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年冬-2006年春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监测 被引量:102
1
作者 邓洁 钱渊 +2 位作者 朱汝南 王芳 赵林清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24-927,共4页
目的对北京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监测并进行亚型分析,探讨其流行规律。方法2000年11月-2006年3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采集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的患儿咽拭子或鼻咽分泌物标本10048份,接种... 目的对北京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监测并进行亚型分析,探讨其流行规律。方法2000年11月-2006年3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采集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的患儿咽拭子或鼻咽分泌物标本10048份,接种于Hep-2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同时用免疫荧光法对鼻咽分泌物标本进行呼吸道病毒抗原的快速检测,对部分RSV阳性的标本用RT-PCR进行了亚型鉴定。结果(1)在10048份标本中,有2286份为RSV阳性,阳性检出率为22·8%。其中病房标本7176份,RSV阳性2153份,阳性检出率为30·0%;门诊标本2872份,RSV阳性133份,阳性检出率为4·6%。(2)2000-2001年冬春、2002-2003年冬春、2004-2005年冬春RS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0%、18·2%和20·4%,而2001-2002年冬春、2003-2004年冬春和2005-2006年冬春RS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2·3%、41·0%和40·5%。(3)对938份RSV阳性标本的亚型监测结果:A亚型691份,占73·7%,B亚型247份,占26·3%,2000-2001、2004-2005年冬春季RSV感染以B亚型为主;而2001-2002、2002-2003、2003-2004年冬春季以A亚型为主;2005-2006年为A、B亚型同时流行。结论RSV是冬春季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RSV呈现出隔年高峰的流行趋势,RSVA、B亚型是交替出现的,并且有时以相近的比例同时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
原文传递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混合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07
2
作者 陈玲玲 成云改 +3 位作者 陈志敏 李淑娴 李雪静 王颖硕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MP)肺炎儿童的混合感染情况.方法 201例诊断MP肺炎住院患儿进行痰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抗原及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检测.有支气管镜检查指征的患儿行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及肺泡灌洗液定量培养.结果 201例MP肺炎混合...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MP)肺炎儿童的混合感染情况.方法 201例诊断MP肺炎住院患儿进行痰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抗原及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检测.有支气管镜检查指征的患儿行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及肺泡灌洗液定量培养.结果 201例MP肺炎混合其他病原感染103例(51.2%),其中肺炎衣原体52例(25.9%),病毒29例(14.4%),细菌22例(10.9%).病毒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最多见(17例,8.5%).29例MP混合病毒感染中,26例为3岁以下病例(89.7%),而52例MP混合肺炎衣原体感染者中40例为3岁以上(76.9%).与非混合感染组相比,混合感染组热程更长(热程大于10 d者24.5%,40.8%),更多发生胸腔积液(11.2%,23.3%),影像学上更多出现大片状阴影(35.7%,51.5%).MP混合细菌感染组外周血白细胞[(14.28 ±4.99)×109/L]、CRP[ 69( 32.5 ~ 99.5)mg/L]及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例[0.86(0.63 ~0.91)]高于非混合感染组[ (9.06±3.47)×109/L,3(0~31.0) mg/L,0.44(0.03 ~0.88)].结论 半数以上MP肺炎存在混合感染;以肺炎衣原体最常见,其次为病毒,细菌混合感染率低;年幼儿童以病毒混合感染为主,年长儿以肺炎衣原体混合感染为主;伴血白细胞/CRP升高者,应重点注意合并细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呼吸道感染 儿童
原文传递
综合气道护理对重症肺炎患儿治疗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95
3
作者 周丽 宋霜 +3 位作者 王敏杰 符月花 陈静仙 王凤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5251-5254,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肺炎患儿采用综合气道护理后,呼吸道感染的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儿科进行治疗的122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58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干...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肺炎患儿采用综合气道护理后,呼吸道感染的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儿科进行治疗的122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58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干预,64例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应用综合气道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经不同干预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呼吸道感染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5.31%比对照组的70.69%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心衰改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炎性指标水平均有所改善,试验组患儿CRP、IL-6、WBC等炎性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呼吸道感染率为9.3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气道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缩短患儿发热、咳嗽、气促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减轻患者炎性反应,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道护理 重症肺炎 呼吸道感染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2007—2010年监测 被引量:87
4
作者 谢正德 肖艳 +7 位作者 刘春艳 胡英惠 幺远 杨燕 钱素云 耿荣 王健伟 申昆玲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45-749,共5页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的病毒病原学构成及其流行的季节特征。方法2007年3月-201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救室就诊及内科住院的ALRTI患儿共1914例。采集每例患儿鼻咽吸取物1份,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的病毒病原学构成及其流行的季节特征。方法2007年3月-201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救室就诊及内科住院的ALRTI患儿共1914例。采集每例患儿鼻咽吸取物1份,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鼻病毒(HRV),副流感病毒(PIV)1~4型,流感病毒(IFA、IFB和IFC),腺病毒(ADV),肠道病毒(EV),冠状病毒(HCOV),偏肺病毒(HMPV)及博卡病毒(HBOV)。结果(1)总的病毒阳性检出率70.3%,其中〈1岁、1-〈3岁、3~〈6岁和≥6岁组分别为83.0%、80.1%、60.8%和27.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13.5,P=0.000)。检出率高的前3种病毒依次为RSV、HRV和PIV,其在〈1岁组分别是50.9%、36.2%和12.0%。(2)RSV和HRV的流行季节在冬春,而PIV在春夏。(3)〈1岁、1~〈3岁、3~〈6岁和36岁组病毒阳性患儿中检出2种以上病毒的比例分别为38.2%、36.4%、30.2%和15.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46.00,P=0.000)。结论病毒是小年龄儿童ALRTI的主要病原,以RSV、HRV和PIV最为重要,其感染存在季节特征;ALRTI患儿存在多种病毒感染,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毒 儿童
