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68篇文章
< 1 2 2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BA延缓大豆叶片衰老的作用与膜蛋白磷酸化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宁宁 王勇 +2 位作者 王淑芳 朱亮基 张韧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05-308,共4页
The plasma membrane fortion isolated from primp leaves of 14 d soybean shoot showed Protein kinase (PK) and protein phosphatase (PP) activities (Fig. 1 ), and these activities declined dramaically when the leaves unde... The plasma membrane fortion isolated from primp leaves of 14 d soybean shoot showed Protein kinase (PK) and protein phosphatase (PP) activities (Fig. 1 ), and these activities declined dramaically when the leaves underwent senescence-inducing treatment (Table 1 ). 6-BA pretreatment, which showed retarding effect on soybean leaf senescence, could sustain the activities of both PKs and PPs during the senescence-inducing treatment (Table 1 ). The results of autoradiogra phy suggested that the main PKs whose activities declined during leaf senescence were 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 (Fig. 3). The potent and specif ic inhibitor of Protein phosphatase 1 and 2A, okadric acid, could fasten leaf senescence. These results impied thatretaining the balance of plasma membrane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dephosphorylation was the key action of exogenous 6-BA in retarding leat senesc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叶片 衰老 质膜蛋白磷酸化 脱磷酸化
下载PDF
艾灸“大椎”对荷瘤小鼠脑皮质白介素(IL)-1β、IL-2、IL-6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裴建 魏海 +3 位作者 刘志丹 于颍梅 倪灿荣 吴焕淦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3-249,共7页
目的:观察艾灸"大椎"治疗后荷瘤小鼠脑皮质白介素(IL)-1β、IL-2、IL-6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艾灸调节肿瘤免疫抑制状态的机制。方法:H22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荷瘤组、艾灸组、非经穴组,每组10只。采用艾灸"大... 目的:观察艾灸"大椎"治疗后荷瘤小鼠脑皮质白介素(IL)-1β、IL-2、IL-6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艾灸调节肿瘤免疫抑制状态的机制。方法:H22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荷瘤组、艾灸组、非经穴组,每组10只。采用艾灸"大椎"治疗,原位杂交法检测脑皮质IL-1β、IL-2、IL-6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皮质IL-1β、IL-2、IL-6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荷瘤组小鼠脑皮质中IL-1β、IL-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IL-6 mRNA和蛋白质表达显著上升(P<0.05,P<0.01);与荷瘤组比较,艾灸组小鼠脑皮质中IL-1β、IL-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升,IL-6 mRNA和蛋白则显著下降(P<0.05)。结论:艾灸治疗能上调荷瘤小鼠脑皮质IL-1β、IL-2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IL-6 mRNA和蛋白表达。艾灸调节荷瘤小鼠机体免疫抑制状态可能与调节脑皮质IL-1β、IL-2、IL-6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荷瘤小鼠免疫抑制 白细胞介素基因表达蛋白表达
原文传递
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晖 冯传杰 +2 位作者 张宏峰 赵婉 刘运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36,共4页
目的分析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SDB)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SDB患者1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RTNM)将其分成A、B组,各65例... 目的分析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SDB)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SDB患者1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RTNM)将其分成A、B组,各65例、64例,其中A组单纯予以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治疗,B组则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将两组各项数据纳入SPSS 21.0软件处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表达及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结果1)A、B组治疗前的血清TNF-α、IL-6、CRP表达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CRP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2)A、B组治疗前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以上几项指标均高于A组(P<0.05)。3)A、B组治疗前氮平衡、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高于A组(P<0.05)。4)经ROC曲线分析发现,TNF-α、IL-6、CRP、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在SDB患者的创面愈合中均有较好的临床评估价值。结论在SDB患者临床治疗中科学、合理的予以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能显著降低重度烧伤患者机体炎症介质的水平,改善蛋白质代谢和免疫功能。可选择性地将以上几项指标视作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的评价标准之一,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春散Ⅱ号 凉血解毒方 重组人生长激素 重度烧伤 肿瘤坏死因子 C反应蛋白 细胞白介素-6 蛋白质代谢 免疫功能
下载PDF
