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世纪初革命派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 |
欧阳跃峰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5
|
|
2
|
催化与嬗变:民族主义与晚清政府的衰亡 |
胡涤非
|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3
|
民间对政府的期望失落与拒俄运动 |
苏全有
|
《安阳工学院学报》
|
2011 |
1
|
|
4
|
白坚武与革命党人 |
贾熟村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5
|
革命成功与共和“夭折”——以诗词中清末民初革命党人的心路历程为视角 |
冯巧霞
|
《天中学刊》
|
2017 |
0 |
|
6
|
试析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的社会主义大论战 |
王占宇
李丽忠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0 |
0 |
|
7
|
武汉革命党人之间的内部矛盾与所谓湖北“二次革命” |
张皓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8
|
新民学会与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的形成 |
刘华清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9
|
革命的想象:《红色娘子军》中女革命者形象叙事规范的生成及更新(1956-1976) |
王小蕾
|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0
|
论“常州三杰”的初心与初步 |
朱成山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2
|
|
11
|
再论湖南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的形成——关于近代湖南人才群的思想影响 |
陶用舒
|
《益阳师专学报》
|
2000 |
0 |
|
12
|
老一代革命家与天津早期工人运动 |
缪志明
|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10 |
1
|
|
13
|
苏联干部制度的历史变迁 |
冯佩成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4
|
绘现代历史画卷 抒革命志士情怀——读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诗词 |
刘济远
|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15
|
辛亥时期革命派内部伦理思想的分歧——兼论其时传统道德的历史命运 |
贾新奇
|
《伦理学研究》
|
2006 |
0 |
|
16
|
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
孙正聿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17
|
一个革命者的忠诚危机及其“化解”——重读王蒙的《布礼》 |
陶东风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8
|
恩格斯怎样评价马克思:一个历史的考察 |
刘建军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9
|
探寻青年陈毅赴法国勤工俭学投身革命的足迹 |
邓寿明
王庆跃
|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0 |
4
|
|
20
|
清末妇女运动中的政府作用探析 |
许娟
段塔丽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09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