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查莹莹 王丽 +1 位作者 盛飞 孙霞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322-32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独立生活能力的改善,及NSE、SOD和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检索Pub 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独立生活能力的改善,及NSE、SOD和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检索Pub 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等数据库,收集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2000年1月至2017年5月,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篇RCTs(931例患者)。7篇采用C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597例),Meta-分析显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改善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MD=-5.17,95%CI(-6.03^-4.30),P<0.01];7篇(593例)采用ADL评估独立生活能力,Meta-分析显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改善独立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MD=8.01,95%CI(6.06~9.97),P<0.01]。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SE水平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MD=-4.71,95%CI(-5.65^-3.77),P<0.01],S-100β蛋白水平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MD=-0.40,95%CI(-0.77^-0.22),P<0.01],SOD水平的增加程度大于对照组[MD=13.84,95%CI(11.58~16.10),P<0.01]。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独立生活能力,同时提高SOD活性,降低NSE和S-100β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S-100Β蛋白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并术后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和S-100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谷强 张津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4期1179-1182,共4页
目的观察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及亚低温(MHT)治疗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和S-100β蛋白的变化。方法将74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以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并术后MHT治疗,对照组(34例)只进行尿激酶静脉溶... 目的观察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及亚低温(MHT)治疗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和S-100β蛋白的变化。方法将74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以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并术后MHT治疗,对照组(34例)只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动态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和S-100β蛋白含量。结果两组NSE和S-100β蛋白水平治疗前和治疗后1 d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 d、7 d、14 d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并术后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降低血清NSE和S-100β蛋白含量,对神经细胞形成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 亚低温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蛋白
下载PDF
玫瑰总黄酮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项丽玲 冯煜 +2 位作者 苗明三 白明 方晓艳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观察玫瑰总黄酮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左侧大脑中动脉,建立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手术前尼莫地平组、脑络通组、玫瑰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同时... 目的观察玫瑰总黄酮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左侧大脑中动脉,建立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手术前尼莫地平组、脑络通组、玫瑰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同时给予同体积0.5%CMC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1 h后造模,手术清醒后,对小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再灌注22 h,测血清中S-100β蛋白含量,取脑组织TTC染片,计算脑梗死面积。结果玫瑰总黄酮各剂量组均显著降低小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小鼠脑梗死面积,显著降低血清中S-100β蛋白的含量,显著改善脑组织中皮质区的病理损伤。结论玫瑰总黄酮可较好抑制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中的S-100β释放,并降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脑梗死面积,改善大脑皮质区的病变情况,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总黄酮 局灶性缺血再灌注 S-100Β蛋白
原文传递
远程缺血预适应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景桂霞 郑兰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3-476,共4页
目的观察远程缺血预适应(RIPC)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浓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E... 目的观察远程缺血预适应(RIPC)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浓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实验组于麻醉诱导插管完毕稳定5 min后,给左上肢连续4次的缺血预适应,而对照组只固定止血带,不加压。分别于麻醉诱导插管完毕稳定5 min后(T1)、CPB开始10 min时(T2)、CPB停止时(T3)、CPB后12 h(T4)、术后24 h(T5)、48 h(T6)和72 h(T7)抽取颈内静脉血检测血清NSE及S-100β蛋白浓度。于术前2 d、术后第5天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评估术后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S-100β蛋白浓度在T2即开始升高,T3时达到峰值,随后持续下降,两组NSE浓度在T2升高达到峰值,随后持续下降,但E组S-100β蛋白浓度在T2-T6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组NSE浓度在T2-T5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远程缺血预适应可降低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浓度,降低患者POCD发生率,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缺血预适应 体外循环 脑保护 S-100Β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电针预防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张芳芳 郭小文 +1 位作者 刘永林 吕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2期370-371,共2页
