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 被引量:334
1
作者 金碚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8,共14页
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发生了历史性的实质变化,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将发生一系列全局性、长期性的新现象、新变化。经济发展将走上新轨道,依赖新动力,政府、企业、居民都必须有新观念和新作为。"稳增长&qu... 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发生了历史性的实质变化,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将发生一系列全局性、长期性的新现象、新变化。经济发展将走上新轨道,依赖新动力,政府、企业、居民都必须有新观念和新作为。"稳增长"着眼近期,"调结构"着眼中期,"促改革"着眼长期。着眼于长期的改革,也需有现实的动力源泉,应有激励相容的机制机理。在经济新常态下,最重要的改革方向和政策取向就是要形成"公平—效率"的新常态关系,这是能否实现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之一——"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关键。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我们将越来越明显地观察和感受到中国社会的价值选择、行为特征和规则意识的一系列新常态现象。经济常态不仅是一种客观形势,而且是一种战略思维和战略心态,即以何种主观意识来判定经济态势的正常和合意与否。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社会心理会更具战略平常心,更倾向于长期理性、公共思维和持久耐心。国家发展将更加体现战略思维的"平常心态":长远眼界、长效目标和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改革动力 创新驱动 规则意识 战略思维
原文传递
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规则”——论哈贝马斯的规则观 被引量:105
2
作者 童世骏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3-32,共10页
尤根·哈贝马斯的规则观涉及三个理论问题 :遵守规则的条件、规则意识的产生和规则正当性的辩护。他把主体间性看作是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关键 :离开了主体间性 ,就无法知道某人是不是在遵守一条规则 ;离开了主体间性 ,就既不能形成“... 尤根·哈贝马斯的规则观涉及三个理论问题 :遵守规则的条件、规则意识的产生和规则正当性的辩护。他把主体间性看作是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关键 :离开了主体间性 ,就无法知道某人是不是在遵守一条规则 ;离开了主体间性 ,就既不能形成“规则意识” ,也不能从“规则意识”中发展出“原则意识”、分化出“价值意识”。离开了主体间性 ,更无法为规则的正当性提供辩护。哈贝马斯之所以关注规则概念 ,是因为他关注这样三个实践问题 :“区别于自然现象的社会现象的研究何以可能 ?”、“现代社会中真正自由的人格何以可能 ?”、“现代社会制度的合法性辩护何以可能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 ,哈贝马斯用他的交往理性概念来扬弃康德的实践理性概念。把康德关于“无规则即是无理性”的观点和哈贝马斯的“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规则”的观点综合起来 ,可以得出“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理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 主体间性 交往理性 实践理性 规则意识 原则 价值
下载PDF
教育惩戒权行使的目标:培育规则意识 被引量:46
3
作者 雷槟硕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40,共7页
明确教育惩戒权行使的目标有利于廓清惩戒权的性质、方法等问题。教育惩戒权行使的目标在于培育规则意识。规则意识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含义为遵守规则的认知,次级含义为法治思维下的规则思维,终极含义则是将法律规则内化为行动理由。将... 明确教育惩戒权行使的目标有利于廓清惩戒权的性质、方法等问题。教育惩戒权行使的目标在于培育规则意识。规则意识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含义为遵守规则的认知,次级含义为法治思维下的规则思维,终极含义则是将法律规则内化为行动理由。将培育规则意识作为惩戒权行使的目标,原因有三:其一,司法实践的实证数据支持;其二,防止惩戒手段目的化;其三,人是规范性的动物。基于此,教育惩戒权行使应秉持四项原则: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注意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家庭、学校与社会相结合;注意惩戒权行使的合理限度。通过明确教育惩戒权行使的目标,可以将教育与社会紧密连接在一起。通过行使教育惩戒权,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为社会培育遵守法律并将法律作为评价标准的合格公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惩戒权 规则意识 教育 理由
下载PDF
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信号与系统为例 被引量:36
4
作者 赵琰 蒋伟 +1 位作者 陆静 逄玉叶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8期84-85,88,共3页
探索在高校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中贯穿思政内容,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科学精神、工匠精神、规矩意识和学科前沿技术等方面探索信号与系统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内容,并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将... 探索在高校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中贯穿思政内容,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科学精神、工匠精神、规矩意识和学科前沿技术等方面探索信号与系统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内容,并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充分发挥专业课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科学精神 工匠精神 规矩意识 信号与系统