原文传递
九项呼吸道联检试剂对多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6
5
作者 秦茵茵 吴国锋 秦笙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 为临床提供一种快速诊断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方法。方法 对131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标本应用九项呼吸道联检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九项主要病原体的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 目的 为临床提供一种快速诊断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方法。方法 对131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标本应用九项呼吸道联检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九项主要病原体的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S)。结果 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率为33.3%(439/1318),其中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多见,其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B、A次之;混合感染率达15.7%(207/1318);感染人群以儿童多见。结论 九项呼吸道联检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快速、操作简便、准确性高,检测范围广、利于早期发现,费用不高,适合各大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无特异性病原体有机物 荧光抗体技术 间接 抗体
原文传递
2009-2010年中国六城市成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68
6
作者 王辉 刘亚丽 +13 位作者 陈民钧 徐英春 孙宏莉 杨启文 胡云建 曹彬 褚云卓 刘勇 张嵘 俞云松 孙自镛 卓超 倪语星 胡必杰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 调查2009-2010年我国成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2009-2010年全国6城市11家医院分离的1793株非重复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21株,肺炎链球菌420株,肺炎克雷伯杆菌404株,流感嗜血杆菌... 目的 调查2009-2010年我国成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2009-2010年全国6城市11家医院分离的1793株非重复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21株,肺炎链球菌420株,肺炎克雷伯杆菌404株,流感嗜血杆菌313株,β-溶血性链球菌属149株,卡他莫拉菌86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MIC值;利用头孢硝噻吩试验测定β-内酰胺酶的产生情况.结果 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MSSA对头孢菌素类及加酶抑制剂的耐药率均<1% (4/421),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3.1% (55/421)和9%(38/421),对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7%(240/421)和53.2%(224/421),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88.7%( 373/421),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口服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PRSP)、青霉素中介耐药的肺炎链球菌(PISP)和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PSSP)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4.4%( 102/420)、27.3% (115/420)和48.3%(203/420),注射用青霉素为1.9% (8/420)、9%(38/420)和89.1% (374/420);PRSP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PISP和PSSP;肺炎链球菌对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8.2%(370/420)和87.4%(367/420);对头孢克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分别为45.3%(190/420)、41.9%(176/420)、10.2%(43/420)和5.2%( 22/420),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6% (11/420)和0.2% (1/420).β-溶血性链球菌对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 70% (104/149),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10.1%(15/149).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20% (81/404),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低于头孢呋辛、头孢克罗及头孢曲松.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细菌感染 抗菌药 抗药性
原文传递
2425例小儿呼吸道感染7种常见病毒检出情况分析 被引量:66
7
作者 张雪清 胡骏 +2 位作者 宁小晓 高淑芳 王蕾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602-605,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7种常见病毒[副流感病毒Ⅰ(PIVⅠ)、副流感病毒Ⅱ(PIVⅡ)、副流感病毒Ⅲ(PIV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IVA)、流感病毒B(IVB)、腺病毒(ADV)]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 42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 目的分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7种常见病毒[副流感病毒Ⅰ(PIVⅠ)、副流感病毒Ⅱ(PIVⅡ)、副流感病毒Ⅲ(PIV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IVA)、流感病毒B(IVB)、腺病毒(ADV)]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 42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鼻咽深部分泌物标本,进行呼吸道病毒7项指标检测,从患儿年龄[婴幼儿(≤3岁)1 526例、学龄前儿童(4~7岁)650例、儿童(≥8岁)250例]、病毒分布情况、季节因素等方面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结果 2 425例患儿中有552例7种呼吸道病毒阳性,总阳性率为22.76%;其中单一病毒感染360例(65.22%)、混合病毒感染192例(34.78%);在各年龄组中婴幼儿组感染者377例(68.29%),其中单病毒感染242例(43.84%)、混合病毒感染135例(24.46%)。7种病毒中PIVⅢ感染最多,为196例(35.51%),其次为RSV[183例(33.15%)]。从季节分布来看,春、夏、秋、冬四季的检出率分别为17.79%、19.73%、22.37%、31.01%,以冬季阳性率为最高。结论 PIVⅢ感染是本地区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毒;≤3岁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率最高;以冬季为呼吸道病毒感染高发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流感病毒 腺病毒 呼吸道感染 儿童
下载PDF
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4
8
