic enzymes (CCEs) and light-harvesting complex II... Chlorophyll (Chl) degradation causes leaf yellowing during senescence or under stress conditions. For Chl breakdown, STAY-GREEN1 (SGR1) interacts with Chl catabolic enzymes (CCEs) and light-harvesting complex II (LHCII) at the thylakoid membrane, possibly to allow metabolic channeling of potentially phototoxic Chl breakdown intermediates. Among these Chl catabolic components, SGR1 acts as a key regulator of leaf yellowing. In addition to SGR1 (At4g22920), the Arabidopsis thaliana genome contains an additional homolog, SGR2 (At4g11910), whose biological function remains elusive. Under senescence-inducing conditions, SGR2 expression is highly up-regulated, similarly to SGR1 expression. Here we show that SGR2 function counteracts SGR1 activity in leaf Chl degradation; SGR2-overexpressing plants stayed green and the sgr2-1 knockout mutant exhibited early leaf yellowing under age-, dark-, and stress-induced senescence conditions. Like SGR1, SGR2 interacted with LHCII but, in contrast to SGR1, SGR2 interactions with CCEs were very limited. Furthermore, SGR1 and SGR2 formed homo- or heterodimers, strongly suggesting a role for SGR2 in negatively regulat- ing Chl degradation by possibly interfering with the proposed CCE-recruiting function of SGR1. Our data indicate an antagonistic evolution of the functions of SGR1 and SGR2 in Arabidopsis to balance Chl catabolism in chloroplasts with the dismantling and remobilizing of other cellular components in senescing leaf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bidopsis thaliana stay-green SGR1 SGR2 chlorophyll degradation leaf senescence abiotic stress.
原文传递
粳稻叶绿素含量QTL与其合成降解相关基因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姜树坤 张喜娟 +1 位作者 徐正进 陈温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6-384,共9页
为剖析水稻叶绿素不同时期的表达规律及后期持绿的遗传机制,以沈农265和丽江新团黑谷的粳-粳交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对水稻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叶绿素含量以及生育后期的持绿能力进行QTL定位分析。检测到5个控制分蘖期叶绿素含量的QTL... 为剖析水稻叶绿素不同时期的表达规律及后期持绿的遗传机制,以沈农265和丽江新团黑谷的粳-粳交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对水稻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叶绿素含量以及生育后期的持绿能力进行QTL定位分析。检测到5个控制分蘖期叶绿素含量的QTL、7个控制水稻抽穗期叶绿素含量的QTL和10个控制成熟期叶绿素含量的QTL,分布在除第5染色体以外的11条染色体上。比较它们与编码叶绿素合成及降解过程中的重要酶的基因发现,虽然生育前期检测到的QTL较少,但对应的叶绿素合成降解相关基因却较多。随生育期的推移,检测到的QTL数目增多,但对应的叶绿素合成降解相关基因却减少。暗示生育前期大多数叶绿素合成(降解)相关基因表达的水平差异不大,后期控制叶绿素合成降解的个别关键基因表达水平增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叶片生育后期持绿的两种可能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叶绿素含量 持绿性 数量性状位点 叶绿素合成降解
下载PDF
持绿型高粱B35灌浆期对干旱的生理生化响应 被引量:20
9
作者 黄瑞冬 孙璐 +2 位作者 肖木辑 许文娟 周宇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0-565,共6页
在盆栽条件下,对典型持绿型高粱品系B35在开花后10d和开花后30d进行1周的干旱胁迫,胁迫结束后测定与持绿性或抗旱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持绿型高粱品系B35与对照普通高粱品系三尺三相比,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净光... 在盆栽条件下,对典型持绿型高粱品系B35在开花后10d和开花后30d进行1周的干旱胁迫,胁迫结束后测定与持绿性或抗旱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持绿型高粱品系B35与对照普通高粱品系三尺三相比,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茎秆、籽粒含氮量,且干旱胁迫使其值下降幅度较小。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条件使B35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量较少,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增加量较多,叶水势下降幅度较大。B35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较高。因此,我们认为在干旱逆境中持绿型高粱品系B35能够在光合作用、氮素积累、叶片质膜透性、渗透调节能力和保护酶活性等方面有效进行自身的生理调节,以适应干旱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持绿性 抗旱性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耐低钾玉米自交系延缓叶片衰老的生理特性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晓磊 于海秋 +2 位作者 刘宁 依兵 曹敏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72-1679,共8页
