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5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剩余油研究的探讨 被引量:241
1
作者 俞启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6-50,共5页
研究我国至1993年底动用的石油资源利用状况,指出今后挖潜的主要方向。认为剩余油研究的对象应和不同的油层体积规模相对应,即分为四级(Micro,Macro,Mega,Giga)。总结了研究的方法和内容:①剩余油宏观分布研究;②剩余油微观分... 研究我国至1993年底动用的石油资源利用状况,指出今后挖潜的主要方向。认为剩余油研究的对象应和不同的油层体积规模相对应,即分为四级(Micro,Macro,Mega,Giga)。总结了研究的方法和内容:①剩余油宏观分布研究;②剩余油微观分布研究;③剩余油饱和度研究。(特别总结了剩余油饱和度研究的11种方法。)指出这些研究所对应的油层体积规模。提出加强剩余油研究的7项建议:①对油藏剩余油开展全方位研究;②开展综合确定剩余油分布的方法研究;③研制和引进最新的仪器设备和工艺技术;④组织全国的研究力量,有侧重地解决剩余油研究中的关键问题;⑤剩余油研究应从目前以Mega规模为主逐渐转向以Macro和Micro规模为主;⑥开展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和探索;⑦开展剩余油与剩余油开采方法的配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剩余油 分布 规模 饱和度
下载PDF
曲流河点坝地下储层构型精细解剖方法 被引量:249
2
作者 岳大力 吴胜和 刘建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9-103,共5页
以胜利油区孤岛油田11J11密井网区为例,应用岩心、测井,动态等资料,对前人关于河流相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的原型模型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套点坝识别及精细解剖点坝内部构型的方法,确定了地下点坝的识别标志。根据嫩江月亮泡曲流... 以胜利油区孤岛油田11J11密井网区为例,应用岩心、测井,动态等资料,对前人关于河流相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的原型模型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套点坝识别及精细解剖点坝内部构型的方法,确定了地下点坝的识别标志。根据嫩江月亮泡曲流河段的卫星照片资料,推算了点坝长度与河流满岸宽度的关系式,并将其用于识别研究区点坝。总结了点坝内部泥质侧积层的三类分布模式,应用经验公式、水平井及小井距资料确定了侧积体和侧积层的规模及产状,进而根据侧积层模式、规模及产状进行了研究区点坝内部构型解剖,用检查井动态资料进一步验证了解剖结果,最终建立了研究区真正意义上的三维储层构型模型及参数模型,并进行了油藏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剩余油主要富集在点坝中上部。该方法在研究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可用于类似油田储层精细研究及剩余油分布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剩余油分布 侧积体 点坝 曲流河 油藏数值模拟 孤岛油田
下载PDF
关于高含水油田二次开发理念、对策和技术路线的探讨 被引量:230
3
作者 韩大匡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3-591,共9页
中国油田基本为陆相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原油黏度偏高,注水开发采收率较低,提高采收率有很大潜力。在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呈"总体高度分散,局部相对富集"的格局,因此老油田提高采收率应该通过深化油藏描述、准确量化剩余油分布... 中国油田基本为陆相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原油黏度偏高,注水开发采收率较低,提高采收率有很大潜力。在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呈"总体高度分散,局部相对富集"的格局,因此老油田提高采收率应该通过深化油藏描述、准确量化剩余油分布来重构油藏地下认识体系,结合油藏井网系统的重组,对剩余油相对富集区和分散的剩余油采取不同的挖潜对策和方法。提出"3个结合"综合治理方法,即:不均匀井网(在剩余油富集区钻高效调整井)与均匀井网(指整装油田)或相对均匀(断块油田)井网相结合;均匀或相对均匀井网与可动凝胶深部调驱或其他高效的剩余油驱替方式相结合;直井与水平井相结合。为此需要综合运用和发展地质、地震、测井、精细数值模拟等学科的新技术确定剩余油相对富集部位和规模,对此提出了比较系统、可行的技术路线和具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田 水驱采收率 二次开发 油藏描述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我国不同沉积类型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可动剩余油分布规律 被引量:133
4
作者 徐安娜 穆龙新 裘怿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1-44,共4页
