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复扩张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6
1
作者 杨明勇 李森恺 +3 位作者 徐军 李养群 马晓冰 穆兰花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64-366,共3页
自1992年以来,为了解决烧伤瘢痕切除术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难度,采用重复扩张术,共已行10例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临床实践表明扩张皮瓣经推进移转后可即刻置入扩张器重复扩张多次。对手术方法、临床应用价值和注意事项进行... 自1992年以来,为了解决烧伤瘢痕切除术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难度,采用重复扩张术,共已行10例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临床实践表明扩张皮瓣经推进移转后可即刻置入扩张器重复扩张多次。对手术方法、临床应用价值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认为这是修复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个切实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扩张 组织扩张术 扩张器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头颈部皮肤软组织重复扩张术 被引量:12
2
作者 靳小雷 赵敏 +5 位作者 黄金井 刘珍君 熊斌 陈建 吕唯 戚可名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总结应用重复扩张术治疗 30例头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经验 ,探求能达到满意效果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已扩张 1次后的皮肤软组织进行 1~ 3次重复扩张 ,利用重复扩张皮瓣分次修复头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最大为 2 9cm×... 目的 总结应用重复扩张术治疗 30例头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经验 ,探求能达到满意效果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已扩张 1次后的皮肤软组织进行 1~ 3次重复扩张 ,利用重复扩张皮瓣分次修复头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最大为 2 9cm× 2 4cm ,最小为 10cm× 8cm。对头颈部重复扩张术的适应证、并发症、治疗经验进行讨论。结果 共治疗 30例 ,第 1~ 4次扩张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2 7%、15 %、14 %、0 %。随访 6~ 12个月 ,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重复扩张术是修复头颈部大面积病变的一种较好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皮肤软组织重复扩张术 头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手术方法 手术并发症
原文传递
皮肤软组织重复扩张的微观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洋 霍然 +3 位作者 郝洪波 杨波 李尚滨 于庆平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重复扩张的微观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头小型猪为实验动物,并分为正常对照组、常规扩张组、重复扩张组,分别切取皮肤标本,进行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的观察,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的测定...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重复扩张的微观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头小型猪为实验动物,并分为正常对照组、常规扩张组、重复扩张组,分别切取皮肤标本,进行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的观察,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的测定。结果重复扩张的皮肤软组织肉眼观察基本健康,其微观结构在常规扩张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变化。胶原纤维损伤明显,细胞损伤较轻并且进一步增殖和功能更加活跃。皮肤中bFGF含量进一步增高。结论重复扩张过程中,皮肤软组织虽然有进一步损伤,但通过进一步加强生长和修复功能,仍然能保持基本健康,因此,重复扩张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重复扩张术 微观研究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皮肤软组织重复扩张术治疗头面部大面积病变缺损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罗盛康 高建华 +3 位作者 姜平 颜玲 胡志奇 张立宪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4-475,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皮肤软组织重复扩张术治疗18例头面部大面积病变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对已扩张一、两次后的头面部正常皮肤组织进行1-2次重复扩张,利用扩张皮瓣分次修复头面部病变软组织缺损。结果共治疗18例,头面部病变组织均完全切除,头... 目的总结应用皮肤软组织重复扩张术治疗18例头面部大面积病变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对已扩张一、两次后的头面部正常皮肤组织进行1-2次重复扩张,利用扩张皮瓣分次修复头面部病变软组织缺损。结果共治疗18例,头面部病变组织均完全切除,头皮瓣毛发分布较均匀,但比较稀疏,面部有一例切口疤痕较明显,随访6个月,头面部外观及功能修复满意。结论皮肤软组织的重复扩张术是修复头面部大面积病变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扩张 皮瓣 扩张器 缺损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重复扩张的生物力学 被引量:6
5
