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缝性储集层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0
1
作者 蒋海军 鄢捷年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9-41,46,共4页
方法 使用基质渗透率为零的天然致密砂岩和灰岩露头制备裂缝性岩心 ,结合理论推导 ,研究了在不同有效应力条件下渗透率、水力学开度和传导系数的变化规律。目的 评价裂缝性储层的应力敏感性。结果 裂缝的油相渗透率、水力学开度和传... 方法 使用基质渗透率为零的天然致密砂岩和灰岩露头制备裂缝性岩心 ,结合理论推导 ,研究了在不同有效应力条件下渗透率、水力学开度和传导系数的变化规律。目的 评价裂缝性储层的应力敏感性。结果 裂缝的油相渗透率、水力学开度和传导系数随有效应力增大呈非线性函数关系变化。结论 在低有效应力阶段 ,裂缝体现出较强的应力敏感特征 ,当有效应力逐渐增大时 ,其应力敏感性逐渐减弱 ,直至油相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 储集层 应力敏感性 实验研究 孔隙性砂岩油藏 储层保护 水力学开度 传导系数 有效应力
下载PDF
裂缝性储层缝网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1
2
作者 陈守雨 刘建伟 +3 位作者 龚万兴 潘竟军 何骁 修书志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71,共5页
裂缝性储层压裂井生产能力主要受主裂缝沟通的天然裂缝系统控制区域的大小影响。裂缝性储层压裂改造后,短期产量来自高导流能力的主裂缝,长期产量则主要来自天然裂缝网络。常规压裂以抑制天然裂缝扩展形成主裂缝为主,其控制的渗流区域... 裂缝性储层压裂井生产能力主要受主裂缝沟通的天然裂缝系统控制区域的大小影响。裂缝性储层压裂改造后,短期产量来自高导流能力的主裂缝,长期产量则主要来自天然裂缝网络。常规压裂以抑制天然裂缝扩展形成主裂缝为主,其控制的渗流区域较为有限,这与压裂增产形成矛盾。因此,要提高压裂井改造效果,需要保证压裂形成的裂缝形态为网络裂缝,沟通更大的渗流区域和更远的裂缝作用距离,充分发挥主裂缝和天然裂缝网络的增产优势。在研究水力压裂裂缝网络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对缝网压裂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缝网压裂的增产效果远远高于常规压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储层 缝网压裂 网络裂缝 G函数 叠加导数
下载PDF
地质统计学反演在薄砂体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9
3
作者 张义 尹艳树 秦志勇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研究区储层具有厚度薄、单砂体厚度小、砂体相变快等特点,常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受制于地震频带,很难精确地刻画薄储层。地质统计学反演结合了地质统计学建模和地震反演的优势,充分发挥了地震横向覆盖面广、分辨率高、测井纵向采样密集... 研究区储层具有厚度薄、单砂体厚度小、砂体相变快等特点,常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受制于地震频带,很难精确地刻画薄储层。地质统计学反演结合了地质统计学建模和地震反演的优势,充分发挥了地震横向覆盖面广、分辨率高、测井纵向采样密集的特点,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反演结果。文中在测井资料质控和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分析、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地质统计学参数分析、随机模拟的基础上,确定了运用以地质统计学反演为核心的储层预测方法对核三段Ⅳ—Ⅵ油组进行储层预测,并与确定性反演、随机模拟方法生成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统计学反演极大地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垂向分辨率,可以有效识别出薄层砂体,为研究区有利储层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反演 储层预测 薄储层 变差函数 随机模拟
下载PDF
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for the assessment of atrial function 被引量:40
4
作者 Tomás Francisco Cianciulli María Cristina Saccheri +2 位作者 Jorge Alberto Lax Alejandra Marina Bermann Daniel Ernesto Ferreiro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0年第7期163-170,共8页
