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体系建构与乡村实践 被引量:7
1
作者 沙垚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0-125,共6页
近年来,中国特色新闻学成为显学,理论体系日益完善,但乡村作为其重要的实践基础,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乡村新闻传播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传统和中国国情、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的一次卓有成效的、现代... 近年来,中国特色新闻学成为显学,理论体系日益完善,但乡村作为其重要的实践基础,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乡村新闻传播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传统和中国国情、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的一次卓有成效的、现代性意义上"再造中国"的伟大社会探索,理应被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研究视阈,进而形成一整套从乡村实践中提炼出的中国特色新闻理论的内容、思路和方法。以新闻传播实践倒逼新闻理论,有助于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同时还能以新闻传播实践研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闻学 乡村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
下载PDF
教育的乡村想象力:内涵、价值与建构
2
作者 贺丽 邬志辉 《教育研究与实验》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8,共7页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在更广泛的教育意义上构建教育的乡村想象力刻不容缓。教育的乡村想象力具有激发所有儿童、青少年作为乡土文化传承主体的身份意识,从根本上筑牢文化传承根基、增进城乡不同教育主体跨文化倾听理解,推动城乡融合共...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在更广泛的教育意义上构建教育的乡村想象力刻不容缓。教育的乡村想象力具有激发所有儿童、青少年作为乡土文化传承主体的身份意识,从根本上筑牢文化传承根基、增进城乡不同教育主体跨文化倾听理解,推动城乡融合共处与强化教育主体对乡村社会发展的前瞻意识,实现教育服务乡村等重要价值。在教育理念中突出乡土指向、在学校课程中彰显乡土文明以及在教学过程中迈向乡土实践是构建教育的乡村想象力之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的乡村想象力 乡土文化 乡土实践
原文传递
对精品课程实习教学的研究——以地理科学《人文地理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万年庆 苏华 王义民 《实验室科学》 2009年第4期29-31,共3页
以地理科学《人文地理学》课程为例,从实习基地选取、实习教学环节设计、实习内容安排等方面入手,论述实习教学与课程建设特色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精品课程 人文地理学 野外实习
下载PDF
农业硕士研究生开展耕读教育的思考——以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明敏 岳建英 +2 位作者 魏瑶 郑红丽 周洪友 《高教学刊》 2023年第28期23-26,共4页
耕读文化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方面提出“开展耕读教育”的要求。耕读教育对于高校... 耕读文化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方面提出“开展耕读教育”的要求。耕读教育对于高校研究生教育尤为重要,特别是涉农高校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进行耕读教育的实践,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提升学生道德素养,还可以激励专业学位研究渗入农村实践,激励学生献身乡村振兴,为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该文结合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提出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应开展耕读教育的思考,可为耕读教育的实施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读教育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专业硕士研究生 农村实践 乡村振兴
下载PDF
置身于“技术网络”之中——关于乡村在地实践的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可南 林晓丹 《新建筑》 2023年第2期32-37,共6页
基于对当下乡村建造环境的整体性理解,超越城乡二元对立立场、将技术和场所链接在一起的“技术网络”,为旭可建筑的乡村在地实践带来了启发。文章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角度分别切入,一方面基于口述史调查及文本分析,通过《实用五金手册》... 基于对当下乡村建造环境的整体性理解,超越城乡二元对立立场、将技术和场所链接在一起的“技术网络”,为旭可建筑的乡村在地实践带来了启发。文章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角度分别切入,一方面基于口述史调查及文本分析,通过《实用五金手册》这条线索描摹一种“技术网络”的发生史;另一方面,基于人类学的田野调查,通过剖开“技术网络”中的节点,追踪一个道具厂的具体技术流程,阶段性地概括调研中的发现。旨在探索“技术网络”可能对建筑师面对乡村中大量普通风土建筑再生实践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实践 技术 场所 网络 地域主义 普通风土建筑
下载PDF
基于缓解乡村养老难题的村落更新策略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邱实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7期56-57,共2页