作者 霍然 王洋 +1 位作者 李尚滨 于庆平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5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重复扩张的生物力学规律,为应用和推广皮肤软组织重复扩张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6只小型猪为实验动物,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常规扩张组、重复扩张组,分别切取皮肤试件,进行应力应变、应力松弛、极限抗拉强度...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重复扩张的生物力学规律,为应用和推广皮肤软组织重复扩张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6只小型猪为实验动物,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常规扩张组、重复扩张组,分别切取皮肤试件,进行应力应变、应力松弛、极限抗拉强度各项生物力学指标的测定。结果 常规扩张组和重复扩张组每个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应力松弛曲线较正常对照组均有偏离,其极限抗拉强度较之也有明显降低;其中重复扩张组的应力应变曲线、应力松弛曲线的偏离最大,其极限抗拉强度的降低也最显著。结论 常规扩张的皮肤软组织的黏弹性较正常皮肤软组织有降低的趋势,重复扩张的皮肤软组织的黏弹性较常规扩张的皮肤软组织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初步明确了皮肤软组织重复扩张的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 生物力学 扩张术 对照组 正常皮肤 常规 应力松弛 结论 极限 趋势
原文传递
重复皮肤组织扩张术的临床、生物力学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柳 蔡国斌 +3 位作者 陈光宇 李斌斌 李太颖 王连召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8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总结重复皮肤扩张的经验,探讨其组织学和生物力学变化,为在临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方法对已扩张的皮肤进行重复扩张,分次修复缺损,首次扩张与重复扩张的时间间隔平均为8个月。将31例分为儿童组和成人组,对重复扩... 目的总结重复皮肤扩张的经验,探讨其组织学和生物力学变化,为在临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方法对已扩张的皮肤进行重复扩张,分次修复缺损,首次扩张与重复扩张的时间间隔平均为8个月。将31例分为儿童组和成人组,对重复扩张术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测量首次和重复扩张后皮瓣的增长率,并做生物力学特性检测和病理观察,进行两组间的比较。结果共治疗31例,第1、2次扩张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17%,随访6~12个月,大部分治疗效果满意。重复扩张后两组的皮瓣增长率均下降、应力-松弛特性和断裂强度减弱、表皮增殖减少,尤以成人组较为显著。结论皮肤重复扩张术是临床可行的手术方法,在儿童可取得比成人更加满意的手术效果,但因其风险增大、皮瓣质量下降,应用时应小心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组织扩张术 重复扩张 扩张皮瓣 瘢痕
原文传递
应用重复扩张术修复大面积瘢痕性秃发 被引量:1
7
作者 于甫 金蓉 陈传俊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895-897,共3页
目的:探讨重复扩张术修复大面积瘢痕性秃发的临床应用方法。方法:对7例大面积瘢痕性秃发的患者,进行2~3次的头皮重复扩张,每次扩张间隔时间1年左右,分次修复剩余瘢痕。结果:7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结果,与单次性扩张相比,无额外的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重复扩张术修复大面积瘢痕性秃发的临床应用方法。方法:对7例大面积瘢痕性秃发的患者,进行2~3次的头皮重复扩张,每次扩张间隔时间1年左右,分次修复剩余瘢痕。结果:7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结果,与单次性扩张相比,无额外的并发症发生。重复扩张的皮瓣具有良好的伸展性和存活能力,随访0.5~1年,见头发虽较未扩张部位稀疏,但生长良好。结论:重复扩张术是修复大面积瘢痕性秃发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可获得良好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扩张术 修复 瘢痕性秃发
下载PDF
肯尼迪病三核苷酸序列数目与发病年龄的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鲁明 王小竹 +4 位作者 张俊 赵海燕 孙阿萍 宋乐官 樊东升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旨尼迪病患者三核苷酸(CAG)重复序列数目与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对30例基因确诊的肯尼迪病患者进行雄激素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测序,计算其CAG重复序列数目,并分析其与患者发病年龄间的关系。对所有患者进行Appel量表评分以... 目的探讨旨尼迪病患者三核苷酸(CAG)重复序列数目与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对30例基因确诊的肯尼迪病患者进行雄激素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测序,计算其CAG重复序列数目,并分析其与患者发病年龄间的关系。对所有患者进行Appel量表评分以评价其运动功能缺损程度,并分析Appel量表评分与CAG重复序列数目及病程的关系。结果CAG重复序列数目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r=-0.671,P〈0.01);Appel量表评分与病程罨正相关(r=0.855,P〈0.01)但与CAG重复序列数目无明显相关性(r=0.100,P=0.601)。结论与其他CAG重复序列疾病一样,肯尼迪病患者的CAG重复序列数目决定了其发病年龄,但与病情轻重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迪病 三核苷酸重复扩增 发病年龄
原文传递
重复扩张双侧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 被引量:3
9
