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谷粒形与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130
1
作者 徐正进 陈温福 +3 位作者 马殿荣 吕英娜 周淑清 刘丽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94-900,共7页
以包括籼粳、新老不同的类型 92个水稻品种为试材 ,研究了稻谷粒形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 ,谷粒长与谷粒宽和谷粒厚呈极显著负相关 ,千粒重与谷粒长、谷粒宽和谷粒厚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千粒重主要由谷粒宽和谷粒厚决定... 以包括籼粳、新老不同的类型 92个水稻品种为试材 ,研究了稻谷粒形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 ,谷粒长与谷粒宽和谷粒厚呈极显著负相关 ,千粒重与谷粒长、谷粒宽和谷粒厚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千粒重主要由谷粒宽和谷粒厚决定。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与谷粒长、谷粒长宽比和谷粒长厚比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谷粒宽、谷粒厚和谷粒宽厚比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稻米相应指标的关系表现相同趋势 ,减小谷粒长而增大谷粒宽和谷粒厚有利于改善碾磨品质。垩白粒率与千粒重、谷粒宽、谷粒厚和谷粒宽厚比呈极显著正相关 ,谷粒长与垩白大小和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外观品质与稻米粒形的关系也表现相同趋势 ,稻谷粒形不是决定稻米外观品质的主要因素。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与谷粒长、长宽比和长厚比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谷粒宽、谷粒厚和宽厚比呈极显著负相关。此外 ,还讨论了稻谷粒形与品质关系及其遗传改良研究中的几个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谷粒形 稻米粒形 品质性状
下载PDF
谷粒形状与稻米品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7
2
作者 杨联松 白一松 +5 位作者 张培江 许传万 胡兴明 王伍梅 佘德红 陈桂芝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50,54,共4页
通过对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 17个水稻品种 (组合 )进行粒形分类 ,并对谷粒形状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供试品种 (组合 )的粒长多属短粒形 ,长宽比多为短圆形。谷粒形状 (粒长、粒宽、长宽比 )与加工品质 (糙米率... 通过对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 17个水稻品种 (组合 )进行粒形分类 ,并对谷粒形状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供试品种 (组合 )的粒长多属短粒形 ,长宽比多为短圆形。谷粒形状 (粒长、粒宽、长宽比 )与加工品质 (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 )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与蒸煮品质中的碱消值呈显著相关 ;千粒重对各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并提出水稻品质育种只有做到粒长、粒重兼顾 ,才有可能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达到改良米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谷粒形状 稻米品质 相关性 品质育种
下载PDF
利用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谷粒外观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 被引量:79
3
作者 邢永忠 谈移芳 +2 位作者 徐才国 华金平 孙新立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8期840-845,共6页
用区间作图和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两种方法 ,对水稻 (OryzasativaL .)珍汕 97和明恢 6 3组合的重组自交系群体的谷粒外观性状———粒长、粒宽和粒形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 (QTL)定位。用区间作图法在LOD≥ 2 .4水平上 (近似于α =0... 用区间作图和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两种方法 ,对水稻 (OryzasativaL .)珍汕 97和明恢 6 3组合的重组自交系群体的谷粒外观性状———粒长、粒宽和粒形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 (QTL)定位。用区间作图法在LOD≥ 2 .4水平上 (近似于α =0 .0 0 5) ,1 998年对粒长、粒宽和粒形分别检测到 6、2和 2个QTLs ;1 999年对以上 3个性状分别检测到 3、2和 2个QTLs。其中 7个QTLs在两年均检测到。位于第 3染色体RG393-C1 0 87区间的QTL效应大 ,同时影响粒长和粒形 ,两年贡献率分别为 57.5%、6 1 .4%和 2 6 .7%、2 9.9%。位于第 5染色体RG36 0 -C734B区间的QTL效应大 ,同时影响粒宽和粒形 ,两年贡献率分别为 44.2 %、53.2 %和 32 .1 %、36 .0 %。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在P =0 .0 0 5水平上 ,对粒长、粒宽和粒形分别检测到 8、5和 5个QTLs ,共解释各自性状变异的 58.81 %、44.75%和 57.47%。只检测到 1个QTL与环境之间存在显著互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群体 粒长 粒宽 粒形 数量性状基因座位
下载PDF
不同环境条件下稻谷粒形数量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39
4
作者 张光恒 张国平 +4 位作者 钱前 徐律平 曾大力 滕胜 包劲松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22,共7页
