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际激发效应的发生机制及其生态重要性 被引量:75
1
作者 孙悦 徐兴良 Yakov KUZYAKOV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75,共14页
土壤激发效应是指由各种有机物质添加等处理所引起的土壤有机质周转强烈的短期改变。根际是激发效应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发生部位。根际激发效应能够反映生态系统土壤碳氮周转的速度,并影响植物、土壤微生物等对养分的获取和竞争,维持生... 土壤激发效应是指由各种有机物质添加等处理所引起的土壤有机质周转强烈的短期改变。根际是激发效应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发生部位。根际激发效应能够反映生态系统土壤碳氮周转的速度,并影响植物、土壤微生物等对养分的获取和竞争,维持生态系统各组分间的养分平衡。虽然对根际激发效应的产生机制已取得一定程度的认知,但是对根际激发效应在土壤碳氮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其生态重要性依然缺乏足够的理解。该文在论述激发效应的研究历史和主要发生部位的基础上对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根际激发效应的发生机制,深入剖析了影响根际激发效应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并阐释了根际激发效应的生态重要性,对未来根际激发效应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酶 根际沉积物 根际激发效应 土壤微生物
原文传递
植物根际沉积与土壤微生物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2
作者 艾超 孙静文 +3 位作者 王秀斌 梁国庆 何萍 周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43-1351,共9页
【目的】活跃的根际微生物被喻为植物的第二套基因组,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植物通过根际碳沉积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作为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根际碳沉积是连接大气、植物和土... 【目的】活跃的根际微生物被喻为植物的第二套基因组,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植物通过根际碳沉积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作为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根际碳沉积是连接大气、植物和土壤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纽带;因此,理解根际碳沉积在根际微生态中的作用对于提高植物抗逆性,增加作物产量,调控根际养分循环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主要进展】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根际微生物领域的研究成果,重点综述了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组学研究;根际碳沉积的组成和产生机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形成机制;根际微生物在促进作物养分吸收、提高作物抗逆性等方面的生态功能;以及气候变化和长期施肥对植物-微生物互作关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1)植物根际沉积物原位收集方法和检测技术的改进和发展;2)稳定同位素探针与分子生态学技术的结合,将植物、土壤和微生物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综合分析根际界面中微生物的活性与功能;3)高通量测序、组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等新技术的引入势必使根际微生物学研究发生革命性的变化;4)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壤肥力改变,例如全球变暖、CO2浓度升高和长期施用化肥,根际沉积物在植物-土壤-微生物中的分配与调节机制,以及这种环境选择压力下植物如何诱导根际促生菌发挥更大作用。希望通过平衡作物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实现作物的高产高效,促进农田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沉积 根际微生物 碳分配 宏基因组学 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用^13C脉冲标记法研究玉米光合碳分配及其向地下的输入 被引量:50
3
作者 何敏毅 孟凡乔 +1 位作者 史雅娟 吴文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46-453,共8页
研究玉米生长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对了解农田碳平衡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应用4次13C脉冲标记对不同生育时期(苗期、拔节、抽雄和灌浆期)玉米光合碳在玉米-土壤系统中的分配特征进行了为期1个生长季的研究.结果表明,留在地... 研究玉米生长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对了解农田碳平衡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应用4次13C脉冲标记对不同生育时期(苗期、拔节、抽雄和灌浆期)玉米光合碳在玉米-土壤系统中的分配特征进行了为期1个生长季的研究.结果表明,留在地上部的13C占玉米净吸收13C的百分含量,在灌浆期标记时最大,为80.01%.在不同生育时期,玉米向地下转移的13C比例分别为43.24%、46.46%、30.30%和19.99%;此部分13C中有34.68%~77.56%被根际呼吸消耗,16.63%~57.02%存在于根部,5.05%~8.30%通过根际沉积转化为土壤有机碳.整个生育期内,玉米分配到地上部、根部、根际呼吸和土壤有机碳中的光合碳量,分别占净吸收碳量的62.39%、17.88%、17.07%和2.67%.在拔节、抽雄和灌浆期,玉米的根际呼吸分别占土壤呼吸总量的67.07%、63.31%和28.82%;同时其根际激发效应使土壤原有有机碳分解分别增加了31.11%、79.09%和120.83%.以大田玉米地上部干重18 t.hm-2、含碳量42%计算,玉米在其生育期内输入到地下的总碳量为4.6 t.hm-2,其中有2.1 t.hm-2通过根际呼吸进入大气,2.2 t.hm-2存在于根中,0.33 t.hm-2转化为土壤有机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土壤有机碳 ^13C脉冲标记 根际沉积 根际激发效应