以典型的耐低钾玉米自交系90-21-3和低钾敏感玉米自交系D937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生育后期低钾胁迫对不同自交系叶片持绿性、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和NAD激酶(NADK)活性、保护酶活性的... 以典型的耐低钾玉米自交系90-21-3和低钾敏感玉米自交系D937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生育后期低钾胁迫对不同自交系叶片持绿性、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和NAD激酶(NADK)活性、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耐低钾玉米延缓叶片衰老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低钾胁迫持续到生育后期,90-21-3与D937相比,叶片持绿时间长,叶绿素含量下降缓慢,叶片净光合速率(Pn)高;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LS)上升幅度小;FPSII、Fv、Fm高,而Fo明显低;PEPC和NADK活性高;MDA含量上升缓慢且维持较低水平;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相对较高。低钾胁迫下,90-21-3自交系延缓叶片衰老的原因可能为持绿性较好,延长了叶片功能期;光合能力强,受光抑制程度较轻;NADK活性稳定,为光反应提供电子受体NADP,同时PEPC活性较高,暗反应又能固定相对较多的CO2,从而保证了CO2的供应;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协同,使90-21-3自交系具有相对较高的光合速率,同时抗氧化酶又具有较高的活性,可有效清除活性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钾胁迫 玉米自交系 持绿性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叶片酶活性
下载PDF
高温和外源ABA对不同持绿型小麦品种籽粒发育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杨东清 王振林 +6 位作者 倪英丽 尹燕枰 蔡铁 杨卫兵 彭佃亮 崔正勇 江文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09-2125,共17页
【目的】探讨花后高温和外源脱落酸(ABA)对不同持绿型小麦籽粒胚乳细胞增殖、籽粒灌浆和内源激素的影响,为高温逆境下采用激素调控措施提高粒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持绿型汶农6号和非持绿型济麦20,花后1—5 d,用透明聚乙烯塑料... 【目的】探讨花后高温和外源脱落酸(ABA)对不同持绿型小麦籽粒胚乳细胞增殖、籽粒灌浆和内源激素的影响,为高温逆境下采用激素调控措施提高粒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持绿型汶农6号和非持绿型济麦20,花后1—5 d,用透明聚乙烯塑料膜搭设增温棚进行高温处理,同时花后1—3 d喷施10 mg·L-1的ABA于穗部,用量100 mL·m-2,3次重复。定期取籽粒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内源激素,用简易胚乳细胞计数法测定胚乳细胞数目,Richard方程对籽粒增重及胚乳细胞增殖动态模拟并计算相关参数。【结果】高温处理显著降低了两品种强弱势籽粒的胚乳细胞数目,降低胚乳细胞增殖速率,但延长了籽粒胚乳细胞活跃分裂期和实际分裂终期;显著降低两品种弱势籽粒的灌浆速率,缩短了两品种弱势粒的生长活跃期及实际灌浆终期。高温处理显著降低两品种千粒重和穗粒数,其中汶农6号强、弱势粒分别减少3.7和8.2粒/穗,济麦20强、弱势粒分别减少1.3和4.3粒/穗;显著降低两品种产量,汶农6号和济麦20产量分别降低19.65%和26.22%。常温及高温下喷施ABA均显著提高了两品种灌浆速率,提高了籽粒胚乳细胞增殖速率,扩大胚乳细胞数目。高温处理降低了强弱势籽粒ZR含量,显著提高了济麦20强、弱势粒花后3—27 d的GA3含量,显著提高汶农6号花后12—27 d的GA3含量;但降低了弱势粒花后15—27 d的IAA含量。高温处理下喷施ABA,降低了济麦20强势粒花后3—9 d ZR含量,但显著提高济麦20强势粒花后3—28 d内源ABA含量,显著提高汶农6号强势粒花后3—18 d ABA含量。常温下喷施ABA显著降低了济麦20和汶农6号强、弱势粒的GA3含量;高温下喷施ABA,显著降低了汶农6号强弱势粒的GA3含量,降低济麦20强势粒花后3—12 d的GA3含量,显著降低弱势粒花后6—15 d的GA3含量。常温下喷施ABA显著提高济麦20强势粒花后12—18 d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内源激素 持绿 胚乳细胞数目 籽粒灌浆
下载PDF
持绿型小麦叶片衰老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武永胜 薛晖 +1 位作者 刘洋 龚月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7-122,127,共7页
选用4个小麦品种对其开花后绿叶面积、色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持绿型小麦的绿叶面积显著高于非持绿型小麦,且生育后期下降缓慢;生育后期持绿型小麦叶片色素含量降低缓慢;随着生育进程... 选用4个小麦品种对其开花后绿叶面积、色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持绿型小麦的绿叶面积显著高于非持绿型小麦,且生育后期下降缓慢;生育后期持绿型小麦叶片色素含量降低缓慢;随着生育进程推进,小麦叶片丙二醛(MDA)含量都呈上升趋势,与非持绿型小麦比较,持绿型小麦MDA上升缓慢且维持较低水平;生育后期持绿型小麦叶片的Fv/Fm、Fv/Fo、qP、PSⅡ、ETR明显高于非持绿型小麦,而qN明显低于非持绿型小麦;持绿型小麦产量较高,收获指数大。总之,持绿型小麦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缓慢,光合功能维持时间长,光合产物积累多,具有较好的增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持绿 绿叶面积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持绿型高粱根系形态及其活力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德权 周宇飞 +3 位作者 陆璋镳 肖木辑 许文娟 黄瑞冬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3-76,130,共5页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开花期和灌浆期干旱胁迫对持绿型高粱B35和普通高粱三尺三根系形态及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持绿型高粱B35具有较高的根干重,较大的根冠比、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系还原力和相对吸收表...