以窄叶青 8号和京系 17构建的加倍单倍体群体为材料 ,系统分析了稻谷粒长、粒宽及长宽比 3个性状在北京、杭州、海南 3个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并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的比较定位。检测结果表明 ,3个环境下共检测到 18个QTLs,分布于水稻... 以窄叶青 8号和京系 17构建的加倍单倍体群体为材料 ,系统分析了稻谷粒长、粒宽及长宽比 3个性状在北京、杭州、海南 3个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并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的比较定位。检测结果表明 ,3个环境下共检测到 18个QTLs,分布于水稻第 1、2、3、4、6、8和 12染色体上 ,其中与粒长性状相关QTL 3个 ,LOD值为 2 .6 9~ 4 .75 ,贡献率为 9.9%~18.4 % ;与粒宽性状相关QTL 9个 ,LOD值为 2 .4 3~ 5 .77,贡献率为 8.4 %~ 2 5 .6 % ;与长宽比性状相关QTL 6个 ,LOD值为 2 .4 4~ 6 .0 2 ,贡献率为 9.8%~ 2 2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粒型 加倍单倍体群体 数量性状基因座位 环境
下载PDF
水稻粒形与稻米品质间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5
作者 杨联松 白一松 +2 位作者 许传万 胡兴明 王伍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3期312-316,共5页
对水稻粒形与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营养品质相关性研究进行了概述 ;对水稻稻米品质 (碾米品质性状、外观品质性状、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外观品质性状与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碾米品质性状与蒸煮食味品质性状、蒸煮食味品质性状与营养品... 对水稻粒形与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营养品质相关性研究进行了概述 ;对水稻稻米品质 (碾米品质性状、外观品质性状、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外观品质性状与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碾米品质性状与蒸煮食味品质性状、蒸煮食味品质性状与营养品质性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粒型 相关性 稻米品质 品质育种
下载PDF
A Kelch Motif-Containing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Phosphatase Determines the Large Grain QTL Trait in Rice 被引量:45
6
作者 Zejun Hu Haohua He +6 位作者 Shiyong Zhang Fan Sun Xiaoyun Xin Wenxiang Wang Xi Qian Jingshui Yang Xiaojin Luo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979-990,共12页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tic basis of rice grain traits is critica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rice (Oryza sativa L.) varieties. In this study, we generated an F2 population by crossing the large-grain japoni...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tic basis of rice grain traits is critica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rice (Oryza sativa L.) varieties. In this study, we generated an F2 population by crossing the large-grain japonica cultivar CW23 with Peiai 64 (PA64), an elite indica small-grain cultivar. Using QTL analysis, 17 QTLs for five grain traits were detected on four different chromosomes. Eight of the QTLs were newly-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In particular, qGL3-1, a newly-identified grain length QTL with the highest LOD value and largest phenotypic variation, was fine-mapped to the 17 kb region of chromosome 3. A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phosphatase gene encoding a repeat domain containing two Kelch motifs was identified as the unique candidate gene corresponding to this QTL. A comparison of PA64 and CW23 sequences revealed a single nucleotide substitution (C→A) at position 1092 in exon 10, resulting in replacement of Asp (D) in PA64 with Glu (E) in CW23 for the 364th amino acid. This variation is located at the D position of the conserved sequence motif AVLDT of the Kelch repeat. Genetic analysis of a near-isogenic line (NIL) for qGL3-1 revealed that the allele qGL3-1 from CW23 has an additive or partly dominant effect, and is suitable for use in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in shape QTL mapping QTL fine mapping rice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phosphatase.
