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SDA的广西县域农民收入差异时空演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高安刚 张林 +1 位作者 田义超 覃波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31-1737,共7页
【目的】正确认识广西农村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内在规律及其动态演变过程,为制定缩小农村经济发展差距的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运用GIS技术与ESDA空间相关分析综合集成法对2000~2011年广西县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空间分布格... 【目的】正确认识广西农村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内在规律及其动态演变过程,为制定缩小农村经济发展差距的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运用GIS技术与ESDA空间相关分析综合集成法对2000~2011年广西县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演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广西农民收入空间差异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结果】农民收入总体上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差异呈"M型"走势。农民收入空间差异明显,热点区集中在桂林市和柳州市所辖县域;冷点区整体上变化不明显,集中在百色市、河池市所辖县域。农民收入增长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小;空间差异经历了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总体空间集聚仍处于较低水平,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互动仍较弱。农民收入增长的热点区和冷点区呈较强的空间演化特征,热点区逐渐向北部湾经济区及与广东接壤的桂东地区转移。全部县域均已走出冷点区,但桂西地区仍是农民收入水平的边缘地带。造成广西农民收入存在空间差异的原因有工业基础、国家政策支持、自然地理条件、人力资本积累等因素。【建议】应改善城乡关系、引导资源要素向桂西农村地区配置,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提升桂西地区县域工业水平,提高桂西地区农村教育水平、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以推动广西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 ESDA 时空演化 建议 县域 广西
下载PDF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实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栗慧珍 张升 高建中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8-515,共8页
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为例,采用OLS回归和随机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中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对工程区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有利于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并且有利于稳定农户收入结构;工程实... 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为例,采用OLS回归和随机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中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对工程区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有利于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并且有利于稳定农户收入结构;工程实施成果的维护对农户家庭收入带来了积极作用,林果业的经济效益已显现。为了进一步维护退耕还林工程的治理成果,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当地政府应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为农户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提高农户参与工程治理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退耕还林 农户收入
下载PDF
控制重庆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距的对策分析
3
作者 石红 梁劲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7-218,共2页
重庆划为直辖市以来,农村居民收入总体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增长缓慢,同时各经济区域间农民收入出现显著差异,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成为影响农民生活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通过对不同区域间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及... 重庆划为直辖市以来,农村居民收入总体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增长缓慢,同时各经济区域间农民收入出现显著差异,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成为影响农民生活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通过对不同区域间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动情况的分析,探索了影响农民收入区域差距的原因,并为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控制农民收入差距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差距 农村居民收入 农民素质
下载PDF
外出务工、社会资本与农户内部收入差距 被引量:27
4
作者 于福波 张应良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0-103,共14页
本文基于CFPS2016年数据,运用再中心化影响回归(RIF)方法,研究外出务工和社会资本对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外出务工和社会资本均可以显著提升农户收入;其次,社会资本和外出务工对低收入组的增收效应均显著大于高... 本文基于CFPS2016年数据,运用再中心化影响回归(RIF)方法,研究外出务工和社会资本对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外出务工和社会资本均可以显著提升农户收入;其次,社会资本和外出务工对低收入组的增收效应均显著大于高收入组,有利于缓解农户收入差距,并且社会资本对外出务工缓解农户内部收入差距具有“协同”作用;最后,外出务工主要通过降低工资性收入差距来缓解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社会资本既可以通过降低工资性收入差距,又可以通过降低经营性收入差距和财产性收入差距两条途径来缓解农户内部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出务工 社会资本 收入差距 农户内部收入差距 经营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下载PDF
数字金融如何促进农户增收:基于收入流动与收入不平等双重视角的研究
5
作者 王修华 吴宏韬 刘锦华 《计量经济学报》 CSSCI CSCD 2024年第5期1339-1363,共25页
利用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结合收入转移矩阵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系统性研究了数字金融对农户收入流动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收入转移矩阵分析表明,使用数字金融农户收入从低位次向上流动的概率高于未使用数字金融... 利用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结合收入转移矩阵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系统性研究了数字金融对农户收入流动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收入转移矩阵分析表明,使用数字金融农户收入从低位次向上流动的概率高于未使用数字金融农户.实证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显著促进农户收入向上流动,并显著降低收入不平等.作用机制表明,数字金融是通过提高农户金融可得性、促进农户发展要素积累和外出务工来提升收入流动性的.同时,相较于中高收入农户,数字金融对低收入农户金融可得性、发展要素积累和外出务工影响效应更大,有利于缩小低收入农户与中高收入农户收入差距,降低收入不平等,助力包容性增长.进一步讨论发现,数字金融通过以上三条路径主要作用于农户财产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最终改善农户整体收入流动与收入不平等;此外,数字支付与数字理财均能显著促进农户收入向上流动并降低收入不平等,而数字借贷则影响不显著.本文为深化数字金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优化农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经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户增收 收入流动 收入不平等