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开花期和灌浆期干旱胁迫对持绿型高粱B35和普通高粱三尺三根系形态及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持绿型高粱B35具有较高的根干重,较大的根冠比、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系还原力和相对吸收表面积,并且在水分胁迫下降幅较小。在干旱条件下,持绿型高粱B35能保持较好的根系形态和具有较高的根系活力,是持绿型高粱抗旱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持绿性 根系形态 还原力
下载PDF
玉米持绿相关QTL整合图谱构建及一致性QTL区域内候选基因发掘 被引量:17
14
作者 方永丰 李永生 +5 位作者 白江平 慕平 孟亚雄 张金林 王汉宁 尚勋武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5-185,共11页
以玉米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IBM2 2008Neighbors为参考图谱,收集来自不同实验中的173个玉米持绿相关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信息,利用BioMercator 2.1软件,构建出玉米持绿相关QTL整合图谱;采用元分析技术,在1,4,5,9... 以玉米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IBM2 2008Neighbors为参考图谱,收集来自不同实验中的173个玉米持绿相关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信息,利用BioMercator 2.1软件,构建出玉米持绿相关QTL整合图谱;采用元分析技术,在1,4,5,9号染色体上发掘出5个持绿"一致性"QTL区间。根据"一致性"QTL区间两端标记在玉米物理图谱B73RefGen_v2上的位置,将"一致性"QTL区间进行物理图谱定位,利用Plant GDB(http://www.plantgdb.org/)在线区段批量下载工具(download region data)下载"一致性"区间的1 445个预测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预测基因主要参与具体的细胞过程,执行结合功能,催化、转移酶活性和氧化还原酶活性等分子功能。根据"一致性"QTL区间的基因位点名称,在NCBI中下载相关基因序列,与所在"一致性"QTL区间所有预测基因保守结构域进行比对,在5个"一致性"持绿QTL区间内初步确定8个持绿相关候选基因。利用GRAMENE网站(http://www.gramene.org/)的Cmap功能,将水稻持绿基因sgr(stay green)转定位于玉米物理图谱B73RefGen_v2上,找到与其同源的玉米候选基因GRMZM2G091837_T01,其序列与已发表的玉米衰老诱导叶绿体持绿蛋白基因sgr1序列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持绿性 数量性状位点(QTL) 整合图谱 元分析
下载PDF
作物持绿性的遗传、生理基础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15
15
作者 黄瑞冬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7-391,共5页
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形成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也日趋严重,选育抗旱的品种已成为育种家们努力的目标。持绿性是植物的重要抗旱机制,在多种植物中被发现,引起了作物育种家们的极大兴趣。作物持绿性状的遗传及生理... 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形成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也日趋严重,选育抗旱的品种已成为育种家们努力的目标。持绿性是植物的重要抗旱机制,在多种植物中被发现,引起了作物育种家们的极大兴趣。作物持绿性状的遗传及生理基础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许多作物持绿性基因数量性状位点(QTL)标记及连锁图构建已经实现。研究表明:在生理基础上持绿性决定于籽粒灌浆期氮素供求关系的平衡,即持绿型品种叶片氮浓度高于非持绿型品种。持绿型品种在干旱条件下,表现出高的蒸腾效率和光合能力,最终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大量对持绿基因QTL及其标记的研究和定位,为持绿基因克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转基因育种打下坚实基础,将加快持绿性品种的选育与利用。高粱具有典型的持绿型种质资源,是持绿性研究的样板作物。在高粱上鉴定和分离克隆到的基因也可以直接转化到其他作物中去,为作物改良提供一个很好的变异来源。通过利用高粱的持绿性状来改良高粱、玉米、小麦及其他禾本科作物的抗旱性将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怍物 持绿性 遗传基因 生理 抗旱育种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持绿性高粱叶片渗透调节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周宇飞 王德权 +5 位作者 陆樟镳 王娜 王艺陶 李丰先 许文娟 黄瑞冬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45-2550,共6页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开花期和灌浆期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5%~50%)对持绿性高粱(B35)和非持绿性高粱(三尺三)叶片水分、渗透调节物质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两高梁品系叶片自由...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开花期和灌浆期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5%~50%)对持绿性高粱(B35)和非持绿性高粱(三尺三)叶片水分、渗透调节物质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两高梁品系叶片自由水含量下降,束缚水含量增加,相对含水量降低,水分饱和亏缺增加,相对电导率增大,但三尺三各指标的变化幅度均大于B35.对于渗透调节物质,干旱胁迫下,三尺三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幅大于B35,脯氨酸含量的增幅小于B35,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幅大于B35.干旱胁迫下,B35与三尺三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均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B35叶绿体结构保持相对完好,受损程度明显小于三尺三.在干旱胁迫下,持绿性高粱通过较强的渗透调节表现出更好的干旱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绿性 干旱胁迫 高粱 渗透调节 叶绿体