下载PDF
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被引量:35
4
作者 申建波 张福锁 毛达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2-240,共9页
本文综述了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碳素循环的研究动态。着重讨论了碳在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的分配和去向 ,分析了根际沉积及其影响因素与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碳素平衡之间的关系 。
关键词 根际微生态系统 碳循环 根际沉积 碳周转 根分泌物
下载PDF
应用^(13)C脉冲标记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净光合碳分配及其向地下输入的影响 被引量:35
5
作者 齐鑫 王敬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24-2530,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0、150和300mgN·kg-1水平下,冬小麦光合产物的分配和根系碳淀积量,分别在苗期、拔节期、花期和灌浆期用13CO2脉冲标记6h,标记6h后和生育期结束后破坏性取样,测定冬小麦地上部、根、土壤和土壤呼吸中的...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0、150和300mgN·kg-1水平下,冬小麦光合产物的分配和根系碳淀积量,分别在苗期、拔节期、花期和灌浆期用13CO2脉冲标记6h,标记6h后和生育期结束后破坏性取样,测定冬小麦地上部、根、土壤和土壤呼吸中的13C含量。结果表明,净光合固定的13C分配到地上部的比例从苗期36.8%~94.1%增加到灌浆期的39.9%~98.3%,施氮处理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而固定在地下部的13C占冬小麦净吸收比例的0.3%~30%,低氮处理显著高于高氮处理,转移到土壤中碳有1%左右,最大值为2.4%。整个生育时期,低氮处理冬小麦植株输入到土壤的碳量为51.4mgC·株-1,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的36mgC·株-1和高氮处理的34mgC·株-1。生育期结束后,通过直接称量根系干重的方法,估算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仍有102、105和66mgC·株-1作为根系残体保留在土壤中,因此,在整个生育期结束后,在3个氮水平下冬小麦所固定的大气CO2的量分别是138、156和100mgC·株-1。由此可见,低氮能增加从根系到土壤碳的累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淀积 氮肥 冬小麦 ^13C 脉冲标记
下载PDF
玉米生长和施氮水平对土壤有机碳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26
6
作者 杨兰芳 蔡祖聪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0-286,共7页
设置了两种土壤施氮水平(150和300mg·kg-1),3个生长时期(喇叭期、开花期和成熟期)收获玉米植株的土壤盆栽试验,采用同位素质谱法测定玉米植株和土壤有机碳的δ13C值,以研究玉米植株生长和施氮水平对土壤有机碳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 设置了两种土壤施氮水平(150和300mg·kg-1),3个生长时期(喇叭期、开花期和成熟期)收获玉米植株的土壤盆栽试验,采用同位素质谱法测定玉米植株和土壤有机碳的δ13C值,以研究玉米植株生长和施氮水平对土壤有机碳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植株的δ13C值为-12.9‰~-13.2‰,受玉米生长时期和施氮水平的影响不显著;种植玉米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说明在供试土壤上,玉米生长促进了土壤碳汇的作用;玉米生长和施氮水平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的δ13C值和土壤有机碳的更新.根据土壤有机碳δ13C变化计算,玉米根际碳沉积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为4%~25%,随玉米生长时间的延长,玉米根际碳沉积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增大.种植一季玉米后,低氮处理的土壤有机碳的δ13C值大于施用高氮的处理,但土壤总有机质含量低于高氮处理.由此说明,在养分不足的条件下,玉米根分泌物可能更能激发土壤原有机质的矿化,从土壤中获得更多的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3C 玉米 土壤有机碳 根际碳沉积 碳汇
下载PDF
根际沉积及其在植物-土壤碳循环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振宇 吕金印 +1 位作者 李凤民 徐炳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63-1968,共6页
植物根际沉积是一种重要的植物与土壤交换的界面过程,在土壤碳周转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根际碳的沉积也是联系植物、土壤及微生物的桥梁.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根际沉积中碳平衡、碳循环等相关研究,阐述了根际碳沉积的机制,探讨了相关试验中... 植物根际沉积是一种重要的植物与土壤交换的界面过程,在土壤碳周转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根际碳的沉积也是联系植物、土壤及微生物的桥梁.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根际沉积中碳平衡、碳循环等相关研究,阐述了根际碳沉积的机制,探讨了相关试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植物品种、种类和生育期根际沉积的差异和根际沉积物与土壤呼吸的关系,指出了根际沉积在植物-土壤体系中碳循环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领域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沉积 碳循环 根呼吸 碳分配 土壤有机质
