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2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长垣及以西地区泉三、四段扶杨油层储层特征 被引量:37
1
作者 万俭英 王始波 +2 位作者 赵秋枫 汪清源 张世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7,共4页
大庆长垣及以西地区下白垩统泉头组三、四段扶杨油层油气资源潜力较大,是大庆油田近年来后备储量的主要来源。但是,单井石油产能低,储量丰度低,直接影响了探明储量的升级及开发。为此,迫切需要开展直接影响产能的储层特征研究,以寻找高... 大庆长垣及以西地区下白垩统泉头组三、四段扶杨油层油气资源潜力较大,是大庆油田近年来后备储量的主要来源。但是,单井石油产能低,储量丰度低,直接影响了探明储量的升级及开发。为此,迫切需要开展直接影响产能的储层特征研究,以寻找高丰度储量区块。该文就是针对大庆长垣及以西地区下白垩统泉头组三、四段扶杨油层,在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储层特征。研究区储层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道砂体单层厚度小,岩石颗粒细;砂岩总体上为低渗透储层;砂体的埋深和沉积类型是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溶蚀孔隙可以改善砂岩物性;齐家-古龙凹陷周边为较有利、有利储层发育区,是下一步勘探及发现高丰度储量的重点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及以西 扶杨油层 储层特征 河道砂体 物性及影响因素 有利储层
下载PDF
重烷基苯磺酸盐在大庆油砂上的静态吸附损失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崔正刚 刘世霞 何江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9-363,共5页
研究了在地层温度 (4 5℃ )下 ,重烷基苯磺酸盐 (HABS)以及以其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配方物在大庆油砂上的静态吸附损失。结果表明 ,HABS由于具有较大分子截面积和含有对电解质敏感的高摩尔质量成分 ,自纯水溶液中的吸附量较小 ,而自NaOH溶... 研究了在地层温度 (4 5℃ )下 ,重烷基苯磺酸盐 (HABS)以及以其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配方物在大庆油砂上的静态吸附损失。结果表明 ,HABS由于具有较大分子截面积和含有对电解质敏感的高摩尔质量成分 ,自纯水溶液中的吸附量较小 ,而自NaOH溶液中的吸附量显著增加。HABS自 0 .8g/dLNaOH溶液中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 ,饱和吸附量为 2 .39mg/ g油砂。HABS自 0 .6— 1.2 g/dLNa3PO4 和Na2 SiO3 溶液中的吸附量为 0 .5— 0 .9mg/ g油砂 ,约为自NaOH和Na2 CO3 溶液中的吸附量的三分之一。加入少量耐盐性表面活性剂如AES以及采用NaOH/Na3PO4 复合碱有利于降低HABS的吸附量。以HABS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配方物自纯水溶液、1.0 g/dLNaOH溶液和 1.0 g/dLNa3PO4 溶液中的吸附量分别小于、相当于以及小于表面活性剂ORS 41的相应吸附量。溶液中含有聚合物有利于降低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烷基苯磺酸盐 驱油 表面活性剂 储层油砂 吸附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化学剂在孤东油砂上的吸附损耗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宝瑜 曹绪龙 +1 位作者 崔晓红 王其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6-339,共4页
用静态和动态吸附方法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各个化学剂在地层温度(68℃)下的吸附损耗。复合体系与单一体系相比,Na_2CO_3和OP-10的吸附量较小,而3530S的较大。在复合体系中,Na_2CO_3、OP-10... 用静态和动态吸附方法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各个化学剂在地层温度(68℃)下的吸附损耗。复合体系与单一体系相比,Na_2CO_3和OP-10的吸附量较小,而3530S的较大。在复合体系中,Na_2CO_3、OP-10、3530S的静吸附量分别为1.33、2.4、0.215mg/g油砂,动吸附量分别为0.67、0.24、0.055mg/g油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剂 油砂 化学驱油 吸附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部气田疏松砂岩气藏出砂与防砂机理探讨 被引量:21