下载PDF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被引量:26
5
作者 祁岩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9-71,共3页
幼儿阶段是个体形成规则意识和养成规则行为的重要时期,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一是融规则于游戏,让幼儿体验和感知各种规则;二是增强游戏规则的灵活性,变他律为自律;三是注重交流与合作,提升幼儿的规则执行力;四是完善游戏评价,... 幼儿阶段是个体形成规则意识和养成规则行为的重要时期,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一是融规则于游戏,让幼儿体验和感知各种规则;二是增强游戏规则的灵活性,变他律为自律;三是注重交流与合作,提升幼儿的规则执行力;四是完善游戏评价,让幼儿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意识 行为习惯 游戏
下载PDF
促进幼儿自主性与规则意识协调发展的教育策略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易 符芳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2,共3页
幼儿园教育应促进幼儿自主性与规则意识的协调发展,但目前普遍存在教师对规则的认识不深刻、创设的教育环境对规则"暗示"不足、家长对待规则教育的态度不一致等问题,可以通过创设支持性环境、在生活活动中进行积极暗示、在集... 幼儿园教育应促进幼儿自主性与规则意识的协调发展,但目前普遍存在教师对规则的认识不深刻、创设的教育环境对规则"暗示"不足、家长对待规则教育的态度不一致等问题,可以通过创设支持性环境、在生活活动中进行积极暗示、在集体活动和班级文化中进行积极引导等方式来促进幼儿自主性和规则意识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性 规则意识 规则教育
下载PDF
在基础医学创新训练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5
7
作者 罗自强 冯丹丹 +1 位作者 周艳 韩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6期80-83,共4页
在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在创新训练中开展课程思政是一个尚需进一步加强探索的领域。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基础医学课外科研活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训练中要注重强化医学人文精神、培养严谨科... 在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在创新训练中开展课程思政是一个尚需进一步加强探索的领域。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基础医学课外科研活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训练中要注重强化医学人文精神、培养严谨科学态度、增强规则意识,划定学术诚信底线、加强培养战胜失败的勇气,并一步提出,基础医学创新训练中开展课程思政是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有效途径,也对于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研究的伟大志向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创新训练 课程思政 敬畏生命 规则意识 挫折教育 科学家精神
下载PDF
规则意识的教育意蕴及其教学实现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志超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51,共6页
规则意识是人们对约定俗成的各种行为准则予以认同,并付诸实践的自觉。根据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过程中处理的社会关系不同,规则意识可分为规则权利、规则程序、规则参与三种意识。规则意识的价值诉求,在于学生公德意识、公... 规则意识是人们对约定俗成的各种行为准则予以认同,并付诸实践的自觉。根据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过程中处理的社会关系不同,规则意识可分为规则权利、规则程序、规则参与三种意识。规则意识的价值诉求,在于学生公德意识、公共精神和责任伦理的型塑。规则意识的教学实现,主要落脚于共在理念、生活感悟和教学事件三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意识 教育意蕴 教学实现
下载PDF
公民的规则意识与培养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兴国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60-65,共6页
规则意识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公民的规则意识即公民意识到人的社会存在的规则约束性,并遵从规则的要求而行动,是公民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包括规则认知、遵守规则的愿意、规则行为以及规则感等。公民规则意识培... 规则意识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公民的规则意识即公民意识到人的社会存在的规则约束性,并遵从规则的要求而行动,是公民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包括规则认知、遵守规则的愿意、规则行为以及规则感等。公民规则意识培养中存在的主体意志、后果主义以及非理性化等倾向,背离了公民意识培养的逻辑要求,从而造成公民规则意识淡薄。公民的规则意识培养需要基于义务论的伦理学原则,即以规则为规则意识培养的逻辑起点,以公民的违规行为为契机,以规则为处理违规行为的充分必要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规则意识 去规则化倾向
下载PDF
“规则意识”八议 被引量:9
10
作者 高兆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8-103,共6页
本文以宁波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为背景,基于常识,通过澄清八个关于规则意识的认识误区,揭示规则意识对于自由、法治的重要意义。自由生活内在具有规则与规则意识。规则及其监管漏洞、他人不守规则、贫穷等,均不能成为违反规则的合理理由。
关键词 规则 规则意识 自由 常识
下载PDF
现代国家建构视域中的宪法实施 被引量:7
11
作者 魏健馨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8-105,共8页