原文传递
土地流转、农业生产率与农民收入 被引量:84
6
作者 陈斌开 马宁宁 王丹利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7-120,共24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是产业兴旺,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是核心。本文基于1986-2008年农业部固定观察点数据,以历史上的自耕农比重作为工具变量,考察了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率、农民收入以及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历史上自耕...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是产业兴旺,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是核心。本文基于1986-2008年农业部固定观察点数据,以历史上的自耕农比重作为工具变量,考察了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率、农民收入以及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历史上自耕农比重越低的村庄,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流转率越高。总体而言,土地流转并没有提高平均农业生产率,只有当土地流转促进了规模化经营时,农业生产效率才能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流转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其原因在于,土地流转让更多人从事了非农就业,提高了外出务工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同时,土地流转扩大了家庭经营收入和总体收入的不平等。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需要进一步强化稳定经营权,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竞争力;同时,乡村振兴战略应注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促进非农就业为重要抓手提高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三权分置 农业生产效率 农民收入
原文传递
农村产业融合、非农就业与农户增收——基于六盘山的微观实证 被引量:42
7
作者 蔡洁 刘斐 夏显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3-79,共7页
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农户收入差距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文中根据六盘山集中连片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实地入户调查,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非农就业能力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并考察了非农就业能力对农村产业融合的调节机制。研究结果... 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农户收入差距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文中根据六盘山集中连片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实地入户调查,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非农就业能力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并考察了非农就业能力对农村产业融合的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农村产业融合、提高非农就业能力能够增加农户家庭收入、缩小收入差距;非农就业能力的提高强化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的促进效应及对收入差距扩大的抑制效应;随着非农就业能力的提高,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的预测边际值比未参与农户的高、基尼系数的预测边际值比未参与农户的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非农就业能力 农户收入 调节效应
原文传递
数字金融市场参与改善农户收入了吗? 被引量:38
8
作者 杨少雄 孔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0-190,200,共12页
从移动支付、数字理财和数字信贷三个方面表征农户数字金融市场参与,依据陕西、宁夏、山东三省(区)1947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测算了数字金融市场参与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并运用Fields分解法检验了数字金融市... 从移动支付、数字理财和数字信贷三个方面表征农户数字金融市场参与,依据陕西、宁夏、山东三省(区)1947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测算了数字金融市场参与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并运用Fields分解法检验了数字金融市场参与对农户收入差距的作用方向及程度。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市场参与提高了农户收入水平,表现为反事实框架下,实际参与数字金融市场的农户若未参与,收入水平将下降6.40%,实际未参与农户若参与数字金融市场,收入水平将提升9.57%;其中数字信贷对农户收入影响效应最高,其次是移动支付和数字理财。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市场参与扩大了农户收入差距,数字金融市场参与对农户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为14.79%;其中数字信贷对农户收入差距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移动支付和数字理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市场 农户收入 收入差距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下载PDF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 被引量:34
9
作者 赵勇智 罗尔呷 李建平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37,共16页
本文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对静态面板模型进行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参数估计,利用工具变量法和系统广义矩估计(GMM)解决模型内生性问题,系统考察了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同时结合农业综合开发的资... 本文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对静态面板模型进行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参数估计,利用工具变量法和系统广义矩估计(GMM)解决模型内生性问题,系统考察了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同时结合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使用方式,从理论上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影响农民收入的内在机制,并对潜在传导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能够显著提高农民收入,而且会持续带动农民增收;通过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从不同的路径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其中,土地治理项目能够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进而实现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增长;产业化经营项目一方面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非农就业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能够改变传统“小农”生产模式,释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 投资 农民收入 土地治理项目 产业化经营项目
原文传递
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及其对收入的影响——来自内蒙古赤峰市的证据 被引量:23
10
作者 孙志军 杜育红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9,共6页