4
作者 唐洪明 孟英峰 +2 位作者 何世明 李皋 张文彬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4,共3页
柴达木盆地东部气田是我国陆上第四大气田 ,地质储量丰富。产层属于第四系 ,岩性主要为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 ,成岩作用弱 ,胶结疏松。储层以粒间孔隙为主 ,物性属于高孔中渗的储集特征。目前气田面临严重出砂 ,从而气藏的产能受到限制。... 柴达木盆地东部气田是我国陆上第四大气田 ,地质储量丰富。产层属于第四系 ,岩性主要为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 ,成岩作用弱 ,胶结疏松。储层以粒间孔隙为主 ,物性属于高孔中渗的储集特征。目前气田面临严重出砂 ,从而气藏的产能受到限制。文章从储层特征和开发工艺技术分析入手 ,结合室内实验 ,得出了疏松砂岩出砂的砂粒中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颗粒 :①渗流砂出砂 ,含量为 3%~ 4 % ,任何措施都不可避免的砂粒 ;②弱胶结附着的颗粒出砂 ,主要粒径为 <37μm ,由于工作液与储层流体、矿物不配伍而导致形成 ;③储层骨架颗粒破坏型出砂 ,主要是施工工艺参数不合理形成的 ;④砂穴崩落型出砂 ,综合因素引起的质变。根据不同砂粒的出砂机理不同 ,文章给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气藏 疏松砂岩 储层 出砂 防砂 机理
下载PDF
河流相沉积储层地震精细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古近系河道砂为例 被引量:29
5
作者 崔永谦 秦凤启 +1 位作者 卢永和 杜维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8-672,共5页
河流相沉积砂岩是陆相断陷常见的储层类型。由于河流改道频繁,砂、泥岩交互发育且横向变化快,造成地震反射连通性差,加之受分辨率限制,储层预测难度较大。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中部研究区为例,进行了层位的精细标定和等时地层对比下的... 河流相沉积砂岩是陆相断陷常见的储层类型。由于河流改道频繁,砂、泥岩交互发育且横向变化快,造成地震反射连通性差,加之受分辨率限制,储层预测难度较大。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中部研究区为例,进行了层位的精细标定和等时地层对比下的精细解释,进行优选提取地震属性并进行三维可视化立体雕刻;研究薄层的调谐频率,并利用分频研究结果预测河道平面分布;构建合理的地质模型,优选参数进行拟声波反演取得较高精度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频率 地震属性 地震反演 储层预测 河道砂岩 冀中坳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疏松砂岩油藏"适度防砂"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卫东 葛洪魁 宋丽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4年第3期62-64,共3页
在常规防砂和出砂冷采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度防砂"技术。论述了"适度防砂"技术的实验依据,提出了"适度防砂",技术的概念及现实意义,指出了适度防砂技术的思路及实现"适度防砂"技术需解决的几个... 在常规防砂和出砂冷采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度防砂"技术。论述了"适度防砂"技术的实验依据,提出了"适度防砂",技术的概念及现实意义,指出了适度防砂技术的思路及实现"适度防砂"技术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油藏 防砂技术 筛管 采油设备 采收率 储层
下载PDF
双河油田井下地质知识库的建立 被引量:19
7
作者 尹太举 张昌民 +3 位作者 樊中海 李少华 鲁国南 陈程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5-98,共4页
双河油田处于开发后期,只有对其储集砂作进行解剖,建立精细地质模型,才可能确定其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建立模型的基础工作是建立地质知识库。选择密并网进行解剖,利用岩心和测井曲线建立地质知识库,内容包括:一维的砂作密度、频次... 双河油田处于开发后期,只有对其储集砂作进行解剖,建立精细地质模型,才可能确定其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建立模型的基础工作是建立地质知识库。选择密并网进行解剖,利用岩心和测井曲线建立地质知识库,内容包括:一维的砂作密度、频次、厚度、上下岩相;二维的砂体宽度(长度)、宽厚比、对称系数、左右岩相。所建立的地质知识库只适于建立确定性模型。为了取得更为精确的预测结果,还应当采用随机建模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砂岩体 地质知识库 油田 油田开发
