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教果报观与传统报应观的融合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筱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95,共5页
印度佛教果报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的焦点在于生命意识和伦理道德的差异。为在中国得到更大的发展,佛教果报观作出巨大让步,实现了中国化。其显著标志是承认现世报,肯定人世的福寿利禄,接纳以孝为核心的伦理规范;在保持固有的戒律... 印度佛教果报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的焦点在于生命意识和伦理道德的差异。为在中国得到更大的发展,佛教果报观作出巨大让步,实现了中国化。其显著标志是承认现世报,肯定人世的福寿利禄,接纳以孝为核心的伦理规范;在保持固有的戒律性、出世性、精神性和个体性的基础上,接受了传统报应观的伦理性、现世性和功利性。佛教果报观与中国传统报应观完全合二为一是在民间信仰,二者之所以融合无碍,是因为民间报应信仰本质上是浅薄的实用性的信仰,所关注的是个人和子孙现世的幸福以及来世好报,没有门户的羁绊和学说的顾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报应观 中国化 民间信仰
下载PDF
“果报观”与中国传统医学伦理道德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孙彪 林楠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22,共3页
选取因果报应观念促进中国古代医者道德行为做为考察对象,细致展示其在医学领域中所进行地一系列文本建构。透过这些历史文献的解读,观察"果报观"如何嵌入到中国传统医学伦理道德体系之中。结合古代社会情境,透析其思想来源,... 选取因果报应观念促进中国古代医者道德行为做为考察对象,细致展示其在医学领域中所进行地一系列文本建构。透过这些历史文献的解读,观察"果报观"如何嵌入到中国传统医学伦理道德体系之中。结合古代社会情境,透析其思想来源,探究其在古代医学伦理道德体系中得以凸显的原因,从而汲取出有益于中国医学伦理道德提升的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报观 传统医学 医学伦理
下载PDF
论中国废除死刑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3
作者 王联合 《韶关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8-42,共5页
中国废除死刑的障碍并不是经济发展水平低或者国民素质不高,而是民众关于死刑的报应观念及政界关于死刑的威慑观念。改变关于死刑的报应及威慑观念是废除死刑的必由之路,而观念的改变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下或国民素质的高低关系不大,主... 中国废除死刑的障碍并不是经济发展水平低或者国民素质不高,而是民众关于死刑的报应观念及政界关于死刑的威慑观念。改变关于死刑的报应及威慑观念是废除死刑的必由之路,而观念的改变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下或国民素质的高低关系不大,主要是一个启蒙、宣传、教育问题,政府应承担起这一重任,学界在改变观念方面也应该有所作为,成立推进死刑废除的民间组织并从事相关活动或可大有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 废除 报应观念 威慑观念
下载PDF
论现代刑事新古典学派的理论学说 被引量:1
4
作者 邵超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在欧美社会,随着犯罪状况的日益恶化,实证学派的教化主义的破产,新古典学派应运而生。新古典学派包含两个不同的分支:功利学派和报应学派。二者各有其不同的发展轨迹,其基本原则和主张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点。
关键词 新刑事古典学派 功利主义学派 报应主义学派 刑罚观
下载PDF
论佛教教义在《西游记》中的体现
5
作者 顾慧童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63-66,共4页
《西游记》在行文叙事中糅合了佛教文化的诸多教义,从整体叙事结构和具体叙事角度体现出因果报应学说,佛教心性学说劝化世人承认自己、接受自己、面对自己心性的哲学观念也在行文中折射出来,佛教关于赎罪与救度的观念在《西游记》中的... 《西游记》在行文叙事中糅合了佛教文化的诸多教义,从整体叙事结构和具体叙事角度体现出因果报应学说,佛教心性学说劝化世人承认自己、接受自己、面对自己心性的哲学观念也在行文中折射出来,佛教关于赎罪与救度的观念在《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身上得以反映。因此,对于《西游记》中所包含的宗教含义需要理性而深入的挖掘,以裨益于当前思想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佛教教义 因果报应说 心性学说 赎罪与救度
下载PDF
康德刑罚情感基础
6
作者 郭晔 《人大法律评论》 2020年第1期263-283,共21页
“报应”与“复仇”的区分,是康德报应主义刑罚观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二者最本质的不同在于,报应是一种基于正义的善的法则,而复仇则是恶的欲望和情绪表达.据此,刑罚不能是人们发泄私愤甚至公愤的一个手段,构成报应性刑罚之情感基础的只... “报应”与“复仇”的区分,是康德报应主义刑罚观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二者最本质的不同在于,报应是一种基于正义的善的法则,而复仇则是恶的欲望和情绪表达.据此,刑罚不能是人们发泄私愤甚至公愤的一个手段,构成报应性刑罚之情感基础的只能是对正义的敬重,而不能是复仇或任何经验性情感.报应不仅与“恨”无关,而且能够与“爱”相容,即“犯罪人也是目的本身”,这是康德人性公式在刑罚观上的表现.对待罪犯要像对待作为理性主体的、具有内在价值的正常人一样,既要在法律政策上满足形式化的要求,又要在刑罚的实际执行中满足实质性的要求.澄清这两个语词的区别,并非概念游戏,而是揭示了康德哲学在刑罚观上的批判意义,并为我国刑罚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应 复仇 康德 刑罚观 情感基础
原文传递
儒佛伦理观的冲突与融合——从《莲花色尼出家因缘跋》谈起
7
作者 张惠 《安顺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4-26,82,共4页
文章从陈寅恪先生的《莲花色尼出家因缘跋》入手,引出对儒佛伦理观的冲突分析。作者通过对儒佛思想的不断融合,不断中国化的探讨,概括出儒佛思想在相互吸收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重视人生问题、明晰善恶观念、凸显孝道思想、调和政治伦理等... 文章从陈寅恪先生的《莲花色尼出家因缘跋》入手,引出对儒佛伦理观的冲突分析。作者通过对儒佛思想的不断融合,不断中国化的探讨,概括出儒佛思想在相互吸收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重视人生问题、明晰善恶观念、凸显孝道思想、调和政治伦理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观 果报观 善恶观 孝道 政治伦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