6-BA对小麦花后C/N物质运转和籽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敏 戴廷波 +2 位作者 姜东 荆奇 曹卫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0,共5页
在田间条件下,以豫麦34和扬麦9号2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花后用0.01 mol.mL-16-BA分别处理穗部和旗叶,研究6-BA对小麦花后植株C/N物质积累与转运规律的影响及其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6-BA处理降低了... 在田间条件下,以豫麦34和扬麦9号2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花后用0.01 mol.mL-16-BA分别处理穗部和旗叶,研究6-BA对小麦花后植株C/N物质积累与转运规律的影响及其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6-BA处理降低了小麦籽粒质量和总淀粉含量,但显著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且旗叶处理比穗部处理的效果更为显著。6-BA处理显著提高了籽粒谷蛋白含量,对清蛋白和球蛋白的影响较小;穗处理的籽粒醇溶蛋白含量低于对照和旗叶处理,使穗处理的谷蛋白/醇溶蛋白显著增加。与对照相比,6-BA处理降低了扬麦9号籽粒支链淀粉含量,豫麦34在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6-BA处理降低了营养器官花前贮存干物质和氮素的转运量与转运率,也降低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但提高了花后氮素同化量及同化氮素对籽粒氮的贡献率。与穗处理相比,旗叶处理降低了花前贮藏干物质和氮素运转量对籽粒产量和氮素积累量的贡献率,但提高了花后同化干物质和氮素对籽粒产量和氮素积累量的贡献率。上述结果表明6-BA处理促进了籽粒蛋白质的合成,但降低了籽粒质量和淀粉的合成,旗叶处理较穗处理作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6-BA C/N运转 蛋白质 淀粉
下载PDF
结核分支杆菌ESAT6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抗原性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吴雪琼 张俊仙 +4 位作者 史迎昌 李洪敏 金关甫 夏湘萱 刘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9期14-17,共4页
目的 :获得重组ESAT6蛋白 ,研究其免疫学特性 ,评价其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用生理盐水和卡介苗免疫小鼠 8周后 ,以结核分支杆菌接种小鼠。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纯化ESAT6蛋白 ,分别以结核分支杆菌PPD或纯化的rESAT... 目的 :获得重组ESAT6蛋白 ,研究其免疫学特性 ,评价其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用生理盐水和卡介苗免疫小鼠 8周后 ,以结核分支杆菌接种小鼠。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纯化ESAT6蛋白 ,分别以结核分支杆菌PPD或纯化的rESAT6蛋白为抗原 ,通过ELISA方法及结核病一步法检测小鼠或人血清中抗结核抗体。结果 :重组质粒 pET2 4b -ESAT6在大肠杆菌BL2 (DE3)细胞内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分子量约6kDa ,每 10 0ml培养菌可获得约 18mg纯化的重组蛋白。生理盐水和卡介苗免疫小鼠血后血清中抗ESAT6抗体无区别 ;结核分支杆菌攻击后 ,两组小鼠血清中抗ESAT6抗体均明显升高 ,但只有卡介苗组小鼠抗体水平超过平均值 +2标准误。以 33例正常人血清的OD值 +2S为正常界限值 ,33例正常人和 32例结核病人血清一步法和PDD、rESAT6ELISA检测抗结核抗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 :一步法 87.9% (2 9/33)、6 5 .6 %(2 1/32 ) ;PPD 93 .9% (31/33)、6 2 .5 % (2 0 /32 ) ;rESAT6 97% (32 /33)、18.2 % (4/32 )。结论 :pET2 4b -ESAT6大肠杆菌工程菌能以包涵形式高效表达重组ESAT6蛋白 ,卡介苗免疫对血清中抗ESAT6抗体无影响 ,结核病人血清中抗ESAT6抗体阳性率低 ,rESAT6纯化蛋白可作为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混合抗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AT6 基因表达 血清学诊断 分支杆菌 结核
下载PDF
C-reactive protein,procalcitonin,interleukin-6,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oxidative metabolites in diagnosis of infection and staging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被引量:18
6
作者 NevinIlhan NecipIlhan +2 位作者 MehmetKcksu Yavuz Ilhan Handan Akbulut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115-1120,共6页
AIM: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serum/pLasma levels of VEGF,IL-6,malondialdehyde (MDA),nitric oxide (NO),PCT and CRP in gastric carcinoma and correlation with the stages of the disease and accompanying infe... AIM: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serum/pLasma levels of VEGF,IL-6,malondialdehyde (MDA),nitric oxide (NO),PCT and CRP in gastric carcinoma and correlation with the stages of the disease and accompanying infection. METHODS:We examined the levels of serum VEGF,IL-6, PCT,CRP and plasma MDA,NO in 42 preoperativ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nd 23 healthy subjects.There were infection anamneses that had no definite origin in 19 cancer patients. RESULTS:The VEGF levels (mean±SD; pg/mL) were 478.05±178.29 and 473.85±131.24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infection,respectively,and these valu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The levels of VEGF, CRP,PCT,It-6,MDA and NO in cancer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healthy controls and the levels of CRP,PCT,It-6,MDA and NO were statistically increased in infection group when compared with non- infection group (P<0.001). CONCLUSION:Although serum VEGF concentrations were increased in gastric cancer,this increase might not be related to infection.CRP,PCT,IL-6,MDA and NO have obvious drawbacks