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克伦特罗的电化学发光检测器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屈颖娟 郑行望 +1 位作者 章竹君 裴拥爱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6-68,共3页
基于2 [(叔丁氨基)甲基] 4 氨基 3,5 二氯苯甲醇酸盐(盐酸克伦特罗)对联吡啶钌(Ru(bpy)2+3)电化学发光信号有较强的增敏作用,建立了一种检测盐酸克伦特罗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结果表明,在0.1mol/L的Na2HPO4介质中,以循环伏安为电解方式,... 基于2 [(叔丁氨基)甲基] 4 氨基 3,5 二氯苯甲醇酸盐(盐酸克伦特罗)对联吡啶钌(Ru(bpy)2+3)电化学发光信号有较强的增敏作用,建立了一种检测盐酸克伦特罗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结果表明,在0.1mol/L的Na2HPO4介质中,以循环伏安为电解方式,联吡啶钌的浓度为1 0×10-6g/mL时,盐酸克伦特罗对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信号的增敏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该方法对盐酸克伦特罗的线性范围为6.0×10-7~9.0×10-6g/mL,检出限为7.3×10-8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 9%(n=7,c=1 0×10-6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联吡啶 ^ru(bpy)3^2+ 相对标准偏差 循环伏安 增敏作用 氨基 盐酸克伦特罗 RSD HPO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用分离检测水产品中的组胺和亚精胺 被引量:10
2
作者 安冬 李玉 +1 位作者 姜泽东 王力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6-142,共7页
基于生物胺类物质对三联吡啶钌([Ru(bpy)3^2+])的电化学发光性有显著的增敏作用,建立1种新型毛细管电泳一电化学发光联用分离检测生物胺的方法。以[Ru(bpy)3^2+]的电化学发光信号为基础,重点考察检测池条件。结果表明,最佳... 基于生物胺类物质对三联吡啶钌([Ru(bpy)3^2+])的电化学发光性有显著的增敏作用,建立1种新型毛细管电泳一电化学发光联用分离检测生物胺的方法。以[Ru(bpy)3^2+]的电化学发光信号为基础,重点考察检测池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是:检测电位1.15V,[Ru(bpy)3^2+],浓度5mmol/L(pH7.00),进样时间10S,进样电压13kV。运行缓冲液为pH7.00的50mmol/L磷酸盐缓冲液。在最优条件下,二盐酸组胺标准品在1~100μmol/L浓度范围内的电化学强度与组胺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一150.78c+44.54,相关系数r=0.9975(n=5),检出限(S/N=3)为0.496μmol/L;亚精胺标准品在1.5~7.5μmol/L浓度范围内电化学发光强度与亚精胺浓度呈良好的线性范围,线性方程,=6426.7c+4.72,相关系数r=0.9978(n=5),检出限(S/N=3)为0.6μmol/L。在最优条件下测定样品中的组胺和亚精胺,结果均未检测到组胺。青蛾中亚精胺峰高和迁移时间的RSD值分别为0.83%和1.58%,加标回收率115.14%~118.02%;花蛤中亚精胺峰高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分别为0.48%和1.67%,加标回收率108.82%~112.34%;海瓜子中亚精胺峰高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分别为2.03%和1.82%.加标回收率107-26%~11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发光 三联吡啶钌 组胺 亚精胺
原文传递
Ru(bpy)_3^(2+)固相电致化学发光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易长青 陈曦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4年第4期56-65,共10页
将可电化学再生的电致化学发光 (ECL)试剂固定于电极表面 ,由此获得ECL传感器 ,从而减少分析过程中试剂的消耗和简化实验装置。本文综述了联吡啶钌及其衍生物的固相ECL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并简要介绍了各种固定方法及其相关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研究进展 ECL 试剂 固定方法 综述 衍生物 再生 电致化学发光 ^ru(bpy)3^2+ 固相
下载PDF
壳聚糖/凹凸棒土固定联吡啶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发光行为 被引量:5
4
作者 仲慧 张莉莉 +3 位作者 徐继明 张维光 赵宜江 李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以壳聚糖/凹凸棒土用离子交换将联吡啶钌成功地固定于玻碳电极表面。研究了固定化钌联吡啶的电化学以及电化学发光性质。电化学研究表明,被固定的联吡啶钌保持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壳聚糖/凹凸棒土固定Ru(bpy)32+的循环伏安曲线在1187 mV和... 以壳聚糖/凹凸棒土用离子交换将联吡啶钌成功地固定于玻碳电极表面。研究了固定化钌联吡啶的电化学以及电化学发光性质。电化学研究表明,被固定的联吡啶钌保持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壳聚糖/凹凸棒土固定Ru(bpy)32+的循环伏安曲线在1187 mV和1043 mV出现一对氧化还原峰。研究了固定化联吡啶钌的电化学发光行为,此修饰电极对草酸电化学发光响应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联吡啶钌 壳聚糖 修饰电极 凹凸棒土
下载PDF
三(2,2'-联吡啶)钌(Ⅱ)在磷酸锆层状物中的组装及光物理性质 被引量:5
5
作者 彭艳丽 石士考 叶建平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37-942,共6页
合成了两种层间距极其相近的层状材料Zr(HPO4)2·6H2O(水合α-ZrP)和丁胺-磷酸锆的复合物(α-ZrP·BA),将发光配合物Ru(bpy)32+组装到层状物中使层间距从1.04nm增大到1.52nm.Ru(bpy)32+与层状物相互作用后最大吸收峰均从452nm(... 合成了两种层间距极其相近的层状材料Zr(HPO4)2·6H2O(水合α-ZrP)和丁胺-磷酸锆的复合物(α-ZrP·BA),将发光配合物Ru(bpy)32+组装到层状物中使层间距从1.04nm增大到1.52nm.Ru(bpy)32+与层状物相互作用后最大吸收峰均从452nm(水溶液)红移到了462nm.在水合α-ZrP中,最大发射峰位从610nm蓝移到604nm并且荧光强度是水溶液中的两倍多,连续测定4h以后,Ru(bpy)32+的荧光强度仅仅下降了4%;而与α-ZrP·BA相互作用后发射峰位从610nm移动到了595nm,但荧光强度只是稍有增大,4h内强度下降了大约29%;组装到水合α-ZrP中以后,Ru(bpy)32+的激发态寿命从415ns(水溶液)增大到787ns(~95%),在α-ZrP·BA中只增大到了747ns(~89%).这些结果表明层状物水合α-ZrP能够为Ru(bpy)32+光物理性能的改善提供更加优良的微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py)3^2+ 磷酸锆 组装:发光
