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9篇文章
< 1 2 1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年中国成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医疗质量控制报告 被引量:94
1
作者 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冠心病专家工作组 韩雅玲 +2 位作者 杨跃进 窦克非 王虹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3-325,共13页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急危重症,致残、致死率高。近年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量持续增长,迫切需要提高医疗质量,从而改善临床结局。自从建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体系及推行相关医疗质量改善策略以来,急性STEMI患...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急危重症,致残、致死率高。近年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量持续增长,迫切需要提高医疗质量,从而改善临床结局。自从建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体系及推行相关医疗质量改善策略以来,急性STEMI患者循证药物应用的情况明显改善,再灌注治疗的比例增高,到院90 min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达标率增加,同时临床结局也逐步改善。尤其二级医院在循证药物应用、再灌注治疗比例与及时性、急性STEMI相关检查的及时性这几方面表现突出,提示STEMI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对于不同级别医院医疗质量的提升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医疗质量改善的同时,仍然存在再灌注时间延迟、临床结局改善不明显、不同级别医院之间临床结局仍有差异等情况。为进一步提升全国急性STEMI诊疗质量,需要提高数据填报质量及数量,提高基层医院参与度,形成准确、有效的医疗质量控制报告,同时形成定期反馈沟通改进机制,并加强基层医院诊疗规范化培训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质量评价
下载PDF
Ⅰ期心脏康复运动三步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下床活动跌倒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40
2
作者 陈桂铃 冀丽帆 胡俊英 《现代临床护理》 2017年第8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Ⅰ期心脏康复运动三步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下床活动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与干预组61... 目的探讨Ⅰ期心脏康复运动三步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下床活动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与干预组6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7 d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7 d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Ⅰ期心脏康复运动7步法中的前3步进行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下床活动跌倒风险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跌到风险情况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跌到风险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结论Ⅰ期心脏康复运动七步法的前三步康复锻炼能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下床活动的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Ⅰ期心脏康复运动 跌倒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围术期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34
3
作者 康立惠 路慧 +2 位作者 陶娟 李爱军 孙俊平 《中国医药》 2015年第4期596-598,共3页
目的 评价循证护理在心脏急诊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207例在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行心脏介入手术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目的 评价循证护理在心脏急诊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207例在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行心脏介入手术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分别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2组患者术前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122±10) mmHg(1mmHg=0.133 kPa)比(127±12) mmHg,(70 ±6)mmHg比(82 ±8)mmHg,(94±6)次/min比(102±7)次/min,(15.3±3.1)次/min比(18.1±2.7)次/min,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9% (3/103)比14.4% (15/104),P<0.05],患者满意率优于对照组[99.1% (102/103)比90.4%(94/104),P<0.05].结论 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状态,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心脏介入 围术期 应用评价
下载PDF
胸痛中心管理模式与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3
4
作者 施鹏 郭瑞威 李世霖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观察胸痛中心管理模式与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救治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云南省急救中心收治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胸痛中心管理模式进行急救的522例为观察组,实施急... 目的观察胸痛中心管理模式与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救治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云南省急救中心收治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胸痛中心管理模式进行急救的522例为观察组,实施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急救的32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院前、院内急救相关指标、心功能(采用Killip分级法评估)、救治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1.04±0.11)min、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1.56±0.25)min、急救总时间(10.63±2.26)min明显少于对照组[(2.82±0.26)min、(5.99±1.06)min、(18.65±2.9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救治后观察组心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成功救治率(94.25%)明显高于对照组(42.02%),住院时间[(6.09±1.02)d]明显短于对照组[(8.92±1.65)d],并发症总发生率(13.01%)明显低于对照组(3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急诊绿色通道,胸痛中心管理模式不仅可缩短STEMI患者急救相关时间,且可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预后,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救医疗服务 胸痛中心管理模式 急诊绿色通道
原文传递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0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32
5
作者 帅锋利 宋剑琼 苏代泉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2期72-73,共2页
目的评价静脉溶栓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0例,于溶栓后观察再通情况、并发症及死亡例数。结果溶栓后再通率93.3%,无1例死亡。结论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不... 目的评价静脉溶栓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0例,于溶栓后观察再通情况、并发症及死亡例数。结果溶栓后再通率93.3%,无1例死亡。结论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是冠脉再灌注有效的措施之一,不受医院条件限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阿替普酶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6