in the diagnosis of infections in cancer patients. These markers may not help to identify infections in the primary evaluation of cancer patients and hence to avoid unnecessary antibiotic treatments as well as hospita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IL-6,MDA,NO and especially VEGF can be used as useful parameters to diagnose and grade gastric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dominal Pain Aged Biological Markers C-Reactive protein CALCITONIN Female Helicobacter Infections Humans INTERLEUKIN-6 Male MALNUTRITION MALONDIALDEHYDE Middle Aged Neoplasm Staging Nitric Oxide Oxidative Stress protein Precursors Stomach Neoplasms Tumor Markers Biological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 VOMITING Weight Loss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发病过程中IL-6与肺表面活性蛋白SP-A、SP-B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肖燕 崔社怀 +2 位作者 沈渝菊 周沪明 文仲光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1-263,268,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肺损伤中IL-6与肺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 A,SP-A)和SP-B的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探讨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用Wistar大鼠复制油酸性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在不同时间点收集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清标本及肺泡... 目的:分析急性肺损伤中IL-6与肺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 A,SP-A)和SP-B的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探讨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用Wistar大鼠复制油酸性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在不同时间点收集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清标本及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 larlavage fluid,BALF),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6的动态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中SP-A、SP-B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结论:急性肺损伤后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6的分泌水平显著上升(P<0.05),而BALF中SP-A、SP-B含量显著降低,且血清中IL-6含量升高与BALF中SP-A、SP-B下降幅度呈显著负相关。结果提示急性肺损伤中IL-6分泌的升高与肺表面活性蛋白SP-A、SP-B含量的降低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炎症细胞因子IL-6可能通过影响SP-A、SP-B的表达产生致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IL-6 肺表面活性蛋白-A 肺表面活性蛋白-B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炎患者中血清IL-6、HPT、SAA检测价值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钟姝涵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炎患者中血清白介素-6(IL-6)、触珠蛋白(HPT)、淀粉样蛋白A(SAA)的水平进行临床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COPD患者188例,根据COPD的状态及是否合并肺炎两个因素将患者分为5组。肺...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炎患者中血清白介素-6(IL-6)、触珠蛋白(HPT)、淀粉样蛋白A(SAA)的水平进行临床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COPD患者188例,根据COPD的状态及是否合并肺炎两个因素将患者分为5组。肺炎组:单纯性肺炎患者52例,COPD缓解期36例,COPD急性加重期42例;未伴肺炎组:COPD缓解期30例,COPD急性加重期未伴肺炎患者28例,选取同期行健康检查的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对6组患者的IL-6、HPT、SAA等指标进行检测及统计学分析,并运用ROC曲线对病情等情况进行价值评估。结果在伴有肺炎的患者中,加重期与缓解期患者的IL-6、HPT及SA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未伴有肺炎组中,加重期的3种细胞炎性因子均高于缓解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IL-6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HPT和SAA。结论在COPD伴肺炎患者的诊断中,IL-6检测对肺炎的诊断效能高于HPT和SAA,IL-6检测对COPD伴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炎 白介素-6 触珠蛋白 淀粉样蛋白A
下载PDF
Marking RNA:m^6A writers,readers,and functions in Arabidopsis 被引量:15
9
作者 Marlene Reichel Tino Koster Dorothee Staiger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899-910,共12页
N^6-methyladenosine(m^6A)emerges as an important modification in eukaryotic mRNAs.m^6A has first been reported in 1974,and its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in mammalian gene regulation and importance for proper development... N^6-methyladenosine(m^6A)emerges as an important modification in eukaryotic mRNAs.m^6A has first been reported in 1974,and its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in mammalian gene regulation and importance for proper development have been well established.An arsenal of writer,eraser,and reader proteins accomplish deposition,removal,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m^6A