Echocardiography is the most common diagnostic method for assessing atrial function but the technique has some limitations. Traditionally, assessment of left atrial function has been performed by measuring volumes wit... Echocardiography is the most common diagnostic method for assessing atrial function but the technique has some limitations. Traditionally, assessment of left atrial function has been performed by measuring volumes with 2D echocardiography. Additionally, it can be assessed with transmitral Doppler and pulmonary vein Doppler. Recently, an alternative method has been incorporated, namely, measurement of myocardial deformation with color tissue Doppler-derived strain. However, this method has several limitations, such as suboptimal reproducibility, angle-dependence, signal artifacts and the fact that it only measures regional strain and does not obtain information about the curved portion of the atrial roof. To overcome these limitations in the quantification of atrial function, the use of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STE) strain has been proposed. This technique is not derived from Doppler but rather from 2D echocardiography; it is angle-independent and allows one to measure global as well as regional atrial strain. In this editorial, we describe the physical and pathophysiological concepts of STE and underline the clinical usefulness of this new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IAL function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Longitudinal ATRIAL STRAIN ATRIAL reservoir STRAIN Passive CONDUIT Active PUMP
下载PDF
水库消落带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5
作者 李姗泽 邓玥 +9 位作者 施凤宁 胡明明 庞博慧 王雨春 李坤 陈铭 彭文启 渠晓东 包宇飞 孟晶晶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9-696,共8页
水库消落带是因水库蓄水或泄洪而使土地周期性被水淹没或出露水面的特殊区域,消落带具有特殊的能量交换、物质循环和生态格局动态特征,从而成为对水库工程安全(如岸线稳定、地质灾害)和水生态环境演化(水质安全、水生态健康)具有重要作... 水库消落带是因水库蓄水或泄洪而使土地周期性被水淹没或出露水面的特殊区域,消落带具有特殊的能量交换、物质循环和生态格局动态特征,从而成为对水库工程安全(如岸线稳定、地质灾害)和水生态环境演化(水质安全、水生态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生态交错区(ecotone)",是当前水库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与可持续性管理实践的关注热点。对2008~2018年期间发表的有关水库消落带研究的论文内容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文献综述结果表明,2008~2018年有关水库消落带研究的论文发表数量快速增加,早期研究以水库岸线稳定、水库工程安全问题为侧重点,新的研究则注重于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功能和健康,水库消落带的变化机制受到广泛关注,水库消落带植被抗逆演替及格局动态、消落带物质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消落带土壤(沉积物)的环境微生物作用、消落带生态格局与水库水质动态的互馈影响关系等问题成为研究前沿。未来,在水库消落带植被抗逆演替、干湿交替环境物质循环的微生物作用、消落带生态系统自组织完善、消落带与流域生态格局演化的协同发展等方面,还有待加强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消落带 生态环境 物质循环 功能 调控
原文传递
油藏数值模拟自动历史拟合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6
6
作者 陈兆芳 张建荣 +1 位作者 陈月明 李卉朋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2-84,共3页