我国乡村面临老龄化与空心化加剧的局面。乡村老年人作为乡村的弱势群体,其生活状况令人担忧。与此同时,建筑师参与乡村实践的机会大大增加,其村落更新策略需要对乡村出现的问题做出针对性的回应。文章针对乡村养老这一议题,对乡村更新... 我国乡村面临老龄化与空心化加剧的局面。乡村老年人作为乡村的弱势群体,其生活状况令人担忧。与此同时,建筑师参与乡村实践的机会大大增加,其村落更新策略需要对乡村出现的问题做出针对性的回应。文章针对乡村养老这一议题,对乡村更新实践中对应的更新策略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老龄化 建筑师 乡村实践 村落更新策略
下载PDF
双轮驱动、经济增长与新农村建设:理论演进与农村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毛茜 马晓鑫 赵观兵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9-129,共11页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基于经济理论逻辑的视角,系统梳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把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双驱动、金融资源与产业...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基于经济理论逻辑的视角,系统梳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把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双驱动、金融资源与产业资源作为双支撑,阐述双轮驱动、经济增长与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演进。通过对农村现状的社会调查与资料收集,基于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进行效应分析,探究双轮驱动与经济增长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有效性。提出推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路径和实践逻辑,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轮驱动 经济增长 新农村建设 理论演进 农村实践
下载PDF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乡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曾芳芳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第5期83-85,共3页
文章提出以培养应用型三农工作者为定位,以深度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抓手,以循序渐进为推进逻辑,以"学生下得去、成果出得来"为导向,以科研与实践良性互动为保障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乡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路,以期为提升应... 文章提出以培养应用型三农工作者为定位,以深度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抓手,以循序渐进为推进逻辑,以"学生下得去、成果出得来"为导向,以科研与实践良性互动为保障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乡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路,以期为提升应用型人才实践提供可资借鉴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区域发展 乡村实践 实践教学 应用型
下载PDF
党的群众路线在农村实践的社会基础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春梅 席莹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57,共5页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在农村的实践是薄弱环节和难点所在,因而更具研究价值。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使党的群众路线在农村实践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实证研究发现,党的群众路线在农村实践的社会基...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在农村的实践是薄弱环节和难点所在,因而更具研究价值。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使党的群众路线在农村实践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实证研究发现,党的群众路线在农村实践的社会基础,就是政治社会化路径下的农村社会整合与农民公共精神培育。党的群众路线在农村的实践,有利于解决国家与社会分离过程中出现的紧迫性公共问题,是对村庄治理体系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群众路线 农村实践 社会基础
下载PDF
城镇化背景下“法律低保”的乡土实践——以F市L县为样本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晓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5,共8页
基于法律援助事业的社会保障性和国家责任性,本研究以实证样本分析所建构的立论前提是我国现行法律援助运行模式满足不了乡土社会的法律援助保障需要。《法律援助条例》在一定程度上停留于"纸面上的法"。乡土社会的"法... 基于法律援助事业的社会保障性和国家责任性,本研究以实证样本分析所建构的立论前提是我国现行法律援助运行模式满足不了乡土社会的法律援助保障需要。《法律援助条例》在一定程度上停留于"纸面上的法"。乡土社会的"法律低保"应契合城镇化发展目标,以地方立法形式因地制宜解决县域法律服务资源与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之间的矛盾,广开资金募集渠道,市级统筹法律服务资源,完善受援条件审核机制,切实扩大法律援助受援面,完善法律援助办案质量考核并规制相关单位的协助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援助 城镇化 乡土实践
下载PDF
活化传承的山村实践--以“土风计划”为观照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芳芳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7-35,共9页
