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胞外酶对施氮的响应 被引量:23
1
作者 魏亮 汤珍珠 +4 位作者 祝贞科 蔡观 葛体达 王久荣 吴金水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489-3496,共8页
与稻田土壤碳氮循环(矿化、转化等)密切相关的酶活性可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为明确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胞外酶对施氮的响应,采用根际袋法区分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利用96微孔酶标板荧光分析法,测定其碳氮过程关键... 与稻田土壤碳氮循环(矿化、转化等)密切相关的酶活性可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为明确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胞外酶对施氮的响应,采用根际袋法区分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利用96微孔酶标板荧光分析法,测定其碳氮过程关键酶β-1,4-葡萄糖苷酶(BG)和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探讨根际效应、施氮和生育期对土壤酶活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施氮使拔节期土壤BG酶活性相对于不施氮处理降低了7.4~13.5 nmol·(g·h)^(-1),而使成熟期BG酶活性增大了7.0~31.4 nmol·(g·h)^(-1),同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BG酶活性也随水稻的生育期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使水稻成熟期非根际土壤NAG酶活性增加了1.1倍,根际土壤降低了0.3倍.施氮和生育期显著影响土壤BG酶活性,而水稻生育期、施氮和根际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均对NAG酶活性有极显著影响.RDA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主要影响水稻根际土壤胞外酶活性;而非根际土壤中酶活性的变化主要受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和铵态氮(NH_4^+-N)的影响.土壤酶活性与多种因素存在复杂关系,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生理特征、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特征,分析N添加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水稻生育期 根际土壤 施氮 胞外酶活性
原文传递
湖北省气温及水稻生育期内有效积温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冯明 王中柱 王保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99-605,共7页
使用每 10年为 1个年代段 ,对湖北省气温和有效积温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80年代以来 ,湖北省气候变化的特点是冬季变暖夏季变凉。水稻生育期间有效积温变化是山区以减少为主 ,平原地区以增加为主。 1980年以后水稻生育期内有效积温... 使用每 10年为 1个年代段 ,对湖北省气温和有效积温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80年代以来 ,湖北省气候变化的特点是冬季变暖夏季变凉。水稻生育期间有效积温变化是山区以减少为主 ,平原地区以增加为主。 1980年以后水稻生育期内有效积温的年际波动比 1980年以前大 ,在气候偏冷年份将导致有效积温严重不足 ,水稻生育期延长 ;在气候偏暖年份 ,则出现生育期缩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水稻生育期 有效积温 时空变化 分析
下载PDF
2种生态条件下水稻生育期和产量构成差异对比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50-1454,共5页
以10种不同类型水稻为材料,对比了西昌和雅安两种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生育期和产量构成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10个水稻品种在西昌的全生育期天数均大于雅安,播种期-最高分蘖期、齐穗期-成熟期所需时间的延长是水稻在西昌种植全生育期天数... 以10种不同类型水稻为材料,对比了西昌和雅安两种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生育期和产量构成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10个水稻品种在西昌的全生育期天数均大于雅安,播种期-最高分蘖期、齐穗期-成熟期所需时间的延长是水稻在西昌种植全生育期天数大于雅安的主要原因;在水稻品种选择合适的前提下,西昌获得高产的潜力大于雅安,西昌水稻产量和有效穗显著高于雅安,雅安水稻穗着粒和千粒重明显高于西昌,水稻结实率在两个生态点差异不大;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西昌因分蘖期长,有效穗多,但穗着数较少,穗粒数和粒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应在保证足够穗数基础上主攻粒重和穗粒数;雅安则相反,有效穗数不足是影响产量提高的最大因素,有效穗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生产上应主攻穗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态条件 生育期 产量
下载PDF
CO2倍增对稻田土壤碳氮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奕霏 肖谋良 +5 位作者 袁红朝 祝贞科 王久荣 李科林 葛体达 吴金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474-3480,共7页