作者 廖祁伟 光雪峰 +3 位作者 景舒南 李汝红 赖碁 付娟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91-95,11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8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并发心源性休克为分组标准,对2组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8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并发心源性休克为分组标准,对2组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可能引起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血压(OR=6.314)、C-TnI(OR=12.932)、BNP(OR=3.523)、广泛前壁心肌梗死(OR=17.241)、冠脉多支血管病变(OR=5.039)、前降支病变(OR=9.955)、左室射血分数(OR=10.022)、室性心律失常(OR=7.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心率、心肌酶(CK-MB)、心肌标志物(C-Tn)I、BNP、左心室射血分数、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前降支病变、多支血管病变、糖尿病史、房颤、左束支阻滞、室性心律失常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治疗关键在于尽早对导致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早期采取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救医疗服务应用情况及对治疗的影响: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随永刚 杨进刚 +7 位作者 许海燕 高晓津 冷文修 滕思勇 钱杰 乔树宾 吴永健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目的:调查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救医疗服务(EMS)的应用情况以及对治疗的影响。方法:入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期间107家医院收治的13 549例STEMI患者,分为EMS组2 015例和自行来院... 目的:调查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救医疗服务(EMS)的应用情况以及对治疗的影响。方法:入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期间107家医院收治的13 549例STEMI患者,分为EMS组2 015例和自行来院组11 534例进行分析。结果:仅2 015例(14.9%)患者呼叫救护车就诊。与自行来院组相比,EMS组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比例较高(64.9%vs 52.9%,P<0.001),从症状发作到医院的中位时间较短(170min vs 240 min,P<0.0001),到达医院至溶栓时间(D2N)较短(47 min vs 53 min,P=0.003),但是门-球时间(即到达医院至球囊扩张时间)相似(106 min vs 108 min,P=0.9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使用EMS的独立预测因素是农村居民和家中症状发作,而应用EMS的预测因素是非前壁心肌梗死、持续胸痛、严重呼吸困难或晕厥、院前心脏骤停、Killip心功能分级> 2、收缩压<100mmHg(1 mmHg=0.133 kPa)、超重/肥胖以及至省级医院就诊。结论:中国STEMI患者应用EMS的比例仅15%左右。应用EMS的患者从症状发作到医院就诊时间较短,接受再灌注的比例较高,但门-球时间未缩短。中国应加强公众教育,鼓励胸痛患者使用EMS,以及加强EMS和医院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救医疗服务 再灌注治疗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29
8
作者 燕芳红 刘欢 蒋文慧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2-548,共7页
目的明确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发生的危险因素。方... 目的明确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Medline、Scopus、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纳入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关于STEMI患者PCI术后MACEs危险因素的文献。2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偏倚风险评价及资料提取,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5篇文献,包括43839例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OR=4.17)、高龄(OR=2.84)、红细胞分布宽度≥13%(OR=2.04)、肾功能异常(OR=2.23)、随机血糖≥11 mmol/L(OR=1.82)、非O型血(OR=1.75)、三支病变(OR=1.75)、糖化血红蛋白分数≥5.7%(OR=1.63)、无梗死前胸痛症状(OR=1.56)、症状出现至球囊扩张时间延长(OR=1.48)、高血压(OR=1.27)。结论女性、高龄、红细胞分布宽度≥13%、肾功能异常、随机血糖≥11 mmol/L等是STEMI患者PCI术后MACE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危险因素分析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特征及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沈丽萍 汪自龙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97-599,60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心电图表现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116例STEMI患者根据其心电图特征分为QRS终末扭曲、非QRS终末扭曲组,分别为50例,66例,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观察心电图特征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QRS终...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心电图表现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116例STEMI患者根据其心电图特征分为QRS终末扭曲、非QRS终末扭曲组,分别为50例,66例,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观察心电图特征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QRS终末扭曲组心肌梗死患者年龄、CK高值、CK-MB高值及ST抬高导联数目高于非QRS终末扭曲组患者,其发病至入院时间低于非QRS终末扭曲患者,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QRS终末扭曲组心肌梗死患者Killp>1级率、病死率分别为40.0%、20.0%高于非QRS终末扭曲组的13.6%、12.1%,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合并症、梗死位置、ST抬高导联数目、溶栓治疗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116例STEMI患者合并心律失常94例(81.0%),房性早搏9例(7.8%),阵发性室速18例(15.5%),阵发性房速7例(6.0%),完全性右束支阻滞9例(7.8%),室性早搏29例(25.0%),房颤8例(6.9%);伴有缺血性J波心肌梗死患者29例,其中室性心律失常19例,发生率为65.5%;无缺血性J波心肌梗死患者87例,其中室性心律失常30例,发生率为34.5%;伴有缺血性J波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5.5%高于无缺血性J波患者34.5%,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电图判断梗死血管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判断正确99例,判断错误11例,无法判断6例。结论:心电图对STEMI患者梗死部位、病情及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QRS终末扭曲STEMI患者病情较重、预后常不佳,但通过心电图判断梗死血管存在一定的误诊或无法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临床研究
下载PDF
Effect of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Liposomal Prostaglandin E1 on Microcirc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 被引量:27
10
作者 Li-Ye Wei Xiang-Hua Fu +4 位作者 Wei Li Xi-Le Bi Shi-Ru Bai Kun Xing Yan-Bo W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9期1147-1150,共4页
Background:Sever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can result in reperfusion injury.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liposomal prostaglandin E l (... Background:Sever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can result in reperfusion injury.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liposomal prostaglandin E l (Lipo-PGE1,Alprostadil,Beijing Tide Pharmaceutical Co.,Ltd.) for enhancing microcirculation in reperfusion injury.In addition,this study determined the optimal administration method for acute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patients undergoing primary PCI.Methods:Totally,68 patients with STEMI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wo groups: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Lipo-PGE 1 (Group A),and no Lipo-PGE1 administration (Group B).The corrected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MI) frame count (cTFC) and myocardial blush grade (MBG) were calculated.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 were also measured.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cTFC parameter 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Group B (18.06 ± 2.06 vs.25.31 ± 2.59,P < 0.01).The ratio of final MBG grade-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5) in Group A (87.9%) relative to Group B (65.7%).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final TIMI-3 flow and no-reflow.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and the occurrence of MACE 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 (6.1% vs.25.9% respectively,P < 0.05).Conclusions:Myocardial microcirculation of reperfusion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STEMI,after primary PCI,can be improved by administering Lipo-PGE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Liposomal Prostaglandin E l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原文传递
