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容量抗辐射加固SRAM器件单粒子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余永涛 陈毓彬 +3 位作者 水春生 王小强 冯发明 费武雄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8年第5期462-467,共6页
针对宇航用大容量SRAM器件抗单粒子效应性能的试验评估需要,利用重离子加速器对抗辐射加固32 M Bulk CMOS工艺SRAM和16 M SOI CMOS工艺SRAM进行了单粒子效应模拟试验研究,获得SRAM器件单粒子效应特性并进行在轨翻转率预估;对单粒子翻转... 针对宇航用大容量SRAM器件抗单粒子效应性能的试验评估需要,利用重离子加速器对抗辐射加固32 M Bulk CMOS工艺SRAM和16 M SOI CMOS工艺SRAM进行了单粒子效应模拟试验研究,获得SRAM器件单粒子效应特性并进行在轨翻转率预估;对单粒子翻转试验中重离子射程的影响,不同SEU类型的翻转截面差异,在轨翻转率预估的有关因素等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这2款抗辐射加固SRAM器件都达到了较高的抗单粒子效应性能指标。试验结果可以为SRAM器件的单粒子效应试验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效应 大容量SRAM 抗辐射加固 Bulk cmos工艺 soi cmos工艺 重离子射程
下载PDF
基于全耗尽技术的SOI CMOS集成电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新 刘梦新 +3 位作者 高勇 洪德杰 王彩琳 邢昆山 《电子器件》 EI CAS 2006年第2期325-329,共5页
介绍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对主要的延迟和选通控制单元及整体电路进行了模拟仿真,证明电路逻辑功能达到设计要求。根据电路的性能特点,采用绝缘体上硅结构,选用薄膜全耗尽SOICMOS工艺进行试制。测试结果表明:与同类体硅电路相比,工作频率... 介绍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对主要的延迟和选通控制单元及整体电路进行了模拟仿真,证明电路逻辑功能达到设计要求。根据电路的性能特点,采用绝缘体上硅结构,选用薄膜全耗尽SOICMOS工艺进行试制。测试结果表明:与同类体硅电路相比,工作频率提高三倍,静态功耗仅为体硅电路的10%,且电路的101级环振总延迟时间也仅为体硅电路的20%,实现了电路对高速低功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耗尽 soi cmos LDD结构 LDS结构 脉冲测定
下载PDF
SOI CMOS电路稳态寿命试验后漏电失效分析
3
作者 张宇隆 文宇 郑广州 《失效分析与预防》 2022年第3期195-199,208,共6页
针对SOI COMS电路稳态寿命试验后输入漏电流超标开展失效分析,分别对异常掉电致击穿、离子沾污、内部气氛不佳、芯片外表面污染、静电放电(ESD)等因素进行排查分析。定位电路失效原因为ESD防护用具状态不佳,导致试验过程中产生的ESD使... 针对SOI COMS电路稳态寿命试验后输入漏电流超标开展失效分析,分别对异常掉电致击穿、离子沾污、内部气氛不佳、芯片外表面污染、静电放电(ESD)等因素进行排查分析。定位电路失效原因为ESD防护用具状态不佳,导致试验过程中产生的ESD使电路输入端口二极管发生栅氧击穿。通过ESD测试设备模拟和原试验过程模拟2种方式,对失效模式进行复现验证。结果表明:SOI CMOS电路在试验过程中,即使试验员按要求佩戴防静电腕带和绝缘指套,若防静电腕带或绝缘指套状态不佳,仍易引发样品ESD失效;失效模式通常为电路输入端口微安级漏电,且该漏电在高温退火后会有部分恢复。建议在试验过程中选用全金属防静电腕带和防静电专用指套;若选用尼龙编制腕带,须定期更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 cmos电路 漏电 失效分析 ESD
下载PDF
金属栅薄膜全耗尽器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颜志英 王雄伟 丁峥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0-103,107,共5页
