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CT对肾脏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王秋霞 陈亮 胡军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MSCT对肾脏先天性畸形(renal malformations,RM)的最佳扫描和图像后处理方法及其漏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2月进行MSCT检查的RM患者104例,分别分析MSCT平扫轴位5 mm、增强轴位5 mm、平扫轴位1.25 mm、... 目的:探讨MSCT对肾脏先天性畸形(renal malformations,RM)的最佳扫描和图像后处理方法及其漏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2月进行MSCT检查的RM患者104例,分别分析MSCT平扫轴位5 mm、增强轴位5 mm、平扫轴位1.25 mm、直接增强1.25 mm图像及平扫1.25 mm的MPR、增强1.25 mm的MPR、MIP、VR图像,做出诊断并计算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MSCT直接增强轴位1.25 mm图像诊断肾发育不全、肾发育不良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81.82%、79.67%和95.83%、93.33%;平扫、增强扫描轴位1.25 mm图像诊断孤立肾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100%、96.47%和94.74%、100%;增强扫描轴位1.25 mm图像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异位肾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平扫轴位1.25 mm图像对马蹄肾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是100%;增强三期扫描轴位5 mm图像诊断肾叶错位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结论:MSCT直接增强轴位1.25 mm图像是诊断肾发育不全、发育不良的最佳方法;综合分析平扫、增强薄层图像明显提高孤立肾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增强轴位1.25 mm图像是异位肾诊断的最佳方法;平扫轴位1.25 mm图像是马蹄肾的最佳的方法;增强三期扫描轴位5 mm图像可以作为肾叶错位诊断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CT图像后处理技术 肾脏先天性畸形
下载PDF
后腹腔镜积水肾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复肾畸形(附10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冯超杰 何朝宏 +1 位作者 任君凯 赵鹏程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20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积水肾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复肾畸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于2007年9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重复肾畸形肾积水患者中,10例行后腹腔镜积水肾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10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积水肾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复肾畸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于2007年9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重复肾畸形肾积水患者中,10例行后腹腔镜积水肾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10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早期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和手术疗效。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后腹腔镜积水肾切除术,手术时间12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0ml,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复查肾功能未见明显改变。1例患者术后出现尿漏。术后随访5—15个月,无明显发热、腰酸及漏尿症状。结论后腹腔镜积水肾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成人重复肾畸形的方法,为治疗成人重复肾肾积水畸形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重复肾畸形 积水肾切除
原文传递
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
3
作者 韩东华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31期5507-5508,共2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体会。方法:对9例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儿均为女性,左侧5例,右侧4例。经多普勒彩色超声、静脉尿路造影、CT、MR... 目的:总结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体会。方法:对9例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儿均为女性,左侧5例,右侧4例。经多普勒彩色超声、静脉尿路造影、CT、MRI等检查证实,6例开口于阴道内,3例开口于会阴前庭。9例均于术前定位发育不良的肾脏。全部病例均行患肾及输尿管切除。结论: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通过病史、体检及影像学检查,可于术前确诊并定位患肾,手术切除发育不良之肾脏、输尿管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畸形 输尿管畸形
下载PDF
儿童输尿管开口异位并肾脏畸形的诊疗分析
4