根据赤峰市农村样本的数据 ,本文使用个人教育水平函数和农业收入函数估计了农村居民教育水平的决定因素及其与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 ,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年龄组效应、性别效应和地区效应 ,家庭经济条件仍旧是影响教育获得... 根据赤峰市农村样本的数据 ,本文使用个人教育水平函数和农业收入函数估计了农村居民教育水平的决定因素及其与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 ,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年龄组效应、性别效应和地区效应 ,家庭经济条件仍旧是影响教育获得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家庭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甚至高于土地和劳动力人数的作用 ;这其中 ,初中教育的作用最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初中教育 农村居民 受教育水平 内蒙古赤峰市 教育投资 回归分析
下载PDF
从金融抑制到政策导向型金融深化:农民增收的金融支持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刘福毅 邹东海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8-134,共7页
本文站在金融视角,结合济南市农民收入的现实状况,对金融部门支持济南市农民增收问题进行探讨。本文认为,第一,人民银行的货币信贷政策导向是推动农民增收的政策条件;第二,以政策导向为契机,推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金融... 本文站在金融视角,结合济南市农民收入的现实状况,对金融部门支持济南市农民增收问题进行探讨。本文认为,第一,人民银行的货币信贷政策导向是推动农民增收的政策条件;第二,以政策导向为契机,推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农村金融深化的必要条件;第三,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大对农村的资金供给等方面给予考虑是符合当前实际的政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增收 金融抑制 金融深化
原文传递
农地流转、要素配置与农户生产效率变化 被引量:21
12
作者 郭小琳 郑淋议 +1 位作者 施冠明 钱文荣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4-63,共10页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收入视角,使用2017年和2019年中国农村家庭调查数据,分析农地流转对农户要素配置及生产效率的影响,以期为推动农户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面板Tobit模型、DEA模型和控制函数法。研究结果:(1)农地转入...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收入视角,使用2017年和2019年中国农村家庭调查数据,分析农地流转对农户要素配置及生产效率的影响,以期为推动农户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面板Tobit模型、DEA模型和控制函数法。研究结果:(1)农地转入提高了农户的技术效率,但对分配效率没有明显改进;(2)农地转出抑制了农户的技术效率,提升了农户的分配效率;(3)当经营规模达到13.156亩,农户实际经营规模与技术效率之间出现“倒U”型曲线的拐点;(4)从农业部门来看,农地转入显著提高了农户在传统生产环节使用机械的可能性;从非农部门来看,农地转出对劳动力迁移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农地流转较为明显地提升了农户主要经营部门的生产效率,但是对于跨部门生产效率提升并不明显。为提高农民收入与农户生产效率,需协同推动农业生产手段改进和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的农地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要素配置 技术效率 分配效率 农户收入
下载PDF
林业重点工程对农民收入流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璨 林海燕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46,共13页
1998年以来,中国先后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六项林业重点工程,每项林业重点工程采取了补贴、限制或者禁止林木商业采伐、禁止利用等多项政策。采用15个案例县的1995-2006年3096个样本数据分析林业... 1998年以来,中国先后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六项林业重点工程,每项林业重点工程采取了补贴、限制或者禁止林木商业采伐、禁止利用等多项政策。采用15个案例县的1995-2006年3096个样本数据分析林业重点工程对农民收入流动和收入长期不平等的影响,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计量每个林业重点工程对农民收入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样本农户的收入流动总体很低;2)六项林业重点工程对样本农户收入流动表现出不同的影响。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防护林工程的实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样本农户收入流动;天然林保护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和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对样本农户收入流动没有显著的影响;产生这些格局的原因在于林业重点工程的政策及其区域分布不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重点工程 农民收入 收入流动 基尼系数 林业经济
下载PDF
汇聚涓涓细流:农村电商的收入效应与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全国1809个县的证据 被引量:9
14
作者 展进涛 周静鑫 俞建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7,共12页
促进共同富裕的艰巨任务在农村、在农民,而发展农村电商是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收入增长、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探索。基于2014—2020年全国1809个县以及淘宝村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农村电商发展对县域农村... 促进共同富裕的艰巨任务在农村、在农民,而发展农村电商是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收入增长、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探索。基于2014—2020年全国1809个县以及淘宝村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农村电商发展对县域农村家庭收入的直接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与非电商村相比,农村电商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产生的收入效应在电商发展水平较低、经济聚集程度不高的地区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村电商呈现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农村电商对周边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产生的溢出效应较大。国家推进电商进村应注重完善具有较好农业资源禀赋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提高特色农产品在电商市场中的差异化竞争力;鼓励农村电商跨区域发展,提倡农村电商先行区帮扶后进地区,促进农产品和农村要素流动汇聚涓涓细流,实现互利互惠共赢、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子商务 淘宝村 农村居民收入 溢出效应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数字技能缓解了农户收入不平等吗?——基于黄河流域2893户农户微观调查数据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林燕 潘子纯 +1 位作者 郝旭然 魏凤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77,共18页
本文基于黄河流域沿线省份2893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通过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机制检验模型和分组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技能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技能对农户具有增收效应,且能缓解农户... 本文基于黄河流域沿线省份2893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通过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机制检验模型和分组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技能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技能对农户具有增收效应,且能缓解农户收入不平等;(2)数字技能能够通过促进耕地流转、增强社会网络和缓解信贷约束三条路径缓解农户收入不平等;(3)数字技能对中西部地区农户收入不平等的缓解作用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随着受教育水平提高,数字技能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缓解作用增强;(4)数字技能可以缓解农户农业收入和其他收入不平等,却加剧了务工收入不平等。此外,线上商务技能对收入不平等的缓解作用最大,生活社交技能次之,网络学习技能的缓解作用最小。针对研究发现,应着力提高农户的数字技能、针对不同农户特点设计相对应的数字技能提升策略以及加强数字技能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实现农户共享数字红利,促进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能 农户收入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收入不平等