下载PDF
预测油气的地震属性优化组合、灰关联分析技术 被引量:21
8
作者 宋维琪 刘江华 +2 位作者 王小马 路士华 牛乐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36,共3页
文章针对滨浅湖相滩坝亚相沙二段沉积体 ,研究了该沉积相含油砂体地震属性对含油信息强弱反映程度 ,揭示目的层地震属性中指示含油性较明显的地震属性 ,并把这些属性加以优化组合。为了去掉由于地震记录或由其提取的地震属性的局部畸变 ... 文章针对滨浅湖相滩坝亚相沙二段沉积体 ,研究了该沉积相含油砂体地震属性对含油信息强弱反映程度 ,揭示目的层地震属性中指示含油性较明显的地震属性 ,并把这些属性加以优化组合。为了去掉由于地震记录或由其提取的地震属性的局部畸变 ,研究利用地震属性多参数加工变换处理技术和加权滤波技术 ,对所选属性进行处理计算 ,使预测结果更加可靠。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灰关联分析理论在储集层油气预测中的技术方法 ,最后把各项技术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形成了预测结果较稳定、可靠的技术方法 ,实现了实际地区的油气预测 ,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组合 地震属性 灰关联分析 油气预测 储集层 砂体 地震勘探
下载PDF
疏松砂岩油藏油井出砂量预测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丛洪良 盛宏至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0-122,共3页
在研究油井出砂机理的基础上,根据液固多相渗流条件,应用库仑摩尔破坏准则和达西公式,导出了关于疏松砂岩油藏不同产液量下油井出砂量预测的数学模型。以盘二油田为例,进行了出砂预测,与实测含砂比相比,平均误差小于0.0052%。实例应用... 在研究油井出砂机理的基础上,根据液固多相渗流条件,应用库仑摩尔破坏准则和达西公式,导出了关于疏松砂岩油藏不同产液量下油井出砂量预测的数学模型。以盘二油田为例,进行了出砂预测,与实测含砂比相比,平均误差小于0.0052%。实例应用表明所给的数学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油藏 砂岩油藏 出砂 数学模型 预测
下载PDF
砂岩多层气藏多层合采合理配产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钟兵 杨雅和 +2 位作者 夏崇双 马力宁 李江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04-106,1,共4页
砂岩气藏开发过程中气井出砂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若出砂较为严重,就会严重制约气井产能和气田开发效益的提高。为了防止地层出砂、提高气井单井产能,多层砂岩气藏采用多层合采方式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为此,文章提出了两种多层砂岩气藏... 砂岩气藏开发过程中气井出砂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若出砂较为严重,就会严重制约气井产能和气田开发效益的提高。为了防止地层出砂、提高气井单井产能,多层砂岩气藏采用多层合采方式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为此,文章提出了两种多层砂岩气藏多层合采防止地层出砂、提高气井产能的合理配产方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临界渗流速度法配产结果与气井实际产量吻合程度较高,该成果为多层砂岩气藏多层合采气井的合理配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气藏 层状油气藏 出砂 渗流 开采方式 合采
下载PDF
石英砂用于页岩气储层压裂的经济适应性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杨立峰 田助红 +5 位作者 朱仲义 严星明 易新斌 段贵府 蒙传幼 邹雨时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76,共6页