作者 郑辉 彭亮 卓广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5-237,共3页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构成及流行的季节特征,为临床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使用9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试剂检测门诊与住院患儿血清中呼吸道病原体,研究其检出情况及季节性变化。结果共检测2 119份标本,来源于2012年1-12...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构成及流行的季节特征,为临床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使用9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试剂检测门诊与住院患儿血清中呼吸道病原体,研究其检出情况及季节性变化。结果共检测2 119份标本,来源于2012年1-12月医院门诊和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抗体阳性患儿718例,感染率为33.9%;病原体感染率前5位的是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衣原体和副流感病毒;春夏秋冬四季感染率分别为23.8%、38.5%、43.5%、38.1%;<1岁的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其阳性率最高的病原体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而在>1岁各年龄组中感染率最高的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结论儿童在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率各不相同,婴幼儿时期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儿童,肺炎支原体和腺病毒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秋季尤其应注重预防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儿童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综合气道护理对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60
9
作者 范文娟 吴生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25-127,133,共4页
目的探析综合气道护理对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91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综合气道护理,比较2组咳嗽、喘... 目的探析综合气道护理对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91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综合气道护理,比较2组咳嗽、喘憋、肺啰音等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咳嗽、喘憋、肺啰音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5例(10.9%)发生呼吸道感染,对照组共13例(2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气道护理应用在重症肺炎患儿中可确保呼吸道通畅,同时强化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道护理 重症肺炎 呼吸道感染 排痰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4
10
作者 陶林辉 应丽娅 +1 位作者 叶金花 章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33-2134,2137,共3页
目的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引起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及相关症状,并对重症肺炎支原体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儿科住院治疗的2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肺炎支原体导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症... 目的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引起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及相关症状,并对重症肺炎支原体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儿科住院治疗的2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肺炎支原体导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症状,并对重症肺炎支原体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以秋季(27.00%)及冬季(33.00%)为主,以咳嗽(49.00%)和发热(34.00%)为主要表现,并且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感染部位于下肺叶为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之一,临床上应根据其临床特点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呼吸道感染 儿童
原文传递
卒中相关性肺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11
作者 吴继祥 承欧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96-1198,共3页
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感染是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超过30%的卒中患者并发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消化系统等感染,其中肺炎的发生率高达10%,且肺炎的发生与卒中患者的死亡有着密切联系... 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感染是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超过30%的卒中患者并发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消化系统等感染,其中肺炎的发生率高达10%,且肺炎的发生与卒中患者的死亡有着密切联系。最近研究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介导的免疫缺陷综合征(CIDS)可能是卒中后感染的主要机制,其他危险因素,如高龄、伴吞咽困难、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等),可增加卒中患者发生肺炎的概率。本文将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机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防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呼吸道感染 卒中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中枢神经损伤介导的免疫综合征
下载PDF
苏州地区14994例儿童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学特点 被引量:48
12
作者 王淑会 季伟 +6 位作者 张新星 顾文婧 严永东 周卫芳 黄莉 王美娟 陶云珍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2005年11月至2014年10月连续9年因呼吸道感染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14994例儿童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994份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3947份,总阳性检... 目的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2005年11月至2014年10月连续9年因呼吸道感染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14994例儿童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994份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3947份,总阳性检出率为26.32%。第1位细菌病原为肺炎链球菌(12.79%),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5.02%)、卡他莫拉菌(2.91%)。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儿童细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前未使用过抗菌药物的患儿痰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使用过抗菌药物的患儿(P〈0.01)。院外病程〈1个月组、1~3个月组及〉3个月组患儿痰培养细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鲍曼不动杆菌的阳性检出率随病程的延长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肺炎链球菌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细菌病原,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各种细菌在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年龄阳性检出率有差异。疾病病程与院外抗菌药物使用对细菌的阳性检出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细菌 病原 儿童
原文传递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7
13