土风计划项目十余年来,历经艰辛,从创意到生成,从民间行为到官方文件,从村寨拉动到学者争议,这过程本身是个开放动态的过程,属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河中的一滴水。该个案研究是面对万象共生的全新世界、踏踏实实推动的乡土文化实... 土风计划项目十余年来,历经艰辛,从创意到生成,从民间行为到官方文件,从村寨拉动到学者争议,这过程本身是个开放动态的过程,属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河中的一滴水。该个案研究是面对万象共生的全新世界、踏踏实实推动的乡土文化实践,尽管有诸多不能尽如人意之处,但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可能,向光光交彻、美美与共的愿景中勾勒的一条崎岖不平、"和而不同"的民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态传承 山村实践 自组织
下载PDF
胡秉观之心学思想及“横江学会”的理学乡里实践
12
作者 王向清 雷定京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37-45,共9页
胡秉观及"横江学会"继承了泰州学派的思想传统,并在湖湘大地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儒学乡里实践。胡秉观曾赴东台接受王艮亲传,又与"镇江门友"进行学术辩论,这些都成为其开展乡里实践的重要原因。胡秉观及"横江学会... 胡秉观及"横江学会"继承了泰州学派的思想传统,并在湖湘大地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儒学乡里实践。胡秉观曾赴东台接受王艮亲传,又与"镇江门友"进行学术辩论,这些都成为其开展乡里实践的重要原因。胡秉观及"横江学会"的心学思想体系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澄明之心"的最高本体;第二,"自体身心"的修养方式;第三,"学以养性"的善恶思虑。胡秉观及"横江学会"积极从事乡村儒学建设事业,在训化族人、规范乡党、订立谱训等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后学 乡里实践 胡秉观 “横江学会” 曾朝节
下载PDF
乡村并非偏远之地——以Company Drinks饮料公司的实践为例
13
作者 卡特琳·伯姆 汪默英(翻译) 田晓劼(翻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9年第6期156-161,共6页
本文重点关注尚不平衡的二元城乡关系,并以CompanyDrinks饮料公司的实践为例,展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城乡关系—城市人口暂时性地向乡村地区迁移。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伦敦东区工薪家庭采摘蛇麻草的传统息息相关。在这一案例中,一座工薪阶... 本文重点关注尚不平衡的二元城乡关系,并以CompanyDrinks饮料公司的实践为例,展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城乡关系—城市人口暂时性地向乡村地区迁移。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伦敦东区工薪家庭采摘蛇麻草的传统息息相关。在这一案例中,一座工薪阶层社区逐渐发展了一种适合他们的乡村实践—每年定期前往乡村参与劳作。Company Drinks饮料公司开创了一种新型企业模式,它基于人们对于"采摘蛇麻草"传统的集体记忆,为伦敦东区居民带来了一种契合当代生产生活条件、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的周期性集体生产方式。随着各项活动的成功开展,"采摘"已从一项东区传统转变为一种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的人群中都广受欢迎的活动。本文作者认为,城乡之间的联系不能仅凭距离远近来界定,乡村不仅可以为城市社区提供传统农业知识及自然资源,也可供城市居民探索新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 乡村实践 社区 生产
原文传递
基于湖南地域特色的当代建筑师乡村实践策略分析
14
作者 文静 龙杰 《中外建筑》 2021年第6期109-113,共5页
2016年住建部发文《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乡村建设要彰显地方特色。湖南地域特征明显且差别较大,需充分把握地域性、差异性,因地制宜地开展乡村建设。本文基于当代建筑师在湖南地域内的乡村实践整理出两类乡建策略... 2016年住建部发文《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乡村建设要彰显地方特色。湖南地域特征明显且差别较大,需充分把握地域性、差异性,因地制宜地开展乡村建设。本文基于当代建筑师在湖南地域内的乡村实践整理出两类乡建策略,一为空间形式上的地域式回应,二为乡土材料的应用重构,并结合设计案例做了具体分析,最后针对湖南乡村实践暴露出的问题做了总结并对未来乡建实践提出展望,希望能为乡村建设者提供新思路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地域特色 乡村实践 策略分析
下载PDF
建筑师应该少一些自我表达——访gad建筑设计(杭州)合伙人/设计总监孟凡浩
15
作者 明星 《新建筑》 2017年第4期78-81,共4页
建筑师孟凡浩在访谈中提出,在乡村实践中,实地调研、与村民互动交流,以及建筑的高品质感均十分重要;建筑师在实践中须处理好成本与品质之间的平衡、现代性与本土化的关系,并明确自身的责任和立场,将自我表达退让到社会责任、实际使用者... 建筑师孟凡浩在访谈中提出,在乡村实践中,实地调研、与村民互动交流,以及建筑的高品质感均十分重要;建筑师在实践中须处理好成本与品质之间的平衡、现代性与本土化的关系,并明确自身的责任和立场,将自我表达退让到社会责任、实际使用者需求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梓关回迁农居 乡村实践 现代与传统
下载PDF
乐和家园: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建构与乡村实践
16
作者 廖晓义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2-71,共10页
