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漕运行程中重大问题:漕限、江程、土宜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7-124,共8页
漕运行程是整个漕事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朝廷着力最大、耗时最长、费资最多的环节,而清代漕运行程中的漕限、水程、土宜诸问题集中地反映清代漕运中的重大问题,即秩序、成本以及漕运与社会的交涉。清廷对于漕运各个环节的期限都... 漕运行程是整个漕事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朝廷着力最大、耗时最长、费资最多的环节,而清代漕运行程中的漕限、水程、土宜诸问题集中地反映清代漕运中的重大问题,即秩序、成本以及漕运与社会的交涉。清廷对于漕运各个环节的期限都做了十分具体的规定,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规制,漕限不仅维持漕船的有序行进与漕粮抵京,更重要的是保证每年周而复始的漕运秩序,秩序之于王朝的意义在漕运事务中体现无遗;清代漕运无论是江程抑或河程,"险隘处所"在在皆有,由此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漕运的高成本,集权政治具有强大的资源调配效能,但是其所造成的社会性消耗也是巨大的;而漕船附载"土宜"意在解决漕运人员的生计问题,但客观上引发了漕运人员沿途的商业贸易活动,并将漕运活动推入长江中下游尤其是运河一线的商业链条中,成为沟通南北物质交流的重要渠道。在社会变迁中,国家事务必然与社会发生深度的交涉与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漕运 漕运行程 漕限 江程 土宜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non-point source nitrogen loss in an agricultural catchment 被引量:1
2
作者 Jian-feng Xu Wei Yin +2 位作者 Lei Ai Xiao-kang Xin Zhi-hua Shi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25-133,共9页
Non-point source nitrogen loss poses a risk to sustainable aquatic ecosystems. However, non-point sources, as well as impaired river segments with high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are difficult to monitor and regulate be... Non-point source nitrogen loss poses a risk to sustainable aquatic ecosystems. However, non-point sources, as well as impaired river segments with high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are difficult to monitor and regulate because of their diffusive nature, budget constraints, and resource deficiencies. For the purpose of catchment management, the Bayesian maximum entropy approach and spatial regression models have been used to explore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non-point source nitrogen loss. In this study, a total of 18 sampling sites were selected along the river network in the Hujiashan Catchment. Over the time period of 2008e2012,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116 times at each site and analyzed for non-point source nitrogen loss. The morphometric variables and soil drainage of different land cover types were studied and considered potential factors affecting nitrogen los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approach using the Euclidean distance, the Bayesian maximum entropy approach using the river distance led to an appreciable 10.1% reduction in the estimation error, and more than 53.3% and 44.7% of the river network in the dry and wet seasons, respectively, had a probability of non-point source nitrogen impairment. The proportion of the impaired river segments exhibited an overall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study catchment from 2008 to 2012, and the reduction in the wet seasons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dry seasons. High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were primarily found in the downstream reaches and river segments close to the residential lands. Croplands and residential lands were the dominant factors affecting non-point source nitrogen loss, and explained up to 70.7%of total nitrogen in the dry seasons and 54.7% in the wet seasons.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location of impaired river segments and the dominant factors affecting total nitrogen concentration would have considerable importance for catchment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point source NITROGEN BAYESIAN MAXIMUM ENTROPY river distance Spatial regression SPATIOTEMPORAL pattern
下载PDF
地理探测器在史前聚落人地关系研究中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36
3