作者 詹勇 李养群 +6 位作者 赵穆欣 杨喆 马宁 王维新 许砾思 冯隽 陈江庭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6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重复扩张双侧胸三角皮瓣转移修复大面积面颈部瘢痕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结合复习相关文献,探讨皮肤重复扩张的注意事项。方法对9例颈部合并面颊部、颌部增生性瘢痕患者,在前胸以第2肋间胸骨向外旁开2cm.为内侧界线中心... 目的探讨应用重复扩张双侧胸三角皮瓣转移修复大面积面颈部瘢痕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结合复习相关文献,探讨皮肤重复扩张的注意事项。方法对9例颈部合并面颊部、颌部增生性瘢痕患者,在前胸以第2肋间胸骨向外旁开2cm.为内侧界线中心,纵向轴线向外下乳晕方向或横行向外放置600ml或者800ml扩张器,待注满容量后取出扩张器,将扩张胸三角皮瓣向同侧颈部转移,修复相应部位的皮损。半年后,在颈部转移皮瓣下放置400ml或者500ml扩张器。再次扩张转移到颈部的胸三角扩张皮瓣,向面颊部、颌部转移,修复相应部位的皮损。结果第1次扩张过程顺利,第2次扩张过程中有2例扩张皮瓣破裂。经过两次扩张,两侧胸三角瓣修复面颈部瘢痕400~520cm2(平均440cm2),皮瓣与受区周围皮肤颜色及质地匹配良好,修复效果满意。结论经过2次扩张的胸三角皮瓣是修复严重面颈部瘢痕的良好方法,2次扩张间隔时间最好在半年以上,第2次扩张速度应较第1次稍慢,重复扩张期间,保护皮瓣免受较大的外力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瘢痕 颈部瘢痕 胸三角皮瓣 重复扩张
原文传递
胃镜下间歇多次扩张在食管良性狭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凡保 黄仕尧 邝倩仪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胃镜下间歇、多次扩张在食管良性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随机抽选的80例食管良性狭窄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胃镜下单次扩张治疗,观察组40例实施胃镜下间歇、多次扩张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后... 目的:分析胃镜下间歇、多次扩张在食管良性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随机抽选的80例食管良性狭窄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胃镜下单次扩张治疗,观察组40例实施胃镜下间歇、多次扩张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术后狭窄段直径、复发时狭窄段直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狭窄患者采用胃镜下间歇、多次扩张治疗,应用安全且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食管扩张 食管狭窄
下载PDF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方牵引前行反复扩缩的效果研究
11
作者 田晶 谢言 +4 位作者 苏夏 尹佐林 何琳霞 容主平 周逸宁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19期2675-2677,共3页
目的探讨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方牵引前行反复扩缩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0月在赣州市立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1~80号,将单数归为对照组,双数归... 目的探讨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方牵引前行反复扩缩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0月在赣州市立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1~80号,将单数归为对照组,双数归为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前方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前方牵引前行反复扩缩,于治疗5个月结束后对比2组头影测量指标。结果治疗5个月结束时,2组蝶鞍点-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角(SNA)、上齿槽坐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ANB)、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交角(U1-SN)、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交角(MP-SN)及Wits值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SNA、ANB及MP-SN高于对照组,U1-SN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方牵引配合反复扩缩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效果确切,可增强患者上颌骨位置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 前方牵引 上颌反复扩缩 临床效果
下载PDF
Towards Understanding RNA-Mediated Neurological Disorders
12
作者 Ranhui Duan Sumeet Sharma +2 位作者 Qiuping Xia Kathryn Garber Peng Jin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9期473-484,共12页
RNA-mediated mechanisms of disease pathogenesis in neurological disorders have been recognized in the context of certain repeat expansion disorders. This RNA-initiated neurodegeneration may play a more pervasive role ... RNA-mediated mechanisms of disease pathogenesis in neurological disorders have been recognized in the context of certain repeat expansion disorders. This RNA-initiated neurodegeneration may play a more pervasive role in disease pathology beyond the classic dynamic mutation disorders. Here, we review the mechanisms of RNA toxicity and aberrant RNA processing that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ageing-related neurological disorders. We focus on diseases with aberrant sequestration of RNA-binding proteins, bi-directional tran- scription, aberrant translation of repeat expansion RNA transcripts (repeat-associated non-ATG (RAN) transl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pathological RNA:DNA secondary structure (R-loop). It is likely that repeat expansion disorders arise from common mechanisms caused by the repeat expansion mutations. However, the context of the repeat expansion determines the specific molecular consequences, leading to clinically distinct disord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DEGENERATION repeat expansion RNA toxicity RAN translation R-loop
