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宗族研究:亟待实现范式转换——基于赣州、岳平两地农村社区发展理事会建设实践的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赵晓峰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5-22,126,共8页
基于江西赣州和湖北岳平两地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分析,本文发现理事会在改造并利用农村宗族势力的过程中创新了基层民主实践机制,以多元民主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了代表性难题、决策机制难题,以及农民的参与程度问题,构建了一个治理&qu... 基于江西赣州和湖北岳平两地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分析,本文发现理事会在改造并利用农村宗族势力的过程中创新了基层民主实践机制,以多元民主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了代表性难题、决策机制难题,以及农民的参与程度问题,构建了一个治理"钉子户"的高效机制。理事会在实践中重构了农民"公""私"认同的序列谱,具备了"国家授权的合法性与农民自发的认同感"的双重权力属性,既利用了传统的宗族资源,又避免了介入地方"公务"时的不合法困境,推进了两地以自然村为单位的社区建设。鉴于农村宗族的基础性结构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本文认为当前农村宗族研究亟待实现从革命范式向改良范式的转变,逐步探索建立一种受保护的社会自治权的协商式增长机制,使农村宗族最终成为一种有益于地方社会秩序整合的建设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宗族研究 宗族走向 革命范式 改良范式 基层民主 公私观念 社区发展理事会 乡村治理
下载PDF
中国近代史范式研究综述 被引量:3
2
作者 简婷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89-91,共3页
由于历史研究回应社会现实的需要,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中革命史范式危机的影响以及"告别革命"论的出现,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问题引起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界围绕着对范式的不同理解、研究中存在的范式种类、不同范式之间... 由于历史研究回应社会现实的需要,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中革命史范式危机的影响以及"告别革命"论的出现,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问题引起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界围绕着对范式的不同理解、研究中存在的范式种类、不同范式之间的关系三个问题展开讨论。但是,相关讨论大多流于学理层面,至今缺乏对范式运用的经验考察,因而范式研究仍有进一步扩展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研究范式 革命史范式 现代化范式
下载PDF
重构共同体想象:新中国十七年新闻史教科书的编撰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红祥 刘兴豪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7-101,共5页
教科书是传授学科常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构建共同体学科想象的关键渠道。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新闻史教科书的编撰,以中国史学革命范式为基底,通过对中国新闻史进行重新书写,再造学科常识,重构历史想象,从而对中国新闻史学共同体进行... 教科书是传授学科常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构建共同体学科想象的关键渠道。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新闻史教科书的编撰,以中国史学革命范式为基底,通过对中国新闻史进行重新书写,再造学科常识,重构历史想象,从而对中国新闻史学共同体进行生产与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中国新闻史学 教科书 共同体想象 革命范式
下载PDF
建国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本历史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静静 田小飞 +1 位作者 王娜 吴彤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5-129,共5页
以现代化范式为主要参照系,同时考虑到革命化范式的影响,考察了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变迁过程,以此为背景主要展现了建国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本历史,并对这段历史做了分期。分析了与之相关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概念的历史变化。
关键词 公民科学素质 历史变迁 现代化范式 建设 中国 过程 展现 建国以来 考察 中国公民
下载PDF
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报《满洲红旗》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田雷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26-28,共3页
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报《满洲红旗》从1930年9月15日创刊到1935年4月终刊,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第一个地下党组织——中共满洲省委的存在与撤消;从辽宁省沈阳市创刊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终刊,经历了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东北人民在... 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报《满洲红旗》从1930年9月15日创刊到1935年4月终刊,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第一个地下党组织——中共满洲省委的存在与撤消;从辽宁省沈阳市创刊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终刊,经历了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斗争岁月,成为革命化范式视角下东北地区党委机关报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满洲省委 满洲红旗 革命范式
下载PDF
列宁对俄国革命模式的探索与总结
6
作者 赵秀华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2023年第2期93-132,247,248,共42页
列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俄国革命,形成了其关于俄国革命模式的总结,用俄国生动的实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列宁的总结中,无产阶级领导权是俄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不仅是实现俄国资产阶级民主... 列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俄国革命,形成了其关于俄国革命模式的总结,用俄国生动的实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列宁的总结中,无产阶级领导权是俄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不仅是实现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而且是通往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对此,列宁从可能性、必要性准备、可行性措施等三个方面予以论证。列宁首先通过对俄国革命性质的界定、对社会各阶级的透彻分析来确定无产阶级的民主革命领导权。关于实现领导权的必要性,列宁强调,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阶段就要培养革命领导权意识,民主革命阶段不能忘却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关于实现领导权的可行性措施,列宁指出,首先要坚持布尔什维克式党的领导,政权方面要不失时机地由工农民主专政走向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还要有灵活的革命战略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俄国革命模式 革命领导权 革命性质
下载PDF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革命史范式”形成及原因 被引量:4
7
作者 康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06-109,共4页
"革命史范式"是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领域的主导范式。历经八十于载,促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近代史学科研究新体系的建立,并推动中国传统史学的近代化。它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不仅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 "革命史范式"是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领域的主导范式。历经八十于载,促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近代史学科研究新体系的建立,并推动中国传统史学的近代化。它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不仅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的产物,是国内与国际学术因素结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史范式 毛泽东 苏联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