为了探究CO_2倍增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选择亚热带区多年种植水稻的典型红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水稻生育期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其土壤碳氮转化关键酶活性:β-葡糖苷酶(β-Glu)、木聚糖酶(Xyl)和几丁质酶(N-Ac)进行了研... 为了探究CO_2倍增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选择亚热带区多年种植水稻的典型红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水稻生育期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其土壤碳氮转化关键酶活性:β-葡糖苷酶(β-Glu)、木聚糖酶(Xyl)和几丁质酶(N-A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CO_2浓度(400×10^(-6)),CO_2倍增(800×10^(-6))促进了水稻生物量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且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受水稻生育期显著影响(P<0.05),在水稻孕穗期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达到最大值.总体上,CO_2倍增促进了土壤中β-Glu酶、Xyl酶、N-Ac酶的活性,且三种酶的活性随水稻生育期变化的趋势一致,先递增(在孕穗期的酶活性最大),随后在成熟期下降.在相同生育期和CO_2浓度下酶活性大小为:β-Glu>N-Ac>Xyl.多变量方差分析表明,CO_2浓度和生育期显著影响了水稻植株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且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酶活性对CO_2浓度和生育期的交互作用产生了显著的响应;而且相关性分析表明,SMBC与土壤β-Glu酶、N-Ac酶、Xyl酶活性之间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总体而言,CO_2升高可促进水稻生长,增加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这种影响随水稻生育期而变化,并在水稻生育旺期(孕穗期)达到最大;而且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特别是SMBC与土壤酶活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CO2浓度倍增 水稻生育期 土壤微生物 胞外酶活性
下载PDF
农业气象条件与水稻种植区划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严皓 陈粲 +2 位作者 包云轩 胡清宏 唐倩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4期106-112,共7页
水稻的合理种植对产量与品质的提升,备受人们的关注。对水稻进行气候区划可以有效地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规避风险,提升稻米品质,增加产量。笔者利用太仓市及周边地区7个基本气象台站1971—2010年的平均气温、降水和日照资料,分析了水稻... 水稻的合理种植对产量与品质的提升,备受人们的关注。对水稻进行气候区划可以有效地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规避风险,提升稻米品质,增加产量。笔者利用太仓市及周边地区7个基本气象台站1971—2010年的平均气温、降水和日照资料,分析了水稻各生育期气象条件和太仓市农业气象条件、水稻各生育期气象条件和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春末夏初连阴雨、夏末秋初低温)之间的关系,并且采用空间插值(普通克里金法)的方法对太仓市水稻种植进行了分区。结果表明:太仓市热量、光照、降水等资源较为丰富,可以满足水稻生育期所需;太仓地区的春末夏初连阴雨、夏末秋初低温分布出现概率较低;将太仓市水稻种植可以区划为:城厢镇为最佳种植区,经济开发区、双凤镇、浏河镇、沙溪镇和浮桥镇为适宜种植区,璜泾镇为一般种植区。该水稻区划可以为水稻增产和品质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育期 农业气象指标 气象灾害 风险区划
下载PDF
1961-2014年东北三省水稻生长季极端高温事件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秀芬 王春艳 尤飞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7-102,共6页
利用1961-2014年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67个气象站点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选取高温日数、高温天气出现频率和高温积温等指标,系统分析了东北三省水稻生长季内极端高温天气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日最高气温超过35℃天气... 利用1961-2014年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67个气象站点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选取高温日数、高温天气出现频率和高温积温等指标,系统分析了东北三省水稻生长季内极端高温天气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日最高气温超过35℃天气出现天数和连续3 d日最高气温超过35℃天气出现次数总体上均呈现增长趋势;连续3 d日最高气温超过35℃天气主要集中出现在水稻的分蘖、拔节、孕穗期;日最高气温超过35℃天气持续日数以持续3 d出现次数为最多;HTOF和CHTOF在空间上总体均呈从西向东递减的趋势,发生频率较高的站点集中分布在辽宁和吉林的西部;HTAT和CHTAT在空间上也表现为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所得结论可明确东北三省水稻生长季极端高温灾害的发生时段和范围,从而为极端灾害的防抗避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 水稻生长季 发生频率 东北三省