原文传递
中国汉族人群SCA1、2、3、6、7、8、10、12、17亚型和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亚型频率分布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俊岭 徐倩 +10 位作者 雷立芳 沈璐 江泓 李晓辉 周亚芳 易继平 周洁 产歌翔 潘乾 夏昆 唐北沙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72-675,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s)不同基因亚型的频率分布。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uthern blot、T载体克隆重组DNA技术结合直接测序等技术对559例临床诊断为SCA的患者(363例常染色体显性...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s)不同基因亚型的频率分布。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uthern blot、T载体克隆重组DNA技术结合直接测序等技术对559例临床诊断为SCA的患者(363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证者,196例散发患者)进行了SCA1、SCA2、SCA3/MJD、SCA6、SCA7、SCA8、SCA10、SCA12、SCA17和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DRPLA)致病基因多核苷酸病理重复突变检测分析。结果在36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SCA(AD—SCA)家系中,发现有15个SCA1家系(4.13%),26个SCA2家系(7.16%),187个SCA3/MJD家系(51.52%),6个SCA6家系(1.65%),7个SCA7家系(1.93%),1个SCA12家系(0.28%)和1个SCA17家系(0.28%),120个SCA家系未明确基因分型(33.06%);在196例散发SCA患者中,发现有2例SCA1患者(1.02%),3例SCA2患者(1.53%),15例SCA3/MJD患者(7.65%),3例SCA6患者(1.53%),173例SCA患者未明确基因分型(88.27%);未发现SCA8、SCA10和DRPLA型患者。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SCA3/MJD为最常见的SCA亚型,其次为SCA2、SCA1、SCA7和SCA6,SCA12和SCA17比较少见,SCA8、SCA10和DRPLA罕见,SCA17亚型为国内首次报道。部分AD—SCA家系存在其他致病基因的作用,大部分散发SCA患者除遗传因素外还存在其他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三核苷酸重复扩增 系谱 中国 汉族
原文传递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Radiological Features and Gene Mutation in 10 Chinese Families with Spinocerebellar Ataxias 被引量:15
14
作者 Jian-Wen Chen Li Zhao +8 位作者 Feng Zhang Lan Li Yu-Hang Gu Jing-Yuan Zhou Hui Zhang Ming Meng Kai-Hua Zhang Wei-Dong Le Chun-Bo Do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3期1714-1723,共10页
Background: Spinocerebellar ata^ias (SCAs) are a group of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that primarily cause the degeneration in the cerebellum, spinal cord, and brainstem. We study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radio... Background: Spinocerebellar ata^ias (SCAs) are a group of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that primarily cause the degeneration in the cerebellum, spinal cord, and brainstem. We study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radiological features and gene mutation in Chinese families with SCAs. Method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10 SCAs Chinese families with SCAI, SCA3/Machado-Joseph disease (MJD}, SCA7, SCAB. There were 27 people who were genetically diagnosed as SCA, of which 21 people showed clinical symptoms, and 6 people had no clinical phenotype that we called them presymptomatic patients. In addition, 3 people with cerebellar ataxia and cataracts were diagnosed according to the Harding diagnostic criteria but tailed to be recognized as SCAs on genetic testing. Clinical characteristic analyses of each type of SCAs and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s were perlbrmed. Results: We found that SCA3/MJD was the most common subtype in Hart population in China, and the ratio of the pontine tegmentum and the posterior fossa area was negatively