复兴优秀文化传统、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任务,也是每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而如何复兴以儒学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从五个方面来阐述乐和家园作为儒家... 复兴优秀文化传统、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任务,也是每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而如何复兴以儒学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从五个方面来阐述乐和家园作为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建构与乡村实践,乐和理念:儒家思想的价值建构;乐和社工:儒家思想的传播使者;乐和两会:儒家思想的落地机制;乐和三院:儒家思想的空间载体;乐和六艺:儒家思想的生活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当代价值 乡村实践 乐和家园
下载PDF
湖南地域内当代建筑师乡村实践特征分析
17
作者 文静 姜雨佳 《长沙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31-35,共5页
建筑师乡村实践是一场自然与人工、技术与艺术的革命,每次“实验”不仅是个人专业素质和理论涵养的集中体现,也是外部力量打破乡村建设体系的一个缩影,他们试图通过这些“实验样本”广泛影响乡村建设活动。本研究旨在探讨湖南乡村建设... 建筑师乡村实践是一场自然与人工、技术与艺术的革命,每次“实验”不仅是个人专业素质和理论涵养的集中体现,也是外部力量打破乡村建设体系的一个缩影,他们试图通过这些“实验样本”广泛影响乡村建设活动。本研究旨在探讨湖南乡村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例如千村一面、乱搭乱建频发、缺乏审美意识、盲目模仿攀比、严重缺乏公共设施、社区凝聚力不强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借助本土乡建案例的良好适应性解决本地问题,继而构建湖南当代建筑师乡村实践案例框架,重点梳理和分析其空间分布、建成年份、设计团队、建筑类型和建筑材料及技艺特征,一来填补建筑师湖南乡村实践系统研究的空白,二来为未来湖南乡村实践提供有益的经验指导和价值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地域 当代建筑师 乡村实践 特征分析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建筑学专业《乡土建筑营造》课程教改探索
18
作者 李效梅 杨轶周 +1 位作者 韩芳 唐洪刚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6期62-65,共4页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是重要支持。文章以贵州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专业主干设计课程系统中拟定《乡土建筑营造》课程更新原《博物馆设计》为例,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传统主干设计课程系统及课程内容的...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是重要支持。文章以贵州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专业主干设计课程系统中拟定《乡土建筑营造》课程更新原《博物馆设计》为例,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传统主干设计课程系统及课程内容的特点与缺失;以理论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为突破,拟定了《乡土建筑营造》课程并创新建构该课程教学内容;通过课程实施满意度评价数据分析,找到后续提升方向,并比较了教改前后学生作业图纸成果;最后探讨了建筑学专业主干设计课程系统优化目标导向的“与时俱进-课程更新式教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土建筑营造》 理论与乡村实践 与时俱进-课程更新式教改模式
下载PDF
日常生活视角下乡村邻里空间的重构——以西南地区乡村实践为例
19
作者 王慧涵 曾巧巧 《华中建筑》 2024年第3期60-64,共5页
中国传统乡村大多是由“生于斯、长于斯”的血缘关系构建起来的熟人社会,伴随着狂飙突进的城市化进程,乡村正面临着人口外流、乡村空心化的现实困境,熟人社会的消解引发了一系列乡村传统生产生活模式的转变。与此同时,乡村振兴背景下的... 中国传统乡村大多是由“生于斯、长于斯”的血缘关系构建起来的熟人社会,伴随着狂飙突进的城市化进程,乡村正面临着人口外流、乡村空心化的现实困境,熟人社会的消解引发了一系列乡村传统生产生活模式的转变。与此同时,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旅资源开发、消费文化渗透等因素也对传统乡村人地关系产生了剧烈影响,以家庭为单元的乡村邻里关系日趋疏离、日常生产生活空间不断异化、解构。在此背景下,研究基于日常生活视角以近十年中国西南地区乡村实践为对象,考察并总结中国建筑师、事务所对乡村邻里空间适应性策略的诸多探索,以此回应当代中国乡村在轰轰烈烈的“下乡运动”中如何重构在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和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乡村实践 日常生活 空间异化 乡村邻里社区 空间重构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大学生乡土实践的内涵意蕴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刚剑 王长久 《高教学刊》 2022年第33期56-59,64,共5页
青年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乡村的振兴亦在青年。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积极引导广大青年走出校园、走向基层、扎根乡土、服务人民,广泛开展大学生乡土实践... 青年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乡村的振兴亦在青年。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积极引导广大青年走出校园、走向基层、扎根乡土、服务人民,广泛开展大学生乡土实践,学生层面,为青年成长成才开拓新载体;高校层面,为学校育人工作探索新思路;社会层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贡献青春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高校 大学生乡土实践 内涵意蕴 时代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