原文传递
利用籼粳回交群体分析水稻粒形性状相关QTLs 被引量:26
7
作者 严长杰 梁国华 +6 位作者 陈峰 李欣 汤述翥 裔传灯 田舜 陆驹飞 顾铭洪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11-716,共6页
水稻谷粒的外观性状对稻米外观品质存在重要的影响。该研究利用SSR标记 ,以回交群体Balilla/NTH∥Balilla为作图群体 ,构建了水稻 12条染色体的连锁图 ,该遗传图谱包括 10 8个分子标记 ,平均图距为 11 9cM。以构建的遗传图谱为基础 ,采... 水稻谷粒的外观性状对稻米外观品质存在重要的影响。该研究利用SSR标记 ,以回交群体Balilla/NTH∥Balilla为作图群体 ,构建了水稻 12条染色体的连锁图 ,该遗传图谱包括 10 8个分子标记 ,平均图距为 11 9cM。以构建的遗传图谱为基础 ,采用区间作图法对谷粒外观性状 ,包括粒长、粒宽和粒形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 (QTL)定位。结果表明 ,粒长、粒宽和粒形在回交群体中均呈近似的正态分布 ,表现出典型的数量性状特征。QTL定位结果表明 ,第 12染色体上RM10 1 RM2 70区间内存在一个与粒长性状相关的QTL ,(qGL 12 ) ,加性效应约为 0 2 6mm ,贡献率为 16 7%。在第 2和第 3染色体上RM15 4 RM2 11和RM2 5 7 RM175区间内 ,分别检测到qGW 2和qGW 3两个位点与粒宽性状有关 ,加性效应为分别为 - 0 10mm和 - 0 12mm ,贡献率分别为 11 5 %和 16 6 %。对于粒形性状 ,共检测到 3个QTLs,qLW 2 ,qLW 6和qLW 7,分别位于第 2、6和 7染色体上。其中qLW 2和qLW 7的加性效应分别约为0 0 9和 0 10 ,两个QTLs分别可解释表型变异的 12 7%和 18 3% ;而qLW 6的加性效应约为 - 0 13,可解释粒形变异的 11 5 %。文中还讨论了粒形和稻米外观品质同时改良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粒长 粒宽 粒形 QTL定位
下载PDF
应用RFLP图谱定位分析稻米粒形的QTL 被引量:23
8
作者 吴长明 孙传清 +2 位作者 陈亮 李自超 王象坤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2年第5期3-7,共5页
研究利用Asominori/IR2 4 的 71份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相应的具有 2 93个分子标记的RFLP图谱 ,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和区间做图方法 ,对控制主要稻米粒形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进行了系统分析。检测出 9个控制稻米粒形的QTL ,其中包括 3... 研究利用Asominori/IR2 4 的 71份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相应的具有 2 93个分子标记的RFLP图谱 ,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和区间做图方法 ,对控制主要稻米粒形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进行了系统分析。检测出 9个控制稻米粒形的QTL ,其中包括 3个控制稻米粒长的QTL(R11、R12和R13) ,2个控制稻米粒宽的QTL(Rwl和Rw2 ) ,4个控制长宽比的QTL(Lw1、Lw2、Lw3和Lw4 )。研究认为 ,粒长是受多基因控制 ,粒宽受两对主效基因和多对微效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RFLP图谱 定位分析 稻米 粒形 QTL 重组自交系 数量性状位点
下载PDF
水稻粒形类型及其遗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9
作者 杨联松 白一松 +4 位作者 许传万 胡兴明 王伍梅 佘德红 陈桂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2期164-167,共4页
对水稻粒形分类方法和类型进行了概述 ;对水稻粒形之粒长、粒宽、长宽比、粒厚。
关键词 水稻 粒形 分类方法 类型 研究进展 遗传 品质育种
下载PDF
基于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水稻粒形QTL定位 被引量:29
10
作者 王军 朱金燕 +5 位作者 周勇 杨杰 范方军 李文奇 梁国华 仲维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7-625,共9页
水稻的粒形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由于减少了个体间遗传背景的干扰,已经成为鉴定复杂性状QTL的新型遗传材料。本研究以广陆矮4号为受体,日本晴为供体的119个染色体单片段代... 水稻的粒形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由于减少了个体间遗传背景的干扰,已经成为鉴定复杂性状QTL的新型遗传材料。本研究以广陆矮4号为受体,日本晴为供体的119个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s多重比较,测验单片段代换系与受体亲本之间粒形的差异,鉴定了代换片段上粒形相关的QTL。以P≤0.001为阈值,共检测到39个粒形相关的QTL。其中,粒长相关的19个,其加性效应值为0.18~1.06mm,加性效应百分率为2.40%~14.13%;粒宽相关的14个,其加性效应值为0.09~0.31mm,加性效应百分率为2.71%~9.15%;粒厚相关的6个,其加性效应值为0.05~0.10mm,加性效应百分率为2.14%~4.46%。这些QTL的鉴定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并克隆相应QTL和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单片段代换系 数量性状 粒形 代换作图