下载PDF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实施缩小了农户消费差距吗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诚 翁希演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68,共23页
缩小农户消费差距,释放农村地区消费潜能,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和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评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实施对农户消费差距的... 缩小农户消费差距,释放农村地区消费潜能,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和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评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实施对农户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实施缩小了农户消费差距。一方面,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实施促进消费品进村,缓解本地市场规模与外部市场可及性对农户消费的抑制作用,缩小农户消费差距;另一方面,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实施带动农产品进城,提高低收入农户的农业收入,缩小农户收入差距,进而降低农户消费差距。同时,本文发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实施能够降低贫困县与中西部地区的农户消费差距,具有包容性增长的特征,且不受“精英俘获”现象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能够为制定促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与缩小消费差距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进农村 农户消费差距 市场可及性 市场规模 农户收入
原文传递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增收效果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杨凌区380户农户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吕子文 夏显力 苏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175-180,192,共7页
以陕西省杨凌区380户农户为样本,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Probit模型,定量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增收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入社农户的平均收入明显高于未入社农户的平均收入,两者之间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合作社对农户增收的促进... 以陕西省杨凌区380户农户为样本,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Probit模型,定量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增收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入社农户的平均收入明显高于未入社农户的平均收入,两者之间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合作社对农户增收的促进作用与户主自身人力资本水平及农户农业专业化程度密切相关,户主的人力资本水平和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越高,合作社对农户的增收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户收入 PROBIT模型 杨凌
下载PDF
云南省区域农民收入与其受教育程度的关系调查 被引量:6
18
作者 卢启程 李怡佳 邹平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0,共4页
为获得影响当前农民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教育程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水平,本文在对云南省4200农户调查,并获得共计3432份有效问卷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和云南省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受教育... 为获得影响当前农民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教育程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水平,本文在对云南省4200农户调查,并获得共计3432份有效问卷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和云南省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受教育程度对家庭收入的影响作用,及不同县域的居民受教育水平与其收入水平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就县域范畴而言,初中教育对农民收入的贡献高于高中和中专,这对西部地区加大九年义务教育投入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水平 农民收入 初中教育
下载PDF
消费、投资、出口占GDP比重变化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晖 陈锡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51-154,共4页
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本文编制了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投入占用产出表,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最终需求结构变动模型,模拟分析了调整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占GDP比重变动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 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本文编制了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投入占用产出表,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最终需求结构变动模型,模拟分析了调整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占GDP比重变动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从增加总收入水平的角度看,扩大最终消费和净出口占GDP的比重对于我国居民总收入有正向拉动作用,而扩大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则会减少我国居民总收入。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角度看,扩大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而扩张投资和净出口则不利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技术 GDP结构变动 城乡居民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下载PDF
林业重点工程与消除贫困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璨 刘浩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3-76,共4页
2004年以来,在亚洲开发银行和财政部的资助下,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启动了"林业重点工程与消除贫困问题研究"项目。项目采用定量分析为主的研究思路,取得一些重要研究进展。介绍了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进展、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林业重点工程 消除贫困 农民收入 政策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