下载PDF
水稻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何迷 李小波 +1 位作者 黄静 黄光福 《农学学报》 2022年第8期1-5,共5页
叶片作为水稻器官建成的物质基础,与水稻群体中光环境的优劣和光能利用率的高低关系密切。而叶面积指数(LAI)的大小直接与水稻最终产量相关,且水稻冠层中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系数与叶面积指数相关性极显著。文章综述了水稻在生长的各个阶... 叶片作为水稻器官建成的物质基础,与水稻群体中光环境的优劣和光能利用率的高低关系密切。而叶面积指数(LAI)的大小直接与水稻最终产量相关,且水稻冠层中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系数与叶面积指数相关性极显著。文章综述了水稻在生长的各个阶段叶面积指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优化品种、改善栽培措施等手段增加水稻最适叶面积指数,提高水稻产量,以期为高产水稻适宜叶面积指数的预测及合理冠层结构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叶面积指数 最适叶面积指数 水稻生育时期 产量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三湖连江灌区水稻生育期和灌溉需水量变化的影响
8
作者 朱士江 李凯凯 +5 位作者 徐文 丁学军 张国红 朱瑾 贵树彪 张礼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91-198,共8页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三湖连江灌区水稻生育期和灌溉需水量变化的影响,利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嘉鱼县三湖连江水库灌区1982—2021年的水稻灌溉需水量,并通过MK检验和时间序列分解。结果表明:在过去40年里,气温呈极显著上升趋势,...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三湖连江灌区水稻生育期和灌溉需水量变化的影响,利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嘉鱼县三湖连江水库灌区1982—2021年的水稻灌溉需水量,并通过MK检验和时间序列分解。结果表明:在过去40年里,气温呈极显著上升趋势,而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明显下降;水稻生育期平均缩短14.75 d;水稻生育期内ETc上升,占全年的37.6%;多年平均有效降雨量下降,灌溉需水量增大,灌溉需求指数为0.42。水稻生育期缩短和灌溉需水量的增大是由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日照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效降水量和灌溉需水量呈相反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育期 参照作物腾发量 灌溉需水量 趋势分析 有效降水量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稻田土壤Cd形态和糙米Cd含量的影响
9
作者 李小飞 代兵 +4 位作者 何晓峰 黄伟乐 郑煜基 李一菲 陈能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对稻田土壤Cd形态和糙米Cd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增施量对水稻主要生育期内土壤pH、有机质和Cd赋存形态的动态变化以及糙米中Cd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25~45 g/kg有机... [目的]探究不同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对稻田土壤Cd形态和糙米Cd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增施量对水稻主要生育期内土壤pH、有机质和Cd赋存形态的动态变化以及糙米中Cd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25~45 g/kg有机肥增施量条件下,水稻分蘖期土壤pH显著提高0.40~0.42,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1.74~3.1 mg/kg,有效态Cd下降15.7%~40.7%;孕穗期土壤pH显著提高1.08~1.14,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7.48~9.68 mg/kg,有效态Cd下降13.6%~38.8%;扬花期土壤pH显著提高1.30~1.53,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8.38~9.19 mg/kg,有效态Cd下降10.0%~36.7%;成熟期土壤pH显著提高0.97~1.13,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6.54~8.81 mg/kg,有效态Cd下降9.2%~36.8%;水稻成熟后的糙米中Cd含量显著下降67.7%~72.3%。随着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土壤pH、有机质含量以及糙米中Cd含量并无明显的变化。[结论]水稻种植过程中增施生物有机肥能有效提高酸性土壤的pH,增强土壤的酸碱缓冲能力,并显著提升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促使土壤中Cd由生物活性较强的弱酸提取态向可还原态转化,从而达到抑制水稻对Cd的吸收,显著减少糙米中Cd积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水稻 水稻生育期 糙米
下载PDF
水稻生育期对稻水象甲成虫种群空间格局影响及抽样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春林 李洪浩 +2 位作者 牟成君 王锐 席亚东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181-190,共10页