作者 周广伦 尹鉴淳 +2 位作者 刘晓东 文建国 李守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06-208,225,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输尿管开口异位并肾脏畸形的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8例输尿管开口异位并肾脏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记录其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治疗方案和随访资料,总结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目的 探讨儿童输尿管开口异位并肾脏畸形的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8例输尿管开口异位并肾脏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记录其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治疗方案和随访资料,总结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探讨如何选取各项术前检查,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该病的适应证及其术后疗效。结果 临床表现以尿失禁(55例)最常见,另有会阴部湿疹26例、尿路感染24例。术前影像学诊断合并患侧重复肾49例,43例因重复肾功能差行腹腔镜半肾输尿管切除术,6例重复肾功能良好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6例合并同侧肾发育不良,行腹腔镜发育不良肾切除术;肾脏功能正常2例、肾积水并输尿管扩张1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随访时间平均17.6个月,术后54例(54/55)患儿尿失禁消失,1例术后有急迫性尿失禁,经综合治疗逐渐好转。结论 本病表现以尿失禁最常见,泌尿系造影和肾核素显像可明确患侧肾输尿管形态及功能。腹腔镜半肾输尿管切除与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该病主要治疗方法,术后中远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异位开口 肾脏畸形 儿童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肾动静脉畸形(瘘)1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凯 张青 +3 位作者 赵晓智 徐林峰 张立进 郭宏骞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肾动静脉畸形影像学征象并通过介入栓塞治疗,提高肾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肾动脉造影和选择性栓塞治疗的11例肾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通过分析肾动静脉畸形影像学征象并通过介入栓塞治疗,提高肾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肾动脉造影和选择性栓塞治疗的11例肾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呈现典型的栓塞前后影像特点,对常见栓塞方法及疗效进行讨论。结果 11例肾动静脉畸形患者的影像特点可分为2类:1一个或多个小动脉和一个或多个引流静脉之间成迂曲血管团状病灶,共6例;2单个动脉和扩张静脉间交通,肾动静脉之间直接形成瘘而无畸形血管团,5例。其中治疗后1例患者在栓塞8d后复发,行肾切除后血尿消失,对侧肾功能代偿正常;1例患者在栓塞1d复发后加用无水乙醇,随访6年无复发。结论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和栓塞术是肾动静脉畸形主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组合使用栓塞材料较使用单一栓塞材料临床效果更好,但仍需要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静脉畸形 肾动脉造影 介入栓塞 金属螺圈 血尿
下载PDF
QPRT基因功能缺失对肾脏发育的影响
6
作者 李晨星 周晓燕 张慕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研究喹啉磷酸核糖基转移酶(quinolinic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QPRT)基因功能缺失对胚胎肾脏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确定QPRT在胎鼠肾脏组织的表达;构建QPRT基因缺陷型小鼠模型,取QPRT+/+(WT)型和QPRT-/-(KO)型小鼠的... 目的:研究喹啉磷酸核糖基转移酶(quinolinic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QPRT)基因功能缺失对胚胎肾脏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确定QPRT在胎鼠肾脏组织的表达;构建QPRT基因缺陷型小鼠模型,取QPRT+/+(WT)型和QPRT-/-(KO)型小鼠的血清进行肾功能检测;称重法计算KO及WT组小鼠的体重、肾脏重量及肾脏系数;用HE染色观察小鼠及其子代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在妊娠13 d胎鼠肾脏组织,QPRT在发育中的输尿管芽中强烈表达。在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中,QPRT-/-小鼠的肾脏系数(肾重/体重)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P<0.05),且QPRT-/-小鼠的尿素氮、血肌酐、尿酸水平高于野生型组(P<0.05)。肾脏组织HE染色显示QPRT-/-仔鼠的肾脏实质部位局部呈现蜂窝状囊性扩张;QPRT+/-仔鼠见肾脏皮质间质局灶性疏松水肿;QPRT+/+仔鼠肾脏未见明显病理组织学变化。结论:QPRT基因功能缺失可能影响胚胎肾脏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肾畸形 基因敲除 喹啉磷酸核糖转移酶
下载PDF
肾动静脉畸形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及栓塞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耀庭 许林锋 +1 位作者 林天歆 孙宏亮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0-444,共5页
