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谐振腔的多波切伦柯夫振荡器的粒子模拟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军 钟辉煌 +1 位作者 杨建华 舒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5-88,共4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波切伦柯夫振荡器,即在第二慢波段和输出喇叭之间加一个谐振腔,并采用PIC方法模拟了器件产生微波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器件符合普通多波切伦柯夫振荡器的基本特征,同时具有纵向尺寸短,导引磁场低,功率、效...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波切伦柯夫振荡器,即在第二慢波段和输出喇叭之间加一个谐振腔,并采用PIC方法模拟了器件产生微波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器件符合普通多波切伦柯夫振荡器的基本特征,同时具有纵向尺寸短,导引磁场低,功率、效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切伦柯夫振荡器 谐振腔 低磁场 粒子模拟
下载PDF
TM_(610)高次模圆柱谐振腔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瑞 王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29-1133,共5页
根据电磁场理论设计了S波段TM610高次模圆柱谐振腔。运用HFSS,ISFELD3D,CST-MS及MAFIA软件计算了该谐振腔中TM610及其附近模式的电磁场分布、谐振频率及模式间隔。计算表明:TM610模式的电磁场集中在漂移管头周围的区域,谐振腔中心处无... 根据电磁场理论设计了S波段TM610高次模圆柱谐振腔。运用HFSS,ISFELD3D,CST-MS及MAFIA软件计算了该谐振腔中TM610及其附近模式的电磁场分布、谐振频率及模式间隔。计算表明:TM610模式的电磁场集中在漂移管头周围的区域,谐振腔中心处无电磁场分布。根据TM610模式的特点,采取了在腔中心放置铁氧体微波吸收材料的方法来抑制杂模。HFSS模拟表明:腔内吸收材料可消除TM510模式外大部分杂模的影响。采用了在主谐振腔外加耦合吸收腔的方法来抑制TM510模式,该吸收腔基模TM010的谐振频率等于TM510的谐振频率。模拟表明:TM510模式的大部分能量可以被吸收腔内的铁氧体材料衰减掉,Q值从15 604下降到5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高次模式 谐振腔 模式竞争 多注速调管
下载PDF
相位调制锁定光学谐振腔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健 吴令安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1641-1645,共5页
通过对单频激光的相位调制,利用光学谐振腔的色散曲线得到鉴频信号,将一个环形谐振腔和一个驻波谐振腔锁定在激光的频率上。
关键词 相位调制 谐振腔 锁腔频 激光器稳频
原文传递
暗声学超材料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梅军 马冠聪 +3 位作者 杨旻 杨志宇 温维佳 沈平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25-433,共9页
由于普通材料的固有耗散在低频区域的微弱性,长久以来,低频声波的衰减一直都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任务.为了能够在100—1000Hz范围内完全吸收某些频率的低频声波,文章作者设计了一种薄膜型的暗声学超材料样品:它是由在弹性薄膜上镶嵌有一... 由于普通材料的固有耗散在低频区域的微弱性,长久以来,低频声波的衰减一直都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任务.为了能够在100—1000Hz范围内完全吸收某些频率的低频声波,文章作者设计了一种薄膜型的暗声学超材料样品:它是由在弹性薄膜上镶嵌有一些非对称性的硬质金属片而制成.实验表明,该样品在低频区域几乎能够百分之百地吸收声波,而在共振吸收频率处,空气中的声波波长要比薄膜的厚度大3个数量级以上.当共振发生时,硬质金属片的"拍动"导致很大的弹性曲率能量聚集在金属片的边界附近.由于薄膜的拍动模式与声波的辐射模式仅存在微弱的耦合作用,而弹性薄膜的整体能量密度又比入射声波的能量密度大2—3个数量级,该样品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的共振腔,这也是它能够高效地吸收低频声波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薄膜 声学超材料 低频声波的吸收 弹性能量密度 共振腔
原文传递
高功率O型慢波器件的纵向模式选择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军 钟辉煌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6-210,共5页