研究中国不同沉积类型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可动剩余油分布规律,了解储集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是储集层精细描述和不同类型储集层剩余油挖潜的基础。按河流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滩坝相、湖底扇(浊积)相、冲积扇相和基岩... 研究中国不同沉积类型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可动剩余油分布规律,了解储集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是储集层精细描述和不同类型储集层剩余油挖潜的基础。按河流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滩坝相、湖底扇(浊积)相、冲积扇相和基岩(包括变质岩、火山岩和岩浆岩)七大类储集层,研究了中国15个主要油区71个油田的原始地质储量、水驱标定采收率、水驱油效率和可动剩余油储量等油藏参数在各类储集层中的分布规律。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已探明和投入开发储量的92%赋存于陆源碎屑岩储集层中;各类陆源碎屑岩储集层中的原始地质储量分布情况是:河流相42.6%,三角洲相30%,扇三角洲相5.4%,滩坝相1.4%,湖底扇(浊积)相6.3%,冲积扇(冲积—河流)相6.4%,基岩8%。各类碎屑岩储集层中可动剩余油储量的分布情况是:河流相48.6%,三角洲相27.6%,扇三角洲相5.5%,滩坝相1.8%,湖底扇(浊积)相9.6%,冲积扇(冲积—河流)相6.9%。此外还分析对比了各类碎屑岩储集层的平均水驱标定采收率、平均水驱油效率。结果表明,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和湖底扇相三大类储集层是中国今后储集层研究的重点及调整挖潜的主要对象。图1表3参4(邹冬平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沉积类型 储量 剩余油分布 油气藏
下载PDF
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被引量:109
5
作者 刘建民 徐守余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2,共5页
研究了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部的孤岛、孤东油田的馆陶组河流相储集层的沉积模式 ,探讨了河流相储集层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对剩余油形成、分布的控制。河流相储层发育了沉积和油藏规模两种非均质性 ,两种非均质结合是控制该区剩余油宏观... 研究了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部的孤岛、孤东油田的馆陶组河流相储集层的沉积模式 ,探讨了河流相储集层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对剩余油形成、分布的控制。河流相储层发育了沉积和油藏规模两种非均质性 ,两种非均质结合是控制该区剩余油宏观、微观分布的主因。宏观上 ,剩余油分布在主力油层、储层正韵律中、上部及低孔渗流沉积单元内和注采不完善地区。微观上 ,在水淹较低部位仍有网络状、斑状剩余油 ,在储层物性好的局部死区有孤立的剩余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储层 非均质性 沉积模式 剩余油 沾化凹陷
下载PDF
储层流动单元模式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被引量:114
6
作者 李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2-55,共4页
依据胜利油区河流和三角洲储层的岩性、物性、微观特征、渗流参数和动态信息 ,分别将该油区两种储层流动单元分为 4类 ,建立了河流和三角洲流动单元模式。其中 ,流动单元E的储层物性最好 ,流动单元G、M为最佳储层和产层 ,流动单元P的物... 依据胜利油区河流和三角洲储层的岩性、物性、微观特征、渗流参数和动态信息 ,分别将该油区两种储层流动单元分为 4类 ,建立了河流和三角洲流动单元模式。其中 ,流动单元E的储层物性最好 ,流动单元G、M为最佳储层和产层 ,流动单元P的物性最差。在特高含水期 ,流动单元G、M内剩余油相对富集 ,宏观剩余油多富集在流动单元接合部位、隔夹层处 ;对于河流相储层剩余油多在韵律层上部富集 ;对于三角洲相储层多在韵律层下部富集。微观剩余油形式多样 ,有孤滴、薄膜、网状、斑状和连片状等 5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流动单元 剩余油分布 河流相 三角洲相 胜利油区
下载PDF
孤岛油田馆陶组河流相储层隔夹层成因研究 被引量:115
7
作者 束青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0-103,共4页
隔夹层是形成陆相储层流体流动非均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控制厚油层复杂水淹形式的主要地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河流相储层隔夹层的成因类型可分为沉积作用形成的隔夹层及成岩作用形成的隔夹层两大类,隔夹层在注采井组范围内的分布状况... 隔夹层是形成陆相储层流体流动非均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控制厚油层复杂水淹形式的主要地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河流相储层隔夹层的成因类型可分为沉积作用形成的隔夹层及成岩作用形成的隔夹层两大类,隔夹层在注采井组范围内的分布状况对油水运动和最终采收率有很大的影响。隔夹层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可使厚油层出现多段水淹、强水淹段与未动用段共存的状态。隔夹层的存在有利于正韵律和块状韵律油层扩大纵向波及体积和驱油效率,不利于提高反韵律油层的注水波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油田 河流相储层 隔夹层 剩余油分布 辫状河 曲流河
下载PDF