mark,resulting in dynamic function.This led to the concept of an epitranscriptome,the compendium of RNA species with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the nucleobases in the cell,in analogy to the epigenome.While m^6A has long been known to also exist in plant mRNAs,proteins involved in m^6A metabolism have only recently been detected by mutant analysis,homology search,and mRNA interactome capture in the reference plant Arabidopsis thaliana.Dysregulation ofthe m^6A modification causes severe developmental abnormalities of leaves and roots and altered timing of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Furthermore,m^6A modification affects viral infection.Here,we discuss recent progress in identifying m^6A sites transcriptome-wide,in identifying the molecular players involved in writing,removing,and reading the mark,and in assigning functions to this RNA modification in 4.thaliana.We highlight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o m^6A modification in mammals and provide an outlook on important questions that remain to be addre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BIDOPSIS m^6A mRNA INTERACTOME POSTTRANSCRIPTIONAL RNA-BINDING protein
原文传递
DTA-6对紫花苜蓿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俊平 翟志席 +4 位作者 何钟佩 段留生 田晓莉 王保民 李召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28,共4页
以敖汉苜蓿 (Medicagosativa)为材料研究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DTA - 6对苜蓿叶片、茎杆中粗蛋白、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含硫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DTA - 6处理后苜蓿叶片粗蛋白含量比对照增加了 39.2 % ,茎杆中粗蛋白比对照增加了 ... 以敖汉苜蓿 (Medicagosativa)为材料研究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DTA - 6对苜蓿叶片、茎杆中粗蛋白、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含硫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DTA - 6处理后苜蓿叶片粗蛋白含量比对照增加了 39.2 % ,茎杆中粗蛋白比对照增加了 33.5 %。DTA - 6处理提高了叶片中含硫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总量 ,降低了茎杆中含硫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总量 ,而且调节作用的剂量效应明显。对DT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A-6 紫花苜蓿 粗蛋白 氨基酸 含量 调控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Inhibition of genes expression of SARS coronavirus by synthetic small interfering RNAs 被引量:11
11
作者 YiSHI DeHuaYANG JieXIONG JieJIA BingHUANG YouXinJIN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93-200,共8页
RNA interference (RNAi) is triggered by the presence of a double-stranded RNA (dsRNA), and results in the silencing of homologous gene expression through the specific degradation of an mRNA containing the same sequenc... RNA interference (RNAi) is triggered by the presence of a double-stranded RNA (dsRNA), and results in the silencing of homologous gene expression through the specific degradation of an mRNA containing the same sequence. dsRNAmediated RNAi can be used in a wide variety of eucaryotes to induce the sequence-specific inhibition of gene expression.Synthetic 21-23 nucleotide (nt)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 with 2 nt 3' overhangs was recently found to mediate efficient sequence-specific mRNA degradation in mammalian cells. Here,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synthetic siRNA duplexes targeted to SARS coronavirus structural proteins E, M, and N in a cell culture system. Among total 26 siRNA duplexes, we obtained 3 siRNA duplexes which could sequence-specifically reduce target genes expression over 80%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60 nM in Vero E6 cells. The downregulation effect was in correlation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siRNA duplexes in a range of 0~60 nM. Our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many inactive siRNA duplexes may be brought to life simply by unpairing the 5' end of the antisense strands. Results suggest that siRNA is capable of inhibiting SARS coronavirus genes expression and thus may be a new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treatment of S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small interfering RNA Vero E6 cells EGFP fusion protein antiviral therapy.