目的:观察术前电针刺激对全麻下行全膝置换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的影响及与血清S-100β蛋白、IL-1β、IL-6和α-TNF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全麻下行单侧全膝置换术老年患者85例(男39、女46),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电... 目的:观察术前电针刺激对全麻下行全膝置换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的影响及与血清S-100β蛋白、IL-1β、IL-6和α-TNF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全麻下行单侧全膝置换术老年患者85例(男39、女46),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电针组在麻醉后手术前于百会和神庭穴电针刺激30 min。术前1 d、术后1 d和术后7 d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并于诱导前、术毕和术后1 d采血检测S-100β蛋白、IL-1β、IL-6和α-TNF。结果:最终79例患者完成评分和随访,电针组34例,对照组45例。电针组和对照组术后1 d POCD的发生率分别为20.59%和42.2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POCD的发生率分别为8.82%和13.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100β蛋白、IL-1β、IL-6和α-TNF表达术毕时两组均较术前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d的表达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毕和术后1 d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电针对全麻下行单侧全膝置换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术前电针不能降低血清S-100β蛋白、IL-1β、IL-6和α-TN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S-100Β蛋白 IL-1Β IL-6 α—TNF
下载PDF
氯胺酮和丙泊酚持续颈内静脉输注对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脑保护效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清 罗向红 +1 位作者 高美玲 王贤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5期85-88,92,共5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和丙泊酚持续颈内静脉输注对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脑保护效应。方法选择临床中型脑损伤患者适当病例60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随机分三组,各20例。A组:对照组,围术期未特殊处理;B组:围术期氯胺酮/丙泊酚1:1混合0.5 mg/(kg·h... 目的探讨氯胺酮和丙泊酚持续颈内静脉输注对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脑保护效应。方法选择临床中型脑损伤患者适当病例60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随机分三组,各20例。A组:对照组,围术期未特殊处理;B组:围术期氯胺酮/丙泊酚1:1混合0.5 mg/(kg·h)微泵持续颈内静脉输注;C组:围术期氯胺酮/丙泊酚1:1混合1 mg/(kg·h)微泵持续颈内静脉输注。三组患者分别于手术开始前和术毕12、24、48 h不同时间点取对侧颈内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星状细胞胶质蛋白S-100β(S-100β蛋白)和神经元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并记录不同时间点各组患者神经反射变化和意识恢复情况,6个月后随访60例患者并进行简短精神状态检查(MMSE)。结果与A组比较,B、C组随时间延长S-100β蛋白和NSE浓度显著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作用效应有剂量依赖性。B组S-100β蛋白浓度术毕24 h为(2.26±0.52)μg/L,术毕48 h为(1.25±0.35)μg/L;C组S-100β蛋白浓度术毕24 h为(1.12±0.25)μg/L,术毕48 h为(0.69±0.11)μg/L。B组NSE蛋白浓度术毕24 h为(7.26±1.12)μg/L,术毕48 h为(5.36±0.58)μg/L;C组NSE蛋白浓度术毕24 h为(6.02±0.65)μg/L,术毕48 h为(4.78±0.81)μg/L。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患者神经反射和意识恢复快,脑神经并发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意识恢复时间为(26.5±6.9)h,C组意识恢复时间(27.3±4.7)h;B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8±1.9)分,C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3±0.9)分。6个月后随访进行MMSE评分,A组MMSE评分为(17.1±3.2)分,低于B组[(23.7±4.5)分]和C组[(25.5±4.7)分](P<0.05),但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24 h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越高对应其6个月后随访MMSE评分就越低,血清S-100β蛋白与MMSE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618,P<0.05)。结论氯胺酮和丙泊酚联合应用对脑损伤围术期有明显的治疗和神经保护作用,术后随访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丙泊酚 脑损伤 S-100Β蛋白
下载PDF
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谵妄预测的生物标志物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瑞 陈宏伟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30,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与S-100β蛋白对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谵妄(POD)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256例行腹腔镜全麻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状况分为POD组(n=31...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与S-100β蛋白对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谵妄(POD)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256例行腹腔镜全麻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状况分为POD组(n=31)和非POD组(n=225)。比较两组的全麻前5 min、气管拔管即刻、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前、术后24、48和72 h的血清NGAL、S-100β蛋白、肌酐(Scr)和胱抑素C(Cys-c)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各指标对POD的预测效果。结果两组全麻后的血清NGAL与S-100β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全麻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D组的气管拔管即刻、出PACU前、术后24 h的血清NGAL水平明显高于非PO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D组的气管拔管即刻、出PACU前、术后24、48和72 h的血清S-100β水平明显高于非PO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急性肾损伤(AKI),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血清Scr与Cys-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拔管即刻、出PACU前、术后24 h的血清NGAL与S-100β的AUC分别为0.75、0.77、0.66和0.85、0.83、0.80(P<0.05)。