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育龄人群ABO血型与G6PD酶活性低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月 关婷 +7 位作者 杨雪莹 张宏光 胡序怀 代巧云 葛珊杉 高华方 马旭 赵君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01-607,共7页
目的 分析育龄人群ABO血型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低下的关系,以提供两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线索。方法 以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参加深圳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152363例育龄女性和136086例育龄男性为研究对象,并根据G6P... 目的 分析育龄人群ABO血型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低下的关系,以提供两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线索。方法 以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参加深圳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152363例育龄女性和136086例育龄男性为研究对象,并根据G6PD酶活性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非G6PD酶活性低下组与G6PD酶活性低下组。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收集相关信息,用χ2检验比较不同G6PD酶活性组间的基线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BO血型对G6PD酶活性低下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 G6PD酶活性低下检出率女性为2.15%,男性为3.83%。AB、A、B、O血型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检出率分别为1.62%、1.94%、2.06%、2.48%;在男性则分别为3.19%、3.36%、3.58%、4.50%。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AB血型女性相比,B、O血型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的发生风险分别高出23%(OR=1.23,95%CI:1.05-1.46)和46%(OR=1.46,95%CI:1.25-1.71),A血型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的发生风险无统计学差异;与AB血型男性相比,O血型男性G6PD酶活性低下的发生风险高出36%(OR=1.36,95%CI:1.21-1.54),A、B血型男性G6PD酶活性低下的发生风险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育龄人群ABO血型与G6PD酶活性低下的发生存在关联,应针对O血型的G6PD酶活性低下人群加强健康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G6PD酶活性 育龄人群
下载PDF
深圳市育龄人群孕前G6PD酶活性与体重指数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序 关婷 +5 位作者 代巧云 张宏光 何文山 胡序怀 马旭 赵君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48-253,共6页
目的:探讨育龄人群孕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以2013年—2015年参加深圳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86 341例男性和87 366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临床检验收集相关信息,比较G6PD酶... 目的:探讨育龄人群孕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以2013年—2015年参加深圳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86 341例男性和87 366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临床检验收集相关信息,比较G6PD酶活性组间基线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G6PD酶活性低下对BMI异常(体重过低、超重或肥胖)的影响。结果:G6PD酶活性低下男性检出率为3.8%,女性为1.9%。男性体重过低、超重或肥胖发生率分别为4.9%、37.9%,女性分别为21.4%、10.9%。多因素分析显示,与G6PD酶活性正常组相比,男性G6PD酶活性低下者发生体重过低的风险更高(OR=1.32,95%CI 1.11~1.57),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更低(OR=0.84,95%CI 0.76~0.93);女性G6PD酶活性低下者发生体重过低的风险同样更高(OR=1.30,95%CI1.11~1.53),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无统计学差异。结论:G6PD酶活性低下会增加育龄人群孕前体重过低的风险,需对孕前G6PD酶活性低下合并体重过低的育龄人群加强体重管理,以降低不孕不育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G6PD酶活性 孕前 育龄人群
下载PDF
辽宁省出生人口萎缩与生育政策调整研究
3
作者 王仲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2期62-66,共5页
辽宁省育龄妇女数量和出生人口数量多年来一直呈减少趋势,生育水平已经进入超低状态,尽管面临新的生育高峰,但由于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的减少,也不会引起出生人口的较大反弹。因此,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调整生育政策,将总和生育率提高到... 辽宁省育龄妇女数量和出生人口数量多年来一直呈减少趋势,生育水平已经进入超低状态,尽管面临新的生育高峰,但由于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的减少,也不会引起出生人口的较大反弹。因此,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调整生育政策,将总和生育率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以维持合理的人口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妇女数量 出生人口数量 生育高峰 生育政策调整 人口再生产
下载PDF