实验并研究了采用金属栅工艺的全耗尽SOI MOS器件。采用LDD结构,以减小热载流子效应,防止漏击穿;采用突起的源漏区,以增加源漏区的厚度,并减小源漏区的串联电阻,以增强器件的电流驱动能力,降低寄生电阻,减小静态功耗。研究并分析了硅膜... 实验并研究了采用金属栅工艺的全耗尽SOI MOS器件。采用LDD结构,以减小热载流子效应,防止漏击穿;采用突起的源漏区,以增加源漏区的厚度,并减小源漏区的串联电阻,以增强器件的电流驱动能力,降低寄生电阻,减小静态功耗。研究并分析了硅膜厚度对阈值电压和阈值电压漂移的影响,以及对本征栅电容和静态功耗的影响。与采用常规工艺的器件相比,提高了输出驱动电流,改善了器件的亚阈值特性,特别是在沟道掺杂浓度比较低的情况下,能得到非常合适的阈值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耗尽器件 金属栅 soi cmos MOSFET 短沟道效应
下载PDF
一种二维SOI CMOS门级瞬态数值模型
5
作者 杜敏 黄敞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1-107,共7页
本文给出一种SOI CMOS门级二维集成数值模型.该模型直接将端点电流、端点电压与内部载流子的输运过程联系在一起,可准确地模拟亚微米SOI CMOS反相器的瞬态特性、并给出清晰的内部物理图象.模型采用一种新的数值方法──交替方向法,将二... 本文给出一种SOI CMOS门级二维集成数值模型.该模型直接将端点电流、端点电压与内部载流子的输运过程联系在一起,可准确地模拟亚微米SOI CMOS反相器的瞬态特性、并给出清晰的内部物理图象.模型采用一种新的数值方法──交替方向法,将二维瞬态方程转化为两个相邻时间层的一维问题解,并提出动态二步迭代法以确保瞬态模拟的快速、稳定收敛.本文简要讨论了SOI CMOS器件中少子的累积对电路瞬态特性的影响.本模型还可用于计算辐射对SOI器件的影响以及研究漏电机理,它为高可靠亚微米SOI器件及电路的研制提供了方便的CAD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 cmos 半导体器件 瞬态模拟
下载PDF
SOI CMOS FPGA电路设计技术研究
6
作者 郭良权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9-503,共5页
介绍了基于SOI CMOS工艺平台的FPGA电路的设计;结合FPGA电路自身的特点,对电路从标准体硅CMOS工艺迁移到SOI CMOS工艺过程中,在逻辑、版图以及可靠性等方面所作的分析和实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soi cmos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动态电路 ESD
下载PDF
0.8μm SOI CMOS技术及电路研制
7
作者 孙锋 陶建中 +3 位作者 肖志强 洪根深 薛忠杰 黄嵩人 《电子与封装》 2006年第8期1-5,共5页
SOI CMOS技术在一些特殊应用领域中有着体硅无法比拟的优势文中叙述采用SIMOX材料和0.8μm SOI CMOS工艺加固技术成功研制出抗辐射性能较好的器件和电路,并且给出了SOI CMOS器件的特性随辐照总剂量的变化关系,试验电路通过了总剂量500 K... SOI CMOS技术在一些特殊应用领域中有着体硅无法比拟的优势文中叙述采用SIMOX材料和0.8μm SOI CMOS工艺加固技术成功研制出抗辐射性能较好的器件和电路,并且给出了SOI CMOS器件的特性随辐照总剂量的变化关系,试验电路通过了总剂量500 Krad(Si)钴60γ射线辐照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 cmos SIMOX 总剂量效应
下载PDF
SOI CMOS器件及其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翁寿松 《电子元器件应用》 2005年第4期52-54,共3页
介绍SOI技术及其形成方法。介绍SOICMOS器件的优点、全耗尽(FD)SOICMOS器件的特点及其应用。
关键词 soi技术 soi cmos器件 薄膜soi cmos器件 应用
下载PDF
SOI在射频电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骆苏华 刘卫丽 +5 位作者 张苗 狄增峰 王石冶 宋志棠 孙晓玮 林成鲁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70,共4页
随着射频电路(RF)工作频率和集成度的提高,衬底材料对电路性能的影响越来越大。 SOI(Silicon-on-Insulator)结构以其良好的电学性能,为系统设计提供了灵活性。与CMOS工艺的 兼容使它能将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混合,在射频电路应用方面显示... 随着射频电路(RF)工作频率和集成度的提高,衬底材料对电路性能的影响越来越大。 SOI(Silicon-on-Insulator)结构以其良好的电学性能,为系统设计提供了灵活性。与CMOS工艺的 兼容使它能将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混合,在射频电路应用方面显示巨大优势。文章分析了RF电路 发展中遇到的挑战和SOI在RF电路中的应用优势,综述了SOI RF电路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集成电路 高阻soi FD-soi cmos SIMOX