结论血清NGAL和S-100β水平可作为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谵妄的早期预测指标,且后者的预测效果更加好,尤其是气管拔管即刻与出PACU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谵妄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S-100Β蛋白 预测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影响及脑保护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郭云惠 谢磊 +2 位作者 杨敏 陈建文 赵佳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1期106-109,125,共5页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2009年9月~2014年9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行心脏双瓣膜置换术的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2...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2009年9月~2014年9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行心脏双瓣膜置换术的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及手术方法相同,其中试验组于麻醉诱导后给予乌司他丁,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手术前后认知功能情况;分别于中心静脉通路建立后(T0)、CPB开始30 min(T1)、CPB结束时(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6 h(T4)抽取静脉血5 m 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两组患者各时段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3、5 d采用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升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试验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S-100β、NSE水平从T1开始升高,至T2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至T4时降低至T0水平;其中试验组T1、T2、T3时血清S-100β、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改善心脏双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脑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CPB中诱导的炎性反应、减轻炎性反应介导的脑组织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心脏双瓣膜置换术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Β蛋白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川芎嗪、尼莫地平单一或联合应用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NSE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凤仙 皇甫秀萍 +2 位作者 徐世元 刘辉 许睿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5-527,共3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尼莫地平单一或联合应用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颈内静脉球部血清S100β蛋白(S100β)与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48例,随机均分为川芎嗪组(C组)、尼莫地平组(N组)、川芎嗪联... 目的探讨川芎嗪、尼莫地平单一或联合应用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颈内静脉球部血清S100β蛋白(S100β)与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48例,随机均分为川芎嗪组(C组)、尼莫地平组(N组)、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组(CN组)和对照组(D组)。C组将80mg盐酸川芎嗪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于切开硬脑膜时20min内静脉输入;N组在麻醉开始时输注尼莫地平15μg·kg-1·h-1,于手术结束时停药;CN组应用川芎嗪与尼莫地平,方法同C组与N组;D组在与CN组同一给药时点输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全麻诱导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开硬脑膜即刻(T3)、切硬脑膜后1h(T4)、缝硬脑膜时(T5)、术后24h(T6)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测定血清S100β、NSE浓度。结果 D组与C组T3~T6时S100β与NSE高于T1时(P<0.05)。而N组与CN组T3、T4时S100β与NSE高于T1时(P<0.05)。C组、N组与CN组T4~T6时S100β与NSE均低于D组(P<0.05),CN组T3~T6时S100β与NSE均低于C组(P<0.05),N组T3时S100β、NSE及T6时NSE均低于C组(P<0.05)。结论幕上肿瘤切除术中单独输注川芎嗪或尼莫地平可降低颈内静脉球部中脑损伤指标浓度,且尼莫地平优于川芎嗪,联合用药脑保护作用强于单一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肿瘤切除术 川芎嗪 尼莫地平 S100Β蛋白 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患者脑红蛋白和S-100β蛋白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缪剑霞 王良荣 +1 位作者 赵喜越 林丽娜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CPB)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脑红蛋白(NGB)和S-100β蛋白浓度的变化。方法:选择择期CPB下行冠脉搭桥手术患者40例,术前ASA分级和NYHA分级均为Ⅱ~Ⅲ级,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26分。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CPB)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脑红蛋白(NGB)和S-100β蛋白浓度的变化。方法:选择择期CPB下行冠脉搭桥手术患者40例,术前ASA分级和NYHA分级均为Ⅱ~Ⅲ级,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26分。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复温至36℃(T1)、停CPB后1 h(T2)、6 h(T3)和24 h(T4)采集颈静脉窦血3 m L,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NGB和S-100β蛋白浓度;术前1 d及术后3 d测定MMSE评分。结果:与T0时比较,T2~T4时患者血浆NGB和S-100β蛋白浓度明显升高(P〈0.05),并在T3时点达到高峰;术后3 d MMSE评分低于术前(P〈0.05)。结论:CPB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血浆NGB和S-100β蛋白浓度升高可能成为早期预测心脏术后脑损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术 脑红蛋白 S-100Β蛋白 脑损伤
下载PDF