油藏数值模拟的历史拟合过程中模型参数多、可调整自由度大 ,目前普遍采用实验校正法进行拟合 ,主观随意性大且费时多。引入最优化理论建立目标函数 ,以渗流方程和油藏的边界条件、初始条件为约束条件 ,将历史拟合转化为非线性规划中求... 油藏数值模拟的历史拟合过程中模型参数多、可调整自由度大 ,目前普遍采用实验校正法进行拟合 ,主观随意性大且费时多。引入最优化理论建立目标函数 ,以渗流方程和油藏的边界条件、初始条件为约束条件 ,将历史拟合转化为非线性规划中求解定义在n维空间的函数极值问题 ,用改进的共轭梯度法求解 ,基本解决了收敛问题。拟合过程中调整参数的原则为 :不确定优先 ,敏感优先 ,先全局后个别。为减少调整参数 ,用解析函数表达相对渗透率与饱和度的关系 ,将模拟区域按油藏地质和井网条件划分为若干小区 ,分区拟合。对某封闭小断块油藏的区块与单井综合含水和地层压力进行自动历史拟合 ,调整的主要参数是相对渗透率和渗透率 ,计算了 12 6次 ,拟合结果与实际动态相符。图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数值模拟 自动历史拟合 最优化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下载PDF
关于我国水库运行管理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34
7
作者 谭政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5-108,共4页
我国水库大多建于20世纪50~70年代,受当时经济、技术、资料的限制,很多工程建设标准低,质量较差,加上经过多年运行及水库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许多水库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为了保证水库的安全运行并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需要加强水库的... 我国水库大多建于20世纪50~70年代,受当时经济、技术、资料的限制,很多工程建设标准低,质量较差,加上经过多年运行及水库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许多水库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为了保证水库的安全运行并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需要加强水库的管理工作。在分析我国水库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水库管理存在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许多水库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管理经费无保障、缺乏运行管理监测设施、无运行管理资料记录、水库存在安全隐患、水库效益欠佳等问题,从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明确水库管理范围与职责,建立健全水库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水库管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管理 病险水库 水库功能 管理体制 管理措施
下载PDF
裂缝性油气藏压裂水平井试井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姚军 刘丕养 吴明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7-113,119,共8页
利用Green函数源函数法,通过镜像映射和叠加原理得到裂缝性油气藏水平井多段压裂改造后地层中任意一点的压力解。首先推导顶底封闭四周无限大、盒状及定压条件下单条裂缝生产时地层中任意一点在拉氏空间的压力计算公式,并假设水平井井... 利用Green函数源函数法,通过镜像映射和叠加原理得到裂缝性油气藏水平井多段压裂改造后地层中任意一点的压力解。首先推导顶底封闭四周无限大、盒状及定压条件下单条裂缝生产时地层中任意一点在拉氏空间的压力计算公式,并假设水平井井筒无限导流,进一步建立水平井多段压裂改造后井底压力求解方法。基于Stehfest数值反演得到考虑井筒存储和表皮系数影响的水平井井底压力解。对不同边界条件下井底压力及压力导数的双对数曲线进行分析,并分析压裂裂缝参数对井底压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压裂水平井存在压裂裂缝线性流、压裂裂缝径向流、地层线性流、系统径向流及边界影响五种流动阶段;同时由于油藏为双重介质油藏,所以还存在基质系统向裂缝系统的窜流;裂缝条数越多,生产相同的时间时井底无因次压降越小,但当压力波传到边界后裂缝条数不再对流动造成明显影响;裂缝半长会影响压裂裂缝径向流出现的时间及地层线性流之前的压降,且压裂裂缝越长,压裂裂缝径向流出现的时间越晚,生产相同的时间所需要的无因次压降越小;裂缝间距会影响裂缝径向流结束的时间,且缝距越小,裂缝径向流持续的时间越短。现场应用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裂缝 双重介质模型 压裂水平井 试井 点源函数
下载PDF
两变量设计洪水估计的不确定性及其对水库防洪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尹家波 郭生练 +2 位作者 吴旭树 刘章君 熊丰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5-724,共10页
在两变量水文频率分析中,样本系列容量一般较小,使得水文设计值估计具有不确定性。本文基于Copula函数和Parametric Bootstrap方法,并考虑联合设计值的最可能组合模式,建立可描述两变量设计洪水估计不确定性的C-PBU(Copula-based Parame... 在两变量水文频率分析中,样本系列容量一般较小,使得水文设计值估计具有不确定性。本文基于Copula函数和Parametric Bootstrap方法,并考虑联合设计值的最可能组合模式,建立可描述两变量设计洪水估计不确定性的C-PBU(Copula-based Parametric Bootstrap Uncertainty)模型,同时提出了定量评价两变量不确定性的度量指标,分析了联合设计值估计不确定性对水库最高调洪水位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典型洪水选取模式下的水位不确定性。以隔河岩水库为例,推求了两变量设计值估计的95%置信区域;比较了不同样本容量对不确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洪水估计和典型洪水选择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可采用C-PBU模型推求置信区间,来考虑设计洪水估计不确定性对水库防洪安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洪水 防洪调度 不确定性 COPULA函数 BOOTSTRAP方法 C-PBU模型