下载PDF
水、旱栽培条件下稻谷粒型和粒重的相关分析及其QTL定位 被引量:25
11
作者 郭咏梅 穆平 +2 位作者 刘家富 李自超 卢义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6,共7页
为了解水、旱栽培条件下水稻粒形和粒重的表型及QTL变化,以陆稻品种IRAT109和水稻品种越富构建的双单倍体群体为材料,系统分析了稻谷粒长、粒宽、粒重及长宽比在水、旱栽培条件下的相关性,并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的比较定位。结果... 为了解水、旱栽培条件下水稻粒形和粒重的表型及QTL变化,以陆稻品种IRAT109和水稻品种越富构建的双单倍体群体为材料,系统分析了稻谷粒长、粒宽、粒重及长宽比在水、旱栽培条件下的相关性,并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的比较定位。结果表明,水、旱条件下,粒长与长宽比和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粒宽与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粒重极显著正相关,4个性状在水、旱条件间相关性都达极显著正相关。其中粒长的相关系数最高,达0.817,粒宽的相关系数最低,为0.457。表明粒长受水分影响最小而粒宽受水分影响较大。粒重、长宽比介于二者之间。两种条件下共检测到14个QTLs,分布于水稻1、5、6、7、10和12染色体上,其中控制粒长的5个,LOD值为1.93—5.11,贡献率为5.97%-28.85%;控制粒宽的1个,LOD值为2.39,贡献率为12.76%;控制长宽比的3个,LOD值为2.08-4.60。贡献率为7.78%。21.89%;控制粒重的5个,LOD值为2.68—9.45,贡献率为4.1%-14.8%。其中控制粒长的qGL-5及控制粒重的qGWt-1a和qGWt-1b在水、旱条件下均能检测到,在抗旱育种中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籽粒性状。QTL分析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表型分析结果,粒宽相对易受土壤水分影响,粒长、粒重和长宽比,受水分胁迫影响较小,遗传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粒型 粒重 加倍单倍体群体(DH系) 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 水、旱栽培
下载PDF
水稻粒形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基因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2
作者 高志强 占小登 +2 位作者 梁永书 程式华 曹立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4-321,共8页
作物育种的首要目标是提高产量。水稻粒形是与水稻产量性状直接相关,与品质性状存在着密切关系的数量性状,其评价指标主要是粒长、粒宽、粒厚、长/宽和长/厚。近年来,水稻粒形的数量遗传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并成功定位克隆了一批控制水... 作物育种的首要目标是提高产量。水稻粒形是与水稻产量性状直接相关,与品质性状存在着密切关系的数量性状,其评价指标主要是粒长、粒宽、粒厚、长/宽和长/厚。近年来,水稻粒形的数量遗传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并成功定位克隆了一批控制水稻粒形的基因。文章综述了水稻粒形的经典遗传研究、QTL定位、粒形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以及在水稻超高产育种中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粒形 QTL定位 基因功能
下载PDF
黑米资源的黄酮含量及其与粒形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25
13
作者 孙玲 张名位 +2 位作者 池建伟 王志坚 赖来展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5,共5页
分析了 74份黑米资源的黄酮含量及其与米粒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黑米资源黄酮含量的质量分数介于 0 .0 98%~ 0 .750 %之间 ,平均为 0 .30 5%,变异系数为 49.42 %;不同类型的黑米资源黄酮含量差异明显 ,粳型黑米的含量极显著高于籼... 分析了 74份黑米资源的黄酮含量及其与米粒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黑米资源黄酮含量的质量分数介于 0 .0 98%~ 0 .750 %之间 ,平均为 0 .30 5%,变异系数为 49.42 %;不同类型的黑米资源黄酮含量差异明显 ,粳型黑米的含量极显著高于籼型黑米。不同类型黑米的黄酮含量与其米粒特征性状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 ,其中糯型品种的黄酮含量与其粒长和千粒重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资源 黄酮含量 相关性 米粒性状
下载PDF