下载PDF
硅溶胶-纳米金修饰金电极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苦参碱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罗应 李利军 +3 位作者 邓春燕 程昊 孙科 李彦青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8,共5页
基于苦参碱对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的增敏作用,利用溶胶-凝胶固定化稳定的优点和纳米金对苦参碱的电催化作用,建立了硅溶胶-纳米金修饰金电极电化学发光检测苦参碱的新方法,考察了苦参碱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及其发光行为。结果表明,此... 基于苦参碱对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的增敏作用,利用溶胶-凝胶固定化稳定的优点和纳米金对苦参碱的电催化作用,建立了硅溶胶-纳米金修饰金电极电化学发光检测苦参碱的新方法,考察了苦参碱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及其发光行为。结果表明,此修饰电极表现出很好的电化学活性和电化学发光(ECL)响应,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苦参碱浓度在1.5×10-7~1.5×10-4mol/L范围内与相对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r2=0.998 4),检出限(S/N=3)为7.3×10-9mol/L。连续平行测定1.5×10-5mol/L的苦参碱溶液8次,发光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4%。样品回收实验得到苦参碱的加标回收率为98%~102%,RSD(n=5)为1.8%。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样品处理简单快速,用于苦参碱栓中苦参碱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联吡啶钌 硅溶胶 纳米金 苦参碱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用检测鱼露中苯乙胺 被引量:5
7
作者 钱勇强 沈俊炳 +1 位作者 安冬 王力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5-170,共6页
基于苯乙胺与三联吡啶钌在铂电极表面上发生氧化反应,增强Ru(bpy)32+的ECL强度,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用应用于检测鱼露中苯乙胺的含量,分析影响苯乙胺发光强度的实验条件并进行优化。检测鱼露中苯乙胺含量的最优条件是:检测电位1.2... 基于苯乙胺与三联吡啶钌在铂电极表面上发生氧化反应,增强Ru(bpy)32+的ECL强度,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用应用于检测鱼露中苯乙胺的含量,分析影响苯乙胺发光强度的实验条件并进行优化。检测鱼露中苯乙胺含量的最优条件是:检测电位1.20V,光电倍增管高压800V,Ru(bpy)32+浓度5mmol/L(pH7.0),进样时间8s,进样高压12kV,运行缓冲液为pH7.005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在优化条件下,1~40μg/mL质量浓度的苯乙胺与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I=1.73c+9.71,相关系数r=0.9981,检出限(S/N=3)为0.06μg/mL。采用该方法测定鱼露中的苯乙胺,迁移时间和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08%和1.40%,加标回收率102.19%~108.08%。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分析速度快,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致化学发光 三联吡啶钌 苯乙胺
原文传递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用检测金线鱼中的组氨酸 被引量:5
8
作者 董乐 翁凌 +3 位作者 钱勇强 安冬 平婷婷 王力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8-255,共8页
为建立1种快速检测水产品中组氨酸含量的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CE)分离-三联吡啶钌[Ru(bpy)32+]电化学发光(ECL)检测联用,研究电位、进样量、毛细管电泳高压、缓冲液pH等条件对信号强度、迁移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检测的最佳条件是:检... 为建立1种快速检测水产品中组氨酸含量的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CE)分离-三联吡啶钌[Ru(bpy)32+]电化学发光(ECL)检测联用,研究电位、进样量、毛细管电泳高压、缓冲液pH等条件对信号强度、迁移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检测的最佳条件是:检测电位1.05 V,Ru(bpy)32+浓度5mmol/L(溶于pH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进样时间12 s,进样高压10 kV,运行高压14 kV;运行缓冲溶液pH 8.0。在此条件下对组氨酸标准品进行快速检测,得到其线性方程为I=0.9082c-48.72,相关系数r=0.9985(n=5),检出限(S/N=3)为0.668μmol/L。采用该方法测定金线鱼样品中的组氨酸,得到峰高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分别为0.25%和0.06%,加标回收率为92.81%和104.39%。该方法可应用于金线鱼中组氨酸含量的测定,具有高效、高灵敏度、样品消耗少及操作成本低的优点,为此方法应用于其他水产品中氨基酸的检测提供了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致化学发光 三联吡啶钌 组氨酸
原文传递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分离检测鱿鱼丝中的组胺 被引量:4
9
作者 钱勇强 沈俊炳 王力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1-197,共7页