盐酸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唐强 郭来敬 +5 位作者 张树和 王智 曲华清 颜东 唐群中 史震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1-23,29,共4页
目的:评价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商品名欣维宁)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PCI)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65例急诊入院STEMI行急诊PCI患者,分为试验组(盐酸替罗非班+PCI)36例和对照组(直接PCI29... 目的:评价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商品名欣维宁)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PCI)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65例急诊入院STEMI行急诊PCI患者,分为试验组(盐酸替罗非班+PCI)36例和对照组(直接PCI29例)。观察2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新近心肌梗死和顽固缺血状态、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压迫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出血、血小板减少)。结果: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adversecardiovascularevents,MACE)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5.6%比13.7%);术后LVEF(59.42±8.06比52.65±5.20)高于对照组;2组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包括大量出血和颅内出血等),出血事件发生率试验组较对照组有增多的趋势(11.1%比3.4%),试验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_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较对照组延长(58.15±11.86比33.78±11.28),(P<0.05);压迫止血时间明显延长(37.25±6.34比20.12±5.55),(P<0.05),但未增加穿刺点出血和血肿。结论: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联合PCI可能成为STEMI患者急诊PCI安全和有效的再灌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
下载PDF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抢救的效果 被引量:26
12
作者 孟晓琴 贾亚平 +1 位作者 张旭 陈国威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11期1950-1952,共3页
目的探究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急诊科诊治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急诊护... 目的探究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急诊科诊治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观察2组患者急救相关指标(心电图时间、静脉开放时间、急诊停留时间、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3 h内患者ST段降低率、护理满意度。患者均随访6个月,记录2组患者急性心脏事件(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时间、静脉开放时间、急诊停留时间、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3 h内ST段降低率63. 6%(35/55)高于对照组的40. 0%(22/5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 9%(50/55),高于对照组的74. 5%(41/55),P <0. 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2. 7%(7/55)、心源性死亡发生率为0,对照组分别为29. 1%(16/55)、7. 3%(4/55),P <0. 05。结论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可提高患者抢救效果,缩短患者抢救用时,提高患者预后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急救护理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抢救
原文传递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勇 吕树铮 +2 位作者 王绿娅 马临安 李志忠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以期提高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成活率。方法选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直接PCI)371例,根据直接PCI结束前是否发生恶性室性心...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以期提高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成活率。方法选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直接PCI)371例,根据直接PCI结束前是否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和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将其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38例)和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年龄、性别、既往心绞痛史、既往心肌梗死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入院时心功能Killip分级、心肌梗死位置、单多支病变、罪犯血管、心肌梗死距采血时间、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尿素氮、肌酐、血钾、尿酸、血糖、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血红蛋白等参数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最后进入回归方程的只有入院时心功能Killip分级和肌酐,贡献最大的是患者入院时心功能Killip分级。结论心功能Killip分级高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结束前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心室颤动 室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Intracoronary arterial retrograde thrombolysis with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novel use of thrombolytic to treat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被引量:24
14
作者 Jin-Wen TIAN Mei ZHU +14 位作者 Feng-Qi WANG Ke LI Chao-Fei ZHOU Bo LI Min WANG Jue-Lin DENG Bo JIANG Jing BAI Yi GUO Rong-Jie JIN Zhao ZHANG Ying LIN Ji-Hang WANG Shi-Hao ZHAO Ming-Zhi SHEN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458-467,共10页