con'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cytosine-adenine-guanine (CAG) repeats: the disease durat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Ataxia Rating Scale score; and the CAG repeats number of abnormal allele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ge of onset. Conchlsions: Collectively our study is a systematic research on SCAs in China, which may help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prenatal screening of this disease, and it may also aid toward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tic Testing Radiological Features: Spinocerebellar Ataxias Trinucleotide repeat expansion
原文传递
我国南方汉族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不同基因亚型的频率分布 被引量:14
15
作者 谢秋幼 梁秀龄 李洵桦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55-557,共3页
目的 研究分析我国南方汉族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CA)不同基因亚型的分布状况。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SCA的 36个家系 4 3例患者和散发 38例患者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对SCA病的三核苷酸重复 (TNR)片段进行扩增 ,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 目的 研究分析我国南方汉族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CA)不同基因亚型的分布状况。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SCA的 36个家系 4 3例患者和散发 38例患者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对SCA病的三核苷酸重复 (TNR)片段进行扩增 ,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其长度 ,推算所有正常和异常扩增等位基因内TNR重复次数。结果 我国南方汉族人群的SCA患者中SCA3是最常见的类型 ,占 4 2 0 % ,而SCA2、SCA1、SCA7、SCA6和SCA12型分别为 7 4 %、4 9%、3 7%、2 5 %和 1 2 % ,未检出SCA8、SCA10、SCA17、DRPLA和FRDA亚型。结论 在家族性和散发性SCA患者中 ,SCA3为最常见类型 ,PCR检测可确立大部分患者的基因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 基因亚型 患者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南方汉族 扩增 常见 中国 结论 频率分布
原文传递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再认识 被引量:10
16
作者 洪道俊 王朝霞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41-745,共5页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euronal intranuclear inclusion disease,NIID)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系统的罕见病,皮肤活组织检查作为筛查手段极大地提高了该病的诊断效能。最近国内外学者确定了NIID的致病突变为NOTCH2NLC基因的GGC重复扩展,同时...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euronal intranuclear inclusion disease,NIID)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系统的罕见病,皮肤活组织检查作为筛查手段极大地提高了该病的诊断效能。最近国内外学者确定了NIID的致病突变为NOTCH2NLC基因的GGC重复扩展,同时发现该基因变异除了导致以发作性/进展性脑病、周围神经病和自主神经病等为主要表现的经典型NIID外,在少数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综合征、多系统萎缩、特发性震颤等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中也检测到此基因变异。因此NIID疾病名称变更为NOTCH2NLC-相关重复扩展性疾病更为合适。我们对NIID的研究历程、病理改变特点、临床表型和辅助检查以及诊断和治疗新进展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核内包涵体 三核苷酸重复扩增 突变 NOTCH2NLC基因
原文传递
湖南汉族人群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患者三核苷酸突变频率分布 被引量:8
17
作者 宋兴旺 唐北沙 +5 位作者 江泓 沈潞 杨茜 廖书胜 李清华 汤建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2-705,共4页
目的:研究湖南汉族人群中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s)不同基因亚型的分布状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变性聚丙烯胺凝胶电泳以及测序技术,检测分析了139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SCA家系和61个散发SCA患者的SCA1,SCA2,SCA3,SCA6,SCA7,S... 目的:研究湖南汉族人群中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s)不同基因亚型的分布状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变性聚丙烯胺凝胶电泳以及测序技术,检测分析了139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SCA家系和61个散发SCA患者的SCA1,SCA2,SCA3,SCA6,SCA7,SCA17,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DRPLA)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突变。结果:在139个SCA家系中,11个家系(7.9%)有SCA1突变,9个家系(6.5%)有SCA2突变,71个SCA家系(51.1%)有SCA3突变,4个家系(2.9%)有SCA6突变,2个家系(1.4%)有SCA7突变。未检出SCA17,DRPLA亚型。在散发患者中发现1例SCA2患者、3例SCA3患者、1例SCA6患者。结论:SCA3为最常见类型;其次为SCA1,SCA2;SCA6,SCA7患者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三核苷酸重复扩增 动态突变
