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肌康复训练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穆炳霞 《内科》 2009年第3期338-340,共3页
目的观察呼吸肌康复训练在临床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中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处于缓解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进行3个月的呼吸肌康复训练,包括缩唇呼吸、膈式呼吸、控制性深慢呼吸等,... 目的观察呼吸肌康复训练在临床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中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处于缓解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进行3个月的呼吸肌康复训练,包括缩唇呼吸、膈式呼吸、控制性深慢呼吸等,并配合长期家庭氧疗(LTDOT)12~15 h/d。对照组仅进行相同时间的LTDOT治疗,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及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的运动能力、血气、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的运动能力、血气、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呼吸肌康复训练能改善处于缓解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肌康复训练 血气分析 肺功能 运动能力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肌疲劳的康复锻炼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世豪 王至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3641-3646,共6页
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呼吸肌疲劳产生的原因、呼吸肌训练、呼吸方法训练、中医康复训练方法、营养支持疗法5个方面综述COPD呼吸肌疲劳的康复锻炼研究进展,以期为COPD病人肺康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肌疲劳 肺康复 护理 呼吸训练 中医 营养支持
下载PDF
肺癌手术患者呼吸肌训练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白女 米元元 +6 位作者 杜世正 智晓旭 邾萍 赵雪 李科瑾 李建囡 董高悦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19期1746-1754,共9页
目的探讨呼吸肌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OVID、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0-05-15。使用软件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呼吸肌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OVID、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0-05-15。使用软件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69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呼吸肌训练能有效降低肺炎发生风险及减少住院时间,但对6 min步行试验(6MWT)、肺通气功能(FVC%、FEV1%)及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无明显影响。而对肺不张、呼吸衰竭、等结局指标尚需更多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方能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结论呼吸肌训练能够减少肺癌患者术后肺炎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实践中,肺癌手术患者可考虑在术前1~3周定期进行呼吸肌训练,并以此作为一种呼吸康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肌训练 肺癌 手术 系统评价 康复训练 护理
下载PDF
减重支持锻炼联合呼吸肌康复训练对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朱颖之 朱广健 +1 位作者 李蓓蓓 张文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575-580,共6页
目的探究减重支持锻炼联合呼吸肌康复训练对心力衰竭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2例行PCI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 目的探究减重支持锻炼联合呼吸肌康复训练对心力衰竭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2例行PCI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PCI治疗后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减重支持锻炼及呼吸肌康复训练,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肺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浓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估及6 min步行试验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左心室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及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心功能EF、LVFS及CO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1秒呼气量(FEV1)和FEV1/FVC(用力肺活量)比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FEV1/FVC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l,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浓度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CRP、NT-proBNP、cTnI及CK-MB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也有显著上升,其中观察组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重支持锻炼联合呼吸肌康复训练有利于降低心力衰竭患者PCI治疗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浓度,改善心肌缺血及自主神经调节功能,进而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高患者个体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减重支持运动 呼吸肌康复训练 心肺功能
下载PDF
森林浴联合呼吸肌康复训练对军队康复疗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5
作者 谭启轩 马士朝 +2 位作者 凌秋洋 赵璐 尚伟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20期3932-3934,共3页
目的:观察军队康复疗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采用呼吸肌康复训练联合森林浴的疗效。方法:纳入我院92例军队康复疗养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呼吸肌康复训练,n=46)和研究组(森林浴联合呼吸肌康复训练,n=46)。对比两... 目的:观察军队康复疗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采用呼吸肌康复训练联合森林浴的疗效。方法:纳入我院92例军队康复疗养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呼吸肌康复训练,n=46)和研究组(森林浴联合呼吸肌康复训练,n=46)。对比两组肺功能、运动耐力[6分钟步行试验(6MWT)]、睡眠质量[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呼吸肌肌力。结果:与对照组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相比,研究组最大吸气压(MIP)、用力肺活量(FVC)、6MWT、最大呼气压(MEP)、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更高,PSQI评分、SGRQ评分更低(P<0.05)。结论:森林浴联合呼吸肌康复训练治疗军队康复疗养COPD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睡眠质量,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浴 呼吸肌康复训练 运动耐力 呼吸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原文传递
呼吸肌训练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戴威 舒丹妮 +2 位作者 戴元荣 施盛乔 刘宝华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371-375,共5页
目的:研究呼吸肌训练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症状、睡眠质量以及肺功能等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40例OSAS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研究呼吸肌训练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症状、睡眠质量以及肺功能等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40例OSAS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减重、运动锻炼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指导呼吸肌训练。收集入组前、治疗6周后2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肺通气功能、Epworth嗜睡量表(E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呼吸紊乱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肺功能及睡眠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AHI、PSQI评分、ESS评分均显著降低,LSaO_(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6周后的潮气量(VT)、深吸气量(IC)、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呼气中段量(MMEF)、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HI改善值=0.998×MIP改善值+0.022×IC改善值+0.011×MMEF改善值-0.001×MVV改善值-0.652×MEP改善值+8.915。结论:呼吸肌训练可有效地改善OSAS患者的呼吸暂停症状、肺功能及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肌训练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肺功能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呼吸肌功能锻炼结合早期病房康复训练对心律失常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李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20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肌功能锻炼结合早期病房康复训练对心律失常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4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呼吸肌功能锻炼结合早期病房康复训练。比... 目的探讨呼吸肌功能锻炼结合早期病房康复训练对心律失常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4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呼吸肌功能锻炼结合早期病房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训练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结果观察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分别为(74.59±2.89)、(75.87±2.23)、(76.94±2.29)、(76.38±2.26)、(75.34±2.3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85±3.12)、(66.34±3.04)、(65.48±2.63)、(64.57±2.54)、(65.87±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DD(47.57±4.95)mm小于对照组的(53.82±4.51)mm,LVEF(52.35±5.81)%大于对照组的(45.14±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FVC和FEV1分别为(3.00±0.52)、(2.14±0.18)L,均高于对照组的(2.65±0.41)、(1.89±0.15)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肌功能锻炼结合早期病房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心律失常患者心肺功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呼吸肌功能锻炼 早期病房康复训练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