聚合物驱油之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73
8
作者 卢祥国 高振环 +2 位作者 赵小京 闫文华 王为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5-61,共7页
聚合物驱是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大庆油田所用的聚合物是聚丙烯酰胺。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主要是靠增加注入水粘度,改善驱替液和被驱替液的流度比,进而扩大波及体积。聚合物驱通常可以提高采收率约10%,它之后仍然有的50%... 聚合物驱是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大庆油田所用的聚合物是聚丙烯酰胺。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主要是靠增加注入水粘度,改善驱替液和被驱替液的流度比,进而扩大波及体积。聚合物驱通常可以提高采收率约10%,它之后仍然有的50%的原油残留地下,还需要采用其它方法,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本文利用核磁成像技术、现代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在具有大庆油层地质特征的物理模型和地质模型上对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韵律油层,从纵向上看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中低渗透层,从平面上看主要分布在主流线两翼,这些认识对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剩余油 分布规律 实验 石油
下载PDF
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78
9
作者 韩培慧 赵群 +2 位作者 穆爽书 李治平 哈斯.巴特尔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84,共4页
通过聚合物驱前、后钻取的密闭取心井资料,研究聚合物驱后油层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分析其挖潜机理,探索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途径,并研究其注入时机。研究结果表明,聚驱后剩余油饱和度在40%左右,在纵向上主要分布在沉积单元顶部... 通过聚合物驱前、后钻取的密闭取心井资料,研究聚合物驱后油层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分析其挖潜机理,探索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途径,并研究其注入时机。研究结果表明,聚驱后剩余油饱和度在40%左右,在纵向上主要分布在沉积单元顶部和发育较差部位,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主流线两翼;泡沫复合驱和蒸汽驱是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水驱后直接泡沫驱或蒸汽驱和水驱后聚合物驱,然后再泡沫驱或蒸汽驱,虽然两者含水变化不一样,但采收率提高值相差无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后 剩余油分布 挖潜机理 提高采收率途径 注入时机
下载PDF
基于三维储层构型模型的油藏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模式 被引量:79
10
作者 岳大力 吴胜和 +1 位作者 程会明 杨渔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7,共7页
以岩心、测井及生产动态分析等资料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与模式拟合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曲流河储层,按复合曲流带、单一曲流带、单一点坝以及点坝内部侧积体4个层次进行模式拟合,对各级次构型单元内部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建立了三维储... 以岩心、测井及生产动态分析等资料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与模式拟合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曲流河储层,按复合曲流带、单一曲流带、单一点坝以及点坝内部侧积体4个层次进行模式拟合,对各级次构型单元内部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建立了三维储层构型模型及参数模型,并进行了基于实际三维储层构型模型的油藏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复合曲流带(平面相变、层间干扰等)、单一曲流带(层内韵律、废弃河道遮挡)以及点坝内部侧积体(侧积层遮挡)3种不同规模储层构型及开发因素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提出了泥质侧积层控制的剩余油挖潜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孤岛油田单井上侧积层厚度为0.2~0.8m,空间上侧积层向废弃河道方向倾斜分布,倾角为5°~10°,可延伸至河道砂体的2/3左右;单井历史拟合符合率较高,检查井11J11的剩余油饱和度资料较好地验证了油藏数值模拟的可靠性;采用在注采井之间靠近点坝中上部钻水平井的方式可有效挖潜曲流河点坝内部的剩余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储层 油藏数值模拟 储层构型 剩余油分布 孤岛油田
