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6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丰水梨、砀山梨、南果梨的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65
1
作者 陈计峦 周珊 +2 位作者 闫师杰 马永昆 胡小松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1-303,共3页
采用SPME/GC/MS联用的方法,对丰水梨、砀山梨、南果梨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分别分离出52、27、67种成分,这3种梨共有的主要成分为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己醛、棕榈酸异丙酯等。其它醛类等物质也有不同程度的检出。
关键词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农药残留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2
作者 耿昱 郭寅龙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01年第4期230-235,共6页
综述了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 (SPME/GC/MS)在各种环境水、土壤等样品中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 .SPME/GC/MS联用技术具有快速、简便。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农药残留物 食品 分析 应用 环境水 土壤
下载PDF
采用SPME-GC/MS联用技术对龙井茶香气成分的测定分析 被引量:60
3
作者 代毅 须海荣 《茶叶》 2008年第2期85-88,共4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西湖、越州、钱塘三个产区的龙井茶的香气物质,经GC/MS分析,共分离鉴定出3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西湖龙井含有26个组分、钱塘龙井32个组分,越州龙井25个组分,含量分别占其提取物总量的56.21%、55.32%、55.19%。不同产...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西湖、越州、钱塘三个产区的龙井茶的香气物质,经GC/MS分析,共分离鉴定出3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西湖龙井含有26个组分、钱塘龙井32个组分,越州龙井25个组分,含量分别占其提取物总量的56.21%、55.32%、55.19%。不同产区的龙井茶香气物质构成种类基本一致,芳樟醇、丁酸-反-3-己烯酯、异戊酸-顺-3-己烯酯、香叶醇、己酸-顺-3-己烯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顺茉莉酮、α-雪松烯、香叶基丙酮、β-法尼烯、β-紫罗酮、十五烷、2,4-二叔丁基苯酚、橙花叔醇、十六烷、十七烷、十四酸异丙酯、咖啡因、己酸-反-2-己烯酯等香气成分分别占西湖龙井香气物质提取总量的45.55%,钱塘龙井的40.80%,越州龙井的51.78%,是龙井茶中的主要香气成分,对构成其特征风味成分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megc/ms 龙井茶 香气
下载PDF
香菇挥发性成分SPME-GC-MS分析及特征指纹图谱的建立 被引量:47
4
作者 陈万超 杨焱 +5 位作者 李文 蒋俊 于海龙 冯杰 李晓贝 刘昆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74-1080,共7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对12个品种香菇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提取出42个共有香气特征成分,构建成香菇特征指纹图谱。同时图谱信息与样品共有峰信息进行相似性分析,得到其良好可靠性,且可设...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对12个品种香菇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提取出42个共有香气特征成分,构建成香菇特征指纹图谱。同时图谱信息与样品共有峰信息进行相似性分析,得到其良好可靠性,且可设定相似度阈值为0.6来衡量其香气品质,或者甄别与香菇香气的差异程度;依据所建图谱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其他食用菌样品进行对照研究,显示香菇样品与其他食用菌样品均存在明显差异,表明该特征指纹图谱可用于香菇香气的鉴定和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蟹肉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1
5
作者 金燕 杨荣华 +3 位作者 周凌霄 叶婧 王宏海 戴志远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3-238,共6页
目的:研究青蟹与湖蟹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差异,为开发具有螃蟹风味的香精提供基础试验数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青蟹和湖蟹肉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在青蟹和湖蟹中分别鉴定出37种和30种挥发性成分。... 目的:研究青蟹与湖蟹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差异,为开发具有螃蟹风味的香精提供基础试验数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青蟹和湖蟹肉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在青蟹和湖蟹中分别鉴定出37种和30种挥发性成分。两种蟹共有的组分主要是:戊醇、1-辛烯-3-醇、戊醛、己醛、庚醛、壬醛、6-甲基-5-庚烯-2-酮、2-乙酰基噻唑和三甲胺。在青蟹中检测出3-甲基丁醛、辛醛、癸醛、乙酸丁酯和二甲硫醚等湖蟹中未检出的挥发性成分。结果:本研究结果对开发具有螃蟹风味的香精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青蟹 湖蟹 挥发性成分
原文传递
基于电子鼻技术检测不同焙烤程度咖啡的特征性香气 被引量:37
6
作者 何余勤 胡荣锁 +4 位作者 张海德 文娜娜 蔡涛 彭健 许英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47-255,共9页