作者 毕硕本 计晗 +2 位作者 陈昌春 杨鸿儒 沈香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遗址—河流距离是史前聚落遗址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河南省卢氏县为例,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采用基于PD,H值计算的连续性地理数据最优离散法,获取遗址—河流相关性定量数值,讨论和总结模型中等间距(EI)、百分位(QV)、自然断点(... 遗址—河流距离是史前聚落遗址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河南省卢氏县为例,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采用基于PD,H值计算的连续性地理数据最优离散法,获取遗址—河流相关性定量数值,讨论和总结模型中等间距(EI)、百分位(QV)、自然断点(NB)、几何间隔(GI)4种分类方法,分别在裴李岗时期、仰韶前期、仰韶后期、龙山时期所表现的性能及适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揭示聚落的结构、发展规律、分布和范围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4个文化时期分别采用NB、QV、NB、GI及其分类数分别为8,8,8,6时,为离水距离因子的最优离散。该因子对遗址密度分布的决定力分别为39.5%、70.8%、73.0%和59.8%;2洪水切割作用导致河岸两旁的阶地逐渐崩塌,阶地的面积越来越小,古人类为了赢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将遗址沿河散开呈条带装分布。当阶地面积小到一定程度,聚落沿河流长度扩展的成本过高,便开始向远离河流部分扩张,因此离河距离因子呈先升后降;3从Q值提升强度看,NB/EI】GI】QV;从提升效率看,EI/GI】NB】QV;从决定力大小来看,GI】QV/NB】EI;4聚落结构由裴李岗时期的简单、稀疏和松散不断发展,分别在仰韶前、后期和龙山时期出现两极化、三段式,聚落发展影响因素由人口数量增长变为社会内部结构变化,聚落的分布和古人类活动范围距河流约正常人步行1~2.5 h的距离,且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聚落 遗址—河流距离 人地关系 地理探测器
原文传递
徐州地铁1号线临河车站基坑的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杰 张礼仁 张绍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13-117,共5页
以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工程背景,针对学院东路站深基坑临河产生的偏压荷载对支护结构变形的作用,采用有限元Madis软件,对其分步开挖进行了数值模拟,侧重分析了对称荷载和偏压荷载下的基坑变形差异,并探讨了临河距离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以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工程背景,针对学院东路站深基坑临河产生的偏压荷载对支护结构变形的作用,采用有限元Madis软件,对其分步开挖进行了数值模拟,侧重分析了对称荷载和偏压荷载下的基坑变形差异,并探讨了临河距离对基坑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临河引起的偏压荷载不仅会引起基坑最大水平位移的增加,同时存在着向临河侧整体倾覆的趋势,威胁基坑安全,但临河引起的偏压荷载效应仅在基坑开挖深度较大时方能体现。临河越近,基坑两侧水平位移差值随基坑临河距离呈指数变化关系,临河越远(1H),基坑两侧水平位移差值随基坑临河距离变化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as软件 基坑 临河距离 变形
下载PDF
临河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舒进 丁春林 张思源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57-62,共6页
针对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及规划2号线中的某车站深基坑,基于有限元Plaxis分析软件,采用硬化土模型,对其进行了分步开挖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临河距离下深基坑开挖对围护结构和地表变形影响规律,并探讨了临河距离对深基坑两侧非对称变形... 针对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及规划2号线中的某车站深基坑,基于有限元Plaxis分析软件,采用硬化土模型,对其进行了分步开挖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临河距离下深基坑开挖对围护结构和地表变形影响规律,并探讨了临河距离对深基坑两侧非对称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深基坑临河距离较小时,临河侧地表出现较大隆起变形,另一侧为沉降变形,临河侧地下连续墙侧向变形明显小于背河侧连续墙变形;当临河距离大于1.5倍的深基坑深度时,深基坑两侧的非对称变形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临河距离 数值模拟 地下连续墙 地表 变形
下载PDF
平水期和丰水期殷村港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晓英 罗兴章 +1 位作者 郑正 方淑波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051-3056,共6页
殷村港是太湖的重要入湖河流之一.本研究在2010年4月(平水期)和6月(丰水期)对其从上游滆湖到下游太湖入口进行了2次全程高密度水质监测,并以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TN)为例,采用基于河流水系距离的地统计方法分析殷村港沿程污染物浓度... 殷村港是太湖的重要入湖河流之一.本研究在2010年4月(平水期)和6月(丰水期)对其从上游滆湖到下游太湖入口进行了2次全程高密度水质监测,并以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TN)为例,采用基于河流水系距离的地统计方法分析殷村港沿程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COD和TN在平水期和丰水期呈现显著的时空差异.6月COD浓度显著低于4月,TN浓度变化截然相反.②2次监测期间,COD入河负荷较为稳定.4月和6月的COD浓度半变异函数皆呈指数型空间相关结构.该时期COD浓度变化主要受水文环境影响.③2次监测期间,源于农业的氮素负荷显著增加.大量无序的个体农户施肥行为使得6月TN浓度无显著空间相关性.6月TN浓度变化受农业施肥和水文环境的双重影响.鉴于太湖流域水情复杂,污染严重,地统计方法是研究该区域河流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和预测污染物浓度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COD TN 半变异函数 太湖 空间相关 河流水系距离
原文传递
神府─东胜矿区河势变化分析
7
作者 王占礼 张汉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4年第4期72-78,共7页
本文对考察区河道自然特征,河道横向、纵向变化及河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河道整治建议。
关键词 考察区 河势 河槽 主河道 摆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