下载PDF
农田作物同化碳输入与周转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被引量:21
8
作者 祝贞科 沈冰洁 +3 位作者 葛体达 王久荣 袁红朝 吴金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5987-5997,共11页
作物同化碳在"大气-植物-土壤"系统中流通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显著影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作物同化碳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来源,与根际环境及作物生长发育有密切联系,但由于其复杂性和多变性,作物生长期内同化碳在土... 作物同化碳在"大气-植物-土壤"系统中流通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显著影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作物同化碳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来源,与根际环境及作物生长发育有密切联系,但由于其复杂性和多变性,作物生长期内同化碳在土壤中的分配、转化与稳定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因此,综述了作物同化碳向土壤碳库输入及其对土壤有机碳库的贡献,在土壤碳库中的分配与转化特征,在土壤中流通的微生物机制以及同化碳在土壤-微生物系统分配、稳定的微观机制。探讨同化碳在地上部-根际-土壤系统中的分配及调节机制,土壤界面同化碳流动过程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关系;提出了在不同生态系统尺度上加强作物同化碳在土壤-作物系统中分配过程的定量研究对于明确陆地生态碳循环过程的重要意义;指出了研究作物同化碳向土壤碳库迁移、分配定量过程与机制的重要性,以及应用显微镜成像技术与同位素示踪技术相结合的纳米二次离子质谱技术、和微生物分子与群落生态相偶联的技术是未来研究作物同化碳生物地球化学特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化碳 根际沉积 土壤有机碳 转化与稳定机制 微生物 同位素技术
下载PDF
^(13)C脉冲标记定量研究施氮量对光合碳在水稻-土壤系统中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萍 江春玉 李忠佩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7-575,共9页
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两种施氮水平(50 mg kg-1和100 mg kg-1)处理(分别记为N50和N100),采用四次13C脉冲标记对不同生育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水稻光合产物碳在水稻-根际土壤系统中的分配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 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两种施氮水平(50 mg kg-1和100 mg kg-1)处理(分别记为N50和N100),采用四次13C脉冲标记对不同生育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水稻光合产物碳在水稻-根际土壤系统中的分配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下,N100处理的水稻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高于N50处理(p<0.05);生长后期N50处理促进根的生长,根冠比增加。N100处理四次脉冲标记总累积13C量达265.5 mg,较N50处理高出39%,分配到土壤中的13C量高出46%,说明适当增施氮肥,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还能增加作物输入土壤的有机碳量。水稻早期光合碳主要运往地下部(21.7%~52.7%),灌浆期地下部分配比例大大降低(7.50%~8.90%)。两种施氮水平下,四次脉冲标记累积吸收的光合13C在植株和土壤中的分配比例大致相同,累积吸收的光合碳约72%在植株地上部,28%分配到地下部(根系7.21%~7.71%和根际土壤20.3%~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脉冲标记 根际沉积 水稻 氮素水平
下载PDF
水稻光合同化碳向土壤有机碳库输入的定量研究:^(14)C连续标记法 被引量:18
10
作者 聂三安 周萍 +4 位作者 葛体达 童成立 肖和艾 吴金水 张杨珠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46-1351,共6页
应用14C连续标记示踪技术,以当地主栽水稻品种"中优169"为供试作物,分别选取亚热带区4种典型稻田土壤,在密闭系统模拟研究水稻根际输入光合碳对土壤有机碳(SOC)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标记种植80 d后,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的... 应用14C连续标记示踪技术,以当地主栽水稻品种"中优169"为供试作物,分别选取亚热带区4种典型稻田土壤,在密闭系统模拟研究水稻根际输入光合碳对土壤有机碳(SOC)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标记种植80 d后,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累积的总碳量范围分别为1.86~5.60 g.pot-1和0.46~0.78 g.pot-1.种植水稻后供试土壤的14C-SOC含量范围为114.3~348.2 mg.kg-1,而14C-DOC、14C-MBC含量范围为4.05~8.65 mg.kg-1、12.5~37.6 mg.kg-1.水稻生长期间内,不同土壤条件下,土壤14C-SOC与14C-水稻碳量的比率范围为5.09%~6.62%,这说明尽管不同土壤的光合生产能力不同,但根际沉积效率相似.土壤可溶解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和SOC的更新率分别为6.72%~14.64%、1.70%~7.67%和0.73%~1.99%.而且,水稻光合碳的分配和转化对土壤活性碳组分的DOC、MBC含量变化影响较大,而对土壤有机碳影响较小.本研究进一步量化了水稻生长期间光合碳对土壤有机碳库各组分(SOC、DOC和MBC)的贡献,为水稻土有机质积累持续机制与固碳潜力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合同化碳 根际沉积 土壤有机碳 14C连续标记