下载PDF
储层砂体建筑结构分析 被引量:51
11
作者 张昌民 林克湘 +1 位作者 徐龙 施冬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7,共7页
对南襄盆地和青海柴达木盆地两地3个砂体的建筑结构要素分析表明,砂体建筑结构要素的空间排列与分布影响了油砂体内部的储层物性特征和剩余油分布。利用建筑结构要素分析法解剖油砂体,是预测剩余油分布规律、老油田挖潜的一种新途径。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分布规律 砂岩油气田
下载PDF
储层微观参数对剩余油分布影响的微观模拟研究 被引量:62
12
作者 李振泉 侯健 +3 位作者 曹绪龙 陈月明 宋新旺 王克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73,共5页
建立了油水两相流三维网络模拟模型。在水湿、油湿、中性3种储层条件下,通过微观模拟分别讨论了孔隙半径、孔喉比、形状因子、配位数等储层微观参数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油湿和中性储层,孔隙半径、配位数愈小,形... 建立了油水两相流三维网络模拟模型。在水湿、油湿、中性3种储层条件下,通过微观模拟分别讨论了孔隙半径、孔喉比、形状因子、配位数等储层微观参数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油湿和中性储层,孔隙半径、配位数愈小,形状因子愈大,孔隙中存在剩余油概率愈大;对于水湿性储层,孔隙半径增大,形状因子减小,产生剩余油的概率反而增加。具有合适配位数的孔隙,驱油效率较高,较大或较小配位数情况下孔隙中都容易产生剩余油。无论是水湿、油湿还是中性储层,随着孔喉比的增大,总体上孔隙中存在剩余油的概率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分布 三维网络模型 润湿性 储层参数 微观模拟
下载PDF
曲流河砂体三维构型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0
13
作者 白振强 王清华 +5 位作者 杜庆龙 郝兰英 张善严 朱伟 于德水 王贺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8-902,907,共6页
应用岩心、测井和动态生产资料,采用"模式预测,分级控制"的砂体内部构型研究方法,对高含水后期密井网条件下曲流河砂体沉积单元、沉积微相、单一河道砂体、单一河道内部点坝砂体以及点坝内部构型进行了分级描述,精细研究了曲... 应用岩心、测井和动态生产资料,采用"模式预测,分级控制"的砂体内部构型研究方法,对高含水后期密井网条件下曲流河砂体沉积单元、沉积微相、单一河道砂体、单一河道内部点坝砂体以及点坝内部构型进行了分级描述,精细研究了曲流河砂体内部构型,建立了点坝砂体侧积夹层的规模、产状定量分布模式,确定了描述侧积夹层产状的倾向、倾角、延伸和水平间距4个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序贯指示模拟与人机结合再处理的方法建立了小网格三维储层构型模型及参数模型,进行了实际区块的曲流河砂体内部构型三维地质模型油藏数值模拟。根据层内数值模拟的结果总结出高含水后期密井网条件下曲流河砂体内部4种剩余油分布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层内挖潜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萨北油田主力油层曲流河砂体单一河道宽度为200~800m,点坝长度为120~500m,侧积夹层倾角为7°~10°,可延伸至河道砂体的2/3左右。采用完善单一河道内部注采关系及挖潜点坝之间剩余油的方式设计的北X-4-144井取得了较好挖潜效果,为油田开发后期层内剩余油精细挖潜提出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砂体 内部构型 地质建模 油藏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 挖潜措施
下载PDF
构造应力场与低渗透油田开发 被引量:58
14
作者 曾联波 田崇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1-93,共3页
古构造应力场是控制天然裂缝发育程度与分布的极重要因素,现代应力场则影响天然裂缝的保存状况。现代应力场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影响体现在:①一般与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近平行的裂缝开度最大、连通性最好,与其近垂直的裂缝开度最小、连... 古构造应力场是控制天然裂缝发育程度与分布的极重要因素,现代应力场则影响天然裂缝的保存状况。现代应力场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影响体现在:①一般与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近平行的裂缝开度最大、连通性最好,与其近垂直的裂缝开度最小、连通性最差;②随着油田开发的进展,在围压不变的条件下,与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近平行裂缝的流体压力下降和开度降低的速率最大(有可能成为无效裂缝),而与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近垂直的裂缝开度和流体压力下降都相对缓慢(到一定开发阶段有可能成为对渗流起主导作用的裂缝);③低渗透储集层可分为纯裂缝型、双介质型和孔隙型,它们的裂缝储渗作用不同,因此现代应力场对3类储集层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不同;④孔隙型储集层人工压裂缝延伸方向与最小主压应力方向垂直,纯裂缝型储集层人工压裂缝延伸方向与最小主压应力方向和先存天然裂缝方向均有关。在研究受古构造应力场控制的天然裂缝分布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应力场分布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指导制定低渗透油田开发方案、注水管理、水平井设计,并可预防油、水井套管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低渗透 油田开发 裂缝渗透率