利用传输线理论说明了由于慢波结构与其输入、输出端阻抗不匹配导致同一横模对应的不同纵模的形成 ;根据S参数方法 ,研究了过模慢波结构TM0 1 模对应各纵模的频率、场分布和Q值 ,并分析了慢波结构周期数对纵模的数目、纵模间的频率间隔... 利用传输线理论说明了由于慢波结构与其输入、输出端阻抗不匹配导致同一横模对应的不同纵模的形成 ;根据S参数方法 ,研究了过模慢波结构TM0 1 模对应各纵模的频率、场分布和Q值 ,并分析了慢波结构周期数对纵模的数目、纵模间的频率间隔以及各纵模Q值的影响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在O型慢波器件中使用谐振腔 ,可减少慢波结构周期数 ,不但使器件结构更为紧凑 ,还可避免纵模竞争 ,从而提高器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波结构 Q值 器件结构 高功率 谐振腔 频率间隔 输出端 纵向 影响 研究
原文传递
一维掺杂光子晶体缺陷模的共振理论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启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6-450,共5页
为了得到一维掺杂光子晶体的共振理论,建立了一维掺杂光子晶体的谐振腔模型,利用谐振腔的共振条件推导出缺陷模频率满足的解析公式,从理论上解释了产生一维掺杂光子晶体缺陷模的物理机理.利用频率的解析公式对缺陷模的频率随入射角、杂... 为了得到一维掺杂光子晶体的共振理论,建立了一维掺杂光子晶体的谐振腔模型,利用谐振腔的共振条件推导出缺陷模频率满足的解析公式,从理论上解释了产生一维掺杂光子晶体缺陷模的物理机理.利用频率的解析公式对缺陷模的频率随入射角、杂质光学厚度以及杂质折射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解释了一维掺杂光子晶体缺陷模的变化规律.与特征矩阵法的计算结果相比,其结果完全吻合,从而证明了共振理论的正确性,弥补了一维光子晶体研究中数值计算方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缺陷模 共振理论 谐振腔
下载PDF
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韩荦 夏滑 +7 位作者 董凤忠 张志荣 庞涛 孙鹏帅 吴边 崔小娟 李哲 余润磬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7-48,共12页
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具有实验装置相对简单、灵敏度高、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是高灵敏吸收光谱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半导体材料和封装工艺的发展,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在光路结构、光源选择、以及与其他光谱技术的联合应用方面有了极大... 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具有实验装置相对简单、灵敏度高、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是高灵敏吸收光谱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半导体材料和封装工艺的发展,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在光路结构、光源选择、以及与其他光谱技术的联合应用方面有了极大的改进和拓展,在环境监测、医疗诊断、国防建设、工业生产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从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的基本物理原理出发,基于不同的光源描述常见的实验配置,其次对改进光路几何结构的系统性能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此外概述了腔增强光谱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联用情况,并总结了目前该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最后对各装置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 谐振腔 痕量气体检测 同位素分析
原文传递
微扰法在微波谐振腔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国金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50-52,共3页
将微扰法用于电磁波领域 ,把影响常态的参数、边界条件等变化量作为微扰 ,把未变化前的场态作为近似基态 ,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由于介质变化而引起的谐振频率变化的精确解析式 。
关键词 微扰法 微波谐振腔 应用 电磁场 谐振频率 电磁波 介质参数 场态
下载PDF
带谐振腔的微型压电风能采集器 被引量:13
9
作者 杜志刚 贺学锋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8-750,共3页