下载PDF
SiGe沟道SOI CMOS的设计及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树荣 王纯 +5 位作者 王静 郭维廉 郑云光 郑元芬 陈培毅 黎晨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4-218,共5页
在 SOI(Silicon on Insulator)结构硅膜上面生长一层 Si Ge合金 ,采用类似 SOICMOS工艺制作成具有Si Ge沟道的 SOICMOS集成电路。该电路不仅具有 SOICMOS电路的优点 ,而且因为 Si Ge中的载流子迁移率明显高于 Si中载流子的迁移率 ,所以... 在 SOI(Silicon on Insulator)结构硅膜上面生长一层 Si Ge合金 ,采用类似 SOICMOS工艺制作成具有Si Ge沟道的 SOICMOS集成电路。该电路不仅具有 SOICMOS电路的优点 ,而且因为 Si Ge中的载流子迁移率明显高于 Si中载流子的迁移率 ,所以提高了电路的速度和驱动能力。另外由于两种极性的 SOI MOSFET都采用 Si Ge沟道 ,就避免了只有 SOIPMOSFET采用 Si Ge沟道带来的选择性生长 Si Ge层的麻烦。采用二维工艺模拟得到了器件的结构 ,并以此结构参数进行了器件模拟。模拟结果表明 ,N沟和 P沟两种 MOSFET的驱动电流都有所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E cmos集成电路 锗—硅合金 锗—硅沟道soi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设计
下载PDF
高温SOICMOS倒相器MOSFET组合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安飞 张海鹏 《电子器件》 EI CAS 2000年第1期13-18,共6页
在讨论薄膜 SOIMOSFET高温性能和高温应用优越性的基础上 ,以高温应用为目标 ,对适用于高温 SOICMOS倒相器的三种 MOSFET组合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 ,最终确定了高温 SOICMOS倒相器的 MOSFET组合结构的选取原则。
关键词 soi cmos 倒相器 MOSFET
下载PDF
薄膜全耗尽SOICMOS器件和电路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海锋 刘新宇 海潮和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947-950,共4页
对全耗尽 SOI(FD SOI) CMOS器件和电路进行了研究 ,硅膜厚度为 70 nm.器件采用双多晶硅栅结构 ,即NMOS器件采用 P+多晶硅栅 ,PMOS器件采用 N+多晶硅栅 ,在轻沟道掺杂条件下 ,得到器件的阈值电压接近0 .7V.为了减小源漏电阻以及防止在沟... 对全耗尽 SOI(FD SOI) CMOS器件和电路进行了研究 ,硅膜厚度为 70 nm.器件采用双多晶硅栅结构 ,即NMOS器件采用 P+多晶硅栅 ,PMOS器件采用 N+多晶硅栅 ,在轻沟道掺杂条件下 ,得到器件的阈值电压接近0 .7V.为了减小源漏电阻以及防止在沟道边缘出现空洞 (V oids) ,采用了注 Ge硅化物工艺 ,源漏方块电阻约为5 .2Ω /□ .经过工艺流片 ,获得了性能良好的器件和电路 .其中当工作电压为 5 V时 ,0 .8μm 10 1级环振单级延迟为 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 cmos器件 半导体器件
下载PDF
基于Silvaco的RFSOICMOS工艺仿真
13
作者 张剑 商世广 《纳米科技》 2013年第5期5-9,20,共6页
近年来,随着便携式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的消费已经转移到射频领域。这为SOI技术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一方面,由于射频领域的便携式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多数是使用电池作为能源的,因此降低系统功耗和驱动电压... 近年来,随着便携式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的消费已经转移到射频领域。