下载PDF
应用储层流动单元研究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35
15
作者 魏斌 陈建文 +1 位作者 郑浚茂 李胜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03-410,共8页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应用储层流动单元进行油气储层评价研究自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以来受到了石油工作者的广泛重视。文中以辽河油田欢 2 6断块为例 ,应用储层流动单元 ,在沉积微相分析的基础上研究高含水油...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应用储层流动单元进行油气储层评价研究自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以来受到了石油工作者的广泛重视。文中以辽河油田欢 2 6断块为例 ,应用储层流动单元 ,在沉积微相分析的基础上研究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特征。密闭取心井岩芯分析资料表明剩余油饱和度与储层流动单元间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利用流动单元流动带指标计算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沉积微相内部对应着多个流动单元类型的组合 ,不同的沉积微相其流动单元组合形式也不同 ,表现出的渗流能力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从而为表征流体渗流的平面差异性和评价剩余油分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 ,欢 2 6块剩余油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的构造较高部位。在本研究成果指导下 ,4口井 6个月累计增产原油 4 556t ,取得了良好的地质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流动单元 沉积微相 高含水 剩余油 分布特征
下载PDF
流动单元的井间预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50
16
作者 陈烨菲 彭仕宓 宋桂茹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4-77,共4页
以东营凹陷梁家楼油田北区沙三中油藏为例 ,应用流动单元方法研究高含水油田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在流动单元划分中选取了孔隙度、渗透率、粒度均值、泥质含量及流动层指数 5个参数 ,应用聚类分析方法 ,将储层划分为A、B、C 3类流动单元 ... 以东营凹陷梁家楼油田北区沙三中油藏为例 ,应用流动单元方法研究高含水油田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在流动单元划分中选取了孔隙度、渗透率、粒度均值、泥质含量及流动层指数 5个参数 ,应用聚类分析方法 ,将储层划分为A、B、C 3类流动单元 ,优选出截断高斯模拟方法对流动单元进行了井间预测。研究表明 ,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正韵律储层中、上部的B、C类流动单元区 ;平面上 ,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物性相对差的B、C类流动单元区及以A、B类流动单元为主的断层附近的无井控制区域。用此方法预测的剩余油富集区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应用效果分析表明 ,用流动单元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是可行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家楼油田 高含水期 剩余油分布 流动单元 截断高斯模拟法 井间预测
下载PDF
夹层分布模式及其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58
17
作者 王延章 林承焰 +2 位作者 温长云 吴忠新 青强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0,共5页
在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后期,夹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越来越明显。从夹层描述入手,结合梁家楼南区的实际情况,按照夹层的形态、分布位置、夹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对夹层类型进行了分类,描述出了上部凸形、上部凹形、上部板状、中部凸型、... 在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后期,夹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越来越明显。从夹层描述入手,结合梁家楼南区的实际情况,按照夹层的形态、分布位置、夹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对夹层类型进行了分类,描述出了上部凸形、上部凹形、上部板状、中部凸型、中部凹型、中部板型、下部凸型、下部凹型、下部板型、楔状、弧状11种夹层分布模式,并且分别阐述了其对剩余油的不同控制作用,提出了上部凸型夹层剩余油最富集,中部凹型夹层剩余油分布最差。从挖潜方法来看,上部夹层封堵的剩余油宜采用水平井和堵水技术来挖潜,中部夹层封堵的剩余油宜采用不稳定注水方法来挖潜,上部和下部夹层封堵的剩余油宜采用堵水结合补孔措施来挖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 剩余油 分布模式 提高采收率 梁家楼油田