原文传递
施氮和水分管理对光合碳在土壤-水稻系统间分配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婷婷 祝贞科 +6 位作者 朱捍华 汤珍珠 庞静 李宝珍 苏以荣 葛体达 吴金水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27-1234,共8页
施肥和水分管理是影响水稻生长的两个关键因素,探讨水肥耦合条件下光合碳在"水稻-土壤"系统输入与分配动态,对深入解析稻田土壤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选用籼性常规水稻品种(中早39),采用13C-CO_2连续标记技... 施肥和水分管理是影响水稻生长的两个关键因素,探讨水肥耦合条件下光合碳在"水稻-土壤"系统输入与分配动态,对深入解析稻田土壤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选用籼性常规水稻品种(中早39),采用13C-CO_2连续标记技术,量化研究施氮和水分管理对光合碳在"水稻-土壤"系统中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增加了水稻地上部干物质重和碳、氮含量,却显著降低了水稻根冠比;干湿交替使施氮条件下的水稻地上部全碳、全氮含量较持续淹水处理分别提高了22%和33%,根系中全碳、全氮含量分别提高了36%、44%,这表明施氮有利于水稻地上部生长,而干湿交替显著促进了水稻根系的生长.施氮显著增加水稻地上部13C含量,与不施氮处理相比增加了32%~83%;施氮使光合碳在水稻地上部的回收率增加6%~32%,在根系的回收率减少18%~59%.水分管理对13C分配的影响表现为:连续标记22 d后,在施氮条件下,干湿交替使水稻地上部、根系13C量均有一定量的增加;不施氮条件下,干湿交替与持续淹水处理相比,地上部13C量减少10.3mg·pot-1,回收率降低了11%~12%;根系13C量增加1.9 mg·pot-1,回收率提高了24%~57%.施氮和干湿交替都显著增加了13C在根际土壤中的累积与回收率.因此,施氮增加了光合碳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累积,但降低了光合碳在根系中的分配,干湿交替比持续淹水更利于光合碳向土壤中的传输与累积,水肥耦合管理显著调控了光合碳的传输与分配.该研究进一步量化了水肥管理条件下水稻光合碳的分配及其在土壤有机碳库中的传输特征,为稻田水肥管理、水稻土有机质积累持续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际沉积 13C连续标记 施氮 干湿交替
原文传递
草地植物根系碳储量和碳流转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被引量:15
12
作者 吴伊波 崔骁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8-388,共11页
植物根系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汇和矿质养分库,也是土壤中碳及养分的主要来源,只有深入认识CO2浓度升高下根系的碳汇功能和根系周转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才能准确预测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调节作用。介绍了CO2浓度升高对草地... 植物根系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汇和矿质养分库,也是土壤中碳及养分的主要来源,只有深入认识CO2浓度升高下根系的碳汇功能和根系周转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才能准确预测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调节作用。介绍了CO2浓度升高对草地植物根系生物量、根系凋落物的数量和品质以及根系周转速率的影响,指出研究植物体内碳向根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必须考虑CO2浓度升高的直接和间接两方面作用;在预测根系碳库储量的动态变化时,需要区分不同功能根系组分的生物量;为更准确估算根系周转速率,有必要确立草地植物根系直径与其寿命之间的关系;CO2浓度升高普遍提高根系凋落物的C/N,但以此判定其在土壤中的分解速率快慢并不可靠,需要进一步从机理上探究根系凋落物分解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增加 草地 根冠比 根系周转 根际碳沉积 C/N
下载PDF
小麦和玉米生长对土壤碳输入和输出的贡献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昭安 朱彪 +2 位作者 张译文 李梦雨 孟凡乔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57-2265,共9页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区分土壤外源碳输入和内源碳输出是量化土壤碳平衡的前提。借助碳同位素方法,可以精确区分不同碳源对土壤有机碳(SOC)和二氧化碳(CO_(2))的贡献,一方面定量根际沉积碳对土壤碳的输入,另一方面还可以量化根系生长对SOC...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区分土壤外源碳输入和内源碳输出是量化土壤碳平衡的前提。借助碳同位素方法,可以精确区分不同碳源对土壤有机碳(SOC)和二氧化碳(CO_(2))的贡献,一方面定量根际沉积碳对土壤碳的输入,另一方面还可以量化根系生长对SOC分解的根际激发效应,进而提高土壤碳平衡评估的精确度。本文整合了关于小麦和玉米13C/14C示踪实验的文献,对作物-土壤系统光合碳分配、向地下部碳输入量、根际土壤CO_(2)区分以及根际激发效应进行分析,最终明确了小麦和玉米生长对土壤碳输入和输出的贡献。在作物-土壤系统中,小麦光合碳分配到地上部、根系、土壤和土壤释放CO_(2)的平均比例分别为73.1%、12.5%、4.6%、9.8%,玉米分别为68.4%、16.0%、4.6%和11.1%。小麦和玉米通过根系和根际沉积碳对土壤碳输入量均值分别为1058 kg·hm^(-2)和1025 kg·hm^(-2),其中根际沉积碳占地下输入的贡献均值分别为0.45和0.38。小麦和玉米根源呼吸占根际土壤CO_(2)释放的贡献值均达到50%以上,分别为51.3%和56.7%。小麦和玉米生长促进SOC的分解,根际激发效应平均值分别为172%和15%,若采用传统根去除法来区分土壤呼吸,根际激发效应则会被忽略,这可能导致根源呼吸的高估。小麦和玉米生长过程中释放的净根际沉积碳占地下部净碳输入(根系+根际沉积物)比例分别为27%和22%,如果利用传统洗根法,这部分光合碳量就无法量化,导致输入到地下部的光合碳量被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根际沉积 根源呼吸 根际激发效应