这为SOI技术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一方面,由于射频领域的便携式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多数是使用电池作为能源的,因此降低系统功耗和驱动电压就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这方面,SOIcMOS技术由于寄生电容小而成为解决功耗问题的一项关键技术。另一方面,射频领域的发展要求集成水平和工作频率提高,藕合噪声问题变得更加关键。采用全氧隔离的SOICMOS技术实现了器件和基片之间的完全隔离,显著降低了高频RF和数字、混合信号器件之间的串扰现象,从而使藕合噪声问题得到很大改善。文章详细介绍了0.5umSOICMOS的工艺流程,并利用silvaco软件对工艺进行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soi cmos 工艺仿真 Silvaco
下载PDF
微磁强计弱磁处理芯片设计与实现
14
作者 吕奇超 刘玉娇 +1 位作者 郑建勇 朱忠佳 《导航与控制》 2016年第5期79-83,94,共6页
为适应微纳卫星平台的应用需求、实现磁强计的微型化,针对巨磁阻抗(GMI)效应微磁强计的研制需求设计并研制了弱磁信号处理芯片。在分析GMI微磁强计构造的基础上,针对单机(微)小型化提出了弱磁信号处理电路芯片化的方案;结合空间应用特点... 为适应微纳卫星平台的应用需求、实现磁强计的微型化,针对巨磁阻抗(GMI)效应微磁强计的研制需求设计并研制了弱磁信号处理芯片。在分析GMI微磁强计构造的基础上,针对单机(微)小型化提出了弱磁信号处理电路芯片化的方案;结合空间应用特点,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OI CMOS工艺的弱磁信号处理芯片。实测结果表明:基于所研制的弱磁信号处理芯片不仅实现了磁强计的微型化、集成化,而且具有良好的弱磁测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卫星 微磁强计 巨磁阻抗 soi cmos工艺
原文传递
部分耗尽0.8μm SOI CMOS工艺P+源漏电阻实验设计
15
作者 吴建伟 徐静 《电子与封装》 2012年第4期27-30,共4页
文章对部分耗尽0.8μm SOI CMOS工艺源漏电阻产生影响的四个主要因素采用二水平全因子实验设计[1],分析结果表明在注入能量、剂量、束流和硅膜厚度因素中,硅膜厚度显著影响P+源漏电阻,当顶层硅膜厚度充分时,P+源漏电阻工艺窗口大。实验... 文章对部分耗尽0.8μm SOI CMOS工艺源漏电阻产生影响的四个主要因素采用二水平全因子实验设计[1],分析结果表明在注入能量、剂量、束流和硅膜厚度因素中,硅膜厚度显著影响P+源漏电阻,当顶层硅膜厚度充分时,P+源漏电阻工艺窗口大。实验指出注入能量未处于合理的范围,导致源漏电阻工艺窗口不足,影响0.8μm SOI工艺成品率。通过实验优化后部分耗尽0.8μm SOI CMOS工艺P+源漏电阻达到小于200Ω/□,工艺能力显著提高到Ppk>2.01水平,充分满足部分耗尽0.8μm SOICMOS工艺P+源漏电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耗尽0.8μm soi cmos工艺 顶层硅膜厚度 能量 剂量 P+源漏电阻
下载PDF
基于90 nm SOI CMOS工艺的24 GHz信号发生器
16
作者 夏庆贞 李东泽 +2 位作者 常虎东 孙兵 刘洪刚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102,共7页
SOI CMOS工艺具有高的截止频率和良好的温度稳定性,能够满足微波毫米波雷达收发芯片在多种应用场景下的使用要求.采用90 nm SOI CMOS工艺,设计一种A类无输出阻抗匹配网络Stacked-FET功率放大器,改善了功率放大器的饱和输出功率和可靠性... SOI CMOS工艺具有高的截止频率和良好的温度稳定性,能够满足微波毫米波雷达收发芯片在多种应用场景下的使用要求.采用90 nm SOI CMOS工艺,设计一种A类无输出阻抗匹配网络Stacked-FET功率放大器,改善了功率放大器的饱和输出功率和可靠性.基于此功率放大器设计并实现了一款24 GHz信号发生器电路.通过电磁场仿真分析研究了Dummy金属对片上螺旋电感性能的影响.经流片加工测试,结果表明,该信号发生器电路能够输出22.2~24.7 GHz的信号,平均输出功率为8.83 dBm,峰值输出功率为10.5 dBm.在偏1 MHz和10 MHz处压控振荡器的相位噪声分别为-91 dBc/Hz和-123 dBc/Hz.芯片面积为1.4 mm×1.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 cmos 功率放大器 信号发生器
下载PDF
H型栅/源漏非对称结构CMOS在PDSOI标准单元建库中的应用
17
作者 赵德益 吴龙胜 +1 位作者 于洪波 刘佑宝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10期2597-2600,2606,共5页