【目的】探讨肾动静脉畸形(rAVM)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诊断价值及经动脉栓塞治疗(TAE)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9年1月期间我院5例以肉眼血尿为主要表现的rAVM患者的诊断经过以及TAE治疗的效果,术后随访1... 【目的】探讨肾动静脉畸形(rAVM)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诊断价值及经动脉栓塞治疗(TAE)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9年1月期间我院5例以肉眼血尿为主要表现的rAVM患者的诊断经过以及TAE治疗的效果,术后随访10~60个月(平均38个月)。【结果】患者经DSA检查后均诊断为静脉曲张型rAVM,自发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是此型rAVM的惟一临床表现。肾动脉DSA能清晰显示rAVM的畸形血管和动静脉瘘,其中1例副肾动脉供血,1例第2次DSA时出现自然消退。DSA后5例均顺利以PVA和(或)微钢圈行超选择TAE,术后栓塞肾与全肾的体积平均比为(8.51±4.84)%(范围4.52%~18.31%)。术后肉眼血尿于1h明显改善,15~48h(平均28h)内消失,随访期间未见血尿复发,无并发症。【结论】临床诊断rAVM困难,在所有影像学检查中,肾动脉DSA是诊断rAVM的金标准。PVA和(或)微钢圈TAE治疗rAVM安全、简单、微创,中远期临床疗效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静脉畸形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栓塞 经动脉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显示先天性微小肾动静脉畸形方面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璐 滕随毅 +3 位作者 李建军 高爽 龙悦 黄金洁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12期58-61,共4页
目的:探析先天性微小肾动静脉畸形予以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例先天性微小肾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双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并予以双肾CTA检查,皮质期肾脏血管予以最大强度投影(... 目的:探析先天性微小肾动静脉畸形予以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例先天性微小肾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双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并予以双肾CTA检查,皮质期肾脏血管予以最大强度投影(MIP)技术重建增强扫描,容积再现(VR)处理容积数据,评估CTA检查的准确性和影像学特征。结果:在20例患者中CTA检出18例(占90.0%),与DSA检查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经DSA检查证实肾区畸形杂乱的血管团病灶与CTA检查图像一致,均为单支肾动脉供血,12例在皮质期扫描增强显示肾区血管畸形增粗迂曲,经CTA检查、VR、MIP和三维重建技术提示,病灶为单支肾动脉供血,无副肾动脉供血;其他8例予以CT薄层扫描和增强扫描,未发现异常,三维重建后发现肾脏微小血管畸形团病灶;DSA检查肾段动静脉相交通的畸形小血管团与CTA三维重建显示病灶部位、形态及大小均一致。20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其中左肾上极2例,左肾下极6例,右肾下极12例,CTA三维重建图像显示病灶形态、大小及部位均与DSA检查相似。结论:CTA检查先天性微小肾动静脉畸形,临床准确性较高,且微创安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诊断 先天性微小肾动静脉畸形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旋转造影三维重建技术
下载PDF
螺旋C T尿路成像(CTU)对双肾盂输尿管畸形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王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9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尿路成像(CTU)对双肾盂输尿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双肾盂输尿管畸形患者68例,均进行螺旋CTU检查和超声检查,以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其检出情况。结果螺旋CTU双肾盂输尿管畸形准确检出... 目的探讨螺旋CT尿路成像(CTU)对双肾盂输尿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双肾盂输尿管畸形患者68例,均进行螺旋CTU检查和超声检查,以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其检出情况。结果螺旋CTU双肾盂输尿管畸形准确检出者64例,24例为单纯左侧双肾盂输尿管畸形,22例为单纯右侧双肾盂输尿管畸形,3例为单纯双侧双肾盂输尿管畸形,7例为双肾盂输尿管畸形合并肾结石,5例为双肾盂输尿管畸形合并输尿管结石,2例为右侧输尿管畸形合并输尿管囊肿,1例为左侧输尿管畸形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另有1例误诊,3例无法确诊。螺旋CTU双肾盂输尿管畸形准确检出率为94.12%,显著高于超声双肾盂输尿管畸形准确检出率的79.41%(P<0.05)。结论 CTU对双肾盂输尿管畸形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尿路成像 双肾盂输尿管畸形 超声
下载PDF
血尿的急诊介入栓塞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建国 王光林 朱爱珍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265-267,共3页
目的:评价选择性肾动脉、髂内动脉或(和)膀胱动脉栓塞治疗肾动静脉畸形(或瘘)、肾外伤及膀胱癌所致血尿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因肉眼血尿行急诊肾动脉、髂内动脉或(和)膀胱动脉栓塞,采用Seldinger技术,首先行肾动脉、髂... 目的:评价选择性肾动脉、髂内动脉或(和)膀胱动脉栓塞治疗肾动静脉畸形(或瘘)、肾外伤及膀胱癌所致血尿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因肉眼血尿行急诊肾动脉、髂内动脉或(和)膀胱动脉栓塞,采用Seldinger技术,首先行肾动脉、髂内动脉或(和)膀胱动脉DSA造影,明确靶血管利用路径图实施超选,栓塞剂根据病因分别选用无水乙醇、PVA、弹簧圈和明胶海绵或几种栓塞剂联合使用。结果: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1例;医源性肾动静脉瘘2例;外伤性肾动静脉瘘2例;外伤性假性动脉瘤3例;肾挫伤与裂伤8例;侵润型膀胱癌19例。全部病例栓塞成功,栓塞治疗后异常血管征象消失,术后1~7d临床肉眼血尿症状完全消失,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及再次血尿。结论:选择性肾动脉、髂内动脉或(和)膀胱动脉栓塞治疗肾动静脉畸形(或瘘)、肾外伤及膀胱癌所致的血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静脉畸形 肾动静脉瘘 肾外伤 膀胱癌 动脉栓塞 血尿