为研究咖啡香气与焙烤条件的联系,进一步提供合理的加工条件生产特定香气的咖啡,减少咖啡多样化的生产成本。以海南阿拉比卡咖啡豆为试材,利用固相微萃取的气质联用(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ic-mass spectrom... 为研究咖啡香气与焙烤条件的联系,进一步提供合理的加工条件生产特定香气的咖啡,减少咖啡多样化的生产成本。以海南阿拉比卡咖啡豆为试材,利用固相微萃取的气质联用(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ic-mass spectrometric,SPME-GC-MS)结合电子鼻对不同焙烤温度处理6 min的咖啡挥发性化合物和特征性香气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咖啡中总共检测出43种化合物,咖啡在30(室温)、80、100℃时挥发性组分主要为醇类、醚类与胺类以致香气不足,随着温度继续升高,逐渐热解生成芳香化合物,咖啡在120℃时开始出现糠醛、吡嗪与吡咯等,呋喃、醛类、吡嗪和吡咯的含量均在140℃时达到峰值,吡唑和咪唑只在160℃时产生且质量分数为2%~3%;电子鼻传感器T30/1、70/2、PA/2、P30/2与LY2/AA能有效地分析咖啡香气变化,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与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actorial analysis,DFA)有效地区分了不同焙烤程度的咖啡香气,层序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HCA)成功将咖啡分为未焙烤、浅度焙烤、中度焙烤和深度焙烤四类。结果表明,随着焙烤温度的上升,咖啡中芳香醛、酚类、呋喃、吡嗪、吡咯和咪唑等挥发性化合物不断增加,进而改变咖啡的特征性香气,SPME-GC-MS结合电子鼻技术能实现咖啡挥发性组分、香气表型和焙烤程度三者之间有机地结合,以用于对咖啡焙烤程度的区别,该研究结果为生产某些特定香气咖啡的工艺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识别 农产品 咖啡特征香气 焙烤 电子鼻 分类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of volatile flavor compounds in a traditional Chinese shrimp paste during fermentation based on electronic nose,SPME-GC-MS and HS-GC-IMS 被引量:29
7
作者 Ying Li Li Yuan +4 位作者 Huijie Liu Hongying Liu Yue Zhou Miaonan Li Ruichang Gao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SCD 2023年第1期173-182,共10页
Traditionally fermented shrimp paste has a long fermentation period and is susceptible of external factors,which leads to unstable quality and limits it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Therefore,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Traditionally fermented shrimp paste has a long fermentation period and is susceptible of external factors,which leads to unstable quality and limits it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Therefore,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flavor changes in the shrimp paste fermentation process and screen out the key volatile aroma components in the shrimp paste to control the flavor quality of the shrimp paste products.The overall odor profile was detected by the electronic nose.A total of 106 volatile flavor compounds in the shrimp paste samples at different fermentation stages were identified by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and 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HS-GC-IMS).The main aroma components alcohols,aldehydes,pyrazines and other substances in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showed an overall upward trend.A total of 17 key volatile aroma components in shrimp paste at different fermentation stages were identified by the relative aroma activity value(ROAV)method.The combination of electronic nose,SPME-GC-MS and HS-GC-IMS could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change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in shrimp paste at different fermentation stages,which help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shrimp paste flavor formation and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regulation of the flavor quality of shrimp paste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shrimp paste Electronic nose spme-gc-ms HS-gc-Ims ROAV
下载PDF
广式腊肉风味物质成分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许鹏丽 郭祀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2-125,共4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广式腊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对风味提取物质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从广式腊肉检测出的1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中酯类物质占75.45%;优质广式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56.60%)高于饱...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广式腊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对风味提取物质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从广式腊肉检测出的1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中酯类物质占75.45%;优质广式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56.60%)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43.40%),主要脂肪酸是十八碳烯酸、十六烷酸及硬脂酸;变质腊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4.75%,饱和脂肪酸为45.25%,相对于优质广式腊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而饱和脂肪酸增加;广式腊肉的劣变原因之一是由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生成饱和脂肪酸,以致产生异味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式腊肉 风味物质 脂肪酸 spme/gc-ms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别潲水油 被引量:30