稻米粒形和垩白度的QTL定位和上位性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雷东阳 谢放鸣 +1 位作者 徐建龙 陈立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5-260,共6页
利用由181个家系组成的Lemont/特青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以及由161个RFLP、SSR标记和3个形态标记构建的全长为1916.5cM、覆盖水稻基因组12条染色体的连锁图,采用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方法(QTLMapper V1.0),对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垩... 利用由181个家系组成的Lemont/特青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以及由161个RFLP、SSR标记和3个形态标记构建的全长为1916.5cM、覆盖水稻基因组12条染色体的连锁图,采用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方法(QTLMapper V1.0),对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垩白度等4个稻米品质性状的数量性状座位(QTL)进行了分析。在水稻的所有12条染色体上共定位到7个加性主效QTL和19对上位性QTL,其中控制粒长、粒宽、长宽比的主效QTL各2个,控制垩白度的QTL 1个,分别解释12.8%、40.0%、26.0%和42.1%的表型变异;共检测到6对影响垩白度、6对影响粒长、7对影响长宽比的上位性QTL,分别解释52.2%、31.3%和38.2%的表型变异。结果表明,上位性QTL和主效QTL一样在稻米粒形和垩白度的遗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粒形 垩白度 数量性状座位 上位性
下载PDF
特大粒水稻材料粒型性状的QTL检测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亚东 张颖慧 +8 位作者 董少玲 陈涛 赵庆勇 朱镇 周丽慧 姚姝 赵凌 于新 王才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2-128,共7页
利用特大粒粳稻TD70(2011年千粒重达80g)和籼稻品种Kasalath杂交,经单粒传法获得的240个重组自交系(RIL)为作图群体,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对粒长、粒宽、粒厚性状进行鉴定,用完备区间作图法,以均匀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141个SSR标记对粒... 利用特大粒粳稻TD70(2011年千粒重达80g)和籼稻品种Kasalath杂交,经单粒传法获得的240个重组自交系(RIL)为作图群体,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对粒长、粒宽、粒厚性状进行鉴定,用完备区间作图法,以均匀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141个SSR标记对粒型性状进行QTL检测。共检测到粒型性状的QTL 18个,分布于第2、3、5、7、9和12染色体上。其中,控制粒长的QTL 5个,控制粒宽的QTL 6个,控制粒厚的QTL 7个。两年间均能检测到的QTL有7个,分别为粒长QTL qGL3.1,粒宽QTL qGW2.1、qGW2.2、qGW5.1、qGW5.2,粒厚QTL qGT2.3、qGT3.1;其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6.19%、4.42%、29.41%、10.37%、7.61%、21.19%和17.06%。第2染色体RM1347-RM5699区间是粒长、粒宽、粒厚的共同标记区间。第3染色体RM6080-RM6832区间为粒长qGL3.1、粒厚qGT3.1共同标记区间。18个QTL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来源于大粒亲本TD70,且增效作用显著。定位的大部分位点包含已报道的精细定位和克隆的主要粒型基因;除第2染色体的qGW2.1(qGT2.1)、qGW2.3、qGL2.2和第12染色体的qGT12等位点已有粒型性状相关报道外,定位的qGT2.2,qGW9和qGT9可能是新的Q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特大粒 重组自交系 粒型 数量性状基因座
下载PDF
利用CSSLs群体研究稻米粒型QTL的表达稳定性 被引量:16
16
作者 万向元 刘世家 +4 位作者 王春明 江玲 翟虎渠 吉村醇 万建民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75-1283,共9页
利用Asominori×IR2 4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CSSLs)群体 ,对稻米粒长、粒宽和长宽比进行连续两年及 4个地点的QTL表达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 :3个性状“两年四点”的表现型都为连续分布 ,均存在超亲遗传类型 ;共检测到 13个粒型相关QT... 利用Asominori×IR2 4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CSSLs)群体 ,对稻米粒长、粒宽和长宽比进行连续两年及 4个地点的QTL表达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 :3个性状“两年四点”的表现型都为连续分布 ,均存在超亲遗传类型 ;共检测到 13个粒型相关QTL ,其中在 8个环境中都能被重复检测到的QTL有 6个 ,即影响粒长的 qGL 3、控制粒宽的qGW 5a和 qGW 5b以及共同作用于长宽比的qLWR 3、qLWR 5a和 qLWR 5b。