下载PDF
变差函数在描述储集层平面非均质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毕研斌 麻成斗 +1 位作者 石红萍 张于喆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1-253,共3页
储集层非均质性研究是油藏描述的重要内容,其参数的空间分布不仅具有随机性,而且具有结构性。从地质统计学关于变差函数的基本理论出发,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种定量表征储集层平面非均质性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某油田不同储集层类... 储集层非均质性研究是油藏描述的重要内容,其参数的空间分布不仅具有随机性,而且具有结构性。从地质统计学关于变差函数的基本理论出发,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种定量表征储集层平面非均质性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某油田不同储集层类型单砂层的砂体厚度作为“区域化变量”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所反映的各类储集层的平面非均质特征符合沉积的基本规律,说明这一表征模型用于储集层平面非均质性定量评价中是可行的。同时,通过与变异系数计算值进行对比,说明该方法优于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非均质 变差函数 数学模型 变量
下载PDF
储层动态流动单元研究——以别古庄油田京11断块为例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海燕 彭仕宓 刘风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7-70,共4页
流动单元是油气储集最小宏观地质单元,它综合反映了储层的岩性、物性及微观孔喉特征。在分析流动单元定义的基础上,针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提出动态流动单元的概念和定量划分方法。以别古庄油田京11断块为例,从取心井入手,通过优选参数,... 流动单元是油气储集最小宏观地质单元,它综合反映了储层的岩性、物性及微观孔喉特征。在分析流动单元定义的基础上,针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提出动态流动单元的概念和定量划分方法。以别古庄油田京11断块为例,从取心井入手,通过优选参数,将储层流动单元划分为4种类型,建立了各类流动单元的数学判别函数,对非取心井进行了流动单元划分,并应用序贯指示模拟建立了不同含水期动态的流动单元模型。研究表明,不同含水期储层流动单元类型受储层物性和流体性质的变化所控制,其分布是动态变化的,动态流动单元能够描述不同开发阶段油水运动规律相似的储集带的动态变化,不同开发阶段的剩余油分布与储层动态流动单元关系密切。实践证实了动态流动单元对剩余油预测的准确性,表明应用动态流动单元方法预测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分布和提高采收率更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流动单元 陆相储层 判别函数 流动层指数 剩余油
下载PDF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晋淼 贾明涛 +2 位作者 王建 陈建宏 龙科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4期96-102,共7页
为准确的评价尾矿库溃坝风险等级,建立了物元可拓评价模型:首先确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通过隶属函数对评价标准进行隶属化,解决其因特征值超出节域范围导致关联函数失效问题与因量纲不一致而造成的不可公度性问题;然后确定其... 为准确的评价尾矿库溃坝风险等级,建立了物元可拓评价模型:首先确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通过隶属函数对评价标准进行隶属化,解决其因特征值超出节域范围导致关联函数失效问题与因量纲不一致而造成的不可公度性问题;然后确定其经典域、节域与待评物元,为评价尾矿库溃坝风险等级提供前提条件;再通过计算简单关联函数值与初等关联函数值,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与各等级的可拓关联度;最后依据最大关联原则,确定风险等级,并计算等级变量特征值以更准确的评价其等级。工程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应用于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准确、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溃坝风险评价 物元可拓模型 隶属函数 关联度
下载PDF