9
作者 李红 屠大伟 +2 位作者 李根容 丁晓雯 李沿飞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65,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法分析了潲水油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比较了不同萃取头和不同色谱柱对潲水油中挥发性成分的萃取分离效果。结果表明,65μmPDMS/DVB萃取头和DM-5MS色谱柱能萃取出较多潲水油中所特有的香辛料成分,萃取效果较...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法分析了潲水油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比较了不同萃取头和不同色谱柱对潲水油中挥发性成分的萃取分离效果。结果表明,65μmPDMS/DVB萃取头和DM-5MS色谱柱能萃取出较多潲水油中所特有的香辛料成分,萃取效果较好。通过大量潲水油和正常食用植物油做对比,找出了潲水油和正常食用植物油的差别成分:茴香脑、丁香酚及二氢大茴香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me/gc-ms 潲水油 鉴别 香辛料
原文传递
鸡骨素及其酶解液的美拉德反应产物挥发性风味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孙红梅 李侠 +3 位作者 张春晖 董宪兵 李银 贾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1-667,共7页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与电子鼻(E-Nose)嗅探技术对鸡骨素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1)及鸡骨素酶解液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2)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在两种产物中共鉴定出77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其中醇类18种...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与电子鼻(E-Nose)嗅探技术对鸡骨素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1)及鸡骨素酶解液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2)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在两种产物中共鉴定出77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其中醇类18种、醛酮类23种、酸类3种、酯类10种、杂环类7种及其他类16种,两种产物中共有成分26种。与MRPs1相比,MRPs2中醛酮、杂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但前者的酯类物质含量更为丰富。(E)-2-辛烯-1-醇、(6Z,9Z)-十五碳二烯-1-醇、苯甲醛、辛醛、6-甲基-5-庚烯-2-酮、2-乙基-3-羟基-4(4H)-吡喃酮、2,3,5-三甲基-6-乙基吡嗪、2-[(甲基二硫基)甲基]呋喃构成了MRPs2的特有成分,γ-丁位十二内酯为MRPs1的特有成分。在两种反应产物中,除4-甲基-5-羟乙基噻唑的相对含量均较高外(MRP1<MRP2),构成肉味特征风味成分的2-糠醇、2-甲基-3-呋喃硫醇、3-乙基-2,5-二甲基吡嗪、3,5-二乙基-2-甲基吡嗪、2,3-二乙基-5-甲基吡嗪、2-戊基呋喃的总含量在MRP1中也较低。这正是两者风味不同的原因之一,E-Nose检测也验证了这一结果。本研究为骨素及其风味调味料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骨素 酶解液 美拉德反应 挥发性风味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电子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与SPME-GC-MS法分析不同脱水方式下萧山萝卜干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被引量:26
11
作者 刘大群 华颖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9-284,共6页
为了解传统风脱水以及盐脱水对萧山萝卜干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基于电子鼻(E-Nose)和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两种技术,对不同脱水方式萧山萝卜干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电子鼻检测结果显示,不同脱水方式萧山萝卜干中... 为了解传统风脱水以及盐脱水对萧山萝卜干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基于电子鼻(E-Nose)和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两种技术,对不同脱水方式萧山萝卜干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电子鼻检测结果显示,不同脱水方式萧山萝卜干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明显,盐脱水萝卜干在LY2/LG、LY2/G、LY2/AA、LY2/GH、LY2/gCTL、LY2/gCT传感器响应值相对于风脱水萝卜干的响应值偏小,说明采用电子鼻系统可以显著区分。采用SPME-GC-MS方法,分别从风脱水和盐脱水萧山萝卜干中检测出58和35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风脱水萝卜干产生大量挥发性风味成分,且其挥发性香气成分种类高于盐脱水萝卜干,尤其是萝卜特征性风味物质-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差异较大,相当含量分别为11.65%和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山萝卜干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电子鼻 风味物质
原文传递
SPME-GC-MS对菜籽毛油和精炼菜籽油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谢婧 徐俐 +1 位作者 吴浪 夏晓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4-87,共4页