这 6个QTL对应置换系的相应性状与背景亲本Asominori的表现型差异在 8个环境中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P <0 0 0 1) ,且同一QTL对应置换系相应性状的表现型在不同环境间呈显著正相关 (r≥ 0 75 ,r0 0 5=0 6 6 6 ) ,说明这 6个QTL表达稳定性较高。由于 qGL 3和 qLWR 3均位于R19 C16 77标记区间 ,qGW 5a和 qLWR 5a位于C2 6 3标记附近 ,qGW 5b和 qLWR 5b被定位在R5 6 9标记附近 ,因此R19、C16 77、C2 6 3和R5 6 9这 4个RFLP标记对优良水稻外观品质的标记辅助选择 (M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外观品质 粒型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QTL 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生态地点下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杨亚春 倪大虎 +3 位作者 宋丰顺 李泽福 易成新 杨剑波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51,共9页
利用两个已测序品种93-11和日本晴为亲本,采取单粒传法创建由190个家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并构建了包含178个SSR、CAP和STS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在3个不同生态地点(陵水、合肥和怀远)对垩白(垩白率、垩白大小... 利用两个已测序品种93-11和日本晴为亲本,采取单粒传法创建由190个家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并构建了包含178个SSR、CAP和STS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在3个不同生态地点(陵水、合肥和怀远)对垩白(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粒形(粒长、粒宽、长宽比)等6个外观品质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进行了定位分析。共定位到39个QTL,单个性状QTL数目在6~7个,说明垩白和粒形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8个QTL可在2个以上地点检测到,其中,两个垩白度相关QTLqCD-1、qCD-3(贡献率分别为28.8%、32.1%)在3个地点同时检测到;11个QTL具有一因多效性,单个QTL位点控制的性状为2~6个,如第3染色体RM16-RM143区段控制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等6个性状。比较3个地点的检测结果,发现外观品质性状的QTL定位都受环境影响,但不同性状受影响的程度不同。长宽比和垩白度受环境影响较小,粒宽受环境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外观品质 数量性状基因座 粒形性状 垩白性状 环境效应 基因多效性
下载PDF
巨胚稻胚重与糙米粒形的关系 被引量:18
18
作者 章清杞 陈健勇 +3 位作者 张书标 黄荣华 李毓 杨仁崔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分别选取57个粒形差异较大的籼型巨胚稻品系和籼型非巨胚品系,对其糙米的绝对胚重和相对胚重与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粒重诸粒形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巨胚稻相对胚重与粒长、粒宽、粒厚和粒重有显著关系,选择粒重较小... 分别选取57个粒形差异较大的籼型巨胚稻品系和籼型非巨胚品系,对其糙米的绝对胚重和相对胚重与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粒重诸粒形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巨胚稻相对胚重与粒长、粒宽、粒厚和粒重有显著关系,选择粒重较小、粒长较短而粒厚适中的粒形可提高巨胚稻胚的相对重量;对非巨胚稻的相对胚重起显著作用的是粒长、粒宽、粒厚和长宽比.对巨胚稻,粒重的作用极显著,长宽比的作用不显著;而对非巨胚稻,粒重的作用则不显著,长宽比的作用极显著.本文还就巨胚稻及小胚稻的遗传改良及育种应用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胚稻 胚重 糙米粒形 遗传力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技术高效创制长粒香型水稻 被引量:20
19
作者 徐善斌 郑洪亮 +3 位作者 刘利锋 卜庆云 李秀峰 邹德堂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6-412,共7页