为了提高基于风致振动机理的微型风能采集器在低速风作用下的输出功率,提出一种带谐振腔的微型压电风能采集器结构,该采集器由谐振腔和振动梁构成,振动梁由压电梁和柔性梁组成。谐振腔可以改变振动梁附近的流场分布,扩大作用于振动梁的... 为了提高基于风致振动机理的微型风能采集器在低速风作用下的输出功率,提出一种带谐振腔的微型压电风能采集器结构,该采集器由谐振腔和振动梁构成,振动梁由压电梁和柔性梁组成。谐振腔可以改变振动梁附近的流场分布,扩大作用于振动梁的动风载荷,从而提高了采集器在低速风作用下的输出功率。实验分析了风速、压电梁长度和柔性梁长度对采集器输出性能的影响。当谐振腔尺寸为64 mm×22 mm×14 mm,振动梁长度和宽度分别为38 mm和6.4 mm时,微型风能采集器在17 m/s风载荷作用下的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28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 风致振动 谐振腔 风能采集
下载PDF
含有吸收介质的突变结构腔体场匹配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罗勇 李宏福 +4 位作者 谢仲怜 喻胜 邓学 赵青 徐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9-234,共6页
采用分区求解场及边界场匹配方法推导出含有吸收介质波导的色散方程及突变结构高频腔体混合模式的场匹配方程。将解析分析与数值计算结合 ,对回旋速调管放大器高频腔体进行了数值计算 ,研究了吸收层对波导传播、衰减特性及谐振腔的谐振... 采用分区求解场及边界场匹配方法推导出含有吸收介质波导的色散方程及突变结构高频腔体混合模式的场匹配方程。将解析分析与数值计算结合 ,对回旋速调管放大器高频腔体进行了数值计算 ,研究了吸收层对波导传播、衰减特性及谐振腔的谐振特性、损耗特性、Q值、场分布的影响。给出了数值模拟主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介质 场匹配 混合模 谐振腔 高功率微波 波导光学 色散方程 波导传播 谐振特性 损耗特性
原文传递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Matlab仿真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春波 《现代电子技术》 2003年第11期61-63,66,共4页
介绍了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 ,并利用 Matlab仿真 。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 Matlab 仿真 矩形波导 谐振腔 电磁场 FDTD
下载PDF
共振腔消声器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符江涛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37,共2页
以实例介绍共振腔消声器的消声机理、参数选定。
关键词 消声器 共振腔 设计 应用 噪声控制
下载PDF
箱形多模式微波加热器谐振腔的设计及电磁场分布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家权 廖子夙 穆星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23,共3页
叙述了一种箱形多模式微波加热器谐振腔的设计,以及有限元法计算谐振腔内部电磁场分布的原理和方法。对所设计谐振腔在TE152谐振模式下内部电磁场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证明该谐振腔总电磁场分布较为均匀,为微波加热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谐振腔 设计 电磁场 有限元法 仿真
下载PDF
LTCC多级结构实现高性能微型带通滤波器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戴永胜 陈相治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8期79-81,8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LTCC多级结构实现高性能微型带通滤波器的实现方法。该滤波器电路由6个由电感耦合的谐振腔组成。在一般抽头式梳状线滤波器设计的基础上,引入了交叉耦合,形成传输零点,并结合电路仿真以及三维电磁场仿真,辅之以DOE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LTCC多级结构实现高性能微型带通滤波器的实现方法。该滤波器电路由6个由电感耦合的谐振腔组成。在一般抽头式梳状线滤波器设计的基础上,引入了交叉耦合,形成传输零点,并结合电路仿真以及三维电磁场仿真,辅之以DOE的设计方法,设计出了一种尺寸小、频率选择性好、边带陡峭、阻带抑制高的滤波器。实际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中心频率为2.925 GHz,其1 dB带宽为170 MHz,在1~2.703 GHz频率上的衰减均优于35 dB,在3.147~6 GHz频率上的衰减均优于35 dB,体积仅为4.5 mm&#215;3.4 mm&#215;1.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带通滤波器 谐振腔 传输零点
下载PDF
多模微波加热谐振腔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伟燕 刘友春 《真空电子技术》 2013年第5期22-25,共4页
基于有限积分算法设计软件CST建立4000mm×1600mm×920mm的微波谐振腔体模型,通过调整馈口位置、馈口数量、负载位置等,优化了腔体电场分布及馈源与腔体的耦合度,提高了微波加热效率。