下载PDF
植物根圈微生物群落与功能特异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丁晶 俞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2-910,共9页
植物-土壤微生物交互作用在土壤养分循环、碳固存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植物源有机物输入被认为是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的纽带。根圈土壤微生物在群落结构和功能上与根圈外土壤差异显著,并存在一定的植物群落特异... 植物-土壤微生物交互作用在土壤养分循环、碳固存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植物源有机物输入被认为是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的纽带。根圈土壤微生物在群落结构和功能上与根圈外土壤差异显著,并存在一定的植物群落特异性。植物源有机物的高度可利用性对土壤微生物具有复杂的影响,改变着土壤生态过程。因此,揭示植物源有机物的输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有助于深化对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作用的认识,同时为养分循环调控、肥料施用时效、作物增产和温室气体排放及生态平衡维持提供理论支持。基于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进展,综述了两大类植物源有机物(根际沉积和凋落物)的组成和输入时间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特定功能(以氮循环为例)的影响机制;探讨了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分子探针技术和宏基因组学等研究方法在植物-土壤微生物交互作用中的综合应用;总结了植物生命周期内植物源有机物化学组成和输入时空差异对植物特异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诱导机制。植物源有机物输入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不但显著提高优势微生物群落生物量、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相关功能、调控特定土壤微生物活性,并且其化学性质多样性决定了土壤微生物群落植物特异性。因此,植物源有机物输入是驱动植物根圈特异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与功能演变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有机物 根际沉积 凋落物 植物-土壤微生物交互作用
下载PDF
不同连作年限番茄根系淀积物的变化及其与根结线虫的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常海娜 王春兰 +7 位作者 朱晨 王东升 李荣 周星 龚鑫 陈小云 胡锋 刘满强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0-759,共10页
了解蔬菜连作与土传病虫害的关系有助于发展绿色农业。基于根系淀积物在植物-土壤之间功能反馈中的重要地位,选择野外定位试验中番茄第2、第6和第8茬的不同连作年限处理,研究根结线虫的变化及其与土壤性质特别是根系淀积物组成的关系。... 了解蔬菜连作与土传病虫害的关系有助于发展绿色农业。基于根系淀积物在植物-土壤之间功能反馈中的重要地位,选择野外定位试验中番茄第2、第6和第8茬的不同连作年限处理,研究根结线虫的变化及其与土壤性质特别是根系淀积物组成的关系。结果显示:与第2茬相比,连作茬数增加导致土壤pH显著降低(P<0.05),而土壤有机碳和硝态氮含量显著升高;同时,根系淀积物的组分类别及其相对含量也有显著变化,其主要组分中有机酸类物质的数量和相对含量随连作茬数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化学性质、根系淀积物和根结指数三者的网络结构分析表明,根结指数与网络中其他节点之间的联系伴随连作年限而增强。在第8茬中,根结指数与月桂酸含量呈负相关,与土壤NO3^--N含量以及颠茄碱、麦角甾醇的含量呈正相关,说明连作番茄根结线虫病害加重与土壤化学性质尤其是根系淀积物的变化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障碍 生态农业 土壤健康 根系淀积 根结线虫 差异化合物
下载PDF
Estimates on nitrogen uptake in the subsequent wheat by aboveground and root residue and rhizodeposition of using peanut labeled with^(15)N isotope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 被引量:6
16
作者 ZHANG Kai ZHAO Jie +5 位作者 WANG Xi-quan XU He-shui ZANG Hua-dong LIU Jing-na HU Yue-gao ZENG Zhao-ha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571-579,共9页