下载PDF
马查多-约瑟夫病/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Ⅲ型患者(CAG)n拷贝数与临床特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沈璐 唐北沙 +3 位作者 肖剑峰 杨晓苏 严新翔 许宏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马查多约瑟夫病基因1(MJD1)CAG三核苷酸动态突变及其拷贝数与MJD/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Ⅲ型(SCA3)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技术,对9个MJD/S... 目的探讨马查多约瑟夫病基因1(MJD1)CAG三核苷酸动态突变及其拷贝数与MJD/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Ⅲ型(SCA3)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技术,对9个MJD/SCA3家系109名成员进行MJD1基因(CAG)n拷贝数分析。结果发现异常扩增的(CAG)n拷贝数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情严重程度;主要临床症状、体征与异常扩增的(CAG)n拷贝数无关,而是受病程影响。同时发现17例症状前患者。结论异常扩增的(CAG)n拷贝数对疾病表型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3病 遗传病 脊髓小脑型 共济失调 CAG重复序列
下载PDF
中国内地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9号染色体开放阅读框72基因六核苷酸重复片段异常扩增及其临床表型 被引量:9
19
作者 唐璐 刘蓉 +6 位作者 蔡宾 刘晓鲁 叶珊 马妍 张华纲 崔德华 樊东升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43-447,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中国内地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sALS)患者9号染色体开放阅读框72(C90RF72)基因六核苷酸(GGGGCC)重复片段异常扩增的发生率,探讨其在中国内地sALS患者遗传背景中的作用,分析该重复片段异常扩增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 目的通过检测中国内地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sALS)患者9号染色体开放阅读框72(C90RF72)基因六核苷酸(GGGGCC)重复片段异常扩增的发生率,探讨其在中国内地sALS患者遗传背景中的作用,分析该重复片段异常扩增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方法收集401例确诊和拟诊级别sALS患者的DNA样本和临床资料,经荧光片段长度检测和重复引物PCR方法,检测DNA样本的C90RF72基因六核苷酸(GGGGCC)重复片段扩增情况。结果共检出3例患者(0.7%,3/401)携带C90RF72基因六核苷酸(GGGGCC)重复片段异常扩增,均为男性,发病年龄54~58岁,均以上肢无力起病,后延髓受累,病程15—40个月。未携带该重复片段异常扩增的398例患者六核苷酸(GGGGCC)重复片段的平均重复数为3.54±2.62(2—14)。结论中国内地sALS患者中存在C90RF72基因六核苷酸(GGGGCC)重复片段异常扩增,虽其发生率远低于欧美人群,但仍是我国sALS患者不容忽视的致病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DNA重复序列扩增 表型
原文传递
中国汉族人群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2、3、6、7、8、10、12、17亚型和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亚型多核苷酸正常重复次数范围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俊岭 吴允钦 +9 位作者 雷立芳 沈璐 江泓 周亚芳 易继平 周洁 严新翔 潘乾 夏昆 唐北沙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1-505,共5页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健康人群中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SCA)1、2、3、6、7、8、10、12、17亚型和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dentatorubral-pallidoluysian atrophy,DRPLA)亚型致病基因多核苷酸正常重复次数的...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健康人群中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SCA)1、2、3、6、7、8、10、12、17亚型和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dentatorubral-pallidoluysian atrophy,DRPLA)亚型致病基因多核苷酸正常重复次数的范围,以助于SCA各亚型基因诊断平台的建立和诊断标准的确认.方法 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凝胶电泳等技术对300名健康个体进行SCA 1、2、3、6、7、8、10、12、17亚型和DRPLA亚型致病基因多核苷酸正常重复次数的检测分析.结果 在300名健康个体中CAG三核苷酸在SCA1亚型中为17~35次,在SCA2亚型中为14~28次,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Machado-Joseph病,SCA3/Machado-Joseph disease,SCA3/MJD亚型中为13~41次,在SCA6亚型中为4~16次,在SCA7亚型中为5~17次,在SCA12亚型中为5~21次,在SCA17亚型中为23~41次,在DRPLA亚型中为12~33次;在SCA8亚型中CTA/CTG三核苷酸的重复次数为12~43次;在SCA10亚型中ATTCT五核苷酸的重复次数为9~32次.其中SCA8的12次CTA/CTG三核苷酸重复,SCA10的9次ATTCT五核苷酸重复,SCA17的23次CAG三核苷酸重复,为目前国内外报道的3种亚型多核苷酸正常重复次数的最小次数.SCA3/MJD亚型的41次CAG三核苷酸重复,SCA10亚型的32次ATTCT五核苷酸重复为目前报道的2种亚型多核苷酸正常重复次数的最大次数.结论 SCA各亚型多核苷酸正常次数范围存在种族差异,与遗传和种族背景相关;首次建立了中国汉族人群10种不同SCA亚型正常核苷酸重复次数范围,可为SCA的诊断提供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核苷酸重复 毛细管凝胶电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