建立一种以三联吡啶钌为电化学发光体系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分离检测鱿鱼丝中的组胺。重点考察检测池中条件(检测电位,吡啶钌浓度和检测池中缓冲溶液pH值)、进样参数(进样高压和进样时间)及分离参数(分离高压... 建立一种以三联吡啶钌为电化学发光体系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分离检测鱿鱼丝中的组胺。重点考察检测池中条件(检测电位,吡啶钌浓度和检测池中缓冲溶液pH值)、进样参数(进样高压和进样时间)及分离参数(分离高压,运行缓冲溶液pH值和浓度)等因素对组胺分离及发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检测电位1.15V,Ru(bpy)3^(2+)浓度5mmol/L(pH7.0),进样时间8s,进样高压10kV,运行高压18kV,运行缓冲溶液pH3.40,5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条件下,体系的电化学发光强度与二盐酸组胺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I=1.42c+30.83,相关系数r=0.9981(n=6),检出限(S/N=3)0.468μmol/L。采用该方法测定鱿鱼丝中的组胺,其峰高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分别为0.43%和0.29%,加标回收率100.32%~106.55%。该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适用于水产品及其制品中组胺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致化学发光 三联吡啶钌 组胺
原文传递
联吡啶钌体系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曲马多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利军 陈昌东 +1 位作者 程昊 蔡卓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87-590,611,共5页
盐酸曲马多是含苯环结构的叔胺类化合物,对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本文采用循环伏安(CV)和电致化学发光(ECL)法,研究了该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化学发光行为,首次将铅笔芯作为电极用于电致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一种... 盐酸曲马多是含苯环结构的叔胺类化合物,对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本文采用循环伏安(CV)和电致化学发光(ECL)法,研究了该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化学发光行为,首次将铅笔芯作为电极用于电致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一种测定盐酸曲马多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在0.1 mol/L的PBS(pH 8.50)缓冲溶液中,扫描速度为100mV/s时,该ECL的峰高与盐酸曲马多在3.0×10-4~5.0×10-8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 4,n=14),其线性回归方程为I(counts)=33.802×106c+131.57,方法检出限为1.5×10-8mol/L(S/N=3)。连续测定2.0×10-5mol/L的盐酸曲马多溶液10次,发光强度值的RSD为1.80%。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率试验,回收率为92.5%~101.4%。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样品处理简单快速,用于盐酸曲马多片剂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化学发光 联吡啶钌 铅笔芯电极 盐酸曲马多
下载PDF
基于量子点的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左氧氟沙星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永博 孙二军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94-1198,共5页
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制备了水溶性核壳结构CdSe@ZnSe,并利用层层组装的方法制备了CdSe@ZnSe/PVP/Ru(bpy)^2+3/GCE新型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研究了其电化学发光性质,考察了聚合物膜种类、缓冲溶液pH、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膜的修饰量和共反... 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制备了水溶性核壳结构CdSe@ZnSe,并利用层层组装的方法制备了CdSe@ZnSe/PVP/Ru(bpy)^2+3/GCE新型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研究了其电化学发光性质,考察了聚合物膜种类、缓冲溶液pH、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膜的修饰量和共反应剂三正丙胺(TprA)的浓度等实验条件对测定左氧氟沙星电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有TprA的磷酸缓冲溶液(pH 11)中,CdSe@ZnSe对此传感体系有很强的增敏作用,同时左氧氟沙星对发光强度有明显的猝灭作用,由此建立了一种检测左氧氟沙星含量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在1.2×10^-7~5.0×10^-5 mol/L范围内与电化学发光强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5.2×10^-8 mol/L,并成功用于实际药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e@ZnSe量子点 ru(bpy)2+3 电化学发光 左氧氟沙星
原文传递
穿孔电极对电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闫贵虹 邢达 谭石慈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3-495,共3页
The relation of the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 intensity with the shape of perforated and imperforated platinum electrod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ICCD(Intensified charge coupled device) was used to get the images o... The relation of the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 intensity with the shape of perforated and imperforated platinum electrod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ICCD(Intensified charge coupled device) was used to get the images of ECL of Ru(bpy) 3 Cl 2 ·6H 2 O and tripropylamine(TPA) on the electrod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L was concentrated on the edge of the electrode. For the perforated platinum electrode, the ECL intensity was found to be dependent both on the electrode edge and the edge of the holes on the disk electrode. The ECL intensity of Ru(bpy) 3 Cl 2 ·6H 2 O measured on the four hole disk electrode was double higher than that measured on the simple disk electrode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increased approximately by 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 from 1 fmol/L to 1 a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电极 ^ru(bpy)3^2+