Leguminous crops play a vital role in enhancing crop yield and improving soil fertility. Therefore, it can be used as an organic N source for improving soil fertilit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i) quantify the ... Leguminous crops play a vital role in enhancing crop yield and improving soil fertility. Therefore, it can be used as an organic N source for improving soil fertilit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i) quantify the amounts of N derived from rhizodeposition, root and above-ground biomass of peanut residue in comparison with wheat and(ii) estimate the effect of the residual N on the wheat-growing season in the subsequent year. The plants of peanut and wheat were stem fed with 15 N urea using the cotton-wick method at the Wuqiao Station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2014. The experiment consisted of four residue-returning strategies in a randomized complete-block design:(i) no return of crop residue(CR0);(ii) return of above-ground biomass of peanut crop(CR1);(iii) return of peanut root biomass(CR2); and(iv) return of all residue of the whole peanut plant(CR3). The 31.5 and 21% of the labeled 15 N isotope were accumulated in the above-ground tissues(leaves and stems) of peanuts and wheat, respectively. N rhizodeposition of peanuts and wheat accounted for 14.91 and 3.61% of the BG15 N, respectively. The 15 N from the below-ground 15 N-labeled of peanuts were supplied 11.3, 5.9, 13.5, and 6.1% of in the CR0, CR1, CR2, and CR3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Peanut straw contributes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N to the soil through the decomposition of plant residues and N rhizodeposition. With the current production level on the NCP, it is estimated that peanut straw can potentially replace 104 500 tons of synthetic N fertilizer per year. The inclusion of peanut in rotation with cereal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use of N fertilizer and enhance the system sustain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pping system crop residues rhizodeposition ^(15)N labeling
下载PDF
林木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婧珏 孙跃志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26,共6页
目前关于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更多地是关注其与微生物间关系,而对化感方面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近年来林木的化感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文中通过深入分析国内外关于林木化感作用研究,归纳总结了根系分泌物的种类、释放途径及作用特点,从... 目前关于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更多地是关注其与微生物间关系,而对化感方面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近年来林木的化感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文中通过深入分析国内外关于林木化感作用研究,归纳总结了根系分泌物的种类、释放途径及作用特点,从化感作用的角度深刻揭示根系分泌物,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加以展望,以期为解决林木混交及连栽地力衰退问题提供理论参考,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根际沉降 化感作用 自毒作用
原文传递
Nitrogen rhizodeposition from corn and soybean,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subsequent wheat crops
18
作者 Sainan Geng Lantao Li +6 位作者 Yuhong Miao Yinjie Zhang Xiaona Yu Duo Zhang Qirui Yang Xiao Zhang Yilun W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446-2457,共12页