原文传递
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附二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1
作者 卢伟 李彦豪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51-154,共4页
目的:评价静脉尿路造影(IVU)、超声(US)、CT和肾动脉造影在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RAVM)诊断中的作用,评价经导管栓塞(TCE)在本病治疗中的作用,并复习文献。材料与方法:2例持续肉眼血尿的男性患者,均有IV... 目的:评价静脉尿路造影(IVU)、超声(US)、CT和肾动脉造影在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RAVM)诊断中的作用,评价经导管栓塞(TCE)在本病治疗中的作用,并复习文献。材料与方法:2例持续肉眼血尿的男性患者,均有IVU、US、CT和肾动脉造影,并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和比较,动-静脉畸形用明胶海绵颗粒、钢圈、鱼肝油酸钠经导管栓塞。结果:IVU、US和CT几乎不能发现RAVM的阳性表现,肾动脉造影可以显示病灶的位置、形态和确切大小。用超选择栓塞治疗可以便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动脉闭塞,且在随访期间没有复发征象。结论:目前认为:肾动脉造影仍是诊断RAVM的最可靠方法,选择栓塞供血动脉是治疗RAVM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肾动静脉畸形 影像诊断 栓塞疗法
下载PDF
肾动静脉畸形九例的DSA造影表现及介入栓塞治疗 被引量:4
12
作者 付志刚 冯丹 +4 位作者 张晓磷 鲁际 陈晓林 余成新 谭光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46-949,共4页
目的 探讨肾动静脉畸形(AVM)DSA造影诊断及介入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9例突发性全程肉眼血尿患者。DSA选择性或超选择性造影明确诊断为肾AVM,并了解病变性质、部位、范围、程度,然后选择靶血管进行... 目的 探讨肾动静脉畸形(AVM)DSA造影诊断及介入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9例突发性全程肉眼血尿患者。DSA选择性或超选择性造影明确诊断为肾AVM,并了解病变性质、部位、范围、程度,然后选择靶血管进行栓塞治疗。栓塞材料包括海绵颗粒、丝线颗粒及弹簧圈。栓塞方式:丝线颗粒结合海绵颗粒;丝线颗粒、海绵颗粒结合弹簧圈;单纯弹簧圈等。术后随访1 ~ 24个月。结果 9例患者经DSA明确诊断为静脉曲张型肾AVM,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畸形血管团。病变位于左肾3例,右肾6例。8例成功进行栓塞治疗,1例病变范围广泛且伴健侧肾重度萎缩放弃治疗。采取丝线颗粒结合海绵颗粒栓塞1例,丝线颗粒、海绵颗粒结合弹簧圈6例,单纯弹簧圈栓塞1例。术后肉眼血尿明显减轻,36 h内消失。随访期间未见血尿复发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DSA是诊断肾AVM的金标准,介入栓塞治疗具有微创、疗效好等特点,可作为该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静脉畸形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介入栓塞治疗
下载PDF
经动脉栓塞治疗肾内动静脉畸形后血管再通的治疗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宇朋 陈山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38-339,共2页
目的探讨经动脉栓塞治疗肾内动静脉畸形后畸形血管再通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肾内动静脉畸形经动脉栓塞治疗,术后畸形血管发生血管再通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共4例,男1例,女3例,年龄19~70岁。左肾2例,右肾2例;1支肾动脉2例,2... 目的探讨经动脉栓塞治疗肾内动静脉畸形后畸形血管再通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肾内动静脉畸形经动脉栓塞治疗,术后畸形血管发生血管再通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共4例,男1例,女3例,年龄19~70岁。左肾2例,右肾2例;1支肾动脉2例,2支肾动脉2例。经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并应用明胶海绵栓塞治疗,术中见栓塞确实,出血停止。术后1~24 h再次出现血尿,发生畸形血管再通。结果行二次动脉造影证实原动静脉畸形处血管再通,应用弹簧圈超选择性栓塞治愈。随诊未发现畸形血管再通。结论经动脉栓塞治疗先天性肾内动静脉畸形应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技术,用明胶海绵栓塞易发生血管再通。应用合适大小的弹簧圈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内动静脉畸形可以取得确实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静脉畸形 动脉栓塞 血尿
下载PDF
自体大隐静脉逆转替代肾动脉或肾静脉自体肾移植二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健 林俊 +4 位作者 沈洪亮 刘志佳 张东兴 吴巍巍 王强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2期101-104,共4页
1963年HARDY[1]首次报道自体肾移植,利用该术式成功挽救了1例高位输尿管严重损伤的患者,此后该术式在临床中逐渐被认可,现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精准的治疗复杂性泌尿系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尤其对于不适合腔内介入治疗的肾血管疾病(如... 1963年HARDY[1]首次报道自体肾移植,利用该术式成功挽救了1例高位输尿管严重损伤的患者,此后该术式在临床中逐渐被认可,现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精准的治疗复杂性泌尿系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尤其对于不适合腔内介入治疗的肾血管疾病(如远端肾动脉长段狭窄病变,肾内、外复杂性动脉瘤及肾动、静脉畸形等)更有技术优势[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肾移植 大隐静脉 肾动脉畸形 肾静脉损伤 替代