作者 招少枫 窦祖林 +7 位作者 何怀 兰月 杨卫新 李莉 张涵君 刘传道 朱红军 王维 《中国康复》 2013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期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4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和房颤病史、鼻胃管进食、构音障碍、肺炎、改良Barthel指数、脑卒中分类、... 目的:探讨康复期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4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和房颤病史、鼻胃管进食、构音障碍、肺炎、改良Barthel指数、脑卒中分类、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发生SAP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48例中发生SAP感染56例(37.8%),未发生SAP感染92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后发现,误吸、年龄≥75岁、男性、糖尿病、房颤是康复期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S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0.05),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高是其保护因素(P<0.05)。此外鼻胃管进食、构音障碍也是该类患者SAP发生的影响因素(P<0.01,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SAP的风险值得关注,通过对这一系列危险因素的筛查和监控,可提高医院和家庭对康复期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重视程度,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 吞咽障碍 误吸 老年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儿童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转运与检测建议(病毒篇) 被引量:46
14
作者 张海邻 陈小芳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57-662,共6页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和多发疾病,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以急性鼻咽炎为主要表现的普通感冒、急性鼻窦炎、扁桃体炎、喉炎、咽炎、会厌炎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肺...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和多发疾病,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以急性鼻咽炎为主要表现的普通感冒、急性鼻窦炎、扁桃体炎、喉炎、咽炎、会厌炎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肺炎,其中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包括病毒、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由于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不同,病原微生物学检验非常重要。为确保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准确,保证检验全过程的规范非常关键。标本选择、采集和运输这些检验前阶段对于病原微生物检验是十分重要的,临床上选择和采集标本的人员大多是医生和护士,由于对具体的要求缺乏了解,这个环节常成为整个检验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此外,随着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检验手段的不断发展,临床医生也需要对常用的病原微生物检验方法和临床价值有进一步的了解,为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呼吸道感染协作组和《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儿科、临床检验等领域的专家撰写了《儿童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转运与检测建议》,以期为儿科医护人员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本期发表的分别是病毒篇和细菌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微生物检验 标本 病毒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2006~2014年住院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46
15
作者 钱前 季伟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4113-4116,共4页
[摘要]目的了解苏州地区2006-2014年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MP)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MP感染的防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苏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5395例呼吸道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 [摘要]目的了解苏州地区2006-2014年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MP)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MP感染的防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苏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5395例呼吸道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年间MP总阳性检出率30.27%(5395/17820),2009、2013年呈暴发流行,阳性率分别为40.35%、40.38%。MP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发病率高于冬春季节;女童MP阳性检出率高于男童;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期组、学龄期组阳性率分别为15.75%、38.14%、53.96%、59.42%,各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在不同疾病的阳性检出率,以大叶性肺炎居首位,高达76.20%。喘息患者MP阳性检出率为27.00%,各季节喘息患者M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所致肝功能异常总的发生率为8.14%,以大叶性肺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最高,达10.84%。结论苏州地区MP流行周期约为4年,夏秋季为高发季节,感染率与患儿年龄呈正相关。MP感染可引起喘息症状及肝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呼吸道感染 流行病学 儿童
下载PDF
武汉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44
16
作者 杨磊 黄洋 +1 位作者 周小勤 黄兆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622-1624,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武汉地区0~14岁儿童,共4132例。对儿童哮喘的发病现状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开展问卷调查及临床体检,对儿童哮喘与其他变应性疾病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武汉地区0~14岁儿童,共4132例。对儿童哮喘的发病现状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开展问卷调查及临床体检,对儿童哮喘与其他变应性疾病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筛选及排序。结果筛查出173例哮喘儿童,哮喘累积患病率为4.2%,其中男童的哮喘患病率高于女童(4.8%比3.6%)。4岁是一个关键年龄点,变应性鼻炎、湿疹、药物过敏及食物过敏等疾病发病率均于4岁后大幅上升。哮喘与变应性鼻炎相关性最高(r=0.30,P〈0.01),其次为湿疹(r=0.24,P〈0.01)。对哮喘危险因素进行筛选并排序,依次为变应性鼻炎(OR=5.61,95%CI:3.88~8.13)、反复呼吸道感染(OR:3.99,95%CI:2.78~5.74)、湿疹(OR=3.38,95%CI:2.35—4.87)、药物过敏(OR=2.20,95%CI:1.44~3.36)、一级亲属哮喘史(OR=3.14,95%C1:1.60~6.13)及二级亲属哮喘史(OR=1.92,95%CI:1.13—3.28)。结论变应性鼻炎和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哮喘发病的前2位高危因素,应加强对相关患儿的健康管理,防止其发展为变应性哮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危险因素 变应性鼻炎 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哮喘史 儿童
原文传递
2013-2016年14383例呼吸道感染患者9种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3
17
