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报告细胞系筛选抗病毒药物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晓霞 宋维芳 +4 位作者 王官清 卢珍玲 黄建坤 王合 井上直树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45-750,共6页
目的应用构建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报告细胞系MVgG建立一种筛选抗VZV药物的新方法。方法将VZV疫苗株(vOka)的无细胞病毒液(CFV)直接感染MV9G细胞2h后移除(CFV直接感染法),或将感染vOka株的Mewo细胞(含带细胞病毒,CAV)... 目的应用构建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报告细胞系MVgG建立一种筛选抗VZV药物的新方法。方法将VZV疫苗株(vOka)的无细胞病毒液(CFV)直接感染MV9G细胞2h后移除(CFV直接感染法),或将感染vOka株的Mewo细胞(含带细胞病毒,CAV)与MV9G细胞共培养48h(CAV共培养法),以激发MV9G细胞表达报告基因萤火虫荧光素酶。在培养基中加入肝素、磷酸甘露糖(M-6-P)、阿昔洛韦(ACV)、白藜芦醇、roscovitine等抗病毒药物,通过比较加药前后MV9G细胞荧光素酶活性变化来分析药物对VzV的作用。结果抗病毒药物各浓度组不同程度地抑制CFV直接感染和/或CAV共培养激发的MV9G细胞荧光素酶活性,荧光素酶活性的降低与平行对照组中病毒蚀斑数的降低一致。抗病毒药物中肝素、M-6-P和roscovitine2.5μmol/L组抑制CFV激发荧光素酶的作用强于抑制CAV激发荧光素酶的作用,而ACV和白藜芦醇抑制CAV激发荧光素酶的作用强于抑制CFV激发荧光素酶的作用。ACV抗药株Kanno和rOkaYSR的CAV与MVgG细胞共培养均激发其强表达荧光素酶,但ACV抑制抗药株激发荧光素酶50%时浓度(IC50)显著高于抑制敏感株pOka和CaGu的IC50。结论CFV直接感染法和CAV共培养法分别有助于筛选针对VZV感染早期和后期的药物,利用MV9G细胞建立的报告细胞法可为抗VzV药物筛选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一种简便、快速、敏感和高通量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报告细胞系 磷酸甘露糖 白黎芦醇 roscovitin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