原文传递
多排CT血管成像对肾癌并rAVM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凯 左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9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多排CT成像技术对肾癌伴有先天性微小肾动静脉畸形(r AVM)患者的诊断价值,为肾癌根治术的实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82例需实施肾癌根治术的患者行双侧肾64排CT肾血管成像检查并采用r AVM诊断的金标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目的探讨利用多排CT成像技术对肾癌伴有先天性微小肾动静脉畸形(r AVM)患者的诊断价值,为肾癌根治术的实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82例需实施肾癌根治术的患者行双侧肾64排CT肾血管成像检查并采用r AVM诊断的金标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证实,DSA证实肾癌伴有r AVM作为观察组,肾癌不伴有r AVM作为对照组。对两组CT成像图像质量分级进行比较;计算CT成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指数、Youden指数,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82例患者肾微血管病变发现率;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比较。结果经过DSA检查将肾癌伴有r AVM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肾癌不伴有r AVM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图像质量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微血管畸形、肾静脉癌栓、腔静脉癌栓的发现率分别为41.46%、17.07%、10.98%,均高于CT成像的37.80%、12.20%、6.10%,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T成像检查肾癌伴有r AVM的灵敏度为79.41%、特异度为91.67%、阳性似然比为9.529、阴性似然比为0.225、诊断指数为1.71>1.70、Youden指数为0.7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CT成像技术对肾癌伴有r AVM患者的血管解剖结构能够进行明确诊断,在手术中有目的的游离肾脏、避免盲目分离造成血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成像技术 肾癌 先天性微小肾动静脉畸形
下载PDF
2例肾动静脉畸形的影像学表现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树生 莫永灿 黄大成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9年第7期66-68,I0002,共4页
目的总结肾动静脉畸形(RAVM)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收集2例经临床、影像学及其介入治疗证实为RAVM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2例RAVM患者,分别发生于右肾和左肾,均位于肾盂黏膜下;CT... 目的总结肾动静脉畸形(RAVM)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收集2例经临床、影像学及其介入治疗证实为RAVM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2例RAVM患者,分别发生于右肾和左肾,均位于肾盂黏膜下;CT平扫见等、稍高密度结节影;CT增强动脉期见明显强化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明显增粗,肾静脉、下腔静脉早显;静脉期可见引流畸形静脉;延时扫描排泄期肾盂受压见充盈缺损。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技术图像可多角度、更直观地显示畸形血管团及供引流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畸形血管表现与CT血管成像相同。结论CT表现为肾盂下明显强化的畸形血管团,结合后处理重建图像,可见增粗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参照临床病史、症状、体征,则可准确诊断RAVM。介入栓塞治疗是该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静脉畸形 影像学诊断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T
下载PDF
肾段及亚段疾病血管栓塞术的临床应用
17
作者 李震 胡道予 +2 位作者 郭友 张玉琴 黄艳蓉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 :探讨经肾动脉导管超选择至肾段及肾亚段对肾肿瘤及肾动静脉畸形进行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例肾肿瘤患者 ,经导管超选择至肾段及肾亚段 ,行化疗栓塞术。 8例肾动静脉畸形均经DSA证实 ,经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至肾段及肾亚段... 目的 :探讨经肾动脉导管超选择至肾段及肾亚段对肾肿瘤及肾动静脉畸形进行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例肾肿瘤患者 ,经导管超选择至肾段及肾亚段 ,行化疗栓塞术。 8例肾动静脉畸形均经DSA证实 ,经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至肾段及肾亚段行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弹簧圈、无水酒精、PVA或IBCA。结果 :4例肾肿瘤患者节段性栓塞均获得成功 ,治疗后肿瘤缩小 ,碘油沉积良好 ,CT复查肿瘤平均 6个月无复发 ,相邻的肾段无梗死征象。 8例肾动静脉畸形患者超选择性栓塞均获得成功。 1例术后 6个月血尿复发 ,再次栓塞后血尿症状消失 ,其余未见复发。结论 :肾段及肾亚段栓塞是治疗无手术适应证的肾脏肿瘤及肾动静脉畸形的有效方法 ,且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正常肾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静脉畸形 肾脏肿瘤 治疗 选择性经动脉栓塞术 化疗栓塞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