作者 王丽 周光 +4 位作者 王磊利 褚佳琪 陈刚 叶丽艳 罗燕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579-2582,共4页
目的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九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分析北京地区患呼吸道系统疾病患者病原体分布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呼吸道病原体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4383例患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 目的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九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分析北京地区患呼吸道系统疾病患者病原体分布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呼吸道病原体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4383例患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比较其在不同年龄段、季节的分布情况和流行病学特点,对病原体感染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地区2013-2016年呼吸道疾病患者呼吸道病原体抗体的总阳性率为24.31%(3496/14383),病原体抗体主要为肺炎支原体抗体,检出率为18.25%、乙型流感病毒抗体,检出率为7.65%和副流感病毒抗体,检出率为2.30%,单一感染占80.12%;各年龄组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病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年组高于其他年龄组;不同季节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抗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春、冬两季的肺炎支原体检出率高于夏、秋两季。结论通过IFA检测可初步掌握北京地区呼吸道系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病率,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原文传递
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43
18
作者 薛白 刘洁 +1 位作者 胡志刚 邹旭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9-311,共3页
目的了解冬春季节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体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3月医院就诊的1568例呼吸道急性感染患者,取其静脉血,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其进行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的检测,包... 目的了解冬春季节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体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3月医院就诊的1568例呼吸道急性感染患者,取其静脉血,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其进行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的检测,包括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N)、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B)、副流感病毒(PIV),并对检测标本阳性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68份标本中9种病原体IgM抗体阳性共678例,阳性率为43.24%;病原体IgM阳性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MP、LPl、INFB、RSV、ADV、CPN、COX、INFA、PIV,阳性率分别为13.20%、11.93%、8。74%、4.40%、1.98%、1.02%、0.83%、0.57%、0.57%;男性阳性率为25.08%,女性阳性率为37.79%,经χ2检验,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层次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率不同,其中11~18岁患儿病原体感染的阳性率最高为57.89%,41~50岁其次,为42.37%。结论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以感染肺炎支原体为主,嗜肺军团菌次之;不同性别在呼吸道病原体的总阳性率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女性明显高于男性;11~18岁学生集中在一起,易引起呼吸道病原体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间接免疫荧光法 病原体
原文传递
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3
19
作者 石文 戴永辉 +2 位作者 邱峰 肖倩 徐建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9期1868-187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和白细胞计数(WBC)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儿科14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感染病原分为病毒组(42例)、支原体组(45例)和细菌组(56例)。其...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和白细胞计数(WBC)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儿科14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感染病原分为病毒组(42例)、支原体组(45例)和细菌组(56例)。其中细菌组包括革兰阳性(G^+)菌组27例,革兰阴性(G^-)菌组29例。分别检测各组血清PCT、hsCRP及WB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组PCT、hsCRP及WBC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毒组和支原体组(P<0.05),G^-菌组PCT水平明显高于G^+菌感染组(P<0.01)。PCT用于诊断细菌感染和G-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hsCRP和WBC。结论PCT、hsCRP和WBC检测可初步判断小儿呼吸道疾病病原类型且PCT的诊断价值优于hsCRP和W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呼吸道感染 小儿
原文传递
维生素D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40
20
作者 方国兴 胡国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4284-4288,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浙江省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RRI患儿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两组患儿均接受RRI常规治疗,对...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浙江省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RRI患儿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两组患儿均接受RRI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维生素D滴剂,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维生素D滴剂和布拉氏酵母菌散剂,两组患儿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25-羟维生素D_3[25-(OH)D_3]、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以及随访1年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IgG、IgA、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gG、Ig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25-(OH)D_3、IL-4、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25-(OH)D_3、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99,P=0.005)。结论在RRI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维生素D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能有效提高RRI患儿免疫功能,改善患儿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儿童 维生素D 布拉氏酵母菌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