关键词 谐振腔 CST 负载 馈口 耦合
下载PDF
考虑不同层材料折射率差时的谐振腔增强型光电探测器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凯 黄永清 任晓敏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60-363,371,共5页
本文着重探讨了在考虑组成器件的不同层材料之间的折射率差时,对器件的性能进行分析的方法,并与KatsumiKishino和M.SelimUnlü提出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当折射率相差较小时(<±0.6),两... 本文着重探讨了在考虑组成器件的不同层材料之间的折射率差时,对器件的性能进行分析的方法,并与KatsumiKishino和M.SelimUnlü提出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当折射率相差较小时(<±0.6),两种分析方法所得出的最佳峰值量子效率随折射率的变化特性极为近似,但在响应光谱结构上存在着差别;而当折射率相差较大时,采用两种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别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腔 光电探测器 波长选择 调谐
原文传递
基于定向耦合器的高频功率测量 被引量:8
17
作者 石爱民 王贤武 +1 位作者 文良华 冯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61-1064,共4页
为实现发射机大功率的准确测量和有效保护,详细阐述了定向耦合器的原理、参数标定和功率测量方法,并以该方法测试已有的发射机输出功率。从测试结果分析得出,该方法具有安装简易、精度高、可动态标定的优点。通过在高频功率源与谐振加... 为实现发射机大功率的准确测量和有效保护,详细阐述了定向耦合器的原理、参数标定和功率测量方法,并以该方法测试已有的发射机输出功率。从测试结果分析得出,该方法具有安装简易、精度高、可动态标定的优点。通过在高频功率源与谐振加速腔之间安装定向同轴耦合器,经测量标定后,可实现在线测量出功率源的输出功率、驻波比,将测量结果反馈给控保和监测系统后,可完成在线大功率测量和设备的可靠控制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耦合器 功率源 标定 谐振加速腔
下载PDF
微波硫灯的工作机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金大志 《真空电子技术》 2002年第2期48-50,共3页
对微波琉灯的工作机理进行了探讨,设计了微波硫灯的原理装置,并对其工作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 工作机理 微波硫灯 波导 磁控管 谐振腔
下载PDF
三种频带的岩石介电常数测量系统及测量结果 被引量:8
19
作者 尚作源 冯启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A01期253-259,共7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制了三种频带范围(1kHz—10MHz,20—270MHz,200—3000MHz)的岩石介电常数测量系统和1100MHz谐振腔测量系统.上述测量系统覆盖了感应测井、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及电磁波传播...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制了三种频带范围(1kHz—10MHz,20—270MHz,200—3000MHz)的岩石介电常数测量系统和1100MHz谐振腔测量系统.上述测量系统覆盖了感应测井、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及电磁波传播测井所用的频率范围.对大庆油田和其它地区的多种岩芯样品进行了测量,取得了可靠的实验结果,有些已用于地球物理测井资料解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常数 电磁波测井 岩石 测量系统 测量结果
下载PDF
单谐振腔外部Q值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红兵 裴元吉 +1 位作者 金凯 王荣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7-130,共4页
通过对带有耦合器的单驻波腔进行等效电路分析,推导出可计算带有耦合波导的单谐振腔外部Q值的反射相位法,该方法通过计算不同频率的反射相位来确定谐振频率和外部Q值。详细叙述了在CSTMicrowave Studio中用谐振模式求解法、直接时域跟... 通过对带有耦合器的单驻波腔进行等效电路分析,推导出可计算带有耦合波导的单谐振腔外部Q值的反射相位法,该方法通过计算不同频率的反射相位来确定谐振频率和外部Q值。详细叙述了在CSTMicrowave Studio中用谐振模式求解法、直接时域跟踪法和反射相位法进行计算的步骤;用这3种方法分别计算了二次发射微波电子枪的外部Q值并和实验测量结果做了比较。结果显示3种计算方法都有很高的精度,但反射相位法的速度最快,耗时1 071 s。计算发现外部Q值与耦合口长度的4.1次方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腔 外部Q值 MICROWAVE STUDIO软件 反射相位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