慢性温和应激抑郁模型大鼠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艳 刘继文 +1 位作者 连玉龙 杨晓燕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81-483,486,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应激抑郁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大鼠行为学的改变以及血浆、脑匀浆中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S100β蛋白在抑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30只Wiste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目的:观察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应激抑郁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大鼠行为学的改变以及血浆、脑匀浆中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S100β蛋白在抑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30只Wiste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抑郁模型组,利用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应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刺激,观察并比较2组大鼠行为学表现及液体消耗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皮质醇水平(换算成皮质酮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夹心法测定S100β蛋白水平,并对2组进行比较.结果:造模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水平、垂直运动得分及清洁动作次数、糖水消耗量、1%蔗糖偏爱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5~0.01),而纯水消耗量明显增加(P<0.01);血浆皮质酮水平在应激2周达高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应激第3周有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结束后,模型组大鼠血浆S100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脑匀浆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UMS大鼠行为学表现与抑郁症临床表现中的精神运动性阻滞症状极为相似,其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可能与CUMS持续性精神行为障碍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Β蛋白 应激 抑郁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夹心法
下载PDF
丙泊酚对老龄大鼠认知功能及血清S100β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首元 王鑫 +5 位作者 朱健 孟玉洁 井子夜 杨静 高艳 焦丽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7期949-953,共5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老年大鼠认知功能及S100β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方法选用5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0月龄,体质量560~61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25只和丙泊酚组(P组)25只。丙泊酚组腹腔注射60 mg/kg(6 ml/kg)...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老年大鼠认知功能及S100β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方法选用5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0月龄,体质量560~61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25只和丙泊酚组(P组)25只。丙泊酚组腹腔注射60 mg/kg(6 ml/kg)丙泊酚,然后酌情追加,维持麻醉3 h。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6 ml/kg)。于停药后1天开始行跳台实验(第1和7天)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连续7 d)测试认知功能。于麻醉结束后的第1天和第7天测定血浆样本中S100β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P组丙泊酚麻醉结束后1 d时老龄大鼠跳台实验学习和记忆阶段潜伏期、受电击总时间均明显延长,错误次数增多(P<0.01)。麻醉结束后7 d时,2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麻醉结束后第1天老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和总游泳距离明显延长(P<0.01),而2组大鼠在第7天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中原平台象限探索时间、探索距离、穿越平台次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鼠在丙泊酚麻醉后第1天和第7天血清S100β和NS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麻醉后第1天老龄大鼠的被动回避能力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会下降,但不会造成长时间(第7天)的影响;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在预测丙泊酚麻醉是否影响认知功能的价值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认知 大鼠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S100Β蛋白
下载PDF
血清S-100β蛋白结合头颅核磁对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剑 陈鹤 +1 位作者 康剑 周利利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26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S-100β蛋白结合头颅核磁是否对重症手足口病具有早期识别、判断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赣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手足口病病区确诊为手足口病的病例,其中重症手足口病组25例,普通手足口病组25例,无神经... 目的:探讨血清S-100β蛋白结合头颅核磁是否对重症手足口病具有早期识别、判断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赣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手足口病病区确诊为手足口病的病例,其中重症手足口病组25例,普通手足口病组25例,无神经系统感染的非手足口病组20例。测定普通手足口病组、重症手足口病组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及阴性对照组急性期血清S-100β蛋白含量,普通手足口病组、重症手足口病组均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重症手足口病组急性期S-100β蛋白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症手足口病组急性期及恢复期S-100β蛋白均高于普通手足口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生头颅核磁共振检出异常,重症手足口患者组为72.0%明显高于普通手足口病组的1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5.909,P<0.001)。重症手足口患者组发生后遗症为24.0%,普通手足口病组无后遗症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735,P=0.030)。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异常组的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S-100β蛋白高于头颅核磁共振无异常病例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异常组发生后遗症为27.3%,头颅核磁共振无异常组无后遗症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监测手足口病患儿S-100β蛋白可用于早期判断患儿是否合并中枢神经感染,可早期客观识别是否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血清S-100β蛋白结合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可评估手足口病患儿脑损伤程度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Β蛋白 重症手足口病 早期诊断 头颅核磁共振 预后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患者脑脊液中NSE和S-100β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洪充 彭晓东 陈骥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701-70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S-1O0β)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脑脊液中NSE和S-100β水平的变化,与20例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中毒组脑脊液中NSE和S-l0...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S-1O0β)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脑脊液中NSE和S-100β水平的变化,与20例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中毒组脑脊液中NSE和S-l00β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死亡组脑脊液中NSE和S-l00β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或P<0.05)。结论:脑脊液中NSE和S-100β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评估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脑组织损伤及其严重程度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脑脊液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Β蛋白