【目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已成为水稻分子育种的重要手段。为了促进水稻育种的发展,本研究以非香型粳稻品种龙粳11为试验材料,对GS3、GS9和Badh2基因进行编辑,以期获得能稳定遗传的长粒香水稻材料。【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 【目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已成为水稻分子育种的重要手段。为了促进水稻育种的发展,本研究以非香型粳稻品种龙粳11为试验材料,对GS3、GS9和Badh2基因进行编辑,以期获得能稳定遗传的长粒香水稻材料。【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以GS3、GS9和Badh2为靶基因,构建敲除载体pYLCRISPR/Cas9-GS3/GS9/Badh2-gRNA,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在龙粳11的GS3、GS9和Badh2基因中引入了特定的突变。【结果】T2代无转基因的gs3/gs9/badh2纯合突变体与野生型龙粳11相比,粒长增加26.43%~27.01%,单株产量增加10.82%~12.11%,千粒重增加18.34%~41.36%,稻米变香,高效地将圆粒水稻变成长粒香型水稻。【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能够稳定遗传并具有长粒香品质的纯合突变株系,为组合多个品质性状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从育种角度加快了新品系创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粒型 品质育种 香米 CRISPR/Cas9
下载PDF
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es Reveal the Genetic Basis of Stigma Exsertion in Rice 被引量:19
20
作者 Hao Zhou Pingbo Li WeiboXie Saddam Hussain Yibo Li Duo Xia Hu Zhao Shengyuan Sun Junxiao Chen Hong Ye Jun Hou Da Zhao Guanjun Gao Qinglu Zhang Gongwei Wang Xingming Lian Jinghua Xiao Sibin Yu Xianghua Li Yuqing He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634-644,共11页
Stigma exsertion, a key determinant of the rice mating system, greatly contributes to the application of heterosis in rice. Although a few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associated with stigma exsertion have been fine map- p... Stigma exsertion, a key determinant of the rice mating system, greatly contributes to the application of heterosis in rice. Although a few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associated with stigma exsertion have been fine map- ped or cloned, the underlying genetic architecture remains unclear. We performed a genome-wide associ- ation study on stigma exsertion and related floral traits using 6.5 million SNPs characterized in 533 diverse accessions of Oryza sativa. We identified 23 genomic loci that a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tigma exsertion and related traits, three of which are co-localized with three major grain size genes GS3, GW5, and GW2. Further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these three genes affected the stigma exsertion by controlling the size and shape of the spikelet and stigma. Combinations of GS3 and GW5 largely defined the levels of stigma exsertion and related traits. Selections of these two genes resulted in specific distributions of floral traits among subpopulations of O. sativa. The low stigma exsertion combination gw5GS3 existed in half of the cultivated rice varieties; therefore, introducing the GW5gs3 combination into male sterile lines is of high potential for improving the seed production of hybrid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gma exsertion GWAS hybrid seed production floral traits grain shape ri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