下载PDF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SHK-6对大豆产量与蛋白品质的化学调控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明才 何钟佩 +4 位作者 田晓莉 段留生 王保民 翟志席 李召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6-30,共5页
试验应用 3个大豆品种经 3年研究 ,探讨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SHK 6对大豆产量与品质协同提高的效应及生理基础。结果表明 :1)SHK 6处理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 ,同时明显提高了大豆产量 ,产量增幅可达到 2 9%~ 4 2 % ,改善了大豆产量构成因... 试验应用 3个大豆品种经 3年研究 ,探讨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SHK 6对大豆产量与品质协同提高的效应及生理基础。结果表明 :1)SHK 6处理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 ,同时明显提高了大豆产量 ,产量增幅可达到 2 9%~ 4 2 % ,改善了大豆产量构成因素 ;2 )SHK 6处理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 ,其质量分数为 2 84 %~ 10 2 8% ,且改善了氨基酸组分 (除中黄 17外 ) ,例如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提高了 4 15 %~ 8 39% ,氨基酸总量增加了 4 84 %~6 6 5 % ;3)SHK 6处理显著提高了大豆根系对氮素的吸收、转化和向地上部运输 (伤流 )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SHK-6 大豆 产量 蛋白品质 化学调控 氨基酸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对链球菌M6蛋白的反应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雯 赵广 刘玉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1213-1215,共3页
目的 :探讨链球菌M6蛋白 (M 6P)在点滴型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MTT法检测点滴型银屑病 (GP)、斑块型银屑病 (PP)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PBMC)对极微量 (10 0ng)M6P、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en dotoxinB ,SEB)... 目的 :探讨链球菌M6蛋白 (M 6P)在点滴型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MTT法检测点滴型银屑病 (GP)、斑块型银屑病 (PP)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PBMC)对极微量 (10 0ng)M6P、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en dotoxinB ,SEB)的增殖反应 ;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M6P刺激培养 72h点滴型银屑病PBMC上清中IFN γ,IL 4水平 .结果 :M6P可引起点滴型银屑病患者PBMC明显的增殖反应 ,与RPMI 16 4 0组 (空白对照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与斑块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 .0 1) ;点滴型银屑病组M6P刺激 72h培养上清中IFN γ 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IL 4含量均未检出 .结论 :在点滴型银屑病的发病中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超抗原 M6蛋白 单核细胞 链球菌属
下载PDF
一个新的血型抗原——Langereis血型系统 被引量:12
14
作者 卞洁 李树中 +4 位作者 李凌波 徐姿 姚永良 吴建红 范春丽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5年第6期1096-1100,共5页
2012以来,ISBT(国际输血协会)确认了3个新的血型系统,即:福斯曼(Forssman)血型系统(031,FORS)、约尼奥尔(Junior)血型系统(032,JR)、朗格瑞斯(Langereis)血型系统(033,LAN)。其中Junior血型系统和Langereis血型系统都是... 2012以来,ISBT(国际输血协会)确认了3个新的血型系统,即:福斯曼(Forssman)血型系统(031,FORS)、约尼奥尔(Junior)血型系统(032,JR)、朗格瑞斯(Langereis)血型系统(033,LAN)。其中Junior血型系统和Langereis血型系统都是美国福蒙德大学的研究人员最先报道的,都属于转运蛋白家族。其中朗格瑞斯(Langereis)血型系统的名字,源自于被发现的第一例患者名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ereis血型系统 ABCB6 转运蛋白 人体生理生化代谢 免疫机制
原文传递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CL-6、CD10和BCL-2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闵大六 周晓燕 +4 位作者 陆洪芬 许越香 范月珍 郑爱华 施达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69-173,共5页
背景与目的:BCL-6、CD10均为淋巴结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GC-B细胞)的标志,它们在结内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其它类型淋巴瘤中的表达特征及意义值得研究。本研究分析了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BCL-6、CD10和BCL-2的蛋白表... 背景与目的:BCL-6、CD10均为淋巴结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GC-B细胞)的标志,它们在结内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其它类型淋巴瘤中的表达特征及意义值得研究。