下载PDF
针刺“百会”穴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脑内S100β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金红姝 霍丽 郭小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8-650,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穴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脑内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将其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MCI模型组、针刺"百会"组、针刺"非经穴"组。采用结扎大鼠...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穴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脑内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将其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MCI模型组、针刺"百会"组、针刺"非经穴"组。采用结扎大鼠双侧颈动脉的造模方法,2周后,电针大鼠"百会"穴,用SABC法测定各组大鼠脑海马区内S100β蛋白表达。结果:电针"百会"穴可降低MCI模型大鼠脑内S100β蛋白表达(P<0.05),使其接近正常。结论:降低脑内S100β蛋白的过度表达,减少神经炎性斑的形成可能是针刺百会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S10013蛋白
下载PDF
单次癫发作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神经生化标志物的变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琴 李光乾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417-1418,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癫患儿血清和脑脊液(CS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的水平,了解小儿单次癫发作是否引起脑损伤。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0例癫发作后24 h内和38例对照组患儿血清和CSF中NSE水... 目的通过检测癫患儿血清和脑脊液(CS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的水平,了解小儿单次癫发作是否引起脑损伤。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0例癫发作后24 h内和38例对照组患儿血清和CSF中NSE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和CSF中S-100β、MBP水平。结果癫组血清和CSF中NSE水平分别是(15.01±5.14)、(7.84±2.62)μg/L,对照组为(10.33±2.48)、(3.95±1.58)μg/L;癫组血清和CSF中S-100β水平分别是(0.39±0.15)、(0.59±0.20)μg/L,对照组为(0.11±0.05)、(0.29±0.19)μg/L;癫组血清和CSF中MBP水平分别为(0.23±0.09)、(0.33±0.07)μg/L,对照组为(0.23±0.06)、(0.31±0.07)μg/L。癫组血清和CSF中NSE、S-100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癫组血清和CSF中MB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单次癫患儿血清和CSF中NSE、S-100β明显升高,提示单次癫发作可导致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单次癫痫发作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Β蛋白 髓鞘碱性蛋白 脑损伤
下载PDF
患儿法洛四联症矫治术中乌司他丁对脑损伤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石林玉 张莉 +5 位作者 金恒芳 施晓华 钟治球 贾建 费建 莫绪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84-987,共4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患儿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矫治术中血浆中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一期矫治术的TOF患儿40例,男25例,女15例,3~12月...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患儿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矫治术中血浆中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一期矫治术的TOF患儿40例,男25例,女15例,3~12月龄,采用密封随机分组信封法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两组麻醉诱导、维持及围术期用药相同,U组麻醉诱导后静脉给予乌司他丁10 000U/kg,CPB预充液中加入20 000U/kg;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乌司他丁30 000U·kg^(-1)·d^(-1),直至出ICU时停药。记录患儿CPB时间,并于诱导时(T1)、停CPB(T2)、术后24h(T3)、术后48h(T4)抽取静脉血3ml,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S100β蛋白和NSE浓度。结果 T1时两组S100β蛋白及NSE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与T1时比较,T2时两组S100β蛋白和NSE浓度明显升高(P<0.05),且达到峰值;T3—T4时两组S100β蛋白浓度明显下降(P<0.05);T3时两组NSE浓度降低,T4时基本恢复至T1时水平。结论在TOF患儿CPB术中,乌司他丁可降低血浆中脑损伤标志物S100β蛋白和NSE浓度,从而产生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法洛四联症 乌司他丁 S100Β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促红素对重型颅脑损伤伴休克大鼠IL-1β及S-100β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雷鹏 张兴超 彭龙锋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75-677,共3页
目的探讨促红素对大鼠重型颅脑损伤伴休克后继发性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改进Feeney法制作颅脑损伤模型,同时行股动脉放血造成休克模型,将70只雄性Wistar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分析S-... 目的探讨促红素对大鼠重型颅脑损伤伴休克后继发性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改进Feeney法制作颅脑损伤模型,同时行股动脉放血造成休克模型,将70只雄性Wistar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分析S-100β蛋白及IL-1β变化。结果大鼠重型脑损伤伴休克后,IL-1β呈高表达,S-100β表达也增高,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促红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IL-1β高表达。结论促红素可能通过抑制颅脑损伤后继发的过度炎症反应而减轻继发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休克 失血性 白细胞介素1 S-10013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