基于0.35μmSOI工艺平台,进行PDSOI CMOS标准单元建库技术研究。讨论选用H型栅和源漏非对称结构CMOS建立PDSOI标准单元的优点,根据0.35μm SOI CMOS工艺设计规则进行标准单元库设计,并设计了标准单元测试芯片。
关键词 soi cmos 源漏非对称注入 H型栅 标准单元
下载PDF
一种自动体偏置多阈值电压高温SOI CMOS电路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海鹏 魏同立 +2 位作者 杨国勇 冯耀兰 宋安飞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75-178,共4页
提出了一种高温 SOI CMOS电路设计方法—自动体偏置多阈值电压 SOI CMOS(简称 ABB-MT- SOI CMOS: Auto- Bulk- Biased Multi- Threshold SOI CMOS)电路。文中主要讨论了 ABB-MT- SOI CMOS电路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设计与布局等,... 提出了一种高温 SOI CMOS电路设计方法—自动体偏置多阈值电压 SOI CMOS(简称 ABB-MT- SOI CMOS: Auto- Bulk- Biased Multi- Threshold SOI CMOS)电路。文中主要讨论了 ABB-MT- SOI CMOS电路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设计与布局等,给出了内部电路电压和电流的模拟结果,并简述了该电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体偏置 多阈值电压 高温 soicmos电路
原文传递
Ge预非晶化硅化物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海锋 刘新宇 +2 位作者 海潮和 徐秋霞 吴德馨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5-448,共4页
对全耗尽 SOI CMOS技术中的 Ge预非晶化硅化物工艺进行了研究 .Ge的注入 ,使 Si非晶化 ,减小了硅化物的形成能量 .Ti硅化物在非晶层上形成 .与传统的 Ti硅化物相比 ,注 Ge硅化物工艺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硅化物形成温度较低 ;二是硅... 对全耗尽 SOI CMOS技术中的 Ge预非晶化硅化物工艺进行了研究 .Ge的注入 ,使 Si非晶化 ,减小了硅化物的形成能量 .Ti硅化物在非晶层上形成 .与传统的 Ti硅化物相比 ,注 Ge硅化物工艺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硅化物形成温度较低 ;二是硅化物厚度容易控制 .采用注 Ge硅化物工艺 ,使源漏薄层电阻约为 5 .2Ω /□ .经过工艺流片 ,获得了性能良好的器件和电路 ,其中 ,当工作电压为 5 V时 ,0 .8μm 10 1级环振电路延迟为 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cmos器件 预非晶化硅化物
下载PDF
用于数字相控阵雷达收发组件的0.7~4.0GHz SOI CMOS有源下混频器
20
作者 陈亮 陈新宇 +1 位作者 张有涛 杨磊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5-149,160,共6页
基于0.18μm SOI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用于数字相控阵雷达的宽带有源下混频器。该混频器集成了射频、本振放大器、Gilbert混频电路、中频放大器以及ESD保护电路。该芯片可以直接差分输出,亦可经过片外balun合成单端信号后输出。射频和本... 基于0.18μm SOI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用于数字相控阵雷达的宽带有源下混频器。该混频器集成了射频、本振放大器、Gilbert混频电路、中频放大器以及ESD保护电路。该芯片可以直接差分输出,亦可经过片外balun合成单端信号后输出。射频和本振端口VSWR的测试结果在0.7~4.0GHz范围内均小于2,IF端口的VSWR测试结果在25 MHz^1GHz范围内小于2。当差分输出时,该混频器的功率转换增益为10dB,1dB压缩点输出功率为3.3dBm。电源电压为2.5V,静态电流为64mA,芯片面积仅为1.0mm×0.9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体硅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有源混频器 宽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