煤储层含气性特征及其地质动力学控制因素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国玲 秦勇 《中国煤炭地质》 2009年第2期18-23,共6页
煤层含气性是煤层气成藏的一个基本要素,是煤层气勘探开发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煤层气的富集是生成、储集、封盖保存等方面条件及其动态发展过程的有力配置,是各种地质动力学条件耦合作用的结果。在阐述我国煤储层含气性区域分布规律的... 煤层含气性是煤层气成藏的一个基本要素,是煤层气勘探开发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煤层气的富集是生成、储集、封盖保存等方面条件及其动态发展过程的有力配置,是各种地质动力学条件耦合作用的结果。在阐述我国煤储层含气性区域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从热动力条件、构造动力条件、沉积动力条件及地下水动力条件4个方面总结了前人关于地质动力学条件控气作用的研究成果,认为目前研究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片面性、单一性等问题,指出全面耦合分析动力学条件是煤层气成藏作用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储层 含气性 控气因素 耦合作用
下载PDF
各向异性气藏中分支水平井的压力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孔祥言 徐献芝 卢德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6-30,共5页
水平并试井分析技术在国内外尚属一个新的课题,难度大、可借鉴的方法少,而研究水平井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的分布和变化是解决该类井试井分析的前题。对分支水平井各向异性地层,导出气藏拟压力的瞬时点源解,利用瞬时源函数和Newm... 水平并试井分析技术在国内外尚属一个新的课题,难度大、可借鉴的方法少,而研究水平井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的分布和变化是解决该类井试井分析的前题。对分支水平井各向异性地层,导出气藏拟压力的瞬时点源解,利用瞬时源函数和Newman乘积原理,给出气藏中各种分支水平井的Green函数。求得地层抓压力分布的解析表达式,对于某些常用的水平并布局,给出了Green函数一览表,便于应用。文中所述方法也适用于尖灭角内水平井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水平井 丛式井 压力分布 油气田开发
下载PDF
双重介质拟稳态油藏斜井试井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廖新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7-61,共5页
用汇源叠加等方法求解水平面为不渗透、定压和混合3种边界条件下双重介质拟稳态油藏斜井单相流试井的Laplace空间均一流量压力解析解,并用沿井筒平均均一流量解的方法推出了更接近于实际的无限导流解,应用叠加原理在拉氏空间... 用汇源叠加等方法求解水平面为不渗透、定压和混合3种边界条件下双重介质拟稳态油藏斜井单相流试井的Laplace空间均一流量压力解析解,并用沿井筒平均均一流量解的方法推出了更接近于实际的无限导流解,应用叠加原理在拉氏空间加入井筒储存系数CD和表皮因子Sm的影响后,用Stehfest数值反演的方法得到真实空间解,最后对压力响应动态进行分析。图6表1参5(陈志宏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斜井 试井
下载PDF
储层岩石渗透率估算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5
16
作者 廖明光 李士伦 +1 位作者 付晓文 谈德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48,共4页
毛管压力曲线表征了储层岩石孔喉大小和分布 ,对于孔隙性储层而言 ,岩石绝对渗透率主要取决于孔喉分布。通过对来自吐哈、辽河、胜利、四川德阳新场气田等油气田不同砂岩储层岩样 393个和陕甘宁中部气田及加拿大等地区的碳酸盐岩储层岩... 毛管压力曲线表征了储层岩石孔喉大小和分布 ,对于孔隙性储层而言 ,岩石绝对渗透率主要取决于孔喉分布。通过对来自吐哈、辽河、胜利、四川德阳新场气田等油气田不同砂岩储层岩样 393个和陕甘宁中部气田及加拿大等地区的碳酸盐岩储层岩样 2 5 7个的压汞毛管压力数据的研究发现 ,双对数坐标下储层岩石毛管压力曲线呈明显的双曲线特征 ,且可用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 pd 和Sb 及孔喉几何因子 (Fg)三个参数唯一确定 ,双曲线的顶点代表了非润湿相在岩石系统中完全占据能有效控制流体流动的那部分有效孔隙空间时的状态 ;双曲线的位置形状参数或顶点参数决定了岩石绝对渗透率的大小。文中分别用位置形状参数和顶点参数成功建立了砂岩储层和孔隙性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绝对渗透率估算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模型 估算 绝对渗透率 储集层 毛细管压力 双曲函数 岩石
下载PDF
信阳市大型水库功能演变对水库水质的影响——以南湾水库为例 被引量:14
17
作者 余国忠 苏华 +3 位作者 刘向春 赵承美 郜慧 黄昆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84-87,共4页