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地区页岩气储层最小主应力介于44~68 MPa,一直使用可在高闭合压力下保持高导流能力的40~70目陶粒作为主要的支撑剂,但用量大、成本高。为了进一步降低支撑剂的成本,在采用气藏数值模拟方法论证储层所需的支撑裂缝导... 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地区页岩气储层最小主应力介于44~68 MPa,一直使用可在高闭合压力下保持高导流能力的40~70目陶粒作为主要的支撑剂,但用量大、成本高。为了进一步降低支撑剂的成本,在采用气藏数值模拟方法论证储层所需的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基础上,利用页岩气井生产分析结果和人工裂缝模拟结果研究储层作用在支撑剂上的有效应力、有效应力的加载速度和支撑剂的铺置浓度,提出了适合该区页岩气井压裂支撑剂导流的实验方法,评价了石英砂的导流能力及其对页岩气产能的影响,并利用该方法进行了支撑剂的筛选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1)页岩基质渗透率小于6.0×10-4 m D时,主裂缝导流能力介于0.8~1.0 D·cm、分支裂缝导流能力介于0.05~0.10 D·cm即可满足生产需求;(2)当主裂缝垂直于最小主应力方向、分支裂缝垂直于主裂缝时,该地区页岩储层作用在主裂缝内支撑剂上的有效应力最大值为54 MPa,作用在分支裂缝内支撑剂上的最大有效应力约为69 MPa;(3)对标准支撑剂导流能力评价实验方法进行了修改——应力加载速度为1.0 MPa/min,支撑剂铺置浓度为2.5 kg/m2,最高加载压力设定为70MPa;(4)优选70/140目石英砂能够满足该区页岩气井压裂需求。在该区2个平台4口井的应用效果表明,将石英砂比例从30%提高到70%~80%,单段产气量无明显变化,单井可以节约支撑剂成本60万元~100万元,如果石英砂本地化,则成本可进一步降低。结论认为,该项成果为在基质渗透率极低的致密油气储层中采用石英砂替代陶粒以降低成本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储集层 石英砂 陶粒 替代实验 加载速度 高应力 长宁—威远地区 降低成本
下载PDF
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康红庆 马春华 宋考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17,151,共4页
AB油田的声波测井曲线对储层与非储层的响应差异不明显,因此选择对储层反映明显的自然电位曲线替换声波曲线,即利用相邻井的时深关系把自然电位曲线重构成具有声波曲线量纲的新曲线。在此基础上,将测井曲线的高频信息和三维地震资料精... AB油田的声波测井曲线对储层与非储层的响应差异不明显,因此选择对储层反映明显的自然电位曲线替换声波曲线,即利用相邻井的时深关系把自然电位曲线重构成具有声波曲线量纲的新曲线。在此基础上,将测井曲线的高频信息和三维地震资料精细、三维可视化的优点有机结合,进行井约束地震反演,对井间储层进行预测。反演结果表明,4 m以上砂体识别率为97.9%,主力油层井间河道砂体分布准确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约束地震反演 声波曲线重构 储层预测 砂体识别 AB油田
下载PDF
浅层超稠油水平井完井技术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兆会 胡国强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2年第1期28-30,共3页
在分析新疆克拉玛依油田浅层超稠油油藏地质特点的基础上 ,指出了完井作业的主要难点 ,详细介绍了超稠油水平井完井技术的研究情况 ,包括套管 (尾管 )下入技术、热采情况下套管强度的校核方法、割缝筛管或绕丝筛管的尺寸选择、缝宽选择... 在分析新疆克拉玛依油田浅层超稠油油藏地质特点的基础上 ,指出了完井作业的主要难点 ,详细介绍了超稠油水平井完井技术的研究情况 ,包括套管 (尾管 )下入技术、热采情况下套管强度的校核方法、割缝筛管或绕丝筛管的尺寸选择、缝宽选择等。为今后同类型井 ,特别是浅层超稠油水平井的固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储集层特征 水平井 固井 筛管 完井 强度试验 井壁阻力 防砂
下载PDF
多次储层随机建模与砂体预测符合率 被引量:10
14
作者 薛家锋 王家华 +2 位作者 祖小京 席国兴 陈炳峰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9-83,共5页
利用储层随机建模的指示模型 ,以大庆油田一个地区的 2 2 2口井测井资料求取的岩相单元资料为依据 ,用多个随机种子分布求取的储层随机建模的多个实现 ,对该地区岩相单元空间分布进行了预测。从检验储层随机建模砂体预测的精度的角度 ,... 利用储层随机建模的指示模型 ,以大庆油田一个地区的 2 2 2口井测井资料求取的岩相单元资料为依据 ,用多个随机种子分布求取的储层随机建模的多个实现 ,对该地区岩相单元空间分布进行了预测。从检验储层随机建模砂体预测的精度的角度 ,对砂体预测符合率进行了定义 ,并研究了随机建模砂体预测符合率和随机建模岩相单元比例的预测值。利用这两个概念 ,可以从储层随机建模的岩相单元空间分布的多个实现中选择出最合理的岩相单元。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砂体预测符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岩相单元 多次随机建模 砂体 预测 符合率