下载PDF
联吡啶钌体系电致化学发光测定盐酸苯海索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彦青 高文燕 +2 位作者 李利军 程昊 蓝苏梅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7期87-91,共5页
首次建立了以金电极为工作电极电致化学发光测定盐酸苯海索的方法,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致化学发光法研究了盐酸苯海索-Ru(bpy)32+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化学发光行为。结果表明,在pH值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扫描速率为0.10 V.s-1时,电致... 首次建立了以金电极为工作电极电致化学发光测定盐酸苯海索的方法,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致化学发光法研究了盐酸苯海索-Ru(bpy)32+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化学发光行为。结果表明,在pH值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扫描速率为0.10 V.s-1时,电致化学发光(ECL)强度值与盐酸苯海索浓度在2.00×10-7~1.00×10-4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I(Counts)=300.00×105c-120.71,方法检出限为1.00×10-8mol.L-1(s/n=3)。不同时段测定5.9184×10-5mol.L-1的盐酸苯海索片溶液4次,所测样品含量值的RSD为1.55%。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率实验,回收率为97.50%~104.00%。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样品处理简单快速,用于盐酸苯海索片的测定,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电极 电致化学发光 盐酸苯海索 ru(bpy)32+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食品中泰乐菌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向丽 谭贵良 +1 位作者 刘垚 江迎鸿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34-237,共4页
基于泰乐菌素能增强联吡啶钌[Ru(bpy)32+]电化学发光信号的现象,结合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建立了动物组织和蜂蜜中泰乐菌素测定的新方法。分别对检测和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泰乐菌素在浓度为0.05~10.00μg/mL范围内... 基于泰乐菌素能增强联吡啶钌[Ru(bpy)32+]电化学发光信号的现象,结合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建立了动物组织和蜂蜜中泰乐菌素测定的新方法。分别对检测和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泰乐菌素在浓度为0.05~10.0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2μg/mL,用于实际样品中泰乐菌素的测定,回收率为80.0%~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发光 ru(bpy)32+ 泰乐菌素
下载PDF
Tris(2,2'-bipyridyl)ruthenium(Ⅱ)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 enhanced by rutin on platinum electrode
15
作者 Da Xu Zhong Lan Gao Na Li Ke An L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61-564,共4页
Ru(bpy)3^2+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 was applied to determination of rutin. ECL intensity of Ru(bpy)3^2+ could be enhanced in the presence of rufin in basic solution on platinum electrode. At pH 9.9, lig... Ru(bpy)3^2+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 was applied to determination of rutin. ECL intensity of Ru(bpy)3^2+ could be enhanced in the presence of rufin in basic solution on platinum electrode. At pH 9.9, light emission intensity was found to be linear with rutin in the range of 1-50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py3^2+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ruTIN Platinum electrode
下载PDF
硫量子点/Ru(bpy)32+电致化学发光法检测肌氨酸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天涯 罗祥瑞 +3 位作者 吴芳辉 程源晟 张奎 朱海威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227-231,共5页