在新的世界格局背景中,当代各个主权国家共同面对的是现代国家建构问题。现代国家的特质是共同的,但每个国家所面对与要解决的问题却各有各的不同。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正处于现代国家建构的过程之中,藉此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这... 在新的世界格局背景中,当代各个主权国家共同面对的是现代国家建构问题。现代国家的特质是共同的,但每个国家所面对与要解决的问题却各有各的不同。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正处于现代国家建构的过程之中,藉此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这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此,需要突破宪法学思维的局限,以现代国家理论为分析视角,破解在现代国家建构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在现代国家理论视域中,宪法实施对建构现代国家的作用是多维度的。宪法实施在强化国家认同、树立规则意识、通过普遍的公共参与模式塑造集体人格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宪法实施对建构现代国家的现实意义值得深入探讨和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实施 现代国家建构 国家认同 宪法共识 规则意识
原文传递
浅议中国公民规则意识 被引量:6
12
作者 但咏梅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30-33,45,共5页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公民"一词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代替了"人民"一词。中国每个社会成员内心怎么完成由"人民"转化为"公民",怎样使社会成员内化理解"公民"的内涵,然后外化为合格"公...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公民"一词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代替了"人民"一词。中国每个社会成员内心怎么完成由"人民"转化为"公民",怎样使社会成员内化理解"公民"的内涵,然后外化为合格"公民"的行为,那就需要树立全社会成员的公民规则意识。讨论"公民规则意识"的内涵、现阶段中国公民规则意识的现状、以及现阶段中国公民规则意识的成因、在当今现实下培养中国公民规则意识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公民 规则意识 法治社会
下载PDF
论法的形式正义与守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晓烁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45,共4页
法与正义有着紧密的联系,正义可以做不同的分类,其中形式正义是一种重要类型。我国选择了法治作为治理国家的方式,而法的形式正义是法治的首要标准和重要内容,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优先选择形式正义而牺牲实质正义。守法是法治实现的关键... 法与正义有着紧密的联系,正义可以做不同的分类,其中形式正义是一种重要类型。我国选择了法治作为治理国家的方式,而法的形式正义是法治的首要标准和重要内容,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优先选择形式正义而牺牲实质正义。守法是法治实现的关键环节,由于我国目前法治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首要的是尊重法的形式正义,承认法律规则的权威,积极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正义 实质正义 法治 守法
下载PDF
大学生规则意识的缺失及培育对策探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伟 李哲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4期94-99,共6页
大学生规则意识状况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当代大学生规则认知意识良好,规则遵守意识不强;利己规则意识较强,社会担当意识较弱;规则遵守方面他律较好,自律较差。以思修课为依托创新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法... 大学生规则意识状况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当代大学生规则认知意识良好,规则遵守意识不强;利己规则意识较强,社会担当意识较弱;规则遵守方面他律较好,自律较差。以思修课为依托创新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实践,完善校规校纪的制定与奖惩评价体系,发挥教师的道德榜样作用,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无缝衔接,积极营造守规矩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社会规则舆论的正面引导,是大学生规则意识培育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规则意识 培育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规则意识培育——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新视角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淑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1年第3期262-264,268,共4页
规则是高校正常运转和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管理法治化实现的重要元素。高校辅导员的规则意识直接影响到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实现。文章进一步厘清了规则及规则意识的定义和范围,提出从规则认知、规则观念、规则信仰3个层... 规则是高校正常运转和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管理法治化实现的重要元素。高校辅导员的规则意识直接影响到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实现。文章进一步厘清了规则及规则意识的定义和范围,提出从规则认知、规则观念、规则信仰3个层次入手提高辅导员的规则意识,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规则之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 规则意识 学生管理 法治化 高校辅导员
下载PDF
大学生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养成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沈少松 朱志伟 李润佳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46-147,共2页