Nitrogen(N)is a key factor in the positive response of cereal crops that follow leguminous crops when compared to gramineous crops in rotations,with the nonrecyclable rhizosphere-derived 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Ho... Nitrogen(N)is a key factor in the positive response of cereal crops that follow leguminous crops when compared to gramineous crops in rotations,with the nonrecyclable rhizosphere-derived 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However,quantitative assessments of differences in the N derived from rhizodeposition(NdfR)between legumes and gramineous crops are lacking,and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subsequent cereals are scarce.In this study,we conducted a meta-analysis of NdfR from leguminous and gramineous crops based on 34 observations published worldwide.In addition,po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in the NdfR amounts,distributions and subsequent effects of two major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preceding crops,corn(Zea mays L.)and soybean(Glycine max L.),by the cotton wick-labelling method in the main wheat-producing areas of China.The meta-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dfR of legumes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by 138.93%compared to gramineous crops.In our pot experiment,the NdfR values from corn and soybean were 502.32 and 944.12 mg/pot,respectively,and soybean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rn,accounting for 76.91 and 84.15%of the total belowground nitrogen of the plants,respectively.Moreover,in different soil particle sizes,NdfR was mainly enriched in the large macro-aggregates(>2 mm),followed by the small macro-aggregates(2–0.25 mm).The amount and proportion of NdfR in the macro-aggregates(>0.25 mm)of soybean were 3.48 and 1.66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of corn,respectively,indicating the high utilization potential of soybean NdfR.Regarding the N accumulation of subsequent wheat,the contribution of soybean NdfR to wheat was approximately 3 times that of corn,accounting for 8.37 and 4.04%of the total N uptake of wheat,respectively.In conclusion,soybean NdfR is superior to corn in terms of the quantity and distribution ratio of soil macro-aggregates.In future field production,legume NdfR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nitrogen pool that can be absorbed and utilized by sub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p rotation nitrogen rhizodeposition meta-analysis soil aggregates nitrogen transfer
下载PDF
水稻光合同化碳在土壤不同粒径、密度分组中的分配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苗苗 聂三安 +6 位作者 陈晓娟 罗璐 朱捍华 石辉 葛体达 童成立 吴金水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68-1575,共8页
水稻生长影响土壤有机质在土壤及其各组分中的分布,是关系土壤有机质储量的重要因子.为量化水稻光合同化碳在土壤不同粒径和密度组分中的分布,进而为水稻土有机质积累持续机制与固碳潜力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应用14C连续标记示踪技术,以当... 水稻生长影响土壤有机质在土壤及其各组分中的分布,是关系土壤有机质储量的重要因子.为量化水稻光合同化碳在土壤不同粒径和密度组分中的分布,进而为水稻土有机质积累持续机制与固碳潜力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应用14C连续标记示踪技术,以当地主栽水稻品种"中优169"为供试作物,分别选取亚热带区4种典型稻田土壤,通过土壤有机质物理分组方法探讨了水稻根际输入的光合碳在土壤物理组分(粒径、密度)中的含量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水稻标记种植80 d后,250~2 000μm粒径的SOC14含量范围为118.23~309.94 mg.kg-1,SOC14/SOC的比例范围为0.52%~1.55%,均大于20~250μm、<20μm这2个粒径的SOC14含量和SOC14/SOC的比例,250~2 000μm、20~250μm这2个粒径的轻组组分的SOC14含量均显著大于相应的重组组分的SOC14含量,说明稻田生态系统通过水稻的根际沉积作用将有机碳(水稻光合同化碳)主要固定在大粒径的轻组组分中,从而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关分析表明,250~2 000μm粒径与其轻、重组组分、<20μm粒径、20~250μm粒径的SOC14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而<20μm、20~250μm粒径的轻组组分的SOC14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性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合同化碳 根际沉积 粒径 密度 土壤有机碳 14C连续标记