原文传递
Mutation of Oryza sativa CORONATINE INSENSITIVE 1b(OsCOI1b) delays leaf senescence 被引量:13
17
作者 Sang-Hwa Lee Yasuhito Sakuraba +4 位作者 Taeyoung Lee Kyu-Won Kim Gynheung An Han Yong Lee Nam-Chon Paek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562-576,共15页
Jasmonic acid (JA) functions in plant development, including senescence and immunity. Arabidopsis thaliana CORONATINE INSENSITIVE 1 encodes a JA receptor and functions in the JA‐responsive signaling pathway. The Ar... Jasmonic acid (JA) functions in plant development, including senescence and immunity. Arabidopsis thaliana CORONATINE INSENSITIVE 1 encodes a JA receptor and functions in the JA‐responsive signaling pathway. The Arabidopsis genome harbors a single COI gene, but the rice (Oryza sativa) genome harbors three COI homologs, OsCOI1a, OsCOI1b, and OsCOI2. Thus,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each OsCOI has distinct, additive, synergistic, or redundant func-tions in development. Here, we use the oscoi1b‐1 knockout mutants to show that OsCOI1b mainly affects leaf senescence under senescence‐promoting conditions. oscoi1b‐1 mutants stayed green during dark‐induced and natural senescence, with substantial retention of chlorophylls and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Furthermore, several senescence‐associated genes were downregulated in oscoi1b‐1 mutants, including homologs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ETHYLENE INSENSITIVE 3 and ORESARA 1, important regulators of leaf senescenc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rosstalk between JA signaling and ethylene signaling affects leaf senescence. The Arabidopsis coi1‐1 plants containing 35S:OsCOI1a or 35S:OsCOI1b rescued the delayed leaf senescence during dark incubation, sug-gesting that both OsCOI1a and OsCOI1b are required for promoting leaf senescence in rice. oscoi1b‐1 mutants showed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spikelet fertility and grain weight, leading to severe reduction of grain yield, indicating that OsCOI1‐mediated JA signaling affects spikelet fertility and grain fil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smonic acid leaf senescence OsCOI1b RICE stay-green
原文传递
硫氮配施对持绿型小麦氮素运转及叶片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洋 石慧清 龚月桦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06-1213,共8页
以持绿型小麦品种‘豫麦66号’、‘潍麦8号’及非持绿型品种‘小偃6号’为材料,采用以氮肥为主区硫肥为副区的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了2个施氮水平[纯氮120kg/hm2(N120)、220kg/hm2(N220)]和3个施硫水平[纯硫0kg/hm2(S0)、20kg/hm2(S20)、60... 以持绿型小麦品种‘豫麦66号’、‘潍麦8号’及非持绿型品种‘小偃6号’为材料,采用以氮肥为主区硫肥为副区的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了2个施氮水平[纯氮120kg/hm2(N120)、220kg/hm2(N220)]和3个施硫水平[纯硫0kg/hm2(S0)、20kg/hm2(S20)、60kg/hm2(S60)]下植株各部位的含氮量、叶片干鲜重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探讨硫氮配施对不同类型小麦氮吸收及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下,持绿型小麦植株的总含氮量、氮素转运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量及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高于非持绿型小麦。N120处理条件下,不同硫肥处理时持绿型小麦与非持绿型小麦变化趋势相同,开花期茎和叶含氮量及叶绿素含量在S60处理下均低于其他2个硫肥处理,生育后期叶片含水量下降幅度也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在N220处理条件下,3个品种开花期叶含氮量、收获期总氮累积量、氮收获指数、叶绿素含量及叶片含水量在S60处理下均高于其他2个处理,其中非持绿型小麦在高硫处理条件下灌浆期的叶绿素含量的增长率明显高于持绿型小麦,而灌浆中后期叶片含水量的下降幅度则明显低于持绿型小麦。