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白玉凤尾蕨孢子繁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1
- 1
-
-
作者
徐艳
石雷
刘燕
李东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
出处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58-662,共5页
-
基金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项目(2004DKA30430)
中国科学院农办项目(NK十五-C-13)
-
文摘
研究了白玉凤尾蕨(Pteris cretica'Albo-lineata')孢子的无菌培养和常规繁殖方法.结果表明: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配子体发育为水蕨型.1/2 MS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可达82.3%;低于2%的蔗糖浓度较适于孢子的萌发;MS培养基中配子体成苗率最高,可达53.4%;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达80%以上.草炭土+河沙(体积比1∶ 1)是播种孢子的理想基质,配子体成苗率达89.2%;当幼孢子体苗的第1片子叶长至1~2 cm长时分苗,移栽到草炭土+蛭石+素砂+有机肥(体积比4∶ 2∶ 2∶ 1)的栽培基质上,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98.1%.幼孢子体苗长至10 cm左右时已经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
关键词
凤尾蕨
孢子
无菌培养
常规繁殖
-
Keywords
Pteris cretica
Spore
routine propagation
Sterile culture
-
分类号
S682.35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鸟巢蕨孢子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8
- 2
-
-
作者
张善信
范俊强
郑贵朝
陈春满
-
机构
东莞市生物技术研究所
-
出处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2年第4期48-50,共3页
-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粤科计字[2008]144号)资助
-
文摘
研究了鸟巢蕨孢子无菌播种和常规播种两种繁殖方法。结果表明,鸟巢蕨无菌播种中孢子萌发率最高可达66.7%,原叶体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不能诱导出孢子体,而需经过振荡培养后才能诱导出孢子体;常规播种法更容易诱导出孢子体,每盆播0.02 g孢子时,每克孢子可产生孢子体4 000株以上,比无菌播种操作简便,成本低。因此,孢子常规播种法更适合于鸟巢蕨规模化生产。
-
关键词
鸟巢蕨
孢子
无菌播种
常规播种
-
Keywords
Asplenium nidus
spore
sterile cultm'e
routine propagation
-
分类号
Q945.51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乌蕨孢子繁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国珍
李策宏
谷海燕
余道平
-
机构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
-
出处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0年第12期1062-1064,F0002,共4页
-
基金
四川省财政厅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峨眉山野生观赏蕨类的开发利用"
四川省科技条件平台项目--四川省植物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共同资助
-
文摘
研究了乌蕨(Stenoloma chusanum(L.)Ching)孢子无菌繁殖和常规繁殖方法。结果表明,乌蕨孢子在1/4MS培养基培养时的萌发率最高,达85.3%;在1/2MS培养基中的配子体成苗率最高,达85.9%;1/2MS培养基是培养优质孢子体苗的最佳培养基;河沙与草炭土体积比为1∶1的混合基质是播种孢子的理想基质,孢子萌发率和配子体成苗率分别达到82.6%和73.4%;无菌繁殖和常规繁殖所得的幼孢子体苗移栽成活率均达90%以上。
-
关键词
乌蕨
孢子
无菌培养
常规繁殖
-
Keywords
Stenoloma chusanum(L.)Ching
spore
sterile culture
routine propagation
-
分类号
S968.42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