下载PDF
深层裂缝性致密碎屑岩气藏高效储渗区识别——以川西新场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为例 被引量:15
15
作者 叶泰然 张虹 唐建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26,共5页
四川盆地西部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致密碎屑岩气藏非均质性极强,准确预测规模裂缝网络与相对优质储层叠加形成的高效储渗区分布规律是勘探开发钻井获得高产稳产井的技术关键。以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资料为基础,通过高效储渗区储层... 四川盆地西部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致密碎屑岩气藏非均质性极强,准确预测规模裂缝网络与相对优质储层叠加形成的高效储渗区分布规律是勘探开发钻井获得高产稳产井的技术关键。以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资料为基础,通过高效储渗区储层测井及波阻抗特征、地震响应特征对比分析、模型正演验证等方法,建立"杂乱弱反射"地震暗点高效储渗区识别模式,划分出PP波/PS波"单弱"及"双弱"2种暗点类型,解剖了其地质及地球物理成因机理,提出"双弱"模式为最优类型。利用对杂乱弱反射的吸收增强处理及像素成像暗点可视化刻画等技术手段,预测出了高效储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三叠世 裂缝性油气藏 致密砂岩 三维三分量技术 暗点 高效储渗区 四川盆地 西
下载PDF
油田开发阶段砂岩储集层横向对比及预测方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波 李孝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5-97,共3页
在碎屑岩储集层油田开发阶段,横向对比砂体进而预测砂体分布、形态等是重要的开发地质研究工作,其准确性对提高油田开发效率、预测剩余油分布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以中期旋回为对比单元,建立高精度年代地层格架;... 在碎屑岩储集层油田开发阶段,横向对比砂体进而预测砂体分布、形态等是重要的开发地质研究工作,其准确性对提高油田开发效率、预测剩余油分布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以中期旋回为对比单元,建立高精度年代地层格架;开展以静态和开发动态资料为基础的综合研究,确定砂体的大小和延伸范围;根据岩心、测井资料和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进行精细的储集层沉积微相分析,确定砂体的沉积微相组合类型、展布规律与形态分布。在上述条件的约束下,以微相类型为对比标准,完成单砂层的对比和分布预测。应用该方法对比黄骅坳陷港东油田明化镇组下段部分河流相储集层,首先建立以中期地层旋回为基础的等时地层格架,再以微相类型相同为对比约束条件,然后根据确定的砂体大小预测出砂体的位置和类型。图3参7(王孝陵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砂岩 储集层 地质分析 横向对比
下载PDF
胜北地区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在光 杨占龙 +4 位作者 李琳 郭精义 黄云峰 吴青鹏 李红哲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4-96,共3页
钻井、试油成果证实,胜北地区油气的纵向分布层位多,油气类型多,成藏规律比较复杂。通过对胜北地区已知油气层与区域生储盖、上覆地层岩性与油气层和产量、油气层位置与构造相互关系的分析,认为J2q油气层是该地区自生自储式含油气组合... 钻井、试油成果证实,胜北地区油气的纵向分布层位多,油气类型多,成藏规律比较复杂。通过对胜北地区已知油气层与区域生储盖、上覆地层岩性与油气层和产量、油气层位置与构造相互关系的分析,认为J2q油气层是该地区自生自储式含油气组合的主力油气层,在下生上储式含油气组合中,应将J3k、K1、K1l油气层作为主要勘探对象;油气大多保存于砂层组的顶部,油气层产量与上覆盖层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构造位置的升高,油气层地质层位也依次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北地区 油气层 油气类型 砂层组 盖层 构造位置 分布规律
下载PDF