以菜籽毛油和精炼菜籽油为原料,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装置顶空取样,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菜籽毛油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为硫甙降解产物、氧化挥发物(醛、醇、酮等)及杂环类物质,其中硫甙降解产... 以菜籽毛油和精炼菜籽油为原料,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装置顶空取样,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菜籽毛油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为硫甙降解产物、氧化挥发物(醛、醇、酮等)及杂环类物质,其中硫甙降解产物以2-甲代-1-丙烯基-氰、4-甲硫基-丁腈3、-苯基丙腈及4-异硫氰基-1-丁烯为主,氧化挥发物以1,5-己二烯-3-醇和反-2-反-4-癸二烯醛为主要成分,杂环类物质则以吡嗪类化合物为主;精炼菜籽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为氧化挥发物,以反-2-反-4-庚二烯醛、反-2-反-4-癸二烯醛、反-2-癸烯醛为主,其菜籽油特征性风味不足,主要源于精炼过程中硫甙降解产物及杂环类芳香物质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毛油 精炼菜籽油 挥发性风味成分 spmegcms
下载PDF
铁皮石斛挥发油化学成分的SPME-GC-MS分析 被引量:25
13
作者 康联伟 宋银 +1 位作者 张媛 王喆之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79-2281,共3页
目的:对药用植物铁皮石斛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铁皮石斛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利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分离出19个峰,结合保留指数... 目的:对药用植物铁皮石斛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铁皮石斛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利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分离出19个峰,结合保留指数和匹配度最后鉴定了其中的1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8.31%。铁皮石斛挥发油主要含烷烃类、醛类、酮类、烯烃类、醇类和酯类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总成分的28.57%、28.57%、14.29%、7.14%、7.14%和7.14%。其中的主要成分为反-2-辛烯醛(29.96%)、β-紫罗兰酮(15.78%)、芳樟醇(5.36%)、壬醛(4.39%)、β-环柠檬醛(3.40%)和正癸醛(3.14%)。结论:铁皮石斛挥发油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挥发油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保留指数
原文传递
基于SPME-GC-MS和电子鼻分析方法分析薏仁饮料贮藏过程风味化合物变化 被引量:25
14
作者 赵泽伟 丁筑红 +2 位作者 许培振 顾苑婷 丁小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76-281,共6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和电子鼻分析技术,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薏仁饮料保温贮藏过程中风味化合物、风味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7℃贮藏35 d,样品共检测...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和电子鼻分析技术,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薏仁饮料保温贮藏过程中风味化合物、风味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7℃贮藏35 d,样品共检测出39种主要的挥发性化合物,醛、醇、酮、烃、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增加;贮藏期间ROAV不小于1的关键风味化合物有9种,按贡献度大小依次为1-辛烯-3-醇、壬醛、3-甲基丁醛、己醛、辛醛、2-甲基丁醛、1-戊醇、辛醇、1-己醇;薏仁油脂氧化产生的醛、酮、酸和醇等挥发性化合物是薏仁饮料风味的主要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能有效区分不同贮藏时间薏仁饮料,主成分分析显示样品贮藏初期和贮藏中后期的数据无重叠,其挥发性化合物存在差异,聚类分析结果将不同贮藏时间样品分为6类,区分效果较好;通过主成分分析、ROAV和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变化,由此判定薏仁饮料贮藏期间品质劣变的特征性化合物为壬醛、己醛、辛醛、1-辛烯-3-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仁饮料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电子鼻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芥末油、青芥辣、冲菜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的SPME/GC/MS测定 被引量:22
15
作者 肖华志 牛丽影 +1 位作者 廖小军 胡小松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45,17,共5页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芥末油、青芥辣、冲菜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研究。本试验条件下,这三种样品分别鉴定出6、12、17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风味物质均为具有辛辣风味的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相对丰度...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芥末油、青芥辣、冲菜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研究。本试验条件下,这三种样品分别鉴定出6、12、17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风味物质均为具有辛辣风味的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相对丰度分别为73.45%、64.25%、32.74%,二硫化碳的相对丰度也较高,分别为14.37%、25.40%、5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末油 青芥辣 冲菜 挥发性风味成分 异硫氰酸烯丙酯 spme/gc/ms
下载PDF
Maillard反应制备牛肉香精及其香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夏玲君 宋焕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2-85,共4页