十九大报告中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了再强调、再部署,大学生作为我国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全面提升其法治观念与规则意识,对于保证其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当前各种思想不断涌入到我国,给大学生思想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全... 十九大报告中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了再强调、再部署,大学生作为我国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全面提升其法治观念与规则意识,对于保证其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当前各种思想不断涌入到我国,给大学生思想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全面实现大学生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的培养显得更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法治观念 规则意识 养成
下载PDF
规则意识的社会政治依托——政治文明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洪秀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63-66,共4页
规则意识的缺失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也不单单是某一领域的具体问题。培育和提高规则意识,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起关键作用的是政治文明的程度。只有政治文明的提高、民主参与的扩大、社会平等的提升,才会为培育和提高规则意... 规则意识的缺失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也不单单是某一领域的具体问题。培育和提高规则意识,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起关键作用的是政治文明的程度。只有政治文明的提高、民主参与的扩大、社会平等的提升,才会为培育和提高规则意识提供坚实的基础和适宜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 规则意识 政治文明
下载PDF
农牧结合地带牧民的规则意识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18
作者 徐燕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67-73,156,共8页
边疆治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一环,而农牧结合地带是中国内部生态与文化的纽带,也是维系边疆安全发展的内在动力。农牧结合地带牧民的身份嬗变背后所匿伏的以“和”为基核的规则意识,既为个体平静通透地面对充满变数的生活... 边疆治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一环,而农牧结合地带是中国内部生态与文化的纽带,也是维系边疆安全发展的内在动力。农牧结合地带牧民的身份嬗变背后所匿伏的以“和”为基核的规则意识,既为个体平静通透地面对充满变数的生活提供着依据,又成为地域共同体建构与维系的重要黏合剂,促成“和合共生”局面的出现;同时使基层民众进行政治参与和主体性表达成为可能。农牧结合地带牧民的规则意识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层面的治理资源,能够为寻找边疆治理的增长空间提供启示和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治理 农牧结合地带 规则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论法治视野下的规则意识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恒波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60,共7页
法治是与人治相对应的一种国家治理方式,是人类迄今为止发明的最好的治理方式。世界各国都把法治形态作为国家治理的理想目标来建设,法治中国就是我国在新时期法治建设的新目标。然而法治中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法治的建构和有效运作... 法治是与人治相对应的一种国家治理方式,是人类迄今为止发明的最好的治理方式。世界各国都把法治形态作为国家治理的理想目标来建设,法治中国就是我国在新时期法治建设的新目标。然而法治中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法治的建构和有效运作所需的土壤和条件十分复杂,这些条件既包括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环境,也包含一定的文化因素,良好的规则意识对于法治在中国建构和有效运行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分析规则意识在法治建构和运作中的功能,梳理当下培养规则意识所面临的困境,尝试性地提出培育规则意识的主要路径和关键措施,对于推进法治建设是十分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意识 法治中国 路径 措施
下载PDF
从“文明”就医的公民意识检视《文明就医患者倡议(西安宣言)》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琬琳 黄慧娴 陈旻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11期1417-1422,共6页
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一部分,道德意识及规则意识也是公民意识中不可缺失的。从公民意识中的道德意识与规则意识两方面来检视《文明就医患者倡议(西安宣言)》的相关内涵,认为患者在就医情境下有特别需要强调的德行要求,这是一种内在道... 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一部分,道德意识及规则意识也是公民意识中不可缺失的。从公民意识中的道德意识与规则意识两方面来检视《文明就医患者倡议(西安宣言)》的相关内涵,认为患者在就医情境下有特别需要强调的德行要求,这是一种内在道德意识培养和自我要求。同时,作为规则意识,患者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应维护好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权益。只有医患相互信任,才能建立共抗疾病、共筑健康的医患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义务 道德意识 规则意识 文明就医 信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