油砂的ζ电位对MD-1膜驱剂吸附的影响及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高芒来 刘勇 +1 位作者 孟秀霞 王建设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7-171,共5页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不同pH值下MD 1膜驱剂在大庆主力油藏洗油油砂上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油砂悬浮液的pH值明显影响油砂粒子表面的带电性,大庆主力油藏油砂的pHzpc=2.58,pH<2.58时油砂的表面带正电,pH>2.58时,油砂的表面带...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不同pH值下MD 1膜驱剂在大庆主力油藏洗油油砂上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油砂悬浮液的pH值明显影响油砂粒子表面的带电性,大庆主力油藏油砂的pHzpc=2.58,pH<2.58时油砂的表面带正电,pH>2.58时,油砂的表面带负电,且pH值越高,表面负电荷越多。油砂对MD 1膜驱剂的饱和吸附量As随ζ电位的降低很快增加,电位是决定吸附的主要因素。当ζ电位降到一定值(约为-60mV)以下时,饱和吸附量As几乎不再随ζ电位的降低而变化。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油砂颗粒表面电位越低,对MD 1膜驱剂的吸附活化能越小,要克服的吸附势能垒越低,吸附MD 1膜驱剂的速度越快,吸附MD 1膜驱剂的静电作用越强。温度对吸附速率影响不大。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是自发且放热的,而且放热很大,pH=10.03时ΔH=-79.33kJ/mol,pH=4.04时ΔH=-38.84kJ/mol。pH值越高,放出的热越多,吸附后体系越稳定。pH越高,油砂表面电荷量越大,越有利于MD 1膜驱剂的吸附。图5表2参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Ζ电位 MD-1膜驱剂 静态吸附法 吸附动力学 热力学 大庆油田
下载PDF
疏松砂岩油藏压裂裂缝延伸规律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19
作者 范白涛 邓金根 +3 位作者 林海 吴锐 刘伟 谭强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6-632,共7页
压裂充填防砂可实现增产与防砂双重目的,是疏松砂岩油藏的一种重要完井方式。疏松砂岩具有高孔、高渗特点,且强度低、塑性强,裂缝起裂与延伸机理较为复杂。为研究疏松砂岩储层压裂裂缝延伸机理,揭示压裂工艺参数对裂缝形态的影响,建立... 压裂充填防砂可实现增产与防砂双重目的,是疏松砂岩油藏的一种重要完井方式。疏松砂岩具有高孔、高渗特点,且强度低、塑性强,裂缝起裂与延伸机理较为复杂。为研究疏松砂岩储层压裂裂缝延伸机理,揭示压裂工艺参数对裂缝形态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储层岩石弹塑性变形、裂缝起裂与延伸、压裂液流动与滤失以及储层孔隙流体渗流复杂耦合作用的流固耦合有限元数值模型,针对渤海油田绥中36-1区块典型疏松砂岩储层,开展了压裂裂缝延伸规律数值模拟计算,并重点分析了压裂液效率、排量对于裂缝延伸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效率压裂液在疏松砂岩中仅形成极短而窄的裂缝,裂缝两侧伴随着一定范围的剪胀高渗带,难以容纳支撑剂,无法实现充填防砂目的;高效率压裂液可在疏松砂岩中形成压裂充填防砂工艺所需的短宽裂缝,裂缝壁面两侧存在轻微压实现象,对渗透率的影响较小;提高压裂液排量,裂缝长度减小,裂缝宽度增加。研究结果可为疏松砂岩压裂充填设计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油藏 储层改造 防砂 压裂充填 裂缝延伸 流固耦合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应用测井约束反演开展储集层砂体描述 被引量:10
20
作者 靳军 谈继强 +2 位作者 李天明 支东明 宁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2-74,共3页
测井约束反演技术的最大特点是以测井资料丰富的高频信息和完整的低频成分补充地震有限带宽的不足,用已知地质信息和测井资料作为约束条件,通过反演得到高分辨率的地层波阻抗资料,为储集层的精细描述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利用测井约束... 测井约束反演技术的最大特点是以测井资料丰富的高频信息和完整的低频成分补充地震有限带宽的不足,用已知地质信息和测井资料作为约束条件,通过反演得到高分辨率的地层波阻抗资料,为储集层的精细描述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利用测井约束反演方法对北三台凸起含油砂体进行了精细描述和研究,丰富了地震资料的解释成果,有效提高了解释精度,并对地震反演原理、适用条件和应用效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约束反演 储集层 砂岩体 波阻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