下载PDF
高尚堡油田砂质辫状河储集层构型与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64
18
作者 李顺明 宋新民 +4 位作者 蒋有伟 刘浪 陈能学 孙景民 李本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4-482,共9页
以洪泛期沉积的泥岩作为标志层,应用精细成因地层对比方法建立南堡凹陷高尚堡油田新近系馆陶组下段辫状河单砂层成因地层格架。将辫状河地质露头及室内沉积模拟实验成果作为模式指导,通过辫状河单河道识别、地质统计学规律和生产监测资... 以洪泛期沉积的泥岩作为标志层,应用精细成因地层对比方法建立南堡凹陷高尚堡油田新近系馆陶组下段辫状河单砂层成因地层格架。将辫状河地质露头及室内沉积模拟实验成果作为模式指导,通过辫状河单河道识别、地质统计学规律和生产监测资料分析,确定该区辫状河单河道宽140~560 m。根据岩相组合类型及其顶底界面特征,识别出河道充填、顺流增生、砂质底形、砂席和溢岸细粒等5类辫状河储集层构型单元。河道充填构型单元发育和优势渗流通道导致河道充填构型单元形成底水水锥型水淹,剩余油分布在油井间且丰度高。顺流增生单元纵向渗透率级差小,水淹均匀,剩余油呈薄层状低丰度分布在油井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辫状河 单砂层 单河道规模 储集层构型 优势渗流通道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储集层构型及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58
19
作者 封从军 鲍志东 +3 位作者 杨玲 思雄 徐桂彬 韩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3-329,共7页
以吉林扶余油田J19密井网区为例,结合现代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综合应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对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内部构型进行了精细解剖。水下分流河道内部构型要素主要可分为前积体和前积层2种,前积层根据被破坏程度的不同又... 以吉林扶余油田J19密井网区为例,结合现代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综合应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对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内部构型进行了精细解剖。水下分流河道内部构型要素主要可分为前积体和前积层2种,前积层根据被破坏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保留型、破坏型和混合型,随湖平面升降及沉积物供给速率与可容纳空间增加速率的比值不同,前积体可分为进积型、退积型和加积型,各自具有不同的成因及沉积演化模式。应用岩电标定、公式拟合、密井网、对子井等资料对前积层和前积体进行了定量识别描述,建立了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内部的三维构型模型。剩余油分析表明:前积层对剩余油的垂向分布有较强的控制作用,而在前积体内部剩余油主要在前积体的上倾方向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 水下分流河道 单砂体 储集层构型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微观孔喉结构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52
20
作者 李俊键 刘洋 +3 位作者 高亚军 成宝洋 孟凡乐 徐怀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43-1052,共10页
选取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储集层4块不同孔隙结构类型的岩心开展水驱油扫描成像实验,通过图像处理对油、水、颗粒三相进行精准分离,并建立孔隙网络模型,计算孔喉数目、喉道半径分布等参数,实现定量表征微观孔喉结构非均质性、驱替过程中... 选取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储集层4块不同孔隙结构类型的岩心开展水驱油扫描成像实验,通过图像处理对油、水、颗粒三相进行精准分离,并建立孔隙网络模型,计算孔喉数目、喉道半径分布等参数,实现定量表征微观孔喉结构非均质性、驱替过程中油相的运移规律、驱替结束后剩余油的分布与形态规律等。研究结果表明:宏观孔隙度-渗透率相同的岩心,其微观孔喉结构非均质性仍存在较大差异;宏观孔隙度-渗透率、微观孔喉结构非均质性均不同程度影响油相的运移与剩余油的分布形态,非均质性越强,水相主要沿优势通道渗流,剩余油成片状滞留在小孔隙内,驱替过程中形成的油簇(滴)的数量越多,平均体积越小,剩余油以簇状连续相为主且饱和度较高;非均质性越弱,孔喉波及效率越高,剩余油主要以非连续相滞留在孔隙内。微观剩余油分布形态与绝对渗透率、毛细管数、微观非均质性有关,由此建立的微观剩余油分布连续性识别图版,可以很好地描述三者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并准确识别剩余油分布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水驱油 CT扫描 图像处理 微观孔喉结构 储集层非均质性 剩余油分布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