贵州省部分地区不同民族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分析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朱晓西 杨雪 +5 位作者 李广萍 唐黛丽 刘美 金亚清 王碧 禹文峰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1年第9期1235-1241,共7页
目的分析贵州省部分地区不同民族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基因类型携带情况,为各地区地贫预防和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9年4月于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地贫基因检测的贵州省部分地区不同民族育龄人群样本,共27112... 目的分析贵州省部分地区不同民族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基因类型携带情况,为各地区地贫预防和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9年4月于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地贫基因检测的贵州省部分地区不同民族育龄人群样本,共27112例,进行血常规检测和(或)血红蛋白电泳分析,初筛阳性样本进行地贫基因检测,表型阳性而未检出中国人已知突变基因型的样本进一步进行地贫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27112例送检标本中,经血常规和(或)血红蛋白电泳分析共检出阳性样本9912例,总地贫筛查阳性率为36.56%;地贫筛查表型阳性样本经PCR结合反向点杂交(RDB)法检测,共检出4090例阳性,总地贫基因检出率为41.26%;地贫基因阳性样本中α-地贫基因携带者共计1892例,共有22种突变类型,主要以SEA杂合子、3.7杂合子和4.2杂合子为主,总突变率占83.03%,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α-地贫基因型分布情况大致相同;地贫基因阳性样本中β-地贫基因携带者共计2052例,共有18种突变类型,主要以β17杂合子、β41-42杂合子和β654杂合子为主,总突变率占92.99%;地贫基因阳性样本中αβ-地贫基因携带者共计146例,共检出19种基因类型;9912例阳性结果中夫妇为同型地贫共127例,产前地贫基因检出中间型α-地贫11例,重型α-地贫5例,重型β-地贫9例,中重型或重型αβ-地贫3例,产前诊断阳性率为22.05%。结论贵州省部分地区不同民族育龄人群地贫基因型分布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初步了解贵州部分少数民族的地贫基因携带情况,有助于对该民族地贫危害性进行评估,为有效防控地贫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基因检测 育龄人群 贵州少数民族
原文传递
西双版纳勐海县育龄人群血常规及地中海贫血现状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婷婷 胡艳丽 +2 位作者 胡滔 黄羽 张杰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54-58,共5页
目的了解西双版纳勐海县育龄人群常见的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及其血液学特征。方法应用血常规对勐海县育龄人群进行地贫筛查。对筛查结果为阳性的患者进一步采用跨越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多重(GAP-PCR)技术和反向斑点杂交(PCR-RDB)技术... 目的了解西双版纳勐海县育龄人群常见的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及其血液学特征。方法应用血常规对勐海县育龄人群进行地贫筛查。对筛查结果为阳性的患者进一步采用跨越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多重(GAP-PCR)技术和反向斑点杂交(PCR-RDB)技术检测中国人群中常见的α-和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结果在3198例受检者中,检出地贫阳性患者148例,筛查阳性率为4.63%(148/3198);筛查阳性率较高的民族依次为傣族(7.66%,132/1723),其次是汉族(1.59%,10/627)。共检出9种α-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其中--SEA(57.39%,66/115)最为常见,其次是-α3.7(29.57%,34/115);β-地中海贫血共检出7种基因型,最为常见的基因型为CD26(G>A),CD17(A>T),CD41-42(-TTCT),其构成比分别为40.00%(22/55),30.91%(17/55)和20.00%(11/55);检出6种α-地中海贫血合并β-地中海贫血。α-地中海贫血以--SEA贫血较为严重,β-地中海贫血以CD17(A>T)贫血较为严重。--SEA较-α3.7型、-α4.2和αCSα型,其MCH均相对较低,CD17(A>T)较CD26(G>A),其MCV及MCH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双版纳勐海县有丰富的地中海贫血基因多样性。地贫在傣族和汉族人群中较为常见。加强西双版纳勐海县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和检测,研究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有效干预措施,对当地进行地中海贫血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人群 地中海贫血 血常规检查 傣族
下载PDF
生育成本效用对育龄人口生育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6
作者 彭滢萤 林洁 +2 位作者 李颖诗 欧阳淑余 刘艳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19期25-27,30,共4页
采用调查研究法了解育龄人口的经济条件及生育意愿,研究了生育成本及效用因素对育龄人口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生育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都影响生育意愿,其中直接成本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程度最大,政府需积极实施生育补助政策,降低家... 采用调查研究法了解育龄人口的经济条件及生育意愿,研究了生育成本及效用因素对育龄人口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生育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都影响生育意愿,其中直接成本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程度最大,政府需积极实施生育补助政策,降低家庭生育成本。同时,满足心理需求也同等重要,为育龄人口提供充分的心理支持,同样有利于普遍提高社会生育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人口 生育成本 生育意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