水库水质污染是水库利用过程中比较普遍发生的现象,水库利用过程体现为水库功能及其演变,研究水库功能及其演变与水库水质变化的关系,有助于科学、合理利用水库.信阳市是河南省内大型水库众多的地区之一,南湾水库是该市最大的水库,目前... 水库水质污染是水库利用过程中比较普遍发生的现象,水库利用过程体现为水库功能及其演变,研究水库功能及其演变与水库水质变化的关系,有助于科学、合理利用水库.信阳市是河南省内大型水库众多的地区之一,南湾水库是该市最大的水库,目前功能最多,在区域社会发展中作用重大,以该水库为例,运用相关分析法,探讨了该水库自1997年以来的水质波动状况与其功能演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旅游经济、养殖业经济发展与水库总氮、总磷、石油类等水质指标之间存在比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该水库发展旅游功能、养殖功能存在着环境制约性,对大型水库开发利用必须注意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关分析是一种将水库水质污染指标与水库污染源实现连接的简捷量化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湾水库 水库功能 水质污染 信阳市
下载PDF
梯级水库运行期设计洪水理论和方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郭生练 熊立华 +1 位作者 熊丰 尹家波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34-745,共12页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显著地改变了河川径流及洪水的时空分配过程,直接影响下游断面的设计洪水。本文综述水库对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提出梯级水库运行期设计洪水理论方法和研究内容;重点探讨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和基于Copula函数的最可...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显著地改变了河川径流及洪水的时空分配过程,直接影响下游断面的设计洪水。本文综述水库对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提出梯级水库运行期设计洪水理论方法和研究内容;重点探讨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和基于Copula函数的最可能地区洪水组成法,比较各种方法的实用性;推荐采用运行期设计洪水及汛控水位指导水库调度运行,建议进一步加强水库运行期设计洪水计算理论和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库 运行调度 设计洪水 地区组成 COPULA函数
下载PDF
基于微注入压降测试的页岩气储层快速评价方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逸群 余刘应 张国锋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7-112,共6页
页岩气储层渗透率非常低,采用常规压力恢复测试方法评价储层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探测到径向流动,导致效率非常低,而微注入压降测试方法可以使页岩气储层在较短时间内出现拟径向流,从而实现储层的快速评价。在分析微注入压降测试方法快速... 页岩气储层渗透率非常低,采用常规压力恢复测试方法评价储层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探测到径向流动,导致效率非常低,而微注入压降测试方法可以使页岩气储层在较短时间内出现拟径向流,从而实现储层的快速评价。在分析微注入压降测试方法快速评价页岩气储层原理的基础上,针对涪陵页岩气储层特点,从设备选择、注入排量、总注入量和注入液体选择等方面对微注入压降测试施工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发现,涪陵页岩气田可以采用150~500L/min排量注入清水进行微注入压降测试,待地层破裂后再持续泵注10~30min,注入总量控制在5~15m3,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测试结果。采用微注入压降测试方法对涪陵页岩气田6口页岩气井储层进行了评价,通过对压降测试曲线进行G函数分析获得了原始地层压力和储层有效渗透率,其与试验分析和压力测试结果相吻合。这表明,采用微注入压降测试方法可以实现对页岩储层的快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微注入压降测试 试井解释 储层评价 G函数 涪陵页岩气田
下载PDF
区域特性约束下的油藏物性模拟 被引量:11
20
作者 夏红敏 黄旭日 +1 位作者 王尚旭 王连君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69-774,共6页
为了提高油藏物性模拟的精度,本文提出了包含两个约束条件的目标函数,考虑在既满足井条件与空间结构变化,同时又满足油田范围内观测到的油藏物理性质的约束下,应用模拟退火算法,对孔隙度的空间分布进行预测模拟.由于目标函数有效地结合... 为了提高油藏物性模拟的精度,本文提出了包含两个约束条件的目标函数,考虑在既满足井条件与空间结构变化,同时又满足油田范围内观测到的油藏物理性质的约束下,应用模拟退火算法,对孔隙度的空间分布进行预测模拟.由于目标函数有效地结合了静、动态信息,从而降低了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合成数据的油藏物性模拟试验表明,该方法收敛快、稳定性好,模拟的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退火 油藏物性模拟 目标函数 区域特性约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