通过Maillard反应制备牛肉香精,根据正交实验设计安排实验,得到风味较好的牛肉香精配方,然后利用SDE和SPME 2种前处理方法对其香味成分进行提取浓缩,并采用GC-MS来分析其香味成分。
关键词 MAILLARD 牛肉香精 SDE-gc/ms spme-gc/ms
下载PDF
基于SPME-GC-MS结合ROAV分析评价不同加工方式下皱椒辣椒粉风味品质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杜勃峰 丁筑红 +2 位作者 李达 陈思奇 肖仕芸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80,共5页
运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联用技术检测分析不同加工方式下皱椒辣椒粉的香气组成。综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 运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联用技术检测分析不同加工方式下皱椒辣椒粉的香气组成。综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探讨皱椒辣椒粉关键性风味化合物。结果表明:3种加工方式下的皱椒辣椒粉共检出77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直接粉碎鉴定出42种,传统炒制鉴定出37种,电热焙烤鉴定出44种。ROAV值结果表明:壬醛、苯乙醛、己酸己酯、戊酸乙酯、愈创木酚这些物质为几种皱椒辣椒粉共有且ROAV>1,是皱椒辣椒粉的重要风味物质。对8类香气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香气综合评分得出电热焙烤组得分最高,其次是传统炒制组和直接粉碎组,表明电热焙烤能有效提升皱椒辣椒粉的风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椒 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ROAV
下载PDF
山西老陈醋熏醅前后香气成分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李江涌 王如福 焦玉双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7-50,共4页
熏醅是形成山西老陈醋独特风味的关键步骤。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析山西老陈醋熏醅前、后醋醅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山西老陈醋熏醅前后的香气成分分别为58种和51种,主要包括醇类、醛类、酸类、酯... 熏醅是形成山西老陈醋独特风味的关键步骤。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析山西老陈醋熏醅前、后醋醅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山西老陈醋熏醅前后的香气成分分别为58种和51种,主要包括醇类、醛类、酸类、酯类和杂环类化合物等;山西老陈醋在熏醅前的主要香气成分为乙酸(23.16)%、苯乙醇(15.51)%、乙酸苯乙酯(9.76%)、DL-2-羟基-4-甲基戊酸乙酯(4.74%)、3-羟基-2-丁酮(3.83%)、乙酸异戊酯(3.47%)、糠醛(0.75%)等;熏醅后为乙酸(11.42%)、苯乙醇(8.45%)、乙酸苯乙酯(4.56%)、DL-2-羟基-4-甲基戊酸乙酯(1.35%)、2,3,5,6-四甲基吡嗪(2.90%)、糠醛(31.14%)等。初步探明了山西老陈醋熏醅前、后主要香气成分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老陈醋 熏醅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香气成分
下载PDF
酵母分离株分子鉴定及其挥发性香气成分检测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付俊淑 庄世文 +3 位作者 徐丹丹 刘莹 曾琳姣 黄金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8,共5页
测定了8类不同食品来源的12株酵母分离株26S rDNA D1/D2序列,与Genbank登陆序列比较分析,12株分离酵母鉴定为:3株酿酒酵母,2株戴尔有孢圆酵母、1株马克斯克鲁维氏酵母、1株喜仙人掌毕赤酵母、1株鲁西坦念珠菌、1株膜噗毕赤酵母、2株Kudr... 测定了8类不同食品来源的12株酵母分离株26S rDNA D1/D2序列,与Genbank登陆序列比较分析,12株分离酵母鉴定为:3株酿酒酵母,2株戴尔有孢圆酵母、1株马克斯克鲁维氏酵母、1株喜仙人掌毕赤酵母、1株鲁西坦念珠菌、1株膜噗毕赤酵母、2株Kudriavzevii毕赤酵母,1株疑似新种。选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方法,完成了各分离株挥发性成分的检测。结果表明,酵母发酵后的香气组分主要为酯类,包括乙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癸酸乙酯等,其中菌株A1发酵后产生多种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组分及独有组分己酸乙酯。结果表明,酵母产生的香气组分、含量与酵母分离来源、种类有关,这可能与不同酵母代谢途径的差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分子鉴定 26S RDNA 酵母产香 spme-gc/ms
下载PDF
不同包装条件干辣椒风味化合物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丁筑红 王知松 +1 位作者 郑文宇 刘海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5-292,共8页
为了解包装条件对干辣椒贮藏期间风味化合物变化的影响,提高贮藏干辣椒风味品质,对不同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的样品采用固相微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主要风味化合物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试验结果... 为了解包装条件对干辣椒贮藏期间风味化合物变化的影响,提高贮藏干辣椒风味品质,对不同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的样品采用固相微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主要风味化合物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包装条件干辣椒贮藏后风味品质较包装前对照组均有下降。各样品综合评分中,对照组最高,为4.90003;处理组中,PE膜常压包装综合评分最高,为2.863883;聚酯真空包装组最低,为-1.06115。其中,各包装材料的评分高低顺序为PE膜包装>铝塑包装>聚酯包装>纸袋包装(P<0.05);各包装方式的评分高低顺序为常压包装>真空包装>真空脱氧剂包装>真空干燥剂包装(P>0.05)。不同包装处理干辣椒贮藏后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种类及相对含量不同,风味品质有所差异,包装材料对风味品质影响显著。PE膜常压包装样品风味品质总体结果优于其他包装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辣椒 包装 风味化合物 spmegcms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