本研究分析了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BCL-6、CD10和BCL-2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化EnV ision两步法分析135例B-NHL常见类型[包括DLBCL 22例,滤泡性淋巴瘤(FL)18例,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B-SLL)18例,套细胞淋巴瘤(MCL)15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7例,Burk itt’s淋巴瘤(BL)5例,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LBL)3例;结外DLBCL 29例,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L)18例]和对照组5例T-NHL、5例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以及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LH)石蜡包埋组织中BCL-6、CD10以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①BCL-6和CD10阳性表达均只见于RLH(100%和100%)、结内DLBCL(72.7%和40.9%)、结外DLBCL(75.9%和41.4%)、FL(88.9%和72.2%)以及BL(100%和100%),其余B-NHL如B-SLL、MCL、MALT-L、LPL、LBL以及T-NHL和NLPHL中均未见BCL-6和CD10蛋白的表达。BCL-2蛋白表达可见于结内、结外DLBCL、FL、B-SLL、MCL、MALT-L以及LBL,阳性率分别为:36.4%、27.6%、83.3%、88.9%、86.7%、72.7%和33.3%;而LPL、BL、T-NHL以及NLPHL未见BCL-2蛋白表达;②DLBCL中BCL-6的表达形式可以分为四种类型:GC/FL型、中间型、散在型和阴性型;③40.9%的结内DLBCL、41.4%的结外DLBCL、72.2%的FL以及100%的BL为BCL-6+/CD10+表达,其中BCL-6蛋白表达均为GC/FL型;④在临床特征上,BCL-6+/CD10+的结内DLBCL与非BCL-6+/CD10+的结内DLBCL相比,前者的临床分期低于后者(P<0.05)。结论:BCL-6、CD10和BCL-2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以用于部分B-NH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BCL-6+/CD10+的结内淋巴瘤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BCL-6 CD10 蛋白表达
下载PDF
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IL-8及tau蛋白水平的变化的临床潜在价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状 温锦崇 +1 位作者 江澈 刘雁 《空军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489-491,50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tau蛋白水平变化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测预后的潜在价值。方法选取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脑血管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急性脑出...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tau蛋白水平变化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测预后的潜在价值。方法选取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脑血管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急性脑出血患者46例为观察组,同期门诊中老年健康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血清IL-8、白IL-6及tau蛋白水平;此外,对观察组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估,比较不同评分分级间患者IL-6、IL-8及tau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IL-6、IL-8及tau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不同的APACHE-Ⅱ分级及出血量的患者IL-6、IL-8及tau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评分及出血量越高,水平越高(P<0.05)。此外,死亡患者的血清IL-6、IL-8及tau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存活者(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6、IL-8及tau蛋白水平均升高,其水平变化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IL-6 IL-8 TAU蛋白 预后
下载PDF
叶面喷施不同化控复配剂对大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通宇 方淑梅 +3 位作者 王庆燕 栾晓燕 刘鑫磊 梁喜龙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6,共7页
为明确调环酸钙(Pro-Ca)与胺鲜酯(DA-6)或油菜素内酯(BR)组配形成的复配剂LMA与LMB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黑农84(高蛋白品种)和黑农87(高油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豆关键生育时期(苗期、初花期及鼓粒期)进... 为明确调环酸钙(Pro-Ca)与胺鲜酯(DA-6)或油菜素内酯(BR)组配形成的复配剂LMA与LMB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黑农84(高蛋白品种)和黑农87(高油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豆关键生育时期(苗期、初花期及鼓粒期)进行叶面不同联合喷施处理,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于大豆完熟期随机取样,测定分析各处理产量构成因素指标、理论产量和大豆籽粒中的蛋白质及脂肪含量。结果表明:苗期喷施LMA,初花期及鼓粒期喷施LMB(ABB处理)可使大豆黑农84的理论产量显著提高19.40%,黑农87理论产量显著提高32.66%,使黑农87总蛋白含量提高7.29%。产量增加与化控复配剂对株粒数和百粒重的调控有关,总蛋白含量提高与其对百粒重的调控有关。在苗期及初花期分别喷施LMA(AA处理)则可使水溶蛋白及总蛋白含量显著提高6.00%以上,若在鼓粒期再次喷施LMA(AAA处理),则可使黑农84和黑农87的水溶蛋白、醇溶蛋白及总蛋白含量分别显著提高9.56%、52.63%和11.80%。BA、A、AAA、AB及ABB处理都使脂肪含量得到改善,但均未使两品种的含量同时显著提高。在田间生产中可根据不同的大豆生产需求,选用不同的联配及喷施方式和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调环酸钙 胺鲜酯 油菜素内酯 产量 蛋白与脂肪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血清中链球菌M6蛋白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广 冯晓玲 +2 位作者 那爱华 曹晋桂 刘文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3-214,共2页