原文传递
Soil properties and habitats determine the response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to agricultural wastewater irrigation 被引量:2
20
作者 Sascha M.B.KRAUSE Anja B.DOHRMANN +3 位作者 Osnat GILLOR Bent T.CHRISTENSEN Ines MERBACH Christoph C.TEBBE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46-158,共13页
Increasing temperatures and variability of precipitation events due to climate change will lead in the future to higher irrigation demands in agroecosystems.However,the use of secondary treated wasterwater(TWW)could h... Increasing temperatures and variability of precipitation events due to climate change will lead in the future to higher irrigation demands in agroecosystems.However,the use of secondary treated wasterwater(TWW)could have consequences for the receiving soil environment and its resident microbial communities.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importance of soil properties and habitats to the response of soil bacteria and archaea to irrigation with TWW.Two agricultural soils with contrasting textures(loamy sand or silt loam)and,for each,three variants differing in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as generated by long-term fertilization,were analyzed.For each of these six soils,prokaryotic communities from two habitats,i.e.,root-free bulk soil and the rhizosphere of developing cucumber plants in the greenhouse,were characterized.Communities were analyzed by the quantity and diversity of thei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amplified 16S rRNA genes.To account for TWW-associated nutrient effects,potable water(PW)served as a control.Amplicon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prokaryotic communities mainly consisted of bacteria(99.8%).Upon irrigation,regardless of the water quality,prokaryotic diversity declined,p H increased,and no bacterial growth was detected in bulk soil.In contrast,the growth of cucumbers was stimulated by TWW,indicating that plants were the main beneficiaries.Moreover,strong responses were seen in the rhizosphere,suggesting an indirect effect of TWW by altered rhizodepositions.The main bacterial responders to TWW were 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and Planctomycetes.Changes in bacterial communities due to TWW were less pronounced in all variants of the silt loam,indicating the importance of clay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for buffering effects of TWW on soil bacterial communities.Hence,soil organic carbon and soil texture are important parameters that need to be considered when applying TWW in agri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 gene sequences buffering effect cucumber rhizosphere microbial community dynamics rhizodeposition soil organic carbon soil texture treated wastewater irrig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