【目的】明确四川省西南浅丘稻区稻水象甲成虫种群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为获取准确稻水象甲虫情调查资料和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整水稻播栽时间,错开2组试验田水稻的生育期,用聚集度指标法... 【目的】明确四川省西南浅丘稻区稻水象甲成虫种群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为获取准确稻水象甲虫情调查资料和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整水稻播栽时间,错开2组试验田水稻的生育期,用聚集度指标法、回归模型法和频次卡方检验法分析稻水象甲成虫种群的空间格局及水稻生育期对空间聚集特性的影响,并对田间序贯抽样技术和抽样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不同田块稻水象甲成虫平均密度为0.48~5.83头·丛^-1,分蘖期水稻田虫口密度显著高于抽穗期。稻水象甲成虫在不同水稻生育期稻田间呈负二项聚集分布,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种群密度较低时,其聚集由环境因素引起;种群密度较高时,其聚集为其自身的聚集习性与环境因素共同引起。双对角线抽样法是稻水象甲成虫田间抽样的最佳方法,当稻水象甲成虫防治指标为1头·丛^-1时,Iwao序贯抽样模型为T 1(n),T 0(n)=n±1.96■2.286n,结合Kuno序贯抽样模型建立了用于田间抽样的复序贯抽样图。【结论】稻水象甲成虫在不同水稻生育期稻田间呈负二项聚集分布,分蘖期水稻田虫口密度显著高于抽穗期,双对角线抽样法是稻水象甲成虫田间抽样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育期 稻水象甲 成虫种群 空间格局 抽样技术
下载PDF
华南地区早晚稻生育期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丽姬 胡飞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研究华南地区早稻和晚稻不同生育期间降水的特点,为华南双季稻种植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对华南地区双季稻生产和防灾减灾也具有积极意义。【方法】利用华南地区1960—2008年49年间逐日降水资料,计算早稻和晚稻不同生育期的区域平... 【目的】研究华南地区早稻和晚稻不同生育期间降水的特点,为华南双季稻种植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对华南地区双季稻生产和防灾减灾也具有积极意义。【方法】利用华南地区1960—2008年49年间逐日降水资料,计算早稻和晚稻不同生育期的区域平均累计降水和暴雨日平均百分率,分析降水多年平均值和空间分布特点。【结果】华南地区早稻和晚稻生育期总累计降水量相差不大,均在600 mm以上(早稻673.5 mm、晚稻611.5 mm)。早稻和晚稻各生育期累计降水量和日均降水量、日均暴雨降水量差异较大;生育期累计降水量最大为晚稻秧苗期(256.6 mm),最小为晚稻抽穗期(26.9 mm);早稻生育期日均降水量最大为结实期(8.2 mm)、最小为秧苗期(4.1 mm),晚稻最大为秧苗期(8.3 mm)、最小为结实期;早稻日均暴雨降水量随着生育期的后推逐渐增加,晚稻则随生育期的后推逐渐减少。空间分布表明,早稻和晚稻生育期内累计降水量和暴雨概率大值中心分布与华南地区前后汛期降水系统密切相关,早稻主要受到季风系统的影响,而晚稻受台风系统影响为主,降水和暴雨高值中心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结论】早稻和晚稻不同生育期降水特征差异较大,早稻防涝工作应着重在结实期,晚稻防涝工作应重点在分蘖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区 水稻生育期 降水量 暴雨量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基于大气环流特征量和海温的水稻生育期预报模型研究
12
作者 郝玲 张佩 +2 位作者 任义方 刘瑞翔 颜佳任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33-140,共8页
基于江苏省8个气象观测站历年水稻生育期的观测资料,根据海气相互作用原理以及大气环流特征量能表征天气形势和控制天气条件这一特性,应用最优化因子相关分析技术对环流特征量及海温进行相关普查,从中挑选出一批与水稻生育期相关性显著... 基于江苏省8个气象观测站历年水稻生育期的观测资料,根据海气相互作用原理以及大气环流特征量能表征天气形势和控制天气条件这一特性,应用最优化因子相关分析技术对环流特征量及海温进行相关普查,从中挑选出一批与水稻生育期相关性显著、稳定性强、因子相互独立、可靠的环流特征量和海温因子作为预报因子,建立了江苏省8个站点水稻主要生育期的回归预测模型。经检验,各个模型的历史拟合效果均较好,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为江苏省水稻生育期的中长期预报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海温 环流特征量 相关分析 水稻生育期 预报模型
下载PDF
Excel在水稻生育期灌溉制度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仇锦先 华黎利 +1 位作者 丁晓红 王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0,共3页
随着水稻节水灌溉模式的推广,如果水稻生育期灌溉制度逐日推算仍采用以往人工判断、计算的方法,其过程不但繁琐费时,且容易出错。提出利用Excel软件,在电子表格中输入相应的函数表达式,将判断推算过程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提高了计算精度... 随着水稻节水灌溉模式的推广,如果水稻生育期灌溉制度逐日推算仍采用以往人工判断、计算的方法,其过程不但繁琐费时,且容易出错。提出利用Excel软件,在电子表格中输入相应的函数表达式,将判断推算过程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提高了计算精度与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育期灌溉制度 计算 EXCEL软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