为进一步证实链球菌中M6蛋白和点滴型银屑病之间的关系,用分离提纯的M6蛋白对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抗体进行检测研究。(1)对点滴型银屑病患者咽部培养获得的化脓性链球菌进行PCR检测,经检测确认含有M6蛋白基因表达的菌株进行分离提纯M6蛋... 为进一步证实链球菌中M6蛋白和点滴型银屑病之间的关系,用分离提纯的M6蛋白对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抗体进行检测研究。(1)对点滴型银屑病患者咽部培养获得的化脓性链球菌进行PCR检测,经检测确认含有M6蛋白基因表达的菌株进行分离提纯M6蛋白。(2)用提纯的M6蛋白使用ELISA方法分别对30例点滴型银屑病患者,30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中M6蛋白抗体进行检测。点滴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M6蛋白的抗体OD值明显高于斑块型银屑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斑块型银屑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点滴型银屑病患者与链球菌体中的M6蛋白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链球菌 M6蛋白
下载PDF
表达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融合蛋白DNA疫苗免疫原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海 师长宏 +3 位作者 王丽梅 薛莹 柏银兰 徐志凯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9-492,共4页
目的:研究表达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融合蛋白DNA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以及对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小鼠的保护能力.方法:以100μg重组质粒pcDNA-e6c10接种BALB/c小鼠腓前肌,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结束2wk后,检测免疫... 目的:研究表达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融合蛋白DNA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以及对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小鼠的保护能力.方法:以100μg重组质粒pcDNA-e6c10接种BALB/c小鼠腓前肌,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结束2wk后,检测免疫小鼠特异性抗体滴度、淋巴细胞增殖指数、CTL杀伤效应以及诱导IFN-γ和IL-2水平.另一部分免疫的BALB/c小鼠以1×105MTB毒株H37Rv经尾静脉进行攻击,4wk后计数脾脏细菌负荷数,观察免疫小鼠对MTB抵抗作用.结果:表达ESAT6-CFP10融合蛋白DNA疫苗免疫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为1∶800.淋巴细胞刺激增殖指数为2.42±0.13,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小鼠诱导IFN-γ含量(2449±12)ng/L与卡介苗(BCG)组无明显差异,IL-2含量(198±16)ng/L不及BCG免疫组,但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同时融合蛋白诱导的CTL杀伤率为42%.与生理盐水免疫组(细菌负荷6.51±0.13)相比较,DNA疫苗免疫的BALB/c小鼠对攻击感染后MTB在脾脏中增殖有较明显抵抗作用(细菌负荷4.51±0.23,P<0.05),但与BCG免疫组相比脾脏细菌负荷无明显减少.结论:表达ESAT6-CFP10融合蛋白DNA疫苗能在结核病预防中有一定免疫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疫苗 DNA ESAT6 CFP10 融合蛋白 免疫原性
下载PDF
结核分支杆菌ESAT-6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蛋白表达的鉴定 被引量:8
20
作者 蒋玉凤 钟森 +3 位作者 史小玲 王明勇 张建军 邓存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5-68,47,共5页
目的 用 6kDa早期分泌性抗原靶蛋白 (ESAT - 6 )基因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 1(+) -ESAT - 6 ,并鉴定其在真核细胞 (COS - 7)中的蛋白表达。方法 以结核杆菌H37Rv株基因组DNA为模板 ,用PCR对ESAT - 6基因进行扩增 ,将扩增的产物... 目的 用 6kDa早期分泌性抗原靶蛋白 (ESAT - 6 )基因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 1(+) -ESAT - 6 ,并鉴定其在真核细胞 (COS - 7)中的蛋白表达。方法 以结核杆菌H37Rv株基因组DNA为模板 ,用PCR对ESAT - 6基因进行扩增 ,将扩增的产物连接于测序载体pUCm -T上 ,经测序反应确定无误后 ,再将PCR反应产物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 1(+)上。并用脂质体介导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pcDNA3 1(+) -ESAT - 6转染真核细胞COS - 7,72h后 ,通过SDS -PAGE和免疫印迹鉴定ESAT - 6基因表达的蛋白。结果 用结核杆菌基因ESAT - 6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 1(+) -ESAT-成功 ,通过SDS -PAGE证明重组质粒转化的细胞内有一分子量 6kDa的特异蛋白 ,免疫印迹证明该 6kDa蛋白能与抗ESAT - 6单克隆抗体反应。结论 结核杆菌早期分泌性蛋白ESAT - 6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成功构建 ,该质粒转染的细胞能够产生、分泌结核杆菌早期分泌性蛋白ESAT -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ESAT-6 真核表达质粒 蛋白表达 鉴定 早期分泌性抗原靶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