Background Clearance of coronary arterial thrombosis is necessar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undergoing urgen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There is currentl... Background Clearance of coronary arterial thrombosis is necessar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undergoing urgen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There is currently no highly-recommended method of thrombus removal during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We describe a new method for opening culprit vessels to treat STEMI: intracoronary arterial retrograde thrombolysis (ICART) with PCI. Methods & Results Eight patients underwent ICART. The guidewire was advanced to the distal coronary artery through the occlusion lesion. Then, we inserted a microcatheter into the distal end of the occluded coronary artery over the guidewire. Urokinase (5–10 wu) mixed with contrast agents was slowly injected into the occluded section of the coronary artery through the microcatheter. The intracoronary thrombus gradually dissolved in 3–17 min, and the effect of thrombolysis was visible in real time. Stents were then implant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canalized culprit lesion to achieve full revascularization. One patient experienced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during vascular revascularization, and no malignant arrhythmias were seen in any patient. No reflow or slow flow was not observed post PCI.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flow grade and myocardial blush grade post-primary PCI was 3 in all eight patients. No patients experienced bleeding or stroke. Conclusions ICART was accurate and effective for treating intracoronary thrombi in patients with STEMI in this preliminary study. ICART was an effective, feasible, and simple approach to the management of STEMI, and no intraprocedural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any of the patients. ICART may be a breakthrough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TE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rapeutic THROMBOLYSIS THROMBUS UROKINASE
下载PDF
Association of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with long-term mortality after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with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被引量:24
15
作者 SHEN Xu-hua CHEN Qi +1 位作者 SHI yan LI Hong-we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3期3438-3443,共6页
Background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PCI) have been proposed as a novel superior management strategy in patients with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This study tested the hypothesis... Background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PCI) have been proposed as a novel superior management strategy in patients with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This study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in the acute phas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the neutrophil/lymphocyte (N/L) ratio is a predictor of long-term prognosis.Methods We analyzed 551 consecutive STEMI patients treated with primary PCl at a single university center. Patients were stratified according to quartiles of the mean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Results Kaplan-Meier survival analysis showed a cumulative eight-year survival of 94.2% in the first quartile, 92.0% in the second quartile, 91.3% in the third quartile, and 75.4% in the fourth quartile (P <0.001 by log rank). Relative to patients in the other three lower N/L ratio quartiles, patients in the highest quartile were more than four times more likely to die during hospitalization (P <0.001) and during long-term follow-up (P <0.001). By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including baseline demographic, clinical, and angiographic covariables, the N/L ratio in the highest quartile remained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mortality (hazard ratio 2.3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42 to 3.98; P=0.001).Conclusion The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is a strong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long-term mortality after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with very early revascula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FLAMMATION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近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李文 张鸿举 +2 位作者 王相智 梁毅 丁少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中,冠状动脉(冠脉)内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IIIa(GPⅡb/Ⅲa)受体阻断药替罗非班对冠脉灌注、心肌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87例发生急性STEMI并行急诊...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中,冠状动脉(冠脉)内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IIIa(GPⅡb/Ⅲa)受体阻断药替罗非班对冠脉灌注、心肌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87例发生急性STE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组(冠脉组,n=45)与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组(静脉组,n=42)。冠脉组在支架释放后即刻在冠脉内3min注入替罗非班12μg/kg作为负荷量,随后以0.15μg/(kg·min)静脉维持24~48h;静脉组在支架释放后3min内静脉注入替罗非班12μg/kg作为负荷量,随后以0.15μg/(kg·min)静脉维持24~48h;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即刻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分级(TFG)、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及心肌灌注显影分级(MBG);并比较两组PCI术后1周心脏超声指标、住院期间以及随访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即刻两组TFG、CTFC、TMPG、MBG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给予替罗非班冠脉内或静脉内给药后,两组TFG、CTFC、MBG、TMPG指标均较未给药前显著改善,冠脉给药组TFG、CTFC优于静脉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两组PCI术后1周心超结果(LVEF、LVEDD、LVESD)未见显著差异(P>0.05);两组院内MACE事件发生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1月和3月随访期MACE发生率两组亦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STEMI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可显著地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微循环血流,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替罗非班 心肌灌注
下载PDF