采用硝酸长时间氧化升华硫的方法制备粒径约为4 nm且具有较强荧光性能的硫量子点(S QDs),将其与Ru(bpy)^2+3耦合为发光试剂,研究其对肌氨酸的电致化学发光响应行为。结果表明,与采用Ru(bpy)^2+3或S QDs作发光试剂相比,相同浓度的肌氨酸... 采用硝酸长时间氧化升华硫的方法制备粒径约为4 nm且具有较强荧光性能的硫量子点(S QDs),将其与Ru(bpy)^2+3耦合为发光试剂,研究其对肌氨酸的电致化学发光响应行为。结果表明,与采用Ru(bpy)^2+3或S QDs作发光试剂相比,相同浓度的肌氨酸对S QDs/Ru(bpy)^2+3体系的信号增敏作用最强。由此建立测定肌氨酸的新方法,在pH=8.0的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电致化学发光强度差值与肌氨酸浓度在1.0×10-7~8.0×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8 mol/L;对8.0×10^-5 mol/L肌氨酸平行测定10次,相对标准偏差为3.04%,表明该方法的再现性和稳定性较好。最后采用该方法测定稀释后尿液中的肌氨酸浓度,加标回收效果满意,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样品中肌氨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量子点 ^ru(bpy)^2+3 电致化学发光 肌氨酸 测定
下载PDF
玻碳电极上Ru(bpy)_3^(2+)的吸附及其电致化学发光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丽 陶颖 陈曦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0-324,共5页
通过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电致化学发光方法,研究了Ru(bpy)32+在玻碳电极上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2Ru(bpy)3+的浓度和与玻碳材料接触的时间,直接影响了Ru(bpy)32+在玻碳上的吸附.还考察了吸附的Ru(bpy)32+在玻碳电极上被氧化后脱附的情况.
关键词 电致化学发光 联吡啶钌 玻碳电极 吸附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Amino Acids by Ru(bpy)_3^(2+) Cathodic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with High Sensitivity 被引量:1
18
作者 ZHOU Xiao-guang YUAN Bai-qing +3 位作者 ZHANG Lei LIU Yang HAN Dong-xue YOU Tian-ya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76-379,共4页
The unique cathodic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 emission of Ru(bpy)3^2+(bpy=2,2′-bipyridine) was observed via Nation film at Au electrode[Au/Nafion/Ru(bpy)3^2+] at about 0.20 V(vs. Ag/AgCl) and applied ... The unique cathodic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 emission of Ru(bpy)3^2+(bpy=2,2′-bipyridine) was observed via Nation film at Au electrode[Au/Nafion/Ru(bpy)3^2+] at about 0.20 V(vs. Ag/AgCl) and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several amino acids without prior derivatization with high sensitivity. The cathodic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 exhibits the detection limits and linear ranges of several amino acids comparable to or better than those of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conventional ECL detection method(at 1.10-1.20 V vs. Ag/AgCl) based on precolumn derivatizat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athodic ECL is promising for the detection of amino acids in bio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hodic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rubpy3^2+ NATION Au electrode
下载PDF
基于Ru(bpy)_3^(2+)ECL的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19
作者 王君 李芬 +1 位作者 韩鹤友 徐国财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3年第6期45-47,共3页
对Ru(bpy)32+ECL的机理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对基于Ru(bpy)32+ECL的酶传感器、免疫传感器和DNA探针的检测原理及应用作了综述。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电致化学发光 ^ru(bpy)3^2+ 原理 酶传感器 免疫传感器 DNA探针
下载PDF
基于MCM-41负载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永红 何晓晓 +3 位作者 王柯敏 苏婧 陈智峰 晏根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62-1166,共5页
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将联吡啶钌[Ru(bpy)23+]负载到巯基化MCM-41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上,通过金-巯键修饰法将负载后的MCM-41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发展了一种基于MCM-41负载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并研究了其电化学及电致化学发光行为... 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将联吡啶钌[Ru(bpy)23+]负载到巯基化MCM-41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上,通过金-巯键修饰法将负载后的MCM-41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发展了一种基于MCM-41负载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并研究了其电化学及电致化学发光行为.基于三聚氰胺与增敏剂三正丙胺氨基结构的相似性,将负载Ru(bpy)23+的MCM-41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三聚氰胺的检测,获得了良好的检测效果,为检测三聚氰胺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同时,该研究为Ru(bpy)23+在电极表面的固定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电致化学发光 联吡啶钌 三聚氰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