研究发现,施用硫肥在氮肥不足时会对小麦植株氮素的吸收利用及叶片衰老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但在氮肥充足时却在氮素的吸收利用、延缓叶片衰老及最终籽粒产量和总生物量等方面表现出正面效应;本实验条件下,220kg/hm2左右施氮量和60kg/hm2左右施硫量有利于各品种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高N和高S水平对于延缓小麦的衰老而言,非持绿性小麦比持绿型小麦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持绿 氮肥 硫肥 叶片衰老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ly Senescing Mutants of Wheat and Impacts on Yield,Biomass and Nitrogen Partitioning 被引量:11
19
作者 Adinda P.Derkx Simon Orford +2 位作者 Simon Griffiths M.John Foulkes Malcolm J. Hawkesford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8期555-566,共12页
Increasing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by extending canopy longevity during grain filling using slow senescing stay-green genotypes is a possible means to improve yield in wheat. Ethyl methanesulfonate (EMS) mutated whe... Increasing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by extending canopy longevity during grain filling using slow senescing stay-green genotypes is a possible means to improve yield in wheat. Ethyl methanesulfonate (EMS) mutated wheat lines (Triticum aestivum L. cv. Paragon) were screened for fast and slow canopy senescenc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n yield and nitrogen partitioning. Stay-green and fast-senescing lines with similar anthesis dates were characterised in detail. Delayed senescence was only apparent at higher nitrogen supply with low nitrogen supply enhancing the rate of senescence in all lines. In the stay-green line 3 (SG3), on a whole plant basis, tiller and seed number increased whilst thousand grain weight (TGW) decreased; although a greater N uptake was observed in the main tiller, yield was not affected. In fast-senescing line 2 (FS2), yield decreased, principally as a result of decreased TGW. Analysis of N-partitioning in the main stem indicated that although the slow-senescing line had lower biomass and consequently less nitrogen in all plant parts, the proportion of biomass and nitrogen in the flag leaf was greater at anthesis compared to the other lines; this contributed to the grain N and yield of the slow-senescing line at maturity in both the main tiller and in the whole plant. A field trial confirmed senescence patterns of the two lines, and the negative impact on yield for FS2 and a positive impact for SG3 at low N only. The lack of increased yield in the slow-senescing line was likely due to decreased biomass and additionally a possible sink lim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SENESCENCE stay-green GRAIN-FILLING YIELD nitrogen.
原文传递
水分胁迫下持绿型玉米根系形态及根系活力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德权 周宇飞 +3 位作者 陆璋镳 肖木辑 许文娟 黄瑞冬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87,共4页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开花期和灌浆期干旱胁迫对持绿型玉米丹598和普通玉米黄早四根系形态及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绿型玉米丹598具有较长的总根长、较大的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干重、根冠比及根系还原力,与普通玉米黄早四相比,水分胁...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开花期和灌浆期干旱胁迫对持绿型玉米丹598和普通玉米黄早四根系形态及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绿型玉米丹598具有较长的总根长、较大的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干重、根冠比及根系还原力,与普通玉米黄早四相比,水分胁迫下上述指标的降幅较小。在干旱条件下,持绿型玉米丹598能保持较好的根系形态和较高的根系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水分胁迫 持绿性 根系形态 根系活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