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辅助阿司匹林对STEMI病人PCI术后慢血流及出血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运伟 李彦明 +2 位作者 洪岩 万琪琳 何瑞利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1681-1684,共4页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辅助阿司匹林对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术后慢血流及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行PCI术STEMI病人共220例,根据抗血小板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120例...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辅助阿司匹林对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术后慢血流及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行PCI术STEMI病人共220例,根据抗血小板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00例)。分别在阿司匹林基础上术后加用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慢血流发生率、大出血和小出血事件发生率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慢血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出血和小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亚急性和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用于行PCI术STEMI病人可有效预防术后慢血流发生,避免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提高抗血小板效果,并未增加远期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经皮冠脉介入术 慢血流 出血事件 血栓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对老年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影响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韩梅 张驰 +1 位作者 冯珺 谢锦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411-415,共5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老年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武汉市第八医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老年患者90例,按溶栓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进... 目的 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老年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武汉市第八医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老年患者90例,按溶栓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进行溶栓,观察组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观察两组患者血管再灌注情况,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cTnI、CK-MB峰值水平,胸痛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纤PAI-I、t-PA水平,溶栓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溶栓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82.22%和91.11%,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T段无回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cTnI、CK-MB的表达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胸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PAI-I降低,t-PA表达升高,观察组PAI-I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t-PA表达升高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后总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疗效肯定,对人体纤溶系统影响较小,患者溶栓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尿激酶原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血管事件 纤溶系统 安全性
下载PDF
尿激酶原联合尼可地尔对STEMI患者急诊PPCI术后心肌灌注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徐雷 安少波 +3 位作者 杜晓静 都伟 胡喜田 吴志红 《江苏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780-783,共4页
目的研究尿激酶原联合尼可地尔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术后心肌灌注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121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参照急性STEMI治疗指南进行标准治疗,观察组... 目的研究尿激酶原联合尼可地尔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术后心肌灌注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121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参照急性STEMI治疗指南进行标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在急诊PPCI术前给予冠状动脉注射尿激酶原与尼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心电图ST段回落率、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以及血尿酸、前白蛋白(PA)、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MMP-9水平。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T段回落率、TIMI血流3级和心肌组织灌注分级3级率均高于对照组,cTF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 d及3 d,两组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P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sCD40L、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对照组日常生活及社会行动能力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及社会行动能力、抑郁及焦虑状态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6.78%vs.24.19%)(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冠状动脉注射尿激酶原与尼可地尔治疗STEMI患者可改善急诊PPCI术后ST段回落率、TIMI血流分级、cTFC以及血尿酸、PA、sCD40L、MMP-9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原 尼可地尔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灌注
原文传递
评估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ST段抬高心梗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单米亚 陈潞楠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860-1864,共5页
目的:探讨血糖高应激状态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8年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448例,根据血糖检测浓度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91例与正常血糖组357例... 目的:探讨血糖高应激状态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8年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448例,根据血糖检测浓度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91例与正常血糖组357例。2组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信息,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联合介入手术治疗。统计2组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与出院随访1年内远期预后情况等。结果: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STEMI患者手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如肌钙蛋白、随机血糖、白细胞计数等,与未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应激性高血糖组患者住院时与出院随访期间发生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均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应激性高血糖、LVEF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及远期预后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血糖检测对预测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及远期预后的AUC分别为0.738、0.823,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会影响STEM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及远期预后结局,患者就诊后及时监测血糖指标并加强早期干预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 急性心肌梗死 血糖应激 心血管不良 预后结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